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散仙和上品哪个好:高考作文绝招:一文通吃百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1:11:24

高考作文绝招:一文通吃百题

 

  ——考场作文七十二变

    运用作题思想,一则自学成才的故事能应对2005年几乎所有高考作文题。不信?那就请试看:考场作文七十二变!

  话题(一) 2005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题:价值与位置

  文题指引:“价值与位置”这一话题属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范畴,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既表现人生的追求,也表现价值的定位。在这个题目里,考生应特别注意“适合”一词,因为在对话材料中,结合生活常理,我们寻找位置的原则就是“适合自己”。一切与因“适合自己”而实现自己的崇高价值、崇高理想的事例都可以用。

  作题范文

  千江有水千江月

  他没考上大学,可他既不会怨天尤人,也不因自惭形秽而自暴自弃。他在咀嚼苦涩之后,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想:既然“ABC”“XYZ”不青睐我,我何必苦苦地追求它们;既然通向大学之路已红灯高悬,我为什么还要违规硬闯?榜上无名,脚下有路,条条大道通罗马。著名作家柳青说“有志气的青年人,可以通过不同的步履,踏出自己壮丽的人生”,我选准合适的位置,走自己的路!

  他不再补习,真诚地与老师、同学和校园道一声珍重,然后走进自己特有的“大学生活”。不复读,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他想,鲁迅先生曾说:“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何况年少幼稚、知识匮乏的我?学习是一生的内容,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但他不会再疲于应付那八九科的功课,只选择一两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深入钻研。从实用入手,以功利为目的,从基础学起,干中学、学中干,边学边用、学用结合。务必以自强的精神和力量帮助爸爸,使其过于劳累的腰身能挺直一些;一定用自立的骄傲和自豪安慰妈妈,让她少生几根白发、多添几副笑容。

  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为目标的实现努力奋斗。不随千军万马冲锋过桥,却要自己闯世界、走另路,这路必然充满艰辛,无疑是将自己置身于逆境的位置之上了。然而,他坚信: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逆境中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只有“破釜沉舟”了,“百二秦关”才能“终属楚”。只要位置合适,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于是经过两年努力,他这滴水,映出了那轮自有的太阳;他这只小鸟,唱响一曲自有的音符;他这块金子,发出了自有的光泽!他成功了,成为方圆百里的名人,在他的带领下,小村成了全县科学种植的示范村。

  “千江有水千江月”,这“水”,就是合适的生活位置;这“月”,就是在合适的位置上创造出的生命价值。他虽然没考上大学,但他追求他的追求,选择他的选择,走他自己应走的路。他自豪地说:“我不是鲤鱼,成不了‘龙’,所以没能跃过龙门,登上大学殿堂,但我是匹马,是头牛,奔驰在属于自己的原野上。马有马的作为,牛有牛的用场。”

  对策解密——做好框架,安插内容

  框架是指话题范围,本题框架为“位置与价值”;内容是指现有的作文材料,本题材料为“自学成才”的故事。

  “自学成才”乍看与话题不相符,但好在聪明的小作者把它放在“价值与位置”的思维框架中来极其概括地写,这就与话题密结情缘,相关相切了。安插的关键步骤在于“增加主词的重复率”,此文的主词无疑是“位置”与“价值”,因此,只要多方位地表现“正确的位置对价值实现的作用”,这自然就使“自学成才”的内容合理地嵌入了话题所设的框架。

  变题思考

  所谓“一文万题”,吃透一种材料,可以通吃所有作文题,请放飞思路,写一段话使现有之文与话题对接。

  例: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

  ○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

  ○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塞纳克)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有人想: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作文。

  答:“身边认识的人”都对他似乎都怀着一种“失望”,甚至有的人家教训不听话的孩子就会拿他作例子“再不用功,就和某某一样,考不上大学,没有出路。”但是,这些传到他的耳里却成了阵阵雷鼓,愈加响烈,便愈加压迫着他的不屈服:“我不相信我考不上大学就真的没有出路!”

  题目: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作文。

  参考答案

  成功之路到底在哪里?这是很多想成功的人都在苦苦追寻的问题。答案?谁知道答案?他知道!他没考上大学,可他既不会怨天尤人,也不因自惭形秽而自暴自弃。因为,面对人生成功之路,答案不只一条,他静下心来,仔细思考:既然“ABC”“XYZ”不青睐我,我何必苦苦地追求它们;既然通向大学之路已红灯高悬,我为什么还要违规硬闯?榜上无名,脚下有路,条条大道通罗马。著名作家柳青说“有志气的青年人,可以通过不同的步履,踏出自己壮丽的人生”,我选准合适的位置,走自己的路!

  话题(二) 2005年湖南高考作文题:跑的体验

  文题描述:从一个人的成长来看,先要学会走,然后才是跑。任谁都跑过——无论身体上还是心灵上的,但跑的体验是不尽相同的。你或许有难忘的经历,或许有深切的感受,或许有独到的认识,请结合自身生活实际,以“跑的体验”为话题作文。

  文题指引:“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因此,从考生自身生活实际出发,让考生去注重自我体验、自我认识,去思考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这是符合作文必须遵循的规律的。因为,如果没有生活体验,就必定缺乏有尝试的思考;如果不去思考自我发展,就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如果没有对生活的深切的感受,就不可能写出真情文章来。“跑的体验”任何人都有,因此,借别人的故事抒自己的感受何尝不可?请观下文。

  作题范文

  勇敢奔跑,勇敢超越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题记

  许多事情的结局往往不像开始所见的那样,因为勇敢奔跑,勇敢超越的人总能打破现有的窘态,将未来与现实拉出一道鸿沟来。

  他没考上大学,可他既不会怨天尤人,也不因自惭形秽而自暴自弃。他在咀嚼苦涩之后,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想:既然“ABC”“XYZ”不青睐我,我何必苦苦地追求它们;既然通向大学之路已红灯高悬,我为什么还要违规硬闯?榜上无名,脚下有路,条条大道通罗马。著名作家柳青说“有志气的青年人,可以通过不同的步履,踏出自己壮丽的人生”,我选准合适的位置,走自己的路!

  他不再补习,真诚地与老师、同学和校园道一声珍重,然后走进自己特有的“大学生活”。不复读,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他想,鲁迅先生曾说:“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何况年少幼稚、知识匮乏的我?学习是一生的内容,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但他不会再疲于应付那八九科的功课,只选择一两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深入钻研。从实用入手,以功利为目的,从基础学起,干中学、学中干,边学边用、学用结合。务必以自强的精神和力量帮助爸爸,使其过于劳累的腰身能挺直一些;一定用自立的骄傲和自豪安慰妈妈,让她少生几根白发、多添几副笑容。

  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为目标的实现努力奋斗。不随千军万马冲锋过桥,却要自己闯世界、走另路,这路必然充满艰辛,无疑是将自己置身于逆境的位置之上了。然而,他坚信: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逆境中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只有“破釜沉舟”了,“百二秦关”才能“终属楚”。只要位置合适,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于是经过两年努力,他这滴水,映出了那轮自有的太阳;他这只小鸟,唱响一曲自有的音符;他这块金子,发出了自有的光泽!他成功了,成为方圆百里的名人,在他的带领下,小村成了全县科学种植的示范村。

  当人们问起他这一路跑来有何深刻体验时,他自豪地说:“我不是鲤鱼,成不了‘龙’,所以没能跃过龙门,登上大学殿堂,但我是匹马,是头牛,我还可以奔驰在属于自己的原野上。我坚信勇于奔跑的人不会永远落在最后。事实证明,我成功了!”

  对策解密——找话题外延,套材料内涵

  一个话题,尤其是比喻性话题,往往具有多层外延,比如“奔跑”,它可以是刘翔100米短跑,也可以是人生不停的奋斗过程。材料就可以套用第二种解释。这就叫做“找话题外延,套材料内涵”。

  此法的关键步骤是“抓住两者共同的部分,用语言点亮主旨”。话题与材料的共同部分就是“人生的奔跑,奔跑的人生”。何况材料还特意留出一个“奔”字待用呢?见最后一段“他自豪地说‘我不是鲤鱼,成不了‘龙’,所以没能跃过龙门,登上大学殿堂,但我是匹马,是头牛,我还可以奔驰在属于自己的原野上。’”抓住“奔”字,紧咬不放,立刻承接一句“我坚信勇于奔跑的人不会永远落到最后”。这样,主题和文章就咬合上了。

  变题思考

  请根据以下话题,写一段话使材料的内涵与话题的外延承接上。

  例: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答:“选择自己合适的位置”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选择,这是材料与话题共同的本质,何况本文中还暗藏几个“选择”,如段末修改为:当人们问他,如果当初放弃复读,另谋出路的选择并没有取得如此成功,你会不会感到后悔。他自豪地回答说:“我不是鲤鱼,成不了‘龙’,所以没能跃过龙门,登上大学殿堂,但我是匹马,是头牛,我选择奔驰在属于自己的原野上,无论现在结果如何,我都不会后悔当初的选择,因为这是我心灵的选择,我也为此努力付出过,奋斗过。结果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

  题目:

  几个同学看了一场世界杯足球赛,兴致勃勃地聊起规则问题。

  同学甲:规则太重要了,运动员不守规则,裁判不公正执法,就不会有精彩的比赛!

  同学乙:对!没规则不成。没有校规,没有交通规则,成吗?

  同学丙:可有时不守规则的占了便宜,守规则的反倒吃了亏呢。

  同学乙:那是另外一回事。

  同学丁:不过规则也不是死的,要是不合适,就得改。现在许多“游戏”规则不都修改了吗?

  请以“规则”(含“规则与……”)为话题作文。

  参考答案

  答:“规则”的外延很大,人生也有很多“规则”,每一条成功之路也都各有其规则,这一规则没有通过难道所有的成功之路就都通不过了吗?高考的规则没有通过,其他成功之路的规则我也就都通不过吗?从这一点上,寻找本文与话题的共同本质。作文首段有“规则”二字,赶紧咬住!

  参考答案如下:他没考上大学,可他既不会怨天尤人,也不因自惭形秽而自暴自弃。他在咀嚼苦涩之后,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想:既然“ABC”“XYZ”不青睐我,我何必苦苦地追求它们;既然通向大学之路已红灯高悬,我为什么还要违规硬闯?榜上无名,脚下有路,条条大道通罗马。著名作家柳青说“有志气的青年人,可以通过不同的步履,踏出自己壮丽的人生”。

 

 

高考:命题作文审题及思路点拨

   

题1:灯下

[审题]

此题只规定场景,对别的方面没有加以限制,因而写灯下自己或他人所为所思皆可。从构思的角度看,可有纵式和横式两种思路。所谓纵式,是写发生在“灯下”的某一事件的过程,重点放在发生、发展、结果上,其特点是叙述性强。所谓横式,是不同人物在“灯下”的情景,重点放在画面的描写上,其特点是概括性强。当然,还可以把纵横揉合起来写。但无论采用哪一种写法,都要围绕“灯下”创设环境,构造氛围,才切合题意。这篇作文可以写校园之事,也可以写社会之事。

    

思路之一:灯下,教室里,我的生日聚会在友好的氛围中进行。轻快的乐曲声中,同学们送给我一件件带着深厚友谊的礼物:“祝你生日”的歌声中,我把真情的祝福吹向燃烧的蜡烛;热烈的掌声中,同学们开始表演节目……灯下,教室里,一块友谊的圣地。

 

思路之二:夜晚,校园的灯光多么灿烂。教学楼。灯下,同学们正在上晚息:有的埋头做作业,有的低声讨论问题。办公楼,灯下,老师正在工作:有的备课,有的批改作业,有的在讨论教改方案。灯下,令人陶醉的画面。

 

思路之三:从接到老同学来信写起,采用倒叙法,通过回忆交代他无法继续求学而投身社会的原因,又借来信写他的生活和取得的成功,表现有志者事竟成的主题。全文由始至终紧扣题目“灯下”行文。

[写法] 要写好《灯下》,必须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否则很容易导致题文油水相离。

 

技巧一:包装。所谓包装,即创造灯下的某种氛围,使事件产生特定的情调。比如思路之一写生日聚会,就要把整个生日过程笼罩在你所创造的氛围中,从而产生与别的生日聚会截然不同的韵味。生日活动一样,氛围包装不同。

 

技巧二:点缀。所谓点缀,即在记叙过程中不时点及“灯下”,使题和文紧紧相扣。比如思路之二,在写师生的活动时,要不断点及“灯下”,从而把画面描写和作文题目紧紧地联系起来,构成了“灯下”的特定场景。

 

技巧三:折叠。所谓折叠,即运用艺术手段把时空跨度较大的事放到“灯下”来叙述,就像把东西折叠后放进箱子。比如思路之三,在“灯下”只能读信,但运用倒叙回忆老同学的过去,又借来信陈述老同学的现在,于是一个完整的故事都在“灯下”展开,表现了巧妙的构思。

常见的失误有:不懂得创造典型的环境氛围,只在开头用“灯下”戴帽,从此不见“灯”影;不善于构思,所叙之事跟“灯下”勉强凑合,缺乏有机的联系。

[同类文题] 1.月光下(月下谈心、月下独思、月下赏景,凡月下之事均可入文。行文应注意创设意境。)

2.小河边(闲散时悠悠漫步,三五同学亲切聚会,都可能发生在小河边的恬静氛围里。)

3.讲台上(这个特定的方位。老师声音的流淌,手势的定格,花白头发的飘动,学生初次试讲的惊慌,辩论会上的侃侃而谈,都是讲台上的特有风景。)

4.清晨(该题从时间是框定内容。晨谈,晨练、清晨的忙碌和急促,都是该题的常规题材。)5.操场上(这是师生集中活动的地方,教练的汗水,踢球的风波,上场前的动员等,许多故事都发生在这里。)6.寝室里(欢声笑语,愁眉低诉,矛盾的滋生和化解等,许多情节总是琐细而有趣。)

7.柳荫下(有意的约会,意外的邂逅,无聊的排遣,柳荫乃消暑之所,总有不少生动的故事。)

题2:尝试

[审题]

“尝试”,指试着去做某一件事,因而此题应写过去没有做过或不敢去做,而后来试着做了的事情。要选择对自己来说是新鲜的、初次去做的事,如初次投稿、初次做实验、初次参加演讲比赛等,要写出尝试时的原因、经过、结果。既然是尝试,就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但不管结果如何,都将带来启迪,这就是作文的主题之所在。当然,此题除了写自己所熟悉的学习生活外,还可以选择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作为题材。

思路之一:先交代自己上课不敢举手发言的原因,再写决定来一次尝试。接着写尝试的过程:第一次想发言,但低着头不敢正视老师;第二次总算举起手,但略一迟疑,晚了;第三次终于果断地举手发言。最后写成功的欢乐。

思路之二:我喜欢文学,也喜欢写作,有一次萌发了投稿的念头,于是着手尝试。我花了几天时间构思、行文、修改、誊清,然后郑重其事地寄往编辑部。接下来是等待,终于收到样刊和稿酬。我的投稿尝试获得成功!

思路之三:暑假到了,学校要求每个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我到××厂当微型电扇临时推销员。我挨家挨户登门推销,说得口干唇焦,累得腰酸背疼,最终没推销几台电扇。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但我还是收益匪浅。

[写法]

写作此文一定要交代尝试的动机,因为尝试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如果随意去做某事,或偶然遇到某事,都不算尝试。尝试既然是有目的的行为,那么其结果也一定要点明,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否则尝试便有始无终。当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写好尝试的过程。

尝试的过程有心理型的,那么要注意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侧重把人物在尝试的思想活动和感情变化表现出来。比如思路之一,要着力去写“我”尝试发言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把“恐惧”——“迟疑”——“果断”的心理变化揭示出来,也就写出了尝试的全过程。

尝试的过程有行为型的,那么要侧重描写人物的动作行为。比如思路之三,推销微型电扇的动作、语言,便表现出尝试的过程。

尝试的过程有行为心理结合型的,比如思路之二,在投稿尝试中,写作过程侧重行为,等过程侧重心理。当然,尝试是有目的的行为,行动和心理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只是类型的不同导致重点的差异。

至于尝试的心得体会,可以隐含在过程的叙述之中,也可以用议论的语句挑明。

常见的失误有:对“尝试”的内涵不理解,写事情缺乏尝试的意识;主次颠倒,题目要求详写的尝试过程仅寥寥数语,不必详写的前因后果和感想却挥墨如泼。

[同类文题] 1.考试(“考试”可有两种理解:一为本义,指学习上的考核;二是引申义,指生活中的考验。)

2.考场(也可以有两种理解,如同“考试”一词。这两题大同 小异只是行文的角度不同罢了。)

3.考验(此题要求写生活中关键时刻的表现与抉择,实际上只取上两题的第二义。)

4.比赛(此题选材广泛,无论是学习上的比赛,还是各种活动的比赛,都可以写。除记叙比赛过程外,还要表现比赛者的精神风貌。)

5.竞争(此题要写自己跟别人或他人之间争胜的情景,有较强的时代意识。上题的“比赛”也属于竞争的一种形式。)

6.抉择(此题属于心理型的,在创造矛盾的境地后,要重点描绘人物在抉择时的思想变化过程,可以交代抉择的结果,也可以省略。)

7.期待(此题可以通过一件事的具体叙述,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盼望心情。)

8.追求(“追求”是人们奋斗的动力,要写出人物如何克服困难,百折不挠,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9.失败(此题要求写学习中或生活中某次失败的经历,以记叙为主,但要善于提练出哲理来。)

10.起步(此题可以写做某事有好的开端,也可以写失败后重新崛起。) 题3:心事

[审题]

“心事”,心中盘算之事,多指感到为难的事情。比如你想报考师范学校,得到各方面的支持,显然不会构成心事;如果遭到父母的反对,而你却要坚持己见,就会产生心事。所以,在选材的时候要稍加留意,不要把心中所想的事情都视为心事。中学生固然无忧无虑,但在学习、思想、生活方面也常常会有心事,因而选材的范围还是相当广泛的。写心事要展示内心世界,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生活给自己的教益和启迪。

思路之一:糟糕,这次考试又败北!前次成绩不好,爸妈并没有责怪我,而是鼓励我努力学习,并且在生活上更加关心我。我也发誓奋发努力,争取迎头赶上。谁知道……我该怎么向爸妈报告我的成绩呢?

思路之二:看到同学加入共青团,我好羡慕。我也想加入,但没有勇气递交申请书,因为我觉得自己表现平平,不够格。班长看出我的心事,鼓励我大胆申请入团,只要争取上进,会实现愿望。心事冰释,我拿起笔……

思路之三:她看了他塞给他的条子,原来是一次约会。去,还是不去?她心事重重。他和她同乡又同学,平时交往较多。如果不赴约,怕伤了他的心;如果赴约,怕掉入“早恋”的泥沼,该怎么办呢?

[写法]

前面说过,心事是心中的为难之事,所以在开篇要点明为难之处,否则心事难以展开。比如思路之一,成绩又不佳,无法向父母交代,于是感到为难,构成心事;思路之二,想入团又缺乏勇气,于是心事顿生;思路之三,去不去赴约左右为难,于是心事重重。点明为难之处可以视作事情的起因。

接着要展示矛盾的心态,裸露内心世界。这是作文的主体,是用具体的、细腻的心理描写来写说明为什么感到为难,使心事成为心中的事。一般可用“左右开弓”法,即用这样做会怎么样,不这样做又会怎么样的思路表现为难之处。比如思路之一,成绩不佳不告诉父母,但自己不愿欺骗父母,告诉父母又觉得对不起他们;思路之二,不申请入团不合自己的上进心,申请入团又怕不够格;思路之三,去赴约会犯“早恋”之忌,不去赴约会则伤同学间感情。这样处于“两难”境地,心事便富有立体感。

最后是事情的结果。心事总有化解的时候,比如思路之一可以如实汇报告终,思路之二可以递交申请书作结,思路之三可以不赴约收尾。但是也可以不交代结局,以不了来了之,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比如“思路之三”,就可以在主人公“该怎么办”的为难中戛然而止。

常见的失误有:不明白“心事”的内涵,把不存在为难的事,都看作心事;心理描写不够细腻,不够深刻,对内心世界轻描淡写。

[同类文题] 1.沉思(此题也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但侧重于对某个问题比较深入的思考,表现对生活的理解。)

2.犹豫(此题要选择值得犹豫的事来写,也可以把重点放在犹豫心态的刻画上。)

3.烦恼(此题可以写学校生活或家庭生活或家庭生活的烦恼,要敢于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写出来,同时尽可能避免消极的主题。)

4.委屈(此题应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择典型的事件,来揭示某一人生哲理。) 5.追悔(此题可采用倒叙写法,表现自己为某件事情的反思和悔悟。)

6.歉疚(此题以应该做而没有做,或应该做好而没有做好的事为题材,写出自己的内心的歉疚,表现加强自我修养、积极进取的主题。)

7.自信(“自信”是一种自我感觉。选择典型事件来表现自信的成功,应把人物放在关键处。)

8.好强(“好强”是自信的反面,宜写失败以引出教训,给人以启迪。)

9.入迷(此题要紧扣“入迷”来选材,极力写入迷的程度,表现其中的乐趣和意义。当然,也可以从反面来写入迷的危害,如玩电子游戏机。)

10.满意(此题格选材自由,校内外都有使你感到满意的事情,尽可选来写作,表现生活就是美的主旨。)

题4:理解

[审题]

生活是错综复杂的,由于种种原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难免会出现思想感情上的隔阂,“理解”是消除隔阂,使彼此心灵得以沟通的途径。因此要选择人与人之间或志趣不同、看法差异,或因世俗偏见、意外误解而产生隔阂需要理解的事来写。作者题目虽然没有规定要写几件事,但以围绕一个中心事件展开叙述为好。人物也不必过多,要努力挖掘人物的世界。要强调的是,作文主题必须保持积极向上的格调。另处,此题也可以写成议论文。

思路之一:上中学了,老师要求我们写日记,并且规定每周收阅一次。老师啊老师,您一心想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我能理解;但是我们也想在日记中保留一些心中的秘密,您能理解吗?我终于鼓起勇气向老师请求理解……

思路之二:×××同学学习成绩特棒,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但他还是那么刻苦。有一次为希望工程捐款,他慷慨解囊,可他家并不富裕。后来他告诉我,他舅舅家在穷困的山区,他将来要到那里工作。我一下子理解了他……

思路之三:其中考试,有道数学题我不会做,向邻座求助,遭到拒绝。考试后,他来找我,我连理都不理他。晚上,他又到我家来,心平气和地跟我讲道理,并教我怎样解答那道数学题。我终于理解他对我的真正友谊。

[写法] 为什么需要理解?因为存在着不理解。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是这篇作文所要叙述的内容。一般可用抖底法、设疑法、误会法来写。

抖底法:直接把需要理解(也就是对方的不理解)的问题抖出来,然后再写获得理解的过程。比如思路之一,开头是把我们渴求老师理解之处挑明,接着写“我”求得老师理解的过程,就是采用抖底法来写。这种写法平铺直叙,但便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设疑法:由于自己对对方不理解,也就对对方的所作所为留下疑团,直到理解了对方慷慨解囊留下的疑问,当了解到他的改变山区贫困面貌的志向时,才前疑尽释,就是采用设疑法来写。这种写法可以造成悬念。

误会法:因为不理解而造会误会,又因为理解而消除误会,围绕误会的生与灭来写理解。比如思路之三,考试时临座不肯“帮助”,引起我的误解;后来他跟“我”谈心,帮且解题,使“我”理解他的真诚的友情,于是误会消除。这样运用误会法,可以把情节写得跌宕有致。

需要指出的是事件的结果允许还是不理解,这不但合乎生活的真实,而且有时更耐人寻味。

常见的失误有:选材太一般化,以生活琐事来写理解,立意肤浅;从不理解到理解的契机简单化,可信度小。

[同类文题] 1.关心(可写一方对另一方的关心,也可以写双方互相关心,关心的范围可以是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的。)

2.体谅(所谓体谅,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给予谅解。可写一件事,也可选二三个典型片断,以夹叙夹议为好。)

3.初识(此题写初次见面的情景,如新生入学彼此间就有初识的过程。)

4.邂逅(偶然遇见久别的同学朋友叫“邂逅”。一般可用倒叙法,先写邂逅的情景,再引起对往事的回忆。主题必须明确,如批评弃学经商的社会风气等。)

5.聚会(此题侧重描写场面,同学的聚会有许多动人的镜头供你拍摄。)

6.友谊(此题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抒情散文,还可以写成议论文。一般应写成记叙文,表现友谊给人带来力量和温暖。)

7.误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人朋友之间,都可能产生误会。误会一般因为不了解情况或不理解对方造成的,在作文中应有所交代。)

8.纠纷(“纠纷”指争执的事情,事端不一定要大,但发生的过程要的波折,表现的主题应是健康向上的。)

9.冲突(冲突比纠纷来得激烈,影响也比纠纷大,解决起来难度也在冲突的解决不能只靠理解,还要进行调解。)

10.隔阂(跟前两题相比隔阂的程度最轻,是人与人之间和风细雨式的不调和,选材较宽,写好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