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件照 天真蓝:云谷先大师传(白话略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5:50:03

白话略释:

 

云谷禅师是明代中兴禅道的禅师,也是憨山大师少年时代习禅的师父。憨山德清,世称“憨山大师”,为明朝四大高僧之一,后坐化曹溪,肉身不坏,即今曹溪南华寺内供奉的憨山肉身像。我们根据憨山大师撰写的《云谷先大师传》,选取其中的一些片段,做个简略的介绍。

 

▲云谷禅师幼年就有出世的志向。他在大云寺出家之后,修习瑜伽,常常自己思惟:出家以生死大事为重,怎么能庸庸碌碌地求取衣食。

 

▲十九岁时,他登坛受具足戒,专精修习天台的小止观。当他得知法舟禅师在天宁寺闭关后,就前去参拜,汇报自己的心得。

 

▲禅师说:止观的心要,不依身心气息,内外脱然。你所修流于下乘,岂是祖师的西来意!学道应以悟心为主。然后传授他念佛审实话头,直下令他重起疑情。

 

▲他依教奉行,昼夜参究,以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有一次吃完饭也不知道,碗落于地上,如从梦中苏醒,猛然有悟。这次向法舟禅师呈示,得蒙印可。

 

▲一天,读《宗镜录》,恍然大悟唯心之旨。从此一切经教、禅师语录,如看家中旧物件一般,了然明白。于是在丛林中韬光养晦,陆沉贱役。

 

▲还有一次看明教大师的《镡津集》,见大师初礼观音大士,日夜念诵圣号十万声,心里发愿效仿,顶戴大士圣像,通宵不眠地礼拜经行,终其一生,从未懈怠。

 

▲当时,江南不见佛法禅道,禅师刚到金陵,居住在天界毗卢阁修行,见到的人都感觉惊奇。魏国先王听说后,把禅师请到西园丛桂庵供养,禅师住在那里入定了三日三夜。

 

▲西林永宁大师迎请禅师至报恩寺的三藏殿上居住。禅师在小间端坐,没有任何应酬,足不出户达三年之久,没人知道他。

 

▲禅师出游到摄山栖霞寺,因为喜爱那里山林的幽深,就在千佛岭下搭茅棚居住,没有出过山。

 

▲有一次,来了一个盗贼,把他屋里的东西全部偷走,盗贼从晚走到天亮也没有走出栖霞山。后来被人抓住,送到禅师这里。

 

▲禅师给他吃喝,所有的东西都让他拿走。听到这件事的人,没有不被感化的。

 

▲以后因为栖霞山兴建道场,人流往来很多,禅师又移入山里最深处的天开岩,在那里一如当初,孤身一人,形影相吊。

 

▲当时的宰官居士听说禅师的风范,往往来参学请益。一见面,禅师就问:"平常功夫做得如何?"

 

▲不论贵贱僧俗,只要进屋,禅师就扔一个蒲团,让他端坐,反观自己的本来面目,甚至从早到晚不说一句话。

 

▲到了临别时,一定特意叮嘱一句:"不要空过!"

 

▲等到再见面时,必定询问离别后用心的功夫难易如何,荒废时光的人往往心头茫然,无以应答。这也是慈悲愈切,也愈严格。

 

▲虽然禅师没有门庭设施,但见者都望崖不寒而慄。而禅师一概以平等心摄受,接引人向来低声软语,一味平怀。士大夫皈依的人越来越多,禅师也因此不能再入山了。

 

▲每年,禅师到城里去一次。到时,在家二众都来皈依。禅师一概视如幻化人,没有起过一念分别,所以亲近他的人如同依偎在慈母身边。

 

▲禅师老来悲心更切,对最小的沙弥也同样慈眼相视,以礼相待。凡是动静威仪,都耳提面命,循循善诱。所以,见到禅师的人都把禅师视为自己的亲人。

 

▲禅师平常安静稳重,很少说话,出语如空谷音。他以定力摄持,住山清修,四十年如一日,夜不倒单。一生礼拜念诵,从未间断过一天。他在家乡住了三年,教化了成千上万的人。

 

▲一天夜里,四乡人都见禅师的庵中出现大火,天亮时去看,禅师已经安祥圆寂了。

 

云谷禅师在栖霞山精修时,不论贵贱僧俗,只要进屋,禅师就扔一个蒲团,让他端坐,反观自己的本来面目,甚至从早到晚不说一句话。但是了凡先生去参拜云谷禅师时,云谷禅师确跟他说了好长一段话,可见很是看重。了凡先生也确实很给云谷禅师争气,与憨山大师一同被后人称为云谷禅师的僧俗两大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