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美术学院官网首页:黎平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18:15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十一五”以来的工作,请与《黎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县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基础设施改善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条主线,按照“1124”发展思路,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努力克服百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凝冻灾害、国际金融危机和特大旱灾等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的影响,保持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
(一)加快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十一五”是我县经济快速增长期。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5.60亿元,比2005年增长85%,“十一五”年均增长13.1%,比“十五”高3.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长6.8%、22.9%和12.4%;工业增加值实现3.98亿元,为2005年的2.15倍,“十一五”年均增长16.6%;财政总收入完成2亿元,为2005年的3.49倍,“十一五”年均增长28.4%,比“十五”高19.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41亿元,“十一五”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70亿元,年均增长49.5%,比“十五”高13.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484元,比2005年增长45.6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30元,比2005年增长49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二)基础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十一五”是我县基础设施大建设时期。交通上,结束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厦蓉高速公路、贵广高速铁路、黎洛高速公路、三黎高速公路先后开工建设,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和19个乡镇通油路,全县公路里程达3548.3公里,五年累计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289.8公里,较“十五”期末增长57.1%;新开通黎平至广州航班,黎平至贵阳航班实现加密,总体运营情况良好,立体交通格局初步形成。水利上,大力推进人饮、灌溉、防洪一体化建设,完成“三小”水利工程项目85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90处、抗旱救灾水利工程102处,续建和新开工了一批以枫树屯水库为重点的水利工程,累计新增改善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7.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7.5平方公里,解决了19万人的饮水困难,新建了西门坡自来水厂,保障了县城居民用水。电力上,实现县域用电全覆盖,“十一五”新增500KV变电站1座、110kv 1座,新建和改造35KV变电站3座,新增变电容量42000KVA,用电量由2005年的3.02亿千瓦时增加到6.83亿千瓦时,年均增长20%以上。通信上,实现了互通共享,移动、联通、电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完成城区广播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基本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
(三)城镇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十一五”是我县城镇大变化时期。以县城为重点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完成县城北门新区开发,建成县城骨干道路8.28公里,改扩建街道2.91公里,路网辐射面积达8.5平方公里;实施了黎平会议纪念馆、翘街整治、城中休闲广场、南泉山民族文化广场一期工程、黎平烈士陵园改造、城区绿化亮化、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一批重点工程,旧城改造和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加大,宜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人气进一步兴旺,城区建成面积由2005年的3.5平方公里扩展到6.85平方公里,县城人口由5.2万人发展到6.9万人。同时,以中潮、高屯、洪州、肇兴等重要节点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全县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18%增加到22.46%。
(四)产业培育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形成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工业上,发展了洪州工业园,建立了县城生态旅游工业园,培育了硅冶、木材、电力和特色食品加工为主导的工业产业。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达22家,比 2005年增加规模企业14家,增加值达到2.4亿元,为2005年的1.9倍;农业上,通过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工程,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加快,森林覆盖率达74.6%,茶叶、油茶基地迅速扩大,分别达到10.18万亩和16万亩;以林下养鸡、黔东小黄牛为重点的养殖业加快发展。产业化扶贫力度加大,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已经从解决吃饭问题向主要解决用钱问题转变;旅游业上,加大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力度,侗族大歌成功申遗,肇兴、翘街、黎平会议等旅游景区景点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形成了地扪等一批民族文化旅游村寨,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达到90万人和1.98亿元,比2005年增加50.8万人和1.23亿元,服务业进一步兴盛,市场进一步繁荣,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0.81亿元,比2005年增长75.3%。
(五)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组建了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积极发挥县城开公司和旅开公司在资本营运、投资融资和项目代建方面的作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达33.1%。按国家政策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落实国家各种惠农补贴,开展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广播电视网络实行公司化运营。推行“乡财县管”,实施政府收支分类、国库集中支付和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基本完成县、乡政府机构改革。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组建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绩,五年累计引进项目72个,实际到位资金5.5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16倍。 (六)民生改善取得重大进展。大力抓好教、医、养、居等社会事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两基”达到国家验收标准,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色教育、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积极发展,五年教育资金累计投入达1.05亿元,启动黎平第四中学建设,新建、改建、扩建学校67所,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上学难”问题基本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40元,参合率达92.61%,修建了县医院综合大楼,启动了乡、村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县、乡、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已经由“看病难”向“就医好”转变。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易地移民搬迁、廉租房建设、地质灾害治理、棚户区改造、农村消防试点、农房保险,建立了一套解决“住房难”的保障性体系,解决了3.09万人住房问题。通过城乡低保、扶贫济困、就业培训、创业扶持和公益性岗位安置等综合措施,从制度安排上积极解决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五年来减少贫困人口 3.78万人,实现了城乡低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按标施保,新增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稳定低生育水平,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得到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民族宗教事务、外事侨务、统计、审计、监察、档案、移民、妇幼、老龄、残联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全县上下始终坚持在统一思想中解放思想,在抢抓机遇中加快发展,在改善民生中促进和谐;得益于历届县委、县政府对黎平发展的大力推进和打下的良好基础;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和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监督支持、共同努力;得益于各族干部群众与时俱进、顾全大局、团结奋斗。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向驻黎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关心支持黎平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欠发达、欠开发”仍是我县的基本县情,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薄、低、慢、弱。“薄”主要是底子薄,基础设施还未能有效支撑快发展、大发展,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尚未有效形成,财源单一、薄弱;“低”主要是人均水平低,虽然经济总量在全州处于前列,但人均水平与资源大县不相称,仍处于全州靠后位置;“慢”主要是工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城镇化水平与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差距大,旅游业正处于升级转型阶段,对县域经济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拉动力还不强;“弱”主要是公共服务能力、社会保障能力弱,群众满意度与群众期望值还有差距,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任务重、压力大。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十二五”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我县可以紧紧抓住并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中央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从政策、资金、项目上对西部地区进一步予以倾斜,有利于我们推动大发展、大跨越。二是省州突出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和旅游产业化战略,将有利于我们把黎平打造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新兴工业园区和侗族文化国际性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凸显黎平在全州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交通大建设带来黎平区位条件根本改善,使我县从湘黔桂三省(区)交界的边远封闭之地跃升为由黔入粤快速通道的“桥头堡”,有利于我们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参与泛珠三角经济循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苦干实干的作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按照中央省州和县委的要求和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坚持以加速发展、奋力赶超、推动跨越为主基调,以“撤县建市”为主目标,以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城镇带县为主战略,以作风建设、环境建设、项目建设为主抓手,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方向,着力提升侗族文化核心竞争力,大力夯实交通、教育和农业三大基础,加快建成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区、珠三角旅游度假的后花园、特色农产品的供给基地和区域中心城市。
“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确保完成80亿元(人均2170美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0%以上;财政总收入达8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5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达6000元以上,年均增长16%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化率力争达到40%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达到州的要求。
今后五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建成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区。充分依托快速通道建设和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排放低、效益高、带动强的企业,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一是以园区化促进工业化,按照“一城一区一带”构架,高起点规划建设高屯和中潮工业园区,改善园区基础设施条件,建成一批特色园区,以城带园、以园扩城、以园聚工、以工促园,走园区化提速工业化、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路子。二是大力构建工业产业体系,以核心企业为引领、精深加工为重点,发展壮大硅冶、森工、电力产业,扶持培育特色食品、生物制药、旅游商品加工业,积极发展建材和电子、服装加工业,到2015年,全县规上企业达50户以上,工业总产值确保实现100亿元,工业实现税收3.5亿元以上,培育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10户以上。三是优化工业发展环境,研究制定工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建立工业发展基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着力协调解决工业用地、用电、融资等突出问题,建立重点企业行政领导联系制度,及时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二)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加快建成珠三角旅游度假的后花园。坚持规划优先、重点突破、打造精品、差异化发展、服务配套的原则,大力推进以原生态侗族文化为代表、休闲度假为方向的旅游服务业。一是加快精品景区景点建设,集中力量打造翘街、肇兴、八舟河三大旅游核心景区,建成侗族大歌实景展演区,推进地扪、黄冈、四寨等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策划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积极探索特许经营模式和利益导向机制。二是加快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旅游交通、宾馆酒店、民居旅馆、旅行社、旅游车队、旅游服务中心等旅游服务配套建设,加大导游和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建立健全旅游服务监管体系。三是加强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完善重点民族村寨保护措施,强化人文生态系统的保护。鼓励民族文化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继续实施民族文化进课堂工程,支持开展民间民俗活动,抓好民族建筑、音乐、服饰、饮食、工艺等文化的挖掘、利用、展示。切实保护好以文物保护单位为核心的物质文化遗产。按照传统特性、时尚实用相结合的原则推动旅游商品发展。四是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利用侗族大歌品牌效应,高起点做好旅游形象策划,明晰旅游市场定位,创新文化旅游品牌营销模式,加大民族民间文化对外宣传交流力度,积极拓展旅游市场。到2015年,接待游客800万人次,力争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6亿元,力争突破20亿元。
(三)大力实施城镇带县战略,加快建成区域中心城市。以县城为龙头,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完善县域城镇体系,大力建设具有民族化、生态化、现代化特征的宜居宜商宜游的区域中心城市。一是加强规划指引,加快县城控规及小城镇规划编制,强化规划执法管理,力争2013年前实现规划全覆盖。二是推进县城扩容,按照“一城两翼”、南拓北连的发展构架,加快县城南部新区开发,适时推进县城旧城保护与改造,加大城市经营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城市交通、供水、绿化等为重点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综合承载力,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人口达12万人以上。三是统筹城乡发展,突出抓好高屯、中潮等小城镇建设,积极推进有条件的乡实现撤乡建镇,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快快速通道沿线乡村和民族旅游村寨整治,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四是大力发展城市服务业,提升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态,加快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
(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成特色农产品的供给基地。 坚持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发挥好生态、气候、土壤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有机、绿色、特色、高效农业。一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抓好以“两茶”为重点的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大力推行的“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农超对接”等产业化经营协作模式,促进特色农业上档次、上水平,逐步形成东竹西木、南药北茶、中米蔬畜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态势。二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整合资金、整乡推进、连片开发,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抓好旅游扶贫示范工程,加强“一户一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按照二十字方针要求,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新农村建设。三是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支农投入力度,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信息服务,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完善农村商贸网络。做好农产品检测检验,抓好农产品品牌建设。
(五)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发展条件。抢抓机遇,加快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一是努力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积极做好在建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协调服务工作,力争规划建设黎靖、黎剑、黎榕高速公路和独山经黎平至湖南永州铁路,立项建设归杩至肇兴二级公路,加强乡村公路和旅游公路建设,构建通畅安全的县内交通网络,积极开拓新航线,发挥航空带动作用。二是逐步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防洪减灾、水资源供给、水环境保护三大保障体系,按照三年解决城镇用水,五年解决重点工程性缺水、十年解决农业灌溉用水的目标要求,统筹解决城镇、工业、农业、生态等用水问题。三是着力提高满足发展需要的电力保障水平,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加大变电站建设力度,大力推进能源开发,发挥好区域电力保障作用。同时,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建成“数字化黎平”基本框架。
(六)大力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按照省、州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努力营造干事创业、进位争先的良好发展环境。一是加大改革探索力度,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行为,强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加快土地流转,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将盘活存量和拓展增量结合起来,用好用活土地政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完善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发展地方金融业,鼓励民间投资。优化企业投资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投诉、查处机制。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招商项目策划编制,制定和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创新招商方式,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园区招商、小分队招商、挂职招商、代理招商,大规模引进一批基础项目和产业项目。
(七)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在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加强继续教育培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引导社会力量办学,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培养、引进和使用相结合,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二是加大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完成城乡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建设,提升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改造和基本医疗设备配置,新建一批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进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抓好卫生健康教育,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卫生工作,搞好职业病防治,加快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县、乡、村医疗防疫服务体系,加强医疗卫生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全面完成村级计生服务室建设,推进计生站房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利益导向机制,完善出生统计监测,综合治理有效遏制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大力实施劳动者素质提升工程,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统筹层次,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大力实施城乡住房保障工程,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加大廉租房建设力度,解决好城乡困难家庭住房问题。五是加快文体事业发展,努力构建县、乡、村三级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服务体系,加强文化场馆建设,繁荣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进城乡实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普培训,积极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六是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健全基层管理服务体系,完善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社会防控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七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林业生态工程,进一步做好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011年的重点工作
各位代表,2011年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二个十年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财政总收入完成2.5亿元,增长2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亿元以上,增长1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63元,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380元,增长9%;城镇新增就业2000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完成州下达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扎实推进以下工作:
(一)着力实施“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城镇带县”三大战略。一是工业发展方面。申报组建工业园区管委会,与经济开发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加强和统筹工业和城镇发展,完成工业园区规划,启动建设2个以上专业工业园区,开工建设一批工业项目,制定扶持政策,加快对现有高载能电冶炉技改,努力实现技改后从现有5万吨增加到8万吨;加强木材要素市场建设,规范交易行为,加快侗乡板业、奥捷碳素建设,力争启动建设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争取木质别墅生产扩能;加快推进黔香园投产达产,开工建设巧媳妇、霞宇、承德酒业和三万吨储备粮库,积极推进茯苓食品生产;积极争取水泥厂易地搬迁扩能,建设多孔节能砖项目;开工建设凯迪生物质能发电项目,争取尽快引资启动风能测风塔建设,加快风能发电项目建设,加大变电站建设力度;积极推进芳香药业投产、百寿系列饮料扩能和侗族古建筑加工制作,积极发展服装、电子等劳动密集型非资源性产业。二是旅游发展方面。制定翘街、肇兴、地扪整治行动方案,重点抓好翘街、肇兴整治,强化地扪旅游服务和产业带动功能,创新鼓楼文化艺术节举办方式,启动建设侗族大歌实景展演项目,开工建设1至2个五星级宾馆,重点推出2条旅游精品线路;充分利用广州航线加密契机,扶持发展1至2个旅行社;加大重点旅游村寨整治和快速通道沿线乡村风貌整治力度。三是城镇发展方面。研究实施城镇带县战略的意见和工作方案,出台县城区土地征用房屋搬迁补偿政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准入条件,加快土地收储和县城扩容。完成南部新区详规并启动建设,开工建设南部新区连线干道公路,启动南部行政办公区建设;加大县城重点区域风貌整治,继续实施小街小巷亮化工程;力争启动建设体育活动中心、档案馆和天寿陵园项目;加大对县城闲置资产的清理盘活力度;完善县城供水管网建设,力争完成垃圾卫生填埋工程;启动建设茶叶专业市场和物流配送中心。
(二)着力强化“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环境建设”三个重点。一是项目建设方面。精心谋划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城镇和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加大向上争取项目力度,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发展调度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完善县级领导联席重点项目制度,强化抓项目建设主体责任,安排建设时序,倒排工期,促进项目落地建设,在3月、6月、11月各集中开工建设一批项目,力争总投资达50亿元以上。二是招商引资方面。明确招商引资任务,实行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四家班子成员人人有任务,部门主要负责人个个有责任,组建珠三角、长三角两个招商小分队,选派两名干部到珠海横琴工业园区和一名干部到州驻外办事处挂职招商,对招商引资工作实行奖惩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三是环境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细化部门服务承诺制,进一步加大服务投诉的监督和查处力度,加快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确保6月进驻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三)着力夯实“交通、农业、教育”三个基础。一是交通方面。继续做好过境快速通道建设服务工作,继续实施县城至天生桥等6条旅游公路和通乡油路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归协至雷洞等3条通乡油路,争取实施黎平县城货运中转站和肇兴、孟彦、九潮等乡镇汽车客运站。二是农业方面。以快速通道沿线为重点,推进标准化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继续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实施好九潮扶贫整镇推进项目。启动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区域站、测土配方、有机质提升和农产品质量检验体系等项目建设,力争建设德凤、中潮等9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继续抓好枫树屯水库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低产林改造。三是教育方面。抓好薄弱学校改造,完成1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争启动特殊学校教学楼建设,启动尚重中学等13所中小学教学楼、食堂、宿舍建设,重点加快四中建设,完成职业技术学校“申省重”整改工作。
(四)着力抓好“保民生、保安全、保稳定”三个关键。一是保民生方面。加快县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建设,完成中心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2个以上,完成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155个,启动3个乡镇计生站和卫生院整合试点工作,争创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加大职业病防治力度,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使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率均达到95%以上。抓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优化公益性岗位开发,做好“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工作,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建成廉租住房1848套,实施易地移民扶贫搬迁200户1000人,加快县城改造中拆迁户安置区规划建设。推进农民文化家园、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二是保安全方面。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抓好交通、消防安全监管,确保实现全年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降”目标。三是保稳定方面。建立健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强化村居、企业、学校综治工作,抓好县城社会警务工作,加强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开展社会治安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公安干警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我们将按照“发展要快、风气要正、作风要实、干部要干”的要求,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施政能力,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一)着力建设干事创业的发展型政府。我们一定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大力营造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环境,做到有激情、敢担当、干实事、抓落实,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不折腾,不争论,不懈怠,大胆试,大胆闯,千方百计加快发展。
(二)着力建设为民务实的服务型政府。我们一定把民生作为最大公务,心系群众、关注民生,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把工作重点更多地放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环境等民生问题上,把投入重点更多地放在公共设施建设、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和基本公共服务上。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制度创新,规范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能,扎实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强化诚信政府建设,在机关干部队伍中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强化“言必行、快行动、行必果”的作风,切实履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承诺,为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政协等多种形式的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将依法行政、高效便民要求贯穿于政府工作始终。
(三)着力建设从严治政的廉洁型政府。我们一定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一岗双责”,加强廉政制度和廉政文化建设,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规定,深入开展行风评议工作,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决反对奢侈浪费,深入开展“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和“三同四抓”活动,转变作风,不断提高干部的执行力、创造力、公信力,以勤政廉洁的实际行动和良好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十二五”是我县加速发展、奋力赶超、推动跨越的关键时期。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黎平县委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团结拼搏,为实现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而努力奋斗!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