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小人的图片:诸葛亮必败-中国伪智慧的宿命(历史总是需要反复去研究论证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06:04
       新年伊始,一部名为《诸葛亮必败-中国伪智慧的宿命》的图书,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了。仅看书名,就知道这是一颗扔向管理界和文化界的重磅炸弹。再翻其书,或许你会出一身冷汗。        因为作者把孔明智慧说成是“皇帝的新衣”,还说大多数中国人身上都残留着诸葛亮的伪智慧。这样一来,不仅我们心目中的“智慧”形象被彻底颠覆了,而且我们似乎还面临着一次深刻的文化反思。
  
   作者剑歌认为,诸葛亮与司马懿的之间的胜负原本没有悬念。就诸葛亮的自身条件来看,即使诸葛亮能与司马懿同寿,他也未必是最后的赢家。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些天真的人试图要改写历史,硬是把不是悬念的东西当作悬念去挖掘。         于是,他们无限地夸张了诸葛亮的智谋,将诸葛亮供奉为智慧的化身,并编织了一个美丽的假设:如果诸葛亮没有早死,他一定能够打败司马懿,并最终消灭曹魏,恢复汉室。
  
   剑歌认为,《三国演义》把诸葛亮比成了一个智慧的符号。只可惜《三国演义》为诸葛亮所塑造的那些所谓“智谋”,都不过是些小聪明、小伎俩而已,与真正的大智慧还相去甚远。经过《三国演义》神话过的诸葛亮。其实更加可笑,更加愚蠢,更加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归纳起来,诸葛亮的伪智慧至少能列出如下几条:
  
   他违背承诺而拒还荆州,不顾信用而“三气周瑜”。结果导致盟友反目,荆州遭袭。
   他逞口舌之快而“舌战群儒”。把谈判变成争论,把争论变成了人生攻击。
   他不自量力,连年征伐。结果透支了国力,导致了蜀政权的日渐衰落。
  他用“亲征”去证明自己的军事才能。却把国家葬送在了庞大的 “面子工程”里。 
   他“运筹帷幄”,但却上演了“决败千里”的悲剧。因为他不懂调查和实践。
   他善于短线投机,擅长靠别人的失误来获利。但不幸的是,他遇到了长线投资者司马懿。 
   他推诿责任,把荆州之失归咎于关羽的“刚而自矜”上,却把自己的责任推了个一干二净
   他举轻若重,事必躬亲。不仅透支了自己的健康,还给自己的后继者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他计杀魏延,排挤杨仪;重用蒋婉、费袆等庸庸之辈。使国家失去了独当一面的人才。
  ……
  
   《诸葛亮必败》一书的出版,无疑也是对“三国”专家们的一次挑战。就在前不久,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周思源还在央视《百家论坛》上说诸葛亮的智慧是站在“国家大局”、“民族大义”和“百姓大利”之上的“大智慧”呢。这一观点也遭到了剑歌的猛烈批判,剑歌认为周教授的看法根本没有突破古代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
  
   剑歌认为,外国皇帝的新衣已经被外国小孩识破了,中国丞相的旧衣却依然供奉在中国人心头。这是中国人的悲哀,也是中国人精神中毒的集体症状。
  
   以上是引自搜狐社区的内容,作者遭到很多人攻击。就在人们指责剑歌不懂历史,没有读过《三国志》的时候,我今天却从剑歌新浪博客上发现了更厉害的文章:《诸葛亮与陈寿:绑架历史的骗子》。以下是全文内容:
  
    传统观点认为,《三国志》作者陈寿尊魏为正统,所以不会美化蜀相诸葛亮。唐朝房玄龄则认为陈寿贬低了诸葛亮的才华,他在《晋书.陈寿传》中说:“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
    当然也有人认为,《三国志》对诸葛亮不吝溢美之辞,所谓陈寿贬低诸葛亮的说法实为不实之词,不可尽信。更多的人人为,陈寿不计前嫌,能赞誉一个处罚了自己父亲的人,说明陈寿“有良史之才”, 也说明《三国志》是信史。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在我看来,陈寿对诸葛亮的描述并非客观,而且它还是第一个拔高诸葛亮形象的史学家。
    髡刑,剃发之刑,一种象征性的惩罚措施而已,这根本无法与司马迁所受的宫刑相提并论。在古代战争中,军败治罪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曹操就曾颁布过“军败抵罪”的法令。街亭失手后,主将马谡被诸葛亮处死,作为参军的陈寿之父仅仅被处以剃发之刑,可以说是被轻判了。从这一点来讲,陈寿应该感激诸葛亮才是。所以他根本不会由此而贬低诸葛亮。从《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大量的溢美之词可以看出,陈寿的确是粉饰了诸葛亮的业绩。

    《三国志.诸葛亮传》全文6000多字,记述诸葛亮事迹的仅有2000来字,而诸葛亮的言论和陈寿本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就有3000字的篇幅。也就是说,有关诸葛亮的记述缺少“干货”,水分很大。这与《三国志》对曹操、孙权等人的记述不同,对曹操、孙权的记述是以事为主,言论极少,评价更少。
    《三国志》所载诸葛亮之言论,有些是无法证实的,按说是不应该写入历史的。比如诸葛亮赴江东,对孙权施展激将法,其言语的可信度就较小。不排除诸葛亮向刘备汇报工作时夸大了自己成绩的可能性。《隆中对》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因为篇幅所限,以后我会就这一点展开来谈。
    而陈寿对诸葛亮的赞誉,也总是无证可查。举例说明,陈寿认为诸葛亮“开诚心,布公道,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恶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其颂孔明可谓独见其大矣。”但实际上,诸葛亮手下的冤狱并不少,死人是无法表达自己恶怨的,所以“刑政虽峻而无恶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的论断是不能成立的。
    陈寿对诸葛亮的过度赞美,与蜀人好大喜功的特点有关。蜀国未置史官,原因在于刘备、诸葛亮要把握话语权,他们只想听歌功颂德的话,敢提意见的人不是被杀,就是被废为平民。所以陈寿也找不到多少有关蜀国的真实资料,而杨戏的《季汉辅臣赞》这种赞美诗集却被大量引入了《三国志.蜀书》中。
    吴、魏均有自己的史官,曹操、孙权都曾和自己的太史令有过认真的谈话,并表明了他们对历史的尊重。所以《吴书》、《魏书》均记载了曹操、孙权的大量劣迹。而在《蜀书》中,刘备、诸葛亮的缺点被掩盖了。后代人被《三国志.蜀书》蒙蔽,所以贬吴魏而褒蜀汉的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