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元庆的鹤:投资谢绝后悔或是谢绝机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58:42

黄凡 本文在《钱经》发表

有人戏言,投资的行为中,最不缺的结果是“后悔”。“买了就跌,卖了就涨”;又或是“涨了没买,跌了没买”就像是“日之东出西落,月之阴晴圆缺”一样普遍常见。

投资者们却多在为避免上述后悔努力,所采取的往往是明显的从众心态和行动。因为,潜意识里可能因为,如果判断失误,那就不是自己的错也就无须后悔了。然而,这种尽力避免后悔的心态和行为却通常导致以下结果:

结果之一:喜欢随波逐流,谢绝独立思考。

记得2007年的股市万点论一度招来无数欢呼!近来,万点论重提却招来骂声一片。其实万点根本没错,因为作者没说具体时间。如十年后上证指数上到万点,则从现在每年平均上涨15%左右而已。如若真的不行,那就十五年好了,应该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吧。况且,曾几何时15%的年回报被多少的股市投资人所不屑。

为什么有这种天渊之别的态度?投资人在多会股市上涨时普遍头脑发热,高度乐观,这就常会高估市场的投资价值;而在下跌时焦虑不安,极度悲观以至看不到光明,从而往往与低估值的机遇擦肩而过。

典型的例子是:曾记否?2007年底上证6000点时,市场人士们是几乎一致看多的,可是当时的估值泡沫足够大了,其时随波逐流入市的结果,大家都已知道了。

结果之二:喜欢顺水推舟,谢绝逆势而动。

我们看到的多是如下现象:在市场低谷的时候,理性的投资者本来应该加仓,买入更多股票。但是,投资者们所做的往往作壁上观,甚至是斩仓卖出。

诚然,在市场方向不明时坚持投资是有一定的心理难度,而逆市而动更需要有一定的勇气。然而,巴菲特之所以成为股神,并不在于其过人的智慧,而在于其基于估值为基础的逆势而动,请看例子吧,2008年,他在当时对金融股惟恐避之不及的时刻入股高盛这一曾被大众所怀疑甚至嘲笑的“逆市而为”,就最终被证实是成功的佳作。

现在回头看2005到2006年间、2009年初、2010年7月间、以及2011年1月中,都是介入的机会,为什么?也是估值使然!当时的谢绝后悔实际上是谢绝机会。

也许,投资者会认为,市场人士们对后市走势分歧明显,还是等市场方向明朗时再介入吧。然而,那时可以肯定的是,价钱再不是我们想要的那个便宜了。而且在时间方面留给我们的安全边际也有限了。因为这个时候,极有可能又接近上升趋势的拐点。

结果之三:喜欢力寻短期而微小的确定性,谢绝长远而巨大的确定性。

为了避免因短期的“操作失误”而后悔,投资者往往努力去确定市场每天的走势并据此进行操作。如果稍微谦虚一点而觉得自己不能做到的,也索性采取寻找所谓的专家来亦步亦趋做法以求成功。

市场活跃的时候,经常收到一些声称能指导炒股只赚不赔短信和电话。山寨板的“股神”们有生存空间的现象一方面印证了判断股市短期投资真正成功者寥寥无几。而另一方面投资者们也自信他们能成功或能找到“股神”这样的明星而自己积极跟从便可成功!

然而到目前为止,在恒河沙数的专家之中,还没有谁曾被证明能准确预测短期市场的走势。因此,盲从必然陷入误区。

我们看到大多数投资人都在不断作此追逐绝对小概率事件的尝试而不疲。他们往往忽略了长期价值必然最终反映在价格上,长远而言市场一定向上的大概率确定性。

其实,要避免因短期的“操作失误”而后悔,方法相对简单:不做短期的买卖炒作即可。实际上,大多数投资者对投资股票的资金并无短期的流动性需求,因此大可以不关心短期的波动和其中上上下下的过程。谢绝短期炒作不仅节约了交易佣金,也避免了把握买进和卖出时机上的错误。美国近期有一位成功的基金经理退休。当人们向他讨教成功的秘诀时,他说出了真言秘诀:不交易或者尽量减少交易。以投资为生的专业人士尚有此说,更何况仅以投资为财富保值增值的您?

不容置疑,股市中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整体是一直创造着财富,长期而言股市当然是反复向上的。长期投资成功的最基本前提就是,长期持有以控制好交易中的次数和费用,否则,参与投资等于是加入输多胜少的“负和游戏”了。

近期,因有了金融危机这场教训,市场对“危机”一词的敏感度非常高。而“危机”近期却似乎还在接踵而来:“债务危机”刚过,“中东危机”还没离去,地震海啸和“核危机”又来了。

在习惯性悲观的人眼里,一年的时光中,不是在冬天里,就是在奔向冬天。然而,为什么不从另一方面看,每年有春、夏、秋三季的美好;甚至到冬天,也是把害虫冻死、让土地歇息,然后为下一个万物兴盛的春天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