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龙锤子派生:抗战著名照片之谜:究竟在平型关还是缅甸拍摄?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12:10

日志

上一篇:旧社会

下一篇:灵芝

|返回日志列表

抗战著名照片之谜:究竟在平型关还是缅甸拍摄? [图片]

  • 复制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

佛陀的泪珠 2010年09月15日 10:39 阅读(1) 评论(0) 分类:历史之觞 权限: 公开

  • 字体:中
  • 更多
    • 设置置顶
    • 权限设置
    • 推荐日志
    • 转为私密日志
  • 删除
  • 编辑
抗战著名照片之谜:究竟在平型关还是缅甸拍摄? 2010年09月15日 09:01 党史博览 【 】 【打印共有评论1

核心提示:1937年9月25日,林彪、聂荣臻指挥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平型关大捷,轰动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一幅照片,记录了林彪、聂荣臻在指挥所观察敌情、部署战斗的情景。这幅照片广为流传,致为经典。《党史博览》2003年第1期在刊用舒云之作《细说平型关战役》时,也用了这张照片。多少年来,似乎从没有人对这张照片的真实性提出过疑义。然而,笔者在200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发现了对这一照片的另一种说法。

本文摘自:《党史博览》2003年第11期,作者:叶晖南,原题:《一幅著名抗战照片之谜》

1937年9月25日,林彪、聂荣臻指挥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平型关大捷,轰动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一幅照片,记录了林彪、聂荣臻在指挥所观察敌情、部署战斗的情景。这幅照片广为流传,致为经典。《党史博览》2003年第1期在刊用舒云之作《细说平型关战役》时,也用了这张照片。多少年来,似乎从没有人对这张照片的真实性提出过疑义。然而,笔者在200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发现了对这一照片的另一种说法。

缘起

去年,《百年潮》编辑部交给笔者一篇有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仁安羌大捷的稿子。笔者因对中国远征军的战史略有涉猎,因此编辑部让我看看这篇稿子。文章作者王楚英原是国民党的起义将领。稿子编好后定标题为《我所亲历的仁安羌大捷》。《百年潮》准备刊用,向王楚英索要一些当年的照片。结果在挑选寄来的照片时,赫然发现一张如此熟悉的照片,但凡稍有党史常识的人都可以一眼认出,这是平型关大战时八路军一一五师指挥所的那张经典之照。而眼前这张照片的背后却注明:左一为国民党新编第三十八师一一三团团长刘放吾,左三手持望远镜者为新编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左四披风衣、穿皮鞋者是英军的联络官韦尔斯上校。

笔者吃惊之余,立即同远在南京的王楚英通了电话,查实照片的来源。王老说,照片一部分来自南京第二档案馆,而那张仁安羌战斗指挥所的照片则是托当年一起从军的好友在澳大利亚大学的图书馆里翻拍出来的。

为了尽可能弄清楚照片的真相,这里不妨先把可能产生这张照片的历史背景交代一下。

关于平型关战斗

对于平型关战斗,人所共知,《党史博览》亦在今年第1期上有过详细的描述,在此毋须多言。下面仅就有关照片的情节交待一二,其目的是让读者对于照片产生的背景有所了解。

根据史载和当事人的回忆,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挺进平型关伏击点时,在9月24日夜遭遇了一场大雨。暴雨引起山洪爆发,给部队的行军造成很大的困难。但到了天亮的时候,风停雨住,战士们趴在潮湿的地上,冻得瑟瑟发抖,但杀敌抗战的热情却空前高涨。天刚蒙蒙亮,林彪、聂荣臻等指挥员就来到伏击地点东南方的一个小山岗上,在这里建立了师指挥所。主战场就在他们的左侧,是一条南北走向、向东西稍偏20度左右的山沟。伏击部队等待了好长一段时间,敌人才出现。因为雨后道路泥泞湿滑,日军后勤部队的车辆行进速度较慢。有关战斗打响的时间,据大多数人回忆和史书的记载,是早晨6点半左右出现敌情,7点钟左右林彪发出攻击命令。只有时任一一五师六八五团团长的杨得志曾回忆说:“那时候我们没有手表,不知道确切的时间,大约8点钟吧。先是听见远处传来汽车的马达声,接着隐隐约约出现了汽车的影子……”

至于那张照片,国防大学教授蔡仁照在他那本《中国元帅聂荣臻》一书中这样记载:“师指挥所设在东南的一个小山头上,这里举起望远镜就可以纵观全沟。当聂荣臻接到部队部署完毕的报告之后,兴奋地举起望远镜,向师指挥所前侧的山头望去。将军的第一印象是:部队隐蔽得真好。将军脸上露出了一丝甜甜的笑。正当这时,一位有远见的同志按下了照相机的快门,拍下了聂荣臻和林彪在平型关战役指挥所的照片。”

而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聂荣臻传》记载得更具体:“林彪单腿跪在聂荣臻身旁的草地上,也用望远镜观察伏击阵地和沟道通路。他俩看到部队隐蔽得不露一丝破绽,完全与山峦草木融合在一起,不由得相视一笑。站在一旁的苏静不失时机地举起照相机,拍摄了这两位平型关战斗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在前沿阵地指挥的照片。”这里指出了拍摄者的姓名——苏静。

苏静,福建省海澄(今龙海)县人,1932年参加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一军团司令部作战参谋、侦察科长。打平型关的时候他是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二科科长。以后,担任过一一五师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兼敌工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兼情报处处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区副参谋长、总参谋部军务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他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喜爱摄影,留下了许多军旅生涯中极其珍贵的历史照片。

战斗胜利后,杨得志和副团长陈正湘写过一份《平型关战斗详报》,其中有一句话值得注意:“在毫无遮挡的指挥所里,穿着蓝衣没有扎绑腿的林彪站起来……”这是当时的记载,如果没有错,对考察照片的真实情况很有帮助。

关于仁安羌战斗

发生在1942年4月中旬的缅甸仁安羌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在亚洲战场上的一次有重大影响的战斗。这里根据王楚英本人的回忆*9熏稍微详细地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

王楚英,湖北黄梅人,1923年出生。七七事变爆发那年,刚刚14岁的他便投笔从戎,考上了陈诚的十八军干训班,接受译电训练。经过短期培训,被编入十一师三十三旅,任准尉译电员,随队出征松沪会战,在战斗中又担任了旅部特务排长。他们部队在上海外围的罗店、洛阳桥、江桥一带同日军血战83天。嗣后调任十一师骑兵排长。在皖南游击战、围彭泽、攻湖口、援瑞昌等大小战斗中,率部先后击毙日军片野中佐、横田大尉以下官兵185人。1942年3月11日奉调来到美军中缅印战区司令官史迪威身边,当联络参谋兼警卫队长。由于这一特殊的职务,他亲身经历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许多事件。仁安羌大捷就是最令他难忘的战斗之一。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日军便于1941年底发动了马来西亚战役,仅以阵亡27名士兵的微小代价一举歼灭了兵力大于自己3倍、装备也占优势的英军主力。紧接着,日本军队的矛头便指向了缅甸。

缅甸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是英国除了印度之外在亚洲最大的殖民地,又是通往印度的门户。对中国来说,这是当时民国政府依赖外援的最后海陆通道,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危急关头,英国自知单靠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抵挡凶猛的日军,便向蒋介石政府发出了支援的请求。经中、美、英三方协商,中国方面决定派出自己最精锐的部队组成远征军入缅甸布防。然而,大战前夕,英国殖民主义者又犹豫起来,他们担心“请神容易送神难”,怕中国军队日后会赖在缅甸不走,于是拒绝了中国军队先敌进入缅甸布防的要求。

1942年初,日军开始向缅甸进军,一路势如破竹。3月8日,在没有遇到激烈抵抗的情况下攻占了缅甸首都仰光。英国军队一触即溃,狼狈向缅甸的中部、北部撤退。吃了败仗的英国人这才紧急向中国求援。于是,中国10万远征军在准备不足、兵力分散、指挥系统混乱的情况下,陆续开进了缅甸。

在仰光陷落的当天,戴安澜将军率领二○○师进占缅甸中部要冲东瓜(又称同古)。史迪威将军原计划以二○○师为先导,待大军集结完毕后由东瓜发动反击,挥师向南进攻,一举收复仰光。但控制着铁路和公路运输的英方却把运力集中到安排英军撤退上。中国远征军集结严重受阻,竟使二○○师成了孤军。他们在东瓜顽强抵抗日军两个师团的进攻达12天,在给予日军重创之后,突围后撤。东瓜会战的计划夭折后,史迪威和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共同策划了平满纳会战计划,要旨是在西线英军的配合下,将中国远征军主力集中于缅甸中部的平满纳一带中央战线,以顽强的阻击大量杀伤敌军,将日军一至两个师团诱至我军预设阵地后,围而歼之。

然而,英国人不仅无意参与平满纳会战,而且“不愿意看到中国军队在缅甸打胜仗,制造出使中国人赖在缅甸不走的理由”。在中国远征军于平满纳一线展开时,英军却在4月4日开始全线北撤。4月6日,中国远征军平满纳战线的右侧背完全暴露在日军的威胁之下。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英军一退再退,很快一发而不可收拾,在短短的10天内便把自己最重要的战略能源基地暴露在日军的刀锋之下。仁安羌是缅甸最大的油田,年产石油100余万吨,侵缅日军早就对其垂涎三尺,力图尽早夺取这个极端重要的战略目标,掠夺其丰富的石油,以供侵略战争的急需。

14日,英军炸毁仁安羌油田,开始大撤退。15日,日军第三十三师团长樱井省三中将得知仁安羌油田已被英军炸了,即令第二一四联队第三大队及轻装甲车队、山炮、速射炮各1队,乘汽车向宾河北岸急驰。不久,这支日军控制了大桥,一举截断英军退路,并俘获英后勤部队和十三旅官兵280人。日军二一四联队主力及山炮三大队则追踪英十三旅占领了油田区内的道路交叉点附近地区,派兵四处扑灭大火,抢救油田设施。黄昏前,英缅第一师师长斯考特少将率所部第一、第二两个旅和战车营共7683人,在日军第三十三师团的荒木支队的逼迫下,由英军的空军基地马圭向仁安羌油田退来。他们以坦克分队为前卫和后卫,一路仓皇后退。刚进到油田区内道路交叉地区,即遭到日军的堵击。跟踪追来的荒木部队从英军背后攻击,该师陷入了日军的包围圈。他们向日军发起了几次冲击,均未奏效。与此同时,斯利姆亲率英十三旅在坦克、装甲车和炮兵支援下,也对宾河北岸的日军发起攻击,但遭到了日军强有力的反击,不但未能驱逐日军,反而损失了数十名官兵和几辆坦克、装甲车,无功而返。这时,斯利姆命令英十七师和装甲七旅全力进攻仁安羌,解救被围的英缅一师,结果同样是在被日军迎头痛击后,负创而归。

英军统帅亚历山大和在新德里的韦维尔以及远在伦敦的丘吉尔闻讯大惊,心急如焚,纷纷向中国求援。亚历山大则带着马丁少将于16日黄昏前赶到中国远征军长官部求救。因杜聿明在叶新第五军军部,史迪威、罗卓英均在东线视察战况未归,他们在长官部坐等史、罗二人归来,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王楚英正开着史迪威的座车,沿着崎岖漫长的山路疾驶。远征军司令长官罗卓英及随行人员的座车则紧跟其后,直到深夜才赶回长官部。史迪威一见亚历山大便满脸的不高兴,但当他了解到事态的严重性后,便马上找来罗卓英一道商议。罗卓英说:“蒋委员长早就明确指示我们,对于英军要适时适地给予援助,以免唇亡齿寒之痛。现在英缅一师在仁安羌陷入重围,危在旦夕,本军义不容辞应立即派孙立人师长率部兼程赴援。但是,平满纳会战也必须立即转入攻势,先破敌一路。”

作战命令由长官部参谋用电话先向孙立人传达了要旨,同时史迪威又派王楚英和美军少校梅里尔连夜向孙立人送交书面命令,并监督其实施。这样,王楚英便有幸目睹了这场大战前前后后发生的事情。

4月17日拂晓,王楚英等赶到预定集结地。这时,三十八师一一三团刘放吾团长已率全团先期到达该地,正在埋锅烧饭。不一会儿,斯利姆带着他的助手也驱车来到这里。他找到刘放吾后便说,英缅一师在仁安羌被围,情况危急。他要刘团长立即率领所部,乘英军汽车继续向宾河前进,英军第十三旅旅长柯第斯准将将同刘团长会合,并以坦克、炮兵支援刘团长作战。

刘放吾则对斯利姆说,没有孙立人师长的命令,本团不能擅自行动。

17日上午,孙立人随一一二团团长陈鸣人上校、师参谋长何钧衡及师直属部队赶到集结地。王楚英向孙立人呈交了罗卓英的命令,梅里尔则递上史迪威写给孙立人的信。孙仔细阅读了罗的命令和史的信后,问斯利姆有何指示。斯利姆迫不及待地提出要求:请孙师长立即率全师驰赴宾河北岸,对日军展开进攻,他将令十三旅及坦克、炮兵支援孙师作战。孙立人见斯利姆很急,便冷静地对斯利姆说:“据将军所告,包围英缅一师的不过是日军第三十三师团的两个联队,而英缅一师却有两个旅7000多人、100多门大炮、58辆坦克,敌我力量相当;而且敌人正忙于扑灭油田大火和抢救油田设施,眼下是不会全力猛攻英缅一师的。请转告斯考特将军,务必坚守,切勿投降。本师集结完毕后,一定火速前去救援他们。”斯利姆也是英军中著名的战将,素以镇定、勇敢、善战著称,曾在东非指挥过打垮意大利奥斯塔公爵兵团的战斗。在俘虏意军23万的“东非大捷”中,由于他战功卓绝,由印度第十旅旅长擢升为印度第五师师长。他对孙立人的分析甚为信服,便留下韦尔斯上校和罗伯逊上尉作联络参谋,跟随在孙立人左右,自己则返回军部候讯。

孙立人等部队到齐后,便召集干部通报所受命令和仁安羌方面的情况以及斯利姆的请求。会上,刘放吾建议,以一一二团奇袭仁安羌敌之侧背;由一一三团从宾河大桥正面进攻,先肃清宾河北岸之敌,再趁势攻入仁安羌,夺取501和510两制高点,则日军不攻自破,英军之困即可迎刃而解。

孙立人决定采纳刘放吾的意见,命副师长齐学启率一一二团乘英军汽车赶赴坎纳特,对仁安羌之敌进行侧击。令刘放吾派副团长率第三营以及师工兵、战炮、搜索3个连和便衣队乘汽车先行出发,占领阵地,侦察敌情地形,相机夺取宾河大桥。孙立人则带着中、美、英三方联络参谋及其师部直属部队,随刘放吾指挥的一一三团主力向宾河北岸前进,于17日午后2时行抵前沿。

毛泽东为何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2010年09月15日 09:18 北京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1

核心提示:解放战争开始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留在陕北继续指挥全国的战争。刘少奇、朱德率中央工作委员会来到西柏坡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在西柏坡,形势相对就稳定了,每周就有一次舞会,在舞会上,作为领导身边工作人员,可以请中央首长跳舞。有一次,我请刘少奇跳舞,利用这个机会,刘少奇向青年们提出说要好好学习,多学本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当时大家都知道少奇同志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学习,对我们青年,也是教育大家重视学习,当时在我们青年中流传着毛主席说的一句话:“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毛泽东一生读书之多、之广、之深、之活,世所罕见,他为什么要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呢?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刘少奇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著作,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来源:北京日报)

本文摘自:《北京日报》2010年9月13日第20版,作者:史全伟(作者单位:中央文献研究室),原题:《毛泽东为何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关于“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说法的由来

“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毛泽东的这句话曾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毛泽东是何时开始讲的,具体是怎么讲的,现在很难考证了。曾经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身边工作过的韩桂馨回忆说:

解放战争开始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留在陕北继续指挥全国的战争。刘少奇、朱德率中央工作委员会来到西柏坡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在西柏坡,形势相对就稳定了,每周就有一次舞会,在舞会上,作为领导身边工作人员,可以请中央首长跳舞。有一次,我请刘少奇跳舞,利用这个机会,刘少奇向青年们提出说要好好学习,多学本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当时大家都知道少奇同志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学习,对我们青年,也是教育大家重视学习,当时在我们青年中流传着毛主席说的一句话:“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近来,刘少奇之子刘源在回忆中是这么说的:这个说法我也听过,毛主席肯定是这样讲了,而且讲了不止一次。但是在哪一次讲话里讲的,具体怎么讲的,就不是很清楚了。在“文化大革命”中,还重点批过这个话呢,但是毛主席并没有否认过。(见《百年潮》2010年第7期)

■毛泽东一生读书之多、之广、之深、之活,世所罕见,他为什么要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呢

我们知道,毛泽东可谓是终身学习、酷爱读书的典范。他在延安时号召干部学习时说过:“年老的同志也要学习,我如果再过10年死了,那么就要学9年359天”。毛泽东一生读书之多、之广、之深、之活,世所罕见,但他并没有满足于自己的渊博学识,认为“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这是我们应取的态度。”那毛泽东为什么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笔者认为,这其中固然包含有毛泽东谦逊的成份,但更多的是毛泽东赞扬刘少奇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善于学习,肯定刘少奇的学习精神和渊博学识。

刘少奇学富五车,善于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造,善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大胆探索,提出自己的见解。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刘少奇首先提出了“学习毛泽东”的口号,也是刘少奇在党的七大所作的《修改党章的报告》中,通过自己多年的学习和实践,首次提出并全面系统论述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是党的指导思想的第一次飞跃。

■刘少奇从小就特别爱学习,整天抱着书看,左邻右舍形象地称呼他“刘九书柜”

刘少奇把学习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从小就特别爱学习,整天抱着书看。由于他在大家庭里排行老九,所以左邻右舍都形象地称呼他“刘九书柜”。

早年求学期间,刘少奇一直把学习抓得很紧。曾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和莫斯科东方大学与刘少奇两度同窗的萧劲光回忆说:“到了莫斯科东方大学后,少奇同志当时一心扑在学习和工作上。”“少奇同志几乎没有个人爱好,从不闲聊天,也不随便上街。我们不住在一起,但看到他的时候,多是在学习俄文、阅读《共产党宣言》、思考着中国革命问题。”

从苏联回国后,刘少奇便投身于革命的洪流,尽管长期斗争在风雨如晦的白色恐怖下或是炮火连天的烽火前线,对于读书学习他一刻也不放松,他有句名言:“没有文化,就搞不好革命工作。”1939年底,正值抗日战争处于非常艰难的时期,一次新四军支队司令张爱萍去看望刘少奇,当时已是深夜一点多钟,他进屋一看,刘少奇正在微弱的烛光下专心致志地读书,顺眼望去,“书页上画了好些红的蓝的圈圈点点,有的上面还批了字”。

1942年,刘少奇奉调从苏北回延安工作,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长途跋涉,越过日伪100多道封锁线,途中还参加了数次大的反“扫荡”战斗,就是在这样极其危险的敌后环境下,刘少奇硬是把中国历史和中国哲学史比较系统地学了一遍。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身兼数职,工作更加繁忙,但他对自己的学习仍然抓得很紧。据他的秘书吴振英、刘振德回忆,他的书架上摆满了马恩列斯和毛主席的著作,此外还有《资治通鉴》等历史书籍。大家经常看到他翻阅这些书籍,并在书里夹了许多书签。即便是病休期间,刘少奇也不放松学习读书。有一次,刘少奇因病到杭州休假,他觉得这正是读书的好机会,于是在从北京动身时,就把厚厚的几本范文澜著的《中国通史简编》塞进了行李包。刘少奇对风景如画的西子湖畔没什么兴趣,整天在屋里埋头攻读。休假结束时,几大本的《中国通史简编》也读完了。以这种“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来读书,是刘少奇终身坚持的一种生活状态。

■刘少奇既重视理论学习,也注重从实践学习,他指出,“中国党过去的屡次失败,都是理论上的失败”

刘少奇既重视理论学习,也注重从实践学习,强调二者的结合与统一。他认为,“中国党过去的屡次失败,都是理论上的失败”。他认为第一次大革命和第五次反“围剿”的惨败,究其根源,在于党内忽视理论学习,一味照搬苏联模式,不顾中国革命的特点,忽右忽“左”,在实践中盲目蛮干。他多次说,毛泽东同志讲过,我们党内如果有一二百个真正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就等于打倒了一个日本帝国主义。他强调要注重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知识,特别要重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学习。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认为革命胜利了更需要学习理论,他说:“现在中国革命胜利了,不读书可不成。以前在山头上,事情还简单,下了山,进了城,问题复杂了,我们要管理全国,事情更艰难了。很多人担心,我们未得天下时艰苦奋斗,得天下后可能同国民党一样腐化。他们这种担心有点理由。在中国这个落后农业国家,一个村长、一个县委书记,可以称王称霸。胜利后,一定会有些人腐化、官僚化。因此,不是说胜利了,马克思的书就不要读了,恰恰相反,特别是革命胜利了,更要多读理论书籍,熟悉理论,否则由于环境的复杂,危险更大。”对于书本和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他认识得很明确。他曾说:有经验是一个长处,但受文化和理论水平的限制,就不能有大的发展,碰到问题有的能处理得好,驾驭得了,有的就不能驾驭,处理不好。没有理论,工作就是盲目、没有前途的。没有理论的人容易被“俘虏”,被人家天花乱坠的话所迷惑。刘少奇在总结大跃进、高指标、浮夸风等“左”倾错误时,认为就是由于党的领导干部缺乏理论修养,在思想上产生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而造成的,并再次强调了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重要性,特别是高级干部加强马列主义学习的重要性。

刘少奇十分重视向群众和实践学习。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举例说:毛主席派我去安源煤矿时,我连井都还没下过,煤矿是什么样都还不清楚。罢工起来了,我就当了代表。我连夜要矿工把情况说清楚,他们说,我就听、记。实际上哪是我领导工人,是工人在领导我呀。这就是向群众学习,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学习。在1957年5月17日接见北京地质勘探学院应届毕业生代表时,刘少奇指出:“真正的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例如骑脚踏车和游泳,虽然理论上能讲得很清楚,但如果自己没有去实践,还是不会骑,不会游。”

刘少奇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善于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造。刘少奇反对空谈,多次强调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跟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可是中国的实际是什么样子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认识也必须随之不断变化,而认识要跟上实践的变化,就必须学习。他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提出:“革命者要改造和提高自己,必须参加革命的实践,绝不能离开革命的实践;同时,也离不开自己在实践中的主观努力,离不开在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学习。如果没有这后一方面,革命者要求得自己的进步,仍然是不可能的。”

刘少奇不仅主张要勤于学习,更强调要善于学习,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刘少奇曾讲,没有理论是不行的,不学马列主义理论是不行的,而“要学得一点东西,必须靠自己努力,方法也要弄对”,“只努力而方法不对,也学不到什么,自认为学到了,也是假的,靠不住的”。

当前,我们党正在建设学习型政党,重温毛泽东所说的“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这句话的深意,借鉴并发扬刘少奇博学勤思的学习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毛新宇:毛泽东并非常胜将军 指挥错误不止一次 2010年09月15日 08:48 中国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9

核心提示: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副部长毛新宇少将做客人民网说到,可以实事求是地承认,毛泽东有失误,但是毛泽东的指挥失误也不能完全归咎于他个人,还有客观条件。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原题:《毛新宇:毛泽东不是常胜将军 有过指挥失误》

中新网9月9日电9日下午,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副部长毛新宇少将做客人民网说到,可以实事求是地承认,毛泽东有失误,但是毛泽东的指挥失误也不能完全归咎于他个人,还有客观条件。

毛新宇讲到,毛泽东是勇于检讨错误的,而且也是实事求是的。毛泽东后来在七千人大会总结的时候,毛泽东很诚恳地检讨过他的军事失误。比如他说过“不要以为我毛泽东就只打胜仗,不打败仗,没有那回事,人都是通过打败仗,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学习”。毛泽东自己说,毛泽东自己承认他的指挥失误也是很客观的。

毛新宇说,但是毛泽东的指挥失误也不能完全归咎于他个人,还有客观条件。毛泽东承认过,红军在四渡赤水时,土城之战就打了消耗战,没有打赢等等这些情况。“我不是说我们现在来替毛泽东辩解,我们承认毛泽东有指挥失误,但是我们要分析,他指挥战争失误的一些客观原因。”

毛新宇分析到,土城之战,造成毛泽东的失误,是什么原因呢?是情报侦察有失误。因为土城之战,当时毛泽东指挥的时候,他了解的时候,说川军一个部没有多少兵力,说不足一个团。毛泽东为什么后来这么重视情报工作?他在实际指挥土城战役的时候非常恼火,他为什么恼火?恼火就恼火在情报失误上。有时候情报失误对战场判断是害死人的。

“比如人家报告说郭勋祺的军队只有两个营,但是毛泽东的实际指挥一打,郭勋祺不仅能打,他的兵力比两个营大得多,是两个团。情报不准,怎么办。毛泽东即使在失误的情况下,毛泽东最可贵的是能够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马上转变策略,当机立断。毛泽东为什么说,他有四渡赤水,他的得意之笔,有的时候他抉择失误了他调整战略有密切的关系。按照原来,毛泽东打赢郭勋祺就可以从这儿北渡长江到四川,有可能就不用四渡赤水,就是因为当时川军郭勋祺特别厉害能打,所以毛泽东及时调整,当然也是为了摆脱敌人参与四渡赤水。”毛新宇说。

毛新宇说:“我再说一个,再点一个,算是毛泽东指挥战争的失误。比如,今年我们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爆发60周年,我在学习了解抗美援朝过程中,有这么一个历史,这个历史是什么呢?抗美援朝的时候,我们军事科学院我的一个老领导(宋时轮——编辑注),当时他是第九兵团司令,第九兵团入朝作战,我们不能说是失误,但是它打这一仗,第九兵团损失比较大,什么原因呢?那是因为当时志愿军入朝的时候,有些事情、问题没有想到,就是朝鲜的气候变化,非常寒冷。毛主席也是下了很大决心,而且要求志愿军参战都很急,当时没有考虑到朝鲜的天气会变得很严寒,很寒冷。我们的志愿军也是非常苦,主要是在抵御寒冷、抵御自然界,冬装这些方面没有准备充足,非战斗减员,冻伤的或者是冻死。当然,有些就说明情况是意想不到的。”

毛新宇最后说,毛泽东确实也不是常胜将军,世上没有常胜将军。有一句话说得最经典,毛泽东说“我这个人就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失败,不去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怎么会成功呢?

  • 字体:中
  • 更多
    • 设置置顶
    • 权限设置
    • 推荐日志
    • 转为私密日志
  • 删除
  • 编辑
  • 复制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

签名档

修改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取消

上一篇:旧社会

下一篇:灵芝

|返回日志列表

评论

隐藏评论签名

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来坐第一个沙发

提示腾讯公司温馨提示:当前已出现通过网络、电话和短信等途径假冒中奖网站、“400”“0898”开头电话、宣称低价购物、购房退税等手段诈骗,请您提高警惕,慎防遭骗。识别更多网络骗术,请点击:腾讯反骗术帮助中心。

    发表评论

    系统正在进行升级维护中,暂不支持日志评论,敬请谅解!

     

    表情礼物 | 更多功能高级评论编辑器暂时无法加载

    附加功能展开收起  

    设置

    马上开通空间,体验权限日志、记事本等全新日志体验!取消  (可按Ctrl+Enter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