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东汉演义:苏州第一座古太湖大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48:16

——读《渡水桥记》碑


    苏州《洞庭东山旅沪同乡会成立三周年特刊》(1943年出版),其中收录了一篇《渡水桥记》碑文,此文是对明朝弘治九年(1496)由东山人独资建造一座横跨出入东山的太湖大桥的事件记述。全文虽仅700字左右,细细读来,却回味无穷。
    明代时东山还是孤岛,出入全靠舟楫,东山到武山也是这样,人们往来必须经过渡水港,这是太湖之中唯一一条把东山与武山分开来的河道,全长20余里。原无通道靠摆渡过河,故曰渡口,元至正年间(1341-1368)有绅士周富七郎发起筹集民资建造了一座以西山产青石为主的石板桥,维持了近百年,到明代景泰初年(1450)因青石石质销蚀而塌圯。到弘治六年(1493)又有当地居民自发筹资在原桥基上建造了一座简易木桥,又长、又狭、又高,人们行走在木桥上多有恐惧感,时逢吹风落雨,滑跌入河者无数,行旅者极为不便。地方官员虽多次实地踏勘皆叹没有那么多经费,也只能干着急。
    吴天襘,字原敬,号萝屋,东山武山西舍村人。他识达古今,富而好义,成化年间因赈边有功,官授中书舍人(正七品),弘治初苏郡闹荒,他又散财粟以赈恤,朝廷授其“尚义”之庐。其时,他虽辞职居家,但目睹木桥之高危深感不安,遂生重建之议。苏州郡守史邦鄏、吴县邑宰丘邝闻等地方官员得悉东山吴老有此仗义之心,很感欣慰,马上上门拜访。吴天襘深受感动,决定出金百锭,购良石重建。他在地方官员的鼓励下,说干就干,即日兴作,包括筹划图纸设计、招募施工人员以及建材、石料的采办均有序进行,工程于弘治九年九月告竣。
    当年新建的三孔石桥长32.2米、高3.5米、桥东堍长18.9米为28级石阶、西堍长15.5米为23级石阶,东西铺石堤各长120余米,全长为300余米,桥之中孔跨径10.8米,两侧小孔,各为7.8米,桥顶宽度为3.5米,三孔连缀跨度适中,减少了太湖水浪对桥墩的冲击力,便于舟楫、农帆过桥,同时桥面、桥势也显得较为平缓,方便行人过往。桥面左侧还筑屋三楹,以供行人憩息,桥之东左侧原有水井一口,天襘为之筑一井亭,利汲又利躲避风雨。整座大桥全由剁凿得十分精细的灵岩山所产的花岗石筑砌。拱券之内券板石与横向长铰石相间而筑,拱上还覆盖着扁薄的“洑”石,两侧金刚墙,砌得非常平整,每面有伸出的“梁头”十个,不施雕刻朴素无华。两侧锁口石上立方形石柱和矮而厚重的实体石栏,栏之各端又各嵌抱鼓石一个,整座石桥建造得严谨而精巧,历经500余年的太湖风涛,至今还保存完好。
    渡水桥,自动工兴建到竣工,历经三个年头,总共耗9800余工,木料2300余株,花岗石1200余块,石灰25000斤,费金百锭(每锭重156克到312克)。这在当时来讲,无论是规模还是用料的讲究都是一流的,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清廷工部大臣姚方,曾亲临工地现场考察,并慰劳员工,盛赞苏州民风之淳朴和热情仗义之心。该石桥建造年代在太湖之中的造桥史上虽不是最早,但至今还保持着最大,它是500年前太湖中的东山与武山之间的第一座太湖大桥,是苏州人征服太湖的历史写照,也是苏州人睿智匠心的结晶。
                                                                                        来源: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