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台上的男尸图片:著名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漫画作品及趣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41:39
著名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漫画作品及趣绎

丰子恺先生简略丰子恺,浙江桐乡人,生于一八九八年。
一九一四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受业于
名师李叔同。一九二一年留学日本,学习
西画和音乐。归国后从事美术和音乐。一
九二四年开始发表漫画,成为进步文学研
究会会员。
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
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
《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著
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解放后,曾任上海美协副主席、主席,
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画院院长。
十年动乱期间,遭受迫害,积郁成病,
于一九七五年不治而逝,终年七十八岁。
父亲于一八九八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十一月九日生于浙江省崇德县
石门湾(今桐乡县石门镇)。祖上在石门镇开一家小染坊。祖父名丰
璜(字斛泉),长于诗文,于一九零二年乡试时中「举人」。父亲是
祖父的第七个孩子,是长子;父亲的姐弟大多夭折早亡。父亲八岁时,
祖父就患肺病去世。
父亲九岁时进私塾读书,十二岁入石门湾西溪小学。一九一四年他十六岁时,到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浙江第一师范的教师李叔同先生(后出家,法号「弘一法师」)教他图画、音乐,发现他的才能,鼓励他向绘画方面发展。李先生不但精于图画、音乐,也擅长戏剧、文学、书法,对父亲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
一九一九年父亲毕业于浙江第一师范后,在上海专科师范任教。一九
二一年初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参加洋画研究会与音乐研究会。年底由
日本返国。

一九二二年,父亲在浙江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这时开始作漫画。
有几幅画发表于《我们》杂志上。一九二四年父亲辞去春晖中学职到
上海创办立达学园。一九二五年父亲的漫画在郑振铎主编的《文学周
报》上连续发表,称为〖子恺漫画〗。一九二五年十二月由文学周报
社出版《子恺漫画》,内收画六十幅,这是父亲的第一本画集,也是
中国的第一本漫画集。
从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三七年间陆续出版的画集有《子恺画集》、《护
生画集》、《学生漫画》、《儿童漫画》、《都会之音》、《云霓》、
《人间相》等。其中除描写诗词意境、儿童生活与学生生活的画外,
有大量的画揭露旧社会的黑暗与劳动人民所受的苦难。同一时期中父
亲出版了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车厢社会》等,
又出版了大量的音乐书与艺术理论书,如《音乐入书》、《中文名歌
五十曲》、《近世十大音乐家》、《西洋画派十二讲》、《艺术趣
味》、《艺术漫谈》等。

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十一月,父亲率全家逃难。从故乡出发,经江
西,到达湖南长沙。后迁广西桂林。一九三九年春,父亲受浙江大学
之聘,到广西宜山浙大任教。后随浙大迁往贵州遵义。一九四二年秋,
父亲到达四川重庆,任教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一年后辞职,在家著
述为生。
抗战期间父亲在西南各省出版的画集有《漫画阿Q正传》、《大树画
册》、《客窗漫画》、《画中有诗》等。一九四一年在遵义绘成《子
凯漫画全集》,至一九四五年十二月由开明书店在上海出版。《全
集》共分六册,收画四百二十四幅。

一九四五年抗战结束,次年父亲回到杭州。一九四六至四八年住在杭
州期间出版的画集有《又生画集》与彩色版《子恺漫画选》等。
建国后父亲一直住在上海。任上海市人民代表与政协委员,又任全国
政协委员。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上
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一九六零年
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大部分时间在家著述。

建国以后父亲主要从事翻译俄文与日文的文学作品。译有《猎人笔
记》、《夏目漱石选集》、《源氏物语》等。画集方面出版的有《绘
画鲁迅小说》、《子恺漫画选》(一九五五年)、《丰子恺儿童漫画
选》英文本与印尼文本(一九五六年)、彩色的《丰子恺画集》(一
九六三年)。
父亲一生著作丰富,共有一百五十多种。他在绘画、文学、音乐、书
法、艺术理论与翻译等各方面都作出了贡献。他在国内外都有较大的
影响。

十年浩劫期间,父亲被林彪、‘四人帮’加上莫须有罪名,遭到残酷
迫害,身心备受摧残。一九七零年初他患重病,卧病半年。病愈后,
他不顾林彪、‘四人帮’的迫害,仍坚持作画,并从事翻译。但由于
长期受折磨,患了肺癌。一九七五年九月十五日,父亲在阴霾蔽日的
情况下含恨长逝。
一九七九年六月二十八日,在上海龙华公墓大厅举行隆重的骨灰安放
仪式。上海市领导同志在骨灰安放仪式悼词中指出:父亲痛恨旧社会
的反动统治,用美术创作来表示他的正义感和斗争精神;建国后他为
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忘我地进行劳动,热情歌颂了中国共产党,歌颂了
社会主义。宣读了中共上海市委为父亲彻底平反的决定。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1

近邻理应相亲


  

一把铁扇骨,好似许多又长又尖的长矛,把近在咫尺的两家邻人隔开,各不相干。穿西装背心的某甲手撑栏杆遥望,穿中装的某乙倚着栏杆闲眺。很可能,他们互相不知道对方姓什么,是干什么的。这把无情的铁扇骨,在这个五方杂处、良萎不齐的旧上海,原是屡见不鲜的。有人说,在旧上海,打个哈欠都会被割舌头的。谁知道隔壁住的是什么人,提防一下原也无可厚非。
  可是父亲从上海回江湾,经过天通庵,看到这样一把铁扇骨时,却感到触目惊心,认为这显然是防盗贼的,是人类丑恶的证据,是羞耻的象征。父亲所向往的,是“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那种使人悠然神往的安泰生活。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理应相亲。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2

钻研
  我的祖父丰鐄钻研了一辈子古书,好不容易考中一个举人,却因死了母亲,按规定不能进一步考进士做官,过四年便去世了。
  你看,画中那些从书里钻出了头的人,都已中年以上,甚至须发皆白。
  读某些书,尤其是科技书,确实必须钻研。不钻研,无法出成果。
  但父亲作这幅画,显然带有讽刺性质。他是讽刺那些“之乎者也”的老学究,或者“月亮也是外国的圆”的崇洋者。
  父亲并不反对勤奋读书。他那篇《我的苦学经验》中就谈到自己如何苦读。
  但他同时又赞成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大约这就是精读与泛读两者之间的关系吧!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2

可怜的小仆人
  现在的独生子女很难想像,这个正处于儿童的黄金时代、应在家受爸爸妈妈呵护的男孩,却已经当了小仆人,在替主人家照看躺在童车里的婴儿——他的小主人。
  他刚才推着童车来来回回走了好一会儿,才哄得婴儿睡着了,便趁机坐在路边柳荫下歇一歇。
  他抬着头,在想什么?一定是在想自己的爸爸妈妈。他多么想回到自己家里,回到爸爸妈妈的身边!可怜的孩子!他幼小的心里想了又想,还是弄不懂,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把他从身边拉开,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来过辛苦、劳累的日子?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2

代文盲写信
  文盲很可怜,要给久别的亲人写一封信也写不来。如果在现今,或许还可以通一只电话,诉诉别情。而在当时,只好求助于别人。
  为了适应这种需要,一些贫穷的知识分子便设摊专门代人写信。
  这位老妇人说出来的内容一定全部是口语,但到了这位书写人的笔底,却变成文绉绉的了。
  我小时候看到这幅漫画,读了题目《阿三夫君如见》,还以为这老妇人想对她丈夫说:阿三丈夫你如果见到……。长大后,才知道这是写信的一种格式。大约是“见信如见人”的意思吧。
  现在,在某些邮局门口,有时也还能看到这种代人书写的摊头。我国要全部扫除文盲,恐怕要把希望寄托在第三代人身上了。现在,在农村里,也还有二三十岁的文盲。我家从农村来的小保姆就是其例。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2

木俑伺候,叫人难受
  那年我十四岁(1934年),家住在杭州。但为了开明书店的事,父亲时常要去上海。有一次父亲去上海为“开明”画插图,他带我一起去,可以帮他剪剪、贴贴什么的。我们工作之余,常去南京路散步、逛街。
  有一天,我们到三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去玩,在一家公司的家具部看到一件小家具——一个用木料雕成的黑人的侧影,黑人作立正姿势,双手向前平举,手中捧一小盘。这是供人放置茶杯或香烟的。父亲皱起眉头说,“林肯早已宣布了《解放黑奴宣言》,为什么还要造这么个木制黑人来伺候人?”他还在《劳者自歌(十三则)》的第七则中写了这样一段文字:“我们坐在椅子上吸烟,喝茶,谈天,而教这个人形终日毕恭毕敬地捧着盘子鹄立在旁,伺候我们,使我们感觉上难以为情,我们似乎对他不起。”后来有朋友要送父亲这种家具,父亲断然辞谢。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3

首先要填饱肚子
  一个盲人,靠小孩用一根棍子扶着,挨门挨户讨饭。他们很可能是父子两人。盲人看不见,没办法干活;小孩还小,谈不上做工。可两人都得活下去,只好到处乞食。
  他俩走到一家的门口。小孩不识字,大人眼睛瞎,不知道这是一家眼科医院。过路人乍一看去,还以为是小孩搀着盲目的父亲去求医呢!谁知道他们当前最迫切的需要不是医治眼病,而是填饱肚子。这幅画看了真叫人心酸。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3

看洋画
  这玩意儿,如今的小朋友是看不懂了。
  我们小时候,既看不到电影,更谈不上看电视、录像。放学回家,就在家里干坐着,最多听大人讲讲故事。
  可是,有时街上来了放映“洋画”的人,只要给他三个铜板(铜板是当时最小额的硬币),那人就会推出一张张“洋画”(也就是今日的幻灯片之类)来给你看。由于看的洞眼只有几个,生意好的时候还得排队。站在街头的人只能看看做广告用的固定的一张。洞眼里看出来的,则一张换一张,而且是放大了的,有灯光,很亮。
  凡是从未见过的新产品,当时都被冠上“洋”字:洋火(火柴),洋袜(袜子),洋油(火油)。所以这种幻灯片被称为“洋画”,还有叫“拉洋片”、看“西洋景”的别称。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3

暂时失却了人生的自由
  有一度,父亲喜欢在运河里“开‘写生画船’……听凭船主人摇到哪个市镇靠夜,便上岸去自由写生……”有一次,船所泊的岸上,有家小杂货店,店旁的草地上停着一副剃头担。父亲悠闲地躺在船里,从船舱中望出去,正好看岸上的剃头司务(师傅)为人家剃头。他把窗框当画框,欣赏这幅活动的图画。
  父亲说,从绘画的角度看,剃头司务是主人,只是他一个人在盘旋奔走,而被剃的人暂时变成了一件东西。他“全身用白布包裹,只留出毛毛草草的一个头,而这头又被操纵在剃头司务之手,全无自主之权”。剃头司务“拨他的下巴,他只得仰起头来;拉他的耳朵,他只得旋转头去”。“人在被剃头的时候,暂时失却了人生的自由,而做了被人玩弄的傀儡。”
  父亲等到船窗中出现妥帖的构图时,便把这副剃头担速写了下来,题名为“野外理发处”。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4

村学校的音乐课
  乡村的学校设备十分简陋。能找到一位老师,借一间旧屋,办一所小学,已经很不容易了。国文、算术(那时不叫语文、数学)有人教就行,音乐课有没有无所谓。即使设音乐课,也不可能有风琴,遑论钢琴!这间小学总算有音乐课,音乐老师的乐器是一把胡琴。他拉胡琴,同学们一个个张大嘴巴齐唱,师生都自得其乐。但愿这位音乐教师的胡琴拉得很准,又愿教孩子们唱的歌曲既好听又健康,这就好了。这样的音乐教育同样会起到陶冶情操、培养素质的作用。
  记得父亲在《山中避雨》一文中曾赞美胡琴:“我……觉得胡琴这种乐器很有意思。……胡琴只要两三角钱一把,虽然音域没有violin(小提琴)之广,也尽够演奏寻常小曲。……倘能多造几个简易而高尚的胡琴曲,使像《渔光曲》一般流行于民间,其艺术陶冶的效果,恐比学校的音乐课广大得多呢。”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4

没饭吃又没书念
  坐在地上的孩子,看来是个小乞丐。他身旁的小桶里插有一双筷子,这是他的讨饭用具,讨得的残羹冷饭就倒在这只小桶里,用筷子捞来吃。他身旁有根扁担靠在墙上,这是做什么用的?大约讨不到东西吃时,他还当苦力替人家挑点行李赚钱吧?要不然就是用来打势利狗的棒。桶里空空的,这时他肚里一定很饿。
  从窗口可以望见,老师正在讲课,同学们在埋头听课,追求知识。这穷孩子早已是学龄儿童,可是他家连饭也吃不饱,哪来的钱供他念书?
  没饭吃,又没书念——肚子饥荒,知识也饥荒。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4

在两家当工役的夫妇
  小两口把儿子交给乡下奶奶代管,双双进城来当工役赚点钱。他俩运道不错,进城后都找到了人家,分别在两家当工役。这两家相距不远,因此两人常有机会在路上相遇,见了面赶快趁机说上几句。
  我仿佛听到了下面的对话:
  妇:你今天怎么有工夫出来?
  夫:我家老爷差我出来办点事。
  妇:他们待你怎么样?
  夫:老爷倒还可以,就是老太太挺噜苏的。你那一家呢?
  妇:相反,太太待我不错,就是先生很厉害,我给他骂过一顿……
  夫:你现在是从河边洗了衣服回来?
  妇:是的。先生特别爱干净,隔三差五要洗被单、床单。
  夫:已经做了一个月了,工钱拿到了吗?
  妇:太太说再过两三天发给我。
  夫:我家老爷今天就给了我。等你的工钱拿到了,一起由我去邮局汇给娘。
  妇(转过头去一望):我得赶快回去,免得先生又要骂人了。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4

赌博者
  看!这群人围在一起,兴奋得个个都集中注意力,在看小摊中央小碗里正在转动的两颗骰子。这是一种赌博。骰子停下来的那一刻,各个参加者谁输谁赢,便见分晓。等骰子停下来决定自己的胜负,精神容易兴奋,兴奋了容易出汗。热了,便把衣服脱下来,往树上一挂。中央那个戴帽子、穿白衣的是“庄家”,即赌博中的主持人。这种赌博没有什么技巧,完全是碰运气,不识字也能参加。而庄家是注定赢的。
  此画后来父亲重画时,干脆改名为“赌博者”。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5

乌衣巷口
  与这幅画的画面大致相同的,还有《乌衣巷口夕阳斜》。这画题取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一诗: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但父亲用古诗句作画,画的往往是另一回事,与古诗内容不一定有关。在《巷口》这幅画中,我们看到一位老太,手里牵的想必是她的孙儿。他两人在巷口观望。大约在巷内、在家里太闷热,孙儿吵着要奶奶带他到巷口走走,那里可以看路边的来往行人,又可看街上的车水马龙。这男孩很顽皮,走路像在跳舞,幸亏奶奶个儿高大,站得稳稳的,才不致被他牵倒。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5

看他究竟付多少钱
  父亲在《两场闹》一文中写他从旅馆楼上望下去看见四个坐人力车的人到达目的地后吵吵闹闹地克扣人力车夫的钱,而上了酒楼后,四人又吵吵闹闹地争付酒菜费。这两场闹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5月12日。而现在这幅《目的地》发表在同年8月24日的《申报》“自由谈”上。这一文一画不能说没有一点联系。
  人力车夫全凭两条腿跑路,辛辛苦苦地把顾客拉到了目的地,正用急切的、不很放心的目光看着那顾客从皮夹子里拿钱,看他究竟付多少钱。讲好的价钱,有时会被无理的顾客强横地扣掉一些。你看那顾客,低着头,一心专注在皮夹子上,连脸也被帽子遮住了。他不知在动什么心计。两人的表情都很真切。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5

上行下效
  虽然画里四人中有三人没有眼睛,但单看他们的嘴巴就知道其乐融融。这必然是个敬老爱幼的家庭。你看,夫妇两人搀扶着老母亲,多亲热。他们生有一个男孩,应该说必定非常宝贝。可是从画面上的安排来看,主要的中心人物是老母亲,而决不是男孩。
  现在的家庭,有些父母把孩子看成小皇帝,一切以他为中心。至于老母亲,如果身体尚健朗,可以利用她当保姆,做家务。身体不行了,那就至多让她吃口饭。到了中秋节,还会夫妻双双搀着她出来赏月吗?
  我小时候读到过一个故事:父母嫌祖母有时要打破饭碗,便为她钉了一只木碗。后来看见自己的孩子也在钉木碗,说是等父母老了给他们用。
  你如何对待老年人,就是为孩子做一个榜样,他将来也就如何对待你!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5

难关
  画中的小孩跨过的一个个难关是:会考,初中入学;会考,高中入学;会考,大学入学;就业。
  这是30年代时的情况。现在略有不同,但难关是一样的。进高中,进大学,或许更加难了。因为竞争的人多。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哪一家的父母不望子成龙!功课堆积如山,我做到夜里10点钟,你做到11点钟,他做到12点钟……
  就业这一关在画中特别高,可见当时就业非常困难。即使大学毕业,也难过就业这一关。
  难啊!难!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5

好花时节不闲身
  父亲在学时期十分用功,踏上社会后,工作非常努力。我从未见他闲坐一日。早上,有时要先工作一番再吃早饭。早饭后是最佳的工作时间,他往往是伏案一上午。午休后,他仍是工作。只有晚酌后才轻松一下。
  这幅画是画父亲自己。他写文章时总是手夹香烟的。1936年发表这幅画时他已成名,各方来约稿甚多。他在1936年(虚龄39岁)以前,已出版了9本画册、4本随笔、22本艺术理论、11本译作,编的书、画插图的书还不算在内呢。有这么多著作的人,怎么能不忙呢?难怪他在好花时节也不得空闲了!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6

以教人失业为业
  为什么用这样的题目?这位老师明明是在教学生画石膏像,怎么说他以教人失业为业?
  这使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位叫胡治均的先生,于1947年时向我父亲提出,要拜他为师学画。父亲回答他说:要拜师可以,但是千万不可学画。学了画会饿死的。胡治均先生因此而失去了当面向我父亲学画的机会,只有在父亲去世后,他才琢磨着自学起来。
  父亲当时说这话也是有道理的。学画的人,除非有特殊天才,才能出人头地。否则,是很难靠画画为生的。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6

他一口气画了八张
  全诗是这样:“典却春衫办早厨,老妻何必更踌蹰。瓶中有醋堪和菜,囊底无钱莫买鱼。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诗。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此诗名《闲居诗》,作者是元朝人吕仲实。
  父亲很喜欢最后这两句。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2月19日(农历大年初一)上午,他在桂林乡下两江的租寓中一口气以此为题作了八幅画,形式各不相同,用以送人及自留。
  我也很喜欢这两句。后来找到了全诗,更是赞叹不已。这完全是知识分子生活的写照!我家在抗日战争期间过的就是这种生活,只是没有典当而已。
  父亲循规蹈矩、辛勤耕耘了一辈子,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时,好容易过上“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的日子。谁料到1966年,比严霜烈日更残酷的狂风暴雨降临到他头上,他终于倒下了。他再也无法来迎接改革开放的次第春风了。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7

他一口气画了八张
  全诗是这样:“典却春衫办早厨,老妻何必更踌蹰。瓶中有醋堪和菜,囊底无钱莫买鱼。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诗。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此诗名《闲居诗》,作者是元朝人吕仲实。
  父亲很喜欢最后这两句。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2月19日(农历大年初一)上午,他在桂林乡下两江的租寓中一口气以此为题作了八幅画,形式各不相同,用以送人及自留。
  我也很喜欢这两句。后来找到了全诗,更是赞叹不已。这完全是知识分子生活的写照!我家在抗日战争期间过的就是这种生活,只是没有典当而已。
  父亲循规蹈矩、辛勤耕耘了一辈子,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时,好容易过上“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的日子。谁料到1966年,比严霜烈日更残酷的狂风暴雨降临到他头上,他终于倒下了。他再也无法来迎接改革开放的次第春风了。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7

欲近晓天啼一声
  五代诗人崔道融的这首以《鸡》为题的诗,父亲早在1940年出版的第二册《护生画集》中,就曾以此诗为题作了一幅画。在“文革”期间,他只是把此画重作而已。
  不知怎么一来,这幅画让“造反派”看到了,那还了得!买得晨鸡一只,主人对鸡说:你平常时候,不要等闲(随便)啼叫,要到深山月黑风雨夜,将近晓天时才啼一声。这不是分明在诬蔑“文革”时期是风风雨雨的黑夜吗?不是在盼望天亮吗?真是“罪该万死”!
  父亲当时作这幅画时,只是重画旧作而别无他意呢,还是确实在借题发挥,盼望这场暗无天日的浩劫早日过去,一声鸡叫,好迎接光明到来——这,只有问父亲自己了。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8

两小无嫌猜
  这是李白《长干行》一诗中的句子。所画的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却是我弟弟和蔡佩贞。那是1941年的事,那时我家住在贵州遵义狮子桥畔南坛巷底的熊家新房子里。我们租了一个楼面。东楼底层住着一家邻居,男主人叫蔡复绥。所生一女一男,女孩叫佩贞,与我弟弟年龄相仿,都是三四岁的幼童。他们两人常常手牵手一起走。弟弟还喜欢拿着爸爸的手杖,学大人的模样。
  父亲画下了这两个幼童的背影,配上江南的山水,题上“两小无嫌猜”之句。这幅画是父亲得意之作中的一幅,后来多次重画这两个幼童,用以祝贺新婚夫妇。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8

教育亟须改革
  画中的学生好可怜!为了得到毕业证书,有一个名叫100分的魔鬼抓住他的头发,使他不得不蹙着眉头死用功。
  从前的学生是这样,现在更是这样。因为现在竞争更厉害了,而且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总盼望自己唯一的孩子能成才。
  有的学生,放学回到家里,就做功课,一直做到晚上10时、11时……甚至更迟。小学生失去了天真活泼的童年,中学生失去了充满活力的青春,少女则更失去了花季时打扮的时机,都被这100分的恶魔抓住脑袋,动弹不得。其实,他们所学的东西,到了工作的时候,不一定都用得上。
  教育亟须改革,学生盼望解放!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8

“今天天气好!”
  奇怪,明明下雨,为什么说:“今天天气好!”而且说的时候,两个人笑得嘴巴合不拢来。
  我们现在每天早上习惯于听一下天气预报,如果是下雨,哪怕小雨,也会皱眉头,必须换上雨鞋,带上伞,多麻烦!
  可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大后方,有一个时期几乎每天都有空袭警报。早上起来,看见高山上的预报球挂起来了,情知不妙。不久,空袭警报的“呜——”声响起来,大家都必须躲进山洞里或防空洞里,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即使幸而没有紧急警报,飞机不来丢炸弹,往往也要到傍晚警报解除,才得回到家里。可是,只要是下雨天,飞机就不会来炸人。所以,遇到下雨天,人们彼此都要庆贺:“今天天气好!”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8

菜粥
  这幅画作于1939年。那时,我们正在贵州遵义。这一路逃难,生活很艰苦。兄弟姐妹多,父亲不胜负担。我们穿衣服只能遵守“新阿大,旧阿二,破阿三,补阿四”的次序。有时一件新衣几个人合穿,谁出去作客就让谁穿。至于吃的,经常是菜粥、菜饭。
  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却还是怀念着当年的菜粥、菜饭。把菜(往往是芥菜)用油炒过,加盐,在饭刚煮开的时候放下去搅拌,煮熟后,吃起来真香!现在我们吃时还加小菜,当时一吃菜粥、菜饭,就不再有其他的菜了,每人一碗,很简便。
  如今的孩子,吃不惯这些,他们要吃肯德基、麦当劳。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8

中国就像棵大树
  1938年夏,父亲带了我和二妹(丰宛音),到汉口去住了将近两月。那时父亲为开明书店做些工作。有一次,父亲在武昌乡间散步,看到一棵大树,“被人斩伐过半,只剩一干。而春来干上怒抽枝条,绿叶成荫。新生的枝条长得异常的高,有几枝超过其他的大树的顶,仿佛为被斩去的‘同根枝’争气复仇似的。”
  父亲由此联想起我们的国家,当时虽然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河山残缺不全,但由于人民空前团结,就像被斩伐的大树春天会长出更高的枝条、更多的叶子来一样,新生力量日益旺盛,最后胜利必属于我。
  他还就这一现象作了一首诗:“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绝。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并把这幅画作为插图,写了一篇文章:《中国就像棵大树》(上边的引文即据此文)。他还说:“这象征抗战固然好,但也不可如此限定。世间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事,都可以此为象征。”
  后来我弟弟出生了,父亲就据这首诗为他取名“新枚”。
  《劫后重生》一画也是以《大树被斩伐》为根据画的。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9

白猫黑猫
  两只猫走上书桌,打翻墨水瓶,弄得书上一塌糊涂。父亲画完这幅画,给加上了一个幽默的画题:“摧残文化”。至于把猫画成一白一黑,那完全是出于画面的需要:多一点变化。
  可是一到了“文革”中的“造反派”手里,他们又要从豆腐里寻骨头了。他们说,父亲在1940年抛出这幅黑画,是为了麻痹人民,说什么白猫黑猫是影射日本侵略者和中国共产党,意思是“不论白猫、黑猫,反正都是坏猫”。
  白猫和黑猫,在当时竟担任了这样不简单的角色!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9

幼弟新枚
  这是我最小的弟弟——新枚。母亲自从生了我(老大)之后,接二连三地又生了五个子女,连最小一个一吟在内,一共六人。我们六个兄弟姐妹都是相差只有一二岁或二三岁的,此后母亲不再生育,直到抗战开始,全家逃难到桂林,父亲应聘在桂林师范执教时,母亲又生了个儿子,取名新枚。新枚因而被称为“抗战儿子”。这个“末拖儿子”虽然生在艰苦的抗战时期,物质条件很差,但就精神上来说,他最幸福:父母特别疼爱自不待说,还有姐姐哥哥们的亲切照顾和呵护。你看,他还穿着一件小大衣呢!这是姑妈用大人的旧衣替他改制的,穿了多么神气!
  如今,这个最小的弟弟在香港工作,已经年过花甲。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9

千鈞一发
  1941年,那时候,我家住在贵州遵义。当地有一种大铁锅,叫鼎锅。我们家里人多,早上妈妈要煮一大鼎锅粥。没有地方放,就放在地上。
  我弟弟是1938年10月在广西桂林出生的。这时候才三岁,似懂非懂。自己会走路,会搬小竹凳了。可是当他搬了一只小竹凳经过鼎锅旁时,忽然小脑袋里起了一个念头:如果把小竹凳扔进这锅粥里去,一定很好玩。
  如果真的让他扔了进去,一锅粥就完了。幸而被妈妈及时喝住。
  但爸爸在一旁并不曾为这一险情担心。他倒觉得这件事很入画,于是就产生了《搬凳》这幅儿童画。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29

小弟人见人爱
  这也是我最小的弟弟新枚。他生于战时,物质条件差,没有巧克力吃,没有好衣服穿,但因为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受尽了父母兄姐的宠爱。
  他手拿一枝小花睡着了。在香花的催眠下,他睡得很安稳。从小脸那安详的表情看,他定是在做好梦:梦见好花满园姹紫嫣红;梦见糖果满桌随便他吃;梦见玩具满地任凭他玩。
  趁他午睡,爸爸在赶工作;妈妈在忙家务;哥哥姐姐正在读书看报。等他一醒,姐姐们会抢着来抱他。这个给他洗脸、洗手,那个给他喂粥、吃糖。爸爸妈妈早已等在一旁,准备抱他到外面去看野景呢!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0

又要捣蛋了
  又是顽皮的弟弟。自己会脱鞋了,趁抱他的大姐姐不看见,要把鞋往饭菜里扔。
  这一回,没有来得及抢救。不过,小鞋扔进菜碗里,总比小凳扔进粥锅里好一些。弟弟的布鞋不会很脏,这一碗菜基本上仍可吃。
  这幅画载于父亲1941年落花时节在贵州遵义星汉楼上自编的《子恺漫画全集》六册中的第二册“儿童相”中。这部全集,大都是把抗战前画集(已毁版)中的画重画出来。但其中也加入不少新作。《脱鞋》和《搬凳》就都是新作。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0

岁月不待人
  这是我,是“一吟十二岁画像”。那时我家住在贵州遵义,是1941年7月的事。
  爸爸要我练毛笔字。练完了毛笔字,我看到有一张白纸,就拿过来打算用毛笔画几笔。可是,从小没有画画的天才,乱七八糟的不知在画些什么。没心思再画下去了。搁笔抬头,却看见爸爸在画我,正好画到最后一笔。
  爸爸把这幅速写用毛笔画到宣纸上,着上水彩颜色。那天我穿的是“童子军”衣服:绿色的衣服,蓝色的领巾。最后,爸爸题上了陶渊明的四句很有意义的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是啊,岁月不待人。眼睛一晃,我已经71岁了!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0

一肩担尽古今愁
  自古至今,人人都要为衣食操心,奔走。难怪有两句诗说:“人生衣食真难事,不及鸳鸯处处飞。”
  像我们这种人,满足了衣食住行,还要看书,看画,做研究工作,娱乐。即使不是写写弄弄的人,也还要讲究衣着,讲究摆设……弄了一房间的东西。
  可是,画中这个男子,肩上一挑,就挑尽了自古至今一直为之发愁的衣和食。你看,前面一个铺盖,必要的衣服大概就放在这里面。后面是吃的东西吧。他只要一挑起这副担子,就可走遍天下。简直与三衣一钵的和尚生活差不多了。我羡慕他,然而又做不到。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0

快照
  抗战军兴,我家逃难到大西南,曾在广西的桂林、宜山(今宜州市)、思恩(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等地逗留过。广西人十分朴素、节约。公务人员一律穿灰色的制服,戴灰色的帽子。父亲一到广西,也做了这样一套制服,并穿戴起来拍了一张照,其打扮就像画中两人那样(他原来是穿长袍的)。
  快照,是当时广西路边常见的一种摄影。你拍好照后,只须稍等片刻,一张半身像就冲洗好交到你手里。当时我们感到十分新鲜,常去试拍。
  其实,这相当于现在的“宝丽来”照相,当然,这种快照质量要差得多。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1

善意的逐客令
  画题中的诗句,取自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全诗如下: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一杯一杯复一杯,已经到了“三杯不记主人谁”的程度。主人自己已经醉倒,感到昏昏欲睡,便毫不客气地下逐客令:“君且去。”但他对这位酒伴又觉恋恋不舍,就约他明天再来,准备跟他鼓瑟鼓琴,击节吟唱取乐。所以这样的逐客令实是善意的。
  父亲的漫画,除了受日本竹久梦二的影响之外,在国内还受陈师曾的影响不浅,父亲这幅画,与陈师曾的同题画十分相似,想必是父亲受陈师曾此画的启发而仿画的。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1

逃警报
  这幅画作于抗日战争期间。题目《紧急》是指发出了紧急警报,说明敌机已经飞临上空。爸爸牵着小女儿奔跑。爸爸心里急,跨步大,小女儿有点跟不上。妈妈呢?她拿着包裹、背着弟弟走不快,拖拖拉拉跟在后面。
  紧急警报声音呜咽,很可怕,把小鸟儿也吓得飞向树林躲藏。
  这种境况,我有过切身的体验。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1

落日放船好
  父亲的漫画,在国外是受了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的影响,也受过(艹路)谷虹儿的影响。在国内,近代漫画家陈师曾也给了他很大的启迪。
  陈师曾当时在《太平洋报》发表过《落日放船好》、《独树老夫家》等画,父亲看了十分喜爱。喜爱之余,便加以临摹。这幅《落日放船好》便是父亲以自己的笔调仿照陈师曾的同题漫画而作的。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1

昨夜剪刀寻不着
  作为画题的两句诗,取自清朝吴陶的一首七绝:
  藤梢橘刺罥烟鬟,芍药捎裙露未干。
  昨夜剪刀寻不着,晓来横在石栏杆。
  昨夜两个姑娘一定是在园里忙乎了一番,看看夜色越来越浓,便急着回屋,但剪刀怎么也找不到,无奈,只好先回屋再说。
  次日,两人有事出门,经过石栏杆,才发现原来剪刀好好地躺在石栏杆上。
  与这相似的情况,我们自己好像也体验过。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2

以群山为伴
  画题中的两句诗,取自明朝园信的《天目山居》一诗。全诗如下:
  帘卷春风啼晓鸦,闲情无过是吾家。
  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诗中的“我”,一定是个富有闲情逸致的隐士。他独居在这山间小屋中,吟吟诗,喝喝茶,望望山景,多么幽雅!面前一座座的山,在他看来好似一个个人伸着头在看,看他坐在庵中吃苦茶。
  他有群山为伴,并不觉得寂寞。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2

满山红叶女郎樵
  “满山红叶女郎樵”这一句出自曼殊大师(苏曼殊)的诗《过蒲田》。全诗是:“柳荫深处马蹄骄,无际银沙逐浪潮,茅店冰旗知市近,满山红叶女郎樵。”
  父亲在1943年就以这最后一句为题作画,以后又屡屡重作,并着色送人。
  可是在“文革”中,1974年批“黑画”时,这幅画竟被指责为“诬蔑三面红旗落地”。
  所谓“三面红旗”,是指“大跃进,总路线,人民公社”这三大政策。
  为什么“造反派”说这幅画是“诬蔑三面红旗落地”呢?原来他们所掌握的那幅画,树上掉下来的红叶恰好是三片。
  父亲在1974年9月4日给我弟弟的信中说:“……有些人神经过分敏捷,豆腐里寻骨头。前些时我受批判,主要的是为了一幅《满山红叶女郎樵》。……盖因红色政权,故不可樵也。……”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2

“坟”满为患
  唐朝诗人子兰作过一首五言诗《城上吟》:
  古冢密于草,新坟侵官道。
  城外无闲地,城中人又老。
  父亲用艺术夸张的手法,在城墙外面画了许许多多坟墩,像蒸笼里的白馒头一般。父亲作画,常喜欢在画中画一棵杨柳,有时还在空中添上一双燕子;可是在这幅死气沉沉的画里,他不再画春意盎然的垂柳,却画了一棵在他笔下少见的枯树。这大约是为了适应画面的需要吧!
  我觉得,这首五言诗的作者颇有预见:早在公元七八世纪的唐朝,他就在诗中提出了“死人与活人争土地”的问题。如今上海郊外土地已十分紧张,虽然大家早已放弃土葬,习惯于火葬了,但还有不少人要为骨灰盒做个小坟。上海没有闲地,便发展到苏州去,以致苏州也“坟”满为患,于是就提倡将骨灰水葬、树葬、壁葬或塔葬,以节省土地。然而至今响应者寥寥。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3

失子重归慈母怀
  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父亲有感于此,画了这幅画。
  他不满足于在画面上发挥,还想亲自踏上这个失而复得的宝岛看一看。
  1948年,机会终于来了。开明书店的负责人章雪村先生率家眷游台湾,顺便去察看“开明”在台湾的分店,邀父亲同行。父亲带着我一同前往。
  我们在台湾逗留了两个月,父亲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画了好几幅画,丰收而归。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3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全文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

  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

  悲哀的事啊!

  瞻瞻!你尤其可佩服。你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你甚么事体(杭州话)都想拼命地用全副精力去

  对付。小小的失意,象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你都要哭得嘴

  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外婆普陀去烧香买回来给你的泥人,你何等鞠躬尽瘁地抱他,喂

  他;有一天你自己失手把他打破了,你的号哭的悲哀,比大人们的破产、失恋、broke

  nheart②,丧考妣、全军覆没的悲哀都要真切。两把芭蕉扇做的脚踏车,麻雀牌堆成

  的火车、汽车,你何等认真地看待,挺直了嗓子叫“汪——,”“咕咕咕……”,来代替汽

  油。宝姊姊讲故事给你听,说到“月亮姊姊挂下一只篮来,宝姊姊坐在篮里吊了上去,瞻瞻

  在下面看”的时候,你何等激昂地同她争,说“瞻瞻要上去,宝姊姊在下面看!”甚至哭到

  漫姑面前去求审判。我每次剃了头,你真心地疑我变了和尚,好几时不要我抱。最是今年夏

  天,你坐在我膝上发现了我腋下的长毛,当作黄鼠狼的时候,你何等伤心,你立刻从我身上

  爬下去,起初眼瞪瞪地对我端相,继而大失所望地号哭,看看,哭哭,如同对被判定了死罪

  的亲友一样。你要我抱你到车站里去,多多益善地要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回到门

  口时你已经熟睡在我的肩上,手里的香蕉不知落在哪里去了。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

  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

  病的、伪的!

  你们每天做火车、做汽车、办酒、请菩萨、堆六面画,唱歌、全是自动的,创造创作的

  生活。大人们的呼号“归自然!”“生活的艺术化!”“劳动的艺术化!”在你们面前真是

  出丑得很了!依样画几笔画,写几篇文的人称为艺术家、创作家,对你们更要愧死!

  你们的创作力,比大人真是强盛得多哩:瞻瞻!你的身体不及椅子的一半,却常常要搬

  动它,与它一同翻倒在地上;你又要把一杯茶横转来藏在抽斗里,要皮球停在壁上,要拉住

  火车的尾巴,要月亮出来,要天停止下雨。在这等小小的事件中,明明表示着你们的弱小的

  体力与智力不足以应付强盛的创作欲、表现欲的驱使,因而遭逢失败。然而你们是不受大自

  然的支配,不受人类社会的束缚的创造者,所以你的遭逢失败,例如火车尾巴拉不住,月亮

  呼不出来的时候,你们决不承认是事实的不可能,总以为是爹爹妈妈不肯帮你们办到,同不

  许你们弄自鸣钟同例,所以愤愤地哭了,你们的世界何等广大!

  你们一定想:终天无聊地伏在案上弄笔的爸爸,终天闷闷地坐在窗下弄引线的妈妈,是

  何等无气性的奇怪的动物!你们所视为奇怪动物的我与你们的母亲,有时确实难为了你们,

  摧残了你们,回想起来,真是不安心得很!

  阿宝!有一晚你拿软软的新鞋子,和自己脚上脱下来的鞋子,给凳子的脚穿了,刬袜立

  在地上,得意地叫“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的时候,你母亲喊着“龌龊了袜子!”立刻

  擒你到藤榻上,动手毁坏你的创作。当你蹲在榻上注视你母亲动手毁坏的时候,你的小心里

  一定感到“母亲这种人,何等杀风景而野蛮”罢!

  瞻瞻!有一天开明书店送了几册新出版的毛边的《音乐入门》来。我用小刀把书页一张

  一张地裁开来,你侧着头,站在桌边默默地看。后来我从学校回来,你已经在我的书架上拿

  了一本连史纸印的中国装的《楚辞》,把它裁破了十几页,得意地对我说:“爸爸!瞻瞻也

  会裁了!”瞻瞻!这在你原是何等成功的欢喜,何等得意的作品!却被我一个惊骇的

  “哼!”字喊得你哭了。那时候你也一定抱怨“爸爸何等不明”罢!

  软软!你常常要弄我的长锋羊毫,我看见了总是无情地夺脱你。现在你一定轻视我,想

  道:“你终于要我画你的画集的封面!”

  最不安心的,是有时我还要拉一个你们所最怕的陆露沙医生来,教他用他的大手来摸你

  们的肚子,甚至用刀来在你们臂上割几下,还要教妈妈和漫姑擒住了你们的手脚,捏住了你

  们的鼻子,把很苦的水灌到你们的嘴里去。这在你们一定认为是太无人道的野蛮举动罢!

  孩子们!你们果真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激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

  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象你们这样出肺肝相示的人。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象你们样

  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最是我到上海去干了无聊的所谓“事”回来,或者去同不相干的人们

  做了叫做“上课”的一种把戏回来,你们在门口或车站旁等我的时候,我心中何等惭愧又欢

  喜!惭愧我为甚么去做这等无聊的事,欢喜我又得暂时放怀一切地加入你们的真生活的团体。

  但是,你们的黄金时代有限,现实终于要暴露的。这是我经验过来的情形,也是大人们

  谁也经验过的情形。我眼看见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象绵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

  我的孩子们!憧憬于你们的生活的我,痴心要为你们永远挽留这黄金时代在这册子里。

  然这真不过象“蜘蛛网落花”,略微保留一点春的痕迹而已。且到你们懂得我这片心情的时候,你们早已不是这样的人,我的画在世间已无可印证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现在受到人们的重视,原有子恺漫画,最早在文学周报上出现。

  另外,丰子恺十分善于画竹。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3

《子恺漫画选》自序 
 我作这些画的时候,是一个已有两三个孩子的二十七八岁的青年。我同一般青年父亲一样,疼爱我的孩子。我真心地爱他们:他们笑了,我觉得比我自己笑更快活;他们哭了,我觉得比我自己哭更悲伤;他们吃东西,我觉得比我自己吃更美味,他们跌一交,我觉得比我自己跌一交更痛……。我当时对于我的孩子们,可说是"热爱"。这热爱便是作这些画的最初的动机。


  我家孩子产得密,家里帮手少,因此我须得在教课之外帮助照管孩子,就像我那时一幅漫画中的《兼母之父》一样。

  我常常抱孩子,喂孩子吃食,替孩子包尿布,唱小曲逗孩子睡觉,描图画引孩子笑乐;有时和孩子们一起用积木搭汽车,或者坐在小凳上"乘火车"。我非常亲近他们,常常和他们共同生活。这"亲近"也是这些画材所由来。由于"热爱"和"亲近",我深深地体会了孩子们的心理,发见了一个和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儿童世界。儿童富有感情,却缺乏理智;儿童富有欲望,而不能抑制。因此儿童世界非常广大自由,在这里可以随心所欲地提出一切愿望和要求:房子的屋顶可以要求拆去,以便看飞机;眠床里可以要求生花草,飞蝴蝶,以便游玩;凳子的脚可以给穿鞋子;房间里可以筑铁路和火车站;亲兄妹可以做新官人和新娘子;天上的月亮可以要它下来……。成人们笑他们"傻",称他们的生活为"儿戏",常常骂他们"淘气",禁止他们"吵闹"。这是成人的主观主义看法,是不理解儿童心理的人的粗暴态度。我能热爱他们,亲近他们,因此能深深地理解他们的心理,而确信他们这种行为是出于真诚的,值得注意的,因此兴奋而认真地作这些画。

  进一步说,我常常"设身处地"地体验孩子们的生活;换一句话说,我常常自己变了儿童而观察儿童。我记得曾经作过这样的一幅画:房间里有异常高大的桌子、椅子和床铺。一个成人正在想爬上椅子去坐,但椅子的座位比他的胸膊更高,他努力攀跻,显然不容易爬上椅子;如果他要爬到床上去睡,也显然不容易爬上,因为床同椅子一样高;如果他想拿桌上的茶杯来喝茶,也显然不可能,因为桌子面同他的头差不多高,茶杯放在桌子中央,而且比他的手大得多。这幅画的题目叫做《设身处地做了儿童》。这是我当时的感想的表现:我看见成人们大都认为儿童是准备做成人的,就一心希望他们变为成人,而忽视了他们这准备期的生活。因此家具器杂都以成人的身体尺寸为标准,以成人的生活便利为目的,因此儿童在成人的家庭里日常生活很不方便。同样,在精神生活上也都以成人思想为标准,以成人观感为本位,因此儿童在成人的家庭里精神生活很苦痛。过去我曾经看见:六七岁的男孩子被父母亲穿上小长袍和小马褂,戴上小铜盆帽,教他学父亲走路;六七岁的女孩子被父母亲带到理发店去烫头发,在脸上敷脂粉,嘴上涂口红,教她学母亲交际。我也曾替他们作一幅画,题目叫做《小大人》。现在想象那两个孩子的模样,还觉得可怕,这简直是畸形发育的怪人!我当时认为由儿童变为成人,好比由青虫变为蝴蝶。青虫生活和蝴蝶生活大不相同。上述的成人们是在青虫身上装翅膀而教它同蝴蝶一同飞翔,而我是蝴蝶敛住翅膀而同青虫一起爬行。因此我能理解儿童的心情和生活,而兴奋地认真地描写这些画。

  以上是我三十年前作这些画时的琐事和偶感,也可说是我的创作动机与创作经验。然而这都不外乎"舐犊情深"的表现,对读者有什么益处呢?哪里有供读者参考的价值呢?怎么能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发见画材呢?

  无疑,这些画的本身是琐屑卑微,不足道的。只是有一句话可以告诉读者:我对于我的描画对象是"热爱"的,是"亲近"的,是深入"理解"的,是"设身处地"地体验的。

  画家倘能用这样的态度来对付更可爱的、更有价值的、更伟大的对象而创作绘画,我想他也许可以在生活中--尤其是在今日新中国的生气蓬勃的生活中--发见更多的画材,而作出更美的绘画。如果这句话是对的,那么这些画总算具有间接帮助读者的功能,就让它们出版吧。

  丰子恺放生趣闻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有名的漫画家,他去世已多年,遗留给后人以丰富的艺术遗产。丰子恺的漫画可谓别具风格,他有着国画的深厚根基,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生动的图像。特别是他取材多是人世间的辛酸事,为劳苦大家抱不平,因而他的漫画深受人们所喜爱。

  人道是丰子恺有一副菩萨心肠,这话可不假。丰子恺是笃信佛教的,他是一位虔诚的居士,一生都苦口婆心地劝人们护生戒杀。他也因放生而闹出了一则趣闻。

  抗日战争之前,在苏州缘缘堂期间,有一次,丰子恺先生从石门湾携带一只鸡,要到杭州云栖放生。但是他对鸡也起了恻隐之心,不忍心像常人一般在鸡脚的部位捆缚起来把鸡倒提着,于是撩起自己的长袍把鸡放在里面,外面用手兜着。由石门湾乘船经崇德,到长安镇转乘火车。因为他用手兜着的布长袍裹面鼓起了一团东西,看过去这个怪模样很可疑,因此在长安镇火车站引起了一个便衣侦探的怀疑,便一直追踪着,同车到达杭州,一出站门便衣侦探便把他捉住,恰巧站外早有人迎侯丰子恺,于是彼此说明原委,侦探才知跟错了人。丰子恺捧着要放生的母鸡,引得在场众人大笑不已。

  丰子恺为什么笃信佛教呢?他既是受了弘一法师的影响,而更主要的是受了父亲的薰陶。他父亲丰斛泉在一九二零年中了举人,但是因故未去北京赶上最后一科的科举会试,眼看清朝已在风雨飘摇,仕途无望,只好在家设塾授徒,维持生计。丰斛泉为人平易可亲,热心助入。邻里亲朋故凡有婚丧之事,都请他撰联题书。他也为人代笔书信,或代书契约等,都从不计较酬金。

  丰斛泉一次为渔人代笔,知道渔人穷苦,没有接受酬金。一天,渔人送来大小水鱼七只,水鱼亦即是鳖。丰斛泉平素诚心信佛,好为善举。当夜,他梦见有七位穿着裙子的女人向他跪拜求救,大呼“老爷救救,老爷救救—”丰斛泉猛地醒来,深感梦境奇怪,反覆思量,不得其解。检点平日自己所作所为,也没有见愧于心之事,但是梦境使他整日坐立不安。忽然悟到水鱼四周有一圈软皮,俗称作“裙”,因此相信是七只水鱼托梦向他求救,便立即全数放生。

  丰子恺幼承家教,在作为佛教居士之后,更加爱好放生。他绘有《护生画集》六集,流传于世。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相传是释迦牟尼诞生日,佛教徒习惯在这一天放生。丰子恺在每年这一天,买来螺狮蚬蚌鱼虾,带领子女一同去放生,就是平日,也不时亲自放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4

散文
丰子恺:《口中剿匪记》

口中剿匪,就是把牙齿拔光。为什么要这样说法呢?因为
我口中所剩十七颗牙齿,不但毫无用处,而且常常作祟,使我
受苦不浅,现在索性把它们拔光,犹如把盘踞要害的群匪剿尽,
肃清,从此可以天下太平,安居乐业。这比喻非常确切,所以
我要这样说。
把我的十七颗牙齿,比方一群匪,再像没有了。不过这匪
不是普通所谓“匪”,而是官匪,即贪官污吏。何以言之?因
为普通所谓“匪”,是当局明令通缉的,或地方合力严防的,
直称为“匪”。而我的牙齿则不然:它们虽然向我作祟,而我
非但不通缉它们,严防它们,反而袒护它们。我天天洗刷它们;
我留心保养它们;吃食物的时候我让它们先尝;说话的时候我
委屈地迁就它们;我决心不敢冒犯它们。我如此爱护它们,所
以我口中这群匪,不是普通所谓“匪”。
怎见得像官匪,即贪官污吏呢?官是政府任命的,人民推
戴的。但他们竟不尽责任,而贪赃枉法,作恶为非,以危害国
家,蹂躏人民。我的十七颗牙齿,正同这批人物一样。它们原
是我亲生的,从小在我口中长大起来的。它们是我身体的一部
分,与我痛痒相关的。它们是我吸取营养的第一道关口。它们
替我研磨食物,送到我的胃里去营养我全身。它们站在我的言
论机关的要路上,帮助我发表意见。它们真是我的忠仆,我的
护卫。讵料它们居心不良,渐渐变坏。起初,有时还替我服务,
为我造福,而有时对我虐害,使我苦痛。到后来它们作恶太多,
个个变坏,歪斜偏侧,吊儿郎当,根本没有替我服务、为我造
福的能力,而一味对我贼害,使我奇痒,使我大痛,使我不能
吸烟,使我不得喝酒,使我不能作画,使我不能作文,使我不
得说话,使我不得安眠。这种苦头是谁给我吃的?便是我亲生
的,本当替我服务、为我造福的牙齿!因此,我忍气吞声,敢
怒而不敢言。在这班贪官污吏的苛政之下,我茹苦含辛;已经
隐忍了近十年了!不但隐忍,还要不断地买黑人牙膏、消治龙
牙膏来孝敬它们呢!
我以前反对拔牙,一则怕痛,二则我认为此事违背天命,
不近人情。现在回想,我那时真有文王之至德,宁可让商纣方
命虐民,而不肯加以诛戮,直到最近,我受了易昭雪牙医师的
一次劝告,文王忽然变了武王,毅然决然地兴兵伐纣,代天行
道了。而且这一次革命,顺利进行,—迅速成功。武王伐纣要
“血流标杵”,而我的口中剿匪,不见血光,不觉苦痛,比武
王高明得多呢。
饮水思源,我得感谢许钦文先生。秋初有一天,他来看我,
他满口金牙,欣然地对我说:“我认识一位牙医生,就是易昭
雪。我劝你也去请教一下。”那时我还有文王之德,不忍诛暴,
便反问他:“装了究竟有什么好处呢?”他说:“夫妻从此不
讨相骂了。”我不胜赞叹。并非羡慕夫妻不相骂,却是佩服许
先生说话的幽默。幽默的功用真伟大,后来有一天,我居然自
动地走进易医师的诊所里去,躺在他的椅子上了。经过他的检
查和忠告之后,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口中的国土内,养了一大
批官匪,若不把这批人物杀光,国家永远不得太平,民生永远
不得幸福。我就下决心,马上任命易医师为口中剿匪总司令,
次日立即向口中进攻。攻了十一天,连根拔起,满门抄斩,全
部贪官,从此肃清。我方不伤一兵一卒,全无苦痛,顺利成功。
于是我再托易医师另行物色一批人才来。要个个方正,个个干
练,个个为国效劳,为民服务。我口中的国土,从此可以天下
太平了。

1947年冬于杭州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4

丰子恺与漫画




丰子恺漫画的诞生始于他从日本留学归来后,那时的丰子恺正处于苦闷时期,因为丰子恺读的书,看的画多了,觉得"师自然"的忠实写画法与他幼年时"印"<<芥子园画谱>>一样都是依样画葫芦.产生了一种"我想看看书再画,但是越看越不会画了",但正是在这苦闷时期,一种新的画风已经在他的思绪中形成了.

可以说,丰子恺的漫画风格正是他从琐事中挖掘出的,那是源于一次,春晖中学开校务会的时候,由于丰子恺对会议内容无头绪,便观看"那垂头拱手而伏在仪席上的同事的倦怠的姿态。回家后用毛笔把他画了出来,便把它贴在家门的背面独自欣赏。

由于这幅画引起了他的兴趣,于是不断的把一些琐事一一描出。他认为"初做的画,那是由景而发,有不吐不快的感觉。""把平时所信口低吟的古诗句词也试译出来。""做小画,并在画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的英文缩写TK"丰子恺没有想到要把画发表。有一次被夏尊丐发现后,连声赞赏:"好!再画!再画!"丰子恺深受鼓舞,以后就更大胆了。画了之后,让朋友传观。

丰子恺的第一幅漫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发表在朱自清和俞伯平在北京主办的文艺期刊《我们的七月》上,这被郑振铎发现,因此郑便打听丰子恺的下落,向丰子恺索画。并把丰子恺的画炉陆续续发表在他主编的《文学周刊》上,并冠以"漫画"题头。中国漫画大概由此开始的吧,而丰子恺也是在此时以"子恺漫画"闻名的。1925年郑又把丰子恺的漫画选了绝大部分用文学周刊的名义结集出版,仍以《子恺漫画》名称。这次出版的画集得到了朋友们的热情支持,纷纷为之做序写跋。1926年《子恺漫画》又以开明书店版本出版,并且多次再版。从这以后到1935年子恺的漫画相继出版有《子恺画集》(1927开明版本),《学生漫画》1932年儿童版,《云霞》1935年天马版,《人间相》1935年开明版,《都会之音》1935年天马版本等画集。

丰子恺的画曾受中国画家陈师曾的启发,再加上他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受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画风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另外,还有西阳画派中,19世纪的著名画家米勒也给丰子恺创造以直接影响。

丰子恺在自己漫画创造时,曾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是描写古诗句时代,第二是描写儿童相时代,第三是描写社会相时代,第四是描写自然相时代。初期古诗句时代的画,朱自清称之为"诗词句图",这样的作品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翠拂行人首》,《人散后,一钩新月。。。》,《几人相忆在江楼》,《野渡无人舟自横》,但与晚期的"古诗新画"相比,却有特色。

儿童时代的孩子画,大都以自己孩子为模特儿。他认为儿童才是真正的人,因此他也就真心疼爱孩子们。从儿童的生活中观察到可爱的意境,他便取材做画。"虽然描写的是儿童生活平凡的小事,由于真实和生动,所以成为意味深长的能够吸引读者反复阅读的艺术品。"在笔法上,以简洁,洗练为其特色。如《阿宝赤膊》《锣鼓响》一画,即可体现。丰子恺越是热爱儿童的天真无邪,也就越痛感人间不平等,穷孩子的不辛。因此在他所画的儿童相实际上也是含着社会相。如《贫民窟之冬》,《高柜台》,《二重饥荒》,《小主仆》等作品。都是对社会的控诉。

社会相的画,是以周围环境的人物为模特,以民间生活,学生生活,都市生活的见闻,感想,为题材的。写民间相的作品大都以运河两岸的农家和小市民为题材。人物无所不包,即有农民、小贩,村妇还有赌徒、酒徒等等。作品如《话桑麻》、《云霞》、《三眠》、《馄吨担》、《头彩十六片》。。。。。。

学生生活的漫画,有的是丰子恺自己学生时期的生活回忆,有的是执教是时期的观察和感想。还有的是对旧社会的讽刺。相关的作品如《舍监的脚》、《调养室中》、《某事件》、《毕业后》《升学机》、《某种教育》等等。写的都市作品的有不少反映了都市的不合理现象和都市劳动人民悲惨生活,有工人、清道夫、堂倌、穷孩子、脚夫、黄包车夫还有乞丐。这其中有名的几幅漫画如《最后的一吻》、《邻人》、《劳动节特刊的读者不是劳动者》、《"我们所造的"》、《颁白者》、《渴者》、《脚夫》、〈阿大去借米拾的提灯归〉。丰子恺曾用简短的话道出作此画的动机"吾画既非装饰,也非赞美,再不可为娱乐;而皆人间不可调和相,不欢喜相,与不可爱相,独何欤?东坡曰:'恶岁诗人无好诗。'若诗画通似,则窃比吾画于诗可也。","恶岁"两字概括了一切。

  丰子恺漫画的最后一个是时期,即"自然相"。他希望自己的眼"从恶岁转入永劫",自己的笔也"从人生转向自然"。但从他的画的形式来看,大都是古诗新画,但在构图和笔调上和早期不同。这与抗战爆发后丰子恺流浪到大后发分不开的。因为祖国的西南是峭壁奇峰,层峦曡嶂,山间蜀道,油壁轻车。他的画材都是诗词中的能入画的句子。作品如<<油壁轻车蜀道难>>、〈〈满山红叶女郎樵〉〉等都是这一时期作品。这类"古诗新画"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品。古人做了有画意的诗句,丰子恺配了有诗意的画面。但从技术上来看,这类"古诗新画"在画面上比价定型了,已不再是来自现实生活的写生画。

以上四个时期,"交互错综,不能判然划界"。从丰子恺的漫画来看,大都是来自现实生活中,朱光潜认为,丰子恺善于"从纷纭的世态中挑出人所熟知的,而却不注意的一鳞一爪,来加以点染","他的这种画可以说是现实主义与烂漫主义的妥贴结合",又认为"他的画品就是他人品的表现。。。。。。子恺从顶到踵浑身是个艺术家。"由于子恺的漫画题材都是来自现实生活,而且是平凡的现实生活。因此他的漫画很多都为人们所喜爱,从而遍布人们的手中。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5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父亲喜爱这两句诗,因其含有哲理(讽刺某些人像煞有介事而其实只是水上浮云)。他曾于1941年以此为题作了一幅画。到1963年,又改变画面重画此题,载于7月7日香港的《新晚报》。谁知大祸临头了。
  这幅画被国民党的《真报》看中,又加上另外几幅画,一起登出,冠以“从丰子恺的漫画看今日之大陆”。这一下完了。这幅画被指责为“含沙射影地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只不过像青云浮在水面上一样的虚无缥缈”。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5

热烈的重庆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逃难到重庆,重庆与吾乡石门镇不仅语言不同,连饮食习惯也不同。重庆人喜欢吃辣椒。父亲在重庆喝不到正宗的绍兴酒。重庆人喜欢喝大曲酒,那是父亲碰也不敢碰的。他只能喝一种叫渝酒的黄酒。
  天气寒冷的时候,我们也喜欢吃一点辣椒。可是重庆人即使在赤日炎炎的盛夏,也能吃辣椒和大曲。所以父亲称之为“热烈的重庆”。
  我在重庆住过四年,不仅学会了讲四川话,也学会了吃辣椒,对这个城市还相当怀念呢!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5

滑竿
  唐朝李白写过《蜀道难》一诗,诗中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句。可见蜀道之难,自古闻名。如果年迈、体弱或一时有病,爬不动山,就需坐轿子。四川有一种简易的轿子,叫做“滑竿”。滑竿是由两根竹竿中间绑一块由竹片编成的小席构成,人躺在席上,由两人扛了上山。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滑竿:两根竹竿上挂下两块小木板,高的一块坐人,低的一块搁脚。
  游峨嵋山时我坐过滑竿,觉得上山时还可以,下山时很怕,人似乎要掉下来,必须双手紧紧扶住两旁的竹竿。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5

狂欢之夜
  1937年11月,父亲带着我们全家躲避日寇,背井离乡,逃难一直逃到重庆。
  终于熬过了漫长的八年,于民国卅四年即1945年8月10日的晚上,听到了日本侵略军投降的喜讯。
  父亲在《狂欢之夜》一文中说:“处处响着爆竹声。我挤向一家卖爆竹的铺子,好容易挤到了铺子门口。我摸出钞票来,预备买两串爆竹。那铺子里的四川老板正在手忙脚乱地关店门,几乎把我推出门外。我连喊‘买鞭炮,买鞭炮’……把手中的钞票高举送上。老板娘急忙收了钞票,也不点数,就从架上随便取了两包爆竹递给我……他们的门就关上了。”
  这幅画里画的就是这天晚上的情景。不过,画的可不是父亲自己,因为他是有胡子的。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6

复员比逃难更苦
  1945年8月10日,传来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万众欢腾,爆竹齐鸣。
  那么,过后父亲为什么说“八月十日的爆竹比八年的炸弹更凶”呢?
  这幅画于1946年12月2日发表在上海的《立报》上。自从抗战胜利到次年9月,这一年的时间里,父亲吃尽千辛万苦,才得率着我们回到江南。先是船票难买,无法“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而只得北上绕道走陇海路。因逢内战而半途折回,盘川耗尽,他乡卧病。途中戒严,露宿街头。尝尽种种艰辛,才得回到江南。
  无怪乎父亲说:这次复员,等于又一次逃难。胜利的爆竹声,甚至比八年的炸弹更凶。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6

母亲连忙逃进家门
  抗日战争胜利了,胜利已至胡不归?原来是知识分子太穷,没有盘川。怎么办?只有变卖一切家用器什、文具书籍。而且亲自摆地摊。
  说起摆地摊,我是内行。我家每逃到一地,必须买一些家具、炊具和杂物。后来要换一个城市了,便摆地摊把这些东西卖掉。这时候,父亲往往是东奔西走张罗车舟,只有母亲和我守地摊。但母亲是大户人家出身,不习惯于抛头露面与人家讨价还价。所以每次有人来问价格时,她连忙逃进家门,留下我对付买主。我当时还小,到一地,就学会了当地的方言,正好对付买主。小孩子不觉得难为情,只觉得好玩。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6

“回乡豆”
  “回乡豆”原来的名称是“茴香豆”。茴香是一种可充作调味香料的植物。用茴香煮的老蚕豆,叫做“茴香豆”。但现在大约由于放的香料更多,所以改称为“五香豆”了。在鲁迅小说《孔乙己》中,还称“茴香豆”的。
  抗日战争胜利了,想回乡,但没有盘川。于是母女两人煮一点茴香豆沿街叫卖,多少可以赚一点钱。
  父亲听到这叫卖声,认为这不是“茴香豆”,而是“回乡豆”,因为她们是为了要回乡才卖豆的。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6

一人出亡十人归
  从1937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共延续八年之久。胜利后没有能力马上回家乡的(就像我家那样),便延到次年才得回去。
  如果这个男子1937年逃亡出去,次年就结婚,然后,一年生一个孩子,九年正好成了十口之家。
  那时候,没有“计划生育”。我的母亲就生过九个孩子(如果连小产的一个也算在内,共十个),死了一男一女,也还剩下一大串。不过,我以上的,都是抗战前出生的,只有一个“抗战儿子”,便是我弟弟,生于1938年。
  画题中所谓“复员”,是指抗战胜利后的回归,也就是从战时状态转入和平状态。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7

一一交还白发人
  抗日战争爆发,年青人背井离乡,远走大西南。两老不肯同行,留在沦陷区。八年抗战胜利了,年青人变成了中年人,儿女一个个生出来。幸而都安然无恙。
  复员回到家乡,父母已经两鬓斑白,然而骨肉团圆,一个也不缺。“一一交还白发人”时那种心惰,绝非长久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所能体会。
  至于说“十年骨肉团圆在”而不说八年,是因为抗战胜利后舟车拥挤,不是每个人都马上能回去的。我家就是等了一年才得重归故里。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7

凭吊缘缘堂废墟
  1937年11月6日,家乡浙江石门湾(今属桐乡市)遭日本飞机轰炸,全镇顿成死市。缘缘堂——1933年建造的一座楼房——后门外不远处落下炸弹数枚,我们全家当天就避到乡下雪姑妈所在的南深浜,没想到11月21日就与缘缘堂不告而别,从此开始了八年离乱的逃难生活,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才于1946年返回江南,暂住在上海朋友家。歇息几天之后,父亲便下乡去凭吊石门湾故居。
  凭着荒草地上一排墙脚石,父亲好容易认出了他的书桌所在的位置。“一株野生树木,立在我的书桌的地方,比我的身体高到一倍。许多荆棘,生在书斋的窗的地方。”父亲的心情无法形容,“次日就离开这销魂的地方,到杭州去另觅……新巢了。”这幅画追忆了父亲当时凭吊的景况。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7

修车比开车更了不起
  我们在抗日战争的时候逃难到大西南,起初是坐船,后来则往往是坐汽车。西南地区多山,汽车盘山而行,险峻得很。遇到“抛锚”(即汽车坏了),更不堪设想,哪里像现在这样可以打拷机求救。一切得靠自己。司机往往有一个助手同行,我们这些孩子们对这助手最感兴趣也最崇拜,因为他会修车。我们觉得修车比开车更了不起。
  瞧,一车人在深山里束手无策,全亏那助手探身入车底修理,才得重登旅途。不然的话,今天只得在荒山里宿夜了。画中的乘客们屏息静气,甚至还有两个毕恭毕敬蹲着准备随时帮忙的人,画面十分生动传神。
  因为这个印象太深刻了,所以后来我们自己“办小人家家”时,也常常给硬纸糊的卡车配备司机之外的助手。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7

逃也不好,不逃也不好
  抗战期间,父亲曾在浙江大学任教,当时(1939年)我家随浙大逃难到广西宜山(今宜州市)。在那里住了半年多后,日寇攻南宁,浙大嘱师生员工各自逃往贵州指定地点。我家与浙大教育系心理学教授黄羽异(黄翼)先生一家合雇一辆汽车,讲好送到贵州都匀,并付了定洋,约好在某一地点等候。到了开车那天,大家一早来到约定地点等车,岂知汽车杳无踪影。等了半天,车子还是不来,却望见山上挂起了预报球。所谓预报球,就是告诉居民敌机正在飞向此城市。敌机靠近到一定程度,再加一个球——挂两个球,称为警报球,发出空袭警报,告诉大家赶快躲进防空洞。敌机飞到城市上空时便发紧急警报。当时挂出了预报球而行李尽在路旁,真是逃也不好,不逃也不好。幸而警报不来,但汽车也不来!我们受骗了,白白丢了定洋。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8

物物交换
  法币,指1935年11月国民党政府发行的一种纸币。关金,指1931年5月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海关金单位兑换券”,简称“关金”;1942年4月,作为纸币的一种,与法币并行流通。当时物价不断飞涨,民不聊生。米价涨得快,上午一个价,下午又是一个价。有人知道上午的米价,下午拿了钞票去买10斤米,岂知又涨价了,所拿的钱只够买5斤了。
  于是,老百姓之间就索性以物换物,简直回复到了物物交换的古代。这幅“一壶酒换一斗米,不识关金与法币”,讲的就是当时的民间实况。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8

未吃粥,先吃藤条
  1934年夏,家乡浙江石门湾一带大旱,老天爷一直不下雨。气温保持在35℃以上的日子长达55天,极端高温40.2℃。田中禾稻全枯焦。农民颗粒无收,家家断炊。为了救济农民,石门湾镇上设了几个施粥处,北隅是其中的一处。四郊农民一早出来讨施粥吃。为了不使男女混杂,施粥处分为“男左”、“女右”两处,画中是“男左”的一处。
  施粥处拥挤不堪。警察拿了藤条抽人,算是维持秩序,这就使可怜的饥饿人群未吃粥,先吃藤条。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8

车厢与社会
  车厢内这种现象,想必你们经常看见,甚至亲身遭遇过。先坐的人,占了坐位的一大半,而且认为理所当然,仿佛这是在他自己家里。
  其实,岂止车厢内,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现象也比比皆是。
  在我们的住房条件还没有得到改善之前,几家人家合一个厨房,或者合一个公共走廊。于是先住进来的人家就在厨房里占领很多地方,或者在公共走廊里不属于自己范围的地方堆上许多无用的器物。
  处处想占便宜,其实反而吃亏了。因为这种人丧失了做人的起码品德。是失去了,而不是占有了。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8

一块钱有没有二十粒好买?
  抗战时期,在重庆曾流行这样一句话:“领来的米,买来的肉,解除警报礼拜六。”当时米价贵,肉难买,警报频频。所以说,最开心的时刻便是公家发下米来(当时公务员有时可领到公家发的米),自己排队好不容易买到了肉,警报解除了,而且正逢星期六,全家得以团圆,安心地吃一顿有肉的饭。这岂非最开心的时刻!
  抗战胜利后,满以为不再会有这种情况。岂料物价飞涨。1947年6月3日登载在上海《申报》上的这幅画,描写“买米归途”,两个贫穷的公务员自语说:“一块钱有没有二十粒好买?”
  物价涨到如此程度,日子真难过。裤子可以打了补丁再穿,饭总不能不吃呀!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9

隔篱呼取尽余杯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这是杜甫的诗《客至》。
  好一派田园风光。尤其是最后两句,充满了邻居之间的人情味。
  父亲很喜欢饮酒。他觉得独酌不够味,希望有一个酒伴。住在上海的房子里,邻居之间往往是“老死不相往来”,所以他羡慕“隔篱呼取”的情景。在实际生活中做不到,画一幅画也可聊以自慰。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9

和平万岁
  1945年(民国卅四年)8月10日,这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就像1976年10月6日传来“四人帮”被打倒时一样高兴。
  十年浩劫,八年抗战,这是老一代人经历过的两大劫难。8月10日之夜,传来日本侵略军无条件投降的喜讯,我们在重庆别说有多高兴了。父亲在上一年中秋的次日,就心血来潮地填了一首《贺新郎》,其中有句云:“来日盟机千万架,扫荡中原暴寇。便还我河山依旧。”父亲一直盼望着“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日子,如今总算盼到了。谁知胜利后数月内,物价飞涨,交通困难,把胜利的欢喜消除殆尽。不过这是后话。在当时,确实是到了“喜欲狂”的地步。
  画中的男人当然不是我父亲。一则因为父亲不是军人;二则我那七岁的弟弟新枚,当时正在重庆附近歌乐山的医院里治大脑炎,不可能被他高高举起。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39

爸爸回家来团聚
  抗战期间,常有这样的情况:让家属留在家乡,自己因工作关系随单位去大后方。这男孩与他所等候的爸爸从来没有见过面。因为他出生的时候,爸爸已经远走他乡。因为大肚子的妈妈行动不便,就只好留下不走。孩子生下后,在身边没有爸爸的情况下长大,只听妈妈时常讲起爸爸,却从来不曾同爸爸见过面。
  八年抗战终于胜利,爸爸可以回家团聚了。孩子兴奋地在等火车,火车里载着他的爸爸。妈妈呢?大概她让孩子在这里等,自己先去买月台票(即站台票)了。
  画中“复员期”三字,指各部门从战时状态转入和平状态的时期,这里具体是指回返江南。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0

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朝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为: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抗战胜利后,由于交通困难,我家到1946年夏才从大后方回到江南。当父亲第一次还乡探望故里——浙江石门湾时,那里已成一片废墟,不可复识。乡亲们看见父亲一行人操着道地的石门湾土白边走边谈时,觉得十分惊奇:这小镇上怎么来了一群陌生人,说话却全是本地口音!后来,父亲听见背后有人窃窃私语:“丰子恺!”“丰子恺回来了!”但父亲一路走着,却不见一个认识的人,因为这些人抗战前都是孩子或少年,现在都已变成成人。父亲若要认识他们,只有问他的父亲叫什么。父亲说,“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两句诗,从前是谈谈而已,想不到如今自己做了诗中的主角!
  这幅画便是有感于上述情况而作。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0

买鸡蛋不要钱?
  孩子在学校里做过应用题。今年200元一个,去年100元一个,前年50元一个。依此类推,公公小时候,买鸡蛋岂不是不要钱了?
  “物价飞涨”——今日的孩子恐怕都没有这个概念。但在1937—1945年的抗日战争时期,乃至抗战胜利后的最初几年,用“飞”字来形容物价的涨,是再贴切不过了。有时带了钱出门买物,走到商店门口,就在这段时间内,要买的东西价钱已涨了。钱不够,买不成!
  我家兄弟姐妹多,妈妈不可能工作。在那段岁月里,全靠爸爸一个人挣钱养活我们七个孩子和妈妈,还有一个姑妈和外婆。一个人养活十个人,好辛苦!幸而那时伙食费比较低廉,不像现在,伙食费成了生活的主要开支。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0

战争的起源
  两个男孩抢一盒饼干,终于打起来。
  世上有些侵略战争和反侵略战争,不也是这样吗?只不过不是抢饼干,而是侵犯别国的领土。你来抢我的地盘,我当然要争回来。
  以小喻大,这原是父亲作画、写文的表现手法之一。
  但是一到了“文革”时期,这幅画就受到了批判。“造反派”们说:“财产的私有制及阶级的存在是战争起源的唯一原因。”又说:“丰子恺把剥削阶级为掠夺私利而战和劳动人民为捍卫本阶级利益而战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事情混为一谈。在1947年解放战争中丰子恺抛出这幅黑画,其目的是为了美化剥削阶级的代表蒋介石,为他的**反人民非正义战争开脱罪责……用心何其毒也!”
  乖乖!一幅小小的画,竟被拔高到为蒋介石开脱罪责。现在看来,似乎可笑。但在当时,却是认真地批判,迫使你不得不“低头认罪”。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0

向孩子们学习
  孩子们即使闹翻了脸,甚至打起来,但没多久又和好了。因为他们心地纯朴、天真,不像有些大人,勾心斗角,心地狭窄,易记仇,讲帮派。你看,画中的两家男主人吵架,各自的妻子还在后面帮腔,而自家楼上的儿女却隔着栏杆送花朵。
  父亲在《华瞻的日记》一文中曾以孩子的口吻说:“像我们这样的同志……何必分作两家?即使要分作两家……尽可你们大人作一块,我们小孩子作一块,不更好吗?”“这个‘家’的分配法,不知是谁定的,真是无理之极了。想来总是大人们弄出来的。”
  愿天下的大人不要如此执着,向孩子们学习一下,给邻居送一朵花吧!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0

大外孙 小娘舅
  这幅画是我家生活的写照。我的弟弟新枚是抗战时期(1938年)出生的“未拖儿子”。我二姐宛音的大儿子宋菲君出生于1942年,比我弟弟只小三岁。这里画的就是他们甥舅两人,都很像。这位爸爸兼外公,尤其像,可算作父亲的一幅侧面自画像。
  菲君天真烂漫的预言叫人发笑。如今他已长大到年近六旬,但还是只能叫爸爸为外公,升不了级!他现在已是光电研究所所长,教授,成了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专家”,对于外甥不能因年龄的增长而升级成为与娘舅同辈——这个简单的道理,他当然早已懂得了吧!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1

捕鸟
  在农村,孩子们喜欢捕鸟。捕鸟有各种方法,其一是用一根短棒支起一只大竹匾,在匾下撒些稻谷。短棒上缚有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操纵在捕鸟人手里,那人躲在隐蔽处。慢慢地,各种各样的鸟悄悄飞来啄食匾下的稻谷。捕鸟人伺机将绳子一拉,匾下的鸟全被罩住了,有稻鸡、角鸡、蓝背、麻雀……可怜活泼泼的鸟儿就成了阶下囚、盘中餐。
  你看窗内那个捕鸟人,只见他一脸的狞笑。
  这是父亲为鲁迅的小说《社戏》所作的插图。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1

侄儿抱叔叔
  旧时家庭往往多子女,生五个、六个不稀奇。那时不讲计划生育,不讲优生优育。我母亲就生过九胎(其中二人夭折),外加一个一出生就死亡的早产儿。十胎成活七胎,我们兄弟姐妹七人都长大成人,这在一个动荡的年代里,已是很不容易的了。
  记得50年代初期,当时学习苏联,还曾提倡过多生孩子,当“光荣妈妈”呢!
  画中的老人,想必是个多子女者。他的长子已经有了个十来岁的儿子,他早已当上爷爷,而自己却又生了个幼子,幼子反比孙儿小!他的长孙已经大到抱得起他的幼子,不过抱得有点吃力,爷爷连忙伸出双手,要把宝贝幼子接过来。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1

母氏劬劳
  母亲的烦恼,往往来自多子女。尤其是星期日,孩子们放学在家,男孩精力旺盛,在家打打闹闹,玩玩吵吵,原是常事。
  长矛在地上一扫,碰倒了痰盂;大刀向空中一挥,打碎了灯罩;小男孩走路不小心,被脸盆架绊倒……母亲一见,自然会骂他们一顿,然后赶快替小男孩换下脏衣、脏裤,默默地把地板拖干净,上街去买新的灯罩来换上……
  精力发泄过后,挨了骂的孩子们便各自去做功课了。
  到下个星期日,这一切大概会重演一遍,慈爱、辛劳的母亲又得烦恼一天,又会骂他们一顿,然后默默地为他们收拾一切。《诗经》曰:“母氏劬劳。”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1

上行不正下行歪
  人们惯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里说的是“上行不正下行歪”,道理相同。下边总是以上头作楷模的。
  画中副题是“看布置画展有感”。父亲对于墙上挂的、贴的,要求特别严格。稍有一点歪斜,他就看得出来,要求纠正。这一点,我们也受到了训练,看到歪的就很不安,马上要设法去纠正。但有些建筑工人,连电灯开关也会装歪,我们无力纠正,只得尽可能不去看它。
  画幅和开关尚且如此,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检,走上歪路,那就不堪设想了。所以,领导必须成为群众的楷模,家长必须对孩子作出好榜样。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2

江南秋
  父亲是佛教徒,皈依弘一大师的。人家或许以为他吃常素。他确实吃过一个时期素,但后来还是开了荤。不过,他不喜吃猪牛羊肉,倒喜欢吃水产。大约由于爱喝酒的关系,特别喜欢以蟹下酒。我有时笑他,他便自我解嘲说:“所以我与弘一大师相差太远了!”
  父亲吃蟹,与祖上传统也有关系。我祖父喜吃蟹,而且吃得很干净。父亲也是同样。他还把两只蟹钳(螯)交叉粘合起来,使之成为一只蝴蝶的形状,贴在门上。每到秋天,我家门上就有这种蝴蝶出现了。
  人们往往喜欢把蟹、菊二物联系在一起,因为都是秋天的产物。所以父亲作了这幅《江南秋》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2

西湖上的烧香客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约两年,那时我家住在杭州里西湖静江路(今北山路)85号。每到春秋农闲的时候,便可看见门口有成批的农民烧香客,往灵隐寺方向迤逦而去。
  父亲的友人舒国华先生(时任《浙赣路讯报》编辑部副主任),把这情况写成诗,其中有“不是急来抱佛脚,为乘农隙去烧香”之句。父亲看到了,觉得很入画,便拿来作为画题,对着门口走过的烧香客画了这幅写生画。
  每至烧香时期,我家就会有不少乡亲前来投宿,家中很热闹。反正父亲是嗜素的,乡亲们烧香时期都吃素,在我家吃饭很方便。
  父亲虽然反对迷信,他自己从来不烧香,但认为乡亲们有这种信仰,农闲时出来逛逛西湖,是借佛游春,也挺有意思。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2

两首《浣溪沙》
  “饮酒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即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父亲曾书写过这首诗,我们只知其作者叫杨椒山,不知何许人,亦不知诗的名称。
  父亲特别喜欢这首诗,除了专为诗作了这幅画外,还仿照其第一句,自作了两首《浣溪沙》:“饮酒看书四十春,酒杯长满眼长明,年年贪看物华新。但愿天天多乐事,不妨日日抱儿孙,最繁华处作闲人。”“饮酒看书四十秋,功名富贵不须求,粗茶淡饭岁悠悠。彩笔昔曾描浊世,白头今又译《红楼》,时人将谓老风流。”
  当时我家住在上海近淮海路的陕西南路,所以说“最繁华处”。《红楼梦》,则是指那时(1961年)他正在翻译的日本古典小说《源氏物语》(该小说有“日本《红楼梦》”之称)。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2

人生苦
  想当年他俩风华正茂,游春赏月,寻欢作乐,享足人间福;到如今虽然月似当年,而两人却屡遭不幸,憔悴不堪,垂头丧气,尝尽世间苦。
  他俩究竟遭逢了哪些辛酸事呀?从他们的表情看,我也能猜着几分。总不过是丧子之痛,失业,家遭盗窃,债台高筑,病魔缠身,等等,等等。
  大约因为穷途潦倒,羞于见人,两人挤到一角,恨不得逃出画面去。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3

施舍也要看对象
  这是明朝宗臣的《卖花曲》(原诗第二句为“一枝值万钱”,第四句为“一钱不相捐”)。
  父亲是佛教徒,提倡众生平等。众生都应该平等,更何况人类。
  而实际上,社会不平等现象比比皆是。造成的原因有种种。新社会如此,旧社会则更甚。有钱的人,吃好穿好住好之后,还要买名贵的花卉欣赏。至于道旁乞丐向他们伸手要钱,对不起,头也不回一下。我受父亲影响,对乞丐总是尽可能布施。
  其实,布施也不能无原则。社会太复杂了,无原则布施有时会助长懒惰倾向,有时甚至给自己招来麻烦。听说现在有流氓胁迫大批孤儿乞讨来供他挥霍;还有人教唆年青人写一张纸放在地上假称失学以骗取路人同情;也有的乞丐结成一帮,你给了这个,其他的立刻围上来缠住你不放。看来好事也难做啊!最近得知我国绝大部分贫困地区已解决温饱问题,令人振奋。要解决贫富悬殊的问题,还得靠政府啊!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3

胡调唱罢换新腔
  年青人或许不认识图中这个东西是什么玩意儿。那是一架“留声机”,也叫“唱机”。以前没有录音机,更没有什么VCD。收音机中收听到的戏曲或音乐,只能随它播什么就听什么。要指定听梅兰芳或贝多芬,那就要去买一架唱机来,配上自己喜爱的唱片。
  父亲在缘缘堂时期就买过唱机和许多唱片。抗日战争爆发,这些东西全部随缘缘堂被付之一炬。一直到1943年在重庆安定下来,我家才得重新置备唱机和唱片。
  这幅画是应《立报》之约而作,发表于1948年元旦。父亲用换唱片的形式来表示迎接新的一年。题目中的民国卅六年岁除,是指1947年最后一天。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3

我们年青时也曾戴花
  现在有些年轻人,对老年人采取鄙夷的态度,仿佛这是另一种类型的人,几近于废物。有一次,我去邮局寄包裹,在包裹的封皮上写英文地址,一个姑娘看见了,对她的女伴说:“倒看不出,这个老太婆会写英文!”在她们看来,老太婆应该是什么都不懂的可怜虫。
  其实,我们老年人也曾有青春,有事业;你们青年人将来也会变老的。“百无是处老形骸,也曾头上戴花来。”我们年青时也曾戴花。现在老得像画中人那样了。所不同者,我们不像画中人那样缠小脚,也不以这种旧式的“洋套”代替帽子,其他又有什么两样呢!
  谁逃得掉“老”这一关。青年人,对老人——你的未来——多一些尊重,多一份理解吧!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3

圈圈圈上天
  “胀,胀,胀!再胀要破了!”说的是男孩吹泡泡。实际上,父亲是在比喻物价的“涨”。
  这幅画作于1948年12月。那时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国民党从1935年4月开始发行“法币”以代替银元之后,法币不断贬值。贬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国民党就另外发行一种纸币,叫“金圆券”。叫老百姓把手中的法币兑换成金圆券,每三百万法币,兑换一元金圆券!可是金圆券的命运又如何呢?
  父亲的一个学生叫吴甲原的,很幽默,填了一首《菩萨蛮》,可惜我只记得其首尾。开头两句是:“人人竞说金圆券,‘金圆’两字何曾见。”(钞票上没有印上这两字。)最后两句是“莫再似当年,圈圈圈上天!”
  结果,金圆券仍然是“圈圈圈上天”。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4

为念争战苦,好景忽减色
  此画画的是西湖风景,是父亲最喜爱的景色。可是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人民流离失所,挣扎于敌寇的炮火之下。因此,即使面对如眉黛般秀丽的山、如眼波般碧蓝的水,这般好风景也大大减色了。
  同是这一画面的一幅彩色画,如今悬挂在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上的丰子恺故居缘缘堂旁的丰子恺漫画馆里。那是父亲于1938年画了送给同学同乡顾庸(又名顾禹廷)先生的。1985年毁于战火的缘缘堂重建落成后,顾先生把这幅画捐赠出来,还配上一副对联:“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自为邻。”
  这幅黑白画最早刊载在1939年2月出版的《文艺新潮》杂志上,1940年又收载在父亲的《大树画册》中。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4

“星汉楼”住不下去了
  看了这幅画,就使我回想起1942年在贵州遵义南坛巷租赁熊家新屋时期的情况。
  起初,熊家新屋给我们很好的印象,窗外望去是湘江,环境颇为幽静。有一晚,看到明月稀星与楼前流水相映成趣,父亲忽然想起苏东坡“时见疏星渡河汉”之句,便给自己的居室定名为“星汉楼”。
  谁知住了一段时期,这一带出现了惨不忍睹的情状:国民党禁鸦片,却放过了有钱有势的贩毒者,专抓些吸毒的小百姓来枪毙,以便向上邀功。而我家前方的湘江边沙滩上,正好成了枪决的刑场。每逢凄厉的军号声和悲惨的哭声阵阵响起时,我们连忙关上窗户。但“爸爸不要去!”的惨叫声仍然挤进窗缝,传到耳边来。
  “星汉楼”住不下去了。于是决定去重庆!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4

这些玩具都不要
  这幅画作于1947年7月。或许是由于对日本军阀的侵略战争和蒋介石发动的内战产生厌恶之情,或许是对儿童教育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许两者兼而有之,父亲画下了这幅画。
  可是,在“文革”中这幅画被称为“充满着反革命政治内容的黑画”。“造反派”说这幅画的矛头直接指向共产党和解放军,还说在这个时候画这幅画,是要解放军停止进攻,使蒋介石能苟延残喘,徐图再起,继续与人民为敌。
  那么,照他们的说法,要让儿童从小与大炮坦克为伴,充满火药味,长大了做一个好战者?
  爱好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愿望。呼吁丢掉战争玩具,便是表达画家自己渴望和平的心情。
  渴望和平,难道就等于助长侵略战争吗?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4

经过一排棺材去上学
  看了这幅画(作于二三十年代),我想起了父亲的一篇文章:《俭德学校》,此文后来稍加删改,改名《记乡村小学所见》。这所乡村小学的校舍,是“会馆里面三间祠堂屋,……其进出须通过会馆的停柩所”。全校取复式教授法,共分两班。校长专任一班,“另外请一位本地老先生专任教师。此人驼背,每天早上拿着长烟管和铜茶壶鞠躬如也地到校……”
  画题中所谓“某乡的学校”,从画中拱形门的招牌可以看出,是一所“国民小学”,但这块招牌并没有将原来的“停柩所”三字完全贴没,而且大门两侧的对联“到处青山可埋骨,劝君自发早还乡”也还是让它挂着。本来嘛,这屋子是停柩所兼小学。小学生有地方念书就行,只是每天上学总要经过许多装有死人的棺材旁,想起来实在有点害怕。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5

胖子苦
  胖子有种种苦恼:坐黄包车(旧时一种由人拉着跑的车子)不受欢迎——拉起来太重、太吃力;坐火车不受欢迎——坐在他旁边的人嫌太挤,若是热天,还会闻到汗臭;赴宴吃饭不受欢迎——饭桌若是八仙桌,与他同坐一边的人只能占三分之一的地位;要做件衣服,裁缝师傅不欢迎——衣服大,做起来费布、费时又费力,买现成的吧,尺码太大买不到。还有,如画中所示,到人家家里去作客,坐在藤椅中挤得紧紧的,起来告辞时会出现十分尴尬的局面。你看,那主人站起来向他拱手时,忍不住地笑,坐在主人旁边的人也在大笑。
        (宝)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5

杵影歌声
  1948年9月,父亲带我从居住地杭州来到台湾。我们登上阿里山,又来到日月潭。那里有高山族的居民。大公主正外出,我们与二公主合影留念。高山族的姑娘们还跳舞给我们看。她们手持劳作用的杵,载歌载舞,煞是好看。父亲在一旁略作速写,回到宿处,就画成此图。
  我们去台湾,是从杭州出发来到上海坐轮船的。父亲的朋友、《浙赣路讯报》的舒国华先生用他的私人小汽车送我们到杭州火车站。
  后来父亲把以台湾景物为题材的这套画,赠给舒国华先生。幸亏有他保存下来,今天才能与读者重新见面。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5

来之不易!
  且不说这幅画的内容。我要介绍的是这幅画的来历。
  贵阳有一位“丰迷”徐某,原来与我并不相识。有一天他给我来信,告诉我说:他(一位内科医生)只因反“右”时被误划为“右派”,在深山老林度过了廿三年劳改生活。某次奉命出诊,经过书店,买到了一册《民主日记》,内有十二个月的十二幅画,均丰子恺所作。可是,他所叙说的,其中《江南田地平如掌》一幅,却是我从未听说过的。我请他给我复印寄来。他便回到过去劳改的地方取回自己的医学书籍,一页页地翻查寻找,果然找到了!他高兴得跳起来,如获至宝地带回贵阳,给我挂号寄来。
  这虽然只是一幅复制的画(父亲的黑白漫画如今都只剩复制品,原稿早已不存),但也来之不易。特地把这过程写下来,让读者知道一下这幅画的来历!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5

反对迷信
  父亲是佛教徒,然而,父亲绝不相信迷信。1938年7月24日,他在桂林写了一篇文章叫《佛无灵》。文中说:“……这班人……的念佛吃素,全为求私人的幸福。……信佛为求人生幸福,我绝不反对。但是,只求自己一人一家的幸福而不顾他人,我瞧他不起。……受了些小损失就怨天尤人,叹‘佛无灵’,真是‘阿弥陀佛,罪过罪过’!……我不屑与他们为伍。……”
  父亲对于拜佛只求个人幸福的人都瞧不起,更不用说迷信了。
  因此,他画了这幅《戒刀禅杖齐着力》的画,被逐出山门的那个恶鬼身上写着“迷信”两字,可见父亲对迷信是十分厌恶的。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7

六日辛勤一日闲
  这幅画于1957年12月3日登载在《文汇报》上。那时候没有双休日。一连工作六天,起六个早,到星期天,够疲劳的了。桌上的时针指着8时。这一下可睡够了!睡眠充足,精神也就振奋。你看那画中人,高举双手,笑得咧开了嘴。父亲把“一日闲”描写得如此生动,好像他是有切身体会的。
  可事实上,父亲自己从来没有星期天。他除了开会或出门旅游外,几乎天天伏案工作,数十年如一日。青年壮年时,他为了赶工作,常常到深夜才睡;老年时,则天天一大早就起床。如果早饭还未煮好,他就先做一会儿工作。他从来不把时间浪费在床上,总是一醒就起来。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7

双工
  50年代时,我还有空打毛线,一般毛衣都是自己织的。那时候,社会上的妇女,一般都会打毛线。市场上也没有那么多毛衣、羊毛衫卖。即使有,也很贵。
  可是,打毛线毕竟太费时间,所以我只能边看书边打毛线。这种做法又让父亲注意到了。他马上画下了速写,创作了这幅画,题名《双工》,于1958年5月24日发表在报上。
  如今,忙得连看电视、看书的时间也没有,所以也无法再做双工。即使能边看什么边打毛线,我也不会去打。因为市场上到处有羊毛衫卖。
  我们的生活水平毕竟提高了。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7

无人售货
  如今,我们看惯了超市,觉得很平常,没有什么希罕。可是在1958年的时候,上海市的中百一店初次出现了一个无人售货柜,实在令人纳罕!
  这个无人售货柜表示了对顾客的充分信任。父亲认为这一新生事物值得歌颂,所以他画了这幅画,于7月3日登载在《解放日报》上。
  看来是条件尚未成熟,不久,无人售货柜夭折了。但后来,上海——乃至全国——超市勃然兴起。不是一个柜台无人售货,而是整个商店无人售货!
  虽然由于某些人品德堕落,超市时有失窃现象,但从整体来说,毕竟没有亏本,所有有名的超市都一直在开下去。这说明人的素质已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父亲当年赞许的无人售货柜,终于有了很大的发展,值得庆贺!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8

胜读十年书
  1958年11月22日,父亲去观看了四川省革命残废军人演出队的表演。他感动得流下了泪水。
  当这支演出队来上海时,父亲到火车站去迎接。次日,他写下了《胜读十年书》一文。他在文中说:“我和一位英雄握手……他是没有手而只有腕的。他的腕特别温暖,……足证敌人只能摧残他的手,万万不能摧残他的心!……他这手是为了我们而牺牲的;但他不但绝不怨恨我们,却还要用无手的腕来给我们表演艺术!……我禁不住两行热泪夺眶而出。……”父亲说:“上这一堂课,胜读十年书!”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8

“和平”两字也不能提
  1959年,父亲作了这首《一剪梅》,题名《清明》:“佳节清明绿化城,草色青青,树色青青。室中也有绿成荫:窗上花盆,案上花盆。日丽风和骀荡春,无意和平,人意和平。人生难得两清明:时节清明,政治清明。”
  这样一首称颂政治清明的词,居然也有问题。1973年,上海中国画院要组织一次上海市书法篆刻展览,向父亲要书法作品展出。父亲写了这首词,交我送到画院去。接待我的是以前出版社的同事书法家庄久达。他遗憾地说:这幅词不宜展出,因为“和平”两字,有提倡“和平主义”(反对一切战争)的嫌疑。他是一位了解政治“行情”的人,完全出自对父亲的爱护,劝他另写一幅。我答应把这建议带回去告诉爸爸。临走时,我要收回这幅字,老庄却神秘地微笑着悄悄说:“这幅就送给我吧!”他显然如获至宝,立刻珍藏起来。这位书法家既爱我父亲的作品,又爱护我父亲的政治生命。后来父亲改写了鲁迅的句子送去。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8

并非一稿两投
  大约在50年代末,父亲把他的这幅写生画《“亲爱的叔叔、阿姨、大哥哥、大姐姐们:请你们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丢果壳和纸屑!”》交《漫画》杂志发表。不久,上海的《新民晚报》也发表了这幅画,显然是转载的。
  父亲很认真,特地为此给《漫画》编辑部写了一封信去,说明这是转载,并非自己一稿两投。
  《漫画》杂志编辑部的王乐天先生后来遇到《新民晚报》的主笔赵超构先生,谈及此信。赵超构先生说丰老认真得好,他认为此信可以公开发表。而王乐天先生当时并未按赵的建议发表此信,直到1980年1月30日才在香港《文汇报》上重提此事并发表了我父亲的那封信。父亲对待事情的认真于此可见一斑。
        (吟)

作者: 煮墨斋主    时间: 2009-8-1 12:48

祝他返老还童
  这幅画于1961年6月1日载《光明日报》。所题的词,词牌名《清平乐》,题为《儿童节》:“良朋咸集,欢度儿童节。天气清和人快活,个个兴高采烈。唱歌拍手声中,饼干糖果香浓。邀请公公列席,祝他返老还童。”这是父亲在辛丑(1961)年为儿童节所作。
  后来父亲把这幅画着色,收载在1963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丰子恺画集》中。还同样画了一幅寄到新加坡,送给他的挚友广洽法师。
        (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