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嫁就嫁灰太狼 周艳泓:幸福从哪里来--评估各个社会的主观幸福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3:32:43

 


[作者:null]
[发布时间:20030114]
[来源:《科学美国人》中文版]


    追求幸福是人类的终极目标,那幸福到底是什么?事实上它更多的是一个多角度、多方面的主观体验。一般认为它包括:总体生活的满意程度;重要生活领域的满意程度--如工作、婚姻、健康、人际关系等。本文将从更专业、更全面的角度客观阐述主观幸福感这一概念。我们完全可以为自己多酿造一些幸福。
    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研究发现,与幸福感相关的社会因素有:安全、性别平等、社会地位平等、现代化和低军事化。最近, 密歇根大学Ann Arbor分校的 Ronald F.Inglehart和柏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Hans-Dieter klingemann这两位社会科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寻。通过对数万人的问卷调查, 他们评估了20世纪90年代64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观幸福感。他们对幸福感的评估基于对两个问题的回答:“从总体上来说, 你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如何?”以及“综合来看, 你认为是非常幸福、比较幸福、不太幸福还是一点也不幸福?”在有关幸福感的得分里, 答案被赋予相同的权重, 见上图所示。
    这些得分显示了主观幸福感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均国内(本地)生产总值超过1.3万美元以后--虽然大约只有美国的一半--似乎并未增加幸福感。
    民主和幸福感之间也有联系,然而,正如 Inglehart 和 klingemann指出的那样,民主并不是总能让人感到幸福。例如,他们引用了德国魏玛共和国和一些前社会主义国家的例子。事实上, 大多数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得分并不低, 倒是苏联解体之后, 引起了极大的动荡不安。这个例子说明, 在这些国家里,  幸福感在解体前更高些。
    Inglehart 和klingemann的理论认为:尽管民主对幸福感有助益, 但是首要的因果关系是倒过来的: 高度的幸福, 有助于民主的存在与合法化;但缺乏民主并不一定会导致不幸福感。
    特殊的宗教传统可能扮演了与经济发展程度同样重要的角色。这一命题是建立在受新教文化影响的斯堪的纳维亚比意大利、西班牙等天主教国家的幸福感高这一事例上的。西方国家作为一组, 比非西方国家的幸福感得分更高;但是宗教的影响有多大并不清楚。
   对幸福感影响最大的个人因素有健康、外向、职业或者管理层次。离婚和寡居的人不如未婚的人幸福。老人和年轻人同样幸福。大屠杀幸存者的经验认为,从前的创伤导致现在的痛苦。与悲观主义者的信念相左的是, 几乎在所有地方, 只具有最基本生存条件的人都感到幸福。
   感谢《科学美国人》中文版 提供资料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