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续集 萧鼎下载:“十一五”临沂村镇建设成绩斐然(转载) - 临沂·物流之都 - 山东社区 - Powere...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02:24:59
城镇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加强村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十一五”期间,与城镇化进程同步,临沂市村镇建设的步伐铿锵有力。环顾沂蒙大地,一个个名城重镇环境优美,新布局、新经济、新文化,万象更新。一个个文明生态村生机勃勃,行政、卫生、文体“三个服务中心”体系健全……一大批重点镇、中心村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真实地展现了临沂市村镇建设的斐然景象。

  对于习惯了独门独院,一辈子依靠土地生活的农民来说现在过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家住苍山县卞庄镇代村的李学全,这几年的日子是越过越舒坦,不但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还能领到生活补助。村里的变化也大,省级规范化小学、幼儿园、文化广场、社区医院、便民服务中心一应俱全。老李高兴地合不拢嘴:“晚饭后去附近的健身广场散步,跟城里人没啥两样,这在过去想也不敢想。” 李学全的感受代表着很多农民的心声。“十一五”期间,临沂市以中心镇、中心村为重点,创新和探索村镇建设的先进理念、机制和模式,制定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扶持政策,调整完善村镇布局体系,加强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全市村镇建设水平全面提高,村镇变化日新月异。

  小村镇,大战略。当前,临沂市广袤的村镇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而这一改变的背后,得益于临沂市在村镇建设上的超前思维和战略眼光。

  早在2005年,在鲁苏边界掀起的一场村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开启了临沂市“十一五”时期村镇建设历程。当时在鲁苏边界集中开展了对道路、广告、绿化、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集中整治,以后便扩展到全市重点村镇。

  治标更要治本。此后,在反复分析研究全市城镇化进程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临沂市及时提出要综合安排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村庄减少后的中心村总体布局,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心村建设的意见、促进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发展的意见、中心村建设大纲等文件,并通过抓试点、树典型进行超前运作和试验。

  兰山区义堂镇便是临沂市较早推进的典型之一。依托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该镇大胆提出了“打破村庄界限,实行迁村并点,推行社区建设,实施旧村改造”的村镇建设思路。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当地农民生活水平、居住条件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小,失地农民不仅没有失业,还真正变成了市民,享受到了城镇化的成果。该镇也相继成为省级中心镇、国家级重点镇。

  2009年初,一场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风暴席卷了齐鲁大地。临沂市敏锐地捕捉到这项历史性工程的巨大意义,在精心调研论证后,将前期开展研究探索的具体思路和做法提供给省里参考,得到了省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针对大规模到来的农村住房建设,临沂市加快了规划修编。借此东风,临沂市各县区新一轮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三年规划以及农村住房集中连片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全面完成。针对小城镇建设,以9个全国重点镇、29个山东省中心镇为重点,并从中选取一批优先发展的重点镇,通过政策扶持、市场带动、基础配套,打造“规模相当、产业较强、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明星镇,全面带动全市小城镇的建设发展。针对村庄建设,共确定中心村1130个,促进农村“五向”发展,即村镇向规模化发展,住宅向楼房化发展,环境向生态化发展,管理向社区化发展,设施向城乡一体化发展,彻底改善农村面貌。

  工程伊始,一切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在这一过程中,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临沂市也出台了相关文件,配合相关部门从规划、土地、资金等方面全力推进这项工程的开展。针对农村“建了拆、拆了建”、“建低档房、简易房”的现象,临沂市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提出了建设“百年住宅”的理念,先后组织了五次农村住宅设计竞赛活动,编印成《沂蒙新农居》、《汉晋风格农居》、《优秀农村住房建设施工图图集》等,免费发放到乡镇和村庄。这一理论被吸纳进了省委、省政府的正式文件。

  纲举目张。这场运动迅速以点到面、先易后难在全市铺陈开来。仅2009年一年,全市新建农村住房12万多户,改造危房2万多户,农民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当年7月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电视会议上,时任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少军代表临沂市作为全省17市唯一的市级单位作了典型发言。临沂市的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眼下,得益于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临沂市的村镇建设已不再局限于道路的整洁、村庄的秀美,而是辐射到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中。农民上楼,户户享受新生活;城镇翻新,处处遍吹文明风,越来越多的村镇彰显出现代沂蒙新风貌。

  而作为村镇建设的排头兵,建设系统干部职工从一砖一石的细微处做起,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创出了“临沂速度”,树起了“临沂旗帜”。也许数字是抽象而枯燥的,但它确实记录着进步。2006至2010年这5年间:

  ——全市村镇建设总投资352亿元,其中小城镇建设投资172亿元,分别比“十五”期间增加132%、125%。

  ——全市29个山东省中心镇实现年财政收入9.2亿元,平均达到3000万元以上,比“十五”末增长51%;镇区建设集中居住小区75个,各类商业街区和产业园区92个,专业市场86个,分别比“十五”末增长21%、22%、19%,中心镇辐射带动能力迅速增强。 

  ——全市新建农村住房43.5万户,改造农村危房5万户。全市新建村镇住宅建筑面积3118万平方米,比“十五”末增长20%。新建公共建筑面积658万平方米,生产建筑面积1685万平方米,分别比“十五”末增长23%、27%。

  ——全市97%的村通硬化路,比“十五”末增长22%;99%的村通客车,比“十五”末增长27%;80%的村通自来水,比“十五”末增长18%;98%的村通有线广播电视,比“十五”末增长32%;户用沼气发展到30余万户,比“十五”末增长85%。小城镇人均绿地面积6平方米,比“十五”末增长21%。

  环境面貌日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镇设施服务功能日益健全……在一天天殷实起来的日子里,沂蒙老区的百姓满怀希望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十一五”,临沂市书写出了一份精彩的村镇建设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