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淑清的爷爷:说与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18:37
我有位文友,是个女性,不到四十,浑身散发着淡淡的浪漫情调。在聚会聊天时,她说她老公从来都不肯说“我爱你”这三个字。我想听他说出来,他却说:嘴巴说出来的,你相信吗?做出来的才是更重要的。

  是的,“我爱你”的表述,是西方传进来的专用句式,是亲属之间表白自己情感的最关键的用话。要是男女相爱,也必须用此句表态,当然这是不能轻易说出口的,他必须是真实的心迹的表露,如果心里不爱是不能乱说的。这是西方文化中的一种精髓。

  然而中国人在国门开放以后,“我爱你”渐渐被年轻一代所吸收,情侣、伴侣之间也学会使用这句话来表明“爱”的心声。老外夫妻或恋人相互说出我爱你,是理性的真诚的“官方发言”,是可信的发自于内心深处的爱的表露。不过,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说出来的还远远不够,说我爱你真的假的,自然要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哲理。你是说过了,但要以观其效,“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嘛。

  俺们都知道,四川的变脸绝技,其实它从侧面透出了国人个性中多变善变的心理特征。因而就有了“言不由衷”的成语。比如熟人见了面,老爱说的一句话:有空来我家玩啊!你不会当真他在发出邀请,这只是句客套话,此类生活中还有很多

。倘若在德国家庭做客,你午餐没用而你说吃过了,那你可要饿肚子啦。在特殊的环境中,当初说过的话是也许是情感的一时冲动,怎么收场,于是就出现了一句下台阶的话“计划不如变化”。在中国语言中,话中有话,话外有音,构成了表述的多面性,“指桑骂槐”就说的很形象,有些话翻过来这么说,调过去又可以那么说,让人要“多长几个心眼”,世人不得不服气,国人说话功夫确实了得,“死人都可以说活”。可见中国文字语言的丰富程度,这是英语对世界一切的表述所达不到的细致。

 

  在具体的现实生活里,对待某些人说出来的话,俗话告诫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对人际交往劝诫不可轻信别人的古训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像批评喜欢卖嘴皮子的人,有“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有“说的比唱得还好听”;提醒人们说话做事要言行一致的有:“光说不做等于零”;指责表里不如一的人有“说的一套做的一套”。如今经济活动中出现的许多背信弃约,出尔反尔,空头许诺的现象,我们都能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文化根源。我记得以前看过外国一个童话故事,说的是在假话王国的阅历,这里的话都要反说,肚子饿了要说饱了,否则你无法生存,这就是“口是心非”。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时常听到假话、大话、空话、套话、违心话也就不足为奇啦。

 

  儒学大师孔子在弟子出行的路上丢一块金子,观察弟子的行为品行。这是很值得深思的做法。孔子说“君子耻其言之过其行”,教育弟子言行相符。自古以来中国人可能发现了自身的人性弱点,所以孔子说过一个人说过的话不信守不兑现,就好比车没有轴一样。因此他主张言而有信是做人做官的根本。在中国文化中也有许多正面的格言:比如“君子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侠客形象受人推崇,不是没有道理的。究其原因关键是大侠能说话算数、说到做到。

  做人之道,本应该说出来的就要做到,做不到的还不如不说。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说话讲求信用才是君子之道。为人为国为企为商都要重建君子言而有信的风范,如此持之以恒的坚守,我们的人文环境才可能贴上绿色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