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管:血色祭典:《第一滴血》系列影片中的武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31:40
血色祭典:《第一滴血》系列影片中的武器
博客:弹弹党 - [查看博客原文] - 时间:2011-04-02 09:56

 

         迟迟来到的《第一滴血Ⅳ》中,始终面无表情却又个性鲜明的“硬汉”兰博再次出山。身上的“兰博Ⅲ”空鞘和泰国乡村风景将第四部与前面的第三部直接联系在了一起。

 一头被发带扎起的乱发,一身遍布伤痕的肌肉,一双桀骜不驯却又透露出几分阴郁的眼睛,这就是《第一滴血》中的主人公——约翰·兰博的经典形象。该片是美国最著名的系列动作电影之一,从1985年第一部公映,到今年2月上映的第四部,前后经历了24年,而且每部都取得了商业成功,兰博也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动作明星。《第一滴血》系列的特点是战斗场面激烈真实,所以影片中兰博使用的各种武器就成为了影迷关注的焦点。

锋利灵魂:兰博刀

《第一滴血》系列成就的最著名的武器当属兰博刀。这把刀在第一部中首次出场,就给观众留下了强烈的印象。把小镇当作自己私人势力范围的威尔警长将兰博逮捕时,在警局曾有如下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警察问:你为什么带着这样一把刀?兰博答:打猎。警察反问:打猎?猎什么呢……大象?的确,这把刀除了造型异常炫目外,体型也大得非同一般,而且具有吹毛断发般的锋利——副警长阿舍·高尔用它轻易地削开了薄纸。可它的本领绝不仅仅局限于此,所以兰博因不堪虐待而从警署夺路而逃时,他当然要先夺回这把刀。而在接下来的情节进程中,这把后来被称为“兰博Ⅰ”的刀逐渐显示了更多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兰博手中的确使得是出神入话,它不仅能割开麻袋御寒,更能削尖树枝做成大型捕兽拍,绑在木棍上后,它又变成了猎取野猪的长矛。更有甚者,它的手柄还是野外生存的“百宝箱”,当主人公被迫逃入高山密林时,依靠尾盖上的指北针来辨明方向,而受伤后,又是用内藏的针线来缝合伤口……很多年以后,观众们也许会忘掉这部电影的情节,但往往仍记得这把非同一般的兰博刀。

从上至下分别是前三部中出现的兰博刀:兰博Ⅰ、兰博Ⅱ和兰博Ⅲ。总体来看,是沿着大型化和简单化的方向发展。第四部中的砍刀版“兰博Ⅳ”看来也遵循了这一规律。

“兰博Ⅰ”之所以经典,因为它是美国著名刀匠J·克兰为这部电影量身定做的。主人公兰博曾作为美国最著名的特种部队——绿色贝蕾帽的成员,在越南战场上出生入死,具有丰富的丛林生存经验,同时精通格斗和冷热兵器的使用,设计这样一把刀,既符合他的身份,也足够抢眼。该刀其实是一种兼具锋利和坚固双重特征的大猎刀,全长35.6厘米,刃长22.7厘米,刃宽3.8厘米,即有尖锐锋利的刀尖,又有厚重坚固的刀身,其复合造型适合于切割、突刺和劈砍,而从刀尖延伸到刀背的大型锯齿可以切割绳索甚至金属条。该刀的多功能性也受到足够重视,护手两端分别被制成十字和一字螺丝刀的式样,可以拆装螺丝,全钢手柄为中空设计,可以盛装野外生存必须的装备,如防水火柴、鱼钩、鱼线、手术刀等,手柄外表缠有防滑用的线绳。该刀的柄尾盖有两种式样,一种内有指北针,另一种则是金属尖,必要时可以当手锤使用。据说在设计该刀时,设计师受到美国Buck-Master 184多用途求生刀的很大启发,后者是由1980年代初,海豹特种部队与后来曾生产了著名的M9军用刺刀的菲罗比斯公司联合设计开发的。Buck-Master具备 “兰博Ⅰ”的绝大部分特征,如两者都采用鲍伊猎刀的外形,同样结实厚重,刀背有锯齿,同样带有中空手柄等等。最关键的是,它们的设计原则都是为使用者在野外和复杂环境中提供多种用途。不同的是,Buck-Master采用玻璃钢刀鞘,而兰博Ⅰ因为视觉效果的要求,采用了外观上更加粗犷的牛皮刀鞘,不过鞘上带有和Buck-Master一样的缚绳,可以把刀固定在大腿上或足踝内侧,在运动和潜水时更加方便可靠。虽然Buck-Master的商业成绩并不理想,军方只订购了3000把,但随着《第一滴血》在全球的公映,“兰博Ⅰ”以其剽悍的外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Buck-Master的销售量也曾随之大幅飚升。

 《第一滴血Ⅱ》中首次出现的“兰博弓”。它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发射一种“高爆箭头”。这在原理上虽然可行,但箭头的体积和射击准确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一种实用化的武器。

1985年推出的《第一滴血Ⅱ》没有第一部中那种对战争扭曲人性的反思,变成了纯粹的商业动作片,兰博孤身一人重返越南,把昔日的对手们打得落花流水,在电影中夺回了美国在战场上未曾取得的胜利。由于跳伞时的失误,兰博的装备几乎丢光,但却保留了作为他基本标志的兰博刀。本片中的兰博刀从“兰博Ⅰ”换成了外型更加拉风的“兰博Ⅱ”,体型也更大,全长增加到39.2厘米,刃长25.3厘米,宽度达到了5.1厘米,外表上则进行了发黑处理,只有背齿和刀刃保持了钢本色,使它看起来更加强悍,至于结构和功能,则和第一代兰博刀相差无几。不过该刀在影片中表现平平,只是给主人公的左脸上留下了一道到第四部仍有的疤痕,还有就是影片最后愤怒的兰博用它吓唬了一下背信弃义的基地指挥官麦多克。《第一滴血Ⅱ》中取代了兰博刀风头的冷兵器是法国上世纪70年代设计的一种滑轮复合弓,这种近射兵器在兰博手中甚至比机枪更具威力,在躲避俄国特种部队和越军的搜索同时,矢志为爱人复仇的兰博手持弓箭,在雨水和泥泞中神出鬼没,箭无虚发。当然,那种爆炸箭头只是夸张的艺术加工,它有限的体积决定了即使装入最高能的炸药,也不可能达到电影中那样的威力,更不用说它的精度与引信动作的可靠性了。而且,这种复合弓由于没有设计减震装置,发射时弓弦的噪音比较明显,作为一种“无声”武器并不合格,加上其它缺陷,因此在1989年就已停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兰博在该片中首次使用了备用刀具,那就是藏在腰带中的“手剑”,这对不起眼的小刀印证了“一寸短、一寸险”的老话,在被船家出卖的关键时刻,帮助兰博重新夺回了主动。

然而到了《第一滴血Ⅲ》中,新版的“兰博Ⅲ”重新焕发异彩,至少是和复合弓占据了同样的戏份。该刀是美国著名刀匠基尔·希本在他设计的一款鲍伊式猎刀基础上,专为本片设计的,制造过程中也参考了史泰龙的意见。基尔曾为多部影片设计过刀具,如《铁血战士》等。影片中兰博用刀背锯齿割断铁丝网进入俄军营地,并用刀尖挑出地雷的镜头,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该刀与前两个型号相比,外形上有很大变化,特别是放弃了前两款的中空刀柄设计,刀身为一体制造,增强了护手的强度,并改用木制刀柄,功能也相应减少,成为一款纯粹的格斗刀。另外,“兰博Ⅲ”尺寸比前两款要大得多,全长达到41厘米,刀身长27.5厘米,其中前端的挑刃就长达15厘米,因此穿刺能力更强,刀身宽5厘米,刃厚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毫米,因此挥动起来就变成一把具有相当威力的短砍刀。该刀的另一大特点是在刀身中间设计有一条空槽,用以减轻剧烈撞击时刀体产生的内应力,因此曾有人做过实验,用“兰博Ⅲ”与向来以结实耐用而闻名的Strider战斗刀对砍,结果后者被硬生生地“砸”断,其实就是该槽的功劳。

兰博刀是专门为《第一滴血》系列电影设计的武器,并非真正用于实战用途,特别是它的体型和重量太大,携带很不方便,而且没有兰博那样的肌肉,很难运用自如,至于附件的种类和功能,也不及专为野外生存而设计的西班牙“丛林大王”系列刀具。目前市场上销售的3种兰博刀,都是由美国联合刀具公司生产的面向刀具收藏者和电影发烧友的复刻版本,必竟这一系列的影响力是空前的。市售的兰博刀都采用420钢或ATS-34钢,外形美观且防锈能力较强,但它仍是一种显示个人品位的工艺品而并非实用产品,如果真的试图拿它来完成那些兰博在电影中做过的事,结果恐怕会很让人失望。而且联合的该系列刀具价格不菲,如为了实际使用,在同样的价位上,有很多更加耐用的刀具可以选择。

 《第一滴血Ⅳ》的宣传海报。兰博手中握着的就是本片中使用自行打制的砍刀版“兰博Ⅳ”

当拍摄《第一滴血Ⅳ》的消息传出后,很多爱好者自然很想知道这部新片将会给大家带来一把什么样的兰博刀,而电影公映后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兰博抛弃了他在前三部中惯用的大型战斗刀,而改换为自己亲手打造的外形近似柴刀的砍刀。其实该刀的出身同样不简单,制造了“兰博Ⅲ”的基尔老师傅从2006年10月就开始为该片设计新刀,几经曲折,先后设计打制出5把样刀,最后由主演史泰龙亲自敲定了影片中出现的这把。最早的刀形接近于“兰博Ⅲ”,特别是握把部分,但这不符合隐居在泰国穷乡僻壤的兰博的加工条件,造型上也难以摆脱前三部电影中观众已经熟悉的样式。因此后来的样刀采用了时下战斗刀流行的刀身、手柄一体式的设计,手柄部分缠有线绳,刀柄前下方有一个倒“V”形突起,以防止刀刃上沾的血流到刀柄上,而刀身的设计则是返朴归真,外形上采用了简单的柴刀和中国式大刀的结合体,以劈砍为主,但刀头部分留有一定斜角,也能进行戳刺,刀身表面没有进行任何处理。唯一能和前三部电影中的兰博刀联系起来的,就是这把新刀仍然使用了兰博式的皮鞘。这把貌不惊人的新版兰博刀,在影片中同样大放光彩,风头明显盖过了连续出现三集的复合弓,年近60的兰博使起此刀来仍是虎虎生威:用它斩断锁链,救出了被囚禁在政府军营地中的村民,又用它在雇佣兵们将被枪杀前,一刀砍掉了机枪手的头颅,更是用它将影片中的反派大Boss——政府军上校开膛破肚,以血前仇……随着《第一滴血Ⅳ》的公映,谁也不知道这把带有浓厚东方色彩的新版兰博刀能否成为真正的“兰博Ⅳ”,会不会再在刀具界掀起一阵跟风的波澜呢?

枪之道

作为动作片,《第一滴血》系列中的枪械也是一大看点,几乎每集都会推出一两种 “标志性”的枪械。第一部中出场的基本上都是长枪,即便是小镇上的警署,也有从M16自动步枪到霰弹枪的多种武器,这是因为美国各州和县郡警察均可以根据当地法律自行选购和配置武器。在追杀逃到山上的兰博时,副警长高尔使用的是带有瞄准镜的民用线膛◆,这也是美国警察最常用的武器之一。而警长威尔带人去抓捕兰博时,几名警察手持的都是标准的M16自动步枪,威尔本人则是拿着一支德国HK公司生产的HK33步枪。在影片所反映的1970年代后期,对全自动武器的管制远没有现在严格,无论是警察还是民间,这些军用自动步枪都比较普及。当威尔的第一次抓捕以损兵折将告终后,事态扩大,作为准军事组织的国民警卫队接替警察进山准备消灭兰博。在矿洞口的对峙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警卫队队员们手中的M16使用的是20发的直弹匣,同时机匣右侧带有辅助推柄,证明它们已经是改进型的M16A1。当兰博从山中杀出,夺得警卫队满载武器的军车,回到小镇后,第一部的高潮部分到来了,兰博从车上拿出了一挺模样彪悍的武器,这就是本集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枪械——M60通用机枪。M60由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设计,1959年正式定型,特点是轻便紧凑、精度好、用途广泛。该枪的导气装置改进自德国FG42机枪,采用枪机回转闭锁,弹链式供弹装置则源自MG42,枪管可以快速更换。该枪是典型的通用机枪,打开两脚架就是轻机枪,安装在三脚架上就是重机枪,有效射程分别达到1000米和1800米。M60的另一特点是射速只有每分钟约550发,因此虽然该枪只能连发,但熟练射手也能单发射击,而且枪身容易控制。其外形特征是直枪托、宽厚的机匣盖,加上大型固定准星和枪口消焰器,枪身上下都有隔热装置等等。《第一滴血Ⅰ》的海报正是兰博手持M60机枪,身上缠满弹链的形象,M60的体型与威力正好与主人公的肌肉相互映衬。在影片最后复仇一场中,兰博手中的M60不停地倾泻着子弹,直至将警署几乎夷为平地,若不是最后老上级山姆·崔特曼上校及时出面,威尔在M60的弹雨中将难保性命。

《第一滴血Ⅰ》海报中兰博身缠弹链、手抱M60通用机枪的形象曾是早期枪战动作片中的典范。但到《第一滴血Ⅱ》(本图),兰博手持的是已是改进版的M60 E3。

而以重返越南为背景的第二部,兰博开始准备的是一支HK公司生产的带有伸缩托的MP5 A3冲锋枪,不过因为装备意外丢失,实际上在前半部影片中,兰博几乎都是在使用朱丽娅·尼克森扮演的情报员“Co”带来的那支AK自动步枪,从枪口所带的倾斜防跳器、没有排气孔的活塞筒、冲压机匣和带有突起的下护木,可以断定这是一支AK47的改进型——AKM步枪。当然,影片中的反派——以普多斯基为首的俄国特种部队和越军,使用的也是以AKM为主的各种AK步枪,这在越南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过,在“Co”返回集中营搭救兰博时,她使用的却是一支带有自制消声器的MP5冲锋枪,即使其镜头寥寥无几,也能从那外形极具个性的弧形弹匣辨认出这支武器。影片最后的处理显然有些草率,仅有弓箭的兰博居然般地夺取了武装到牙齿的俄军直升机,然后飞回集中营,以火箭弹和“米尼岗”转管机枪的密集火力将看守们通通轰杀至尽,并把战俘们救上飞机。此时兰博的造型,几乎是照搬了第一部,只不过手中的机枪由标准型M60换成了采用短枪管的M60 E3。后者是1980年代初,萨科防务公司根据美海军陆战队的要求而改进的轻量型M60,影片上映的1985年才开始列装,主要由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海军特种部队使用。其最大改进是采用了长仅451毫米的轻型枪管和新式消焰器,重量由10.5公斤减至8.8公斤,提把安装在枪管后上方,枪管下方增加了一个前握把,便于无依托射击时控制枪身,导气系统等处也进行了简化,其缺点是由于枪管变薄,持续射击的能力不及M60。影片中这挺M60 E3在前护木下方还装有连接装置,用来将该枪安装在直升机舱门旁的架座上。

《第一滴血Ⅲ》的末尾,打出了“谨以此片献给英勇的阿富汗人民”字样,美国人决不会想到,在该片拍摄的10多年后,他们还会以完全不同的身份重新回到阿富汗参加战斗。不过在第三部所反映的年代里,美国还是阿富汗部族武装的盟友,向后者提供训练和武器,支持他们打击入侵的俄军。因此,本片中出现的枪械数量和型号,也是前两部远远不能比拟的。仅那个向兰博索要项链和匕首的小男孩,在影片中就先后换了3支步枪,莫辛·纳甘M1938卡宾枪、李·恩菲尔德No.4短步枪和毛瑟K98步枪,这与阿富汗长期战乱、武器多而繁杂的实际情况是完全吻合的。即便是AK步枪,第三部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型号,既有老式的AK47和AK47S(S代表采用折叠枪托),也有相对较新的AKM和AKMS。兰博用AK的折叠铁托砸开地道铁栅栏的镜头,无疑于为该类步枪的牢固可靠再次作了广告。入侵阿富汗的俄军已普遍装备新一代的5.45毫米AK74突击步枪,但鉴于当时苏联与美国的敌对关系,难以搞到这种步枪的实物作为道具,所以片中的俄军不得不继续使用老式的AK47和AKM。不过,少数镜头如兰博和崔特曼上校夺得直升机离开城堡时,气急败坏的俄军上校塞生从旁边的士兵手中拿过一支步枪向直升机开火时,那支枪尽管仍是AKM,但安装了类似AK74的大型膛口制退器,也算是对观众的一个小小安慰了。另外,审讯时塞生用来威胁崔特曼的那支类似大型手枪似的武器,其实是波兰生产的WZ63 9毫米微型冲锋枪,实际上顶着崔特曼的不是它真正的枪口,而是枪口下方的舌形防跳器,后者是套筒前端的延伸部分,其作用除了减少枪口上跳外,还可以抵在硬物上,使单手可以完成上膛过程,但现实中该枪并未在俄军中列装过。不过,《第一滴血Ⅲ》中确有不少货真价实的俄制枪械,如兰博从直升机中夺得的SVD狙击步枪和最后荒原决战中用过的PK通用机枪,只是由于镜头只是一晃而过,给观众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最有意思的莫过于兰博和崔特曼在逃出洞穴后手持的武器,按理说应该是他们在洞穴中从俄军手中夺得的。其中兰博使用的虽然外形花哨,但还是能看得出它是在一支AK的基础上拼凑出来的,只不过装上了一个能够下挂M203榴弹发射器的支架,而且改用了FAL的折叠枪托。至于崔特曼的那支前下方满是散热孔并带有单点式折叠托的怪家伙,却是正宗的由东方集团生产的武器——匈牙利的AMD65自动步枪,它是在1960年研制的AKM63步枪的缩短型,主要装备机械化步兵,枪管缩短到320毫米,以便在狭小空间作战使用。该枪装有塑料的前握把,枪管和活塞筒周围没有护木,由于枪管短、枪口焰明显,因此加装了两侧均有2个圆孔的大型枪口消焰/制退器。不过AMD65尽管外形特殊,内部结构却和AKM相差无几,至今在阿富汗仍有装备。

  《第一滴血Ⅲ》末尾荒原决战中兰博和崔特曼的武器:兰博手持的是“美式化”后的改装版AK,而崔特曼的武器是AMD65短突击步枪。

大口径机枪在《第一滴血Ⅲ》中第一次出场,那就是当兰博和部落成员们开展叼羊比赛时,从城堡起飞的俄军武装直升机飞临展开杀戮,主人公在火箭弹与机枪的攒射中,成功跑到山头的机枪工事中,并用该枪击落了一架直升机。从枪口的大型制退器、带有散热槽的重型枪管和不散弹链,可以判断出该枪是前苏联生产的DShK。从影片中来看,该枪的架设方式是用于防御低空目标的,因为枪身装在前二后一的三角架上,并装有专门的肩托和环形高射瞄准具。DShK是由捷格加廖夫和斯帕金共同于1938年设计成功的,发射12.7×108毫米大口径机枪弹,在5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15毫米厚钢板。该枪在二战期间广泛应用于防御低空敌机和步兵火力支援,同时作为重型坦克和舰艇上的防空机枪,战后再次改进为DShK M。该枪在俄军中直到1970年代初期才逐渐被更先进的NSV机枪代替,在影片反映的时期已不是俄军的标准配备,但该枪和AK一样,输出范围极广,很多局部战争和地区武装冲突中都有它的身影。阿富汗抵抗组织曾通过利用地形、机动设伏的方式,多次以该枪击落俄军先进的米-24武装直升机。

19年后拍摄的《第一滴血Ⅳ》在轻武器方面自然要体现出“与时俱进”。这也包括兰博本人,在运送传教士们前往上游缅甸村庄的路上,遭遇了武装水匪,兰博在银幕上首次掏出了手枪,套筒后端和击锤的轮廓表明它属于经典的柯尔特M1911系列。如果足够仔细,还能发现开头用枪指着兰博的水匪手持的是古董级的德国沃尔特P38手枪,而在兰博幽幽地说出那句“你们什么都不能改变”前,那个被击毙歹徒手边的则是前苏联制造的TT-33。然而传教士到达目的地不久,村庄就遭到了残暴的上校所率领的第360营的血洗,作为非正义一方的政府军理所当然地装备着各种AK47和AKM,不过迫击炮、大口径机枪和火焰喷射器倒都是美式的。在来自科罗拉多的教堂主事阿瑟·马奇的一再劝说下,兰博终于和雇佣兵小分队一同出发,前去解救被俘的传教士们。雇佣兵们环肥燕瘦,出身不一,使用的武器更是复杂。小分队的武库中最不常见的是带头巾的络腮胡手中由美国DSA公司生产的SA58突击步枪,它实际上是FN的著名产品FAL自动步枪的短管改进型,仍为7.62毫米北约口径。虽然FAL在大多数国家已经退役,但DSA仍在继续为军/警及民用市场提供包括SA58在内的各种现代化FAL改型。SA58原本是作为针对执法武器市场的OSW(单兵支援武器)开发的,最大特点是枪管仅长280毫米,属于7.62毫米级别紧凑型步枪中最短小精悍的一类。另一个亚洲人面孔的络腮胡使用的则是SIG公司生产的SG552突击步枪,SG552也属于紧凑型步枪,比标准型的SG551短165毫米,轻0.6公斤。虽然SG550/551采用常规的导气式自动原理和传统布局,但该枪采用了包括透明弹匣在内的多种工程塑料部件以减轻自重,外观上较为现代,而且弹匣两侧附有弹匣联接卡笋,可以方便地将多个弹匣并联在一起,提高战场上的火力持续性。该片中狙击手所用的巴雷特M82A1则是当今使用最广泛的大口径狙击步枪,有超过30个国家的用户。这支12.7毫米口径的半自动武器采用枪管短后坐原理,其外形特征包括超长超粗的枪管和枪口部分的大型“V”形制退器,后者号称可以减少近70%的后坐力,使这支可以精确射击1830米外目标的大口径武器的后坐力与普通的7.62毫米步枪相当。不过这种装置有枪口扬尘和噪音明显的缺点,因此在兰博等人雨夜潜入360营营地解救人质时,狙击手在对付两个岗哨时,拆除了该装置并换上了消声器。该枪的另一缺点就是过长过重,标准型全枪长接近1.5米,即使为方便携带,该枪可以分解为上、下机匣及枪机框3部分,但最大长度仍有0.96米,空枪重达12.9公斤,所以我们在本片中看到的是经改进的轻量化版本,缩短了枪管长度,虽然有效射程有所下降,但在这样一种特定作战环境中,还是完全能够满足需要的。此外,小分队的武器还包括美国的M4卡宾枪和改成伸缩枪托的莫斯伯格M590霰弹枪,后者是由小分队中那个前SAS成员使用的。总体上来看,小分队的武器以5.56毫米口径的短突击步枪为主,虽然每件武器单独来看都很精良,但供弹具却各不相同,如SG552和M4的弹匣不能互换使用,更不能和7.62毫米口径的SA58通用,这样一来,如果战斗中某个成员因弹药告罄向同伴求援,同伴也许只有丢过来一把子弹……另外,队伍中缺乏M240、M249之类的班组支援火器,M82A1虽然威力巨大,但只能半自动发射,没有面压制能力,总体来说火力偏弱。不过,影片中如此设计,却更符合各角色性格特征以及这样一支临时拼凑队伍的实情,更是为了突出主人公兰博英雄形象的需要。

  《第一滴血Ⅳ》中雇佣兵小分队使用的武器,从左至右分别为M82A1、SA58、M590、M4、SG552和AK47S。

《第一滴血Ⅳ》的“嗜血性”远远超过了前三部。据《洛杉矶时报》统计,《第一滴血》前三部中出现的尸体数量分别是1、69和132,而第四部骤然增加到236,平均每分钟要死3个,兰博也创下了个人新记录,即独立杀死83人,与别人合作又解决了40人。其中暴力程度最高的莫过于影片结尾兰博操纵机枪横扫敌人的一组镜头,此前多半在使用砍刀和弓箭的兰博在本片的杀戮记录大半是由这挺机枪创造的,这也是许多观众对这部电影的唯一印象……兰博悄无声息地在机枪手背后出现,一刀砍掉后者的头颅,夺过机枪,先迅速开火,将驾驶室中的敌人打成肉酱,接着掉转枪口,将措手不及的政府军士兵们如砍瓜切菜一般扫倒。虽然敌人组织反击,但大口径机枪的超强威力使他们基本上没有还手之力,枪弹所到之处,只见血肉横飞、一地残肢断臂……其实,这款机枪早在1933年就已经设计出来,正式的型号是勃朗宁M2HB,是和齐名的大口径机枪,但装备面较后者更广,除美军外还先后在50多个国家使用过。影片中的M2HB是安装在中型吉普上,并带有钢制护盾,作为地面支援武器使用的,在机械化程度不高和地形复杂的国家这是通行的作法。唯一特殊之处,就是枪口处加装了类似M82的“V”型制退器,这在实际中是不多见的,但对于影片来说,这至少起到了增大枪口焰、提高观赏性的作用。该枪发射和M82通用的12.7×99毫米勃朗宁机枪弹,其综合性能要强于DShk的12.7×108毫米机枪弹,枪口动能达到惊人的18300焦耳,相当于M4卡宾枪的12倍多,因此中弹者被直接爆头、或是拦腰打成两截,是很正常的事,从这一点上来说,影片虽然过分血腥,但却更接近于真实。

《第一滴血Ⅳ》中兰博用M2HB大口径机枪横扫敌军的场景

漏洞与瑕疵

应该说,《第一滴血》系列一直是彻头彻尾的商业化影片,而非纪实性的战争片,加上成本及渠道的关系,道具上的错误或者是不严谨始终存在。由于第一部的故事发生在美国本土的俄勒冈州,涉及到的地方警察、国民警卫队的装备和服装等都方便筹措,因此第一部中在枪械道具方面尚没有明显的漏洞。而第二部就不一样了,由于该片的拍摄时间在1985年之前,冷战方兴未艾,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东方集团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之前横亘着不可逾越的铁幕,除了少数出口的民用型号外,社会主义国家现役的轻重武器和服装、装具在美国都是很难找到的,因此在电影中出现了很多替代的情况。比如本片中俄军特种部队使用的居然是美国贝尔公司的UH-1“休伊”直升机,就算是越战期间的遗留品,但舱门机枪仍是美军现役的M60就说不通了,而越军的服装则与事实差距太远,特别是帽子和肩章的样式,存在明显的臆造现象。在兰博和“Co”完成侦察任务、坐船返回时,追逐他们的越南快艇安装的也是双联M2HB勃朗宁机枪。而兰博在船舱中发现的RPG-7火箭筒明显是个“依葫芦画瓢”的道具,弹头上画蛇添足地标上了“1943”的字样,而RPG-7是前苏联在1960年代才设计出来的产品,即便是越战中大量提供给越南的RPG-2也是二战后定型的,并且后者的外形与影片中的有明显不同。当兰博回到设在泰国的基地后,为发泄被再次抛弃的怒火,用手中的M60 E3在指挥中心内猛扫一通,此时又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漏洞,那就是掉落满地的空弹壳要比一般的长得多,而且前端带有一段明显的缩颈,这说明它们是演戏专用的空包弹。

《第一滴血Ⅱ》中RPG-7道具弹头上错误的标识

1988年公映的《第一滴血Ⅲ》在拍摄时,俄军还未撤出阿富汗,因此外景地选择在了自然景观比较接近的中东地区。由于对苏联的了解进一步加深,该片中敌方的武器和装具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除了塞生上校的制服一如既往地“写意”外,俄军使用的迷彩服和阔边帽等细节都得到了比较真实的反映。虽然AK74在当时的西方太过罕见而无法搞到,道具们师还是在一些AK步枪上加装了类似前者的制退器,部分弹匣也改成了橙红色,至少那样在外观上的确要相似许多。影片中的俄军直升机也是由西方同行们“扮演”的。其中体型较小的一架,尽管改变了机头形状和外挂架,但从它独特的“涵道”式尾桨、雪撬式起落架和排气管外形,可以断定它实际就是法国国营航宇工业公司于1967年研制成功的“小羚羊”多用途轻型直升机。而用来模仿米-24“雌鹿”的就不那么容易判断了,其实它和第二部中的那架一样,都是由“超美洲豹”直升机加装了下挂火箭巢和导弹的短翼而成的,应该说这种伪“米-24”在外型上还是比较接近俗称“胖头”的米-24早期型号的。“超美洲豹”是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于1978年研制的多用途民用直升机,旋翼为4片全铰接桨叶,尾桨叶也是4片,其起落架为可收放的前三点式,而米-24除了同样采用双发设计和前三点可收放起落架外,桨叶数量为5片,尾桨叶为3片。而且米-24是作为军用直升机设计的,其前端没有“超美洲豹”那样宽,舷窗的面积也比后者小得多。关于此架飞机,片中也有多处明显的漏洞,如“米-24”出发前往部落进行袭击时的一个透空背景镜头中,火箭巢的孔洞中透出了阳光,说明巢内空空如也,但这并未妨碍数分钟后它把部落营地打成一片火海。而兰博从古堡中救出崔特曼上校时,劫走的“米-24”最终坠地烧毁,但那堆只有简易金属支架的残骸一看就是明显的道具。该片中的装甲车辆则是有真有假,如BRDM-2型4×4驱动两栖装甲侦察车据说是由以色列提供的战场缴获品,是正宗的原装货,而那辆坦克则不一样了,虽然它试图扮演俄制的T55坦克,而且负重轮都是5个,但它的炮塔机枪和主炮都透着明显的欧洲风格,炮塔外形也与半球状的T55有很大差异,因为它的真身是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生产的AMX30坦克,出口过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在中东地区很容易找到。枪械的“扮演”在该片中也仍然存在,在最后决战中,兰博曾飞身跃上一辆“皮卡”半货车,用车厢内的大口径机枪猛烈扫射,如果注意看的话,就会发现这挺机枪“非驴非马”,枪管和制退器酷似DShk,而机匣和握把部分则是标准的勃朗宁M2,其实它也是由M2加装枪管护套后改装的,这在同期的西方影片中是常见的一种变通办法,如1987年拍摄的第15部007系列电影《黎明生机》中也出现过类似的道具“DShk”。

 《第一滴血Ⅱ》中出现的直升机和机载装备。下图中的枪口制退装置和高射瞄准环似乎是在模仿DShk,但实际上该枪的机载型号是没有这两项装置的。

 

     《第一滴血Ⅲ》中的“俄军武装直升机”。上图中由“超美洲豹”改装的“米-24”似乎与第二部中的是同一架,下图中的则是“小羚羊”。注意中图内的舱门机枪是M240 D。

《第一滴血Ⅳ》中的反派是美国一直视之为独裁政权并竭力将其“妖魔化”的缅甸军政府。同样是因为这种敌对关系,虽然环境与20年前相比有了很大改善,但电影仍未能完全真实反映后者现状。现实中的缅甸是由7个省和7个邦组成的,邦是除缅族以外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具有高度自治权,有的只在名义上接受中央政府管辖,甚至拥有自己的军队和武器来源,形成了事实上的割据状态。缅甸政府军的装备以俄系为主,间有少量美式武器,但单兵武器近年来已经更换成以色列和中国联合为缅甸设计生产的MA1自动步枪,而片中仍是各种AK47和AKM,而且这些AK多半是不能安装刺刀的民用版本,例如屠村时刺杀孩童时的那支AK,刺刀就明显地是贴在枪管下的道具。虽然缅甸也有不少M16系列步枪,但本片中只有在最后克伦族武装打扫战场时,才出现过该枪的一个镜头。另一个小疏漏出现在兰博给他夺来的M2HB大口径机枪更换枪弹时,弹链箱上标注的是“M855”,这个型号对应5.56毫米步枪弹而非M2HB使用的12.7毫米机枪弹。影片最后从水路出现的政府军快艇,安装的武器是M2HB和M240通用机枪,后者在缅甸也是罕见的。而克伦族向导最终摧毁快艇的武器是美国特许生产的瑞典AT-4式84毫米火箭筒,在美军的装备编号为M136,不过此处也有一个小错误,因为这种火箭筒在发射前筒口都有完好的封盖,而本片中的封盖已经不见了踪影,因此应该是利用发射后的空筒体改装的道具。至于影片中出现的缅甸军服,除了领章和臂章等细节外,总体来说模仿得还是比较相似的,单兵装具中既有美式的LBV88,也有典型的苏式胸袋式弹匣包,基本符合实情。

  《第一滴血Ⅳ》中遗留在丛林里的“高男孩”炸弹,“阔刀”雷正是安放在它的尾部引信室位置。

很多人对影片中兰博孤身一人引开追击的政府军并将其消灭一节都会提出疑问,一颗小小的定向雷能引发那样惊天动地的一场大爆炸吗?不过这一点并不算是情节设计上的失误,这里涉及到此前小分队刚刚登岸时的一个伏笔,当时他们在丛林中曾路过一颗航空炸弹,克伦族向导说它是二战期间留下来的。这颗炸弹的体积和外形,说明它是二战中排名第二的重型常规炸弹——“高男孩”(Tall Boy)炸弹,该弹被设计来对付坚固地下目标和重型战舰,全长6.4米,最大直径近1米,重达5.4吨,仅次于重10吨的“大满贯”(Grand Slam),从6000米处自由坠落,能够穿过10余米的土层,并炸出直径30余米的弹坑。英军在二战期间一共投掷了700多枚该型炸弹,虽未有在亚洲地区使用的记录,但巴基斯坦至今仍保存有实物。而引爆“高男孩”的,则是狙击手事先带来的一颗M18A1“克莱莫”地雷,又称“阔刀”雷,它是越战期间美国在M18基础上研制的定向反步兵地雷,内含约0.7公斤C4塑胶炸药,爆炸后能将700粒钢珠抛至前方宽50米、高2米、60度广角的扇形范围内,杀伤距离远达100米。该雷既能通过M57脉冲点火器人工控制起爆,也可以设置成拉发或绊发。影片中兰博正是将其安放在航空炸弹尾部贴近引信室的位置,并将其设置成绊发起爆,当尾追而来的敌人触动时,“阔刀”雷起爆,高能炸药集中释放出的能量又将“高男孩”的引信诱爆,最终造成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爆炸。除了“高男孩”出现在缅甸丛林中有些突兀外,至少从理论上来说,这种作战方法是可行的。而且总体来说,由于《第一滴血Ⅳ》的情节和环境设定比较简单,失误之处也要少于前两部。

24年:一个英雄的轮回

《第一滴血》系列虽然是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商业电影,但它始终没有远离政治,甚至一直在通过电影表达对美国政府的某种批判,这也是该系列受到观众欢迎的原因。尽管从表面上看主人公兰博只是个“杀人机器”,但将4部电影连续起来看,他同时也是个一生都在和宿命抗争的悲剧人物,他的青春在越南丛林里消耗殆尽,故乡和亲人都已将他遗忘,只有崔特曼为代表的所谓“国家”在需要他的杀人技巧时才来找他,而余下时间他都被视为“另类”而不容于社会,只能选择流浪或远避他乡。

《第一滴血Ⅰ》是4部中场面最不火爆,但却最有内涵的一部,它将兰博这个人格与心理无不受到巨大创伤的边缘人物表现得非常充分。在影片所反映的1970年代后期,越战退伍军人是美国社会中最不受欢迎的人群,在激进的左派眼中他们是屠夫和凶手,而保守派则把他们看成是失败的替罪羊,兰博从战斗英雄到社会弃儿的巨大落差就是他们的缩影。史泰龙将主人公这种深层的悲伤与无奈演绎得几近完美。而影片最后借兰博之口对社会不公和政府“过河拆桥”行径进行的控诉,使该片具有了浓厚的反战意味。

随后的两部续集都将重心放在了动作场面上,但兰博的个人形象却没有因为心态刻画的减少而变得单薄。在第二部中,兰博出于对朋友的信任和对战友的情谊,再次拿自己的生命冒险,却再次被政府出卖,从此点来看,该片所表现的兰博作为“杀人机器”的人生悲哀,比第一部有所深入。评论家们众口一词地批评第二部的情节太过神话,却忽略了兰博的一句台词:“我只希望我的国家能够象我们爱她那样爱我们……”影片结尾那孤独远去的背影,代表的是兰博一种从此与所谓“国家使命”决绝的心态。身处泰国寺庙中的兰博本想遁世隐居,因此《第一滴血Ⅲ》完全是他自己的战争,行动的动力已经不再来自国家,而是为了搭救朋友而做出的主动选择。虽然影片客观上体现了美苏对抗的冷战背景,但兰博前去营救的是同样被美国政府抛弃的崔特曼上校,因此说兰博充当了“冷战工具”的话,未免有些牵强。即使再次成为英雄的兰博,仍无法正常回归原来的社会,他不仅失去了对国家和政府的信任,多年漂泊也在感情上拉开了和大洋彼岸的距离。兰博是一个古典英雄,虽然他坚守自己的立场与尊严,但他所信奉的依靠身体和道义去赢得胜利的时代已经过去,这或许正是他与功利主义至上的世界格格不入的真正原因。

在《谍影重重》和其它动作片已经极大地提高了观众欣赏口味的时候,兰博拿什么来对抗高科技武装起来的伯恩之流呢?谁也不会想到,21世纪的《第一滴血Ⅳ》会用20年前的故事套路和拍摄手法来打造一部成功的商业片,兰博选择了顺理成章却又完全不同的“粗野狂放”风格,然后把它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沉默寡言、魁梧而略显发福的史泰龙,在“宝刀已老”的悲凉气氛中,又单枪匹马地出发与暴虐的敌人进行战斗,结局是一如既往的大获全胜。但作为终结篇的《第一滴血Ⅳ》必须给兰博一个回家的理由,因此本片的宗教意味更加明显,兰博在和“杀人机器”的宿命抗争中找到了唯一的出路,那就是不再回避,正视命运,正确地引导和利用这种宿命,以恶制恶,惩恶扬善……随之一切都变得简单了,剩下的只有历老弥笃的凌厉杀气。结尾的杀戮,就是兰博借敌人的血肉,进行的一场人性的祭典,一直被“杀人机器”之名压抑的兰博,终于获得了解脱。过去不再是负担,终于能够正视自己的兰博,仍穿着和当年第一部中同样的M65军衣,带着自尊与自傲,坦然地走向亚利桑那的乡间农场,开始新的生活……兰博终于完成了他长达24年的轮回。

一暗一明,一正一反,兰博的出场和终结穿着相同,但心境完全不一样。回家的兰博M65风衣上不再有代表国家和军队的星条旗,隐含着主人公与“国家使命”的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