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我爱的,就是你本来的样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23:01

 

 

 

我爱的,就是你本来的样子

——有感于李镇西的《和女儿一起成长》

见到李镇西本人,是在1998年。

人说,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自己的孩子是人。我看,李老师是既爱别人孩子,也是爱自己孩子的人。那源于他“我是长不大的儿童”的精神哲学,使他走下神坛——最初的“敬畏”由此被渐渐拉近了距离,融入了令人可爱的元素,让人感到亲近与真实。    

这个“长不大的儿童”,和孩子们在一起发生的故事太多了。打雪仗、观菜花,给学生们写一封封真挚饱满的回信。这一切,构成了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协奏出的,成长的快乐与生命的和谐。而对女儿的特别的爱,则是其中最富人性化的片段和乐章。

李老师女儿的照片我看过,很可爱、很温存。那种平和与自然源于一种叫“和谐”的东西。而这,定有家庭中那百分之百的绵纯的情愫为之铺垫底色。

谈到女儿,他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在我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比得上我的女儿更值得我爱,并让我得意!”李老师的话总是这样地迅速和流畅——这是源于血缘和生命的顺理成章。竭尽了爱、付出一切,为着女儿的长大和幸福——是为人父、作家长的一份真实与真挚的妥帖呵护与守护,或者说是一种“守望”。守望,就是顺其自然,给以宁静而自主的精神天地,不打搅孩子的心灵,更不会给孩子精神上的压迫和创伤。

读李老师的这本《和女儿一起成长》,你会从字里行间念出其中大写的“人”字的歌词,读出人生豁达超然的音符和节奏,同时更能体会出父女一起演奏的“人之所以为人”的交响乐曲的壮丽与唯美。

请跟我一起轻轻打开——

“从她出生开始,我就给她写成长日记,一直写到她读小学。她读小学后,我常常随意记下她的一些趣事或对她来说值得纪念的时刻。她读中学后,我多次给她写信。这些信记录了我和她心灵的沟通,并见证了晴雁的成长。这本记录我和女儿共同成长的书,是我和我女儿用流淌的生命共同创作的,这样的成长是快乐的,这样的生命是和谐的。”

曹文轩说,每一次作品完成,作者都和作品一起生长了一次。细读李镇西的《和女儿一起成长》,感受到的也是李老师与女儿共同成长的生命畅想。如果说“生”是生命之根,那么“养”就是生命之本。教育的根本,与生命的诞生同时起步。面对既非神童,又不是弱智、“中等智力”的平凡的女儿,每一次和孩子之间发生“故事”、擦出火花,李老师所采取的态度,都体现出他在“和孩子一道成长”。这种“一起成长”,是一种自然的,随性的,抑或是“原原本本”的教育。

一句话:“爱你,本来的样子”。

那么,这个“本来”在哪里?

在善良这里。一定要把女儿培养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无论她以后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还是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她都能凭着自己的善良赢得幸福人生——李老师始终认为,一个人最最基本的素质就是善良。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就同样有女儿的我来说,在女儿咿咿呀呀的学语中,最先教会女儿的也是这句——希望孩子将来也能将心比心、善良贴心。如今,女儿渐渐长大,成为一名高中生。虽物质不乏,但精神上,也会有不安全的焦虑和压力。孩子在一个不错的学校学习,但每一次家长会,我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拿自己女儿的成绩去跟别人的孩子比,在比较中,有过迷失、混乱、模糊。父母情绪因此而产生的波动,正处于敏感青春期的孩子难道感觉不到?

有时不免自问:我是谁?女儿是谁?沉迷于尘世的竞争中,迷失自己的独特存在,忽视生命本体存在的根本价值,这是为什么?这个世界期待的难道仅仅是优胜劣汰的唯一选择?

“其实,就是你本来的样子,你就是你自己。”我对女儿说。

李老师不也是如此吗?他爱孩子,不是为自己,而是他舍不得女儿轻看自己。一次,李老师的女儿说她考试考得不好,糟透了,感到难过,觉得自己是“差生”了。

“爸爸,你的女儿没考好,给你丢脸了!”

“也许在今天看来,你没有考好,你觉得是天大的‘灾难’。但五年、十年、二十年……当你真正在精神上成熟并经历并战胜了更多的人生挫折之后再回过头来看今天的半期考试,你会觉得这一次挫折不过人生长河中一个小小的漩涡而已,简直微不足道!我愿意和你一起再次高声朗读一位诗人的话‘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女儿的话令李老师心痛而不安。而作为爸爸,他表达的却是一段感人而又不乏清醒冷静的哲理。

 “孩子,爸爸允许你下次考试失败!”

——李老师还在说。其实,女儿小学时候的成绩一直不冒尖,李老师一直非常注意保护她的快乐感,坚持认为学习的快乐感,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可是,今天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永远不会满意,在内心深处,这些家长总把自己的孩子看成是天才,而没有把孩子看成是一个普通人。每次考试都被理想化地认为应该是满分,因此,家长永远对孩子表示失望。这种失望,对孩子的自信心而言,无疑是最具杀伤力的武器。的确,中国的家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及各种技能的提高;但同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家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忽视孩子情感与道德的培养。

品读李镇西的《和女儿一起成长》,你会发现,李老师对于女儿“本来”的守望远甚于学业,而充满这守望蜜罐的,恰是一堆堆的细节凝练而成的甘甜。

1988年1月2日:第一次随爸爸妈妈坐公共汽车。

1988年1月23日:第一次呈现出笑的表情。

1988年2月9日:第一次有意识地发出“咯咯”的笑声。

1988年6月1日:第一次独坐。

1988年7月:开始长牙。

1988年7月24日:开始叫“妈妈”。

1988年8月1日:第一“手舞足蹈”地跳舞。

1988年8月30日:第一次主动舞动小手作“再见”。

1988年9月4日:第一次能独站。

1988年9月9日:第一次离开妈妈睡,开始断奶。

1988年10月24日:利用学步车走路。

1988年10月28日:第一次独立行走。

1988年12月1日:满一周岁,生病,第一次在医院输液。

这是怎样的父亲?这许许多多,真真切切的“第一次”,作家长的我们,会心生怎样的感慨?

不仅仅是记录“第一次”,伴随着女儿的“第一次”,李老师同步记录着她的细微成长。18年间的柔情似水,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事无巨细、不遗余力,情注笔端、满纸温馨。这日记,倾诉了多少为人父母的期许与焦灼、快乐与苦恼。

是的,写这“日记”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但,绝不仅仅有意思,更是有意义:第一,可以让长大以后的女儿感受到父母之爱。第二,是一种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最好的素材。第三,记载童心的纯真,让日记成为孩子自我教育的资源。第四,写孩子成长日记的过程,也是父母不断进行教育反思的过程。

不是吗?当你每次记录孩子成长故事的时候,同时,不也正是自然而然地反思自己的教育的过程吗。反思自己教育的过程,提供给别人——老师,或家长们分析、分享。

于是,这记录,就不仅仅是和自己的女儿一起成长的本身,而是提供给我们教师,以及所有家长的一份必要的参照和范本。正如书中所引用的德国伟大教育家福禄倍尔所说的:“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对于我们的民族,还有什么比启迪教师、父母之类的教育者更能达成教育的本源的呢?

因此,你会发现《自信心是怎样找回来的?》,李老师让女儿走出自卑的阴影,就是告诉家长,要树立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孩子关心班集体》,李老师指正女儿为班级效力,实则告诉家长们,这不是“吃亏”,而是一种“收获”;《“教育,与生命的诞生同时起步”》,李老师强调的,也正是我们必须懂得的,“家长也是教育者”的道理;《请和孩子一起上网》,李老师表明的,正是我们家长应当明晰的,作为当代人,如果不上网,则与文盲无异的认识;《帮助孩子适应高中生活》,李老师让女儿明白孩子的高中是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就是让家长们和一路要和自己的孩子摸爬滚打,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挺过;《我教女儿写作文》,李老师告诉女儿,“真实”是作文的生命,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家长,真实作文,就是做人;《如何面对和孩子的‘战争’》,李老师的做法实际就是呼吁我们家长,为什么不倾听一下孩子的申辩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老师“坦然地对女儿‘谈情说爱’”。女儿并没有陷入“早恋”,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不应该对她进行“爱情教育”。李老师把爱情教育作为人格教育的一部分。爱情是一个人美好精神的组成部分,是美好人格的要素。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妻子或丈夫、母亲或父亲。他们应该懂得爱,并知道怎样去爱。对今天的孩子来说,爱情教育是完整的人性教育所不可缺少的内容。于是,智慧的思想、细腻的感情……李老师的爱情教育,不是权威的声音或命令,更不是一种过分自信的过来人的口气,家长和孩子成了精神上的同路人,成了彼此间可以有效沟通与分享的对话者。

感谢李镇西老师的《和女儿一起成长》,献给老师们、家长们,甚至孩子们这么珍贵的带有时间刻度和感情脉搏的礼物。

捧起这本书吧,别忘了同时对孩子们,轻轻地说一声:“我爱你,你是我的孩子。我爱的,就是你本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