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10玉碎片:五矿掌门人访谈录:谁起步早谁先抢占制高点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19:58
   五矿掌门人访谈录:谁起步早谁先抢占制高点
                        发布时间:2010年3月3日 来源:综合媒体 
         新闻导读:中国五矿如何顺利实现战略转型,制定了怎样的资源战略,对当前和未来的地质勘查开发市场格局有哪些思考?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裁周中枢。
        由传统贸易型公司向金属矿产集团发展——中国五矿依托资源推动战略转型
  “我们的战略目标是打造以贸易为基础、以资源为依托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属矿产集团,这是一次战略转型。”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总裁周中枢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以资源为依托”体现在积极拉伸产业链。中国五矿的业务已由原来主营下游的销售贸易扩展到中游的生产加工,直至上游的勘查开发。尤其是在地质勘查开发方面,近5年在国内外投入勘查资金10亿多元,在青海、甘肃、安徽、河南等地探获多个铁矿、金矿、银矿等,建立十几家项目公司,在境外开展多个勘查项目,资源潜在经济价值上千亿元,逐步形成了具有五矿特色的资源模式,有力推动了中国五矿的战略转型。
  成立于1950年的中国五矿的传统“王牌”业务是进出口贸易,贸易额一度占全国进出口贸易额的1/4。目前,中国五矿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列第331位。近10年来,中国五矿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形势,谋划战略转型。其中的一个亮点就是进入上游地质勘查领域,进军资源产业最前端。(背景深厚,想要什么有什么,呼风唤雨)
  为适应经济形势发展,中国五矿于2005年成立了矿产资源部,后来发展为五矿勘查开发有限公司,充实了地质勘查开发机构、人才队伍。通过直接参与地质勘查、兼并重组大型矿业公司,中国五矿的勘查开发板块迅速成长,形成了有特色的资源获取模式。(没权力,哪来的模式)
  在地质勘查方面,快速推进资源战略布局,形成了有特色的资源获取模式。中国五矿主动与地方政府、国土资源部门、地勘单位沟通与合作,在国内重点成矿区带实施点、线、面结合战略,创建了整装勘查和整合勘查的“泥河模式”和“嵩县模式”,获得了国土资源部的肯定和业内高度评价。
  在兼并重组方面,瞄准我国优势矿种类企业。中国五矿先后并购重组了江西钨业集团、南昌硬质合金公司、邯邢局、二十三冶等。尤其在2009年,中国五矿并购重组取得重大进展,重组了鲁中冶金矿业集团、长沙矿冶研究院、湖南有色集团。五矿在钨、锑、铋、铅、锌等金属矿种方面已居于全球同行领先水平。
  中国五矿还积极探索“走出去”。在境外,成功收购了澳大利亚第三大矿业公司OZ大部分资产,在牙买加、秘鲁、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开展铝土矿、铜矿、铬矿、铁矿等勘查项目,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地质勘查开发业务板块填补了中国五矿在这方面的空白,发展成为重要战略板块和核心业务,有力推动了中国五矿整体战略转型。目前,中国五矿在青海、甘肃、安徽、河南等地,探获2个大型铁矿、1个大型金矿、1个大型银矿、2个大型焦煤矿田、多个钨矿和铅锌矿等,还在国内重要成矿区带拥有多处有潜力的靶区。中国五矿已拥有一支涵盖地质、采矿、选矿等专业团队,拥有一批优秀技术专家。

  从传统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发展为综合性金属矿产集团。从主营下游贸易销售,延伸到中游的生产加工,再到上游的勘探开发。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五矿)原本是一家“国字号”进出口贸易公司,在近几年却华丽变身,顺利完成战略转型。尤其是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市场,中国五矿攻城掠地,投资上百亿元兼并、收购、新建一批矿业公司,在资源领域掌握了一定话语权,成为战略转型期的一大亮点。  

        2009年,以安徽泥河找矿模式为代表,中国五矿在勘查开发领域的进展令人瞩目。其下属子公司五矿勘查开发有限公司的项目公司达十几个。中国五矿正致力于打造以贸易为基础、以资源为依托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属矿产集团,既做大做强资源产业,又要为保障国家矿产资源需求发挥央企的作用。  

        那么,中国五矿如何顺利实现战略转型,制定了怎样的资源战略,对当前和未来的地质勘查开发市场格局有哪些思考?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裁周中枢。

  战略转型:自身发展需要,也是适应经济发展大势的需要
  记者:2010年,五矿将迎来60岁生日。

      众所周知,中国五矿原来是以进出口贸易起家,现在的五矿与原来相比发生了哪些重大变革?
  周中枢:是的,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于1950年成立,是最早的央企之一。它的发展史很好划分阶段,30年在计划经济,30年市场经济。  在计划经济时期,主要做进出口贸易,曾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提供了大量紧缺物资,通过出口赚了大量外汇,比如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大庆石油会战、“两弹一星”研制等所需要的特种钢材,都是五矿进口提供。五矿的进出口贸易额曾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4。

        进出口贸易曾是我们的“王牌”,现在仍然是。但与原来相比,中国五矿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企业进行了重新定位,拟订了新的发展战略。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近10年来,中国五矿进入重要转型期和发展黄金期。如今,五矿的产业包括金属矿产品勘探、开采、生产、贸易以及综合服务,同时兼营金融、房地产、物流,已经是实施跨国经营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记者:对一个大型企业来说,战略调整不是小事情。五矿为什么要转型?当时战略转型的思路是什么?
  周中枢:战略转型主要源于经济发展大势。没有经济发展大势,一个企业很难发展。原来我们擅长做贸易,有垄断优势。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企业都开始做贸易,我们的优势不如原来明显,竞争压力也很大,迫切需要转型。
  战略转型的主要思路是:向产业的两头延伸。一头是下游的销售,我们本来就做得好。另一头是中游的加工冶炼和上游的资源勘查、开发。我们确定的目标是,打造以贸易为基础、以资源为依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属矿产集团。
  记者:上游的资源勘查开发风险很大,中国五矿当时怎么作出的决定?
  周中枢:上游产业尽管风险大,也要坚定不移地走发展,这是战略转型的需要。
  2005年,我们成立了矿产资源部。之前有一个重要背景,我们专门花了100多万元,与中国工程院做了一个关于资源形势的课题。研究表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到2020年,对有色等基本金属的对外依存度将处于高位。现在不早着手准备,资源瓶颈必然会阻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为大型央企,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又要保障国民经济安全运行,就必须到上游资源领域开拓,包括国内的和国外的。当时我们还专门向中央汇报,要在资源保障上下工夫。于是,我们成立了矿产资源部,向矿产勘查开发领域进军。
  记者:地质勘查与开发非常专业,对做贸易起家的五矿,如何应对这个重大挑战?
  周中枢:当时主要是缺人才。我们的人才主要在贸易方面,地质方面的人才没有。于是我们四处“挖”人,很快组建了一个团队。当时我对他们的要求是:这是前人没做的,用最短时间、最低成本获取资源,要探索个模式出来。
  记者:市场是最好的裁判。这几年五矿在资源勘探开发领域做得怎样?都有哪些收获?
  周中枢:现在来看,勘查板块的班子强、队伍强,做得很好。而且,手中有了十几个项目,就成立了五矿勘查开发有限公司。
  我们获取资源有两种方式,一是兼并重组企业,二是直接从地质勘查入手。
  在国内,我们兼并重组了江钨集团、湖南有色、鲁中矿业、邯邢局等,还在青海、甘肃、安徽、河南、广东、广西有一些勘查合作项目。现在,我们手里掌握了大量的铅锌、钨、锑、稀土等国内优势矿种的资源。中国五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资源获取模式。(谁不想拿到这些资源,兼并这些企业,问题是谁有这么大的能量呢?)
  去年,安徽泥河铁矿找矿模式、河南嵩县多金属矿找矿都受到国土资源部的高度评价。这是中央、地方、企业三方联合开展地质勘查的重大探索,发挥了各方的积极性,探明了储量可观的铁矿,也解决了深度找矿的许多难题。
  记者:这些资源是一大笔财富,能否大体估算一下价值?
  周中枢:这还需要进行资源评价。我只能说说整个集团的总体经营状况。从2000年到2009年,我们的营业收入由240多亿元增长到1800亿元,资产由180亿元增长到1400亿元,利润由3.8亿元增长到70多亿元。而且,我们的经营业绩在国资委业绩考核中,始终保持在A类企业行列。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们由3年前排名400多位升到了331位。在世界金属类500强企业中,我们处于第九位。(山东黄金净利润2010年估计也就16亿左右。)
       立足国内:资源类大企业有优势,责任也重大
  记者:李克强副总理去年提出了“资源保障要立足国内”的要求。作为资源类大型央企,您如何看这一要求?
  周中枢:五矿在第一时间就认真学习领会李克强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体会到这是在新形势下中央对提高国家资源保障能力的重要指示,对于五矿这样的资源类企业来讲,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一定抓好贯彻落实。
  有很多矿产资源,我国本来就有优势,不能舍近求远到国外买。现在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好矿都被垄断了,很多矿产动不动就是天价。我国很多企业花大量资金收购国外的股份,风险大、成本高。五矿要走不一样的路。
  记者:在勘探开发领域,中国五矿与一些地方政府、地方国土资源部门、地勘局都有很好的沟通与合作,您如何理解这些合作?
  周中枢:中国五矿在这些领域有合作的基础。地勘局的优势在技术、人才上,五矿的优势是市场、资金、品牌和渠道。
  好东西都留给有准备的人。拿“泥河模式”来说,原来长江中下游二十多年没有发现大矿,现在找到了。中央、地方、企业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有机结合,解决好效率问题。原来设计完要5年到8年,效率太低。现在整装勘查,预普详勘一次设计,同步施工,效率很高。
  记者:国土资源部充分肯定了中国五矿的安徽泥河找矿模式、河南嵩县找矿突破,这些探索也让地质界很兴奋。您认为企业进入地质找矿领域有哪些优势?
  周中枢:国土资源部支持大企业找矿,在实际工作中给予大力支持,我们企业深受鼓舞,对地质找矿、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充满了信心。
  我们对地质找矿很重视,资金投入大,有地质找矿的机构、人才、资金作保障。泥河、嵩县是新形势下的新模式,能够在实践层面为地质找矿新机制做出探索,我们也深感荣幸和鼓舞,也感谢各方的大力支持。(看来河源找矿不是什么难事)
  再比如我们重组的邯邢局,重组之初邯邢局铁矿储量只有1.1亿吨,而重组后到目前已经提高到5.6亿吨。我们与江西共同组建了新的江西钨业集团,拥有了全国40%的钨原料。还有香炉山钨矿,当时是一矿多证、一证多采,五矿对此进行了资源整合,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调整优化产量及出口量等,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使得钨精矿价格回到正常价格水平,从每吨1万元提高到每吨15万元,(整合后价格翻了15倍,稀土整合后价格会翻多少倍呢?)保护了我国优势资源的产业利益。
  记者:五矿“走出去”也进行了很多尝试,有哪些方式和途径?
  周中枢:矿产光靠贸易不行,受市场变化的影响大。五矿收购加拿大诺兰达公司开启了获取海外资源的先河。我们通过购买产能、海外直接收购、购买探矿权、矿产供应长期协议等方式获得了很多资源。
  “走出去”涉及法律、政治、市场、工会等很多方面,有很多困难。中国企业必须先保住核心主业,才有基础。要根据市场变化做研究,同时要与国外高层保持密切沟通,并且要有地质调查的支撑。
       未来格局:抢占制高点,打造以资源为依托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属矿产集团
  记者:中国五矿要想在资源领域大发展,需要分析未来中国勘查开发市场,您如何看未来的勘查市场格局?
  周中枢:抢占未来资源市场,这是个大战略。 谁起步早,谁先抢占制高点。 目前,我们收购、兼并、重组、新建了很多矿业公司,我们要通过这些努力加快进入世界矿业企业第一集团军行列。
  我们的目标很清晰,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五矿要承担国家重要骨干企业的任务。 铅、锌、钨、锑、稀土都是中国的优势资源,我们要有市场话语权,从探、采、选、冶、生产我们都要参与。 对于国内没有优势的矿产,就到国外拓展。
  在大的成矿区带,五矿在河南、安徽、广西、广东、甘肃有了项目,相信再用4年到5年时间,我们的勘查板块会有很大起色,我们发挥资源优势,争取在国际矿业市场有更大的话语权。
  记者:现在中国五矿在勘查市场生存和发展有哪些优势?
  周中枢:作为企业,我们和地方沟通的能力强,有队伍,有资金,有品牌,有销售渠道。 而且,地方上也在挑选合作伙伴,相信我们。湖南一位地方领导在中国五矿收购湖南有色时说得好:湖南有色已经做得很好,但要做大做强,必须和五矿合作。 (被逼迫的吧,湖南方面都说请神容易送神难)
  记者:可以说有很大机遇,挑战有哪些呢?
  周中枢:勘查资本市场还不健全,矿政管理也有提升的空间,矿业权转让市场也缺乏一个好的交易平台。 如果能有澳大利亚、加拿大那样的勘查资本市场,企业参与找矿的积极性还会更高,找矿成果也会更多。
  现在勘查企业上市,会遇到很多瓶颈。 比如,企业要试运行3年,勘查业务要超过一定比例等。 但现在勘查的回报周期还没那么快,还缺乏一个好的交易平台。 今年,我们将在资源整合、整装勘查、参与矿产资源国际贸易、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方面开展一系列工作。
  记者:国土资源部正在推动地质找矿改革创新。 您希望以国土资源部门为代表的政府部门为资源类企业提供哪些支持和服务?
  周中枢:国土资源部是资源类企业的重要行业主管部门,近年来在地质找矿、资源整合、矿政管理等方面锐意进取、探索创新,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矿业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给予企业很多指导和支持。 目前,建议国家研究政策,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把矿业权向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矿业企业倾斜;加快研究建立地质勘查资本市场,解决地质勘查融资问题;建议国家对在“走出去”方面加强宏观指导,增强国内企业“走出去”的凝聚力和协调度;建议发挥我国外汇储备优势,增强资源领域的对外投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