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鬼传极武器熟练度:中国年画发展过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10:35

中国年画的发展过程
年画在我国民间美术中是最普及的品种,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其流行地区遍及全国各地,它的出现与发展与年节密切相关,故探索年画的起源不能离开中国年节的发展历史。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年的起始是和农业收获密切相关的。最早出现的殷周青铜器上年字  ,是一个人背着一颗谷穗的象形,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对年的解释是“谷熟也”。虽然对岁首的确定在上古时期曾有多次变化,但都在一年之始庆贺一番,从而出现了过年的风俗活动。为了保护家宅平安,还在门户上图画门神以禳灾邪。
最早的门神是神荼、郁垒,见于古籍《山海经》的记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共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关,万鬼所出入也。上有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百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魏晋南北朝的三百多年中,经历了长期分裂和战乱,人们陷于苦难之中,但在北方各民族不断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中,文化艺术仍在曲折中不断发展。佛教自汉代时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促进了佛教艺术的繁荣,佛教中的金刚力士吸收了现实生活中将军和武士的形象,威武雄壮、体形高大、怒目暴突。可能此时新年的门神形象也受此影响,神荼、郁垒逐渐由怪神转化成将军型的武门神形象。近代洛阳曾出土一座北魏时期的石祠堂,“宁懋石室”,石室作仿木结构,最值得注意的是门两侧刻有顶盔贯甲武士形象,环眼虬须,身躯粗壮,形象上富有夸张成分,全身披挂及饱满的构图都开始具有后代门神画的特点。这种类型的门神一直影响到后世的年画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年节风俗的演进,在唐代新年风俗中有出现了另一个避邪的神人,即钟馗。
年画艺术和其他文艺一样,其发展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及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制约。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魏晋时期之年节美术装点及形象内容应尚处于简单阶段,唐代中期以后,特别是到了宋朝,城市手工业和商业有了长足发展,市民数量也不断扩大,城市的面貌发生变化,市民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年节的风俗也更多地注入欢乐吉祥的因素。在宫廷文化和士大夫文化之外,世俗文化以迅猛的势头兴起,自然对年画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和据大的推动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宋代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的画张,这必然大大有利于年画的普及,但当时还没有套色技术,只能印出墨线,可能印于彩色纸上,或用人工填染色彩,这咱雕版的图画见于12世纪初在内蒙黑水城西夏遗址中发现的两幅金代版画—《四美人图》和《义勇武安王像》,从中可以看到年节艺术已突破了驱邪的符箓性质而带有纳福内容,具有年画的特点,人们美好的愿望在年画中开始被显示出来。这两幅画分别标有“平阳姬家雕印”和“平阳府徐家印”字样,平阳即今天的山西临汾一带,1127年金兵攻破开封后,曾将大批雕版工匠迁往平阳,促进了该地区的雕版印刷,从而成为北方雕版中心,延续至元明时期仍保持着一定规模,著名的《赵城藏》就是在这里雕印的,明清时山西临汾地区是北方年画重要产地之一。因此,平阳的雕版印刷对北方刻书及版画了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民间年画在明清时期获得飞跃的发展,呈现出一派空前繁荣的景象,无论从生产规模或艺术水平上都有飞跃的提高。
1368年朱元璋在农民起义风暴中推翻了蒙古贵族统治的元朝,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明王朝。明代封建城市工商业发展迅速,不少新兴城市纷纷涌现。明代中期以后,在一些地区产生了微弱的资本主义萌芽,商业流通加速,出现了具有相当规模的手工业作坊。作为雕版印刷的刻书业也取得令人嘱目的成就,南京、杭州、苏州、吴兴、建阳和北京成为重要雕版印书中心。版画应用范围之广和技巧之熟练大大超过往代,市民阶层逐渐壮大,促使思想文化领域的活跃,印书的品种也更为多样,形形色色的通俗文艺满足着其文化需要。附有精美版画插图的小说戏曲印本刻印质量日益精美,其中如建阳之朴实无华,幑州之细致精丽,金陵之古朴,北京之典雅明快都各具特色,其成就和技巧可能为年画生产所借鉴。明代后期彩色套色印刷取得重大突破,也给年画的印制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技术条件。供年节装饰的吉祥绘画异彩纷呈地展现的艺术园地上,为传统艺术增添了光彩。
年画迅速发展的标志之一是众多年画产地的纷纷涌现。远在宋金时代开封、临安及平阳等地就有门神、钟馗及吉祥题材的节令画雕版印卖,从明代开始,在全国各地涌现了更多的年画中心产地,至清代前期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生产力的提高,特别是从康熙到乾隆的一百多年间出现了封建晚期的盛世,农村经济比经前有着明显的恢复和发展,可耕地面积逐渐扩大,水利方面也取得重大进步,农民的负担相对减轻,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农村对文化相应有了更多的需求,这给年画销售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在这一形势下年画业展示出一片兴旺发达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