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柴油皮卡车哪个好:2010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6:04:42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师的人文性                                     邓子燕前言:面对2010年7月这场席卷西南地区高中的课程改革,我对自己所教授的高中语文有了新的认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时刻铭记:人文性,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正文:一、语文学科的多元特点及其人文性的凸显          语文应理解为语言和言语的复杂综合与辩证统一。它具有语言和言语的社会性、工具性、全民性、技能性、实践性、人文性等种种复杂的性质。从对语文的这种理解出发,我们认为:语文学科是借助言语作品通过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工具和提高思想文化素质的基础学科。也就相应的具有了上述诸多复杂的性质。因此语文教学既是教师带领学生借助言语作品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言语实践活动使之掌握语言工具,形成熟练的言语技能,养成良好的言语习惯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文化素质即丰厚学生人文底蕴的过程。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只有经过教师和学生乃至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的艰苦努力,才能全面完成语文教学和各项任务,为学生学习其他各种文化科学知识和参加社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是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在语文的多元性中,人文性是语文的终极目的,而工具性、技能性是其达成目的的桥梁和手段。在当前提出并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问题,可以说是对单纯强调、追求“功利化目的”和过分强化“技术性手段”的匡正。(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集中体现在语言与人文之间的统一。人文性在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中的区别,就在于:在非语文学科中,语言与人文的关系是单向的,是简单的由语言指向人文;而在语文学科中,语言和人文的关系是双向的,两者不断的发生“互逆运动”。语言是传承一个民族人文精神的重要工具,人文精神的发展也能推动语言的进步,因此语文应该是语言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特征应该附加于工具性特征,我们是由掌握语言工具而获得人文素养的。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在全面推进,但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仍十分突出。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常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它是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语文课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人文思想。从古到今, 人们接受教育, 首先发端于语文, 并自始至终伴随着语文教育。语文本身也广泛地记载了人类社会的事理情态、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 以及民族的人格品质。这些光芒闪烁的人文精神超越时空,铸造着人的灵魂, 丰富着人的内心世界。在优化人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过程中, 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就是养成“灵肉一致的人”的最好材料。如: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憎选择;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思想和品格;孔子“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的精神……这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的上好材料。以往对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标,教育功能认识很不足,没有意识到充分利用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因素进行人文教育。相比之下,新课程标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的总体构建就全面得多。“其中第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刚好就是着眼于人文教育,着眼于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开发。”换句话说,学生只有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才能将语言知识和审美体验转化为语文能力,积淀语文素养,内化为自我生命的一部分。这正是语文教学凸显人文特征的最高境界。三、                                                                                                                                            二 、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与人文关怀      (一)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主要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思想道德、心理素养、思维模式、性格情感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包括:文化素养、审美素养、人格素养、道德素养、科学素养、实践素养”。我国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放在语文教育的首位, 提出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及人文素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 更要付诸行动, 通过教师的努力, 培养一个个生动、富有个性, 具有人文素养和创造精神的社会人, 这也对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语文教师应该深入学习,领会精神实质,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改革。不能像《阿Q正传》里说的“知县大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换汤不换药,那就没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了。 其次,语文课的魅力在于广大教师的综合素养上,人文素养尤其重要。“在日益走向开放和创新的基本形式下,教师要用精要独到的教学设计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铺设道路。面对全新的思路,全新的内容,教师必须是有人文素养的老师。这就要求语文老师是一个学习者,而且要善于学习,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师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适应潮流的发展。在一个教育调查报告中显示,70%的学生对老师持有“喜新厌旧”的态度,究其原因,是因为年青教师有新理论,新思想,跟进时代脉搏,贴近学生生活。所以教师应该关注社会动态、潮流发展,防止知识老化、思想僵化。此外,通过学习新的教育观、教学观、知识观、学生观、考试观,对自己的教育思进行新的反思和认识。 再次,新课改还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人文意识。新课程改革把语文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语文教学引导进入一个新的天地。教师要明确意识到学生是一切因素的根本,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着眼点要放在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体上。所以广大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渗透应用新的教学理念,让语文教学充满知识性的同时又充满人文性。 (二)语文教师的特点与角色转换1.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建构者 传统的语文教师角色是单一的、孤立的、封闭的,教师被看成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全能者,是权威,教师主宰着一切,教师的话就是圣旨,学生属于从属地位,只能被动的接受,谈不上创造精神的培养。“新课标则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要求教师与更多的人、更广阔的空间里,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互相交流、互相合作。”合作学习是语文新课标中着力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例如,在课例《陈太丘与友期》中,我们就可以紧扣题目设置一系列提问,以对话的方式与学生共同讨论.例如:元方破门而入是否无理?友人为何破口大骂?友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期日钟是否科学等?通过讨论、师生互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文意。新课例《老人与海》,引入课文时也应采用对话的方式,层层深入课文。如让学生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受,谈自己心目中的老人是什么样子,海明威塑造了文学史上的硬汉形象,为何又自杀了?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由浅入深,又使授课层次清晰、师生互动、关系融洽。 王尚文教授提出,教,就是和学生一起学。他还举了形象的例子,好比一本侦探小说。“教师是小说中的探员,学生就是实习生,教学的过程就如同探员带领实习生破案。探员只是探员,不是侦探小说的作者,事先并不知道案情怎样、案犯是谁。一般来说,由于探员较之实习生总是更有经验,在破案过程中能够指导实习生如何发现线索、搜索证据等等。但同时,实习生也可以发现探员未发现的线索、证据,提出对案情的独特见解等。因此,破案过程不仅是探员指导实习生破案,更是探员和实习生一起寻找线索,一起搜集证据,一起分析案情,一起确定案犯,一起经历破案的艰辛和欢乐。”语文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必须努力改变自身角色,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代言人、权威者,而是学生的对话者和交往者。教师角色要由原来的孤立作战转换为合作运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消除畏惧,活跃思维,发展个性。    2.文字工具的使用者和文化的传播者    语文教育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育,主要是在于语文教师用母语进行教学的同时,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与他所用的语言有着莫大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就表现为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师用于教学的语言,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即语文是交流思想、传授知识和思维活动的工具,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必需。而所传授的内容则具有人文性。“任何国家的母语教学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母语教育还承担着传承、延续、发扬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任务”。语文教师不仅仅是语言文字工具的使用者,也是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承者。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即加强基础知识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中吸取民族智慧。    3.文学作品的阅读者、鉴赏者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活动,同时也是对作者、文本的一种超越。阅读贵在会意,会意就必须超越文本。因此,读者通过阅读文章认识到的,往往比作者认识到的更丰富,更深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是教材的阅读者和鉴赏者,然后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文化的传承者。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对教材甚至文学作品的解读还停留在传统的层面上,依靠教参,受制于教参,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没有创新,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出来的学生也必然是无创新意识的。所以,教师在阅读教材或者文学作品时,应该抛开一些传统的观念,挣脱教参的束缚,去发现一些前人没有发现的新的东西,同时把这样的创新性阅读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样的阅读与鉴赏,不仅仅是超越了文本和作者,在某种程度上更是超越了教师本身。 如某教师在教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经典名句时,不是要学生把“绿”字当作炼字的最高境界来崇拜,而是鼓励学生动一动这个“绿”字。结果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学生想出了十几个词语,并言之成理:如果作者是一个顽皮的小姑娘,用“戏”字就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如果是一对恋人隔江相望,用“吻”字则更能刻画人物的性格——如此众多的新颖独特且有说服力的见解,大大扩展了老师的认识。如此,教师既在教,同时也在学;学生既在学,同时也在教——“教师的学生”和“学生的教师”不再存在,“ 作为教师的学生”和“作为学生的教师”随之诞生。总之,作为语文教师,不能受所谓的“标准答案”的束缚,更不能把它当作不变的“真理”传授给学生,作为统一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工具,而是应该有所创新,有所选择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4.课堂教学的“艺术家”“在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老师往往扮演着滔滔不绝的“传道者”的角色,这使语文阅读教学形成一个封闭圈。它以传授知识、应对考试为轴心,追求现成的、确定的知识,以终极的意义读解为目标,从阅读教学的内容、方法到评价,构筑了一个独立的体系”。毋庸置疑,这个封闭圈对一时一地的语文成绩的提高确有作用,但它以消蚀师生最宝贵的生命为代价,从长远说是不足取的,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是相悖的。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阅读教学要关心学生的未来,要为学生个体的生存、发展作好铺垫,就必须走出这个封闭圈。 追圣贤神理于千百年以上,恢复、重建作者原意,一直是传统阅读教学的理念。教材一次次变更,师生一代又一代,惟独文本意义的解释永远不变。如《木兰诗》赞美“代父从军的古代英雄”,《愚公移山》讴歌百折不挠的移山精神等等。这些解释作为一种历史存留,我们自然是应该理解与继承的,然而把它看成是先在的、无需讲解的“真理”传授给学生,就会僵化学生的头脑,使之失去探索的兴趣和阅读的创造能力。 文本的意义不应该是先在的、确定的,更不应该把它当成一个永恒的结论传递给学生。意义在阅读的过程中生成,在不同时空,由不同的读者来阅读,意义就会有所不同。社会时代是解释的起点,哲学家克罗齐说:“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对经典文本的阅读与解释,也总是从当代视界出发,并应用于实践,因为读者生活在当代,受当代思想意识和生存状态所制约。譬如对《愚公移山》的讲解,在当代,学生会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提出让愚公搬家,保持生态平衡;或者开发旅游,让愚公们富起来。历史留存的文本,所以生命不老,就在于一代代不断地读出新意。所以,让我们做个会独立思考的“艺术家”,解放学生的眼睛、头脑、嘴巴、双手,解放学生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大语文的天地里快乐自由地学习和成长。         (三)语文教师的人文关怀 语文教师承担着承前启后的重任。承前,主要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启后,主要是要教给学生一种生活能力和认识世界的能力,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继承中国文化。要求语文教师必须首先理解和领会民族精神的内涵,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做一个优秀的传承者把这些优秀的文化传递给学生。因此,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和师生关系的构建中表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使优秀文化得以发扬和延续。 有一位语文老师布置作业时,正好是秋天。这时秋天里还留有夏天的余韵,还没有完全显露出秋的成熟,加之校园里栽种的多是常绿的树木,这给学生区分夏秋季节带来了小小的困难。他把学生带出教室,告诉学生在校园里寻找秋天,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回到教室,有一位学生高举着黄色的树叶,自豪的说:“这是秋天寄给我的信签,我要把秋天留在我的课本里”。有一个学生问:“老师,这种树为什么要叫法国梧桐?”我告诉学生,这是地道的中国树,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悬铃木。它是法国入侵时,在法租界大批种植的,代表对中国土地的占有。很多人都以为它是法国的树种,所以叫它法国梧桐。班长接着说:“从今天开始,不许再叫它法国梧桐了,它叫悬铃木!中国悬铃木!”一堂普通的作文课,演变成了一节爱国主义教育课。这就是文化传承的作用,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爱国主义得到了升华。 语文教育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书本乃至整个人类文明间的对话。唯有这样的对话,才能关怀人的心灵、关注人的发展。钱梦龙老师说过“教学要人道化,学生的独立人格受到尊重,师生感情能够融洽交流;教学要民主化,强调学生的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合作的过程。”所以,真诚地面对每一个“人”,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去关注他、尊重他,这是“尊重教育”的开始,也是人文教育的开始。 这里的尊重,是多层次的。 首先,是对学生自身的尊重。一位教育家在论述教育的功能时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因为这是学生心灵最敏感的角落,只有自尊心得到了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平等,才会有向上的动力源泉。这是每个老师都能而且都应该做到的。尤其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从学生的心灵接受程度去尊重学生,从而使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构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次,是尊重学生作为社会人的生活体验,当然,这种体验也包括了情感体验。语文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语文的教与学都应该以生活为出发点。学生首先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存在的,因此在学习语文时,在语文教学时,就不能把语文与生活剥离开。语文教学必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深入生活。学生的生活体验,构成了语文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资源,而情感体验是生活体验的延伸。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语文课程本身就是一个教师、教材、学生之间情感流动和交互作用的过程。教材所选课文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精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资源,有的以灵动的美感牵动人的情思,有的以高尚的情操震撼人的灵魂,有的以深奥的哲理引发人的思考。总之,语文教学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情感资源。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有着各自不同的丰富情感和主观感受的独特个体。因而,“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理因素、情感作用,深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情感、意见、看法和意愿,而且要善于调动各种情感因素,使学生的内心真正被文章所蕴含的美感折服,在情感的震撼、美感的愉悦过程中,产生强烈积极的内心体验,从而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要,同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看人生因作者而不同,读作品因主体而不同。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红楼梦》,说尽风流,鲁迅说“单就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作品是一面镜子,每一个不同境遇的人、不同时代的人,都能观照到他的影子和那个时代的影子。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因素,尊重学生的体验,善于在语文课堂中调动学生各种情感因素,使语文教学成为审美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体验,内化为自身的语文素质。所以语文教师的人文关怀与学生的个体发展息息相关,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语文素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一个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结语: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特点有了新的认识,新课改对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更重要的是要体现语文的人文性,使语文教师真正成为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使语文真正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语文的魅力,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学会将语文能力真正转化为生活能力,真正达到语文学习的目的。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的语文教育要达到和正在达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