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客站附近的医院:马烽三儿子马小林血液里流淌着“严谨基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8:28:13
作者:大众搬家公司    发布于:2010-04-21 14:28    摘要:1985年,马小林和同事张敬民受《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重走长征路采访的启发,决定沿山西人逃荒“走西口”的路徒步采访  2010年春节,56岁的马小林和日本留学归来的女儿在京相聚,高兴之余谈论起子承父业之事,马小林不无幽默地道:“你爷爷反对我子承父业他曾对我们说过,‘你们长大后,不要写小说、搞文学创作,这是个苦差事,写不出来的时候,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写的兴奋了,还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总而言之是一辈子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马小林很小的时候,马烽夫妇为了静心写作,一直住在省作协,将马小林四兄妹交给姥爷姥姥照看,而他们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才回家饭桌上,父亲总是很严肃,四兄妹都惧怕父亲“那时觉得父亲不可亲近,也不敢和父亲说话小时候,我们和父亲都很有隔膜”

  出于这种考虑,马烽最初并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去搞写作然而,马烽的四个孩子中有三个从事着文字工作长子马小泉在香港办报,三子马小林在 《农民日报》当记者,女儿段慧芳在山西电视台工作,只有二子马炎炎从医

  “记得有一次,陈永贵到家里吃饭他见到我就问父亲,‘这是你的孩子?老几啊?上几年级?’父亲却回答不出来”马小林陷入了回忆中直到1966年文革开始后,马烽被打成“走资派”,从办公室被赶回家,才与孩子住在一起

  第一次枕着父亲睡觉

  1965年初,马小林还是小学四年级学生,放寒假时就被父亲领着下了乡,到父亲正在“四清”的农村体验生活从那时起,每年假期他们兄弟们都被父亲有意安排到农村亲戚家锻炼

  “当时下乡痛苦不堪那时农村很苦,农民很穷,粮食不够吃,亲戚家同样缺吃少穿我们要自带米面去父亲还要对我们 ‘双规’,规定在亲戚家住的天数和劳动时间”马小林说:“但是,父亲的用意在随后的岁月里显现了出来”

  1970年,省直机关干部下放农村马烽还被关在“牛棚”里接受审查,段杏绵带着全家下放到了沁水县一个偏远的村庄按规定干部必须参加劳动,家务活就由儿女承担马小林和他的二哥干起了做饭、洗衣、担水等过去从未干过的家务活

  1970年6月,马烽被“解放”后,下放到了平顺县西沟村,马小林全家又搬到父亲所在地

  “那天,我们搬家的时候,天下着大雨,路被水淹了,我们与父亲隔着水相望晚上,父亲带着民兵过来搬东西,可是水太大,卡车没法子过去,只好等第二天再说那是两年后我第一次见他,第一次近距离地看他他认出了我,让我拿着烟给大家发,打着火柴的时候,看着他瘦得变了形的样子,那个镜头是我一生都无法忘记的”马小林讲着泪水溢出了双眼

  “当天晚上,母亲带着妹妹去了接待站我跟着回了父亲所住的窑洞,他拿出一个装着他衣服的包,给我当枕头,那一晚我是枕着他的衣服睡觉的长那么大,第一次和他住在一起,看着他消瘦的背影,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一年后,马烽平反在西沟村的地底村,全家都生活在一起“那时我感到非常愉快,因为我可以与父母住在一起,不再受侵扰,没压力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们之间真正建立起了一种父子关系我们和父亲真正实现了 ‘同吃同住同劳动’铺路、挖菜窖、修厨房、盖厕所,共建自己的家园我在学校代课的时候,父亲把家里的理发工具交给我,让我带到学校给小学生理发”马小林高兴地说道

  不管谁结婚父亲都给500元

  1971年,16岁的马小林继续上学,在西沟入了团,并参加了西沟宣传队,马炎炎在村里劳动

  “我们在家里,什么都做,做饭、洗衣服、担水、种菜,农村是那样美好,我们很快乐地生活着村民对我们非常好,农村人宽厚、善良,对我们都很尊重,他们经常帮助我们”在马小林看来,下放到农村是全家最快乐的时光

  1972年年底,马烽一家回到太原1973年,马小林高中毕业后,没有随同学们插队到太原郊区,而是一个人去了父亲曾经体验生活的基地——汾阳县贾家庄村“我当时的想法很单纯我觉得和同学一起插队不能真正接受锻炼,要锻炼就要一个人到一个村去”马小林是那个时代的新锐

  马小林在插队期间入了党,出席了吕梁地区群英会接着,被调到公社工作,管理全公社知青

  “我与妻子插队时认识,1980年结婚第二个结婚的是二哥,最后是大哥有人奇怪地问父亲:‘你们家怎么不按顺序?’按父亲当时的话说,是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结婚很简单,我一人到她家把她喊上,拿着衣服上了公共汽车就回家了结婚时,父亲订了规矩,‘不管谁结婚都是500元’在人们都只有三四十元工资时,500元不是一个小数目,我和妻子还赶时髦,去西安旅游了一圈”马小林乐呵呵地讲道

  父亲为儿子写序

  “父亲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有条理我们小时候,特别费衣服,家里为此买了台缝纫机,第一个学会用的就是父亲,他亲手给我们缝裤子,既休息了脑子,又替我母亲干了家务他把用过的牛皮纸信封都留着,等他写作的时候,就把信封裁开,当书皮包在稿纸上他的文章手稿,都是包着皮的他最讨厌浪费”马小林说道

  1976年,马小林随一批知青被招工到省广播电台工作马烽赞赏并积极支持了儿子的行动,他把家里的照相机拿出来给儿子用

  马烽在《西部大逃荒》的《序言》中写道:“他们想要我为这本书写篇序言,但又有种种顾虑,主要是怕父亲给儿子的书写序引起别人对我的闲言碎语,我知道这一情况后就主动把这件事承揽过来了我说:‘这是件光明正大的事,我赞成的是你们这种采访作风,至于书写的如何那是另一回事’”

  马烽对儿子的鼓励激励了他们的意志1987年,马小林与张敬民再次合作,骑自行车沿汾河采访他们的举动和精神在新闻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得到了广泛好评

  1991年,马小林调到《农民日报》驻山西记者站工作,用他的话说,“从此彻底和农民打上交道了”马小林现在还身兼山西农业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之职,他联络着全省近百名农业专职记者,为农民的事鼓与呼

  父亲拒绝帮忙找关系

  1989年,67岁的马烽被调到中央,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织书记,当时,马烽已经被诊断出患有高血压、哮喘等各种疾病,妻子段杏绵也一起过去

  1990年,马烽病了,马小林上京看望父亲

  在照顾父亲时,马小林看到《农民日报》就在招待所旁边,对农村有着特殊情结的马小林,想让父亲帮忙说一说,但父亲说什么都不答应另一方面,当时马小林在山西广播电台任工商部副主任,电台并不愿意让马小林调走

  “我想搞新闻写作,想按自己的意愿去做,时间不要受太大限制,尤其对农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么多年的成长、上学、插队,对于农村我特别了解通过努力,1991年,我正式调入《农民日报》工作到今天”马小林说

  2004年,马烽病逝马小林说:“父亲是一个严肃的人,从来没有传统父亲的形象,我们之间的交流很少记忆中,父亲只对我们的思想及道德方面关注,对于生活与学习方面很少过问他从小就培养我们的农村情结,直到目前,我生活的种种阶段都离不开农村从插队到现在的工作,都与农民有关”

  马烽,原名马书铭,1922年生于山西省孝义县居义村,1938年参加抗日部队,1943年在《晋西大众报》(《晋绥大众报》)工作,1956年调回山西,历任山西省作协主席、山西省文联副主席、主席;后任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顾委常委、省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先后被选为中共十一届、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第六届、第七届代表2004年,马烽病逝马烽一生共育三子一女,长子马小泉在香港办报,二子马炎炎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三子马小林在《农民日报》,女儿段慧芳在山西电视台马家第三代有二子马炎炎的儿子马冬冬,三子马小林的女儿马冬青来源:山西青年报 记者 王丽娟 附件下载: (已下载0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