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二元一次方程计算器:《红楼梦》中悟真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7 09:22:51

《红楼梦》之谜


空空


《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研究的人很多,以致形成“红学”一说。《红楼梦》内容丰富,所以研究的范畴也是多种多样。红学争论最大的部分就是这部小说的主线,尤其是结局问题。现行的版本是否代表了原作者的意愿。许多研究者认为,贾府复兴的结局安排,不是原作者的安排,是高鹗的篡改。本文说点史料中找不到的情况。

曹雪芹写《红楼梦》(《石头记》)之初,其动机是述说内心的辛酸。他短暂的人生,经历了曹家由盛到衰到亡的全过程。所以《红楼梦》描写的也是贾府由盛到衰到亡的全过程。这一点大多数研究红楼梦的人都认可。

当《红楼梦》第一稿写好,拿给曹雪芹的好友们点评的过程中,曹雪芹偶然翻阅了佛教经书《妙法莲华经》。《法华经》中有一段用作比喻的故事,大意是有一位大富翁,从外边回来,发现自己家中出大问题了。他的居所是个很大、很古的老房子。由于年久失修,早就有很多问题了。这回回来,发现房屋着火了。可是富翁的孩子们却毫无察觉,还在里面各玩各的。孩子们太投入了,如果告诉他们着火了,可能有的会听,跑出来;有的不会听,继续玩,可能就会被火烧死。再说,房子的出入口很窄,如果受到惊吓,孩子们拥挤在门口,可能也会使部分孩子无法全部安全脱身。富翁灵机一动,就在房子外面大喊:“孩子们,我买了各种好玩的玩具回来了,快来拿呀,都是你们最想要的!比你们期盼的还要好!”孩子们都跑出来,有序的脱离了险境,也得到了各种美妙的玩具。

本来,经过一番人生的贵贱荣辱,曹雪芹已经看破红尘,心如明镜了,所以贾宝玉的结局被安排成了出家修练。看了《法华经》,他突然领悟到自己这一生所经历的,其实就是神佛为了让他写《红楼梦》这本书而安排出来的。他所经历的曹家的盛衰,《红楼梦》书中所描写的贾府的盛衰其实就是佛家所说的“成住坏灭”的“住、坏、灭”的过程。而《法华经》中所写的故事,其实已经告诉他大房子虽然被火烧了,但孩子们仍可得救,而且还会得到更好的。《红楼梦》原先安排的悲剧结局不对,正确的安排应该是“历劫新生”。他还進一步认识到,《法华经》中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预言,预言未来即将面临的大劫,以及弥勒佛救度众生的基本过程。《红楼梦》的故事其实也是个预言,基本情节应与《法华经》中的故事一致。根据这个认识,曹雪芹就重新修改了小说的结局。贾府复兴,流放的人被赦回,晚辈考取功名。原来安排结局悲惨的大部分人物,都有了新的美好的结局。

很遗憾,当这本书从尾改到头,基本修改完之后,尚未来得及仔细校对,曹雪芹就离世了。余下的整理就是由高鹗来完成的。高鹗没有篡改过《红楼梦》,是他帮曹雪芹完成了未竟之业,是有功的。

也许,您觉得我讲的故事有点玄。那您不妨对《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做一下统计分析,您会发现,两部分中最常用字的出现频率确实没有显著性差异。《红楼梦》中有两幅对联,也可做个印证:“假作真时真也假   有为无处无还有”用于描写今天中国的社会状态,您觉得合适吗?“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用于描写中国官场,您觉得怎么样?

 



悟《红楼梦》真谛

作者:不详


古今多少红学家,抑或政治家,穷毕生精力研读《红楼梦》,写出许多的论著,但都没有跳出人的境界,或曰此书是写“儿女情长”的,如改编拍摄的越剧《红楼梦》。电影,或曰写家族兴亡的,甚至是写封建社会历史的……等等,还有两个稚嫩青年受鼓动藐视红学权威俞伯平,反传统的搞出些为政治所用的怪论来,总之,红学界热闹得很,但结果均无人“识得庐山真面目”。

只有佛法才能开启人类的智慧。得法后,自己看问题、思维都发生了改变。

一次同学会,与同学聊起了《红楼梦》人物来,贾府四千金(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实含“原应叹息”之意。那么,“原应叹息”的是什么呢?

且看<红楼梦>开篇的导读词:

浮生着甚苦奔忙,

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

古今一梦尽荒唐。


自古文人墨客,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莫不感叹“人生如梦” ( 如苏轼<念奴娇>人生如梦),又如顺治帝自叹词: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

……

金鸟玉兔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

禹疏九河汤放桀 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来多少英雄汉 南北山头卧土泥,

人生不过一场黄梁梦,不管你活得多么滋润,结尾都是悲剧,你一生所拥有的什么东西都带不走,功名、金钱,包括你的智慧。真正能够带走并享用的唯有德与业。就如老人们所言“万般随缘去,只有业随身”。而业和德对人来说,人的双眼是没有能力看见的,因为那是在另外空间里存在。所以人认为最飘渺不实的,而悟性很好的人,就能够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返本归真,走上一条人成神之路,相对于梦者来说,是为觉者。

觉者,即人所认为的神仙了。神仙没有病,没有苦,没有生老病死,全是高兴事,快乐的事,如意事。要什么有什么,想吃什么,玩什么,伸手即来。然而人要成神,谈何容易,因为人迷于常人之中,看重的是常人中的物质利益,认为这才是实实在在,认为神是虚无缥缈的,看不见,摸不着,尤其在“无神论”蛊惑之下,根本不相信上天有路,入地有门。其实,人与神之别,人成神之路,《红楼梦》中的“好了歌“道得明白: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紧接着下文便是“好了,好了,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只有了,才得好;若要好,须是了。”明白告诉世人,神仙好。而当人,他的一生就是三个字:名、利、情,为此而苦、累、形劳、神伤。要想象神仙般逍遥自在,就必须从根本上抛弃对名、利、情的执著,洗去红尘污染,了却凡心,才可以進入到神的境界。事实上,从古到今,追求功名利禄俗世情迷的,哪一个有好日子过,纵使万计千方,博得“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可转眼便是“昏惨惨黄泉路近”,即在人眼里,也就是“眼见他起来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走進佛法,才真正了悟《红楼梦》真谛。十余年的修炼历程,是伟大的佛法开启了我们的智慧,让我们在学法中不知不觉的一点点放下常人之心,同化于真诚善良宽容的宇宙特性,才真真切切的“好了”!曹雪芹当年所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而今我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