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头重很累怎么回事:钱江晚报:管不好猪是因为没管好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30:28

钱江晚报:管不好猪是因为没管好人

 

董碧辉小小瘦肉精,掀起的波浪着实不小。抓了若干人,农业部排查了一番后说是个案,双汇大叫大嚷自己代人受过,蒙受了巨大损失。养殖户也作无辜状,声称之所以要用瘦肉精,只是因为双汇的瘦肉率要求达70%以上,不用瘦肉精达不到这个标准。看起来,是消费者的错,爱吃瘦肉惹的祸。

  对于农业部宣称的区区个案,媒体似乎表现出了过于浓厚的兴趣。这不,《东方早报》昨天又刊发了一篇报道,报道中出现了生猪经纪人这个全新角色。该经纪人当然不是包装生猪成为明星大腕的经纪人,而是联接双汇这样的肉制品公司与生猪养殖户的中介。猪贩和屠宰场如果不通过经纪人,经常收不到猪,而散户如果不通过经纪人又很难找到合适的买家。报道说,生猪经纪人因利益而生,有些就会铤而走险破坏规则。他们会采用价格手段诱导养猪户添加“瘦肉精”,全程参与喂养出肉率高、瘦肉率高的“健美猪”。

  生猪经纪人还不仅仅是个中介这么简单,有的还是动物防疫检疫站的工作人员,作为生猪经纪人向客户介绍生猪,同时作为检测员又自己检测。所以我们的检测人员是知道猪里面有瘦肉精的,但是不好意思检测出来。

  生猪经纪人身上集合了两种身份、两种角色,作为经纪人的一方,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眼里只有利益,很好地把企业的需求传达给了养殖户们,要的就是瘦肉,达不到要求怎么办?积极诱导养殖户们加瘦肉精。另一种身份则是市场经济的监管者,但是,这个监管连“兼管”都算不上,而是根本不管。虽然拥有经纪人和监管者的双重人格,可经纪人才是主人格。监管之职更有利于经纪人的角色。

  农业部所说的个例,其实已经有过很多。2001年,包括北京、天津在内九个省市的23家养殖场被发现违规使用盐酸克伦特罗。2002年,广州某饲料生产公司违规添加“瘦肉精”导致480多人中毒。涉案饲料公司经理林清源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2006年,上海连续发生多起“瘦肉精”中毒事件,波及全市9个区300多人。同年,江西有12人因制售使用“瘦肉精”被刑事拘留……

  所以早在2002年,新华社就发过一篇《8个部门为何管不好一头猪?》文章,文中提到,一个集贸市场的“安全检查程序”:检疫部门按每头猪15元的标准用“目测法”检疫盖章,工商部门也照此法复检并收取4元的摊位费,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出售了。

  其实我们不必执著于几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的问题。几个部门管不重要,什么样的部门管、什么样的监管体制在管才重要。可惜的是,9年之前和9年之后大致没啥区别。几年之前,我们的监管者也把自己当成市场经济的一份子,监管不重要,从中牟利才重要;几年之后,还堂而皇之地披上了“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外衣,难道自己还会妨碍自己搂钱?这种情况不改变,这样的个例将如雨后春笋一般,一个接一个地出现。(责任编辑:齐贺)

大众日报:“将瘦肉精定为个案”公众为啥仍不放心

瞿方业 据农业部网站消息,目前,河南全省生猪“瘦肉精”排查工作已基本完成,共抽检存栏生猪31万头,确认“瘦肉精”阳性生猪134头,检出率为0.04%。从实际情况看,河南这次发生的“瘦肉精”案件是个别县市的少数人明知禁用仍违法生产、销售和使用引起的,属于个案。

  “瘦肉精”事件在大众心中投下的阴影尚未散去,这则“瘦肉精”是个案的结论犹如一场和煦的微风一样,大有吹走人们心头阴霾的功效。但现实中,包括笔者在内的公众,对此却很难放心。

  虽然有关方面在大打“个案论”,但还是有些疑云不能完全散尽。我想请问,在短短的时间内,全国所有的猪都被排查遍了吗?如果将全国的每一头猪都排查了,那么,我们接受这个“个案论”,如果只是排查了一个省,或者只是抽查了一个省的部分猪,就得出这么个结果,这判断肯定是不科学的。

  从网站提供的信息来看,排查完的只是河南省的31万头存栏猪,显然,当前只是对案件的重点区进行了排查,并没有对全国所有的猪进行排查,怎么就急着得出这种“很全局”的结果了呢?最多,只能说明瘦肉精在河南属个案,不能说明在全国是个案。

  其实这种“个案论”我们过去听过很多,三鹿奶粉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听过,其他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也听过,但三鹿倒掉的几年内,三聚氰胺还是阴魂不散。瘦肉精事件是不是成为个案,还真有待于时间来检验,起码不能骤然下结论。

  其实,就算此次瘦肉精事件在河南发生,也不能定性为个案。这里面牵涉到几个地级市,许多企业和养猪户,在一些地方近乎普遍存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怎么能叫个案呢?

  有关方面抛出“个案论”,或许有两个目的:一方面通过这么个结论,来肯定其日常监管总体有成效,没有让瘦肉精成普遍存在,大有工作有点过失的意思;另一方面,尽快下结论,避免企业垮掉。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于整个社会的利益而言,这种结论未免下得过急。(责任编辑:齐贺)

中青报:耐人寻味的“为什么你们要曝光瘦肉精?”

王石川 某涉案地的某领导质问记者:“为什么你们要曝光瘦肉精?你们私下里告诉我们不就行了吗?现在把我们累死了!那个××品牌也没人买了!”3月21日,这条由央视新闻中心记者所发的微博引来众多网友围观。3·15晚会后,瘦肉精和食品安全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网友纷纷讨伐这个斥责记者的地方领导,还有网友评论说:“笑晕,私下里告诉我们不就行了吗?他怎么不说‘发个私信’。”(《南方都市报》3月22日)

  这名官员的这句话,活脱脱勾勒出了他的多重心态。笔者认为其最值得琢磨处,是“你们私下里告诉我们不就行了吗?”“私下”耐人寻味,这说明该官员承认猪肉含有瘦肉精,但不希望曝光闹得天下皆知,而是希求内部消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幸亏记者没有私下告知!可揆诸现实,一定有记者私下告知涉事官员的案例,从而导致丑闻没有被揭开就偃旗息鼓。还有记者虽然没有私下告知,但官员通过种种方式获悉了蛛丝马迹,从而动用权力等方式将丑闻捂住。

  《焦点访谈》当年最红火时,据说央视门口每天都有两支长队,一支是衣衫褴褛的上访者,一支是西装革履的说情者。这只是“形象的比喻,实际上说情者是不需要排队的,他们肯定会托人走通其他关系”。这些说情者,有没有遂愿的?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否则,《焦点访谈》主持人敬一丹也不会直言,“与此同时,说情的不光是数量增加了,等级也在变化,由以前的老乡、同学变成机构、组织出面说情。”(《新京报》2004年4月15日)无论是记者还是媒体,都应该有多一些担当,拒绝被收买。而那些被委托说情的人、机构、组织,更应秉承良知,拒绝替人说情。

  最值得诘问的就是说情人,以及试图通过权力等方式捂盖子的人,他们害怕丑闻被曝光。与其煞费苦心,为何不反躬自省?正如央视记者所称,“如果能杜绝瘦肉精,还需要媒体折腾吗?”事实上,这些官员直到丑闻被曝光、损失惨重甚至乌纱帽不保时,才有些许悔意,而这已经晚了。

  近几天媒体又披露了一些瘦肉精事件的内幕,如河南沁阳一些地方,在检测瘦肉精过程中涉嫌走过场,只简单检测一种名为盐酸克伦特罗的瘦肉精,而不去检测其他更为隐蔽的瘦肉精,如莱克多巴胺。当丑闻曝光后,检测仍然走过场,这些执法人员的执法伦理值得信赖吗?如果记者私下告知而不是曝光,他们会主动杜绝瘦肉精吗?!

  曝光不是目的,但很多时候,不曝光就无法使相关官员感到切肤之痛。我们还需要追问,瘦肉精猪肉被曝光了,这大快人心,但还有多少类似丑闻被压住了?(责任编辑:齐贺

西安晚报:走出“瘦肉精”危机须拿出壮士断腕勇气

张兴军
随着双汇“瘦肉精”事件持续升温,肉制品加工业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要避免类似奶制品业的“三鹿”悲剧重演,相关企业甚至整个行业急需摆脱“鸵鸟”心态,正视问题,积极应对,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消除行业里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潜在问题。

  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也是对我们自身和下一代健康的关注。在经历了“毒大米”、“地沟油”等事件的“洗礼”后,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普通消费者的神经早已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作为中国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双汇集团卷入“瘦肉精”丑闻,对于人们已非常脆弱的食品安全信心,是又一次残酷打击。

  “三鹿”之鉴犹在眼前:因为个别企业的问题被曝光,最终在全行业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面对信誉扫地的奶业市场,一些消费者甚至前往香港采购奶粉。如今,这样的场景在肉制品业有些端倪出现:在部分城市,双汇的产品纷纷下架,一些人甚至“谈肉色变”;有关生猪养殖、屠宰和销售猪肉等的股票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作为普通消费者,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后,本能地对同一品牌甚至同一类产品进行“集体屏蔽”的做法,看似非理性,却也无可厚非。而作为卷入事件漩涡的企业,对愈演愈烈的信任危机,无论如何不能假装视而不见,更不能将其轻描淡写为“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而一笔带过。

  在“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的口号下,“瘦肉精”问题猪是如何突破重重关卡进入工厂的?这里面有没有行业“潜规则”?面对消费者心中不断放大的问号,当事企业不能把自己变成一只把头埋在沙堆里的鸵鸟,而应摆正心态,直面现实,积极应对。

  搞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也要有担当精神,企业才能成为长青树。疮疤既然已被揭开,双汇当务之急是痛下决心,进行关云长式的“刮骨疗毒”,才能挽回影响,重得信任。对这个行业其他企业来说,也要扪心自问,自查自纠,消除隐患。惟其如此,双汇才能避免重蹈“三鹿”覆辙,肉制品行业才能继续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信任。(责任编辑:齐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