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查询播放演示系统:读三国,叹魏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6:00:29
         喜欢魏延,从我儿时第一次看《三国演义》后的那天起。
  
  喜欢他的武艺高强,喜欢他的有勇有谋,更喜欢他的敢做敢为,那富有争议的性格。
  
  而魏延本身,在《三国》中,却是一个悲剧:一员战功卓著,声名显赫的猛将,没有战死沙场,却死在已故上司的计谋里,一个“莫须有”的造反罪名,被诛连九族,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剧,以至现在成都为纪念诸葛孔明的“武侯伺”里,甚至有只为关羽扛大刀的周仓的塑像,都没有魏延的位置。真可谓,蜀国第一冤案!
  
  魏延的武艺高强,魏延的有勇有谋,我想,看过《三国》的人都不会怀疑,镇北将军的封号并非从天而将,刘备任汉中王的时候,魏延就被提拔为汉中太守,而五虎大将之一的马超也只是协助魏延镇守汉中,充其量只算魏延的助手而已,要不是魏延出身太过低微,他跻身五虎大将之席并非不无可能,儿时的玩过的电子游戏《三国志II》,5位主角也变成了关,张,赵,魏,黄,可见,小日本也为魏延鸣过不平。
  
  而魏延的悲剧,缘于他自己的性格与之当时格格不入的社会。传统礼教的烙印,刻在当时的每一个人身上,赵云的一世英名,也得于他自身的中规中距,少年时的赵云就看到自己的主公公孙瓒乃无能之辈,又得刘备的赏识,却也只能等公孙瓒死后才投奔刘备,而魏延不一样,传统的东西在他身上没有多大的位置,自己向往的,就勇敢的去争取,自己厌恶的,就挺身去反对:心仪刘备久已,在襄阳时就曾砍死守门将士,招呼刘备进城,也不考虑刘备是否愿意进城,结果追寻刘备未果;在长沙救黄忠,杀韩玄,投关羽,既不考虑黄忠是否领情,也不考虑关羽是否接受,更不考虑诸葛亮是否欢迎。直率的让人接受不了,以至诸葛亮一句“脑后反骨,日久必反”造就了自己悲剧的开始。
  
  刘备在世的时候,魏延风光过,因为他深受刘备的器重,刘备自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以来,几乎没有正面反对过诸葛亮的意见,只有那么2次,一次是关羽死后大举伐吴,这次态度坚决,是因为为弟报仇心切;还有一次,就是阻止诸葛亮杀掉魏延,尽管,诸葛亮讲了一大堆关于“忠”“义”的大道理,甚至说魏延脑后反骨,日久必反的恐吓之类的话语,刘备也未动摇。以至后来刘备夺取汉中后,2弟关羽驻守荆州,本应该3弟张飞镇守的汉中,却出乎意料的把此重任交给了魏延,可见刘备对魏延的赏识。即便后来因为出身问题,魏延未被列为五虎大将,但他总督汉中军马,手握兵权,比起五虎大将的虚名来说,地位可见一般。因为,在刘备的眼中,魏延是一员有主见,有谋略,勇猛好胜的忠诚将领。
  
  而在当时传统礼教下熏陶成长的一个传统正面人物诸葛亮的眼中呢?
  
  第一眼诸葛亮看到带功来投的魏延后就要置魏延于死地,甚至还编造出“脑后反骨,日久必反”这样的谬论,对其人格侮辱。在诸葛亮看来,为了追求自己理想而杀死故主的魏延的行为是大逆不道的,也是他所忌恨的,若非刘备这个诸葛亮的上司拒不同意,魏延早恐成为刀下之鬼,却因此为以后杀掉魏延留下了伏笔,因为诸葛亮的偏见,已经认定了魏延是个危险份子。难怪后人在评价《三国》时这么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能在见其第一面就认定了某某日后必反,不是神仙就是妖怪了。
  
  魏延个性直率,有主见,说到做到,争勇好胜的优点在当时传统礼教以及正面人物的代言人诸葛亮眼里看来,却成了好大喜功,爱出风头,擅做主张。于是刘备死后,魏延的命运立刻发生了变化,因为,他的直接上司已由刘备转变成了诸葛亮。首先是汉中太守的位置交给了马超,自己被调到南方不毛之地讨伐孟获,之后又随诸葛亮南争北战,作战安排几乎都是需要诈败的场合,比如,火烧藤甲兵,火烧司马懿的几次战役中,魏延总是这样的角色,怎不让人心寒。还有一点就是,对魏延提出的方案不屑一顾,又比如魏延提出的出兵子午谷,诸葛亮根本不采纳,一句“汝欺中原无人乎?”便把魏延的建议抵了回去,因为,诸葛亮根本不相信魏延能有一套比他还高明的作战计划,却不分析魏延的计划的确有道理,1.初次伐魏,攻其不备;2.魏国当时无人,司马懿未被重用;3.魏延自愿领兵5000,定已部署好一切。诸葛亮却坚持他的走大路迎敌,却借口5000军士性命不可儿戏,结果他6伐中原,旷日持久,耗尽国力,士卒伤亡何止5000?又被司马懿拖的攻城不下或是粮草不继,最终把性命也搭了上去。

  当年的五虎大将,随着赵云的病势,已不复存在了,刘备生前的一班虎将,就只剩下魏延一人,可在诸葛亮的手下,武艺和谋略平平的王平,马岱,廖化等人却屡立战功,把真正大将风范的魏延闲置在一旁,或是只充当配角。可叹啊!
  
  我能够理解魏延在对自己的安排不当时的口出怨言,更能够体会诸葛亮在提出要选出一智勇之将截击司马懿部队后目视魏延,流露期待的眼神而魏延却低头不语的情景片段:在诸葛亮给魏延多次穿小鞋之后,魏延把对自己的不平待遇和对诸葛亮的意见演化成这样的沉默的抵抗。其实无非是想让诸葛亮在众人面前宣布,能委为重任的非魏延莫数!
  
  最终王平的自告奋勇,彻底的让诸葛亮“怜其勇而留之”的想法破灭了,日久必反的荒谬的预言也即将得以实现,在后来廖化追赶司马懿,得其头盔被立头功,魏延出言不逊也被诸葛亮装作没听见,这已表明诸葛亮对魏延暗含杀机,只等机会的来临了......
  
  魏延就这样死了,很冤,却又不冤。造反只是个莫须有的罪行,他只是对诸葛亮死后下达退兵的消息不满,只不过想自掌兵权继续伐魏。但他却忘了自己的位置,“不在其位,不谋其职”,这也是一句传统的话。何况,身边的人都曾经被诸葛亮重复重复再重复的灌输了魏延乃“脑后反骨,日久必反”的人的这种信念,以至后来魏延和杨仪都飞书传到成都,互相表奏对方谋反,但朝中大小却一致认定是魏延造反,况且,杨仪还是名正言顺的谨依诸葛丞相“临终嘱咐”行事。
  
  魏延死了,没有战死沙场,被刚刚死去的诸葛亮生前用计安排在自己身边的马岱一刀斩下首级。没有人为魏延喝彩,因为他是失败者,而魏延最失败的地方就是自己的性格与这个社会,这种传统意识相忤逆,正如池塘里的一群鸭子中,有那么一只天鹅,所以它注定就是猎人的目标。代表传统一面的诸葛亮,在面对魏延这样一个与之观念相背弛的,选择了让对方付出生命为代价的途径,以次来显示自己的神圣和不可侵犯。
  
  魏延的结局无疑是悲剧的,而这中悲剧是由他自己的个性和时代碰撞造成的,一个传统的社会里直楞楞的串出魏延这么个人来,这么个异常个性,不晾成悲剧那才是喜剧!
  
  然而,魏延的性格放到当今社会上来,难道就不是悲剧?
  
  或许,魏延的悲剧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他的时代,甚至,是属于他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