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子为什么容易致癌:孔子到底从事什么职业? - 古史漫谈 - 青年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8:48:34
孔子到底从事什么职业? 孔子到底从事什么职业?

人们都知道,儒家主张给死去的父母“厚葬”,说厚葬就孝顺,不厚葬就不孝顺,再上纲上线一些,就是不能“慎终追远”。
可“厚葬”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是尽量多花银子,把葬礼办得风风光光。照我小时在农村的记忆,谁家要是死人了,就要请人做寿衣、做棺材、找墓地,扎纸车纸马、扎花圈、披麻带孝、摔火盆、跨糠灰、号哭、抬棺材、撒纸钱、埋棺、摆供品、烧纸、请人吃饭,然后还要戴孝、烧七、守丧、烧纸……对一个普通农民来说,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可说实话,村民要是像办丧事一样照顾活着时候的老人,那老人晚年会安生很多。问题是,老人活着的时候,几乎大部分家庭都不孝顺,经常为赡养的事情争争扯扯、吵吵闹闹……
后来,我读《仪礼》、《礼记》这些烂书,发现里面有很多关于丧葬的小文章,讲得更是烦琐,很多地方让人费解,莫名其妙。我这才明白,要是依照儒家的经典检查一下,老家当年办的丧事,都是些山寨版的丧事,马马虎虎,粗制滥造,偷工减料……可要是按照儒家经典去办丧事,老百姓就甭想正常生活和生产了。好在老百姓不知有《仪礼》、《礼记》,不必照着经典办丧事,只要从村里找个所谓懂丧事规矩的人,操办一下就行了。至于那些经典的办法,只有皇帝皇后、王公大臣有本事做,那种排场劲儿,现在恐怕只能在电影里能看到,真是浪费、折腾……
其实,厚葬和孝顺有什么关系?就是在古代,单从宗教和文化的角度来解释,也牵强附会。厚葬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明显是一种陋习;厚葬顾死不顾生,也明显违反常情常理。这样反常的厚葬,在社会广泛推行开来,其背后,肯定藏着骗局或阴谋。那么,是谁设下了这样的骗局或阴谋呢?
我们就需要一层层查下去:厚葬是谁提倡的?人们都清楚,是儒家提倡起来的。儒家为什么要提倡厚葬?因为儒家能从中捞到实惠、好处。为什么儒家能从中捞到实惠、好处?因为儒家就是靠给人办红白喜事谋生的,把丧事搞得繁琐隆重,就可以大赚一把,就可以发财致富。这就是骗局或阴谋的谜底。
儒家由孔子创立,它的本业就是给人操办婚丧嫁娶,而不是做什么圣人;孔子的学问,就是懂得操办婚丧嫁娶的礼仪、规矩,因此,才有一帮不想种地吃饭的人,出于找职业的目的、赚钱的目的,投奔到孔子的门下。他们投奔到孔子门下,也不是想学习操办婚丧嫁娶的礼仪,而且帮孔子打工做,因为孔子很可能自己就经营一个帮人操办婚丧嫁娶的门脸,如同现在的婚庆公司、寿衣店、火葬场、殡仪馆等一条龙服务的大型公司。
可这婚丧嫁娶,虽比种地轻松,也见世面,可也赚不了什么钱。比如,给人家操办一场婚事,忙碌了好一阵子,最后能得到的只是一点辛苦费,人家男女双方互送的财礼,最后都属于新人建起的小家,儒家根本就捞不到。同样,给人操办成人礼,就是古代的什么冠礼,也是如此,没有太大的赚头。
要说真正能赚大钱的生意,也就是给人办丧事。因为办丧事,不仅出人力,还可以趁机推销一些商品,像寿衣、棺材、花圈、纸车纸马、丧服、烧纸等等,一般人家平时不准备这些玩意,只能到时花钱买,或请人做,用完也不保存,都要统统烧掉。对操办葬礼的儒家来说,这是一个大商机,一个新的赢利项目,一个经营的生长点……
于是,儒家就想尽办法,到处忽悠人,把丧礼的重要性说得天花乱坠,把葬礼的仪式编得特别烦琐,每个环节都要上纲上线,有这个意义,有那个价值,缺省不得……借此扩增出很多生意:兼开棺材铺、花圈作坊、麻布编织厂、孝衣制作店、烧纸摊,等等。
可以说,丧事搞得越繁琐,耗费的时间越长,投入的人力越大,花费的钱财越多,就越对儒家有好处。也就是这个原因,儒家极力鼓吹厚葬,恨不能让人家为办一次丧事散尽家财,倾家荡产,他们才能赚足了钱,钵满盆满。这就是“厚葬”的真正动因。
史书上说,孔子周游列国14年,身边带着很多学生,可他不是鲁国外派的外交官,人家外国也不待见他,不给解决生活费,他也没有在外面找到一个正当的职业,那他带着这么多张嘴,十四年来靠什么活着?现在我明白了,孔子带着所谓的学生,其实都是他雇佣的一些打工仔。他们所谓的出行列国,其实是个“游击殡仪馆”、“流动火葬场”,是到处揽活,寻找生意,给各国有钱有势的人家举办丧事,赚大钱、发大财。
正因为如此,孔子死后,他的所谓弟子才没有全部散去,而是在他的老家继续呆着,因为那里是他们做丧事生意的本部、总部。也正因为这个,它才能长期维持下去,以致于到了三百多年后,当刘邦围攻鲁国时,到了孔子婚丧总公司的本部时,还能看到那里有人在演习礼仪。只是刘邦不明白,这些礼仪都是婚丧礼仪;他们演戏礼仪,就相当于现在的职业培训。
秦汉之时,中国经过几百年的战争,各国宫室、图书馆、民间里保存的上古的书籍,都被烧得一干二净,上古文化的文字记录都统统失传了。新兴的汉朝,在统治初期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天下刚刚平定,急需休养生息,恢复生活和生产,文化、礼仪并不显得重要,也就不在意这个问题了。
可经过了七十多年以后,生活生产恢复、社会繁荣了,当年的土包子统治者的后代们也渐渐变成贵族了,需要完善国家统治的法律、规章以及日常生活的礼仪、风俗等,需要与上古文化接上头,表明自身的正统地位。这时,统治者才发现,这些东西不能凭空杜撰,而需要参照古代,可记录古代的书籍早都没有了,于是,统治者就到民间去找古书,可找来找去,也找不着。
结果,只有孔子这个婚丧公司,留存下来一些关于丧礼的记录,以及神化这些葬礼意义的小文章。这些小文章,也就相当于公司的业务手册或推销方案。可在连个古书的影子都找不到的情况下,这些东西便显得珍贵重要起来了。这样,齐鲁之地的儒者,便觉得改行、发财的机会到了,他们就把这些东西汇编在一起,再把找到的几本残破不堪的旧书,诸如《春秋》残篇、《周易》残篇、《诗经》残篇、《尚书》残篇等,加以篡改,统统都说成是经过孔子的整理,是上古文化的正宗经典。
因此,儒家就到处宣传这些东西,向王公贵族进献这些东西,哄抬这些东西的重要性。为了怕统治阶级不信,他们还临时编了一本《论语》,里面都是些散乱的句子,东一榔头,西一榔头,闪烁其词,意思就想证明,孔子一生,其实不是在经商做生意,而是在游学讲学;他身边的随从,也不是打工仔,而是学生、弟子。
于是,这些东西就被汉武帝相中了,弄成官学,而所谓的“五经”一类烂书,就作为全国通用的教材,用来给官办学校来培育人才。就连国家制度的完善,也要从这些东西里找依据。当然,这不过是一场骗局,用来粉饰统治者,借以把前朝妖魔化,因为汉武帝本人,就根本不信这些所谓儒家的玩意,他的后代也不信这些东西。
可从此以后,至少在口头上,中国就开始进入了鼓吹儒家那些丧事手册的时代了。而孔子本人,也又一个办丧礼的人,变成一个大教育家了、大圣人了,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中国文化的传递者了。这样,他真实的形象就渐渐磨灭了。
             2009年7月18日写于寓所
             2010年1月20日修改 收藏 分享
孔子到底从事什么职业? - 古史漫谈 - 青年论坛 到底是谁杀死了贝多芬???? - 古史漫谈 - 青年论坛 河姆渡人为什么吃小孩? - 古史漫谈 - 青年论坛 [原创]孔子!你误我两千年 - 古史漫谈 - 青年论坛 中国古代职业继承奇闻:女户要定期上缴闺女 - 古史漫谈 - 青年论坛 中国历史十大冤将 - 古史漫谈 - 青年论坛 满汉全席菜单 - 古史漫谈 - 青年论坛 接触楼兰 - 古史漫谈 - 青年论坛 草根皇帝朱元璋到底碰过多少女人 - 古史漫谈 - 青年论坛 底气无人能比:梁山散打搏击第一人到底是谁? - 古史漫谈 - 青年论坛 竹签钉指是虚构,真实江姐到底受过啥酷刑? - 古史漫谈 - 青年论坛 5000年中国悬案:诸葛亮到底是怎么死的? - 古史漫谈 - 青年论坛 杨贵妃墓有什么让人想入非非的秘密 - 古史漫谈 - 青年论坛 乱伦皇帝禁欲四十年有什么难言之隐? - 古史漫谈 - 青年论坛 金瓶梅中潘金莲与女婿陈经济到底是何时成奸的 - 古史漫谈 - 青年论坛 秦始皇身后留下的9大历史谜案(陵寝到底在哪) - 古史漫谈 - 青年论坛 中国古代帝王同性恋史 - 古史漫谈 - 青年论坛 阿拉伯人对外扩张史 - 古史漫谈 - 青年论坛 史上最简朴的漂亮皇后 - 古史漫谈 - 青年论坛 尚武精神的理性思考 - 古史漫谈 - 青年论坛 刘少奇罕见吸烟照风度翩翩 - 古史漫谈 - 青年论坛 唐代女子怎样应付“性骚扰”? - 古史漫谈 - 青年论坛 旧中国小脚女性悲惨写真 - 古史漫谈 - 青年论坛 有99%不为人知的中国历史 - 古史漫谈 - 青年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