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大妈综合网亚洲影院:保卫人员忆刘志丹牺牲细节:机关枪从侧面射过来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45:42

2011年01月24日 11:30

核心提示:当时前线阵地的观察点上,只有军长刘志丹、警卫员谢文祥,和特派员裴周玉三人。裴周玉:“我一低头,又是机关枪射,从侧面射过来,没有风,我那个时候帽子也打掉了,我也帽子打掉了,他是这样的,问我没有负伤,他说好,他恰恰被打到心窝。”

凤凰卫视1月21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到1935年,刘志丹带领陕甘红军将士,击退了国民党井岳秀、马鸿宾、张学良的三次联合围剿。陕甘边根据地的范围扩大到二十多个县,迎来了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期。1935年10月1号,在崂山战役歼灭了张学良东北军的110师之后,队伍还没来得及庆功,朱理治等人就开始了一轮的肃反。他们抓的第一个人,就是陕甘边文化委员会的委员长蔡子伟。

汪继尧:实际上蔡子伟任何问题没有,那么搞肃反的人为什么首先就抓住蔡子伟?就是要把他作为一个靶子,把他作为一个突破口,醉翁之意不在酒。

解说:肃反委员会的人严刑拷打蔡子伟,要他说出刘志丹是右派,蔡子伟坚决不承认,他们没能从蔡子伟口中得到抓刘志丹的理由,他们就让人通知还在前线的刘志丹,来瓦窑堡开会。

刘力贞:我父亲,崂山战斗刚一打完以后就跟他说,说是后方叫他开会去,他走到半路上就碰到一个通讯员,他一看是15军团的领导,就把那个信交给15军团的信就交给他了,交给他了以后,他打开一看是一个逮捕的名单,他就是第一个。

解说:刘志丹让通讯员把信继续送到前线军团部,又让警卫员谢文祥回家了,独自去了瓦窑堡。

刘力贞:到了瓦窑堡以后他自己就去把枪放下,他到保卫局去报到,我想他那样是他是讲的,他自己心地坦然嘛。

解说:刘志丹回到瓦窑堡后随即被捕,这时习仲勋、张秀山、高岗,马文瑞、郭宝珊等一大批,陕甘根据地的领导人,也收到了通讯员送来的信,要求他们去瓦窑堡开会。

郭建民:我父亲知道,这是已经要逮捕了,当时他的手下说不能走,都原来西北军那帮人,不能去,去了就是消灭你,咱们在这儿还有一千多人抱在一团儿,他红25军打咱,咱还有个反应过程,我父亲就说了一句话,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志丹在我就在。

解说:郭宝珊立刻去了瓦窑堡,肃反委员会负责人之一的戴季英,先跟他谈话。

郭建民:戴季英当时就跟我父亲谈了很多道理,主要是要揭露参加红军这两年中陕甘红军的右倾倾向——不服从省委决定,不服从特委决定,不愿意打大城市,钻山沟,叫“梢山主义”,不服从上海的指挥等等。我父亲说那他们算什么派,刘志丹算什么派,戴季英说算右派,我父亲就讲,刘志丹是右派我也是右派。

解说:郭宝珊被狠狠揍了一顿,关了起来,随后张秀山、高岗、马文瑞、习仲勋,也都到了瓦窑堡。

马晓力:当时去抓习仲勋的时候,人家都告诉他了,赶快跑吧,那肯定抓起来就那个,他们都不跑,我们跑什么,我们都是自己人,都相信党,相信中央,不可能把我们怎么样。

解说:他们到了瓦窑堡立刻被抓起来,押送到临时的监狱。

刘力贞:给他们逮捕时,害怕街上的人看见,还给戴着那个三K党戴的那个布帽帽,然后有两个眼睛露着。

解说:时任红26军团长的黄罗斌,当时也在押送的队伍里,透过狗头帽的洞,他看到了正焦急得寻找刘志丹的同桂荣母女。

刘力贞:我妈正拉着我在街上走呢,黄罗斌从我们身边过的时候,就咳,告诉刘嫂子他们就在这里头。

解说:同桂荣带着女儿四处打听丈夫的下落,得知丈夫被关在一个叫绘川洞的地方。

刘力贞:那是一个大商号,那个窑洞不是砖窑嘛,都把那个窗子全部都拿砖头泥给封了,上头留一个气眼,人在门外头只能听到里头有人咳嗽。

解说:原来红26军的领导人也都被关起来,逐个审讯,要他们揭发刘志丹是右倾机会主义,是反革命。张秀山在审讯时遭到了极刑。

张元生:在审讯我父亲的时候,除了把吊起来打,还灌辣椒水,然后把铁锹烧红了以后就直接往他身上打,所以身上烧得遍体鳞伤的,这时候我父亲大哭,作为一个军人吧,他大哭,当时就说,你们把我杀了吧,我死了没问题,可是红26军创造不容易,它是许多同志的头颅换来的,红26军里的干部都是好的,你们不要把这些干部都冤死了。

解说:被关押的人都带上了沉重的脚镣,马文瑞的双脚被脚镣磨破,一天放风的时候马文瑞发现,院子里有一个大坑。

马晓力:这坑是干什么的,他说这是掩蔽体,就是敌人飞机什么炮弹来了,要掩蔽体,后来才知道那是活埋他们的坑。

王又凯:关的时候,他们也是就听着那个战士在外面磨刀子,磨那个大砍刀,咔哧咔哧地磨,就是说是后面也挖个土炕,就准备随时要把他们肃反掉。

解说:当时肃反者的口号是,抡起大刀片,砍倒反革命,节约子弹打敌人。刀砍和活埋是他们杀人的两种主要方式。当时列宁小学唯一的正式教员张静文,肃反中先被打上了右派的标签逮捕,后来就被朱理治等人下令活埋。

刘玉兰:张静文这个人也了不得,他在西安的时候把戴季陶的汽车给掀翻了,学生领袖,学生头儿嘛,然后在这儿站不住脚了,她跑到陕北参加革命了,她是这么一个人,挺好一个女孩子,最后给活埋了。

解说:解放后任内务部副部长的王子宜,直到晚年还对一件事无法释怀。当时他从家乡永宁山带出来的四十个年轻战士刚到这里加入红军,就被活埋了。

王琰:我父亲是1983年去世,1982年的时候在客厅里我坐那儿看报纸吧,他就坐着,突然他就一抬头,眼泪就顺这个眼角就流出来了,我当时特别奇怪,因为我觉得我父亲这个人特别坚强,我说爸你怎么了,他说我有什么脸去见陕北的父老乡亲,我说这是哪一句话啊,我说什么意思,他就说四十条人命,四十个大活人呐。

汪继尧:短短的不到一个月时间,杀了那么多人,杀了二百多人,这就不是一个错误,简直就是一种罪恶。

陈晓楠:1935年9月,毛泽东带领的红军长征部队,到达了甘肃的哈达铺,从当地的邮局里,部队找到了一批当年八月的《大公报》和《山西日报》,报纸上写道,陕北赤化人民七十万,编为赤卫军者二十万,匪军长刘志丹辖二个师,枪有万余。毛泽东一口气读完了这条消息,从1934年10月以来一年里,中央红军长途跋涉,外界的消息相当闭塞,并不知道有这个根据地的存在,而这张报纸上的消息,对于艰难的长征部队来说,可是个大好的消息。

解说:哈达铺镇上有个义和昌药铺,当年中共中央的办公室就设立于此,读到刘志丹的消息后,毛泽东立即将唯一从陕北来的贾拓夫,叫到这里,详细询问了陕北的情况。

贾虹生:贾拓夫因为他在省委工作,对全面工作是了解的,就把1933年7月,省委破坏以前的情况做了详细的汇报。同时也建议红军到陕北去扎根,当时听了汇报以后毛泽东对旁边的谢觉哉说,看来刘志丹至少建立了一个根据地,不要说五万人,有一万也是好的,我们到陕北再说吧,之后就开了一个官地庙的,会上正式决定到陕北去。

解说:这时的中央红军并不了解陕北肃反的情况,队伍快到陕北的吴起镇时,时任陕甘边区工农红军,第二路游击队政委的龚逢春,得到中央红军已经到达吴起镇的消息后,马上带人去迎接。当时因为他们听不懂湖南话,毛泽东还特意给找了个翻译,龚逢春汇报了陕北肃反的情况。

姜宝箴:他说红26军营以上的干部,和苏维埃政权的县以上的干部,统统都逮捕了,已经杀害了二百多人,搞这个残酷斗争。他把这情况就给中央汇报了,说这些人不是反革命,不应该逮捕,毛主席听了以后,说中央来了,就可以正确地决定陕北的肃反问题,跟刘志丹的问题,你可以放心。

解说:龚逢春汇报的情况,引起了毛泽东等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贾虹生:很快中央又决定,当时的保卫局局长,红军的保卫局局长叫王首道,王首道、刘向三和贾拓夫组成三人小组。

解说:这就是非常著名的三人小组,已经有200多人都被杀了,要是再不去制止,陕甘根据地的创建者们,很有可能死在自己人刀下。这个三人小组去执行的,正是刀下留人的任务。

刘力贞:刀下留人就是不要再杀人,停止抓人,一切留待中央来了以后解决。

马晓力:说这个可不能和割韭菜一样,割了韭菜,韭菜割了还能再长,这人头一落地了再长不出来了,千万别下手太狠了,这时候把他们命算保住了。

解说:193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机关到达瓦窑堡,刘志丹等人才被释放,他们见到了毛泽东。

刘力贞:毛主席见了我父亲那当然说是受苦了,安慰我父亲挺高兴就是说中央来了一切事情就好办了。唱那个歌,毛主席来了晴了天,开始我还纳闷,毛主席来就是因为这个红区他才来的,后来我一琢磨,肃反那时候真是乌云遮天,瓦窑堡空气紧张得很,而且那时候敌人还来轰炸,内外夹攻,确实中央红军要不上来,这块硕果也是要完的。

解说:当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之时,物质上已经极度匮乏,长期的征战和颠沛流离,使这支队伍疲惫不堪。

王琰:人家当时就流传一个三个分不清,就是红军主力到陕北,一个呢是男女分不清,就是男的也是长头发,女的也是,男的只要不长胡子,就分不清男女。还有一个就是枪和拐棍分不清,因为过雪山过草地,每个人都拿枪当拐棍。再有一个就是,所有的人衣服的颜色分不清。就是非常非常地艰苦。

刘力贞:中央红军来的时候,你看老百姓就主动地去捡人家的伤兵啊,有的就领到自己家里头去给养伤,沿路都捡。另外一个还送羊啊,送猪啊,送那些慰劳。

解说:刘志丹和毛泽东、周恩来在火炉旁,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此时的陕北已经进入寒冬。

刘力贞:毛主席刚一来的时候,天气挺冷的,还穿着单鞋,我父亲看见了,就回到家里跟我父亲说,说你看毛主席现在还着单鞋,南方人到咱们这儿这么冷的天,你赶快给他去做一双棉鞋吧,后来我母亲就说,陕北人那时候讲究穿直贡呢的鞋,那就是好的黑布,然后就做了一双棉鞋,就送到毛主席住的地方去。毛主席穿了以后说是陕北女的手巧。

解说:毛泽东到达陕北时最初住在吴起镇的这个小院子里,窑洞里的墙上陈列着这句话,有人说陕北这个地方不好,地瘠民贫,但是我说,没有陕北那就不得下地,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这是毛泽东在七大工作方针中的原话,高度总结了陕甘边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意义。

中央红军来了以后设立了西北军事委员会后方办事处,周恩来任主任,刘志丹担任副主任兼瓦窑堡警卫司令。12月,董必武领导的党务委员会,正式召开平反大会,为刘志丹等人平反。保密局长戴季英被撤销职务,并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但肃反的其他主要负责人并没有受到处分。而陕甘边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相对肃反前,都被降职使用了。

刘米拉:比方说杨祺人家原来是师长,后来就让人家当三边独立营的营长,习仲勋原来是陕甘边苏维埃主席,就给人家放到关中某一个县上去了,当了一个县长。

刘力贞:都坐监狱以后,就出来以后都给分配工作,而且分配工作很不公,我父亲到东征的时候,还顶着一顶“严重右倾”的帽子。可是那些搞极左的人还是官复原职,就是根据就没动。

张元生:这天晚上刘志丹和我父亲睡在一个炕上,然后当时他们就聊起了当时肃反的情况,因为在这个时候,这个肃反的问题解决是不彻底的,所有这些人,都还是戴着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提到这些事情当时,像比方说习仲勋还有那个王世泰,都到县里头去当一个什么武装部长,当一个什么一般的干部,这都是一些当时红军26军的领导干部,可是刘志丹当时还说,我们相信有中央在这儿,有毛主席在这儿,我们这个问题迟早会解决的。

解说: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瓦窑堡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决定渡过黄河东征,去山西开辟根据地。当时陕西是由军阀阎锡山控制的,中共中央让刘志丹出任新组建的红26军军长,宋任穷任政治委员。就在刘志丹准备出发前,习仲勋特意去看他,离别的时候,刘志丹一直把追送到窑洞前的山坡上,走出很远,习仲勋还看见刘志丹在山坡上,远远地向他挥手。

1936年3月31日,刘志丹、宋任穷率红军28军顺利东渡黄河,到达临县时接到中央军委急电,为配合主力红军威胁太原,令红28军占领中阳县三交镇,牵制调动敌军。刘志丹随后率部队于1936年4月13日,到达三交镇附近,与阎锡山的部队在陕西中阳县三交镇开战。到14日,红军已经占领大部分阵地,阎军集中兵力负隅顽抗。

宋任穷:大家都着急了,刘志丹同志也更着急,现在敌人多了,拂晓攻进去了,问题就解决了,白天攻击就不行。到前面去,他要看一下。

裴周玉:大家都劝他不要去,我是特派员,跟随他的就是做保卫工作的,保护他,这一路很危险,我知道很危险,不要他到前面去,不要他去,他几次被我给拉下来。

解说:当时前线阵地的观察点上,只有军长刘志丹、警卫员谢文祥,和特派员裴周玉三人。

裴周玉:我一低头,又是机关枪射。从侧面射过来,没有风,我那个时候帽子也打掉了,我也帽子打掉了,他是这样的,问我没有负伤,他说好,他恰恰打到心窝。

解说:刘志丹被子弹击中左胸,在生命的最后的时刻,他对政委宋任穷说出了临世前的最后一句话。

宋任穷:担架上同我讲了一句话,就说这个地方无论如何要打开,讲了这句话以后再没有讲话,就不行了。

解说:刘志丹牺牲的时候年仅33岁,作为陕甘边的带头人,消息传回苏区,那些曾经跟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们,怎么也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当时郭宝珊因手臂负伤,先期返回了陕北苏区。

郭建民:知道志丹同志牺牲的消息以后,从吴堡一直跑到渡口,谁都挡不住,身上都是绷带缠着都不行,看到很伤心。当时咱们在吴堡军渡这儿,买了一口棺材,一直把志丹同志的遗体护送到瓦窑堡。

张元生:我父亲说我当时送刘志丹,东征过黄河的时候,没有想到这是最后一别,当时传来刘志丹在东征展陈上牺牲的消息,当时我悲痛欲绝。

刘力贞:我父亲的遗体回来我妈没有看到,因为她那时候当时正得伤寒,她一听说我父亲牺牲了,当时就昏过去了。

马晓力:刘志丹东征牺牲以后,我父亲写他的简历,是周恩来总理交给我父亲的任务,写简历就得了解他的全部情况,就从档案里头拿出来了,拿出来一看,刘志丹的档案的右上角的眉批上,有这么一行字,就是“此人犯有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后来我父亲说他一边写一边流泪,难受得不得了。他说刘志丹死的时候,身上就是一块怀表,实际上后来他们说连怀表都没看到,就是有一个烟屁股头儿大的小铅笔,和一个烟屁股头儿,就这么两样东西,就这么两样。

解说:刘志丹的遗体在他的兄弟们的护送下,抬到了当时中央办事处所在的机构瓦窑堡,临时安葬。1936年4月24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成立,举行隆重的追悼刘志丹将军大会,周恩来与众多高级将领亲扶灵柩,各地群追从四面八方赶来为将军送行。为了纪念刘志丹,陕甘边区政府将刘志丹的家乡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

1942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召开的西北高干会议,刘志丹的历史问题才被彻底平反。1943年春志丹陵建成,4月23日,中共中央和陕甘边区近万人,在延安为刘志丹举行隆重的移灵公祭大会,朱德代表中央和八路军致词。大会上,这首后来一直沿用的哀乐被首次奏响,当时的歌名为《公祭刘志丹》。公祭时还有不少百姓行跪拜大理,这在中央武装斗争史上,特别是根据地建设史上也是比较罕见的。

刘力贞:当时正是四月份,正是满园的梨花都开了,我看到那个梨花,我就觉得好像是给我父亲戴孝一样的。

解说:为了缅怀刘志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分别为刘志丹题词,这些题词是对刘志丹的最高褒奖。刘志丹牺牲后,为了保存抗日力量,避免内战扩大,促进抗日统一战线的开展,1936年5月初,中共中央决定适时结束东征,并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红28军随红军主力撤回陕北。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立足陕北,将抗日战争的风潮再次掀起。重要革命从陕甘宁根据地再次出发,直至完成了全国解放。

陈晓楠:毛泽东曾经公开这样说,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是落脚点,一个是出发点,而建立和保卫了这块根据地的,是以红26军为主的西北红军。从1936年开始,西北红军先后被整编到了八路军115师、新四军第4师10旅、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5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116师中,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1950年,39军又作为首批入朝参战的部队,是最先攻入平壤和汉城的王牌部队。他们跋涉10万里,作战3600次,歼敌16.4万人。这支部队始终保持着西北红军那种骁勇无畏惧的精神,而他们的老军长刘志丹,在1994年被中央军委评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杰出的军事家之一”。讲述刘志丹和陕甘红军传奇故事的三卷本小说《刘志丹》,去年再一次公开出版,刘志丹和陕甘红军所创立的陕甘根据地,他们为新中国付出的一切,人们并没有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