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篷布批发:全球为何频发大地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15:59
全球为何频发大地震在最近发生一连串地震后,地震学家再次提起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一个地方的大地震是否会引发数千英里之外另一个地方发生大地震?

一项新的研究首次提供了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这类大规模、相距遥远的事件之间不太可能有任何联系,虽然在一连串的地震彼此相隔仅几个月时,它们可能看起来有关联。

Getty Images1992年,加州大地震影响到怀俄明州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内间歇泉的喷涌周期。这项研究的作者之一、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驻加州门洛帕克(Menlo Park)的地球物理学家帕森斯(Tom Parsons)说,发生一场大地震就像敲了一下铃铛一样,可以引发很远的地方发生小地震。不过很显然不会引发很远地方发生大地震。研究报告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杂志上。

地球物理学家早就知道大地震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种能量能够以不确定的方式在地球上传播。不过,现在一些科学家认为,只有持续的压力才能够造成断层带大幅移动,进而引发其他大地震。此外,能量会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减弱,所以当地震的冲击波到达很远处的断层带时,造成的冲击已经小得多了。

科学家们早在1906年就在争论这个问题了,当时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Aleutian Islands)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仅仅30分钟后,智利也发生了里氏8.0级的地震。

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学家斯坦(Ross Stein)说,这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这个问题在每次大地震后都会被再次提起。

过去15个月中,全球发生了数起破坏性很强的大地震,造成了严重损失,先是在中国、海地、智利、新西兰,如今又在日本,于是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紧迫。上周四,缅甸发生了里氏6.8级地震,造成至少70人遇难。

不过,长期的数据显示,全球地震活动并没有出现激增,大地震也没有增加。自1964年开始有持续纪录以来,全球大地震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据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的数据,记录在案的里氏7.0级及以上地震每年平均有17次。

最近日本、新西兰和智利的地震都是发生在“火环带”(ring of fire)上,这是一个环太平洋的地震活跃带。不过,科学家们说,这些地震之间的关联也就仅限于此而已。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已经知道大地震会引发强大的地震波,经由地面传导,并在离主震很远的地方引发较小的地震,即使是在断裂带没有完全断裂的情况下也会发生。这个过程被叫做“动态触发”。虽然人类对其物理机制的理解还很少,但科学家期待有朝一日能够利用这类发现来估计,当世界上某处发生大地震时,其他已知有地震活动的地区发生较小地震的风险有多大。

帕森斯说,我们在1992年获得了第一条线索。那是在加州兰德斯发生7.3级地震、接下来数日和数天时间内在整个美国西部地区引发地震的时候。兰德斯地震改变了约680英里(1,094公里)以外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内间歇泉的喷涌周期。

阿拉斯加2002年的一场大地震同样在黄石公园引起大量较小地震,并将西雅图的水上住宅震脱了系泊处,甚至把路易斯安那州一处湖泊内的湖水震得哗哗作响。

乔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研究人员上个月发表论文,描绘了2010年智利8.8级地震在主震数小时过后,如何也导致加州中部小地震增加。

另一篇发表在《自然》杂志(Nature)的论文提出,2004年印度尼西亚的大地震导致加州圣安德烈斯断裂带一个区段的“重复地震”频度增加,甚至可能已经让这条断裂带变得更加脆弱。

但研究人员说,由于大地震的引发需要有持续的能量,加州居民并没有因为印尼、智利或日本的地震而面临更高的地震风险。

当石头掉入水塘的时候,能量的扩散基本均匀,但源自地震的能量不一样,它的传播路径可以说是无法预测的。地震释放的能量无法轻易穿透由地下最厚18英里(29公里)岩石组成的地壳。帕森斯说,大量能量受阻后反弹回来,然后以面波的形式水平传导数千英里。

为判断面波能否在遥远地区引发大地震,帕森斯和《自然地球科学》那篇论文的联合作者、德克萨斯大学埃尔帕索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El Paso)的贝拉斯科(Aaron Velasco)一起,研究了30年以来可能是由每一次七级或以上地震引发的全部五级以上地震的记录。

他们的结论是:没有证据表明非常大的地震会在全球层面上促进其他非常大的地震发生,只是初震地区周围有可能发生较大的余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