诛仙轩辕古币可以买吗:中医的脾是什么器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2:24:24
1
天仙子

身份:圈主
发帖:16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10月第28期 4121-4122页
中医认为: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主肌肉四肢[1]。主运化就是指脾是人体的一个最主要的消化器官,能把食物消化和把消化后吸收的物质运送至周身。按现代医学的认识,脾属于淋巴系统,即使切除脾脏也不妨碍消化。因此有些西医认为中医是不科学的。中医的解释是:中医的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概括了人体某一个系统的生理和病理的概念[2]。也有认为中医学所指的脾就是现代医学所指的脾和胰[1]。现在让我们看看我国历代中医学文献中描术的脾是怎样的一个器官。
一、历代中医学家所指的脾
1、战国秦越人《难经》[3]描述的脾
战国秦越人《难经》四十二难中对脾有如下描述:“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 其中的二斤三两折合现在的重量约为105克(按一斤约48克,一两约3克计[3]),宽约10厘米,长约18厘米。可见在战国时代人们对脾脏的认识为:扁长形,质软有膏状物。所以从重量、形状、大小看,秦越人所指的脾即为现代解剖学上的胰脏。
2、唐朝孙思邈所指的脾[4]
唐朝孙思邈《千金要方》卷十五上中有以下记载:“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凡脾脏象土,与胃合为腑”。可见孙思邈描述的脾的颜色呈棕黄色(并非紫红色),扁长形,在胃旁,中有膏状物。所以从颜色、重量、形状看,孙思邈所指的脾为现代解剖学上的胰脏。
3、明朝杨继洲等指的脾是什么[5]?
明杨继洲《针灸大成》卷六脾脏图中有以下叙述:“脾者,仓廪之本、……,为胃行津液。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其图形状为长条形。所以杨继洲所描述的脾是:长条形,呈黄色,貯藏津液的器官,津液入胃。这样的器官显然与现代解剖学上的胰一致。
4、明翟良篡《经络汇编》,在经络之图中有长条形脾图及有引难经的说明。在内景图中有人体内脏图,其中有呈横位的如现代胰的形状和位置的脾图。明张三锡篡《经络考》足太阴脾经图有长形脾经图[7]。
5、清朝王清任心目中的脾是什么[8]?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上卷亲见改正脏腑图中的脾为长条形,中间有一条珑管。叙述如下:“脾中有一管,体像玲珑,易于出水,故名珑管。脾之长短与胃相等。”所以王清任心目中的脾为长条形,长度与胃相当,中间有一管。显然王清任指的脾就是现在解剖学上的胰脏。
5、清吴谦等的《医宗金鉴》中的脾脏[9]
《医宗金鉴》卷八十一脾脏经文如下:“经云:……形如刀镰,与胃同膜,而附其上之左俞,当十一椎下,……难经曰: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中藏经曰:脾主消磨五谷,养于四旁。” 其中有图四七,形状为头大尾小的长形。从上可见,清朝官方集体编写的《医宗金鉴》中的脾也是现代解剖学上的胰脏。现把历代中医文献所指的脾与现代解剖学上的胰。
二、现代解剖学中的脾和胰
脾脏位于左季肋部,胃底左后方,与9-11肋骨相对,呈椭球形、拳头状、暗红色,长径约13厘米,宽径约8厘米,厚约3厘米。重约50-170克,是一淋巴器官[10]。
胰腺(pancreas)是人和脊柱动物都有的腺体,是一条扁长三角形带状,质地柔软的腺体,长约17-20厘米,重约82-117克。在胃的下方,位于1、2腰柱高度,横贴于腹后壁,横跨于下腔静脉和主动脉前面,胰尾连脾门,胰头被C形的十二指肠包围,中有开口于胰头的胰管与胆管合并排于十二指肠。
胰腺在30岁达最大值,50岁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轻。40岁以上胰腺出现弥漫性纤维化增长的比例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这种增长沿小叶内细静脉或毛细血管而发生,其原因与毛细血管肥厚有关,这种肥厚也在胰岛内出现。组织学研究发现,老年人胰腺细胞萎缩,酶原颗粒减少,微小脂肪颗粒沉着明显。老年人胰腺管周围组织增生和胰腺管腔狭窄,也有胰腺管扩张或上皮化现象[11]。
不知何时何人把的英文Spleen和Pancreas译成中文时颠倒了。在这种颠倒译法的情况下,中医学“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现在正确的说法应是“胰胃是人的后天之本”。只有“胰胃”健康了,消化功能和再合成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功能好了,身体才能健康强壮,才有生命力。所以中医的“脾胃”现在英文应译为“pancreas- stomach(胰胃)”才对。中医的脾实指现代解剖学上的胰脏
从上可知,我国历代从战国直至清朝的中医文献所指的“脾”都是指人体胃旁一条头大尾细,扁长三角形,棕黄色、长约12-20厘米、现在叫“胰”(英文为Pancreas)的腺体,并非指紫红色(暗红色),拳头状,软而脆的“脾”(英文为Spleen)。中医在三千年前就已经清楚了人体胰脏的作用,中医确实是伟大,中医确实是超前了的现代科学。
参考文献
[1]、王淑兰编《脾胃学说与临床》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11页。
[2]、印会河等编《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年)29页。
[3]、战国秦越人《难经语译》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65页(四十二难)。
[4]、唐 孙思邈原著《千金要方》卷十五上。
[5]、苏礼《千金要方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附录303页。
[6]、明 杨继洲著 靳贤补辑重编《针灸大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卷六:243页。
[7]、明徐曾《经络全书》中国古籍出版社(1992)。明张三锡篡《经络考》足太阴脾经,140页。
明翟良篡《经络汇编》218页,275页。
[8]、清 王清任著《医林改错》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第9页。
[9]、清 吴谦等的《医宗金鉴》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年)第2156页。
[10]、窦肇华编《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382页
[11]、钟守先主编《胰腺外科》湖南科技出版社(1997年)第1页。
[12]、姚泰主编者按《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289-292,579-5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