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常青藤家教网:欧洲风情·英国(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5:36:39
',1)">
缓缓流淌的泰晤士河孕育了这里独特的风土人情;
高高矗立的大本钟见证了这里的风风雨雨;
比比皆是的文物古迹印证着这里曾经的辉煌;
这里就是--英国。
 
 
(标题)伦敦诺丁山狂欢节
 
 
解说:在每年8月的最后一个星期,英国伦敦的诺丁山地区都会举行盛大的狂欢活动,那就是诺丁山狂欢节,以展现加勒比地区丰富的文化。
诺丁山狂欢节是欧洲范围内规模最大的狂欢节,也是仅次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的世界第二大狂欢节,是英国多元文化的象征之一。狂欢节为期两天,第一天通常是儿童游行,孩子们身着艳丽的服装,头戴各式面具和头饰,在成人的带领下随着欢快的鼓点扭动起舞,将诺丁山地区营造成色彩、音乐和舞蹈的海洋。而第二天的成人狂欢节则是诺丁山狂欢节的高潮。
为了在狂欢节上吸引更多眼球,人们往往耗费数月时间准备尽可能与众不同的服装,服装制作种类包括缝纫、胶水黏合和喷绘等。服装制作者可能是职业服装设计师,也可能只是充满热情的狂欢节服装爱好者。总之,他们都力图让服装足够吸引人们的眼球。狂欢节上弥漫着浓郁的加勒比海情调,表演者们有些身着中、南美地区民族服装、头戴象征南美印第安土著居民的羽毛,夸张的造型、热情奔放的舞蹈,犹如一场奇异华丽的化妆舞会。
在举办狂欢节的街区里,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乐队组成的表演区,用爵士、街舞等节奏明快的音乐舞蹈吸引游人。数百家摊点沿街摆开,有牙买加风味烤鸡、朗姆酒配制的酒精饮料以及其他口味独特的食品,人们可以伴着音乐品尝各国风味小吃。
鲜艳的服饰、奇异的面具、强劲的乐舞和诱人的美食是诺丁山狂欢节一贯的特色。事实上,诺丁山狂欢节不只是一个单纯娱乐的平台,它在创立之初还被赋予了许多梦想。
谈到狂欢节的由来,不能不提克劳迪亚·琼斯。琼斯1915年出生于加勒比地区的英国殖民地特立尼达,9岁时去美国与父母团聚。她于1936年加入美国共产党。在二战后的麦卡锡主义盛行期间,琼斯曾屡次入狱,并于1955年被美国驱逐,之后移居伦敦西部加勒比移民聚居的诺丁山区。
1958年,琼斯创办《西印度群岛报》,号召殖民地人民团结起来争取独立、实现种族平等与世界和平。次年,诺丁山区出现针对黑人的种族暴力事件,琼斯为此在当地组织了一次步行活动,宣扬加勒比地区的优秀文化,并于当年8月发起了英国第一届室内加勒比狂欢节,倡导种族之间的融合与团结。1964年琼斯去世后这一活动演变成街头狂欢,即后来在欧洲家喻户晓的诺丁山狂欢节。
如今,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诺丁山狂欢节已成为欧洲规模最大的街头文化艺术节,充分展现了加勒比海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
 
 
(标题)伦敦男人街
 
 
解说:如果说诺丁山狂欢节体现了英国人的包容与热情,那么伦敦的杰明街则是英国人严谨与优雅的体现。
杰明街是伦敦乃至整个英格兰最典型的英国特色街。自1664年至今,这条街一直在为客人量身定做衬衣、皮鞋、西装、帽子,销售剃须、洗漱用品、烟斗等男士所用的物品。这条街的起源要源于当年英国国王的一到指令。据说,在1664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授权一个叫亨利·杰明的伯爵在伦敦市中心的圣詹姆斯宫的一片土地进行开发。让这个国王和那位伯爵没有料到的是,伦敦老城中心的这条街道日后成了一个专门销售男士服饰的举世闻名的男人街。
矗立在杰明街中段的这尊雕像是确立杰明街定位的重要人物--博·布鲁默尔。据说,这位18世纪晚期的布鲁默尔先生是当时伦敦一位名声不小的花花公子。不少人说,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现在的手法系领带的人,他曾一度成为当年乔治王子的挚友,并成为皇家衣着顾问。这位经常出入英国上层社会的“花花公子”可以说是男士时尚潮流的开拓者,现代人评价他“开创了男子时尚,使杰明街成为今天这样一条举世闻名的男人街。”
从开发至今,这条300米长的杰明街已走过将近三百五十年的历史。街道两旁,一个接一个地驻守着诸如登喜路、伊顿男装、“老邦迪街的泰勒”、达卫多夫雪茄等“名牌”老店。这里几乎全部商店都有超过百年的历史,有几家店的服务历史甚至超过三百年,这些百年老店默默地以其优质的服务和考究的做工向世人展示他们的经营理念:“优雅应该是一以贯之的”。正如博·布鲁默尔的名言所描述的,“真正的优雅不应被人注意”。因为真正的优雅已渗入时间的长河,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