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精细化:肖擎:“一言堂”不是执政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25:30

       最新一期《半月谈》刊文披露:2009年以来,沈阳市纪委先后查处了沈阳市原副市长兼市公安局局长刘和、市公安局副局长史超、于洪区公安分局局长袁长占等一系列大要案。案件暴露出这支干部队伍中沆瀣一气的腐败生态链。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失去有效监督和制约,权力就有可能被滥用,甚至导致腐败。近年来出现的沈阳慕马腐败窝案、安徽阜阳腐败窝案、黑龙江韩桂芝马德腐败窝案、湖南郴州腐败窝案、广东茂名腐败窝案等,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腐败窝案的出现往往与“一把手腐败”高度相关。一个地区的“一把手”有腐败行为,不仅会使整个领导班子受到腐蚀,更可能使整个权力系统变质,少数人沆瀣一气,必致大环境乌烟瘴气,这一道理为大量案例屡屡证明。

      以前,我们讲“一言堂”,随着时代发展,现在已较少使用这个说法。我们并不排除确有一些官员在贯彻民主集中制,但就独断专行,“一个人说了算”的不民主作风来讲,“一言堂”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各种拍脑袋决策,擅自决定重大事项,唯我独尊的官场现象,都是“一言堂”、“家长制”的现实体现。

       每个被查处的“一把手”,查处之前都是大权独揽、只手遮天。虽然在口头上不讲“一言堂”,反对“家长制”,重视监督、重视程序,实际上是缺乏约束甚至没有约束。种种红头文件与规定之下,权力和责任往往集中于一人,下级官员要接受监督,但“一把手”没有“防火墙”,如此一来,滥用权力、为所欲为必然容易上行下效,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

       大权独揽、独断专行,具有强大动员能力,这使得权力“一言堂”往往迅猛,做一件事,风风火火,有时还卓有成效。这看起来是一种执政力,实则恰是执政力的破坏因素。“一言堂”带来的不是活力,而是压抑与沉闷,不只限于权力系统,更有可能向社会延伸,影响社会的活力,损害民众对执政系统的信任。

       有人可能会说,这与一些官员喜欢把持权力的欲望有关,“一言堂”是因为官员的品质不好。对具体的人而言,有这个因素,但作为一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有一定的制度基础。“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弱、群众监督太难”,对“一把手”的监督很难,原因何在,归根到底是在一些地方,对“一把手”的监督和制约,事实上处在相对空白的状态,“一言堂”有“市场”。

       “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这是已经明确的国家理念。取消“一言堂”,主要不是官员品质问题,无论如何,在现行政治架构中,必须在程序上体现这些理念,让权力来自于人民的过程清晰、步骤明确,让权力运行在民众可以接受的轨道上。

        “一把手”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第一责任人,是领导班子的“领头雁”、“主心骨”,在国家政治格局里位置重要。正是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一言堂”不是执政力,权为民赋,权为民用,权力规范化、决策科学化、管理民主化才是执政力。中国致力于建设法治国家,能不能真正管住“一把手”,杜绝“一言堂”,其实正是衡量制度、规则有效的试金石,也是国家能否真正迈向“法治”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