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医院布图:揭示神童成才秘密,探索天才成功规律 - 女人如花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32:21
 近几年读的书中,有几本是关于神童、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的,读后很有体会,就想总结一下,之后写成了这篇文章,觉得很有意义。只是总结性的文章,创新很少,研究的方法上也以归纳法为主,虽然也有调查,但很有限。好在毕竟是自己的读书成果,也算有所收获了。

一、环境与教育

   没有合适的学习环境,即使孩子在某方面有一时的兴趣,不久也会枯萎。

   对于儿童来说,学习环境主要是指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伦理环境。

   家庭伦理环境的构成因素很多,如家庭成员的关系与和睦程度,家长的价值观(包括教育观)与道德品质等。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我对周围的聪明儿童所做的调查结果与此完全一致),神童大致来自两类家庭:一类是父母具有某种专门知识、技能和兴趣。他们有远大的理想,对事业有炽热的追求。他们的家庭伦理道德气氛很好,每个人都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样的家庭不仅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楷模,而他们的学识也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由于家长对事业的态度和进取精神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于是孩子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成为父母这样的人的动机。加之父母专业化水平的指导,孩子的潜在能力极容易得到发挥。据调查,超常儿童70%的人是处于这种家庭环境之中的。

   另一类是父母虽然不具备某些专业知识,但是家庭伦理环境健康,他们希望孩子成才,并肯为此付出任何代价。他们虽然不能从学识和技能上教育孩子,但能从精神上给孩子以积极影响。(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家长特别是一些小学生的家长一看到别的小孩买什么辅导资料或者课外读物,马上就给自己的孩子买。尽管这些书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但这种精神会给孩子一些影响。)

   虽然上述两类家庭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但是这些家长的教育观和某些品质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其表现在于:

   1、他们把教育子女当成最神圣的职责和自己享有的特权,并不像有些家长认为的那样是为孩子的一种牺牲。他们一直认为教育不光是学校的事,更是父母的天职。

   2、这些神童的家长大都有强烈的培养子女成才的愿望。这种强烈的愿望对孩子学习和精神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3、神童的父母大都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他们都不惜物力人力优先花在孩子的教育上,为孩子提供优异的学习环境。

   当然,个别智商特别高的儿童的确是有的。如美国的华裔儿童何山美,父母没怎么教他,可他两岁就开始读字典,三岁开始读大英百科全书,九岁进了华盛顿大学。美国的已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十二岁儿童罗基,小时候因父母忙于兼职而处于无人照看的地步。在他三岁的时候,他父亲发现他在看书,觉得好笑,便对罗基母亲说:“罗基学我们看书样子,还学得挺象的呢!”可罗基马上讲出了那本书的内容。(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个小学生,没见他背过书,但老师每次检查背课文,他都能流利地背出来,老师向他的家长了解在家学习情况,不禁大为惊奇,原来他读书很多,记忆力特别好,只需认真读一遍,就可流利背出,而且过很长时间也不忘。)

   然而,这毕竟太个别了。对于这类神童的出现,到目前为止,可以说还没有人能找到它的真正原因。但是,智商高,自学能力强,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可见,父母(或老师)强烈的把子女(学生)培养成才的愿望以及付出的巨大努力,是子女(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

二、智力发展规律

   1964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姆公布了他对1000多名儿童长期追踪研究的成果,再次证明了日本的伏见猛弥教授研究的潜力发展规律。布鲁姆的研究结论是:

   1、五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虽然每个人的智力发展在方向上是各种各样的,但用概率论来说明,如果把十七岁时人所达到的智力水平定为100%,那么出生后的前四年他已获得了50%的智力,到八岁已获得80%,8-17岁获得20%。

   2、一个人智力发展的量度与最初潜在的量度无关,但总与一个人在智力迅速发展时期所处的环境条件关系重大。幼儿时期被剥夺了智力刺激的人,将永远达不到原来应该达到的水平。

   3、环境对智力发展的影响是:在智力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为最大,而在变化极为缓慢的时期则甚小。

   日本教育家七田真的研究结果证明:“孩子越是接近零岁,越是具有神奇能力,这不仅表现在音乐才能和语言才能方面。如果教育得当,在各方面都会出现奇异的增长。这时本应神奇增长的能力,如果得不到适当的刺激和训练,就会迅速地消失。而这一点几乎不为人们所知。”

   美国费城的脑科学家格伦·多曼曾领导了一次实验,他组织了一百多名专家,创办了“人类智力开发研究所”。实验后,专家们一致认为,人的智力并非完全决定于父母的遗传,而是主要取决于生命初期所接受的教育。

   智力发展的规律表明,孩子婴幼儿时期的教育对成才影响极大,因此,作为家长,要特别关心儿童期的成长(生理的、心理的),而幼儿园和小学老师的职责,决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给儿童,更主要的是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的能力。

三、兴趣

   在天才成才的过程中,遗传、天赋、环境、家庭、早期教育等因素都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然而,令人深思的是,上述几项条件类似的儿童,为什么有人智力平平,有人智力超常?同样,有人以上条件并不优越,为什么会学有所成,甚至成为有为之才或天才呢?

   其根本原因在于主观努力如何。

   这里所说的主观努力,包括兴趣、勤奋、毅力、首创精神等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我认为还是兴趣。

   浓厚的兴趣,是发挥聪明才智的重要条件。

   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认为:“对任何事物都不着迷,都不感兴趣,这就是凡人的特征。”这种庸庸碌碌的凡人,是难以创造奇迹和造就天才的。相反,如果对某一事物有兴趣、有热情、有钻研精神,就有办好这件事的极大可能。因为,兴趣是成功的向导,“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一般说来,只有对声乐感兴趣的人,才有可能放开歌喉,发展自己的演唱才能;只有对绘画感兴趣的人,才能挥舞彩笔,画出优美的图画;同样,只有对文学有兴趣,才能促进创作才能的发展。

   事实上,许多天才人物从小就有其特有的兴趣或广泛的兴趣。达尔文16岁时,被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后又转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父亲希望他成为医生或牧师,但是他对这些毫无兴趣,结果不仅一事无成,而且被误认为是迟钝,是“差等生”。其实,他幼年很聪明,尤其喜爱生物学。一次,达尔文在一棵老树的树皮下发现两只稀有的甲虫,他一手抓一只,接着又发现了另一种甲虫,他舍不得让它跑掉,就把右手抓的一只甲虫投进嘴里,腾出右手去抓第三只甲虫。他后来说:“一种搜集甲虫的兴趣似乎暗示了未来生活的成功!”

   爱迪生的童年对生活也是兴趣盎然的。他有惊人的好奇心。关于他小时“孵小鸡”、“充气飞人”的故事至今传为美谈。后来,爱迪生热衷于发明创造,有时竟忘记吃饭。音乐家莫扎特无论何时都哼着小曲,心里装的只有音乐。俄国著名的园艺家米邱林,从小就沉浸在栽培植物的爱好中。

   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兴趣”,“天才就是入迷”。所谓“入迷”,就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专注、忘我。

   很显然,一个人要想日后成为天才,就必须有兴趣。这既包括有广泛的兴趣,也包括有中心的兴趣。广泛的兴趣,促使人去接触和注意多方面的事物,获得广博的知识,因而使人的智力获得多方面的发展。而中心兴趣使人获得深邃的知识,发展特殊才能。

   有不少成绩卓著者,既有广泛的兴趣,又有中心兴趣。歌德对颜色感觉、对生物学等均有兴趣,但其最大兴趣是诗歌。爱因斯坦从小就爱拉提琴,但他更酷爱自然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伟大的人物也都有许多方面的兴趣,但他们更感兴趣的都是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

   在我看来,必须先有浓厚的兴趣,然后才能勤奋、刻苦,有毅力,而对某一方面长久的兴趣,正是首创精神的先导。

四、善于利用时间

   德国诗人海涅曾经对康德作地过这样的描述:他住在德国东北边境一个古老城市哥尼斯堡一个僻静的小巷里,过着一种机械般有秩序的、几乎是抽象的独身生活。我相信,就连城里教堂的大时钟也不能像它的同乡伊曼努尔·康德那样无动于衷地、按部就班地完成他每日的表面工作。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吃饭、散步,一切都有规定的时间。邻居们清楚地知道当伊曼努尔·康德穿着灰色外衣,拿着藤手杖,从家门口出来漫步走向菩提树小林荫道的时候就是下午三点半钟。由于这种关系,人们现在还把这条路叫做“哲学家之路”。

   康德的生活是规律化的,他正是利用时间的“周期效应”来提高用时效率的。

   参加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费米,也是这样十分严格而科学地支配时间的:早上8点吃早餐,中午1点吃午餐,晚上8点吃晚餐,从来不迟也不早。下午3点多钟,他总要停下工作读报纸或打场网球。晚上9点30分准时就寝,然后凌晨起床继续工作。

   科学家们往往很会巧用时间。达尔文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段时间;诺贝尔奖获得者雷曼认为,每天不浪费或不虚度或不空抛剩余的那一点时间,即使只有5、6分钟,果得正用,也一样可以有很大的成就。“泰山不辞微尘,故能成其高;江河不让细流,故能就其深。”

   苏联著名昆虫学家柳比歇夫除了充分利用大块时间外,也十分注意利用时间的边角碎料,抓住了人们往往忽视了的不知去向的点滴时间。乘电车、坐火车、开会、排队等时间的每一分钟,他都考虑得无微不至。每一次散步,他都用来捕捉昆虫,制取标本;在废话连篇的会议上,他就演算习题、记外语单词;出门旅行,他看小部头书;他规定,为免得浪费等车时间,凡二、三公里的短路一般步行,边走边学习外语,思考问题。这便是科学家比一般人时间多的奥秘。

   科学家的时间运筹,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善于抓住高效时间。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一天工作18个小时,从早晨5点到晚上11点,他的重要发现几乎都是在这期间作出的。

   科学家还善于集中运用时间。如爱因斯坦写作“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在1906年完成《狭义相对论》以后,经过10年的酝酿准备,在1916年的某一天,告诉家人任何事都不要干扰他,一连16天没有走出房门,当他走出房间时,手里拿着几张写满了数学公式的稿纸,那就是改变了人类整个世界观念的广义相对论。爱迪生、牛顿等都是日日夜夜连续地做实验。

   看来运用时间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善用时间则是共同的。

五、社交

   总的来说,都不善社交,但都有志同道合者。

   神童对老师的依赖性不强,因为他们自学能力很强。他们甚至自己探索知识,在探索的过程中就创新了知识。数学家高斯幼年时运用的解题方法非常具有创新性。在做“1+2+3+……+100=?”这个题目时,他用了“=(1+100)+(2+99)+(3+98)+……+(50+51)=101×50=5050”这样一种最简便的方法。

   由于他们的独立性很强,所以不善社交。但他们都有志同道合者。

   人们所熟知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年轻时曾组织过一个名叫“奥林匹亚”的读书会。聚集在读书会里的年轻人都拥有共同的抱负和追求,都有一颗求知、创造的拳拳之心。尽管聚会中经常有一些不同的观点,也常会展开激烈的争论,但读书会的成员有着互相探讨、建树事业、为科学而献身的共同目标,因而激烈的争论甚至争吵,并不影响读书会成员之间的友情。有时争吵久了,或是一方让步,宣告暂停;或是双方言和,求同存异;或是第三者从中斡旋。拉一首莫扎特的奏鸣曲,念一段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和谐的气氛重又降临。在这个读书会里,不仅诞生了爱因斯坦这样的伟人,还培育了不少优秀的科学工作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有四、五个青年人成立了布尔巴基数学小组。小组成员们平时分散在各地,每年集中讨论二、三次。主题大体确定后,由一个成员写出初稿,然后拿到会上开展讨论。外人也可以来旁听,但他们往往被这里不顾体面、大叫大嚷的场面吓退,以为来到了“疯子集会”。他们的讨论确实很不斯文,争论也显得冷酷无情。每一次证明,都要受到百般挑剔。谁都毫无顾忌,谁都受到毫不留情的指责和反驳,谁都不敢夸口说在舌战中保持不败记录。初稿往往被当场撕成碎片,每一卷差不多都要重写几次。这些“小人物”正是在这样的争论中沟通感情,在合作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终于使“布尔巴基”锤炼成现代数学史上的一个著名学派,其成员也大多成长为当今世界上颇有成就的数学家。

   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规模越来越大,综合性越来越强,学科之间尽管日益分化,但其相互联系却越来越紧密,由此而使科学的研究活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变成所谓集团式的活动方式。一个不懂或不善于同别人、别的学科领域进行学术交流和协作的人,或者就会寸步难行,或者就会无所作为。

   因此,良好的社交能力仍然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以上从五个方面揭示了天才人物的成功秘密,现在总结一下:

   1、父母具有强烈的把子女培养成才的愿望以及付出巨大努力;

   2、婴幼儿时期的教育对成才影响极大;

   3、兴趣是成功的先导;

   4、善于利用时间;

   5、有志同道合者。

   作为教育者,通过对天才的成长与生活的研究和分析,探索教育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培养人才,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附:主要参考书

1、《神童之谜》 张长生 编著  哈尔滨出版社

2、《66名神童成材奥秘及分析》 袁爱玲王永国 编著  湖北大学出版社

3、《古代少年佳话》 徐振邦 编写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4、《志趣、理想与科学道德――科学发明家评传》 远德玉 著 新华出版社

5、《多彩的旋律――记科学家的生活方式》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6、《百位中外名人成功启示录》 中国青年出版社

7、《心理学》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   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