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世界的劫难3单人:三十年后看茅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19:37
钟桂松
《 人民日报 》( 2011年03月29日   24 版)

敏锐地捕捉反映时代本质的题材,写出那个时代真实的特征正是茅盾精神文化遗产之一,也正是今天我们文学创作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的。
今年3月27日,是茅盾逝世30周年。3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民主政治、社会生活以及茅盾先生生前钟爱的文化事业文学创作都有了巨大的进步,茅盾先生毕生创作的作品也在读者中间不断传播,成为读者了解20世纪中国社会的文学样本,它们吸取了解社会历史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力量,从而在读者的精神层面里得到愉悦的同时也清楚地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因此,茅盾的作品和他的精神魅力在钟爱他的读者心中永远没有离开过。
30年来,茅盾高尚的精神魅力和现实主义文学光芒依然在中华大地上闪耀。他的精神财富和文学财富依然在激励着新世纪的人们去积极探寻。
茅盾从历史的高度,把握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社会,书写社会百态人生。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社会风起云涌,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从开天辟地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到大革命的兴起,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全中国,社会政治的发展变化,参与其中的茅盾首先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成为先进政党的一分子,他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处,追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体会时代脉搏,描绘了一幅20世纪前半叶的时代历史画卷。《霜叶红似二月花》、《虹》、《蚀》、《子夜》、《锻炼》、《腐蚀》、《清明前后》等,将波澜壮阔的历史描绘得栩栩如生,宏大的历史叙事,让鲜明的时代特征得到形象反映。文学作品反映时代,反映艺术水平高下,是作家对社会发展规律把握程度的反映,是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和创新水平的反映。在这方面,茅盾这位现代文学大师,是中国作家的典范。
茅盾敏锐捕捉反映时代本质的现象,在题材选择中体现作家驾驭题材的魄力。今天看来,茅盾的创作很有意思,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茅盾创作了《蚀》三部曲,记录了发生在中国的这场大革命运动。而30年代初的茅盾虽然同样站在时代的高度,却作出了不同于《蚀》的题材选择,以他敏锐的眼光从经济入手,另辟一片新天地,写出了《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等现代文学史上里程碑式杰作,塑造了吴荪甫、赵伯韬等等那个时代的大大小小的个性鲜明的企业家、金融家,也塑造了林老板、老通宝等在那个时代经济活动中遭受经济和社会压迫的底层形象。茅盾坚持从社会最敏感、民众最贴近的经济活动入手,写人物的命运,写社会的变迁,从而展现时代风云,呈现史诗风格。抗战开始以后,茅盾的生活极不安定,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但是他的创作眼光始终放在社会最敏感的经济形势的变化上,所以,他的长篇小说《走上岗位》和《锻炼》依然是抗战期间的经济题材。
终身学习让茅盾成为一位学养博大的文学大师。遍读古今中外的作品,茅盾一辈子都没有放松。年轻时茅盾两次通读“二十四史”,《红楼梦》熟读能诵,国外的作品连北欧的文学作品都进行研究。茅盾终其一生与书与文化打交道,手不释卷。即使在“文革”赋闲时期,耄耋之年的茅盾每天晚上都要“阅书”两小时,一年四季从不间断。一部《霜叶红似二月花》,洋溢着浓浓的《红楼梦》气息,让人充分享受阅读快感的同时领略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的历史风采;一部《茅盾诗词集》,数量不多但文化内涵厚重。在信息爆炸的新世纪里,人们目不暇接,下载取代了阅读,让人顿生危机感。当我们在回望文学巨匠茅盾一生走过的学习之路的时候,常常会领悟到阅读对于文化积累和重建的重要。
尽管茅盾逝世以后30年来出版了120多种研究茅盾宣传茅盾的著作,但是与茅盾精神的博大精深相比,仅仅是开始,因为,不管是肯定还是否定,茅盾一千四五百万字的作品和隐藏其中的精神财富,无论多少年后依然会让人肃然起敬。
(茅盾肖像作者:丁  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