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七天的死亡游戏:“十五”回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4:41:58

“十五”回眸: 一、惠农风吹万户春(“强农富民”上篇)

“十五”回眸: 二、产业经营开新篇(“强农富民”下篇)

“十五”回眸:历史性的跨越(一)

“十五”回眸:历史性的跨越(二)

“十五”回眸:历史性的跨越(三)

“十五”回眸:历史性的跨越(四)

“十五”回眸:历史性的跨越(五)

“十五”回眸:历史性的跨越(六)

“十五”回眸:历史性的跨越(七)

  2004年5月2日,广袤的宿迁大地上春风煦暖,满目生机。

  虽然时隔一年多,但沭阳县耿圩镇闸西村农民葛恒生对当日发生的事情仍历历在目: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他家田头,亲热地握着他的手,和他算起了增收账。

  “我家那年的实际收入比总书记帮我算的还要多,这要感谢党的好政策。”葛恒生说。

  2004年,全市免征农业税2.5亿元,农民负担仅保留“一事一议”事项,发放水稻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助8147万元。

  这一年,家庭收入明显增加的不只是葛恒生一家,全市百万农户受益于党的惠民政策,家庭收入明显提高。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476元,比上年增加374元,比“十五”第一年———2001年增加405元,农民收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是建市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继2000年我市以县为单位基本达小康之后,农民收入终于走出连续五年的徘徊局面,实现了较快增长。

  2004年的农民增收,不只是因为当年年成好,深层次原因在于,进入“十五”以来,我市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富民优先的基础工程来抓,认真落实农村“一免三补”(免征农业税,发放水稻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助)政策,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实施农村五件实事,不断强化各种惠农政策的落实和惠农措施的实施。经过不懈努力,到2004年,全市进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历史最好时期。

  如今,我市农村田成方、渠成网,绿树成荫,瓜果飘香,道路畅达,气象一新。为鼓起农民的钱袋子,改变我市农村的落后面貌,“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加大扶贫力度和农业投入,为农民寻找致富渠道,帮助他们改善种植结构、改良种植品种,帮助农村群众外出务工就业。

  5年间,全市仅农业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就投入资金28884万元,使80万亩中低产田成了一块块“丰产方”;全市累计投入建设劳务1.2亿工日,完成土方3.3亿立方米,有效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让农田“旱涝保收”成为事实;全市粮食品种改良效果显现,粳稻种植面积稳步增加到150万亩,比2000年翻了一番,优质小麦品种也逐渐替代了原先产量低、品质差、市场销路不畅的老品种。

  经过建市以来的持续努力,我市总计投资22.1亿元用于道路建设,解决农民出行难和运输难;共投入3.25亿元让398万农民饮用上卫生安全的自来水;投放财政支持资金和地方帮扶资金2.27亿元,使17.5万户草危房户搬进了新居;根据农村常见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2004年,市财政投入补助资金6288万元,使314.29万农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现在全市农民合作医疗参保率已在85%以上……我市在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屡出支持农业发展、加快农民增收的大手笔,令人振奋和感叹!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切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我市致富农民的有效途径。“十五”期间,我市持续不断开展“杨树产业年”活动,全市杨树成片林面积达160多万亩,总株数1.5亿株,活立木蓄积量约1200万立方米,在帮助农民备下“绿色银行”的同时,一项新兴的产业正在崛起。

  根据我市农村工作实际,我市创造性地实施了“两后双百”工程和“四全工程”,对初中毕业未升入高中、高中毕业未考入大学的“两后生”实行百分之百的技能培训、百分之百的转移就业;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全员普查登记、全员分类建档、全员培训发证、全员转移就业,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帮助他们增加收入。5年内,全市共培训农民6.2万人,输出劳动力51.1万人。现在,全市有88万农民在外打工,年劳务总收入高达60亿元,劳务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已占四成。

  据统计,今年1-3季度,我市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836元。围绕致富农民,市委、市政府正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要求,不断完善惠农措施,以富民强农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总目标,推进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和各项改革事业快速发展。

  惠民风吹万户春。回眸“十五”,我们分明感受到,这股春风扑面而来,势头正劲。





   “农业比较效益较低,产业化进程较慢。”2001年2月21日,时任我市代市长的仇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市农业发展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他在2001年主要工作安排中要求: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依托本地资源和主导产业优势,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促进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有机结合。

  当初,提出这样的工作思路,也许很多人并未理解其中深意。但是,5年转瞬而过,当人们回望“十五”期间我市“三农”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时,不难看出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居功至伟。

  我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100人中有83人是农民,农民年均纯收入不及城镇居民二分之一,城乡发展失衡、农民增收滞后。“三农”问题因失衡和滞后而放大,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立足我市市情,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地提出:解决“三农”问题,要坚持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力量来“化”农业、“化”农村、“化”农民,实现城市资源融和式的产业化经营。

  “三化”化“三农”,从哪里破题?

  市委书记仇和认为:“实施”三化“化”三农“的切入点、落脚点和突破口,就在于发展农业产业化。”

  “十五”期间,我市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认真落实“六抓”措施,即抓两转(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抓两动(大户带动和政府推动)、抓两队(技术服务队伍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抓两向(老百姓意向和市场取向)、抓两高(高复种指数和高商品率)、抓两效(产出效应和示范效应),重点突出抓大户、上规模,抓特色、建基地,抓服务、建体系,抓龙头、促工贸,抓典型、带全面,打启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崭新篇章。

  截至2004年底,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128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近20%,为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大批农村劳动力解除了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现在,我市外出务工人数达88万人,年劳务总收入超过60亿元。

  在大户带动、龙头企业牵动和政府强力推动下,杨树、花木、水产、丝绸等产业特色初显。沭阳的花木,洪泽湖、骆马湖的水产品,泗洪的蟹园大米,玖久集团的蚕丝等特色农副产品畅销国内外。特别是杨树产业已成为今日宿迁农业经济的第一主导产业,成为改变宿迁形象的特色产业,成为建设生态宿迁的基础产业,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目前,全市杨树成片林面积达160多万亩,总株数1.5亿株,活立木蓄积量约1200万立方米,木材加工企业共有2500余家。

  今年初,我市为真正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村工业化,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05年起至“十一五”末连续开展以“八大创建”为主题的“农业产业化推进年”活动,创建农业产业化20强乡镇、特色产业基地百强村、龙头企业50强、农村专业市场50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50佳、优秀农民经纪人500名、规模经营大户1000名和优质服务单位20佳。

  目前,“八大创建”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市已有21个乡镇、135个村、42个龙头企业、26个农村专业市场、33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44名农民经纪人、659名规模经营大户、17个涉农服务单位申请参加“八大创建”考核评比。

  在种植业上,我市初步形成了优质稻米、专用小麦、优质花生和优质甘薯四大优势产业;畜牧业初步形成了以新沂河、淮沭新河、汴河为主的3大水禽养殖带和11个畜禽生产示范区。今年,全市食用菌面积可达3亿平方尺,花木种植面积38万亩,蔬菜复种面积180万亩,水产养殖面积140万亩,家禽、生猪饲养量分别达3500万只和420万头。全市新申报省级龙头企业4家,新发展市级龙头企业26家;新成立专业协会4个、合作社7个,各类合作社、协会、农民合伙组织总数达772个。

  一批龙头企业开始崛起,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16家省级龙头企业共带动农户27万户,带动各类基地34.85万亩,投入农业资金2.1亿元。玖久集团拥有10万亩蚕桑生产基地、400亩精品桑园科研基地、500亩优良桑苗繁育基地和2000亩工厂化喂养示范基地,带动蚕农10万多户。今年,得益于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蚕农直接增加利益1000多万元。

  按照“三化”化“三农”的工作思路,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市农业资源优势正逐步转变为农业产业竞争优势,催生出农业产业强势,一个由农业资源大市到农业产业强市的质的转变正呼之欲出!


  隆冬时节,宿迁经济开发区内处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截至2005年11月底,全区累计实现进区项目303个,协议引资145.0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3个。而在2000年底,开发区仅有进区项目20个,累计投资1.935亿元。作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一个增长极,项目的一个主要承载地,开发区的变化是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集中体现。在品味“十五”喜人成就时,开发区人说,这是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工业突破”战略的结果。

  当历史的车轮驶向21世纪时,宿迁的决策者们开始认真思考一个关乎宿迁未来的历史课题:面对“九五”辉煌,“十五”怎么办?作为全省“三农”比例最高、经济总量最小的地级市,在新的五年里是继续做“农”的文章,还是在新的领域寻找突破?新宿迁面临着又一轮选择。

  经过反复的酝酿,2001年1月召开的市委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大力实施“强农富民、工业突破、城镇带动、全面开放、科教兴市”五大发展战略,并且提出“工业是全市经济的主体,大力实施工业突破战略,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宿迁新世纪之初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诸多困难和问题的关键措施。”从而吹响了工业突破、工业强市的号角。

  同年召开的市第二届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工业突破”战略的重要性,市委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则专门把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作为主题,并提出连续四年在全市开展“工业突破年”活动,力争工业经济每年上一个新台阶。工业经济发展在宿迁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

  2003年,为把“工业突破年”活动引向深入,市委二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把这一年定为“项目推进年”,开展了招商引资“项目开工百日竞赛”系列活动。2004年,为提升项目建设成效,市委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又及时提出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开工半年竞赛”和“项目投产达效全年竞赛”活动。进入2005年,市委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进一步提出“攻坚2005,誓夺工业突破”。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全市干部群众谈工业、议工业、干工业,工业经济发展的高潮一浪高过一浪。

  在谈到“工业突破”战略时,市委书记仇和说,在三次产业中,工业具有高财富积累率、高就业率、高税费率、高利润率、高产业关联度的“五高”优势,在富民强市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工业富,则百姓富;工业强,则全市强。实施“工业突破”是振兴宿迁经济的“关节点”、“牛鼻子”和“突破口”。工业兴,则全市兴,工业活,则全盘活。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充分阐述了突破工业对于宿迁实现追赶型、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重大意义。

  确立了“工业突破”的发展思路,那么具体的抓手是什么?在先天不足的基础上,突破点究竟在哪里?面对一个个绕不过去的坎,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打响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

  2001年10月全市产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以后,各地强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全市国有、集体企业已基本改制完毕,企业所有制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精科、绿陵等一批老企业显示勃勃生机。今年苏华达即“中国玻璃”在香港的成功上市,更是宿迁工业企业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私营经济也以迅猛势头快速发展,截至2004年底,全市累计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达7.8万户和1.1万户,分别比2001年增长20.7%和116.1%,形成了千家万户忙致富、千军万马上项目的局面。

  工业发展后劲不断提升,“十五”前四年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50.1亿元,年均增长38.5%,比“九五”增速快32.3个百分点。预计“十五”期间全市全社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00亿元,技术改造投资达到120亿元,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00个。一个个工业园区成为工业发展的新平台,通过招商引资,1248个工业项目进区创业,义乌三鼎控股、宁波三K电子、江苏天能、杭州娃哈哈等都是投资过亿甚至超10亿的“大块头”。这些企业来到宿迁,带来了资金、技术、信息、就业岗位,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发展的观念、创新的理念,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工业提质增速。

  今年6月的市委工作会议把工业化作为“五化”之首,作为实现“五年增速全面超省均、总量再翻番”的主要途径之一,并对工业化进程的路径进行了初步规划,“工业突破”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宿迁要赶超,关键看工业;工业振兴之日,就是经济腾飞之时。在即将告别“十五“之际,我们相信,在走过连续五年的“工业突破年”,宿迁的工业将迎来一个更快的增长期,宿迁的腾飞之日也必将越来越近。


  在“工业兴市、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理念指引下,“十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举全市之力,全面加快工业化进程,大打一场工业经济发展的翻身仗。

  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换来了阶段性的成果:2002年,宿迁的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从“一二三”向“二一三”转变;2004年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为28.7:42.2:29.1,转变为“二三一”,与全省同构。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30.5%,首次超过一产,实现了由农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历史性转变。经历这成功的一跃,工业成为宿迁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

  五年铸就辉煌,在即将迈入新的五年之际,回眸“十五”,在宿迁这块发展的热土上,我们收获的是一串串丰硕的果实。

  翻开2005年宿迁统计年鉴,我们看到这样一组喜人的数据:“十五”以来,全市工业经济总量有了明显增加。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4年,全市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02.41亿元,分别是1996年、2001年的2.8倍和1.6倍,达到建市以来最快速度。与此同时,全市骨干企业也不断增多。2004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16户,比2001年增长22%;实现工业增加值43.1亿元,比2000年增长62%。年销售超亿元的企业达18户。2004全市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7.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40.2亿元、利税12.1亿元、利润5.5亿元。

  进入2005年,工业经济发展形势更是喜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达到建市以来的最好水平。11月17日,省长梁保华在宿迁调研时对此充分肯定,称“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说明了多年努力积累打基础,宿迁的工业经济在提速。”工业化发展路径多种多样,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照搬照抄,特别是在宿迁这样一个有着“四特”市情的地区更是如此。

  依据自身实际,市委、市政府从宿迁实际出发,在工业化路径选择上,紧紧把目标锁定在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上,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型工业、成本低廉型工业、市场潜力较大型工业、环境容量大型工业。在“十五”期间逐步形成了木材加工、轻工食品、纺织服装、玻璃建材、农用化工等五大支柱产业。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木材加工、轻工食品、纺织服装、玻璃建材、农用化工行业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9.85亿元、12.53亿元、7.3亿元、2.72亿元、2.52亿元。五大产业似五根擎天大柱,撑起了整个宿迁经济。

  为增强发展后劲,各工业企业不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十五”以来,全市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688个,其中国家级新产品3个、省级新产品211个。预计“十五”期间可开发新产品430个,是“九五”期间的2.6倍。全市已建立省级技术中心5家,省级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2家、市级技术中心28家。全市共有396家企业与285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联系。全市累计创市级名牌产品89个、省级名牌产品32个,36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系列标准认证。

  2002年和2005年,“洋河”、“双沟”两大品牌分别喜获国内商标最高荣誉———中国驰名商标。作为全国少有的同时拥有两个驰名白酒商标的地级市,宿迁“酒都”之名传遍海内外。

  11月26日,苏北国际交流合作会议在宿迁召开。在市文体馆内举办的宿迁工业成就展吸引了来宾们的目光。285户企业的31个系列416余个品种工业产品参展,展品涉及建材、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化工、医药、食品、木材加工、包装印刷等八大类。洋河、双沟的美酒,苏华达的玻璃,华夏机电的空调压缩机,大到车床,小到手工艺品,琳琅满目,不但来宾们留连忘返不停称赞,就连土生土长的宿迁人也惊叹:“没想到我们家乡还有这么多的产品!”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工业突破”战略的强势推动下,一个个工业企业蓬勃兴起,一个个经济亮点不断涌现。宿迁的发展迎来了美好的春天,工业这个决定宿迁未来的支柱也将越来越强盛。


  沐浴着新世纪的阳光雨露,我们从2001年一路走来。不等不靠,敢试敢闯的宿迁人,在宿迁大地上掀起了城市建设的新一轮热潮。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城市几乎是一天一个样,一月一个景。每一条新修的路,每一座新建的桥,每一幢拔地而起的崭新建筑,每一根延伸的电网线路……无不像一幅幅优美的画卷,生动具体地向我们诠释着这样一句话:“十五”期间实施“城镇带动”,举社会之力建设中心城市,是拉动宿迁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性启动点。

  建市以来,宿迁始终把城市化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坚持把“城镇带动”作为一个主战略来抓。通过“九五”的努力,全市小城镇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小城镇的地域、人口和建管水平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但“满天星斗不如一轮明月”。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来说,就没有工业化的龙头、城市化的龙头、社会事业发展的龙头,也没有拥有各类人才的载体。

  站在全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高平台上,宿迁的决策层清楚地看到:中心城市发展的严重滞后,影响了我市的现代化进程。

  2001年召开的市委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一个高瞻远瞩的决策诞生:城镇带动,被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

  “十五”期间,市域经济的空间开发形式由传统的群马拉车,搞小城镇建设,转向大马拉车,重点抓中心城市和三个县城的建设。提出了“收拢五指、形成拳头,集中力量、建设市区,扩大载体、打开通道,富集要素、提升人气,众星拱月、形成体系,城乡一体、促进发展”。把城市化的着力点放在主攻中心城市建设上,举社会之力建设中心城市,集主要精力发展城市经济。

  为切实提升城市品位和竞争力,在2001年的中心城市总体规划新一轮修编中,又明确提出重点实施“北扩西进、南拓东延”和“引湖纳山”战略,建设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湖滨特色生态城市。宿迁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围绕城市目标和定位,努力营造生态特色。到今年,宿迁市区和各县区绿地系统、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风貌等专业规划编制完成率达100%。

  自2001年至2004年底,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室、市城市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下达了33次绿化任务。“一环、两带、三区、四片、多园”的城市绿地系统的建成,“蓝天、碧水、绿地、靓城”工程的实施,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8%,中心城市绿化覆盖率更是高达38.5%,获得了“省级园林城市”的称号,被誉为“华东的一片净土,黄淮海地区的一座氧吧”。

  运河“五桥”、黄河二号桥的建成通车,破解了原来局限于大运河、古黄河之间的“造镇”时代,进入北到骆马湖、南到洪泽湖的“河湖联动”的“造城”时代。将清澈的骆马湖和葱郁的嶂山森林公园纳入城区,将市区、宿城区和宿豫区以及市经济开发区南区、东区连成一体,实现了一体两翼,拉开了城市框架。

  京沪高速公路、宁宿徐高速公路、徐宿淮盐高速公路与宿新、宿沭一级公路的建成,构成了环城60平方公里的高等级公路圈,市区和各县城均可在10分钟内进入高速公路。交通“瓶颈”的突破,把宿迁的区位优势变成了区域优势。

  城市化大幕已经拉开,宿迁又不断用改革的举措破解难题:经国务院批准,2004年3月,对市区行政区划进行调整,中心城市的规划控制区面积由1721平方公里扩大到2108平方公里,人口扩大到150万人。使中心城市形成了一个主城区,晓店、洋河、皂河三个“卫星”镇,“三星拱月”城郊一体发展的框架。城市建设由“同心圆放大”和“摊大饼”转向“卫星城”和“葡萄串”。

  整个“十五”,宿迁人都在争分夺秒地进行城市建设,处处生机勃勃。正是在这种紧张而忙碌中,诞生出今天这个令世人瞩目的新城。

  今天的宿迁,不但是一个集湖光山色、运河景观、黄河新姿、人文景色、城建品位于一体的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湖滨特色生态城市,还是一个电力供应充足,通讯没有盲点,宽带网覆盖全境,热电、新能源、西气东输等项目全面推进的新兴现代化工商业中心城市。


  面对一处处休闲广场、景观、绿地,一幢幢造型别致的楼房,一个个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家住老城区的老张,对“十五”计划实施以来我市中心城市建设最深刻、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今年8月29日,运河上的市府东路大桥、项王大桥等五座大桥同时通车后,每天早晨到宿豫县政府上班,不必因运河一号桥的拥挤堵车而提前40分钟,过桥时也不必再受等、挤、急之苦,还能欣赏沿途美景。

  到宿迁参观的外地人,除了和江苏省通信管理局总经理曹林一样,发出“宿迁的环境特别好,是真正的氧吧,适合观光旅游,更适合人居”的惊叹,还和河南省周口市委副书记徐光一行一样,拿出数码相机,“咔咔”地按动快门。

  “十五”给宿迁的中心城市带来了什么,给宿迁人带来了什么,外地人也许不是很清楚,但看着宿迁长大,为宿迁城市变绿变美出了力、流了汗的每一位宿迁人,对此都有很多感慨。

  是啊,建市之初,我们宿迁的城市化率只有9.9%,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只有13.3平方公里,人口14.19万人,市政基础设施很不完善,市区道路交通不成网,邮电、通讯、电力、供水、排水、燃气、环卫设施、公交等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宿迁铁路是零、高等级公路是零、大学是零,可以说,中心城市是零起点、零基础、零起步。

  如果说全省十三个省辖市是十三条龙的话,唯有宿迁没有龙头。

  2001年,省里提出“重点加大对宿迁的扶持力度”,我们宿迁人不愿做扶不起的阿斗。决心用创新、尝试和埋头苦干,昂起区域发展的“龙头”,使新宿迁每天都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2002年6月,我们宿迁人拥有了自己的高校——宿迁学院。2005年7月1日,新长铁路全线开通的第一列客运火车在沭阳站停靠——结束了宿迁无铁路客运的历史。在今年年底,我们还将用上国家“西气东输”工程为我们送来的充足而清洁的能源——天然气。

  令世人瞩目的是:到2004年,宿迁的城市化率已经提高到了33%,比1996年增加了20个百分点。中心城市已建成通车道路196.9公里,建成区面积由建市之初的13.3平方公里扩大到56平方公里,人口由14.19万人增加到33万人。

  据国家城调队调查,目前,宿迁中心城市基础设施综合指数在全省排第四位,仅次于江苏省的南京、苏州、常州。

  宿迁的中心城市也不再是单纯的行政中心,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也在逐渐显现,集聚效应、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和吸引能力日益明显。

  中心城市的发展,有效地集聚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据统计,目前到我市投资兴业的浙商就有2100多人,投资100多亿元。

  城市框架的拉开,使宿迁的楼市在市场经济的指挥下焕发出无穷的生机。豪域花园、项王小区、金陵名府、仁恒公寓、富丽来嘉苑、锦华名园等精品楼盘纷纷崛起。截至目前,市区已经建成的小区共有34个,入住率达到90%以上。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每年有几万农村人口迈进了城市的门槛,住进了园林化的中心城市。

  人气的聚集,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在2003年普玛特超市和文峰超市首先把我市的标准超市和社区超市向卖场发展的基础上,2004年又有华诚购物中心和苏果平价店,两家大卖场崛起,使市区基本上形成了几家大卖场鼎立的局势。

  在2004年,人们欣喜地看到私家车牌照从NB增加到NU。而且街头的高档车也越来越多,上海别克、广州本田、海南马自达等都已成常客。据统计,目前光市区从事汽车贸易的公司已达30多家。2004年一年,我市就新增私家车近2000辆。

  市文体馆、文化艺术中心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的建成,使宿迁不仅能够承办国家级赛事,也能承办国际性的会议。

  2005年10月18日-19日,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宿迁赛区男排比赛在市文体馆举行。

  2005年11月26日,苏北国际交流合作会议在宿迁胜利召开。

  在“十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展开近5年来宿迁城市建设的一幅幅优美画卷,满目皆春!回顾宿迁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如数家珍!站在“十一五”规划的起跑线上,我们满怀豪情地期盼着宿迁城市建设辉煌灿烂的下一个五年!


 8月1日,由江苏中豪置业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26亿元的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开工兴建。

  9月15日,由浙江著名企业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在我市投资2亿元创建的宿迁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0月7日,由中国三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台湾客商王俊元先生共同投资12亿元兴建的江苏三鼎织造有限公司落户我市。

  一个个大客商像潮水般涌向宿迁,一个个大企业纷纷落户宿迁。这些大客商、大企业涌向宿迁的背后是宿迁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政绩”的理念。

  市委书记仇和说,落后地区要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通过富集、引进外来要素,特别是引进发展型资源来开发整合当地的基础性资源,形成一个强烈的竞争优势是关键。而要吸引外来要素富集,一是练好“内功”,整治好本地环境,二是招商引资。

  我市经济基础差、底子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而欠发达地区要加快发展关键靠投入。但是靠国家投入太少,靠原始积累太慢,靠银行贷款太难,因此必须选择开放型、外生型增长路径,靠招商引资加大投入、促进增长、加快发展。

  早在1998年,沭阳县就掀起大招商热潮。不久,沭阳的做法和经验便在全市推开。

  “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更是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实施工业突破战略、扩张市域经济总量的重要举措,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政绩来抓。市委、市政府建立了干部招商引资实绩考核档案和认定制度,并将引资实绩与公务员考核、干部考察、晋级提拔紧密挂钩,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并把招商引资工作纳入评价单位政绩的指标体系,对招商引资成绩显著的重奖,凡未能完成任务的,一律不得参与评先评优。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年年开展“项目开工半年竞赛”、“项目投产达效全年竞赛”及“招商引资百日会战”等活动,坚持重要领导抓招商、主要精力抓招商,实行全员招商与定点招商并举、部门招商与协作组招商齐抓、企业招商与以商引商互动,组织各类招商推介活动,努力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

  全市各级干部各显神通,不断拓展招商区域,主攻广东、苏南、胶东半岛等外资密集区以及浙江、上海等民资富集区,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日、韩、港、台等重点国家和地区招商力度,充分利用宿迁名列全国286个地级市综合实力第125位的品牌,广泛宣传,强力推介,积极引导外来资金投向宿迁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城市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栽好梧桐树,方能引来凤凰栖。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地区发展的整体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环境是形象,环境更是生产力。“十五”以来,我市大力开展经济发展环境整建工作,全面推进放开搞活,积极创造“创业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安全”和“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三最四低”的投资环境,政府服务意识增强,全社会亲商、安商、扶商、富商观念深入人心,形成吸引和富集生产要素的洼地效应。今年6月9日,在浙江省工商联合会、浙江私营企业协会、浙江省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05年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评比活动中,宿迁从全国200多个城市中胜出,成为全国12个“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之一。

  春华秋实。正是全市上下对招商引资的全力以赴,才使各类客商纷至沓来。“十五”期间,全市共引进并开工固定资产投资3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680个,合同投资195亿元,其中进园区项目1276个;竣工投产项目974个,固定资产投资70.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进园区项目136个。

  招商引资的大突破,增强了我市发展的内生动力,带来了经济的大发展。我市目前的经济发展达到了建市以来的最好水平,多项指标的增幅位居全省前列,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今年1-10月,更是有五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有2项指标增幅位居全省第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宿迁招商引资的丰硕成果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由于许多客观因素制约,我市存量发展资源严重不足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与省内其他市发展差距愈拉愈大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市县(区)财政捉襟见肘的窘境没有根本改变,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压力巨大的现实没有改变。全市上下只有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助推器,才能实现追赶型、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记者 张福来)


  11月26日,福特全球副总裁程美玮来了,朗讯全球副总裁沈心平来了,美、英、法、德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位政、工、商等各界人士来了,云集宿迁这座年轻而美丽的城市。宿迁大地涌动着的无限商机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由省政府主办的苏北国际合作交流大会在我市召开,是省委、省政府扶持宿迁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市首次承办如此大规模的国际性经贸洽谈会。

  这是宿迁全面开放成果的一次展示,也是对宿迁对外开放能力的检验。

  在这次会上,全市上下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我市与外商签约了5个项目,总投资为1.0665亿美元。接待工作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

  市委书记仇和说,一个地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外部资本的支持。开放的宿迁要走向世界,离不开世界的支持;开放的宿迁欢迎外地客商,更需要外地客商前来投资。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外向突破,是加快宿迁洼地崛起的战略举措。2001年1月,我市提出了“全面开放”战略,吸引外来生产要素加快宿迁发展。在今年6月份的市委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仇和提出,要坚持“三外齐抓”、“三外并进”,做到全市开放、全面开放、全民开放、全方位开放,启动和加速推进经济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力,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协调发展的开放型经济格局,“确保2010年进出口总额突破10亿美元,外贸依存度12%以上。”为此,市委、市政府还专门制订了《关于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的决定》。

  思路决定出路。为了加快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集中举全市之力,加快构筑外向型经济发展载体的工业园区建设。“十五”以来,通过全市上下的全力推进,初步形成了以市、县开发区为龙头,重点乡镇工业园和特色产业园区各有分工、优势互补的工业发展新平台。目前,市经济开发区已形成了10个功能分区和标准厂房集中区;骆马湖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快速推进;市经济开发区北区建设全面启动。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巨大,各种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区基本实现“六通一平”,部分园区实现“七通一平”。“十五”期间,宿迁各类园区累计投入27.04亿元,建成区面积67平方公里。

  开发区已成为我市走向世界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开发区吸引外资、民资兴办了芬那丝、流星、盈天、上服等一大批投资超亿元的大型项目,产品大多出口。香港流星实业有限公司和苏州柳新实业有限公司在市开发区共同投资兴建的流星工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1亿美元,分三期实施,主要从事防护用服饰、手套、鞋帽等的生产销售。目前一期工程投入3000万美元,已于2004年初投产,用工1000多人,年产各类防护服200多万件,产品全部出口。坐落于市经济开发区的江苏芬那丝企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浙商投资企业,专门从事袜业生产。今年1-10月公司仅自营出口就实现700万美元,产品远销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

  辛勤的汗水结出了累累硕果。“十五”以来,全市开放型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03年、2004年全市外向型经济的“三外”指标连续两年实现增幅超30%。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十五”前四年,实现自营进出口2.7亿美元,比“九五”期间增长156.2%。2004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02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41.1%,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其中出口总额9028万美元,增长43.3%。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至2004年底,全市外贸出口企业达到82个,比“九五”末增加68个。产品出口国由九五末的42个增加到82个,日本、美国、韩国、沙特、香港成为宿迁出口前五位的目的国和地区。利用外资稳步推进。至2004年底,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已达132个,比“九五”期间增加119个;协议利用外资3亿美元,比“九五”期间增加2.5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6713万美元,比“九五”期间增加6000多万美元。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发展开始起步。2004年全市完成外经营业额11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0%。新派境外劳务2100人,比上年增长36%。

  今年的我市外向型经济更是取得历史性突破。1-10月全市外贸进出口、出口、到账外资增幅列全省第一。苏华达即“中国玻璃”今年在香港成功上市,使我市的企业打开了向国外融资的通道。

  敞开大门活力增。外向型经济给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无穷的活力,也必将继续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记者 张福来)


 凡创非常之业,必有非常之人;凡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气魄。

  “十五”期间,宿迁因一系列激烈的改革手段一度成为媒体爆炒的话题和互联网上点击率极高的名词。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改革无疑是宿迁过去几年中最具争议的地方。

  面对外界众多的议论、讨论、评论、争论,宿迁选择了沉默,埋头苦干,不但没有低头,反而更加坚定了社会事业改革的决心。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宿迁用行动向世人昭示:让事实和结果来检验和证明一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新建地级市,宿迁经济总量全省最低,教育事业起点低、发展慢、规模小,政府投入力不从心,优质资源严重短缺,已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改变宿迁教育的落后面貌,无疑要加大投入。若继续由政府包办,钱从哪里来?

  “九五”期间,我市各级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调度资金支持教育发展,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达18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69.23%。

  即便如此,财政投入和宿迁教育发展的资金需求之间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严重制约了教育规模的扩张和质量的提高。

  政府包揽教育举步维艰,导致政府教育职能失灵,宿迁加快教育发展,路在何方?

  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借助市场的力量打破政府管理的“垄断性”,采取教育投资多元化,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才是欠发达地区政府矫正教育职能失灵的最有效方式。

  优先发展教育,必须彻底放开依靠民力,全面开放借助外力,深化改革增强活力,加快发展壮大实力。

  2001年,我市拉开教育事业改革的帷幕,遵循“一保三放开”原则,将教育事业由“政府包办”转为“政府扶持、社会兴办”,以启动民资为杠杆,以民间办学为支点,“撬动”教育事业发展。

  “一保三放开”即在保住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逐步放开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

  “校长不任命,引入竞争;教师不调配,进入市场;奖金不封顶,只论贡献”。全市公办学校推行全新竞争机制,有效激发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了义务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逐步放开,但不是放手,而是实行多主体办学,增强学校内部活力和发展动力。

  “要像办公办教育那样大办民办教育,像办普通教育那样大办职业教育”。我市对民办教育实行同等对待、同样管理、同步发展。在宿迁,公办与民办学校之间的竞争、招生、办学、待遇一律平等。

  全市大力实施“两后双百”工程,对初高中毕业后不能升学的学生实行100%培训、100%外输内转就业,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努力实现城乡受教育机会、受教育条件的平等。

  2005年,全市3-5岁幼儿入园率达到83.5%,小学入学率达到99.23%,初中入学率达99.28%,初中升学率达到88.49%,分别比2000年提高了28.5、1.87、3.86、40.7个百分点,超过苏北五市平均水平。

  “十五”期间,全市共新增民资投入10.2亿元,累计达到13亿元。目前,全市民办教育机构达976个,在校生达24.6万人,占全市在校生总数的22%。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总量达到了87所,其中民办高中阶段学校47所,在校生4.7万人。

  2005年,全市民办高中招生4.2万人,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52%,全市普教职教比、公办民办比均达到5:5。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而长期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高级专门人才的缺乏。

  2002年,按照“省市共建、八校联建、合作办学、公办民营”的办学模式,我市通过市场化运作成功办起宿迁学院,改写了宿迁没有高校的历史。

  建校三年,宿迁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本科生达1万余人的综合性大学,创造了全国高教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面对我市教育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全国人大、教育部、中央教科所,江苏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的领导与专家们先后到宿迁调研和检查指导工作,对宿迁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2004年12月,全国首届学校体制改革与教育创新研讨会在宿迁召开。“宿迁给全国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探索学校体制改革与教育创新,提供了良好的范例和有益的启示。”与会的全国14个省市的170多位资深教育专家和领导,在观摩了宿迁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后留下了深切感叹。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宿迁教育事业经过“十五”期间的改革发展,正以它在实践中的强大生命力和人民群众选择中体现出来的巨大优势,走出宿迁,走向全省,走向全国!(记者 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