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玲珑是为什么死的:家长对于孩子写作业问题的传统误区及典型案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0:38:34

1、家长的自我中心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一种误区,即自我中心倾向。具体表现是: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完全从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去认识和解决问题,不考虑孩子对同一种问题的态度和想法,总是认为自己的认识和方法都是正确的。如果长期抱持这种态度和方法,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

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太小,如果不听大人的安排,会走很多弯路的。”听家长的没错,大人的阅历比孩子丰富,比他们成熟,家长辛苦都是为了孩子着想,为了孩子更有出息,哪个家长会害孩子呢!但是家长却忽视了一点,如果只是家长一相情愿,孩子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是不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的。另外家长在感情上,由于过度溺爱,恨不得为孩子包办一切,只要孩子在学习上很优秀,愿意尽自己所能为孩子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这样的态度、这样的情感会大大强化家长的自我中心倾向,导致教育的低效甚至负效。

在孩子写作业时,家长的自我中心表现在总是给孩子许多规定,从几点到几点写作业,几点睡觉,现在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哪道题应该怎么做,担很少跟孩子解释为什么。家长很少征求孩子的意见,很少问孩子这样做可以吗?这样做你愿意吗?并认为征求孩子的意见是浪费时间。他们就是主观的把自己认为对孩子将来的发展和前途有用的事情给孩子安排好,每天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安排来生活和学习。这些都是家长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理想,而不是根据孩子的特长和兴趣来培养孩子。他们也从来不关注孩子的心情,认为孩子还小,情绪不好一会儿就没事了。虽然现在有的孩子憎恨父母、讨厌父母,但是等他们长大之后就自然会明白一切。结果是孩子偷偷玩游戏,偷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欺骗大人,学会说谎,应付老师和家长布置的作业等。

所以建议家长能以孩子的身份去想一想要求做和将要做的事情,这样就会减少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减少主观和自我中心色彩。换位思考时,家长应充分体察孩子的角色地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也可以回忆自己在孩子这个年龄时经常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二、不停的催促 “作业做完了吗?”几乎是每位家长下班回家见到孩子的第一句话。它凝聚着父母们的多少希望,又包含着多少焦虑。当发现孩子写作业慢时,就不停的催:“你就不能写快一点吗?”“别玩了,赶快写!”有时不耐烦了还会骂几句,甚至会动手,却很少考虑孩子到底是为什么这样慢。久而久之,或是孩子产生厌烦情绪,或是习惯这种催促,把家长的话当成是耳旁风。

三、不断抱怨 有些家长喜欢唠唠叨叨的抱怨,比如“你怎么这么慢呢?你看人家明明,一点也不用父母操心。”“每次都这么慢,跟谁学的呀!”“怎么搞得!这么简单的作业做这么长时间,你怎么这么笨呢?”“小祖宗,我算服了你了,整天都是拖拖拉拉的!”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人生导师,如果家长没有起到对孩子的鼓励和引导作用,而是整日的抱怨,孩子不仅会心理不舒服、逆反,而且不管做什么都会错误百出,使本来就慢的作业更加雪上加霜。最终会使家长和孩子之间沟通障碍越来越多,交流越来越不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