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斗士读音:全国校长齐聚杭城 探讨中学教育大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1:29:55

全国校长齐聚杭城 探讨中学教育大计
   ----杭州二中承办“第三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圆满闭幕

       由中国教育学会和浙江省教育厅主办,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杭州市教育局、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承办的“第三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于2010年11月6日~8日在杭州钱塘江畔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陈小娅;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国华;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章新胜;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郭振有,副会长张绪培,秘书长杨念鲁;杭州市副市长陈小平出席大会。出席大会的还有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马建华,杭州市教育局局长徐一超,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本中,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锦韬,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校长叶翠微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位中学校长参加了本届大会。

本次大会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之后,面向普通中等学校召开的一次大规模的全国学术性会议,会议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实质,重点围绕“中学教育特色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这一主题集思广益;着重围绕“中学校长专业成长、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初中教育特色发展探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等社会、学校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6日上午9时,大会开幕式在杭州东方文化园隆重举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致开幕词,浙江省人大副主任吴国华向各位参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发表重要讲话。

陈小娅部长重点就“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问题作了发言,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观点。她说,普通高中教育,第一是关注差异发展潜能;第二是尊重选择,自主学习;第三是鼓励多元发展,人人成才;第四是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多样性。普通高中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尊重差异发展,尊重潜能,要把大众化的教育与个性化的学生培养结合起来。实现公平的方式就是课程的多样化,要提供选择,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所以我们要加强普遍高中选修课程的建设,提高课程的多元化,使每一个学生有选择的权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是有个性的发展。

高中阶段提高质量、促进公平要多样化的发展。第一促进办学体制的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二是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促进发展。一个高中如果它百分之百上了清华、北大就是好学校,如果百分之百上了高等职业学校甚至就业了就不是一个好学校?教育部反对状元的宣传,校长要转变观念,一定要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和人格。

关于拔尖人才的培养问题,陈小娅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问题,涉及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涉及到整个舆论社会。普通高中是重要切入点,在强调人人成才的同时我们还要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个事情不要简单化。拔尖人才的培养在课程的选择性上是至关重要的。发达国家好的高中课程是由学生选择,有一定的比例就开设,并且和社区结合起来。高中的学习千万不要围绕分数转,为了升学率让学生机械地学习,这样拔尖人才很难培养。另外要关注全体学生,不要关注分了班以后的学生,培养方式要不断改变,培养兴趣。

最后,陈小娅还对校长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要求:校长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成为好校长,成为教育家。首先要视野开阔,每一位校长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胸襟和眼光。第二要努力做熟悉教育规律的校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教育过程中,把育人和管理工作融为一体,抓好课堂教育,同时抓好校园文化。课堂教育认知是离不开文化的,一定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学校要有自己的特色,共性就是教育规律,贯彻落实方针,因地制宜地办出特色。第三要努力做爱护学生的校长,学生一定是主体,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应该把每个学生在原来基础上获得真正的成长放在首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多一点阳光,不要打击,提倡鼓励性的教育,该管理的还是要管理,但是一定要鼓励性的,高中阶段是引导,批评是引导之中的,评价学生不是简单的排队,我觉得要好好地关注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选择,调动积极性,充分考虑到差异,鼓励他们能够有潜能的发展。第四做关心教师的校长,教师非常重要,希望校长关心教师。最后做勇于创新的校长,时代在发展,环境在变化,校长要不断学习、不但探索,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专业化的校长。

严隽琪副委员长强调,中学教育肩负着培养合格公民的责任,要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进一步深造人才奠定基础。

严隽琪说,2010年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中国教育在未来十年着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的基本需求。对兼具普惠性与选择性、标准化和多元化、强制性与自主性兼顾的中学教育来说,要实现这一目标,既需要强有力的政府行为,还需要一大批校长们扎实有效的教育实践。中学校长要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民教育家。这首先需要理念,即对教育事业真谛的理解和信仰,把素质教育、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因材施教作为价值追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需要胆识,即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遵循教育规律,敢于担当,形成学校的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同时需要环境,即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良性关系,教育投入有较好的保障,消除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开幕式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国委员会原主任章新胜先生作题为《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教育》的主旨报告。报告剖析当前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及我国教育面临现状和发展方向。下午,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先生和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教育厅巡视员张绪培先生分别就“信息化与教育”和“教与学的动力机制—教育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专题报告。

7日上午,大会分四个分论坛,分别围绕“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办学自主权”、“中学校长的专业成长”、“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及校本课程建设”、“初中教育特色发展探讨”专题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每个论坛由两、三位校长作引领性发言及现场互动,与会代表各抒己见,通过思想交锋,观念碰撞,产生新的智慧火花。下午,大会举行了闭幕式。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先生作闭幕辞,总结两天来的会议进展及主要收获。郭会长非常感谢会议的组织者付出了非常艰苦的努力,对会议的承办单位杭州二中予以极高的评价,称“这次的会议安排的特别好,几乎是无懈可击”。

8日上午,参会代表们参观了具有百年历史的杭州第二中学和杭州二中集团内的杭州江南实验学校,听取了叶翠微校长和黄燕明校长的办学思想和治校经验介绍,欣赏了学生的才艺表演。在愉快的气氛中,第三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圆满落下帷幕。

· 

探索中学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

第三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举行

 

 

 

  本报杭州11月6日讯(记者 朱振岳)为期3天的第三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今天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严隽琪说,教育规划纲要强调,中国教育在未来10年要着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的基本需求。对兼具普惠性与选择性、标准化和多元化、强制性与自主性的中学教育来说,要实现这一目标,既需要强有力的政府行为,还需要一大批校长们扎实有效的教育实践。

  严隽琪说,中学校长要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民教育家。这首先需要理念,即对教育事业真谛的理解和信仰,把素质教育、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因材施教作为价值追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需要胆识,即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遵循教育规律,敢于担当,形成学校的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再其次需要环境,即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良性关系,教育投入有较好的保障,消除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陈小娅就基础教育如何“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作了重要讲话。她强调,教育公平就是机会公平,其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扶持困难群体;提高教育质量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需要。最后,陈小娅希望广大中学校长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努力做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校长、熟悉教育规律的校长和爱护学生的校长。

  第三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由中国教育学会和浙江省教育厅共同举办。大会以“中学教育特色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约500位中学校长参加了本次会议。

南开中学校长杨静武:为一流大学培养最优秀有创新意识人才
2010-07-01 13:48:32  来源:城市快报

 

[提要]  杨静武:从早期开发拔尖创新型人才,正是符合创新人才培养规律的做法。针对学生的智力特点和能力水平,南开中学利用高中三个学期发现和挖掘每个学生的发展方向和潜质特长,由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研究确定每个学生具有自己特色的“人生发展规划”。

  简要内容:行胜于言!一个世纪以来,这里人杰迭生,英彦辈出:两任共和国总理,近百名两院院士,以及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经济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和文学大师……在中国,没有几所中学比南开中学更令世人惊叹。走进南开园,沉稳大气、笃实好学的气韵扑面而来。

  人民网?天津视窗71电:知道中国的,便知道有个南开。执教、求学于南开学校的老舍和曹禺如此称誉。

  行胜于言!一个世纪以来,这里人杰迭生,英彦辈出:两任共和国总理,近百名两院院士,以及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经济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和文学大师……在中国,没有几所中学比南开中学更令世人惊叹。

  走进南开园,沉稳大气、笃实好学的气韵扑面而来。饱经世纪沧桑的瑞廷礼堂、翔宇楼,标有容止格言的整容镜……时至今日,南开精神汇天下之英才而育之的办学理念,始终令每一位莘莘学子心驰神往。

  但凡名校,必有精神。唯其精神,使之能经世而独立,历久而弥新。

  从有学上上好学,是每一位父母对孩子的期盼。中学,是求学生涯承上启下的阶段,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上哪所中学,不仅关系着将来能考上什么大学,更重要的是,这所学校能给孩子奠定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基础!

  近年来,一大批现代化示范性高中拔地而起。为避免千校一面同质化倾向,本市高中纷纷致力于多元化、特色化发展,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本报今起推出特别策划关注中考?中学校长高端访谈,专访本市多所顶尖重点中学校长,畅谈学校人才培养理念、思路、特色,解答学生和家长关注的教育话题。

  教育唯有大气 才能成就大器

  2009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第35中学重温中学时光时,曾提到母校南开中学有名的八字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中学第七任校长杨静武说,八字校训铸就了南开人心怀天下的精神气质,教育唯有大气,才能成就大器!我们的教育,是要在中学阶段为未来的领导人打好基础。

  有大公之德,才有大能

  记者:众所周知,凡考入南开中学的,一定是全市中学生中成绩最好的,他们是同龄人中最有希望成材的孩子。对于这样一批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未来精英,南开中学应该给他们何种教育?

  杨静武:我常对学生们讲,未来各行业的领军人,区长、市长甚至国家领导人,很可能就从你们中间产生。对他们的教育,必须是大气的,必须体现公、能、新的南开精神内核,让他们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着关乎民族、国家的使命。

  现在的中学生都是“90,是家中独苗,备受呵护,但在学校,我们首先要让他们知道,他们不是只为自己生活,要为他人着想,为父母、学校着想。在新时代的内涵,是全身心地学习和努力,准备条件将来为国家服务,不能只关心自己,更要心怀天下。是一种服务社会、经世致用的能力,实际就是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光会读书应付考试,它不仅指学习能力,还包括实践、交往、创新能力,以及身体和心理素质。则是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

  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是为服务的,有大公之德,才有大能,而的核心,在今天就是创新能力,因为国家需要大批的创新人才。

  立德不靠说教,细节处见气质

  杨静武:南开中学新生到校后,第一堂课就是入轨教育。让每个学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周恩来总理为楷模。我告诉他们,你们上课的教室里,你们奔跑的操场上,正是当年周总理学习生活过的地方。从周总理到温总理,都曾在这里和你们接受同样的教育。这种无形的精神榜样,对学生而言是一种信仰,使之愿意穷尽一生去追求。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南开校父严范孙先生拟就的容止格言,从细节处锻造精神。百年来,立德是南开教育的魂魄。德育仅靠说教,容易苍白无力。我们全方位设计了学生的体验教育,让学生体验生活、管理、成功和责任。

  教是为了不教 培养自主学习

  中国科技大学统计了从1994年到200815年以来进入该校本科生就读的南开毕业生的去向,所有的本科毕业生都在更高层面的著名大学里面继续攻读研究生,多数南开毕业生在大学里还是学生干部,非常有组织能力和责任心,愿为公众办事,而且性格开朗,善于交流,并且有学习潜力和学习习惯及自控能力。

  记者:高中阶段的学习,提高学习成绩是不可回避的话题,在您看来,在高中阶段,比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什么?

  杨静武:对高中生而言,成绩固然重要,但我更关注提高成绩的方式。教是为了不教,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二是让他们时刻保持创新的精神和意识,这才是新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

  我们提一主三自一主,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三自,即培养学生的自学、自治、自律能力。我们开始探索实施南开中学‘学与教’系统设计,包括学案导学学习共同体,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减轻课业负担,高效学习。

  拔尖创新型人才

  启迪探索创新意识,必须抓住黄金成长期

  记者:今年本市启动天津市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工程,南开首次开设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实验班,您认为,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着重开发拔尖创新能力,是否符合人才培养规律?

  杨静武:从早期开发拔尖创新型人才,正是符合创新人才培养规律的做法。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阶段,正是人生观形成、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如何在他们成长的早期,尤其是12岁至15岁的黄金成长期,发现和挖掘他们的特长、兴趣和爱好,启迪他们探索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科研实践能力和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至关重要。

  针对学生的智力特点和能力水平,南开中学利用高中三个学期发现和挖掘每个学生的发展方向和潜质特长,由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研究确定每个学生具有自己特色的人生发展规划

  注重因材施教,开设具有南开特色的多学科选修校本课程,针对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各具特色的实践活动。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将着眼点放在学生智力潜能开发、研究能力培养、动手实验技能训练、心理素质提高上,为以后进入大学和社会的创新学习和个性发展开创广阔的空间,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经过三年的培养周期,对每一个学生从智力发展、学识水平、创新意识、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给予全面的评价和小结,由学校写出《学业能力水平评价推荐书》,作为升入大学的重要参考依据,改变单一凭借高考成绩升学选材的模式。

  校长推荐制

  我推荐品学兼优、全面发展、学有专长的学生

  记者:今年高考前,北京大学试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一石激起千层浪,南开中学成为全国首批39所获校长实名推荐资格的学校。但凡改革都会有争议,在北大公示的名单中,有人质疑,被推荐的90名学生全都是学业最佳的优等生,而并非人们所期待的偏才”“怪才。您认为这一结果与实名推荐制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荐有专长学生的初衷之间,是否存在差距?

  杨静武:不少人问当年钱钟书先生数学仅得15分,却被清华破格录取。为什么校长推荐难觅这样的偏才?我认为,这是时代差异造成的。当年钱钟书、陈景润都是在某一领域一枝独秀的奇才,但在个别学科却极弱。原因不在个人而在时代,当时的他们不可能像今天的学生一样,从小受到如此系统、科学的良好教育。

  从当前瞬息万变的社会整体发展情况来看,更需要的是品学兼优、全面发展且学有专长的人才,这样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质和能力,也是我作为校长实名推荐的基本原则。我们培养的人才是要有整体高素养,出众的学习能力应是排在首位的。从人才可持续发展角度看,这种综合素质高、整体发展较均衡的人才,往往能走得更远。

  南开中学的目标,是为中国一流大学培养最优秀且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近年来,我一直致力于与全国一流高等学府的校长、专家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和一大批全国知名的大学在培养人才、合作办学,科研协作等方面建立了长期密切联系,使“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具持续性和实效性,使“不拘一格降人才”成为现实和常态。(胡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