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 赵铭:元朝 鲜于枢 书法大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41:26
鲜于枢 书法大观
鲜于枢(1246-1302)

《王安石杂诗卷》高50厘米,长1025厘米,辽宁博物馆藏
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寄直老人,渔阳( 今北京蓟县) 人,官太常博士,赵孟頫对他的书法十分推崇,曾说:“余与伯机同学草书,伯机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机已矣,世乃称仆能书,所谓无佛出称尊尔。”二人书法当时并称“二妙”。     他的书法成就,主要在于行草。草书学怀素并能自出新意。他的执笔方法很有特点,使用独特的回腕法;喜欢用狼毫,写字强调骨力。的确,他的行草书骨力劲健,真力饱满。行笔潇洒自然。他的功力很扎实,悬腕作字,笔力遒健,同时代的袁褒说:“困学老人善回腕,故其书圆劲,或者议其多用唐法,然与伯机相识凡十五,六年间,见其书日异,胜人间俗书也。”(《书林藻鉴》)而书法家陈绎曾也说:“今代惟鲜于郎中善悬腕书,余问之,嗔目伸臂曰:胆!胆!胆!”可见他敢于创新的精神。他的楷书有《李愿归盘谷序》,现藏上海博物馆,笔法古朴,结体谨严,气魄恢宏。行草有所写自作诗《大字诗赞》和《唐诗草书卷》,笔法纵肆,欹态横发。







鲜于枢《老子道德经卷》纸本 楷书 纵26.7厘米 横642.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鲜于枢《楷书老子道德经卷》从“天长地久”开始,末书“老子道德经卷上”,缺下卷,不具名款。每段接纸有“三教弟子”朱文印。卷后有翁方纲题跋、吴荣光题名、颜世清跋共五段,又“松下清斋”书签。    此帖书法学虞世南,体势修长,笔法精美,清爽劲利,是伯几仅见的楷书长篇,当为中年时佳作。    鉴藏印记有“谨庭秘玩”(朱文)、“松下清斋”、“纯期满字更获半珠”(朱文)、“枕经书屋考藏之印”(朱文)、“陆恭私印”(白文)、“谭溪审定”(朱文)’“苏斋墨缘”(朱文).“曾在□坡案头”(朱文)、“古吴潘介繁□坡氏印记”(朱文)及叶恭绰诸印。    历代著录:《须静斋云烟过眼录》。

论草书帖

鲜于枢《草书韩愈石鼓歌》 纸本、手卷 34.7×497.6cm 北京翰海拍卖品详情请进入>>>>>>>

鲜于枢《草书韩愈石鼓歌》 纸本、手卷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详情请进入>>>>>>>
鲜于枢墨写《石鼓歌》传世有两本,一部作于元大德五年,现存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其二为2004年6月26日由北京翰海推出,最终以人民币4,620万元成交的作品。另有一本(见下),出处不详,刊于台湾祥瑞文化事业1998年出版的《中国古代书法经典 草书卷》,该书为大陆春风文艺出版社授权出版(转自《闲雅书法论坛》)。


鲜于枢《草书韩愈石鼓歌》 转自《闲雅书法论坛》






草书韩愈进学解(部分) 纵49.1厘米 横795.5厘米 北京首都博物馆藏    《进学解》原文是唐代韩愈的著名文章。此卷是鲜于枢用行书、草书所写,其全文,共一○八行,每行二-十字不等。前半部以行书为主,后半部以草书为主,潇洒自然,一气呵成,刚柔顿挫,节奏分明。如水墨画高低远近,起伏多变。是鲜于枢作品中的一件精品。钤有"鲜于枢伯几父"白文印;"渔阳"、"虎林隐吏"朱文印。后续一纸,有元朝刘致、班惟志二跋。
刘致(1280-1334),字时中,号逋斋,山西人。此段跋语风格属赵孟頫一系,但略微生拙。
班惟志(生卒年不详),字彦功,号恕斋,河南开封人。元代著名书法家邓文原弟子,随邓为皇家书写泥金《大藏经》,书法享誉当世。此段跋语风格甜润,优雅姿媚。
请点击右键逐页下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释文: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召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抵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沈浸浓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窥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俱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致(踬)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余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以兴。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
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糜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无,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
右韩文公《进学解》

鲜于枢《行草诗赞卷》(部分)纵43.4厘米 横876.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鲜于枢《行草诗赞卷》,为墨迹本。大德六年(1302)作。整卷七十一行,每行两字至四字不等。前书《雪庵像赞》(雪庵即释溥光)诗,后书《吸月杯赞》。像赞诗首缺“幽”“流”“求”“讴”、 “球”“牛”六韵。卷后有陆居仁次韵二章,书法亦甚可观。此卷现藏上海博物馆,香港书谱社曾有影印本面世。   此卷书法骨力劲健,真力饱满,气势雄伟跌宕,笔势纵横而又坚实,气势雄魄又不失规矩。他在书写时往往注意细节的处理,诸如整篇布局疏密讲究,飞白运用巧妙以及对锋颖及牵丝映带的巧妙安排等。在书写时给人以不疾不徐、雍容不迫的大方自然的感觉。都是显现出其作为元代一流书家的本色。这幅《行书诗赞卷》虽然起首部分缺失,仍不失为鲜于枢书法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也为研究鲜于枢书法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释文:
……鉅榜照九州,千金一字人争醻。
帝開昭文禮巢由,歸來毳衣卧林丘。
一朝沘筆賦遠遊,南踰五嶺東閩甌。
濤江瘴海靡不周,會稽禹穴為少留。
山君川后護驛舟,骏奔方伯走郡侯。
蹇予自放窮海陬,解逅(即“邂逅”)針芥俄相投。
總角問道今白頭,始知斗擻(即“抖擻”)為清修。
題詩畫象真自謀,託名紙尾三千秋。
吸月盃贊
以海南椰子之小者為之,形如怒蛙然(点去)
悍其目,皤其腹,眇帝之矚,不盈其欲,斷尔足,刳尔腸,复月之光,以為吾觴。徵故實於智伯,戒覆車於越王。若乃鼓吹停奏,影蛾在堂,酌桂華之清露,發天酒之餘香,覺金王之鄙陋,又奚取于犧尊之青黄也。
繼榮以此紙徵拙作,乘興書此,不可示他人也。困學民鮮于樞。
鲜于枢《行草诗赞卷》(局部)
点击右键下载解压(密码9610.com)

秋兴诗册 ①

秋兴诗册 ②
纸本,行书,纵33.6cm,横①40.6cm,②41.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次韻仇仁父《晚秋雜興》,樞拜呈。
薄宦常爲客,虛名不救貧。又看新過雁,仍是未歸人。
茅屋空誰補?柴車晚自巾。青雲有知己,潦倒若爲親。
沈靜莓苔合,門閑落葉深。炎方秋尚暑,水國盡多陰。
寓意時觀畫,怡情偶聽琴。起予賴詩友,爲爾動微吟。
身共賓鴻遠,心同野鶴孤。謀生知我拙,學稼任兄愚。
北望空思汴,南遊未厭吳。年須問藜藿,興不在蒪鱸。
本幅首署:“次韵仇仁父《晚秋杂兴》,枢拜呈。”藏印有“長垣王氏珍玩”、“宋犖審定”。  《石渠宝笈?初编》卷一О著录。
这是鲜于枢为和仇远诗而作并书的三首五言律诗,17行,诗中充满浓郁的思乡之情。从“北望空思汴,南游未厌吴”一句可知作者此时正身处江浙一带。  此帖书法俊爽劲健,略显苍疏,是鲜氏中晚年众多作品中较具代表性的一件。
资料来自故宫博物院网站


鲜于枢《草书秋怀二章》纸本册页 行草书 纵352厘米 横45.5、3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秋怀诗册》系鲜于枢感怀秋夜之景而作,“奉湛渊作者一笑”,说明是寄给白埏的。末款署“枢顿首”。    此帖同《秋兴诗》笔意相近,也应是鲜于枢在江浙时所书。唯纸质不如前帖精良,因此干笔较多,但笔势连贯舒展,牵连转折交待分明,仍是伯几书的精品。    此帖为清宮旧藏之物,鉴藏印记有“飞龙舞风”(朱文)、“宋荦审定”(朱文)。    历代著录:《石渠宝笈初编》(《宋元宝翰册》之一)。 释文:
秋怀二章
清夜不能寐,起坐鸣
玉琴。琴声一何繁,
惕然伤我心。去古日益
远世俗安姓淫。道丧
器亦非,其源不可寻。嗟
余生苦晚,念此涕满襟。
旨哉靖节言,千载独知
音。
仲秋夜苦长,客子眠亦迟。
披衣步中庭,月明风凄凄。
仰看鸿雁行,俯听蟋蟀啼。
虫鸟固微物,出处各
有时。还坐读我书,
毋效楚客悲。近作如此,奉
湛渊作者一笑。枢顿首

行书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卷(局部) 纸本 纵48.6厘米 横533.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行书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卷(分页) 纸本 纵48.6厘米 横533.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卷《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行句系自"夫前呵从者塞途"起(据《韩昌黎集》),其前尚缺一百零八字。有"清森峭劲、风骨棱棱"之评。
卷后明王稚登、宋珏,近代狄平子书跋。明赵宦光、清缪日藻、曾燠及狄平子递藏。
资料来自上海博物馆网站
请点击下载全本(解压密码9610.com) 释文:
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擢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徒,足将进而趦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吾生以徜徉。
右韩文公《送李愿归盘谷序》,大德庚子,枢以事至东昌,吉甫兄适任总判,遗其子袖此纸徵书。寄寓村舍,文房之具不备。人有千金应科笔相借者,皆南人讬名伪作,一入墨锋便散,凡四五易竟此卷,然皆不成书,仅兑违命之责尔。拙恶之讥,所不敢辞。困学民鲜于枢记




鲜于枢《麻徵君透光古镜歌》 纸本,30.5 x 19.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请点击右键逐页下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鲜于枢《麻徵君透光古镜歌》,纸本,大字行楷,剪装成册,此册为破行剪装成册,从鉴藏印来看,改装当在入清内府以前梁清标所为,原装饬形式已无法知道。     《麻徵君透光古镜歌》结构近方形,字距和行距由于是裁别而成,以无法窥见原貌,从痕迹看,原来可能是四字一行。字体按字之笔画多少与固有形态,略有大小,总体上大小均匀,笔画粗细变化不大,字体结构从晋唐楷书来。     他似乎不经意于每一笔画的精美,而着力于每个字的整体气势与形象的创造。苏轼曾说过:“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此幅大字称得上“结密无间”,而且越往后写的越好,运笔着墨均达到完美的程度。总体看,此幅大字体势规整,气势恢弘,是鲜于氏大楷书的典型之作。

册页行书《醉时歌等唐人诗十二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册页《醉时歌等唐人诗十二首》(局部) 逐页浏览 [1][2][3][4][5][6][7][8][9][10][11][12][13][14][15] 《醉时歌》(杜甫)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
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
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
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
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
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
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
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下节录储光羲《同武平一员外游湖五首时武贬金坛令》)
朝来仙阁听弦歌,暝入花亭见绮罗。
池边命酒怜风月,浦口还船惜芰荷。
(……)
花潭竹屿傍幽蹊,画楫浮空入夜溪。
芰荷覆水船难进,歌舞留人月易低。
(下节录储光羲《寄孙山人》)
新林二月孤舟还,水满清江花满山。借问故园隐君子,时时来往住人间。
(下为王昌龄《西宫秋怨》)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却恨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下为王昌龄 《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下为王昌龄 《重别李评事》)
莫道清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下为刘长卿《寻盛禅师兰若》)
秋草黄花覆古阡,隔林遥见起人烟。
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下为刘长卿《寻盛禅师兰若》)
怜君一见一悲歌,岁岁无如老去何。
白屋渐看秋草没,青云莫道故人多。
(下为刘长卿《寄别朱拾遗》)
天书远召沧浪客,几度临歧病未能。
江海茫茫春欲遍,行人一骑发金陵。
(下为刘长卿《昭阳曲》)
昨夜承恩宿未央,罗衣犹带御烟香。
芙蓉帐小云屏暗,杨柳风多水殿凉。
(下为高适《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鲜于枢《王安石杂诗卷》(部分)纵50厘米 横1025厘米 辽宁博物馆藏
鲜于枢《王安石杂诗卷》,书王安石杂诗四首:《题侍郎山水》、《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示元度》、《奉酬约之见招》。全卷600余字,书于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时鲜于枢36岁,正值书艺旺盛时期,故书气恢宏,骨力劲健,圆转流畅,表现了鲜于枢极深的书法功力。
鲜于枢《王安石杂诗卷》(局部)
点击右键下载解压(密码9610.com) 释文:
荆公诗……
题侍(郎山水)
往时濯(足潇湘浦,独上九疑寻)二女。
苍梧之野烟漠漠,断垄连冈散平楚。
暮年伤心波浪阻,不意画中能更睹。
燕公侍书燕王府,王求一笔终不与。
奏论谳死误当赦,全活至今何可数。
仁人义士埋黄土,只有粉墨归囊褚。
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
往时江总宅,近在青溪曲。
井灭非故桐,台倾尚余竹。
池塘三四月,菱蔓芙蕖馥。
蒲柳亦竞时,冥冥一川绿。
方坻最所爱,意谓可穿筑。
欲往无舟梁,长年寄心目。
故人晚得此,心事付草木。
消摇檐宇新,揽结蹊隧熟。
更能适我愿,中水开茆屋。
鬼营诛荒梗,人境扫喧黩。
濠鱼净留连,海鸟暖追逐。
岂无方外客,於此停高躅。
忆初桑落时,要我岂非夙。
蚕眠忽欲老,一个未言速。
当缘东门水,尚涩南浦舳。
吾庐虽隐翳,赏眺还自足。
横陂受後涧,直堑输前渎。
跳鳞出重锦,舞羽堕软玉。
碧筩递舒卷,紫角联出缩。
千枝孙峄阳,万本毋淇澳。
满门陶令株,弥岸韩侯蔌。
尚复有野物,与公新听瞩。
金钿拥芜菁,翠被敷苜蓿。
虾蟆能作技,科斗似可读。
棂轩俯北渚,花气时度谷。
耘耡聊效颦,缔构行可续。
荒乘傥不倦,一昼敢辞卜。
虽无北海酒,乃有平津肉。
翛翛仙李枝,城市久烦促。
寄声与俱来,荫我台上谷。
示元度
今年锺山南,随分作园囿。
凿池构吾庐,碧水寒可漱。
沟西雇丁壮,担土为培塿。
扶疏三百株,莳梀最高茂。
不求鵷鶵实,但取易成就。
中空一丈地,斩木令结构。
五楸东都来,斸以遶檐溜。
老来厌世语,深卧塞门窦。
赎鱼与之游,喂鸟见如旧。
独当邀之子,商略终宇宙。
更待春日长,黄鹂弄清昼。
奉酬约之见招
君家段干木,为义畏人侵。
冯轼信厚礼,逾垣终褊心。
川坻宁有此,园屋谅非今。
雨过梅柳净,潮来蒲稗深。
种芳弥近渚,伐翳取遥岑。
清节亦难尚,旷怀差易寻。
子猷怜水竹,逸少惬山林。
况复能招我,亲题汉上襟。
右荆公杂诗。至元辛卯二月八日过君锡真味堂,出纸命书,遂为尽(书)此。
君锡书法得前人之正,又所收秘笈在诸家法帖上,亦须拙笔,亦爱忘其丑之意耶。鲜于枢记。

鲜于枢《张彦享行状稿卷》纸本 行书 局部[1][2][3][4][5][6][7][8][9][10][11][12][13]

鲜于枢《书苏轼海棠诗卷》 纸本34.5X584cm 1301年大德五年书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点击右键下载解压(密码9610.com) 附录:鲜于枢《书苏轼海棠诗卷》
作者:不详 来源:《中国书画报 》   纵观书法史,缘于对宋人“尚意”书风的“反拨”,元代书坛重现复古尊法趋势,鲜于枢和赵孟頫一样,成为“元初回归传统的古典主义书法潮流的先导者”(黄惇语)。
据《鲜于府君墓志铭》记载,鲜于家族累世均为读书之人,鲜于枢幼时从祖母墨迹中得到沾溉,后又向金代书家张天赐请教。元人刘致述其书学经历:“鲜于困学(鲜于枢号“困学山民”)之书,始学奥敦周卿竹轩,后学姚鲁公雪斋,为湖南宪司经历,见李北海《岳麓寺碑》,乃有所得。至江浙与承旨赵公子昂游处,其书乃大进,以之名世,行草第一。”在与时彦请益与交流的同时,鲜于枢又直逼唐宋,上溯魏晋,“刻意学古书,池水欲尽黑”(赵孟頫诗)。他藏有名帖多种,特别是对颜真卿《祭侄稿》更为宝爱,称为“天下行书第二,吾家法书第一”。《石渠宝笈》、《大观录》等书著录了他临摹王羲之《十七帖》、王献之《群鹅帖》、颜真卿《鹿脯帖》和怀素《自叙帖》等多种墨迹。许多法帖还有他的精彩题跋,如“书家之有钟王,犹儒家之有周孔,今之学者出口推云‘二王’,而不言钟,犹称孔子、孟子,而不言周公也”。据明丰坊《书诀》载,鲜于枢小楷即取法钟繇。同时,他还善于师法自然,据记载,他“早岁学书,愧未能若古人,偶适野见二人挽车行淖泥中,遂悟笔法……”这与张旭观剑舞、黄庭坚见荡桨悟出笔法同出一理。
鲜于枢性格直率,同时代书家陈绎曾云:“今代惟鲜于郎中(指鲜于枢)善悬腕书,余问之,嗔目伸臂曰:‘胆!胆!胆!’”这种傲视世俗的奇崛个性尤其表现在行、草创作上——雄浑恣肆,洒脱不羁。赵孟頫对此极为推重,他曾说:“余与伯机(鲜于枢字伯机)同学草书,伯机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能及……”
在鲜于枢存世墨迹中,所书《苏轼海棠诗卷》堪称代表作之一。这一行草纸本纵34.5厘米,横584厘米,系书录苏轼咏海棠七言长古,卷后有元、明以来诸多书家题跋和收藏印记。元秋桂跋曰:“鲜于翁草书修‘六义’(笔者注:“六艺”即指《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无一笔苟置。人皆知其豪健遒劲,而不知其备六义于中也。”明董其昌云:“盖东坡先生屡书《海棠诗》,不下十本,伯机意欲附名贤之诗以传其书,故当全力付之也。”
此卷系鲜于枢运用极富弹性的硬毫写成,以行书为主,兼用草法。其用笔多取法唐人,正如元人袁褎所言:“善回腕,故书圆劲,或者议其多用唐法。”而清人阮元亦谓鲜于枢“字迹活泼而有力,在孙过庭、李北海(邕)之间”。细察此卷,与颜氏《祭侄稿》、《刘中使帖》及《争坐位帖》多有契合之处,笔法纵肆,欹态横生。通篇约二百余字,“全力以付”,“无一笔苟置”。从用笔力上看,锋敛墨聚,圆劲有力,每一笔画的起收、顿挫、使转……均从容不迫,却又变化万千。比如聚墨成“点”,有正点、侧点、挑点、连势排点等,或大或小,或轻或重,结体妥帖,浑然无间。举凡横、竖、撇、捺各种构字“元素”,均能曲尽其妙,如“瘴”、“荐”、“华”、“长”诸字,横画虽多,却“燕不双飞”,因势生形;“瘴”、“草”、“华”、“晕”、“中”字中的竖画,多取“悬针”状,行笔劲利,挺拔有力……结体略呈右上取势,宽博宏肆,纵敛有度;行书中间杂草书,规整中有变化,益增活泼生动之趣。此卷章法近乎上下齐平,行距均匀,不激不厉,自然畅达。而字与字之间起承转合偶以“牵丝”相属,更多是以内在笔势使上下呼应自如、左右揖让相得。通观全卷,正如刘欣耕先生所言:“结字严谨而纵肆,点线爽健而富有立体感,挥运之中意气雄豪而出入规矩。他以深厚的功力表现出了对书法形式美的追求和创造力,从而也表现了自己的气质、人格。”
尽管同侪称誉鲜于枢“笔笔皆有古法,足为至宝”(赵孟頫语),但因其泥守唐法,排斥宋人,明潘之淙《书法离钩》批评道:“元人自赵吴兴(孟頫)外,鲜于伯机声价几与之齐,极圆健而不能去俗。”明人方逊志亦直指其“姿体充伟而少韵度”。以“回归”传统为主流的元代书坛之所以在书史上较为“寂寞”,就是因为继承多而创新少。鲜于枢也未能免“俗”,这是他的书法为后人所诟病的主要原因。
鲜于枢于书法“用工极深,时人鲜有知者”(元人邓文原语),晚年更是闭门谢客,不问世事,以调琴作书为乐。1989年在杭州发现鲜于枢墓,随葬品还有印章、端砚和笔端饰件及其他鲜于氏生前把玩之物。 释文: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到,衔子飞来定鸿鹄。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尊歌此曲。
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右玉局翁海棠诗长句渔阳困学民书。

鲜于枢《草书杜甫魏将军歌诗》纸本 行草书 纵48厘米 橫46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为书录唐代杜甫诗《魏将军歌》。款署“右少陵魏将军歌 困学民书",鈐“渔阳”(朱文)、“鲜于”(朱文)、“白几印章”(白文),“困学斋”(朱文)印。卷前题签“元鲜于伯几草书杜诗真迹。道光庚子夏日重装。秋赏斋珍藏”。卷末有罗天池长跋,述此卷流传经过。    此帖书法纵橫挥洒,奔放自如,笔势连绵而气酣墨畅,有一气呵成之势。一些字的点画停顿处,提按变化较少、取法于唐人,以气势称胜。    鉴藏印记:“都省书画之印”(朱文)、“纪察司印”(朱文)、“礼部之□书画关防”(朱文)及黄德峻、伍元蕙、王南屏等印。 请点击下载高清晰图片鲜于枢《草书杜甫魏将军歌诗》全本
释文
将军昔著从事衫,铁马弛突重两衔。被坚执锐略西极,
昆仑月窟东巉岩。君门羽林万猛士,恶若哮虎子所监。
五年起家列霜戟,一日过海收风帆。平生流辈徒蠢蠢,
长安少年气欲尽。魏侯骨耸精神紧,华岳峰尖见秋隼。
星躔宝校金盘陀,夜骑天驷輯天河。搀枪荧惑不敢动,
翠蕤五旓相荡摩。吾为子起歌部擭,酒阑插剑肝胆露。
勾陈苍苍风玄武,万岁千秋奉明主,临江节士安足数。
右少陵魏将军歌 困学民书

鲜于枢楷书《御史箴卷》 纸本 50.1x409.6厘米。 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
鲜于枢楷书《御史箴卷》,大德三年(1299)作,纸本。卷后有赵孟頫邓文原等人的题跋。此卷运笔沉雄朴茂,不事雕琢,而风华自在。赵于此卷推崇备至,跋曰:“伯机书,笔笔皆有古法,足为至宝。”
鲜于枢楷书《御史箴卷》(局部) 点击下载浏览鲜于枢楷书《御史箴卷》 (解压密码:9610.com)

鲜于枢《杜工部行次昭陵诗卷》 纸本,行书,纵32cm,横34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舊俗疲庸主,群雄問獨夫。譏歸龍鳳質,威定虎狼都。
無屬尊堯典,神功協禹謨。風雲隨絕足,日月繼高衢。
文物多師古,朝廷半老儒。直詞寧戮辱,賢路不崎嶇。
往者災猶降,蒼生喘未蘇。指揮安率土,盪滌撫洪爐。
壯士悲陵邑,幽人拜鼎湖。玉衣晨自舉,鐵馬汗長趨。
松柏瞻虛殿,塵沙立冥途。寂寞開國日,流恨滿山隅。
右工部行次昭陵詩,困學民書。
末识:“右工部行次昭陵詩,困學民書。”钤“鲜于”、“白几印章”、“箕子之裔”、“虎林隐吏”、“中山后人”印五方。卷末有王祎、宋濂二跋。鉴藏印记有清乾隆、嘉庆、宣统诸玺及梁清标、宋濂、王祎等印多方。
明顾复《平生壮观》卷四,清《石渠宝笈初编》卷三一,《故宫已佚书画目》著录。
这是鲜于枢以行书大字录写的杜甫五言《行次昭陵诗》。杜甫是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歌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内容大都与当时的朝政有关,此首诗亦充满了对国家兴衰的关注。
此帖结体疏朗,笔势雄浑,与鲜于枢个人性情正相吻合。如柳贯所评:“公毅然美大夫,面带河朔伟气,每酒酣骜放,挥毫结字,奇态横生,势有不可遏者。”此卷是鲜于枢大字行书的代表作品。 (撰稿人:张彬)
局部[1][2][3][4][5][6][7][8]
资料来自故宫博物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