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巴犬:择校调查现象的主要结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20:52
通过调查数据,展示了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层级的城市中,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的基本信息,从这些信息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两个主要的结论:

  1.个体“择校”行为的累积产生了社会的“负外部性”

  “择校”作为学生从分配的教育机会中逃离,重新寻找新的教育机会的机制,提高了选择者个人的效益,但这种个体行为的累积,却产生了不好的社会效果:社会群体间的分隔,这背离了义务教育的核心价值。这是个体选择行为导致社会代价的最突出表现,经济学中将其称为“负外部性”。“择校”虽然也要付出一定的经济和心理成本,但调查显示对“择校”成本敏感的家长非常少,而收益却非常明显,这个收益既包括子女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包括优质学校学生特质累积产生的、有益于成长的学校环境和交往环境,这些足以补偿择校“成本”。

  2.择校集中体现了公共问题利益冲突、主张分散的特征

  从狭义的角度看,“择校”是个典型的教育问题,更具体一点,是个招生方式的争论。然而,由于它和公众利益休戚相关,“择校”问题逐渐超越教育范畴,成为社会公共政策问题,它所承载的价值也变得日益多元化。

  利益冲突。将“择校”机制纳入招生程序并不具备“帕累托最优”的特质。“选择者”获得的收益,如更友好的校园社会环境、更优质的教育、更佳的交往同伴,往往使得非选择者的受教育状况更差,如低社会声誉、教师士气低落、低期望值、不良伙伴等。

  主张分散。在不同利益的激励下,家长的主张也呈现高度分散的状态,主张“选择”和主张“分配”的家长几乎同样多,根本无法发现其中的“交集”。政府和家长之间的利益差异也日益明显,政府基于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积极推动招生制度改革,而家长,尤其是地级城市的家长,却有着强烈的对考试的偏好。

  3.治理“择校”是三种不同立场间的权衡

  在“择校”问题上,有三个利益主体,分别是学校、家长和政府,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立场和利益。学校往往被认为和政府的立场是一致的,其实,我国教育界有强烈的“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式的“精英教育”倾向,义务教育“普遍、同一、免费”的价值观,虽通过全民动员式的义务教育普及方式引入我国,并没有浸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义务教育价值体系要成为教育机构内在的信仰,还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内化”过程。政府的立场是站在社会整体利益的角度,维护教育机会的公平和社会各个群体间的融合,而家长则天然地只考虑自己子女在未来世界里的竞争性品质的形成,因此,政府的均衡化诉求与家长的竞争性努力是存在矛盾的。治理择校,便成了在三种不同立场间的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