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世界 720p:【说一切有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56:52
原文地址:【印度佛教】2作者:自治区区 部派佛教派别。音译萨婆多部,简称有部或一切有部。约在释迦牟尼逝世后300年之际,
从上座部分出。在此后半个世纪内,又有犊子、法上、密林山等部从此部分出,所以也称
根本说一切有部。

  学说 以阿毗达磨为立论依据,主张“法体恒有”,即把世间一切现象分为有为法和
无为法两类。有为法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有生(产生)、住(持续)、异(变化)、灭(
毁灭)的“四相”。有为法计四种:表现物质现象的,称为色法;表现生理或精神现象的
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称心法;各种心理作用称心所法;心、色之外具有生灭
的各种现象,称心不相应法。无为法指非因缘和合、无生灭变化的各种现象。据此五法又
细分为七十五种,统称五位七十五法。说一切有部在分析色法时,提出了极微(原子)的
概念。他们认为,极微有变化、生灭、质碍等特性。所谓色就是质碍,质碍就是物有形质,
占据一定的空间但又互为障碍。许多极微的积聚,组成有质碍的物体。极微是河分近况
有的微粒。世界上的各物质存在和人都是由极微所构成的。说一切有部中有的论师认为,
极微虽为物质的最小微料,但无长短方圆等开头也无东西南北上下的方位(方分),它不
可分、不可见、不可听闻、不可嗅、不可触、没有变坏,没有质碍,但由极微结合起来的
集合体,则是有形状和方位的。但有一些论师反对这种说法,认为无形状、无方分的极微
不可能积聚成粗开头和有方分的集合体,因此,他们认为,极微也是有形状和方分的。有
部还进一步指出:极微有色、香、味、触四种“分别”。称四尘。即眼根所见的是色尘,
嗅觉于鼻的是香尘,味觉于舌的是味尘,肤觉于身的是触尘。这四尘因分别具有坚、湿、
暖、动四大性质,故又叫做地、水、风、火“四大种”。由于四大极微的性质和数量结合
的不同,因而出现了世界万物不同的性质和类别。有部还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
认为过去、未来和现在皆有其实体,而且论证诸法都各有其不变不改之自性,同时也有造
果之原因。原因出之所以,一切法既是实有,因也是实有的,因此又有说因部之名。由于
一切有部认为诸法都有其不变不改之自性或法体,因此只承认人无我而不主张法无我。有
部对因缘关系中提出了独特的“六因说”,即能作因(某物生时,一切不对基卢阻碍作用
的事物)、俱有因(互为因果。互相依仗的条件,如三杖相依而言)、同类因(前面的因
与后面的果,属于同一类的事物)、相应因(一个认识产生时,心与心所不能单独而起,
二者必须互相帮助,互为因果)、遍行因(遍于一切染污法而生起烦恼的原因,如邪见、
疑等)、异熟因(能引起不同性质的结果的原因,因其同类,不同而熟)。“六因说”是
有部“三世实有说”的立论依据,即认为在三世中有着因果的必然联系,同时并发展了原
始佛教的缘起观。

  典籍  有部基本理论典籍是公元前2~前1世纪时迦旃延子著的《阿毗昙八犍度论》。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僧伽提婆与竺佛念译出;后来,玄奘又在唐显庆二至四年(657~6
59)重译,并改名为《阿毗达磨发智论》,还有注释《八犍度论》的《法蕴足论》、《集
异门足论》、《施设足论》、《识身足论》、《界身足论》、《品类足论》,合称“六足
论”。有部的三藏典籍在汉译本中保存较多。除论藏部分略如上述外,经藏有《杂阿含经》
和《中阿含经》;律藏则有《十诵律》、《据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等28种,280卷。
(童玮)



【瑜伽行派】

  印度大乘佛教派别之一。中国传统称为有宗。因强调瑜伽的修行方法而得名、以《解
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唯识三十颂》、《唯识二十论》和《成唯
识论》等为主要经典。从事这派修持的人被称为瑜伽师。

  传承 传说瑜伽行派的祖师是弥勒,但弥勒是否实有其人,学术界一直有争论。一般
认为,在瑜伽行派兴起时,大乘佛教中曾有弥勒论师,该派假托弥勒菩萨所说作了种种论
著。该派理论的奠基人是无著和世亲。世亲的继承者有亲胜和火辨两家。较亲胜稍后并发
挥亲胜学说的有德慧和安慧等,史家称为前期瑜伽行派或无相唯识派;世亲的另一继承者
是陈那,他特别注意用因明的方法阐发瑜伽学说,是后期瑜伽行派或有相唯识派的先驱,
陈那的后继者有无性、护法、戒贤、法称等。迨7~8世纪密教兴起后,大乘佛教中的两派开
始接近起来,逐渐融合为瑜伽行中观派或称中观瑜伽行派。

  学说  三类八识 瑜伽行派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由人们精神的总体——识所
转变显现出来的(“内识生时,似外境现”),所谓“万法唯识”、“三界唯心”。按识
的变现和作用可分为三类八识:①前六识——眼识、耳识、知识、鼻识、身识、意识。它
们主要的职能是起了别和认识的作用,前六识都以各自相应的认识器官(眼、耳、鼻、舌、身、心脏)为其活动的根据,并以相应的、幻现的外境(色、身、香、味、触、法)为
其认识的对象;②第七识——末那识。它的职甬起思维度量的作用,是前六识和第八识(
阿赖耶识)的中介,它以阿赖耶识为其自己存在的前提和认识对象,由于末那识的活动伴
随有四种根本烦恼,从而使人们陷于痛若和生死轮回;③第八识——阿赖耶识(藏识)。
是前七识的共同根据,宇宙万有的根源。它的本相有三:(a)能藏,即阿赖耶识能摄持和保
存一切“种子”(潜在力),种子或潜在力在时机成熟时能够生出宇宙万有(种子生现行
),宇宙万有也可发生(熏习)新的宇宙万有的潜在能力或状态(现行生种子),这种势
如瀑流永恒不断的因果变化,亦即人间若海的无限变化过程;(b)所藏,即生起宇宙万有潜
在力的所藏处;(c)我爱执藏,阿赖耶识原非自我(灵魂)而是识的流转,但第七识妄执为
永恒主宰的灵魂,因之被称为我爱执藏,这个自我(灵魂)也就是轮回果报的主体。

  四分 该派对认识的职能和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四分”(四种作用之分):①
相分。是幻现的外界对象反映在人们认识中的形相,亦即客观对象反映在主观上的表象;
②见分。是人们自己对于形相的认识能力或作用;③自证分。是证知、鉴定自己如何认识
形相的了别作用,亦即见分、相分的自觉作用;④证自证分。是对于自证分的再证知、再
鉴定,它是认识能力或作用的最高阶段和总结。他们曾以尺量布为例,说明这四分的关系。
相分好比布,见分好比尺,自证分好比是根据尺所量知布的长短,证自证分好比是对于
所量布的长短的证实。关于四分的学说在瑜伽行派内部有着不同的主张。安慧等人认为见
分和相分是无体的、虚妄的实在(遍计无体),自证分才是相对的实在(依他实体)。因
此这派称为无相唯识派;陈那、护法等人认为相分是有体的真实的存在,见分缘相分为外
境时,见分上才会生起或显现相分的形相,因之被称为有相唯识派。

  五位百法 对于识所变现的宇宙万有,瑜伽行派概括为五位百法。五位是心法(精神
现象)、心所有法(心的随属现象或作用)、色法(物质现象)、心不相应行法(非精神
非物质的现象)、无为法(不生不灭的现象)。此外,他们也对宇宙万有的本性作了说明,
认为从“存在”或“有”的方面看,可分为三性:①遍计性。即虚妄的表相(相);②
依他起性。即假有的或相对的表相,由因缘或条件所引起;③圆成实性。即绝对的表相,
圆成实性不借因缘或条件,是由自身所引起的一种真实的实在,它是由完成修行的人在瑜
伽直觉中所亲证,圆成实性也就是真如佛性。从“非存在”或“无”的方面看,可分析为
三无性:(a)相无性。一切体性都无;(b)生无性。没有生,没有自然所有之性。非有似有,
一切犹如幻象;(c)胜义无性。远离妄执,无相空寂,一切清净,这是瑜伽行者修持所达
的最高境界。

  五种姓 瑜伽行派把一切众生分为声关乘种姓、缘觉乘种姓、如来乘种姓、不定种和
无种性五类。认为这五姓由于各自所具有的无漏种子(没有被烦恼所污的种子)和有漏种
子(为烦恼所污、被束缚限制的种子)的不同,而修持所得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声闻乘种
姓可修证阿罗汉果;缘觉乘种姓可修证辟支佛(缘觉);如来乘种姓可修证为如来佛;不
定种姓所修的证果很不定;无种性因为只具有有漏种子,要受业报轮回的限制不能成阿罗
汉或菩萨。以上被称为五性各别说。

  传播 唯识思想在南北朝的北魏时代就由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人传入中国,在北方
地区成立了地论学派。在南朝的梁陈时期,真谛又把这一思想弘传于南方,在江南一带形
成了摄论学派。但南北朝时代在中国流传的唯识思想基本上都属于印度前期瑜伽行派的思
想或唯识古学。迨唐玄奘自印度回国译出《成唯识论》后,中国才传播鳊护法一系的唯识
新学,从而建立了唯识学派——法相宗。唯识学在唐代曾风靡一时,但在唐末五代即开始
衰微。新罗在玄奘以前即弘传地论和摄论,以后又有玄奘的直传弟子神昉、圆测和圆测的
弟子道证等传入唯识新学,建立了新罗的唯识宗。日本的唯识学最初由直接从玄奘学习的
道昭传入,以后又有玄昉等人到中国学习,带回大批经论,弘传唯识,逐渐建立了日本的
法相宗。这个学派在奈良、平安朝和江户时代一直盛行不绝。(黄心川)




【中观派】

  印度大乘佛教主要派别之一。中国传统称为空宗。因宣扬龙树的中道而得名。中观理
论最早的阐述者和奠基人是2~3世纪的龙树和他的弟子提婆。但作为一个学派,则出现于
6世纪的大乘佛教末期。

  理论基础  中观派发挥了大乘初期《大般若经》中空的思想。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以及人们的认识甚至包括佛法在纳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的关系(因缘、缘会),一种假
借的概念或名相(假名),它们本身没有不变的实体或自性(无自性)。所谓“众因缘生
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在他们看来,只有排除了各种因缘关系,
破除了执着名相的边见,才能证悟最高的真理——空或中道。中观派在破除人们执着空有
的两边中提出了“八不”的学说。所谓八不,即不生不灭(从实体方面看)、不常不断(
从运动方面看),不一不异(从窨方面看)、不来去从时间方面看不。在他们看来,生灭
常断、来去、一异是一切存在的基本范畴,也是人们认识之所以成立的根据。如果否定了
这四对范畴,否定了主观认识人和客观世界,从而就显示了空性真理,他们还提出两种真
理说(二谛)。认为在最高夫理(真谛)空之外,还应承认相对真理(俗谛),对修持佛
法的人应该说真谛,说空性真理,对复盖无明(无知)的凡夫,应该说俗谛,即承认世界
和众生的存在。中观派还进一步认为,作为最高修持境界的涅槃和现实世界在本性上是没
有差别的,它们之间所以有差别,主要是由于人们无明的结果,如果消灭了无明,也就达
到了涅槃,为此,他们规定了五十二行位的修行阶段。继龙树、提婆之后,阐述中观理论
的有罗睺罗跋陀罗,在罗睺罗以后200年中的传承关系很不清楚。

  派别分立与理论发展   6世纪佛护作《中论注》,清辨作《般若灯论释》,与当时流
行的另一种思潮唯识论开展了“空有之争”后,大乘佛教才开始分出中观派和瑜伽行派。
佛护和清辨虽然都标榜弘扬龙树、提婆的中观,但他们对空性的认识和论证方法都各自不
同。因之中观派分成应成派(归谬论证派)和自续派(独立论证派)两派。应成派的佛护
继承龙树、提婆破而不立的传统,认为龙树的空“是遮非表”。所谓“是遮”,指从各方
面指摘论敌所说的矛盾性,证明其不能成立,从而否定一切实有自性。“非表”是不提出
自己正面的、积极的主张,不肯定任何规定性的存在。在他们看来,不但对空有,而且对
空的认识本身也要加以排除(“非唯空有,亦复空空”)。但自续派的清辨等持相反的意
见,认为对空性要用因明的推论形式(比量)积极地加以表述,空不是意味着否定一切,
而是修持者在禅思中能够达到的一种最高境界。应成派的后继者有月称和寂天。他们进一
步发挥了佛护的“以破显空”的思想。此派至11世纪初在印度中断。但经阿底峡传入西藏
复经宗喀巴的提倡。在藏地继续得到发展。自续派的后继者有难誓、室利笈多、阇那迦波、
寂护、莲花戒、解脱军和师子贤等。公元7~8世纪以后,随着密教的传播。大乘两个学派
开始融合,形成中观瑜伽行派。寂护是这个学派的创建者,著有《摄真实》等。他坚持自
续派的独立论证路线,并受到法称因明学中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影响,认为外界的一切存在
虽然都是识的流转和显现,但从终极意义(胜义)上看则不过是“寂灭戏论”或“毕竟空”。
莲花戒对寂护的《摄真实》作了细注,著有《修买欠序》,进一步把唯识学说引入中观派
中去,提出了“无相唯识说”。师子贤著有《八千颂般若解说·现观庄严明》,用般若思
想贯通了中观和瑜伽两派理论。他们的思想传入藏地后对显教的各派有重要影响。

  传播  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在5世纪经鸠摩罗什传译后,
在中国汉族地区形成了三论宗,其著名的代表有僧肇、僧诠、法朗、吉藏等。另外,龙树
的中观乐说也是中国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的立论依据。吉藏的弟子慧灌把三论宗传至朝
鲜、日本,在日本奈良时期一度很流行。(黄心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