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影节:朱镕基:我的学生怎么都不回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33:58
田亮 杨帆
在一个偶然的场合,我认识了这些被人们视为朱镕基学生的中年人。听他们在一种完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谈起自己的院长,谈起在经管学院学习的日子,谈起毕业后各自不同的奋斗历程。我把采访对象限定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984年—1988年间的在校生中。因为:从1984年4月朱镕基任经管学院院长,这期间在经管学院求学的学子,现在已是人到中年,具有比较广阔的人生阅历,他们的所思所想,无疑将真真切切地反映共和国二十年经济改革和发展历程中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发展的前景之间的密切联系,而这种联系又与一位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领导人物的思想、风格与气度有关。
清华经管学院挂牌于1984年4月,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79年的经济管理系。它第一次对外正式招收本科生是1980年。那时,经济管理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字眼。
原八一级本科生,现任美国雷曼兄弟公司中国业务负责人李山回忆道:“那年填高考志愿时,我的第一志愿本来是想填清华大学建筑系,因为我从小喜欢画画儿,那时我并不知道清华还有一个经济管理系。后来,我从报纸上知道,中国最缺乏的是管理人才,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我这样一个生活在偏远地方的年轻人看来,毕业后能当个厂长经理,就挺是个人物了。”原八一级本科生、现为北京四通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杨宏儒道:“我们进校时,年龄都不大,也就是十七、十八岁的样子,但有一段时间,大家好像在进行着某种训练,同学之间见面就像领导同志们见面一样,不提对方的姓氏,直接叫某某同志,譬如我,就经常被同学们叫做‘宏儒同志’。”
“当时经管学院招了一批干部生,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现在已成为省、部级领导干部,这些人经过文化大革命的锻炼,社会阅历比较丰富,我们就经常去找他们聊天。应该说在这种氛围熏陶下,每个人都充满了野心和欲望,但具体做什么却未必想得很清楚。”
当年的经管学院,出人头地的想法缠绕着很多人。可以想像,这样一群充满了野心和欲望而又略显幼稚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其言行难免会有些令人惊骇,这让一向注重政治思想教育的老师们颇费了一番苦心。李山至今还记得经管学院党委书记的教诲:英雄主义很好,但是不能光想个人英雄主义,要想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对于李山来讲,朱镕基对他的救诲则是影响了他的一生。
国家确实需要人才。1986年7月的一个傍晚,在为经管学院毕业生饯行的宴会上,刚刚考取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邹至庄出国项目的李山,走到朱镕基面前,告诉他自己将去美国留学,朱镕基问:“哪一所加州大学,是XXX当校长的那所?”“不是,是戴维斯分校。”李山回答。“你学成一定要回来。”朱镕基叮咛道。“没问题,我出国是经过严格政审的,一定会回来。”李山说。“不是政审问题,国家确实需要人才。”朱镕基加重了语气。“那我应该学经济学中的什么专业呢?”李山认真地问。“什么都要学,不能只学美国的,还要学习日本、欧洲的经验。”朱镕基说,随后,朱镕基在李山毕业留言簿上赠言:“博采众长,学通中外”,然后又补充道:“我这几个字不是随便写的,你要好好努力。”
李山没有忘记朱院长的话,在美求学期间他先后选修了六个专业美国博士,一般只要求学二个专业。
在李治平的眼里,朱镕基不仅有能力、口才极佳,而且是一位办实事的人。“我记得当时干部研究生班有一位来自重庆钟表公司的学生,读的是全脱产在职研究生,按规定原单位应该给他发工资,但他的单位说他是全脱产学习,就不给他发工资。他在万般无奈之下,给朱镕基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只是想和您说说这件事,不指望您能帮多大忙,因为您在北京,我在重庆,这事儿您肯定是管不着。’朱镕基看了这封信后在一次大会上说:‘这件事我还真是帮得了忙’。后来,他真是找重庆的有关人士协商,把这件事情解决了。”
作为朱镕基亲自带过的,四大弟子之一,杨宏儒接受导师指导的机会少了很多,他的毕业论文也是在其他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因为那时朱镕基已调至上海任市长,工作十分繁忙。后来,朱镕基曾对学院的老师说:“他(指杨宏儒)的论文我没有看得很深,一看就困。”然后又不无幽默地补充了一句,“每一句话都充满了理论。”杨宏儒现在说起这事来,仍面露愧意,“我那时过于追求理论表述的严谨性,文字比较晦涩,有些话的定语也很长,作为一个市长,白天工作了一天,晚上再看这样的东西,确实是一看就困,现在我能理解了,真是很难为他。”
尽管朱镕基没有时间尽一个导师的职责,但他还是尽力为杨宏儒提供一些增长见闻、锻炼能力的实践机会。杨宏儒回忆说:“他在上海的时候,我曾去上海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他把我交给上海市经委研究室主任,让我们一起研究上海市工业状况。我想他可能是希望我能拿出些东西来,对他能有所帮助。但可能是我当时太年轻,不能完全理解他的想法,所以写出的东西比较表面化,有些东西过于抽象或是追求一种模式,不是特别符合实际。”
杨宏儒现在重温此事仍不无遗憾地说,“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原经管学院副院长董新保教授回忆说:“朱镕基对部下要求非常严格,批评起人来不得了。我和他接触很多,有时他当着我的面批评他的部下,我不好意思听,只好躲到屋外去。”在董新保的记忆中,朱镕基只有和他的学生们在一起的时候,才会有说有笑。
俗话说十年树人,中国第一流学府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精英荟萃,又有名师指导,时至今日,“出身名门”的朱镕基的“桃李”们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各个领域的中坚栋梁之材。无论是在制定决策的政府机关、还是在风高浪急的商场驰骋、以及在学术宝塔尖的科研学术领域,他们个个都各自精彩、各领风骚。
据统计,在朱镕基的众多学生中,毕业后出国深造的相当多,在八四年至八八年在校生中,旅居海外的超过半数以上。例如八一级本科生,全班31人,留在国内的只有6、7人,而学院第一届本科生更是“奇货可居”,全班31人,留在国内的仅有2、3人,
自朱镕基任国务院总理以来,中国政府不惜斥巨资吸引人才,一直在积极谋求吸引海外留学生回国。去年政府向中国科学院拨款七千二百万美元用于聘用高级研究人员。此外,为留住优秀教师,中国教育部向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投入二亿美元。中国今年预估将有一万三千名留学人员回国,而且这一数字正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从以前的“出国热”到现在的“归国热”,展现胸中抱负、实现自我价值和众多的城市就业机会是中国吸引海外学人归国的最主要筹码,也是留学生愿意回国的重要原因。
李山无疑是朱镕基学生中的佼佼者。他在麻省理工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后,1997年2月,朱镕基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美国高盛投资银行代表团,他是代表团行列的“客人”而非“主人”。朱镕基在和他握手时,李山听见朱轻轻叹息道:“我的学生怎么都不回来?”
李山当时毫无思想准备,被朱问了个措手不及,连忙答道:“会回来的,会回来的”朱镕基说:“我不是责备你,”说活直率的朱又接着问:“我付多少钱你才愿意回来?要付高盛的工资吗?”李山这下子认真了,他回答说:“不需要,只要能为国家做一件有意义的工作就行。”
恩师的一声“我的学生怎么都不回来?”的叹息,像重雷一般敲响朱镕基那些远在海外的学生们的心头,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一个个收拾行装,陆陆续续起程回国。
1996年,当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高材生、电子工程硕士孙健登上了返回祖国的飞机时,心中的宏图伟愿是在五年之内把中国e商网做成“中国电子商务的麦当劳”。现在孙健任中国e商网董事总裁,正在朝他的目标逼近。
中国银河证券公司经营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方星海,在美国经历了七年寒窗之苦后,取得斯坦福大学经济系博士学位,尽管他拥有世界银行的一份高薪厚职,但还是回国效力,时至今日他“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现任搜房资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奠天全说过:“这个地球上有两个大陆是不能忘记的,一个是中国大陆;一个是美国大陆。如果能够把这两个大陆的优势充分发挥的话,一定会为自己做事情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他八八年赴美攻读经济管理博士学位,之后成为道琼斯丁elerds亚洲及中国董事总经理在美工作3年后回到中国。他通过连锁经营方式,建立在大中华区的房地产网,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成都、沈阳等六大城市均有投资;
朱镕基亲自带过的“四大弟子”杨宏儒,在北京四通投资有限公司(新四通)担任总裁;
至于朱总理的得意门生李山没有食言,他开始认真考虑朱总理的教导,先向清华大学提交了一份利用海外金融人才创办国家投资银行的倡议书;一年后,在朱镕基访美之际,李山当面呈送了一份《中国国家投资银行筹建草案》。
李山的建议很快受到恩师的重视,朱镕基在国务院办公会议上正式要求国家开发银行转换职能,办成国际水平的投资银行。当得知自己的建议将成为国家决策时,李山知道自己为国效力的时机到了,他毅然辞去高盛银行的职位,对他个人来说,这意味着是失去数百万美元的股份。但李山并不后悔,他与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合作,投入了在中国施展才华的新使命中。
朱镕基说:我今天非常激动。在美国白宫的南草坪我也没有这么激动……
1996年6月5日上午,朱镕基总理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的身份在清华大学向师生们做了最后一次形势报告,当朱镕基总理出现在报告会主席台上时,全场约五千名师生用长达三分钟的雷鸣般的掌声向这位清华老院长表示了欢迎。掌声时间之长,气氛之热烈,令朱镕基连连拱手致意,迟迟没能落座。“我今天非常激动,在美国白宫的南草坪我也没有这么激动:对外国人我一点不害怕,但对同学们我却很紧张,也许是因为后生可畏吧。”朱镕基睿智和幽默的开场白又一次使会场掌声雷动。朱镕基说,“我今天来这里,其实不是做报告的,是来告别的,由于公务繁忙,不得不辞去清华经管学院院长一职。”他简要回顾了与清华经管学院一起走过的日子,谦逊地称,“我本来没有学过经济,但是对管理特别感兴趣,所以不知高低,一口应承担任院长。但是这些年来,自己并未对经管学院的发展贡献太多力量,扪心自问,心中有愧。”朱镕基还例证他这位院长的“不称职”,他说,“美菱银行私下给我递给一封信,说愿意捐给经济管理研究院五十万美元。我考虑了一下,觉得不能收,因为我是请他们来提建议,而不是乱收费的。我不能让外国人说:中国到处乱收费,现在连清华大学也乱收费啊。因此,我告诉王校长、贺书记,我当上这院长其实没好处,有钱也不能收。”
宣布辞去院长后,朱镕基的角色又切换到国务院总理,报告主题自然由清华转向国内外形势。从世界经济大势到中国经济前景,从外贸困难到刺激内需,从增发工资到农村“费改税”改革,从尼泊尔王室血案到中美关系……国事、天下事,朱镕基娓娓道来,大大小小数字,他信手拈来。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他洞若观火;千头万绪的国内经济,他成竹在胸。朱镕基总理的演讲高屋建瓴、纵横捭阖,令师生们大开眼界,而其睿智风趣的人格魅力更深深地感染了在场听众,会场上不时爆发出会心的笑声。
资料来源:报刊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