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影音高清:《自爱的艺术》(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22:43

《自爱的艺术》(1)

(2011-03-27 13:08:22)转载 标签:

文化

分类: 美学

尼娜·拉里什-海德尔,三个孩予的母亲,是一位有开业执照的大夫和心理医生,就《自爱的艺术》以及她的一本书《彼此确定》中所提出的课题,她在许多城市举办了报告会和周讲习班。
仅以此书献给那些愿为爱而敞开心扉的人们

目录
序(1)
自序(1)
我写本书的出发点(1)
引言(3)
    1. 什么叫自爱?(3)
     我不需要为此干点什么(4)
     我不能丢掉这种价值观(5)
     我不需要干出什么名堂(5)
    2. 自爱的重要性11)
          当你爱自己的时候(12)
          当你不爱自己的时候(13)
    3. 自爱与自私的区别(17)
           人怎么会变得自私的?(17)
           自私自利者的哲学(19)
    
缺乏自爱的原因(23)
    1. 导致缺乏自爱的原因(23)
          最基本的体验:非爱(23)
          父母的谎言(24)
          自我闭锁(25)
     品行不端(25)
     自身的阴暗面(26)
     不容纳自己(26)
     不想学习(27)
     自私自利(27)
     不愿意认识自己(28)
  2. 阻碍自爱的一切因素(33)
          行为方式(33)
          角色(34)
          规范(37)
          对待自己的方式(38)

不自爱的后果(43)
    1. 当一个人不自爱的时候,对他有什么害处?(43)
     自我评价能力很弱或不存在(51)
     自尊心很弱或不存在(54)
     自信心缺乏(57)
     自我信任感很弱或缺乏(65)
     自我表达力缺乏(69)
     自我责任心缺乏(70)
     自我意识很弱或缺乏(72)
     对待恐惧障碍(78)
     自我调节障碍(81)
     内心狭隘(84)
     忽视内心需求(89)
     沟通能力缺乏(89)
  2. 当社会和社会团体的每个成员不自爱时,对整个社会和社会团体有什么害处?(91)
    
步步迈向自爱(99)
    1. 学会认识自己(99)
    什么叫认识自己?(99)
    可以认识的一切有哪些?(107)
    认识的不同方式(143)
    妨碍自我认识的因素(159)
    哪些内心态度支持认识?(167)
    2. 学会接受自己(176)
      容忍和接受的区别(179)
      接受是每个所期待的改变的基础(180)
    3. 与自己建立起富有成效的关系(189)
           什么是与自己的关系?(189)
           打开与自己有意识的关系的大门(193)
           发展与自己的关系(205)
           加深与自己身体的关系(215)
           在别人身上认识自己(225)
  4. 重新找回你原来的目标(228)


    我有一个并不轻松的童年。然而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凡事并不知足。日子一直要过得好,设法捞取最大的一块蛋糕,不让任何问题压在自己身上,在任何方面都问心无愧-简而言之-我学到了在我们这个社会一切重要的东西以及"人们"如此需要的东西。如同我周围大多数人一样。我几乎忽略了这一点;这种处世之道给我带来的幸福是微乎其微的。
  然而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位与众不同的女士;她充满活力和生活乐趣,通常乐呵呵的。虽然有时也会不快乐,可是从不漠不关心-她直率、坦诚。可也令人难堪、令人疲劳、胆子也很大!直到那时我才明白,生活中还有比我这种文雅的漠不关心更为不同的东西!和这位女士的区别在哪里呢?她热爱生活,她热爱她周围的人。尤其是她热爱自己! 这时我明白了, 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在父母那儿,也不是在学校里,更不是在任何一个讲习班上学到的-这就是自爱!爱自己并不是爱一个理想化了的自己,而是构成自己的所有方面;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己的梦想以及自身的一切矛盾......
  这位使我如此振奋的女士,现在已经和我结了婚。不能一起嫁过来的是自爱的艺术。这门艺术我得一步一步地学会。我这才逐渐认识到,这门艺术是多么重要。它不仅对如何对待自己极其重要,而且对树立热爱别人的观念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我很幸运碰上一位能传授我这门艺术的人。而你呢,亲爱的读者,至少有了这样一本书,这本书是由一位给我如此帮助的女士用她全身心的挚爱,用她深刻透彻的理解力,夜以继日地撰写出来的。一本书是不能代替学习的,但它可以作为你在发现自己和热爱自己的路途上长期的陪伴和助手!
彼得·拉里什

自   
    我也是非爱的牺牲品。唯一能-至少在大多数时间里-给我所需要的温暖的人,是我的父亲。他也给了我这种感觉;他既重要又正确。
    然而父母亲不能接受我的离经叛道,并不顾一切地试图把他们心目中对我的期望变成现实。每种惩罚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恰当的;不许我和其他人来往,不给我温暖和关怀,使我变得又坏又渺小,使我有负罪感,还对我体罚、关我禁闭。同时他们不时地威胁我、要把我送到少教所。
    夜晚,我充满绝望地哭泣着、憧憬着有朝一日能离开这所监狱,找到自己盼望已久的爱。
    在整个苦难的岁月里,给予我帮助和安慰的。是自己与自己的交流。我决定去感受一切-不管这种感受怎样令人心痛-思考一切,并说出这一切会引起哪些反应。用这种方法我一直保持着真诚,变得非常坚强。
    另外,我还决心学会享受生活,使自己变得快乐。无论父母亲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他们都不能阻止我,使我收敛或退让。
    这对于我进行心理意识上的工作自然是很有益处的。因为在这里没人能做到把他对我的期望强加给我。
    然而,即使在我接受治疗的地方,我还是不得不放弃爱。我把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告诉人们(医生、讲习班教员和与会者),可是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已经完全治愈了,确实被人们接受了。没有人理解我真正的痛苦-因为我就是不能把它表述出来-迄今为止,我还没有找到一个地方,允许我还原成本来面目以及真正地被人所爱。
    过了好多年-此时我自己也成为一个医生-我才领悟到,为了体验我如此渴望的幸福,我必须在自己的内心建立起这样的地方。我又一次外出漫游,发现爱是一种能量,是在开诚布公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的。我竭尽全力消除一切阻碍我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的障碍和困难。这时我得到了宝贵的帮助。我认识了克里斯蒂安,我的第一个丈夫。我和他之间做到了坦诚相待。我为他生了两个孩子,他们对我能最终走出封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我的女儿劳拉,她一生下来就患先天性痴呆症,正是她成了打开我心灵的万能钥匙。
    为我的经历划上圆满句号的,是五年前我遇见的当时还是我的精神伴侣,如今是我丈夫的彼得,在他那儿我体验到了我梦寐以求的爱。
    "自爱"这个题目,是1990年在汉堡我举办的一个讲习班上最先引起我的注意的。在班上,我突然发现,这些非常出色的学员当中几乎每个人都是那么无情地对待自己,而我却可以毫不困难地去爱,去接受他们;他们要么使自己变得很坏或很渺小,内心怎么想的并不是就怎么做,觉得自己很讨厌、很笨;要么不允许自己有所发展。当我发觉这种现象非常广泛时,我感触尤深,不禁潸然泪下。
    这就是我着手研究"自爱"这一课题的开始。从此以后我就欲罢不能了。
    首先,我领悟到,我之所以能从童年的艰难岁月中解救出来,是因为我总是坦诚地善待自己。然而,多年来我忽视了自己的身体-我没有学得更好,并且是在极其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受的教育-就因为我没有爱护身体。
    从此我深入研究"自爱"这一课题,作有关报告,办讲习班,以使人们学习如何更多地对自己敞开内心,更多地接受自己,容纳自己。
    此时我认为"自爱"这一课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因为我很清楚。人们对待别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就像对待自己一样。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的话,他就不会爱别人。此外,自爱还是一个人得以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唯一力量。
    我们这个世界充斥着越来越多的非爱,需要自爱的人们学会再爱别人。本书旨在为这一进程作出一份重要的贡献。
  我希望,它有助于你和其他许多人更好地了解自己,容纳自己。我也希望,你将全力以赴,以便有朝一日能够做到自爱,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我们需要你!
  
   爱是被生活过的真实
  在这里我衷心地拥抱你, 亲爱的读者!
  尼娜·拉里什·海德尔
  
我写本书的出发点
    爱是唯一的力量,把我们与我们内部和外部的一切联系起来。她能消除一切对立,化解一切分歧。爱能让一切想要表达什么-不管用什么方法-就是什么,而不必加以回避。
    就身心的康复而言,每种真正意义上的治疗只有通过爱才有可能完成。这种爱是一种无所不在的能量。当我们愿意向她敞开心扉的时候,她随时愿为我们效劳。前提是,我们必须逐步地学会容纳我们内部和外部的一切,同时保持坦诚相待。
    绝大多数人有这么一种错觉,如果他们做到了爱自己和别人,那么就会阻碍他们向爱的方向发展。
    由于爱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且只有少数人在追求,因而非爱主宰了我们这个星球。结果是,人类变得越来越野蛮,同时受到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只有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试及与自己的关系-跟社会制度遵循爱的准则,才能为人类服务,从而使个人以及整个人类向前发展。
  尽管非爱的后果还记忆犹新,我们在这个时代又重新有了机会,致力于爱的事业,为拯救整个人类作出贡献。
  
  自爱是一种艺术。
  她在于:
  即使你觉得自己
  很讨厌、很笨或者......
  你也热爱自己。

引  
1. 什么叫自爱?
   这个时代,一个人干什么工作。做出什么样的成绩,以及他拥有什么样的地位和财富,要比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拥有什么样的品质和心灵更为重要。在这样一个时代里,自爱迄今为止还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话题,更谈不上作为教育我们子女的目标。结果是,很少有人去爱-既不爱自己也不爱别人。其影响我们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观察到。
    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自爱的可能性和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只有爱自己才能爱别人。耶稣基督在近两千年前就阐明了这一道理;"像爱自己一样爱你周围的人。"
    由于几乎所有的人类问题都可归结到爱的缺乏上,所以重要的是,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什么叫爱自己(和别人),需要哪些内心的发展步骤来到达爱的彼岸。
    我们理解爱的最重要的一点是,爱意味着认识。这不仅指的是用眼去认识,还指的是用各种知觉在不同的方面去认识-用身体,用感觉,用思想。为此必须尽可能地敞开自己。因为你对自己敞开多少,认识自己多少,也就爱自己多少。同时你需要在内心树立起一种观念;你永远-在任何情况下-是值得爱的。
    为了学会自爱, 你需要树立起爱自己的目标。
    自爱就是:
    我从内心深处知道(我不仅是这么想的), 我
           是值得爱的,
           不管我觉得自己怎样,
           不管我想什么,
           不管我举止如何,
           不管我外表如何,
           不管我身体好还是不好,
           不管我生于哪种家庭,
           不管我做什么工作,
           不管我做出什么样的成绩,
           不管我拥有什么,
           不管我一生中到现在为止做了些什么,
           不管我是什么或干什么......
  我知道,我不一定要有什么表现,做出什么成绩或干出什么名堂,才值得爱。
  
我不需要为此干点什么
  我知道,没有人能否定这种评价-我是值得爱的-即使有人不接纳我,无情地对待我,甚至歧视我。
  
我不能丢掉这种价值观
    我知道,我还是值得爱的,即使有人不爱我,不愿爱我或者声称不能爱我,因为我这样或那样。在这种情况下,我知道,这种人还不在或不想在或不能保持在爱的状态下,因为他对别人还不是一切-例如某些性格或举止-都能接受并(或)容纳。
  我知道,我还是值得爱的,即使有人批评我或对我说三道四。
  
我不需要干出什么名堂
自爱就是:
    向自己敞开,使自己能感受周围和自身的一切,也就是说,
    可以让自己去认识,从中受到触动。
  同时并不对自己的"好形象"感兴趣,而是坦白地承认自己当时的立场,自己的感觉、想法,自己的身体要对自己说些什么以及自己对现状和人们作出的反应。
自爱就是:
    愿意接受自己和自己所做的一切,不加任何评论或批判。
自爱就是:
    给自己以足够的重视与关注,以便自己能常自爱就是:
    与自己要意见一致,这就是说,身体内部所有的主管器官都是清醒的,都在听我说,由我的意识所控制着。
自爱就是:
    与自己有着一种休戚与共、心心相印的关系。
自爱就是:
    做自己生活以及所经历、所领悟和所发现的事物的主人,并对其承担责任。
自爱就是:
    我怎么样对自己很重要,但这是按照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价值观来评判的。
自爱就是:
    不要脱离世界其他部分去观察自己、体验自己,而要把自己作为整个世界的一部分来理解。
自爱就是:
    给生活一个方向-这个方向是从自己心灵深处有意识地制定出来的-并一直沿着这个方向前进。例如"我要变得清醒",或者"我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自爱就是:
    绝对赞同自己并保持下去-不管发生了什么。
    自爱是以内心有意识的学习为基础,其目标是,一个人要超越自我,不断地充实自己。
    自爱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我们自身有能力在一个较长的学习过程中在自己身上培养这种自爱。
    早在童年时代,我们的父母亲就该引导我们朝着这一发展方向前进,但是那时他们自己也没有学会。因而不能完成这项任务。
    所以我们大多在成年时才不得不领悟到,有人需要我们的关注和爱,这人就是我们自己。
    当你把上面的话读完时,你会有好多种可能来对你刚刚所听到的自爱做出反应;
    -会欺骗自己说,你已经做到了自爱。
    -会为自己辩护,声称什么是自爱你知道得更多。
    -会贬低自己说,你在这方面还没做到自爱。
    -你会气馁地说,你永远也不能做到这一点。
    -你会高兴地说,你终于明白了什么是自爱。
    -当然你也会老老实实地指出,你内心已培养了这种自爱。
    -你要对自己诚实-如果你想要达到目标的话。
  -你不要让自己气馁,这一点无论如何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儿我描绘了一个过程的结果,为了使你看清目标,力争达到目标,具体的步骤我还会详细地描述。
    没有人要求你要达到目标或必须达到目标-除了你自己之外。
  整个世界是一条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每走完一步你会感到轻松些,满足些-为你的努力加油吧。
  
  不管在什么时候,
  由于"生活"使你痛苦,
  你从小就封闭自己,
  现在你必须明白,
  如果你一直封闭自己,
  "生活"就会使你痛苦。
  
2. 自爱的重要性
    如果你要过一种清醒的生活或想变得幸福,做到自爱是不可或缺的。
    因为自爱就是面对自己,与自己进行沟通,就是你对自己来说很重要。只有从这点出发你才能发现,什么阻碍了你的幸福之路,什么能真正使你幸福,你需要什么来使生活得到满足。
    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幸福。否则的话,你总会觉得少了点什么-其实少的就是你自己。而没了你自己你就不能再发展,因为为了使自己得到发展,首先你必须知道;你在哪里?什么构成了你的全部?你的过去对你有何影响?你需要哪种发展来找到生活的使命?
    因此不断地与自己接触是很重要的, 从而你能感受到你身上发生的一切。你受到的感动、感触以及你身体里不对劲的地方。
    你身上发生的事情,要比你周围发生的更为重要。你会看到,当你听从内心时,你也就会更好地应付外界生活。
  你的内心、你的内在真实是你每天能有所作为的源泉。重要的是,要把自己与之联系起来,以其为出发点生活。如果你不和自己的内在真实相联系,你就会失去更多,永远漫无目的地走完你的人生。
    你身上有好多不同的主管器官,每个器官都需要你的关注。你要倾听你的心声,这很重要,它会告诉你,何处何人对你最适合。当你真正地感觉到你的身体时,它会告诉你,它确实需要什么营养和治疗,或者它迫切需要什么来康复。你只有注意了你的感觉,你才能看到,人和事物是如何使你受到触动的。你只有注意了你的思想,你才会发现,你想要什么,你害怕什么,你如何督促自己等等。你只有和你的直觉相联系,才能对自己了解得更广泛。
    你只有遵循自己的创造力,你才会知道,哪些颜色和形式,哪种声调和动作,也就是说哪种表达方式你可以运用自如等等。
    人们通过倾听自己,感受自己,追踪自己,放弃对自己的控制,从而表达自己,表现自己,有助于自己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多地认识自己。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领会你内在的重要性。
  你是否自爱,取决于你的感觉如何,你想些什么,你如何看待生活和人们,你是否热爱生活,以及你如何了解人们的相互关系。
  
当你爱自己的时候
  当你爱自己的时候,你身上就有一种明显的基本感情。你自身会感到安全和保险,你对自己来说一切都好,因而你得以自由地在各方面该是什么就是什么,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而其他人也可以在各方面认识你。你从这一牢固的基础出发来对待生活,你就很自信。任何事情都不能如此轻易地使你惊惶失措,尽管你受到了感触和感动,尽管你对人们和现状作出了反应,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你并不把生活当作是一种威胁,你知道,你能够驾驭自己的生活。你有了自信心。人们对你也没有什么危险,你把他们当作自己的队友和战友。你可以毫不怀疑自己与他们有摩擦。当你爱自己时,你才会知道,在自己的生活中,你是多么重要,而且
不久你也会愿意把别人看得比自己更重要。
  你不孤立自己,你寻找着与别人的共处,你知道你需要通过他们来认识自己以经历人生。

当你不爱自己的时候
    相反,当你不爱自己的时候,你就缺少了一切事物的基础。你就像一艘没有船长的轮船,因而你抓住一切合适的东西。你大多数时候感到没把握,很容易紧张。生活、人们以及未来使你感到害怕,因而你从外部寻找庇护。你必须取悦于别人,当有人不喜欢你时,你就怀疑自己。你必须不断地努力来适应各种各样的要求。你必须掩饰自己,压制自己生活中不为人所喜欢或不符合别人对你的要求的那部分。你必须小心谨慎,当心自己,约束自己。每件小事你都觉得受到伤害。别人每句响亮的话或一个批评马上使你不知所措。你很快就有了负罪感,马上想到自己做错了什么。
    你宁可不相信别人,特别是他们要你做点什么时。你不能真正接受别人的称赞,因为你不能相信他们确实说的是你,因为你一点也不认为自己这么好。当你和别人在一起时感到不舒服,你就把责任推给别人,并且越来越孤立自己。你感到自己软弱而又不讨人喜欢。
    当你热爱自己时,
    你就是强者。
    当你不爱自己时,
    你倒不如说是个弱者。
    坚强地对待生活的人,与某些软弱无力、没有信心地走向人生的人相比,当然有着不同的体验。
   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其结果在每个人身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
    一个自爱的人,愿意从生活及其困难中学到点东西,并视之为一种挑战。他会一直善待自己或者想要学会做到这一点,他会看重自己,关心自己。
  一个不自爱的人,会在危机和困难的时候,宁可对生活产生怀疑,因为他把自己视为生活的牺牲品,很少相信自己。他情愿毫无兴趣地对待自己,既不看重自己也不真正关心自己,甚至常常无情地对待自己。
  
  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认为,
  这个世界只有他一个人。

3. 自爱与自私的区别
    由于常常把自爱跟自私混淆起来-自私的人认为他是自爱的-把自爱与自私等同起来,所以自爱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在这里,我想详细地描绘一下自私自利的人,以便澄清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我的愿望便是每个人能分清自私与自爱的区别,不再一味地自私自利下去。因为自私是自爱的最大障碍。
    分清自爱与自私的区别,对于那些担心关心自己和看重自己就是自私自利的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自私的人和自爱的人,其中心观是一致的;即每个人把自己放在自己生活的中心。然而, 其核心是完全不同的;
    自私的人围着自己转,把目光往外看,看看可以"获取"些什么。他相信,"拥有"能带来幸福。他甚至一点也不关心自己的存在,自己怎么样对他来说也不重要。
  自爱的人把目光对准自己,涉及各个方向-他做事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就因为他愿意付出。他对自己的存在感兴趣,自己怎么样对于他来说很重要。
  
人怎么会变得自私的?
  在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人或多或少地被教育成自私自利的大家。作为"未来"的自私主义者,我们在童年时就学会首先关心自己的利益,差不多只围着自己转一并不真正地去认识自己。因为我们没有学会把目光对准自己,也不对准别人,而只是对准在外面能够得到的东西,使自己吃饱、满足或幸福,或者至少为自己解解闷。别人的愿望和需求很少放在我们眼里。
  就是在与家人的共同生活中我们也没有学会为了我们的家庭、我们生活的共同体,力所能及地做点事(许多孩子对每周日的洗濯就真叫太多了!)。我们学到的则是先要为自己,有时甚至不考虑别人。
    此外,我们还学到,首先要重视自己的成绩,这一点在幼儿园和学校里不断地得到加深。因此我们学到了相互竞争,而不是重视我们所在集体的整体成绩和利益,以及培养对此的兴趣。
    越来越多地,我们只注意自己个人的利益,不关心世界的其他部分。大部分的环境灾害可归结于这种行为。
    另一部分人被引导或多或少地否定自己-一切为别人而做,很少甚至一点也不为自己去做-这只是同一基本模式的相反一面。这类人也没有学会认识自己和满足自己真正的需求。例如,一个护士认识不到她需要给人治疗-不管是哪种形式-她只看到外表的疾病,并想从外表消除这一疾病。她对自己表示认可,可也期待着外界的认可,当有人拒绝的帮助时,她几乎不能忍受。
    这类人为了得到爱或承认,做得很多。虽然很少是无私的付出,但他们比起纯粹的自私自利者,为别人还是做得更多。即便是一位看上去是多么无私、为家庭做出了一切的母亲,也是被她要求得到外界认可的强烈愿望所操纵着。她通过把自己和家庭尽量地等同起来,来扩展她的自我,"我要好成绩","我要成功"等等。这是她为了自己所需要的,她也经不起批评。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的每一个人为我们作出了生活榜样-即使表现形式不同-我们越来越加深了这一观念;只为自己谋福利。每个人都是这样,我们为什么要不一样呢?"这会很傻的",我们心里会这么想。就这样, 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诞生了。
  
自私自利者的哲学
    自私自利者的人生哲学是什么呢?自私自利的人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自己身上,变本加厉地把别人排除在自己生活之外,除了别人在某种形式上对他有用的时候外。他几乎不向外敞开自己,只把自己包裹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还是只围着自己转,宁可把自己封闭起来,他的目光只是朝着外面。他重视的东西主要是:
      不吃亏;
      尽量多地获取;
      不需要太多地付出;
      保持权利;
      自己不想听到或看到的事,不扯到自己身上;
      只想一个人取得成功;
      增加自己各方面的价值,如名望、财富、产业等;
    过得不比别人差;
  没人得到的比他多, 没人比他更有所作为等等。
    一个自私自利的人看不起别人。他关心自己的优点,对物质要求有明显的优先权。自己怎么样对他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有什么或会有什么。他的注意力放在外面;别人对他的看法如何,他在别人那儿是否重要因为他为了自己的目的需要他们。他个人的道德品行有时候因之而丧失殆尽。
    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对别人或社会有益,在没有好处或没有获利的情况下,他也会偶尔去做某些事情。他必须直接从中有所得到,他的利益对他来说一直很重要。"这给我带来什么?"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最常提的一个问题。
    因此,人们可以通过许诺给予金钱、名望或权力来诱使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做某些甚至伤害到别人的事。自私的人内心退缩不前,自己怎么样对他来说无足轻重,他也察觉不到这一点,因为他几乎得不到可以使他意识到自己处境的反响。他从自己的行为出发认识不到需要改变,因为他宁可把自己看成是静止不变的。正因为这样,他还想让时间去适应他而不是相反。
    缺少什么-例如他找不到伙伴-并没有成为学习的动机,反而加深了他的自私自利。他从不想到要学点什么-正是借助于此,这一体系才得以维持。
    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对别人的态度,自私自利者的处境越来越不好过,他也不会将此归结于他身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相反,他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迄今为止他也许还不够关心自己,于是他决定当即开始只想着自己,只做自己想要的事等等,这进一步加深了自我的封闭。
    由于如此密切地与自我相连,自私主义者强烈地认同这一观点;如果这种模式受到外界的威胁,他认为不得不死去。因为他从没学会把目光对准自己,从而发现自己怎么样;他也不知道,他真正需要什么,什么对于他的幸福很重要。他只是相信,他关心自己,可是一点也看不到自己真正的需求。因此自私主义者大多是永远也吃不饱的,给予别人的很少。他们更相信,人们应当给予他们什么。此外他们不能允许周围的人认识自己,与自己发生摩擦。
    在与同伴的关系中,自私主义者不想看到或听到,自己带来了什么,自己的举止起了什么影响,需要他做些什么,他很少对别人表示关心,一切都要尽可能地围着他转,他却保持不变。结果是同伴之间不可能或很难进行真正的交流,以互相了解,互相学习。当两个自私主义者碰在一起的时候,结果当然就更为明显了。这样,一种交往常常变成一个战场或一条艰苦之路。
  当一个自私主义者的交往失败后-因为一种没有学习的交往迟早注定要失败-他自以为是地说,与这些人打交道就是不行,因为......(他为此可以找到一百个理由)没有同伴更好些,他不需要交往,因为......无论如何这和他没有任何关系。这样,他会更加从这些人当中退缩出来,越来越多地按照这种方式生活-他不再需要任何关系,以致于他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不跟人来往了。结果他成为一个固执的独身者或独行者。
    由于绝大多数人接受这种自私主义模式,同时并不知道同伴关系对于拓展自己的存在非常重要、必不可少,所以越来越少的人赞成交往,结果是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没有交往了。反过来,这又导致了越来越少的人能够在同伴关系中学到爱。
  自私自利并不卑鄙也不糟糕,因为它是一种经过训练的模式。但这种模式毕竟阻碍我们内心的发展,阻碍卓有成效的人际共处,阻碍我们去充实生活。我们只有认清这一点,才能摒弃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是人类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同时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弊病。自爱能够治愈我们的这种弊病。
  
缺乏自爱的原因
1. 导致缺乏自爱的原因
    缺乏自爱的原因很多。很少只是由一种原因造成的,大多是同时由几种原因引起的。
    两种主要原因几乎可在每一个人身上找到;一个小时候得不到爱的人,就不可能有透过爱的眼睛被人们所认识、接受的体验。结果是,这类人由于有了得不到爱、不为人所认识和接受的体验,从而也没有学会认识自己和接受自己。

最基本的体验:非爱
  爱是一种意识形态,要求有一个持久的意会过程。可是许多父母亲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还没走得这么远,去追求这种形态,因而还不能去爱他们的孩子。同样,只有少数父母给予自己的小孩绝对的支持。极少数的人小时候有爱的体验,有的只在很短的时间或瞬间,父母双亲或者只有母亲或父亲给自己的孩子以绝对的支持。
  一个孩子要学会自爱,就需要被爱的体验,因为如果没有这种体验,那么他就既不知道自己是值得爱的,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在各个方面顺其自然地发展。同样,一个孩子需要被人认识、被人接受的体验,从而学会认识自己,接受自己。
    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被爱的感受,没有每时每刻都值得爱的把握,他就会看轻自己。他就不再敢经历以及表达家长认为"坏"的东西,使自己更加适应家长的愿望和想法。

父母的谎言
    除了上述这种最基本的体验外,孩子还不允许察觉也不允许揭露父母有关爱自己孩子的谎言。这一点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是忌讳的。孩子在惩罚-不管是何种方式-的威胁下,再也不提到这一点。
    由于大多数小孩遵守这一禁令,把非爱从自己的视野中渐渐抹去-即使他们受到虐待-他们不但没看到非爱,还视之为爱,因而他们背离了自己内在的真实,从而也背离了自己。后果他们丧失了自己的一部分,因而往往迷失在错误的事情或方向中-物质主义、极端主义等等-或者成为信奉某种意识形态的一个派别的成员等等。
    由于这种抹去,使得我们寻找充满爱的、健康的交往的主管器官失灵了,使得我们小时候或年轻时,以及成年后对非爱视而不见。这让我们一再得到很多令人失望的体验。

自我闭锁
    缺乏自爱的另一个原因是,一个人在小时候、年轻时或长大后闭锁自己,因为他:
         不愿感受因缺少家长的爱而引起的痛苦;
         认为无法忍受别的痛苦,无法忍受软弱无力的感觉;
         不想感受一种体验,例如受虐待-不管是肉体上还是心理上;
         想避开事物或人们;
         不想看到自己的问题、无能或弱点及其阴暗面的某个部分;
         不愿学会某些心理调节能力, 比如释放情绪-尤其在生离死别的时候。
  这种行为大多在成年后得到巩固,僵化成一种不愿去认识的行为,尤其是涉及到自身的事情。作为"平衡",他建立起一种牢固的自我形象,这种形象没人可以"侵犯"和怀疑。其结果是,他越来越少去认识自己,从而也不能爱自己。
  
品行不端
    缺乏自爱的又一个原因要从这方面去找:我们在小时候就不得不从学习中知道,并非我们身上的一切都没有问题,或者说我们在某些地方品行不端。
    如果我们做了某一件事,感受到某一件事或者按照自己内心的真实待人接物,使我们周围的人根据他们的价值观觉得不喜欢,或者使他们有麻烦时,不是我们的表达就是我们整个人被称为"坏"或品行不端。为了避免别人品头论足,我们开始自我评价或自我批判,使自己适应大方向,不再让人产生品行不端的感觉。

自身的阴暗面
    一个小孩为了成为人们所确定的那样,即在别人眼里看来是不错的小孩,就会不可避免地把一切没有被评价为"好"的东西抛掉。他开始否定自己,压制自己;他否认自己的感情、思想、看法和行为方式,抑制或渐渐地抹去自己的内心状况,或不愿感受自己的内心状况。
    这样黑点就一个个地发展起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扩大而成阴暗面。在这个阴暗面里隐藏着一切人们不愿向自己和别人表露的东西。这部分东西,这些人自己也不喜欢。
    可是人们只能把自己作为一个整体来爱,爱不能割裂或分割开来,这个阴暗面极大地阻碍了自爱。
    同时,一个不表露自己或不敢表露自己的人,往往不重视自己。

不容纳自己
  不容纳自己的后果:就是一个人学会了在许多方面不接受自己。这一点通过他对自己的评价(这个评价是他从别人那儿乖乖学来的)得到了加深;这一评价在他身上引起了如此糟糕的感觉,以至于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正视自己。这会导致他使自己不断地变坏或者在许多方面自暴自弃。
    当然,不容纳自己也可能是一种诡计,用来防止别人对自己作出反应。它也可能是为自己不"能"正视自己或不爱自己的一种辩护,或者是不需学习的一种借口。

不想学习
  不想学习也是缺乏自爱的一个常见的原因。因为如果一个人不从生活中学点什么或者常常抗拒学习的话,那么他总会对自己有点失望,觉得百无聊赖,毫无目标,因此也不会真正容纳自己。这样又导致了同一后果;他不自爱。

自私自利
    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并不想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因此他宁可把自己视为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为了使自己在自己及别人面前过得不错,他当然得压制、隐藏以及抹去许多东西。此外他很容易得到自爱的假象,因为他往往围着自己转。
  由于自私自利阻碍了一个人的发展, 他就不能迈向自爱,
  
不愿意认识自已
    人们为什么不自爱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在构成自己的所有方面不认识自己,或者更确切地说,不愿意认识自己。这是由于我们小时候没有为爱的眼睛所认识,因而没有学会把目光对准自己,把自己或别人在自己身上看到的一切视为好的,值得爱的。因为只有充满爱心的父母才会认识孩子的一切,对孩子作出反应,而不用"好"和"坏"来对孩子加以评价,也不贬低孩子,认为他们品行不端。同时父母保持着对孩子的关爱,即使是在生气或伤心的时候。在这种气氛下孩子才能学会认识自己,热爱自己。
    没有爱心的父母只看到孩子身上什么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当孩子正好是父母不希望的那样,比如吵闹、调皮捣蛋或任性时,父母就用这种教育方式来处理;认为自己的孩子品行不端,不值得爱。同时他们往往也不再给孩子以关爱。
    孩子身上因此就不会培养起最基本的感觉-不管这个孩子实际怎么样-品行端正,可爱。相反,孩子相信只有符合别人的期望他才是个好孩子;其他的一切都不允许表露出来,有时甚至连在心里有这种感觉都不行,比如当他妒忌的时候,当他认为自己对的时候。这样的话,他就不能学会经历人生的一切,认识自己的一切。同时,他培养了自己的一个符合周围人的价值观的形象(本我),并依此行事。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开始自我控制,只表露符合这一形象的东西。这个形象久而久之固定下来,从而使已成年的他很难接受其他认识自己的方式。
  当一个人由于受到的教育,缺乏在每种情况下认为自己对或可爱的土壤时,他难以在自己的各个方面认识自己。因而他宁可不正视自己,相反却封闭自己,拒绝比如在自己身上出现"不符合期望"的东西,或者对应该看到的东西加以否认、否定,甚至排斥。这样,他越来越少地认识自己,最终失去了自爱的基础。
  你可以
  在自己的人生中
  扮演主角
  或一个配角-
  完全随你所愿。
  
2. 阻碍自爱的一切因素
    一切阻碍自爱的因素归根到底就是阻碍一个人去认识自己,或者在某种方式下限制或削减他的表达,或者迫使他从外部或自身对自己加以掩饰、伪装,或压制自己想要说的话-不管是由哪种行为规范或行为方式所决定的。另外,角色和规范也导致人们不去正视自己。此外,人们对待自己的方式也是阻碍人们自爱的一个因素。
  既然如此,人们怎么会去爱自己看不到或几乎看不到的东西呢?人们怎么会看到不允许表露的东西呢?这就是说,人们只能从自己身上看到自己允许感受和表露的东西,或者至少知道其存在-也就是人们正在感觉、想像或在自己身上感受到的东西。因此,自爱与一个人的活力紧密相连。一个人越恬跃-我指的不是玩得积极-他就越有可能做到自爱。
  
行为方式
    每种旨在不去认识自己-也就是说,不了解自己或不让自己了解事物的行为,诸如:
                 抵制;
                 否认;
                 掩饰;
                 假装。
    所有阻止别人认识我们的诡计和一切走向封闭的行为方式;
                 冷酷无情;
                 不愿去感受;
                 不愿表现自己;
                 一贯正确;
                 争斗;
                 只想到自己;
                 唯利是图;
                 自私自利。
都会导致越来越远离自爱。

角   
    每种不负责任的角色同样也阻碍了自爱。对自己行为不负责任导致自己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
    为了维持这种内心的自我欺骗,他必须使自己变得局部失明,从而使他在自己和别人面前封闭起一部分。这自然是以其内心的明了和自己的活力为代价的。因为如果他在扮演的角色中真正地认识自己,使自己意识到前因后果或自己的责任心,他就不能在自己面前对所扮演的角色承担责任,或者他通过认识达到另一种行为态度。
    有形形色色不负责任的角色, 例如以下的受害者角色:
                 失败者;
                 吃亏者;
                 受害者;
                 受歧视者;
                 小孩;
                 病人;
                 弱者;
                 笨蛋。
    这类受害者的角色,其特点是自己从不在所经历的事情中去寻找关系,而一直从自己以外寻找原因;他找不到伙伴,其原因并不从自己身上找,而是"因为再也没有好的伙伴了"或者没有人要他。他这样或那样,"责任"总是在外部。
    他最好的借口是:"我不能......"
    他很容易追究别人:"你没有足够地重视我,所以我这么好攻击"等等。
    要是他有责任心的话,就会们心自问:我身上有什么东西使我无吸引力甚至得罪伙伴?这样的话,他很快就能发现自己的真实,因此而有进步。
    举个例子:我们假定有个人进入了"病人"这一受害者的角色-说是个角色,是因为他尽管有"病",可是既不去搞清楚自己身上有什么东西使他不舒服,这种疾病与他有什么关系,也不真正去关心自己的身体,使之痊愈。他唯一做的事情是:受苦并抱怨自己的"命运"。
    这类受害者角色的反面是强权角色;
                  暴君;
                  勒索者;
                  拒绝者;
                  自私自利者(可能属于这类-但不一定是)。
    这些"滥用权力者"掩盖自己内心的问题;他们外强中干,只有通过采取强权的方式-不管是以拒绝的形式(说不),还是用肉体或心理上的暴力,抑或依靠金钱、工作和宠爱的手段-才能艰难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他们对自己的冷酷无情以及所做事情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给别人带来什么,对于他们来说是无所谓的。
    比方说,要是一个暴君看到只有通过暴力才能实现他的目标,同时也看到这会伤害到自己和别人的话,他当然就不能在自己面前再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辩护。如果他不想放弃这一角色的话,他就必须什么都视而不见。
    其他的角色还有:
               什么都不想要;
               无所谓。
  其实质也是无责任心。因而必须有人来帮助他,使他说出自己的意愿甚至代替他说出意愿。"无所谓"就是类似这样;并不存在一切都无所谓的人,因为他也要干活,也要挽救人际关系等等。
    什么都不想要或无所谓的人,不需要去冒险,因而也不需要承担做错事或受到不佳反应的责任。
    许多不愿意承担责任而扮演了一个适合自己的角色的人,大多把责任视为压力和负担。他们害怕面对自己还不能做的事情或自己(和别人)本身不喜欢的东西。
    这类角色被用来避开"不舒服"的东西。其后果是:这类人不由自主地成了内心学习和自爱的障碍。

规   
    所有制约性的社会规范,其目的在于我们必须以某种方式、方法待人接物;或者我们不允许怎样行事处世,这限制了人们的生活,因为一个人的情绪经常不同于他应该或必须的那样。
    例如:
                必须一直有礼貌;
                必须一直友好;
                必须一直(高雅)可亲;
                必须一直富有感情;
                必须一直热情。
    或者;
                不许冷酷无情;
                不许富有挑斗性;
                不许言而无信。
    当一个人愿意屈从这类社会规范时,表明他缺乏自爱。一个自爱的人决不愿意这样。
    许多人之所以不放弃这种规范,并进一步地退缩,是因为他们不想被拒绝或得罪别人。
    很早-在小时候-就有人教会他们,他们身上的某些部分,如感受、想法和举止是"不好"的,甚至如果他们表露出自己的这些部分,他们就是"不好"的。可是因为没人愿意觉得自己不好,所以他就放弃一切可能会显得是这样的东西。
    有些特别倾向使自己变成适应的人,如此长久地禁止自己这种"不适当"的、不想要的、不愿承认的感觉(如愤怒、好斗)或自己的其他部分,直到自己再也感觉不到、再也感受不到为止。这样,这类人收缩了自己,对自己有一部分视而不见从而失去了与内心真实的联系。

对待自己的方式
    你在对待自己时所做的一切:
                   为了不让自己感受到自己;
                   不让自己尽情地享受;
                   为了不表露自己;
                   为了使自己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你恣意吃喝;
                   为了不让自己有个清醒的内心,你不给自己足够的重视;
                   同时拒绝学习或不想关心自己;
                   当你同情自己的时候,却不给自己大力的帮助。
    这一切,都会使你越来越远离自爱。
  那么,如果你想做到自爱的话,就必须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努力去做一切能带动你向前发展,使你更健康、更富有活力的事情。
  这还要求你放弃某些特别的行为模式, 比如:
                   把自己与别人相比较;
                   不认可自己;
                   老是把自己说得一塌糊涂;
                   不相信自己的感觉;
                   使自己的自我价值取决于别人;
                   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好或更坏;
                   只在你付出了什么的时候, 才认为自己有价值。
    不过,在你做到这一点之前,你必须先在自己身上找到这些模式,并且领悟到这是一种对待自己的无情方式。
  你把这些至今为止阻碍你自爱的障碍看得越清楚,你就会越早地做到自爱。无论如何这是非常必要的,否则的话,谁来关心你呢?
  
  没有受到爱,
  并不丢脸。

不自爱的后果
1. 当一个人不自爱的时候,对他有什么害处?
每当
       你感到活得很累;
       你不能享受生活;
       你艰难而又费力地走过人生;
       你主要是在行使职责;
       你特别无力地生活着;
       你的生活中没有什么乐趣;
       你疲惫不堪、无精打采而又没有活力地生活
       你少有成就;
       你看轻自己;
       你在每件小事上批评自己或责骂自己;
       你常常不重视自己;
       你认为自己不重要;
       你不原谅自己的错误;
       你残酷无情、严厉而没有退路地对待自己
       你很少重视自己的内心;
       你充满恐惧;
       你不表现自己;也不允许别人来认识你的一切;
       你不想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你怀着不信任的态度与人们打交道;
       你和人们无法沟通;
       你找不到朋友;
       你害怕别人的接近;
       你在自己的生活中看不到进步;
       你的生活中没有幸福......
    那么,极有可能你至今为止既没有在生活中体验到爱或很少体验到爱,也没有做到自爱。这就是说;你现在正为这种情况的后果而"痛苦"。
    对你来说,知道缺乏家长的爱对你会有怎样的影响,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了解了这些影响,将会使你不再责备自己,而是当作动力,来到达爱的彼岸。
    从根本上来说,当一个人没有受到或只是短暂地受到家长的爱,他的心里就会产生心灵创伤和缺乏症状。这样,他整个的人和全部的精力就会受到削弱。
    后果是当这个人不爱自己时,这种情况大大地加强了。因为如果这个孩子或青年(或许是成年人)能够尽可能快地被一个或几个有爱心的人引导到自爱之路上去,那么他才能减轻心灵创伤的影响,然后在这些人和自爱的帮助下,一点一点地得到治愈。这样,他本人和他全部的精力在这一过程中就会得到加强。尽管有这些内心伤害,长时间来他还是能好好地生活和工作,并且在极难得的情况下坦诚地对待大多数人,因此,只有在更为密切的沟通中,这些非爱的伤害才看得见,才感觉得到。往往要到不能正常运作时,他或他周围的人才能认识到,这个人有严重的心理障碍需要治疗。
    非爱的害处比绝大多数人想像的还要大。最为严重的后果在于一个人对待自己所采取的态度导致了以下情况;
         自我评价能力很弱或不存在;
         自尊心很弱或不存在;
         缺乏自信心;
         自我信任感很弱或缺乏;
         自我表达能力受到控制;
         缺乏自我责任心;
         自我意识很弱或缺乏。
    自我评价,自尊,自信,自我信任感,自由表达自己的愿望,自我责任心以及自我意识等内在行为是构成每个人个性的支柱。它们是有助于加强一个人的自我,支持一个人内在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使人能掌握人生,生活在内在的自由之中。
    如果缺乏这些行为,或这些行为被严重削弱,一个人就会感到软弱无力,不知所措。他很难做到驾驭自己的人生;他难以保持富有成效的快乐关系,享受生活,过得幸福;这使得他无节制地饮食、酗酒、服药丸或吸毒;躲进受害者或病人的角色中,进入永久性的软弱状态之中,发疯,甚至自杀,来试图逃避现实。
    缺乏这种基本力量的后果是,出现了各种各样、情况严重的问题, 如:
           意志薄弱;
           自我闭锁;
           过度的害怕/恐惧症;
           内心狭隘;
           适应性差;
           没有活力;
           依赖于各方面;
           对自己(或别人)的毁坏;
           沟通能力弱或缺乏;
           搞不好关系;
           拒绝内心学习;
           拒绝认识自己等等。
    人与人之间不断增长的好斗和暴力现象的绝大部分,如虐待妇女和儿童,滥杀动物以及破坏大自然等,都在于从事这些行为的人从来没有体验过爱,也从来没有在自己身上容纳过爱,因为一个人只有做到爱,他才能和万物连结在一起,关心自己及其周围的一切。
    非爱的行为也是一种力量,不过它对人类以及整个自然界(包括动植物)的影响是破坏性的。
    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自己身上容纳爱的力量,只有他们把爱当作原始自然力来对它开放,从而能重新爱自己,爱别人,爱整个自然,我们才能阻止这种在全世界活动着的破坏力量。
    由于好多人既不知道自己由于父母亲的非爱而遭受到伤害,也不知道作为后果他们不爱自己和别人,因此某些人往往一生都带有这种伤害的痕迹,而且还常常为了自己的本来面目而斥责自己。只有洞察了前因后果,人们才能迈向全新的道路,也就是通向爱的道路。
    自我评价,自尊,自信,自我信任感,自我表现,自我责任心,以及自我意识,是一个人个性的支柱。这些支柱的承受能力取决于一个人能否完全生活在赋予他身上的自由之中,他是否还被束缚于所受教育和其他外部影响之中。
    此外,自我意识还是自我认识的一种工具,它有助于人们塑造一种符合自己心灵最深处的天性、愿望和需求的人生。
    如果一个人不自爱的话,那么至少其中的一种个性支柱-从而导致整个人-被削弱了。这种状况就像一所基础不稳的房子,在沉重的负担下随时有倒塌的危险。
  这些个性支柱同时也是一种交往方式,是人们建立起与自己富有成效的关系所需要的。
  
  你给自己的评价怎样,
  你就有怎样的价值

自我评价能力很弱或不存在
 

   如果一个人拥有健康稳定的自我评价能力,那就意味着,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好的,值得人爱的。当他自己或别人在某些情况下对他这个人感到厌烦时,当他犯了错误或在自己眼里没有做好一件应该做的事时,他也很少对自己的价值产生疑问,更不会常常对它加以否定。他对自己的评价也不依赖于自己的成绩、外表或别人的承认上。
    这就是说:一个有着健康的自我评价能力的人,已经学会把作为一个整体的自己及其举止行为同他的表达方式区分开来。他知道,他不只是他所表达的那部分。
    然而,我们的举止行为和我们的表达方式应该服从于我们对自己的内心评价,以便我们能够朝着某个方向发展。为此,每个人都必须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并要按照这一价值观生活。比如,当我决定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时,对于我来说,知道何时我会深情而何时我会无情地行事,这是很重要的。这不是为了禁止自己的无情行为或将其视为不好,而是为了使自己意识到离自己的目标有多远。
  我们人类是万物之灵,因此我们永远是有价值的,是值得爱的。我们是有价值的,就因为我们是人,是造物主之杰作。没有人可以否认我们的这一价值,就连我们自己也不能。这一与生俱来的价值,每一个人都必须在生命进程中的任何时候,不是通过家长就是通过自己来获得,并在万不得已时对它加以保护。它一定要成为对待自己的一种内在行为:
  
  我是有价值的
    可是这种内在行为只有在小时候父母亲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孩子时才能树立起来。可惜的是,在儿童教育中一直充斥着另一种行为。
    当我们不是按照家长希望的那样表现或表达自己,当我们做了某件使他们陷入麻烦或他们不能接受的事时,我们的价值就遭到了危险,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就是这样长大的。不是我们的举止行为在父母眼里不好,而是我们整个人,当然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是被这样对待的。
    因此我们很早就相信,必须由别人-首先是我们所爱的人-对于我们的价值作出确定,使自己依赖于他们的评价上。这样我们就开始寻找赞扬和认可,因为这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我们"很好"。我们想方设法避免责备,因为这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我们"不好",也就是不值得爱。这样的话,我们学会了相信自己的价值并非始终不变,随时有可能变小或完全消失。这真是一个灾难性的信念!
    当你使自己依赖于别人的评价时,你就把控制你的权力交给了他。这样的话你就严重地受人操纵。别人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权力,你只有做他要你做的,成为他希望的那样,或者你没给他带来什么问题时,他才认可你。这样的话你可能不再过着自己的生活。因为我们中只有少数人能够有这种体验;即使他们有些性格或举止方式遭到了拒绝或反感,引起了伤心或失望,他们还是既品行端正又很有价值,所以只有少数人散发着天生的自信,表明他们拥有稳定的自我价值观。
    于是,那些没有学到自己永远是好的、有价值的观念的人,在危急的关头决定采取某种对待自己和别人的基本态度。
    交互行为分析总结出三种基本态度;
                   我好,你不好;
                   我不好,你好;
                   我不好,你也不好。
                   每种行为隐藏着不同的困难;
    第一种态度大概是最容易的,可是由于它本身不能承认别人,所以这类人在与别人交往时会陷入困难,久而久之极有可能把自己与别人孤立开来。
    第二种态度可能便于与别人的交往,然而对于这类人来说,和别人在一起真正感到舒服是很困难的,因为由于他们不容纳自己,因而也就得不到他们心里盼望的别人的认可。
    第三种态度包含着对自己和别人的不信任。这往往导致许多毁坏性的状况和人际关系-如果有这种状况和关系出现时。一个愿意学会自爱的人,会越来越看清自己的价值。
  那么,一个人能够实现的态度则是:
  
我好, 你也好
  当我们学到,我们是万物之灵,因而在每个情况下都是有价值的,值得爱的,我们就会把它传授给别人,尤其是给我们的孩子,这有助于避免地球上的许多痛苦。
  
自尊心很弱或不存在
    一个人拥有多少自尊心总是和他小时候从家长那儿得到多少尊重分不开。换句话说;这一行为是自己或者借助于别人的帮助获得的。
    如果你小时候得到了这种尊重,那么你就愿意在各个方面重视自己。例如,你身体保持健康或更加健康,你不做损害自己的事情,你看重自己的感情和思想,你探寻内心的目标,你解决自己的问题,你追求头脑的清醒和自己的幸福,你重视身体和心灵的需求及自己的愿望,你致力于自己的发展和成长,你说出一切对你重要的事情。
    同时,这也意味着作为一个人你尊重自己,不管你个人怎样,就因为你是一个人,是万物之灵。
    归根到底,你总是非常重视自己,使自己能尽心尽力,不把别人看得比自己更重要。
  另外,你还努力使别人也重视你。这不是要他们爱惜你,遵守你硬塞进来的-常常是狭窄的-界限或者不停地赞扬你,而是要他们把你当作一个人来重视,尊重你所表达的事情、态度与感情,不贬低你。
     如果你愿意尊重自己,
  别人也会尊重你
  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很少给自己这种尊重,因为他没有学会看重自己身上的一切。由于自尊心不存在,他变得自私自利,并且相信只要实现了一切外在的愿望,他就会变得幸福。自我尊重是自我认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当你重视自己、尊重自己时,你就可以安静地观察自己是谁。同时你可以平静地主张无论是谁,都要尊重你的人格。你不应被你的同伴所左右或打倒,只因为他把"自己"挣来的钱心甘情愿地与你分享;或者允许你的上司挪揄你,只因为你"可以"在他那儿工作。你不要长久地处在一种使你一直筋疲力尽或心烦意乱的场合,例如你要拒绝一份使你受到伤害或你必须否定自己人格的工作。

自信心缺乏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待自己所采取的一种内在行为,如果他从小就允许表达自己的一切,而不被人贬低,不失去父母的认同。
    自信心与自我信任感是紧密相连的,这就是说,当你对自己没有把握时,你往往也就很少有或没有自我信任感。
  当你缺乏自信心时,你就不能确定构成你的一切,你看世界的方式,你想在这个世界上要表达的东西,你能接近的东西,对你很重要的东西以及你视为正确、重要的东西-这一切是否对,你是否可以表达出来,并且如何表达出来。这样你就使自己依赖于别人的看法和认可;你的举止言谈是他们所喜欢的,那你就没事了,变得有把握了;如果不是这样,你就会越来越丧失信心。
  信心只有在
    自己身上找到。
    这样的话,你就成了周围环境的傀儡。你周围的人能很容易地操纵你;他们奉承你,赞扬你,认可你或给你表面上的承认,以此轻而易举地把他们的愿望、想法和目标"强加"给你,而你却相信,这是你自己的愿望、想法和目标。
    要掌握、控制一个不自信的人是相当容易的。只要有人态度足够明确,做出好像更为重要、更为聪明、更有知识、更有把握的样子,或者行使足够的或轻或重的权力,他马上就会把强者的角色让位于这个人,因为他太没信心与这个人进行对抗。
    另一种对待自信心缺乏的形式是用一种信念-认为自己是最伟大的、最棒的、最有实力的(无论如何比别人更好),并孜孜以求-来掩盖(作为一种保护)自信心的缺乏。这里有一些职业角色特别适合;领导、医生、教师等等。这些人通过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得以控制自己没有信心的感觉,假装非常自信,同时索取更多,获得更大的成绩,可是他们必须不断地证实自己,决不放弃他们的控制。他们的自信心建立在不牢固的基础上,有朝一日当他们受到批评、攻击,或遭到挫折、失败时,人们就会看到,他们假装的"自信心"是如何一下子崩溃的。
    因此,一个没有健康的自信心的人很少能够容纳批评,很少允许甚至不允许错误或缺点。
  也有的人生活在两重性中;缺点和假优点。他们暂时获得了保护伞,使自己比别人更好,并力图加以证明。
  你相信自己
    能做到的事,
    你就能做到。

自我信任感很弱或缺乏
    自我信任感是自信心的姐妹。这种内心行为也是从小学会并用以对待自己的,如果父母充满信任地对待他,相信他有所作为的话。
    一个从小到大就拥有自我信任感的人,认为自己非常重要,相信自己能够学会对待人生,与人交往。他和自己进行沟通,感受自己的感情、思想和感官体验,并相信他本人的这些判断。他已经在好多方面尝试过。凭着他对待自己的经验他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允许生活在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之中。他相信自己能够学会想要学会的东西。他有着自己的想法,并知道如何维护这些想法。他相信自己在必要的时候能够显示出所容忍的限度加以保护自己。他相信自己能够处理自己的问题,接受与别人的冲突,并与别人一起加以解决。他相信自己能够驾驭困难的情况,忍受可能出现的痛苦。他相信自己能够与人们保持联系,为他们所喜爱。
    相反,一个人由于父母的对待方式和自己对待自己的方式很少或没有获得自我信任感,往往认为自己无足轻重,不甚重要。而对所有其他人,他则认为比自己更重要,更好,更可相信。他不仅怀疑自己的能力,还怀疑自己的感觉、看法,不相信它们。因此他经常感到没有信心,很容易被别人弄得失去信心。
    后果是他越来越背离自己内心的方向,倾向于生活在别人的印象、愿望、想法和目标之中。由于这些大多是外在的因素,因而他往往纠缠于表面现象,如派头、外表、着装、别人的认可等。因为实现这些目标在大多数情况下要花许多时间和金钱,通常留给自己用来发现并实现理想、梦想及幻想的精力和时间就很少了。更不用说由于大量的工作他忽视了自己的内心和身体,几乎不能关心自己的需求。
    一个人由于缺乏自我信任感,特别害怕犯错误,害怕失败,害怕失误时不被认可,宁可走向被动。他很少尝试新的事物,回避生活的挑战,尤其是回避他还没有能力做的事情。这样既不能使他和自己的能力相联系,也不能使他和自己的长处以及学习能力相联系。这反过来又导致了他越来越不相信自己。
    一个采取这种方式的人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某个知识领域或工作领域,学会使他真正愉快的东西。他在小时候-以后长大了还是如此-就满足于拥有贫乏的知识和平庸的能力,长大后只愿意做对他要求不高(即使这些工作很危险)或对他没有益处的工作,例如使用某种化学品或类似物品的工作,这类工作他不需要特别的学习和成绩,对他来说显然是相当舒服的。这样的话,他的资质特别是能力和天赋退化了,因为这些资质由于缺乏学习和挑战,不能得到发现。
    不太相信自己的人,也不会在任何方向上有什么抱负,因为反正他不相信能达到什么目标或引起什么结果。
  他也很容易沉溺于安逸之中。所以他情愿"生活"在电视机前,而不为自己寻找任务,创造并领悟人生的契机。
  在与别人的交往中自我信任感的缺乏有着极强的影响:一个很少有或没有自我信任感的人,不敢表达可能招致批评或拒绝的感情和思想,因为对于他来说这意味着他不好、不对。如果有人拒绝他的话,他的世界就会崩渍。因此他总是考虑到把事情办得合大家的意或者只做、只表达别人希望他做的,以免引起任何人的反感或不为他人所认可。他用这种方式来回避许多问题和冲突,但是他也因此不能生活在开诚布公、生动活泼的关系之中。
    比起相信自己来,他更为相信别人,因此他很容易依赖别人,或者他很少相信甚至完全不相信他们-就像对待自己一样,以至于他很难对别人倾诉心声。
    当一个小孩没有得到父母的爱,没有学到重要和正确的观念,结果是不爱自己时,一个悲伤的故事便由此开始了。
    一个小孩要树立自我信任感,他需要有这种体验:他对人生的观点是重要的,为人所倾听的。他需要有被接纳的感觉,不管他怎样表达;他需要有允许尝试的自由空间,可以犯错误,可以失败。孩子需要父母相信,他能学会一切,从中得到乐趣;他需要父母相信,学有所值。父母必须教会孩子,有些事情容易学会,有些较难学会;他投入的精力时多时少。他们必须教会孩子如何对待工作,使他不会每次让恐惧所吓倒。他必须知道,他要面对恐惧,做点困难和陌生的事,或者说出可能会遭到批评和拒绝的意见,这样才能增加自己的勇气。为此,孩子一直需要父母的支持。有些父母自己在各种恐惧面前停止不前,常常为孩子担忧或防止孩子面对每个引起恐惧的情况,这些父母自然是提供不了这种支持的。
    本能而又自由地表达自己,不依赖于别人的意见,一个孩子学到的这些东西越多,他身上培养起的健康的自我信任感也就越强。
    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使自己而不是别人喜欢自己。
    如果一个小孩得到这些帮助,他长大后就会拥有并洋溢着健康的自我信任感。可是,哪些父母能够给孩子这种交往、这种支持呢?通常,父母显得比孩子好得多,狡猾得多,他们对孩子的意见和感觉看得并不特别认真和重要。同时,一个孩子往往很少学会以自己的内心为方向,寻找与自己的沟通。另外,大多数孩子很少被允许尝试。因为这要么会使父母感到害怕,或是认为不值一提,会使他们陷入麻烦之中;要么他们不相信孩子能够做对于自己来说是正确的事情。此外,许多父母不允许孩子超越自己。
    也有父母亲要求孩子过高的成绩或十全十美,这对孩子过于苛求。这样的话,孩子越来越不相信自己,碰到极小的困难就失去了信心。如果父母一直对孩子吹毛求疵或在极小的错误上责骂孩子,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
    就这样,从孩子长大成人,他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如同父母对待他一样,他自己可能还没察觉到这一点。
    对自我信任感视而不见的方式有许多种,然而只有认识到其危害性,承认自己的不足,才能加以克服。
  自我意识越强,一个人就越相信自己,他会不断地培养好奇心和兴趣,使他愈加感到只要他愿意,他就能很好地生活。

自我表达力缺乏
    几乎每个人,在小的时候还有相当自然的自我表达力;当我们想哭的时候,我们就哭;当我们想说的时候,我们就咿咿呀呀说个不停;当某件东西我们不喜欢或弄疼了我们,我们就大叫;当我们感到害怕的时候,我们就扑到父母的怀里;当我们高兴的时候,我们就尽情地唱歌、跳舞。
    我们就该这样......
    可是-面对着非爱-我们很快就体会到有些表达是不受人喜欢的;我们的行为恶劣;我们太吵、太闹了;我们的一些表达不好。我们不可以发怒、妒忌,我们不能害怕-"因为人们可不需要害怕"。我们的热情和大方被忽视了。我们觉察到没有人对我们的感觉和表达感兴趣。
    同时,我们还学到,给别人招惹什么事情,给他们带来困难或问题,将会是很糟糕的;爸爸不理睬我,妈妈对我生气,不再爱我,我们受到惩罚和责打。我们体会到,表达自己却得不到反响是多么的痛苦。
    于是许多孩子决定不再表达一切,因为他们既不愿是坏孩子,也不愿失去父母的喜爱。这包括有时他们甚至不可以思考不同的事物,不可以感受不同的事物。此外,孩子学会了讨人喜欢是多么重要。这样,一个适应过程开始了,其结果是自我表达力受到限制或丧失。
    父母直接或间接地要求孩子按照他们所期望的去做,对此孩子有不同的对待方式;有的孩子封闭自己,只表达最必要的东西;有的孩子退却了,逃避到梦想世界中去;有的听天由命,不再向外表露什么;有的压抑自己,失去他快乐的一面;有的变得冷酷、无所谓,越来越丧失了表达自己、作出反应的冲动;有的把自我表达力限制在只表达自己肯定知道的事上,限制在受人欢迎、至少不得罪人、不引起反感的事上。有的孩子甚至不用身体来表达自己,变得僵硬呆扳。
    每个孩子作出不同的、常常是影响深刻的决定-今后如何与这个世界打交道。这个决定的影响如此之深,以至于孩子变得完全麻木不仁。同时,我们当然也会照着父母的样子,很少表达出比他们更多的东西。
    自我表达力在有些人身上之所以受到限制,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自己的真实,或者没有学会表达自己,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因此,只有少数人自由地表达使他们受感动、受感触的事,不管他们感觉到什么,想到什么,或者有什么不同的冲动等等。其他人则丧失了活力,这一点也不妨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因为他们别的什么也不了解。

自我责任心缺乏
自我责任心包括几个方面
     一方面指的是你愿意为自己,也就是为你的安好、幸福、健康以及进一步发展承担起责任,你既要为自己的内在-你的感觉、想法、需求或愿望着想,也要为你的外在-你的外表、举动、生活、居所和工作着想。
    另一方面指的是愿意每时每刻站在自己真实的一边,站在自己所想、所感觉和所做的一边,不对他们加以隐瞒、隐藏或掩盖,不为此感到歉疚,而是认为自己可以这样做。
    同时也指的是你把自己看作人生的作者,你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和你有关系。因为一旦你把自己看成是你的现状、历史或精神的受害者,你就不会承担完全的自我责任。
    人们为什么不承担或仅仅部分承担自我责任,这有着许多原因。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能在你自己身上,由于你没有得到过爱,出于弥补的需求你一直生活在一种阂下的要求和期望之中;应该有人像你需要的那样照顾你,因而你就无意识地放弃照顾自己。这种放弃使得你难以在其他方面承担起责任。
    也许你的父母亲也没有为他们的安康着想,所以你没能从他们那儿学会这一点。另一种可能是,你没有学会区分过错和自我责任心,因为你的家庭混淆了这些概念;你的父母没有认识到并向你指出你该如何锻炼自己的责任心,而是不断地向你灌输过错感-因为你这样那样的。这种体验使你宁可不承担自我责任,因为你把它与过错联系起来。因此你可能就是那种永远也成不了什么事并极为注意不让任何人把什么事都"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人。
  或许你的父母避免教导你自我责任心和独立性,因为他们更关心能否保持对你的影响。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你一直受到很好的评价,你把这种评价作为内心的一部分,以至于你现在无论如何不愿意成为"不好"或"反面",因而也不愿意对这些"不好" 的部分(这些部分即使你隐藏起来,还是存在着,这是"阴暗面")承担自己的责任。也可能由于你出于害怕,决定再也不愿意感受自己,然后变得"不好"或过得"不好"。
    你不正视自己就不能承担自己的责任-反过来说,你只有对自己承担起责任,你才能正视自己。
    自私自利也会减少自我责任心,因为按照"我在哪里会得到什么?"的格言,你的目光根本不指向你究竟是谁,而指向你的周围会对你有什么用。
    当你愿意站在你的真实一边-不管它怎么样-当你认识到只能靠你一个人来塑造自己的人生时,你才能拥有完全的自我责任心。
    要达到这一点当然需要一些勇气和坦率-但它可以把你带到你的身边。

自我意识很弱或缺乏
    一种健康的自我意识不是一种用来表示强大、不可侵犯的角色的武器,而是一种被称为自我体验的长期发展过程的结果。
    这种自我体验过程的内容是:一个人从他人生的某个时刻起,由于好奇、求知心切或由于内在、外在的困难,决定有意识地感觉自己,观察自己,认识自己。他把自己的意识一直放在他想要在自己身上认识的某个方面,久而久之,他获得了越来越强的自我意识能力。这种能力必须不断地加以锻炼,因为人们又会把它荒废掉。
    通常,这种自我体验过程需要帮助,因为人们必须先学会坦诚地正视自己,站在自己一边,特别是当自己的问题和弱点显而易见的时候。
    人们获得自我意识能力最容易的是借助于治疗医生或心理教师的帮助-前提是后者自己已经拥有自我意识能力,并运用到自己身上-或者借助于成长群体,坦率、诚实是这类群体的基础。也可以借助于伙伴或朋友的帮助,只要每个参与者力求不互相欺骗,真正地认识自己。单靠你一个人,这个过程就比较困难,因为人们不能看到自己身上的一切,因为这需要以坦诚地对待自己作为前提。
    最伟大的老师就是生活本身:如果我们注意到它对我们有什么要说的,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一个人不断地把自己的意识引向自己越多,他就获得越多的自我意识。另外他还得到更多的自我信任感,感到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了。特别是当他遭到批评时,这就变得显而易见,经得起检验了。他不必拒绝批评,抵抗批评或为自己辩护,而是能够倾听批评,并把批评意见在自己身上加以检验。如果他能认识到说的是他,他就会老老实实地承认;如果不是,他就会友好地加以反驳。
     这一发展过程的正确方向,必须在小时候就加以确定,因为长大以后学会认识自己会困难得多。
  自我意识
   并不是一种角色。
     为此孩子需要父母亲(或其中之一)能够用爱的眼睛来认识他们的孩子,并且是在构成孩子的所有方面-性格、特点、感觉、行为方式、弱点和长处、生命等等。他们应该给孩子以自由,使他可以这么做,哪怕他们眼下也许正对他的行为感到生气。因为只有在爱的状态下,一个人才可以认识一切,让一切存在,这是由于爱本身没有任何分隔。除了这种认识之外,父母必须用语言告诉孩子,他们在他身上感受到了什么,这就是说,当他们感觉到什么,他们就反映给孩子什么,同时以适当的感觉对孩子作出反应。
    这种方式可以使孩子从一开始就学会感觉自己,观察自己,对自己加以思考。一个孩子因此有了自我意识,能更容易地了解自己,把自己的人生引向符合内心深处的方向之中。
    然而,在大多数家庭里,事实迥然不同。孩子必须符合家庭或周围人的期望和观念,样板或规范,只有在他们做的与所期望或所盼望的不同时,在他们不受欢迎,在父母眼里"不好"或者为了继续得到认可、喜爱而必须马上加以改变时,他们才得到对于自己的反应。得到的反应通常是:像你这样不好,不要这样,否则我就不再喜欢你了,不再要你了,不能再接受你了,我就拒绝你,惩罚你......
    这样的话,孩子没有学会把视线放在自己身上,毫无保留地认识自己,因而几乎培养不起自我意识感。这种"不要这样"的教育的结果是这类人往往封闭自己,认识不到自己,因而也不爱自己。
  被认识这一过程对于他来说-出于小时候的体验-由许多令人不舒服的感觉所占据着,所以他想方设法回避这一过程。许多人因此不再表露自己的内心,因为他们不愿得罪人或者引起任何人不快的反应(比如拒绝)。一个人为了能更多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而采取的一切步骤,给他带来更多的自我意识感,使他更坚强,更少为别人所操纵。通向真正自我意识感的自我体验过程,不能一小时一小时或一天一天作为业余爱好进行,而是应该成为一种生活作用。

对待恐惧障碍
    感觉到恐惧是完全自然的事,因为恐惧是我们生活中一个有用而又重要的路标。它向我们指出了:
    新的事物-一切我们尚未认识或还不能处理的事情;
    一种使自己坚强的方法-每当我们做我们害怕的事情,我们就赢得了力量;
    一条能给我们方向的道路-恐惧之路。它如同心灵之路向我们指出了达到某个目标所要采取的步骤:
    一种隐藏在一个事物、一个人或一种行为之中的危险。恐惧使我们认识到这种危险,以便我们能够做出防范措施或者及时逃避。
    每种恐惧都是很自然地出现的,并要为我们所感觉、所认识。同时它要求我们把自己置身于令我们害怕的情况之下,并妥善加以应对,从而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我们的意识感。通过危险情况我们还可以有所收益,即便是仅仅锻炼一下我们的感受力也好。因为我们人体系统生来就是为了发展,恐惧可以向我们指明前进道路上所必须的学习机会。同时,我们就会不断得到那么多我们所需要并能胜任的学习任务。
    可以这么说,如果我们进入相应的恐惧之中,我们就会坚强而又坦荡地从里面走出来,我们的恐惧就会不复存在或比以前大为减弱。这是一种迹象,表明我们学到了生活给予我们的这一课,或者表明我们正想这么去做。
    你肯定可以从自己的体验中认识到这一点;如果你正是做令你害怕的事情来对待恐惧,你的恐惧就会不复存在或大为减小,你就会感到强大。相反如果你回避恐惧,你就会更加害怕相应的情况,同时感到更软弱。
    可是,如果有人一点也不愿感受自己的恐惧或者常常逃避恐惧,恐惧通常就会变得越来越强。这会导致有朝一日他完全受恐惧的控制。这样他的系统就会"迫使"他进行学习。
    许多恐惧能够在一种恐惧症中建立起一个阀门。有人对此几乎吓得要死,当他发现一只蜘蛛或老鼠,或者由于极度的恐惧他不能乘电梯或地铁。在这种"形式"下他不得不在自己面前承认他害怕了。如果他不对这些恐惧追根究底,学会从中认识自己的话,那么恐惧就会上升为行动丧失或精神错乱。
  还有一种可能是,对一切令人害怕或可能令人害怕的情况加以回避。这导致一种严重的活力缺乏,为了把一个人重新带回到活力之中,又会引起许多恐惧。
  这一切取决于每个人是自愿还是被迫地学习。同样,他是使自己面对陌生或令人害怕的事物,以此来有力地锻炼自己,还是压制或拒绝提供他学习机会的事物,以此使自己得以逃避。为了能够进行某些发展过程,正确对待恐惧是必要的。
    大多数人没有学会如何对待恐惧,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有认识到恐惧有助于发展,是人生的路标,或是因为父母自己也不能承认任何恐惧。另外,在我们这个社会里恐惧被认为是软弱的表现,父母当然不想有一个软弱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最有名的话是"你不需要害怕!"或者"你怎么能害怕这个呢?"
    这样,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从小就学会了要么把自己的害怕压制下去,要么由于害怕而逃走,从而避开了使我们感到害怕的东西,或者使我们学会了不再表露自己的恐惧。
    另一种同样也有问题的对待恐惧的方式,是使自己害怕每个人和每个事物。这是一种技术,是一个成年人往往在小时候就从他父母那儿学来的,他们为他作出了生活的榜样。一个孩子由于父母的非爱而变得非常软弱,很少相信自己,他特别不能抵抗恐惧。这种自制的恐惧可不是有助于发展的,相反,它不断地使你软弱下去,还使一个人格外迷惘,因为它常常掩盖、歪曲他对现实的目光。这样他的恐惧就变成了迷宫,他很难从里面找到出路,至少是为了暂时逃避这些恐惧,他就走上了酗酒或吸毒的道路。
    一个不自爱的人,把他父母亲的态度以同样的方式继续下去;他要么对自己的恐惧不加注意,因为自己太"软弱"了而责骂自己;要么压制自己的恐惧或抑制它们。这样,一个人可能很少学到新的东西,他的勇气不会增强,他不会使自己强劲有力,他维持的是一个软弱的自我形象。此外,他越回避恐惧,他的恐惧就会越来越巨大。
    相反,一个自爱的人,对他所有的感觉开放,这些感觉对他是如此地重要,以至于他要面对它们,因为他想要在各方面认识自己,扩展自己。

自我调节障碍
    当我们给体内的自我康复力一个机会为我们工作,我们的人体系统就会进行自我调节。
    和身体一样,心理也有自己的自我康复机制。这一调节机制是为了我们能够扩展自己,使内心得到发展,为了我们的心理能保持健康或恢复健康。我们发展的方向永远是爱,即使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我们的自我康复力能够一直把我们带到正确的"航线"上。
    我们身上一切不明白、过分、不发达、不好接近以及黑暗的东西,一切使我们变得狭隘、封闭的东西,会使我们背离爱的方向,阻碍我们内心的发展。同时,它们不仅使我们远离内心的和谐,也远离整个宇宙的和谐。
    把我们带向爱的方向的一切-例如敞开自己,更多地付出等等-会促进我们内心的发展过程。目标是有朝一日处在爱的状态下。因为在这个状态下,我们和爱的原始力-我们也把我们的存在归功于它-结合在了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完全发挥在我们身上的全部潜力。
    然而,这种心理自我康复、自我调节机制不像身体的自我康复力那样,是无意识地在起作用。只有我们把我们的意识-也就是视线-有意识地引导到那些妨碍我们去爱或使我们失去爱的事物上,它才起作用。同时必须对问题的核心加以阐明,只有我们认识到主要问题,调节机制才开始为我们工作,导致产生变化,这种变化如果没有调节机制是不能实现的。由于这个原因每一个所追求的变化都需要我们的洞察力,而不能仅仅通过良好的意图来实现。
    这就是说:
    我们想要在自己身上看到、认识到和了解到的一切,在自我康复力的帮助下可以自行发生变化,而我们想要回避、压制、不想感受以及不想认识的一切,在我们身上未加理解地、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狂妄、自大、傲慢会严重阻碍我们去感受事物。
    举例来说,假定你很懒惰,这已经影响到你,你把它看作是你的一个问题,同时,你对自己的这种状况极不满意。
    也许你一再对自己的懒惰生气,你内心为此感到不好,你看不起自己,可能你再三决心要改变自己。可是,因为这种对待问题的方式,使你不能有所改变。因为对于自己身上你所不能接受的一切,归根结底还是在你的身上。
    在你懒惰的背后,隐藏着一件事,隐藏着某些心理行为或感情,它们拚命想挤进你的意识之中。同时你那部分懒惰也希望你能接受它。因为对于自己身上你所能接受的一切,是可以改变的。
    那么,你所需要做的就是看到自己问题的背后,找出是什么使你这么懒惰,什么使你一直懒惰下去-尽管你显然不想这样下去。你应该反省自己,考虑并追究导致你懒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经过一段时间后你也许会发现,你害怕犯错误,因而情愿什么也不做;或者你会认识到,你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不能达到,因此你情愿什么也不做;也许你也会发现,你太舒服了,害怕吃各种各样的苦。
    在寻找懒惰的原因时,你不该对原因加以猜测,而是要找出事实上的原因。重要的是,要注意是什么使你真正地感动,你实际上能在自己身上看到并认识到什么东西。最好你从自己的感觉上识别出这些东西,因为真正的洞察力是一直为感觉所伴随着的。
    这一过程当然需要时间和你的关注。当你找到你懒惰的真正"原因",揭开隐藏在"懒惰"这一问题背后的来龙去脉时,那么,至关重要的是,你要把懒惰作为自己的一部分来加以接受,给它存在的权利。现在你的心理自我康复力才开始启动并运作起来。
    不知什么时候,你会突然发现,你的懒惰恢复"正常"了,你有时懒惰,有时勤快,你不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你变了。
    相反,一个不愿认识自己,不想对自己的问题追根究底的人,几乎不会或一点也不会改变,因为如果他不正视自己,不接受自己,他的自我康复力是不能起作用的。他往往毫无戒备地听任这些性格的摆布,它们给他和他的爱造成极大的障碍。他可能竭力地不承认它们在自己身上。由于这样,不自爱的人受到极大的挫折。
    一个人只有愿意认识自己,追问自己,接受自己,他的自我康复力才能为他工作,他才能成为自己心目中希望成为的那种人。

内心狭隘
    内心狭隘是一种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由于许多内心的禁令和约束进入一个内心的牢笼之中,从而不允许经历比如愤怒或悲伤等一些感觉,强迫自己做到诸如彬彬有礼、热情友好等。
    这种状态常常是一种教育过程的结果。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没有爱心的家长有着非常狭隘的界限,他们用相应的压力或某种手法要求他们的孩子像他们一样做人。在这一教育过程中,他们向孩子反复灌输相同的禁令和行为规范,直到孩子把它放在内心,把它视为自己的界限。
    一个孩子把越来越多的界限放在内心,他自己就会变得越来越狭隘,因而就会越来越多地限制自己的生活。
    例如:一个孩子决不可以生气。首先是他的父母(或其他家长)发出这一禁令,然后孩子开始对"生气"加以自我约束。当这个孩子长大后,他会自我告戒,从自己出发不要生气,或不许生气。
    再如:一个孩子必须一直彬彬有礼。久而久之,孩子开始要求自己一直要有礼貌。他对一切认为是不礼貌的事加以禁止。成人之后,他也认为愿意一直这样,或必须一直这样。
    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几乎所有内心的禁令、规定、规范、原则以及道德基础并不是自己的产物,而是他们父母或其他人从自己个人的范围作出的,所以他们还是保持着家长教给他们的那种状态。出于这种原因,他们既不追问自己狭隘的界限,也不对它产生怀疑,当然也更不会着手对它予以打破。
    由于内心的限制,往往会不允许一个人成为他真正感受到、真正希冀成为的那种人,他就必须伪装自己来符合每一条准则或规范。这种情况出现得越多,他内心的狭隘就越来越严重。由于维持这一状况需要很多精力,所以这类人就丧失了越来越多的力量。甚至即使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界限,他也会感到自己太软弱了,再也无法扩展自己的界限。
    界限狭隘的人更容易触犯别人,常常为自己的狭隘所限制。然而他通常不愿意被人这么认识,因为这也撞上了他的界限-即不允许受到批评-所以他愈加退缩了。结果是,他的界限得到了巩固,他把自己埋藏在_个并不显眼的地方,要靠近这个地方,今后的思想工作也难以做到。另外,一个不关心自己的人一点也不知道如何处理界限,扩展界限。
    可是,一个不自爱的人通常不会对自己的狭隘感加以自我约束。当这个孩子长大后,他会自我告戒,从自己出发不要生气,或不许生气。
    再如:一个孩子必须一直彬彬有礼。久而久之,孩子开始要求自己一直要有礼貌。他对一切认为是不礼貌的事加以禁止。成人之后,他也认为愿意一直这样,或必须一直这样。
    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几乎所有内心的禁令、规定、规范、原则以及道德基础并不是自己的产物,而是他们父母或其他人从自己个人的范围作出的,所以他们还是保持着家长教给他们的那种状态。出于这种原因,他们既不追问自己狭隘的界限,也不对它产生怀疑,当然也更不会着手对它予以打破。
    由于内心的限制,往往会不允许一个人成为他真正感受到、真正希冀成为的那种人,他就必须伪装自己来符合每一条准则或规范。这种情况出现得越多,他内心的狭隘就越来越严重。由于维持这一状况需要很多精力,所以这类人就丧失了越来越多的力量。甚至即使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界限,他也会感到自己太软弱了,再也无法扩展自己的界限。
    界限狭隘的人更容易触犯别人,常常为自己的狭隘所限制。然而他通常不愿意被人这么认识,因为这也撞上了他的界限-即不允许受到批评-所以他愈加退缩了。结果是,他的界限得到了巩固,他把自己埋藏在_个并不显眼的地方,要靠近这个地方,今后的思想工作也难以做到。另外,一个不关心自己的人一点也不知道如何处理界限,扩展界限。
    可是,一个不自爱的人通常不会对自己的狭隘感到不适,因为他就是感觉不到。只有他想要并愿意感受自己,认识自己,才有可能感觉到自身的狭隘,从而-如果他愿意并认为重要的话-有一天逐步地对它予以打破,增强自己的活力。
  一个自爱的人,是不会不加批判地接受从外面硬塞进来的界限,也不会盲目地对它加以坚持-如果他理解不了它,接受不了它,甚至于拒绝它。他总是发展他所主张的新标准。
  只有认清了内心的牢笼,
  你才能离开这一牢笼。
忽视内心需求
    缺乏自爱的又一个害处是,一个人没有学会注意自己内心的需求,重视这一需求。因此他往往很少能领会他所真正需要的东西。
    这会导致他仅仅只是用食物、衣服、财产等东西来喂饱自己,加重自己的负担,或者常常对自己隐瞒真正需要的东西,如身体接触,情感上的关注,安静,休息,精神上的鼓励,学习等等。
    其后果是他饿得要命地在世界上到处跑,沉溺在给予他表面上满足的物质主义之中。同时他养成了一种拥有行为,这种行为往往使他忘记了自身的重要性。他成为一个很好的消费者,必须加倍地工作来为他内心虚构的一切需求承担开销。
  他越不能获得满足,这一不良循环就越来越强。
  
沟通能力缺乏
    我们与自己的沟通有多少,我们与别人的沟通也就有多少。
  一个孩子的父母与他们自己的内心以及孩子的内心很少甚至一点都没有沟通,导致这个孩子没有学会试图建立起与自己(及别人)的联系,并对它加以维护。这样的话,他了解自己如此之少,以至于他几乎说不出什么来。因此孩子宁可保持安静,沉浸在沉思默想之中,与别人很少进行沟通。
  当孩子在与父母亲很少的沟通中得到如此糟糕的体验-例如他们取笑他,以至于他对父母-因而也对世界的其他部分-失去了信任时,这种状态得到了加强。后果是孩子不再谈论有关自己的事情,也不再向别人讲起他注意到的事情或他对别人的感觉。
    这种行为他长大后保持了下来-除非他学到别的东西。
    真正的沟通是传递个人信息的结果,即有关每个人对目前谈话双方情况的真相。因而与一个不说出心里话的人进行沟通是不可能的事情。
    此外,沟通必须不断地练习。练得越少,久而久之进行沟通就显得越困难,他就越不敢进行沟通。
    在沟通中,人们学到了某些还培养不起来或退化了的能力:
         与别人坦诚相待;
         表现自己;
         敢于冒险;
         对待别人的反应
         并解决由此可能产生的冲突。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缺乏沟通能力的人会越来越陷于孤立,而这则会进一步增加他沟通的困难。

2.当社会和社会团体的每个成员不自爱时, 对整个社会和社会团体有什么害处?
    当社会和社会团体的每个成员不自爱时,对整个社会和社会团体也有极大的害处,因为一个不自爱的人不能尽其全力。在他所在的社会内部,他只是一个随大流者,而不是一个要一起建设社会、推动社会的独立成员。要是他这么干了,他也缺乏爱和人性。因为他不爱自己和别人,一种普遍的无爱气氛包围着他,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演愈烈。
    出于这种气氛,社会上愈加严重的问题层出不穷,比如上升的犯罪率,增多的患病率等,这些问题要求社会采取行动,要耗费很多的精力和金钱。这样一来,在一些领域就会缺乏资金和力量,而这些领域,对于孩子的教育,每个人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人类的一切新事物的研究(不管是药物、治疗方法,还是新的认识), 我们生活空间的建立和维护以及人类组织都是不可缺少的。
    人们只需看一下地球上的大多数社会就足以认识到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现象了:
  在每个人身上不断
         增长的自私自利;
         信奉物质主义;
         孤独;
         越来越多的人对付不了自己的生活
         许多人认为生活空洞而又无意义;
         不断增长的郁闷;
         疾病的增加。
     在人们之间
         不断增长的无爱;
         不断增强的无动于衷和漠不关心;
         日益增加的肆无忌惮;
         不断增长的暴力和野蛮;
         不断增长的仇恨;
         对人(孩子、妇女等)的虐待;
         缺乏对人的重视。
     在社会内部
         个人失去其价值(人们只按照其作用的大小来衡量);
         不断增多的权力结构;
         不断上升的犯罪率;
         社会分裂成领导集团和边缘人;
         价值取向如爱、人性和友爱日益丧失;
    社会不重视其生活空间,以恶劣的态度对待它,由此产生出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这些问题绝大部分被隐瞒起来:
         所有阶层的不真诚。
  正如我们从社会中看到的那样,非爱越来越占上风。这首先是因为个人向外显示自己的无爱;后者又重新返回到他身上,激起他新的无爱。由于这样的方式,单个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普遍变得粗野。
    基于普遍的无爱,才有可能导致这种社会结构以权力、贪欲为取向。由于缺乏对最伟大的人性和爱的取向,所以或多或少地忽视个人价值乃至完全漠视。这种普遗性的取向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背离人们。眼下金钱和"规矩"成为普遗的标准。
    有鉴于此,人与人之间负责任的共处变得越来越困难。如果那些手中握有一定权力的人首先实施既不追求公共福利也不追求人类共处的自我利益,就会造成每个成员对社会信任的下降,他们退缩到自己的私人领域之中。他们会不再愿意在这个社会里付出自己的力量、品质和能力,或者提出自己的批评意见。
    结果,个人问题也不断增加。人们再也不能自如地应付自己或自己的人生。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无处得到爱,无处得到认可;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必须经历的人生满足不了他们,但是他们在这种矛盾中也找不到任何出路。
    同时,他们也没有学会关心自己,把自己身上出现的问题与自己联系起来,并加以解决。这往往会导致诸如疾病、上瘾、事故、犯罪、自杀、发疯等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
    社会为了解决所有这些问题,必须募集巨额资金,使用大批的人手来帮助这些人-却没有做到真正去爱他们,不询问产生问题的真正原因。所以身心得到康复的人那么少,这并不奇怪。
    同时,社会还必须花费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来控制(警察、监狱、法庭、战士等)这一大批没有爱心的人-这些人采用暴力和犯罪的手段来表达自己,人生对他们来说很少或不再有意义-以保护其余人不受他们的侵害。
    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处罚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因而处罚会变得更加严厉,引起更大的仇恨,犯罪率也大为提高,这成了永无止境的恶性循环。
    非爱的严重后果还可从食品生产中看到。由于食品的生产和制造经常忽视人的根本利益(比如有益健康, 促进健康), 而是片面追求利润,制造商毫无顾忌地用各种可能损害健康的射线照射食品,放入有害健康的色素和添加剂,没有人强迫他们停止。
    在一切社会中充斥着的无爱,其又一明显的迹象是环境的破坏。出于贪求利润,毫不考虑损失,环境被剥削,受虐待,反对这种行为的声音往往被遮盖或忽视。
    到处充斥着的无爱被掩盖了,不被人提及。它被排斥了这么长时间,直到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以至于它再也不能为人所忽视了。
    这一自然过程在本世纪已经重复了两次-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充斥着的无爱暴露无遗。从这些灾难中一些人吸取了教训,可并非是整个人类。  目前整个地球上无爱在扩大。
    我们人类这次是否及时-在第三次灾难发生之前(这次很有可能是环境灾难)-认识到,无爱把我们带得有多远;我们是否准备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从而能够走上一条道路,这条道路始于我们学会先爱自己再爱周围的人,然后使我们为全世界有更美好的景象而坚强起来。
    我们每个人对社会的面貌承担起一部分的责任。正确对待这一责任,在当今的时代是相当困难的-例如要人们想到,汽车排放出多少的有害物质-但却是极其必要的。
    我们每个人能承担起对环境灾害的一部分责任,那我们就开始认识到,我们也参与了进来,并要参与下去,这样就目标明确地使我们的行为得到了改变。
    回归于爱是我们大家所希望的。

  你只有认识自己,
  才能爱自己
步步迈向自爱
1.学会认识自己
什么叫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就是:
    用你外在和内在的眼睛,用你所有的感觉来感受你当时的情况-不欺骗自己;
    你能领会你所想的、所感觉到的东西,你的身体感觉如何,它要对你说什么,你举止如何,你身上哪些特点很重要,什么使你感到有负担,什么使你感到快乐等等;
    你对自己保持清醒和开放;
    你不死守一种僵硬的形象,而是愿意一直用新的目光看自己;
    你总是再三为你在自己身上所看到的东西而受到触动。
    为了做到这几点,你需要与自己有着良好的沟通,需要许多好奇心以及现实地认识自己的要求。
  认识自己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你日益意识到自己,从自己身上得到的感受越来越多。这样你和自己的沟通加深了,你变得越来越清醒了。
      认识自己是唯一的一种方式,以此可以
      了解自己,理解自己;
      学会容纳自己;
      扩展你的界限;
      激活你心理的自我康复力;
      转变阻碍你发展和成长的因素;
      使自己得到痊俞;
      使你与自己融为一体;
      使自己生活在现实之中;
      使你能够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和发展承担责任;
      使你能够自爱。
  你向自己表露多少,你就可以认识自己多少。你对外部世界隐藏什么,你也就对自己隐藏什么。你认识的质量还和你的发展水平相关联。你越有意识,你在自己身上就认识得越多。同时认识有许多不同的方式,我在"认识的不同方式"这一节中会详细叙述。只有在认识的过程中你才能继续发展下去。
  认识的最终目标就是你观察自己的目光越来越宽广,总有一天你会把自己作为一个整体-总体形象来认识。你当然不只是你一个个部分的总和。你的整体体现了一个个部分所不能体现的东西。作为一个整体增加出来的就是那些通过你所表达出来的生动而又美妙的事物。
  可以这么说,当你窥视内在世界时,你从你身上得到的形象,不能用言语来描绘,而是它引起了你心里的一种感觉,你对自己的本质有了深刻的印象,这种本质构成了你心灵的一部分。
    你的身体也由许多部分组成,你肯定绝大部分都认识,可以叫出名字,可是当你一个个观察时,它们在你心里不会引起什么反应。当你把身体当作一个整体来观察,让整个身体对你产生影响时,你就会得到一个明确的印象,同时会为此感受到某种确定的东西。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取得许多对你整体的不同印象,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看得见你心灵的一部分。
    可是迄今为止你认识自己的目光被挡住了,因为你身上的有些东西你不想认识,因此把它们排除在外;这些部分可能既被你认为是"肯定的",可又被认为是"否定的"。这就好像在你不想认识的一个个部分前拉上了窗帘。这样你虽然极有可能再也看不到它们(或者只是片断地看到它们),但是与此同时你遮住了认识你整体的目光。正因为如此,你不能做到自爱,因为你只能爱整体的你,爱是不能割裂开来的,是不能隔离开来的。
    如果你要学会自爱,那只有一条道路,即重新感受你身上那一切你为了不再看到它们而从视野中挪开的部分,特别是被你视为"否定"或者"糟糕"的部分,因为它们的"窗帘"最厚而最为阻碍你认识自己。当你能完整地感受自己的一切,彻底地意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本质,完全表达出你的一切时,你就达到了目标。这就是完好无损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满怀喜悦的状态!
    对于这一认识过程,你必须在身上培养起一个新的主管器官-中立的旁观者。
    一个你必须在身上重新创造出来的主管器官-如果你小时候没有在父母的帮助下培养起来的话。这个主管器官的任务是观察你,向你提问题以及使你意识到它所看到的东西-在这里不用"好"或者"坏"来对你作出评价,也不评论你甚至批评你。
    只有通过它,你才能做到观察你的所有部分,包括你认为"坏"的,你自身拒绝的,你不愿接受的,你一般不想看到的,以及用尽全力隐藏起来的那部分。
    通过这一主管器官你可以把整个人放到意识之中。你让它观察,感受得越多,它就在你身上发展得越多。
    为了使这一主管器官能够很好地工作,你向自己开放并愿意每时每刻把自己的真实放在眼里。如果你不向着你的真实,而是向着你充当的形象的好或坏上,你就会很快地劝阻中立的旁观者不要说出你不喜欢的东西,或者歪曲它们使之重又符合你的形象。
    你可以把注意力更久地放在自己身上,追踪自己,向自己提出不同的问题,不满足于迅速的回答,从而随意加深中立的旁观者每一次的感受。结果总是取决于你想要知道多少。
    举个例子;我们假定你感受到了失望。在进一步的追踪、考虑之后,你发觉是因为你的朋友没给你打电话而感到失望,直到现在你才认识到,你盼望着他给你打电话,尽管你们并没有讲好。你会恍然大悟,你不断地盼望着,常常感到失望。你明白了盼望和失望之间的关系。你因而领悟到你没有说出自己的愿望。这使阻碍你观察身上的一切;要培养起能够认识并接受身上一切的愿望。
    你从自己身上认识得不是很多,因为你没有把目光对准那儿-不是由于你至今为止还没有这么做的动机,就是由于你不想认识它(你视之为"否定")。
    而有的东西,你把它们压制在心里或把它们分离出去,因为它们在你身上释放出太多的情绪(如愤怒、奉献、感谢等等)。你极有可能塑造了一个在一些地方不符合自己现实的形象(本我)。
    你身上的有些部分,你一个人根本不愿意去看,没有别人你决不会到那儿。此外,你身上肯定有些地方你不想自愿地去看。例如,大多数人决不会自愿地去观察自己的无情或贪欲。
    你在自己身上看不到的一切就是所谓的盲点,是你迄今为止放在黑暗里的东西。
    这就是说你需要与那些能够认识你,对你作出反应的人进行沟通,从而使你能在身上越来越多地看到你迄今为止不能够或不愿意看到的一切。
    学会通过别人的眼睛来认识自己的过程并非永远简单。有些地方会使你感到痛苦,另一些地方你会赤手空拳地维护自己。例如当你的形象受到动摇,或者当你所看到的与以往一贯的形象截然不同时。
    如果你要学会认识自己,这一过程无论如何对你都是至为重要、必不可少的。它有助于你的进一步发展,加快你的成长。

  你的内心
  要比你敢想的
  更富有

可以认识的一切有哪些?
    你身上有无穷的部分和主管器官,例如感情、想法、身体、孩子气、内心的声音、直觉等等。其中一些你会认识的,一些在你心里有着自己的声音,其他许多只有你积极地研究自己,才会在身上发现。
    你没有哪部分是"好"或"坏"的。所有部分只是为了使你注意自己,能够从它们那儿了解你自己。
    你的每一部分以某种方式造就你或扭曲你。所有部分合在一起使你成为你自己。然而你不仅仅是所有部分的总和。
    你把你的各部分放到你的意识中越多,你就能越早地控制它们;因为你所有的部分是可以改变的。你身上这些迥然各异的部分就像一支大乐队里一个个乐器。它们需要一个领导-指挥,他把它们统一在演奏之中,教会它们相互倾听,共同演奏,使表演对大家
来说是一种享受。对此每个人都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既不比别人强,也不比别人差,却是同样的重要。
    这个角色在你身上就由中立的旁观者来承担,只要你把这个任务交给它。如果你迄今为止经历到的只是你的各部分把你拉向各不相同的方向,以至于你相信你身上可能有什么不对劲,或者你努力理解自己,或者你的其他部分声称,你是不可预计的,那么这就表明你至今为止尚未掌握你身上的领导权。
    你的工作在于认识自己各个部分,同时请来你的指挥,使他能以正确的方式-以利于你的发展-领导各个部分以及各个部分的总和。

抗   
    抗拒是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不让某些对你或对生活的看法、感觉以及人靠近你自己,你投入了某些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它是你想要保护的一种内心界限。例如,有个同事认为你元币固执拗,你则以"不公平"、"卑鄙"来拒绝这一对你的看法-因为你不愿意被人视为顽固执拗,也不愿意成为顽固执拗。又如,当你的朋友感到你不自然时,你觉得受到侮辱而退缩-因为你自己并不感到这样,并且不能接受-但却没有去检查一下别人对你的看法究竟有多少正确。
    由于你的抗拒,你碰到许多"危险";认为自己的形象受到攻击;在别人那儿不好;觉得自己不好;感到自己软弱或渺小;让自己受到触动,受到影响,有所领悟;接受对自己或生活的新看法;必须放弃习惯了的思想;让某个人靠近自己......归根结底,总被认为是你自己的什么原因。如果你对许多事物加以抗拒,你就阻碍了自己学习那些在你的道路上重要和必需的东西。另一方面,你的抗拒向你明确地表明了你不愿看到、听到或感觉到的东西,这是否可以使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要学的东西呢?

恐   
  恐惧不是一种感觉。你感觉到并称之为恐惧的是-部分生活动力的暂时缺乏。这种生活动力的缺乏表现在"使"你害怕的情况或想法上。大多数的恐惧是你在头脑中制造出来的。如果你清醒地面对自己,你就会准确地听到你用哪些想法和情况使自己害怕。
    恐惧有许多功能,它向你指出你尚未了解的事物或你还不会做的事情,从而认识到自己要学的东西。如果你接受了这些东西,你就能坚强起来。恐惧是一个路标,它指向了一条对你的成长来说正确的道路,同时也向你揭示了危险(参见"对待恐惧障碍")。

观点-看法
    观点和看法大多是你通过听与看或者通过模仿(很少通过自己的思考)而得来的。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而往往极少与你自己有关系。这可能表现为你的观点或看法甚至和你内心的真实也不一致。比如说,你可能会有这种观点;暴力是恶劣的,然而你还是以暴力对待你的配偶或孩子。
    尽管如此,我们往往还是极其强烈地融入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之中,并且认为必须生死保卫这些观点和看法。
    观点也往往掩盖了自己的无能。例如,当有人害怕攻击时,他通常认为攻击是恶劣的。

盲 

  
  盲点是你在自己身上所认识不到的性格、行为方式、感觉、状态等等,因为你拒绝它们,不愿去感受,不接受它们(或者从未反映在自己身上)。因而你认为它们在你面前是个秘密,对它们加以否认或者压制,把它们在你和别人面前隐藏起来,直至你自己再也感觉不到它们。许多的盲点构成了你的阴影。
  
性   
    当你常常重复某一行为时,它就成为一种性格。
    性格的划分使我们能够描绘自己或别人的行为,谈论一个人的形象。它有助于认识自己和别人。比如,当你称某人吝啬时,他的表现是什么也不愿献出。
    性格大多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形成,通过习惯而确定下来的,通常刻骨铭心,以至于成为一种模式。在你的生活中,它是无处不在的。
  重要的是你不要固定死自己的性格(我就是这样的),而要允许自己每天表现得不同-完全视你遇到的事情而定。
  
态   
    态度是人们对待自己和别人所采取的立场。这些态度是你在人生途中通过经验或者由于偏见而形成的。它比内心行为和模式更容易改变。
    对待自己的态度表明了你从自己身上得到的形象,比如,我是一个迟钝、能干、乐于助人......的人。
    态度也是对某事或某人的一种思想观念,例如,不能相信外国人。然而,当他对外国人有不同的体验时,这种态度是可以改变的。
    态度和内心行为可能会相反。通常人们按照内心的(基本)行为来行事。比如,基督徒对待他周围人的态度理应是博爱、仁爱。当人们当真要求他们接济贫困的人时,许多人身上那种不愿奉献的内心行为就表现无遗了。

回   
    回忆是与你在过去所经历过,能够重新唤起记忆的思想、感觉和形象相联系的、被贮存起来的经历。
    借助于回忆,你可以使自己明白你迄今为止经历了什么,使你目前的体验得到增强。例如,你今天觉得自己很狭隘,同时感到这使你显得多么无力。你在自己的过去寻找事例,确实找到了相似的情况。于是,你认识到你的狭隘对你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你总是走进过去,生活在回忆之中,那么这就会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你在回忆中寻找你在现实生活不能得到的满足,以此来安慰自己;你走回到自己的思想中,从中看不到积极起来的意义,而只是静静地保持着消极。

期   
    当你有所期待时,你就对将来要发生的事以及你愿意经历的事形成了一种设想-也就是说,你的现实会是或该是怎样。期待是欺骗自己的一种好方法。此外,期待挡住了认识真实事件的目光,以至于我们看不到真正的现实。

思   
    你所想的一切就是思想。在理想的情况下,它描绘、安排你的生活,同时帮助你理解和认识自己以及自己的人生。
    可是由于很少有人学会如何对待自己的思想,它往往限制或掩盖一个人的现实,带来更多的混乱而不是条理清楚。如果人们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思想,那么它就有助于搞清现实,给人生一个方向。
    思想是现实的最初阶段,但它不应通向现实。我们用自己的思想来塑造自己的现实。我可以投入自己的思想,让它使我得到加强或削弱。我可以通过自己的思想来阻碍或推动自己的人生。比如,"我什么都能学会",或者,"我什么也做不到"。
    我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停留在过去、现在或将来之中。
  人们通常把思想和感觉混淆起来,因为在目前,感觉比思想更时髦。人们常说"我感到......",这就是一个明显的迹象。这句话把"我"冒充为感受者。尽管如此,我还是仅仅谈论我的思想。"我感到这儿的气氛不好"这句话也仅仅是一种思想。因为一个人充其量只能感受到自己的窘境,或者他的情绪搞坏了,或者他感到惴惴不安,然后在思想上得出结论,这儿的气氛不好。大多数的感觉都来源于思想。
  
  情感不是用来收藏的!

情   
    有三种基本情感:
    好斗型、悲伤型和快乐型。
    这三种基本情感每种都有许多不同的层次,要求更为细致的感受。
    好斗型:
    生气、愤怒、恼怒、憎恨、拒绝、怨恨、妒忌、嫉妒
    悲伤型:
    痛苦、悲哀、渴望、思乡之情、绝望、悲痛、哭泣、惦念某人
    快乐型:
    狂欢、喜悦、乐观、幸福、欢笑、喜爱
    情感是人类的基本状态。通常它是由思想产生的。大部分描绘了人或事对你来说怎么样。它向你指出人或事如何使你触动或感动。你的情感给予你一个方向,它是你的活力的绝大部分。为了真实,你必须和自己的情感相联系。
    另一方面情感也会有各自不同的意义:
    生气-如果你经历过-对你来说是解决好斗型情感,避免体验的一种方法。通常我们想用这种情感状态来惩罚别人,这种惩罚就是断绝沟通。
    对小孩子来说,生气是他掌握并尝试的第一种表示力量方式。
    委屈-你对某事或某人感到生气并且(或者)从别人那儿退缩回来,而不是表明自己的气愤,不进行沟通的情况下产生的。同时你还用对自身和对别人的想法额外地使你自己感到痛苦。你认识不到实际是你有了问题,暗地里反而把造成这种状况的责任推给别人。
    你之所以不表露自己,可能是因为在争论中你的有些情绪也会暴露无遗。比如为了朋友太少给你打电话而且不太愿意见你,你感到生气,你也许应该认识到-除了你朋友可能没有兴趣外-你对他有哪些没有说出的期待,这样你对他的要求就显而易见了。
    痛苦-可能是一种转移好斗型情感的表现。由于有人在你面前采取了某种举止行为,你感到痛苦。归根到底你对别人充满好斗情感,因为在你眼里,他要为你的痛苦承担责任。
    悲伤-是用于发泄的身体表现。其中有深受感触而哭泣,或者由于某事不如你愿而感到悲痛。
    伤害-内心伤害与你内心的痛苦情感是完全不同的。经历到的痛苦可以相当快地过去,而某种伤害可能会持续一生。
    内心伤害永远是你使自己遭受到的东西,因为没有人能(在内心)伤害你。它总是以一个内在心理过程为前提的。
    通过某种思想过程或没有应验的期待以及诠释,你使自己遭受到伤害。例如,你的朋友在你面前表现冷淡。这本能地剌痛了你,可是你不把它保持原样,而是开始对他的行为加以诠释;"他反正认为我不怎么样,可能他只想利用我,如果他有更好的朋友,他就肯定离开我!"一种强烈的伤害感从此在你心里产生,可能导致你甚至想和他分手。
    你以这种方式抓住起初的痛苦不放,并对它加以扩大-而不是将它消除。
  伤害往往成为一种纯粹的操纵工具,这种工具特别受到妇女们的喜爱。
  
  每种长久受到压抑的情感
  可能会导致精神抑郁。
信    仰(不含宗教内涵)
    信仰是你基于体验、想像、偏见和错误估计对自己和别人的一切看法。
    为了不同的目的-人为地给自己一个方向或者逃避某种现实,一种(或几种)信仰常常支持一个拼凑出来的世界观,比如当基督徒相信上帝为了考验他而使他受苦,这一信仰就是一种逃避,这会使他不需要认识到,自己受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自己与之有什么关系。
    当某人信仰某事,他总是确信他的信仰是正确的,一旦这种信仰受到攻击,他就要维护它。
    我们的信条来源于对自己的信仰或者来源于我们如何认识生活。我们大多数人对于阻碍性信条要比鼓舞性信条认识得更多,因为鼓舞性信条-例如"我什么都能做"-更容易受到损害。因为下一次当我不会做某事时,我可以很容易地-不费吹灰之力-来证实我并非什么都能做。要维持"我什么都能做"的信条,即使在挫折的时候也不放弃,会花费我更多的精力。
    与短命的鼓舞性信条相反,阻碍性信条大多寿命很长,因为它们更容易在脑子里固定下来。
    例如,当有人认为自己毫无用处时,他会只用一半的精力来完成他着手处理的每一件事,于是他当然并非如他至少表面上想要的那样达到目的。他把他的失败或部分失败作为理由,反过来证实自己就是没用。
  阻碍性信条以这种方式不断地得到证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牢固。

内心(基本)态度
    内心基本态度是一种思想观念或一种立场,这种立场是你基于自己的体验或你家长的传授-通常是在孩提阶段-所采取的,例如:"所有新生事物都是令人恐惧的-所以要好好当心或不要做新的事情。"
    这种内心态度你已经有了很久,它往往隐藏起来,藏得很深,久而久之特别是通过你基于自己的内心态度所得到的那些体验,它变得根深蒂固。
    人们辨别内心态度,是通过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通过他所表达的东西。例如,你听一个人说,他如何喜欢和女人在一起,然而从他的行为中你却可以看到,他对女人有着轻视的态度。
    内心态度往往是对某种内心问题进行解决的一种尝试。比如你有着这样的态度;"在对人们有感情之前,我先要对他们进行观察。"那么这就可能是逃避失望的一种尝试。
  也存在着你对待自己所采取的内心态度。它是以那些与你本人相关的体验为基础的。比如你体验到没有人真正地关心你,那么你就有可能采取这样一种态度;"我不重要,不值得爱。"
  
行   
  当你把自己的冲动、想法和感情付诸实施,并使之成为现实,那么你就在行动。通过你的行动可以发现你能干什么,你干的时候怎么样-全神贯注还是心不在焉。你变得显而易见了。行动也有助于获得经验,认识到自己的界限并对它加以扩展。你的行为伴随着越多的意志,你的行动就灌入了越多的精力。你就会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有效率地行动,收获也就会越来越大。
  
冲   
    冲突不只是争论,因为人们可以结束争论,而冲突还在。当两个人以某种方式相互冲撞时,他们之间就产生了冲突。
    出于内心的需要,人们"必须"在冲突中相互争论。
    为了结束冲突,人们必须能够承认一些东西,能够通情达理。
    冲突是和我们无意识的或者受压制的部分建立起联系的最好方法。如果人们习惯于从冲突中学一些东西,冲突就可以作为非常积极的事情来经历。畏惧冲突是由持久的不学习或不愿学习而产生的。

身   
    你的身体是为了能在这个现实中-在这一人生以及在这个星球上-作为人存在的依靠。你的身体是你的感受工具。你用它来感受某事对你怎样,是什么使你触动,是什么使你感动,是什么鼓舞你,是什么给你力量或夺去力量,是什么使你悲伤或欢乐,是什么使你感到痛苦,等等。你通过感觉身体的活力,它的感情、需求、痛苦、欲望等等,来感受自己的身体。你的身体越纯洁,它履行作为感受工具的工作就会越准确,它向你发布的信启、也就越明白,你对各方面的总体感受也就越清楚。
    此外,你的身体还使你预知你在地球上生活的结束。
    每个人的身体都表明某种学习任务;比如你的身体并不怎么吸引人,那么你的任务就是要唤醒你内在以及外在的美。同时要求你培养你内在的素质。你的任务是在人群中间为自己争取空间,因为对你来说,坚持自己的立场或进行沟通可能会更为艰难。
    如果你有一个敏感的身体,你的学习任务就是与身体不断地保持沟通,非常密切地注意它,并且给予它所需要的东西。   
    为了与身体进行沟通,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特殊的任务。然而大多数人过分地融入自己的身体,以至可以说他们就是自己的身体。这样就使得他们的大多数极其依赖于兴趣原则,让自己生活得非常肤浅。

模   
    模式是一种行为方式,因为模式,你对相似的情况一直作出相同的反应。
    模式是由你凭直觉养成的,并使之成为内心生活的一部分。你的某种行为变成习惯,在某些诱因下自动地不断重复发生。例如,你听到对自己的冷嘲热讽而自动地维护自己,或者每次有人嘲笑你,你就觉得受到侮辱。甚至一个单词,例如"傻",可以使你不由自主地反复作出受到伤害的反应。
    模式往往是对处理问题的一种失败的尝试。例如当有人感到受别人的束缚时,他马上退缩下来,感到自卑,而不是显示并坚持自己的界限。
    当你有许多模式时,你就像一个机器人一样,不断作出相同的反应,不能以新的姿态面对生活。
  如果放弃模式,你对似乎相同或相似的情况的直觉反应就会比你能够想象的要更为不同,更为丰富。
  
幻   
    我们称之为幻想的东西,大多是内在的、制造出来的画面。它把内在的东西对外表露出来。如果你给幻想以空间的话,它就会锻炼你的创造力。
    幻想能够向你表明你的新观念。比如当你幻想一个岛屿时,你也许就和自己过简单生活的渴望建立起了联系。
    此外,幻想还是拓展对可能出现的事物的想象的一种好方法。
    可是,也有可能为了不看到或者不感受自己的现实,而沉湎于幻想之中。

烙   
    烙印是你反复经历到的,在你身上留下痕迹的东西。例如你老是听到你父母说你什么也不会,那么,认为你什么都不会的想法就深深地铭刻在你心里。你的烙印就是你不相信自己(也许也不相信别人)。烙印往往和特定的信条相联系。同样,父母亲的特点可能会给你留下烙印。也许你学会了父母的骄傲自大或卑躬屈膝,以至于你现在也是如此这些烙印主要是在出生后的头三年里形成的,并且-大多是不知不觉的-成为自然习惯。
  有些烙印往往要到年纪大时才明显起来,在这之前藏而不露。例如,你作了人妻后脾气变得固执,过分地爱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