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135飞升战场:卡扎菲:“我要像烈士一样死在这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09:07
卡扎菲:“我要像烈士一样死在这儿”<<人物画报>>/

    他在联合国大会发表近100 分钟的演讲,并当众扔掉《联合国宪章》;他鼓励穆斯林国家实行男女平等,将女保镖纳入自己的卫队;他被称为“狂人”,曾亲自开推土机推倒监狱的大墙,放出400 名政治犯……卡扎菲,残暴和神奇并存的代名词。

    部分编译 靳怡雯 整理 夏岩贝 编辑信箱 peoplez@126.com

    1986 年,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曾贬低卡扎菲为“中东的疯狗”,并派战机轰炸利比亚,炸死的60 人中包括其养女。到了2008 年,小布什政府宣布全面恢复与利比亚的外交关系,美国国务院官员形容卡扎菲是“一个有个性和经历的人”。不过,这位阿拉伯国家中在位时间最长的领导人似乎已无法靠这两个特质拯救42 年的统治了。

    2 月15日,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爆发了反政府的抗议活动,不少年轻人高呼“打倒腐败分子”,还有人喊出了反对总统卡扎菲的口号。在邻国埃及和突尼斯,大规模民众抗议活动推翻了执政多年的领导人。但卡扎菲表示,他绝不会被逼下台。

    卡扎菲21日武力镇压了蔓延至首都的黎波里的抗议活动,并誓言他的政权将战斗至最后一颗子弹。外媒甚至报道称,他出动战斗机攻击示威人群。但局势依然渐趋失控,多名政府和外交人士放弃岗位。血腥镇压示威者的镜头充斥电视屏幕。2 月22 日晚间,利比亚内政部长阿比迪宣布脱离卡扎菲,支持反对派。在半岛电视台播放的视频中,他敦促利比亚军队与民众携手,跟他们一起发出合理诉求。

    “挨家挨户清洗利比亚”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表示,美国将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德国总理默克尔则认为,卡扎菲已向利比亚人民宣战。她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卡扎菲不停止暴力镇压,她会支持制裁利比亚。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指责利比亚空袭平民。但卡扎菲态度强硬。他在长达75 分钟的讲话中,将反政府抗议者称为“老鼠和雇佣兵”。他呼吁“挨家挨户清洗利比亚”,除非抗议者投降。卡扎菲称:“我不会离开这片土地。我要像烈士一样死在这里。”

    利比亚是个特殊的政体,没有宪法,没有元首,没有部委,也没有官员,卡扎菲的正式头衔是“人民兄长、革命导师”,连个办公室都没有,名义上的议会“大人民委员会”本质上不过是橡皮图章,实权则掌握在非正式的“革命者核心小组”和“顾问小组”手中,实际上等于掌握在他一人手中,因此所谓“反政府”其实无从说起( 理论上利比亚压根就没有“政府”),所以这实质上就是一场毫无掩饰的反卡扎菲运动。表面上性格乖张、大言无忌的卡扎菲,实则正如法国电视5 台维特吉尔所评述的,是个“为生存而不惜一切的政治机器”。为了让自己在政治上“活下去”,他可以搞恐怖主义,也可以搞反恐怖主义;可以像堂吉诃德挑战风车般迎战西方列强,也可不顾面皮地公开悔过检讨;可以放弃主权去跟埃及、叙利亚搞邦联,也可以瞬间跟埃及翻脸大打出手,而且两次都亲自开着推土机直奔边防哨所……同样,统治42 年之久的他当然不可能不清楚,班加西等地愤怒呐喊的示威者,究竟要的是什么,他也会毫不含糊地用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告诉所有的人:让我下台,没门——或者如他自己所言,这是他的“红线”所在。

    疯子卡扎菲的糊里糊涂政变

    从1969 年9 月1日,卡扎菲兵不血刃地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至今已有40 多年。

    卡扎菲和萨达姆曾被视为阿拉伯世界的“革命双雄”,1969 年的两场革命造就了他们独特的地位,并均具有桀骜不驯的秉性。卡扎菲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在本国和部分第三世界国家的眼里,他是“大救星”“民族英雄”“革命领袖”;而在欧美人的眼里,他是“狂人”“疯子”“恐怖主义支持者”。而今,强力镇压能否制止动乱尚待观察,但人们似乎看出一个长期禁忌的破绽:军事强人卡扎菲的权力也有有效期。

    卡扎菲走到政坛中央极具戏剧色彩,那个据说预谋了10 年之久的军事政变,从头到尾混乱无序、阴差阳错。1969 年9 月1日,政变开始。27 岁的卡扎菲命令助手米海什乘飞机前往首都的黎波里组织军营的接管工作。当米海什到达班加西机场时,发现飞机已满员。幸亏一个机场官员是他的朋友,总算走了后门上了飞机。到了的黎波里机场,他拦了一辆出租车驶向军营,下车时居然糊里糊涂地把武器和子弹丢在了车上。在班加西,卡扎菲亲自出马,将其吉普车装满子弹,一马当先地率领军队去占领班加西电台。当他走到半程回眸一望,却惊讶地发现,在前往班加西的路上,竟然只有他一个光杆司令。原来,在前一个岔路口,

    他的随行车队朝着贝卡军营方向开去了。

    更为可笑的是,负责占领国家广播电台的军官开车绕城一周,竟然没有找到电台,只好原路返回。负责接管的黎波里城外防空部队的领队指挥着600 名士兵,到行动时才发现只有1050 发子弹可供使用,平均每名士兵1.5 颗,好在一路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是这样一场仓促上阵、漏洞百出的军事政变居然获得了成功。政变发生时,留守国内的王储兼首相哈桑·里达王子则在王宫中喝得酩酊大醉。

    开推土机撞开监狱释放政治犯

    卡扎菲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行动常常令人难以捉摸。这是因为他从小在沙漠里长大,过惯无拘无束的游牧生活,加之上学时喜欢看乌托邦和无政府主义的书籍,因而养成了放荡不羁的性格。

    1988 年,卡扎菲亲自开推土机推倒的黎波里监狱的大墙,放出400 名政治犯。卡扎菲是一个反美主义者,但他对释放在黎巴嫩和菲律宾扣押的西方人质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他忧伤时,这位文学爱好者不是醉心于文学创作,就是一人到沙漠的帐篷里静思。

    一次,卡扎菲思考问题时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他决定立即去埃及会见纳赛尔总统,并吩咐助手马上给他准备直升机。可是,负责卡扎菲安全的卫队正在沙漠里训练,助手打电话让他们赶快派卫队来。可卡扎菲却摆了摆手说:“不用叫了,来不及了。”于是,卡扎菲孤身一人乘坐直升机去了开罗,而且连埃及方面也没有打招呼。直到飞机在开罗上空盘旋,纳赛尔才知道卡扎菲来了。

    美国《华盛顿邮报》2 月22 日刊登了一个叫David Ignatius 的记者的一篇评论文章,David 在文中讲述了他亲身面对卡扎菲的一段经历——上世纪80 年代初,他与其他几名记者应约去见卡扎菲,在被搜身好几次后,他们终于被引入了接见大厅。但首先露面的却是卡扎菲的保镖,此人挥舞着自动步枪冲入房间,他光着脚,留着一头乱发,即使按中东保镖的标准衡量样子也十分吓人。随后卡扎菲走了进来,他径直走到David 面前,在距离他面部大约一英尺远的距离停住了脚,用眼球凸出、布满血丝的眼睛盯着他,随后用阿拉伯语向随从大声喊叫起什么,接着便飞一般地跑出了房间,此后再也没回来。

    戏剧性婚姻 女刺客杀他瞬间爱上他

    卡扎菲结过两次婚,现在的妻子沙菲特,曾经是一名试图谋害他的刺客。1970 年9 月10 日的阅兵式上,一名在阅兵中担任急救的漂亮女护士悄悄地挤到了卡扎菲上校的身边。她几乎挨着上校的身子了,倏地拔出手枪,抬手瞄准了上校的头颅。就在她要扣动扳机的一

    刹那,卡扎菲上校恰好扭过头来看见了她。四目相对间,一切尽在不言中。卡扎菲好像根本没有想到,这位漂亮迷人的护士是来刺杀他的,而护士也仿佛根本忘记了她的使命,她的手慢慢地垂下了。他们来到一间房内,把尾随的士兵挡在门外,卡扎菲把手枪递还了她。一星期后,收买沙菲特的几名政客被捉拿归案,卡扎菲和沙菲特的新婚之夜,那几位政客血洒刑场。沙菲特既是丈夫的娇妻,又成了丈夫的贴身侍卫。不久,她又帮助丈夫训练了一支个个长得身高体大、精通枪法的娘子军,专门担任卡扎菲上校的侍卫。卡扎菲无论到哪儿都喜欢带上这些女保镖,她们几乎成了卡扎菲身边的一道风景和招牌。

    卡扎菲曾险遭刺客暗杀,当时刺客们手持冲锋枪朝卡扎菲乘坐的汽车开枪扫射,卡扎菲的女保镖们立即奋勇还击,一名叫做艾莎的女保镖甚至扑倒在了卡扎菲的身上,用自己的身体替卡扎菲挡住了雨点般射向他的子弹,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卡扎菲的能耐让他俯视一切

    卡扎菲执政超过40 年,他的传奇故事在的黎波里的大街小巷流传。那里的人们似乎都相信他能带着大约有六百万人口的利比亚走向繁荣。即使在遭受西方经济制裁多年后,这里也是非洲生活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国民享受义务教育和完善的医疗体系。走在的黎波里整洁

    的街头,你会错以为自己身在欧洲小城。

    国际社会的抨击、压力,恐怕不会让卡扎菲在意:毕竟示威者公开喊出了“颠覆口号”,一个曾被加上“支持恐怖主义国家”“流氓政权领导人”头衔的政治强人,当然显然更加不会顾忌“国际名声”“外界压力”,而对直接喊出“卡扎菲下台”的“违法分子”手软,从这个意义上讲,班加西等地所发生的流血暴力事件,其结果从事件发生的刹那便已注定。而且正如一些分析家所指出的,利比亚虽然也依赖国际市场,却同时是一个拥有1360 亿美元巨额财政储备、可以向欧美提供300 亿美元基础项目“大单”的国家,而且卡扎菲和各国均衡发展关系,没有如本·阿里、穆巴拉克甚至巴林王室那样,把单独一个法国或美国奉为保护者,这显然也增加了其抗击打能力。

    一些民间组织和利比亚示威者愤怒地表示“要追究卡扎菲的罪责”,这实际上不仅是利比亚反对派一直想做的( 班加西等地素有“利比亚的火药桶”之称),更是西方世界一度公开表示要做的,但问题在于,谁来给猫戴上铃铛?

    血雨腥风之时,卡扎菲突然从“外逃谣言”中显形,他在讲话中称自己为“一个战士”。“利比亚需要光荣,利比亚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巅。”他呼喊道,“我是一个从帐篷里开始闹革命的斗士……我将像烈士一样战斗到底。”(据《城市信报》《21 世纪经济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