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86版蜘蛛精肚脐: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第七部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58:49
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第七部分)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六十一
"嫉妒"是一种进步
       见贤思齐焉。
                                                                                      ——孔子
嫉妒是人的一种本能,它是对某些方面超越自己的人的一种忌恨,是对无意或有意竞争者的一种仇恨心。嫉妒裨上也是一种竞争,是竞争的异化。思想家罗素在其《快乐哲学》一书中谈到嫉妒时说:"嫉妒尽管是一种罪恶,它的作用尽管可怕,但并非完全是一个恶魔。"嫉妒其实也是个人追求自尊、进步的一种表现,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来看问题,而不是意味着我们要提倡嫉妒。嫉妒的危害众人皆知,教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如果被嫉妒心理左右,就难以教育出合格的人才。
教师所应有的"嫉妒"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因为别人比自己优秀而产生的仇恨心理。"这里的"嫉妒"只是个形象的说法,它实质上是指老师的进取心;当周围的同事超过自己时,这个"嫉妒心"不是怂勇自己去恶意打击、报复、中伤他人,而是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不断地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将"嫉妒"转化为具有建设性的动力和热情。这种"嫉妒"对于老师而言是弥足珍贵的,它可以激发教师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并非什么坏事。
教师有了这种"嫉妒心"就会不断地将自己调整到最佳竞技状态,以此来保持与竞争对手的绝对优势,并且在这种不断的调整过程中取得进步。同时,教师又能通过这种好胜心,促进自己的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当然,这种"嫉妒"需要有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好胜心过强,就会发展成真正的嫉妒心理,看到别人超过自己就不服气,心里就觉得不舒服,甚至怨恨别人。
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这种"嫉妒"就要学会见贤思齐。一个有道德 的人,一个思想纯正的人,一个能积极进取的人,当他发现有人比自己做得好,比自己有能力时,从不去考虑别人是否超过了自己,或对别人心生不满,而是从别人的成绩中找出自己的差距所在,从而振作精神,向人家学习。这样,便有可能在一种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下,迸发出创造性,赶上或超过曾经比自己强的人。这就是古人说的见贤思齐。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六十二
练好"三字一话"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三字一话"即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这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技能,是教学的基本功。
教育学生写好字,教师首先应该自己写好字,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立品导行、为人师表的一项重要内容。
书写,对于教师来说,可谓是无所不在。汉字的书写,随运笔留下的点画结构,一方面它是有音有意的符号,另一方面它又是书写者无可掩饰的心理现实外的可感图画。教师写一手好字,既可以丰富为人师表的内容,也可以给学生一个富有审美形象的精神境界,它好比无声音乐的流响,是心灵的倾吐,是生命情意的传递。当然,书写不只是对字体的较为熟悉及对书写工具的充分利用,而应是书写者性情、修养、精神境界的自然流露。如果这一情感是积极的,并长时期地处于稳定状态,学生就会对该位老师的授课倍感兴趣。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用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能够努力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是合格中小学教师的标准之一。《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培训工作的通知》中明文规定:教师应明确树立普通话是教师职业语言的思想,把掌握普通话作为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在教师过教材关,合格教师考核、民办教师转正和吸收新教师考查时,原则上都应把汉语拼音和普通话作为一项内容。
对学生的示范作用要求教师必须写好字,说好普通话。俗话说,有其师必有其生。很难想像,一个"三字一话"不合格或者不过硬的教师,其所教班级学生"三字一话"会好到什么程度。在课堂内外,教师始终对学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巨大的、深刻的。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教师练好"三字一话"意义深远。
针对目前的情况,教师的基本功要能够与时俱进,就要在"三字一话"的基础上增加"一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指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这是信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在教育领域,开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一种时代的变革,多媒体网络教学作为大语文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日益成为国际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也成为当今我国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关注点,所以教师要自觉地投入到这场"深刻的变革"中去,要努力学好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六十三
教师,不妨跨学科听课
当前,教师在全面提升学科素养的同时,更要加强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唯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格教师。
                                                                                                      ——胡亚敏
跨学科听课应是教师一种不可缺少的听课方式,不妨一试。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都是按照纵向学科体系进行教学的,这种分科教学相沿成习,已成为一种思维和行为定势,教师和学生都很少考虑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其结果必然禁锢和封闭了思维的发展。思维的触须朝纵向延伸可以是无穷远的,但没有横向拓展的意识和习惯,这是目前学生发散思维薄弱,创造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
有份调查结果如下:当问及所教的学科或胜任的学科时,只有0.7%的教师能任教两门以上的学科,说明具备一专多能,熟悉多学科的教师极为匮乏;当问及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涉及一些其他学科的内容时,只有54.2%的老师偶尔涉及,说明现实课堂教学中经常开展跨学科教学的极为少见;当问及是否向其他学科教师请教或研讨时,只有60%的教师偶尔为之,当问及平时阅读的内容与什么相关时,占第一位的仍是与本学科教学相关的内容,说明中学教师业余的学习与提高也很少涉及其他学科。
这样的教师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吗?当然不能。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这就要求教师们要打破学科本位的思想,站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上,关注各个学科。而关注各个学科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教师要跨学科听课。
跨学科听课有助于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有助于各科教师相互学习、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教师根据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合理地编排教学内容,有利于都全面地了解、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充分发展。因此,跨学科听课也应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听课方式。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六十四
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
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
                                                                                       ——苏霍姆林斯基
世上万物,皆属身外,唯有一样东西却能点入肌肤,融入骨髓,让我们耳聪目明,志存高远,那便是书。
莎士比亚坦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读书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看世界,是通向成功的起点。正如高尔基所云:"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文化和智慧的延续主要依靠书籍,所以,成功从读书开始。
犹太民族的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在《圣经》上滴一点蜂蜜,让自己的孩子去吻,使其从小就知道书本是甜蜜的。这个崇尚读书的民族,诞生了像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等一大批让世人瞩目的天才。
教师读书,既可以保持教学的"源头活水",保持职业不倦不 殆的活力,又可以保持心灵的润泽、灵魂的高尚,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智慧的教师。
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智慧的源头,还要塑造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让读书改变我们的生活,让读书创造我们生命的喜悦;让教师更有教育的智慧,让教育更加美丽。
一个喜欢读书的教师,具有感应世界、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神游,能敞开胸怀接纳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开拓出更加深刻的心娄,一个喜欢读书的教师,有准确把握真、善、美的能力,能以高尚的人格魅力熏陶、感染学生,传授给学生真理和人生的真谛。
今天的教师不但要喜欢读书,还要善于读书、能够思辨。倘若教师能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为提升自己而持续地读书,倘若教师都能够边读书、边思考;倘若读书成为教师的生活习惯。那么,他们的生活就更充实,人生就会更有意义。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六十五
教师,要有良好的心态
心态是命运的控制塔,心态决定我们人生的成败。
                                                                                           ——拿破仑·希尔
现代诗人何其芳说:"凡是有生活的地方都有快乐和宝藏。"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而拥有这个快乐和宝藏的法宝就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教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于教师而言,生活与享受生活、上课与享受上课、教育与享受教育完全不一样的。保持乐观、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基点。
现在很多教师没有良好的心态,教学工作带有非常浓重的功利化色彩,一味"向钱看",导致教育姓"钱"而不姓"教",让现代教育变了味。功利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的致命伤,甚至让教育作用指向开始游离于教育之外。
其实,作为教育,对这一职业、对教育、对学生必须有深入的认识,不能带有浓重的功利色彩,而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教师以良好的心态从事教育,才能保持教育的纯洁性、才能保证受教育者少受外界环境的污染。
首都师范大学田国秀教授指出:"教师的使命是教育,而教育的本质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切,是对学生生命的影响。"因此,教师保持一个良好的教育心态,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教育问题。教师良好的心态可以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勇气,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培养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增强学生对生命、对人生的关注,进而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教育者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让教育回归自然,让教育者回归本真,让学生回归童真,换教育一片璀璨的天空。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六十六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健康是智慧的条件,是愉快的标志。
                                                                                                ——爱默生
健康,是人生最大、最宝贵的财富,是世界上任何珍珠玛瑙也无法相提并信纸的,因为珍珠玛瑙失去可以再赚回来,健康失去了就永远失去了,变成了永恒的缺憾。
我们不仅要勤奋的工作,也要勤奋地保持自己的身体,否则,我们的身体就会因为保养不好而中途换"零件",甚至出现提前"报废"的状况。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则无法弥补,你辛苦工作几十年所盼望的晚年幸福将是空中楼阁、水中月、镜中花,你将无福享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万事好都不如身体好,这是一个恒定的自然法则,我们任何人都不能抗衡,只能遵守。
努力工作是肯定的,但锻炼身体也是必需的。不论是老教师、中年教师、还是刚入行的年轻教师都是如此,锻炼自己的身体,还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明天,即使你什么都行,什么都是领头雁,受到的表彰难以计数,地位也愈来愈显赫,但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这一切都将与你无缘。健康的体魄,一切都来源于平时对健康的积累,没有积累,储蓄健康,一到退休,身体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故障,消磨你的晚年幸福。
对于每个人来说,应该做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不停的储蓄健康,为自己的健康体魄和幸福买单,为自己的健康体魄和幸福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给自己一个美丽的明天。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六十七
为生活创造快乐
真正希望过"很宽阔、很美好的生活",就创造它吧,和那一些正在英勇地建立空前未有的、宏伟的事业的人手携手地去工作吧。在生活中,堆积了许多美好的、实际的工作,这些工作会使我们从偏颇、成见中解放出来,会使人们变得很快乐。
                                                                                       ——高尔基
教师职业是辛苦的,甚至是枯燥的,长年累月,一届又一届,缺乏生活的激情。很多老师一直兢兢业业,付出很多,但却没有一点幸福感。他们埋头在教室,在办公室,在学生身上,在成绩单上。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的教师特别是一些中小学教师,长期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在下降。一项调查报告结果显示,65.1%的中学教师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职业病"。其中,腰背痛、咽炎、颈椎病、痔疮和胃炎或胃溃疡是排在前五位的疾病。据郑州市教育局对426名中学教师进行的一次心理健康状况调查,54%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近70%的教师感到心累、精神疲惫,48%的教师有焦燥、失眠等症状,36%的教师感到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教师脸上很少有灿烂的笑容,缺少生活的乐趣。
有人问这种乐趣怎么会失去呢?其实不该这么问。乐趣并没有消失,只是我们没有去寻找。有人说当今社会,凡是有"场"的地方就会使人丧失生活乐趣,不是吗?战场,你死我活;官场,你上我下;商场,你赚我专亏。这种"场"的效应也蔓延到了学校--考场,我第一名就意味着你第二名,我考上了,就意味着你可能考不上。由此又影响了教师的生命价值。罗素说过,竞争和嫉妒是不幸福之源,可谓一语中的。
我们一时难以改变外部的大环境,只能调整个人的心态,寻找生活的乐趣。
教师的生活不能平庸化,更不能沉沦化,找找自己的支点,兴奋点,生活会更加充实,有趣。魏书生曾说享受是生命的支柱,要享受人生所有的快乐,教书是享受,育人是享受。只要你能经常强化享受这根神经,你就能经常站在享受这个点上,来寻找享受的理由,体验享受的快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释放各种压力,不会因为工作的琐碎而缺少成就感,从而丧失进取的动力,产生职业倦怠。
懂得寻找生活乐趣的教师有阳光积极的生活态度,他们的身心是和谐健康发展的。他们除了教给孩子知识,培育孩子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还能给孩子一种行为引领,一种思想启示。善于寻找生活乐趣的教师拥有精湛的教学技艺,有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善于化僵持为和缓,化尴尬为融洽,化难堪为大度,化艰险为挑战,化困难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化痛苦为愉悦,化理念为行动,化阴霾为阳光,化腐朽为神奇,化希望为企盼。懂得寻找生活乐趣的教师才可能是有幸福感的教师,有幸福感的教师才能教育出健康向上、有幸福感的学生。我们可以设身处地想一想:我们愿意把自己的子女交给那些对生活充满热情、充满希望的教师,还是交给那些对生活充满抱怨、整日死气沉沉的教师?答案肯定是前者。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一个懂得寻找生活乐趣的教师吧!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六十八
认识你自已
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
                                                                                          ——特莱斯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最难看清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一个人可以认识别人,认识世界,但惟独不能准确地认识自己。有的人,可以为别人出谋划策,但却不会规划自己的人生,究其本质原因,就是看不清自己,认识不了自己。
一个人如果认识不了自己,就好比在黑暗中摸索,即使付出了辛劳,也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这就好比盲人摸象,摸到的总是片面的一部分。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但每个人又都有一定的不足,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充分发扬自己的优点,在适合自己的领域里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成就辉煌的事业。另一方面,一个不能真正认清自己的人,也不会真正认清他人,有的时候你的好意可能会遭到恶报,因为你以自己的方式强加于人。
认识自己,就是要看清自己所处的环境,明白自己周身的事物,看到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不足,向最好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认识自己,就是要从不足之处努力,就是要能够承受失败的打击,能够遭遇挫折的袭击,在失败中不断总结教训,在失败中不断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大的胜利就是自己征服自己的胜利。要想征服自己,首先就得正确认识自己。教师只有看清了自己、认识了自己才能准确地把握自我定位,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理解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想办法悦纳自己的职业,这是教师在繁重的工作中保持心理健康的一剂良药。教师要能清醒地认识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缺少自信,难以成为好教师,而自我感觉太好,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再好的意见、经验,都会从眼皮底下溜走,以致自己裹足不前。因此教师要善于用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优点,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以已之短比人之长,越比心态越好,越能奋进,如果以已之长比人之短,不仅不会长进,而且会失去人生的追求。对自己的认识越清醒,自我教育的动力就越大,越能塑造完美的人格,业绩越能长盛不衰。
影响教育一生的好习惯之六十九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身体的健康固然重要,心灵的健康也会给你无穷的力量。
                                                                                               ——斯蒂芬·霍金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承担着各自的社会责任,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随着社会不断变革,人们的情感、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人际关系在发生为化,心理问题出现的机率也在大大增加。教师一方面要在多方位的角色转换中找到平衡,另一方面要应付来自学校社会升学的压力,来自责任心和时间紧迫感的压力,来自高付出与低收入的压力,来自用人制度改革,教师面临落聘、下岗的压力。教师就像根始终紧绷的弦,在超负荷地工作,这使教师有比一般人更多的心理障碍。
心理专家认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常常直接影响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他的某个具体行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卫生比生理卫生显得更为重要。"
一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心理压力和排解心理障碍。面对"心病",关键是你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虽然我们找心理医生看病还不能像看感冒发烧那样方便,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生心理自我调节,学会心理适应,学会自助,每个人都可以在心理疾患发展的某些阶段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说简单一些就是提高自己心理调节的能力,说复杂一些,就是在自己的意识里要有珍上特殊的角色,拥有精神上的"第三只眼睛",理智地观察自己情绪的变化,寻找心理扰动的原因。就像西方传说中每个人都拥有的"守护天使",在关键的时刻给予自己智慧,帮助自已正确应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不至于迷失方向。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七十
教师应该有"静"功
教师要的是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备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以便最好的超越自己,静气就是要静得下来细细地品味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乐趣自然在其中,生活的意义也在其中。
                                                                          ——中国当代教育家    郑杰
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增大,人们往往不是关注内心,注重体验,而是过于在意外在的得与失。付出一点点努力,就想收到立竿见影的丰厚回报,缺乏等待的心情,缺乏从容的气度。浮躁是一种现代病,这种病还会传染,自然就会传染给学校,传染给教师。一些教师经不住引诱,心境变得浮躁起来,头脑变得空虚起来。有的追逐名利,弄虚作假;有的不学习新知、不研究教法,热衷于满堂灌和填鸭式;有的甚至把学生当作自己谋取名利的资本和工具。可教育是长期投资的事业,教师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任何热闹的包装、宣传、炒作,都不能替代实实在在的一堂堂的课,一本本的作业,一句句的说教。
静下心来,受益的是你的学生,受益的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最终受益的是你自己。静心做好这些小事,就是教师的奉献。奉献是教师的责任,它不追求及时、现在的幸福。静下心,看似是一种状态,实质是一种境界,一种修养,一种矢志不渝专心于教育的精神品质。潜下心,看似是一种行为,但它更是一个要求,一个准则,一个走进学生心灵、涉入科研领域、漫步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当前的形势下,谁能做到这一基本要求,达到这样一种境界,谁就是人民满意的教师。
教师肩负着培育祖国未来下一代的重任,如果抱着一种功名利禄之心从事我们的教育工作,从个人来讲必定一无所获,也根本不可能收获到什么幸福与快乐,从培养学生来讲,有百害而无一益,进而危及的是学生的一生,也必将阻碍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从自身做起,让教育工作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中,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中,成为我们生命的一个有机组成细胞。我们要不断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争取能够为下一代的成材奉献更大的力量。一定要让自己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同时要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使自己符合"为人师表"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