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妹子怎么样:百家姓典故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06:08
米米
(百家姓典故)
组织错综复杂 白姓寻根不易
据诗人白居易的自序家状,他是周代时楚国太子建之子白公胜的后裔。《姓纂》一书上也有一段记载说:“黄帝之后,秦大夫白乙丙,楚有白公胜,楚平王太子建之子也”。把这两个说法相互印证,则可知白氏家族是源自两三千年以前的楚国公族,推溯起来是上古颛顼帝的¤姓后裔,当然,更是源远流长的黄帝子孙。
白氏的得姓始祖白公胜,在当时史家的笔下,并不是一位具有好名声的人物。不过,白氏家族之称盛于春秋时代的楚国,却是不容否认的。
白公胜乱国被诛之后,楚国白氏家族的子孙,很可能为了避乱而纷纷出奔他地,所以到了不久之后的战国时期,白姓古人便遍布于山西和陕西等地。像后世言治生者皆祖周时先贤白圭,他是当时的魏人,也就是现在的山西人;威风无比的秦国大将白起,则是当时的人,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县人。
这个成名了两三千年的家族,依照白居易的自序家状和《姓纂》的考证,是源自楚国的公族已如上述。然后,过去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他们的历史还要更早,像《姓氏考略》及《姓氏寻源》等古籍就指出:“元命苞,炎帝臣有白阜,怪义之子,为神农通水脉,当为白姓之始。”换言之,白姓是早在炎帝神农氏的时期就已经有了的,他们的得姓历史,远超过五千年。
这种说法,不论其可靠性如何,后来白氏家族的组织情形却的确是相当复杂和庞大的。细细算来,除了源自楚国公族的一支之外,另外在唐朝以及五代时期,还有许多突厥人和胡人也都以白为姓,甚至,更有人“以地为氏”而姓了白。
关于白氏家族的复杂组织情形,有以下的文献可资参考——《姓氏考略》:“又或以地为氏,唐置白州,即逸周书所云白氏之国”;《万姓统谱》:“五代,吐谷浑酋长白承福,庄宗赐姓李。陈永贵,胡人,本姓白,为行军总管。李可久为吐谷浑宁朔两府留后,本姓白氏,赐姓李,望出南阳”;《北县氏族略》:“唐白元光本突厥人,封南阳郡王,其后为白氏。”
像这样错综复杂的组织情形,现在的白姓人,要想找出自己血缘的真正所出,除非拥有完整的族谱,恐怕是很不容易如愿以偿的。
毕姓系承毕高 望出河内东平
毕姓的始祖,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毕公高,是《书经》上列名的历史人物,他的兄弟武王在君临天下之后,把他封在毕国。周康王曾命他保卫东郊,因而作了《书经》上的那篇《毕命》,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3000多年以前的毕国,是在今陕西省长安、咸阳两县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之地。这个地方,又称为毕陌、毕原或咸阳原,在周朝初年,十分受到王室的重视,因为大名鼎鼎功在国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后,都是葬在此地。
在周代的870多年之间,周文王的这一支毕姓子孙,一直是显赫于世。因为,毕公高传到春秋时代的毕万之时,当了晋献公的大夫,被晋国封在魏,成为了后世魏姓的始祖,而毕万的后裔魏文侯,后来曾经“三家分晋”,与韩、赵两家瓜分了原来的晋国,自立为诸侯,并且国势强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由此,就可以看出当年毕公高之后裔的显赫情形了。
毕万的后代既然曾改姓为魏,并且成为战国时代神气万分的一个姓氏,那么,当时姓毕的人又如何了?这个问题,只要稍一思量,便不难明了,因为,在春秋时改姓魏的毕姓后裔,仅仅是毕公高的众多子孙中的一支,其余的子孙,虽然以后也有改了他姓的,但其嫡系子孙仍然保留着原来的毕姓,并且历代相传,一直沿用到了3000多年以后的今天。
现在的毕姓,正是这样来的,算起来跟姓魏的人,根本就是同一血脉的一家人,关于毕姓的姓源,历来有关姓氏的古籍,考证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譬如,《姓氏考略》上说:“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以国为氏,望出河内、东平、太原”;《唐书宰相世系表》则指出:“毕公高之后”;《万姓统谱》上也记载说:“《左传》有毕万,《晋语》有毕阳”。
发源于陕西的毕氏,后来主要繁衍于河南和山西境内黄河以北的一大片地方,到了汉代则有一支毕氏远远地迁徒到山东的东平,并且繁衍成为当地的望族,历来出了不少的杰出人物。
东平毕家的出人头地,只要举几个例子,就可以一目了然。譬如,三国时在曹魏跟创立清谈风尚的“傅粉何郎”何晏齐名的名士毕轨;南北朝时一家四代皆为州刺史的毕众敬;以及唐代安禄山反叛时死节殉城的广平太守毕炕等,就统统都是山东省的东平县人士。
卞、曹两氏是系出一源的一家人
在3700多年以前的夏朝末年,我国历史上便已经有了卞姓的名
人出现,那就是记载于《吕氏春秋》上的高士卞随。据该书的记载,这
位卞随的事迹是这样的:“汤遂与伊尹谋夏伐桀,克元,以让卞随,卞
随辞曰:‘后之代桀也谋乎我,必以我为贼也,胜桀而让我,必以我为
贪也。吾生乎乱世,而无道之人再来询我,吾不忍数闻也。’乃自投于
颍水而死。”
到了大约3000年以前的周代,现在山东省定陶县一带,又出现
了另外一支卞姓,那就是《姓纂》所记载的:“曹叔振铎之后,支庶食
采卞曹叔振铎之后,支庶食采于卞,因以为氏,鲁有卞庄子,楚有卞和
”,以及《广韵》上所同样指出的:“周曹叔之后,曹之支子封于卞,
遂建族。”
曹叔振铎,是周武王之弟,他是后世曹姓的始祖,而卞氏又分
自曹氏,这么说来,曹、卞两氏很显然是系出一源的一家人了。相传,
在山东和江苏一带,至今仍有曹、卞二姓不相联姻的习俗,看来倒的确
是“事出有因”的。
“和氏之璧”,在国人的心目中,可以说是大名鼎鼎。当年赵
国的蔺相如,曾经冒着随时可能被杀的危险,以过人的勇气和智慧,为
它创下了那一页脍炙人口的“完璧归赵”的史实。而这件至宝,正是由
春秋时代的楚国人卞和所发现的,所以才会被名之为“和氏之譬”。
蔡祭古时通用 姓氏系承仲胡
关于蔡氏的姓氏来源,历来的古籍都有十分详尽而肯定的记载,譬如,《姓氏考略》上说:“周文王第十四子蔡叔度生蔡仲胡,受封于蔡,子孙以国为氏,晋有蔡墨,秦相蔡泽,望出济阳,蔡、祭,古通用。”
《性纂》上也指出:“周、蔡叔度既死,其子曰胡,续封,是为蔡仲,后因氏焉。”
另外,还有一项明代的归震川《华亭蔡氏新谱序》,把蔡氏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更为清楚。该序文是这样记载的:“蔡之先出于周文王,而蔡叔度,武王之同母弟,以武庚之乱迁,其子胡,能改行,率德驯善,周公举以为鲁卿土,复封之蔡,尚书,蔡仲之命是也。今蔡州有蔡城,其后平侯徙居今新蔡,昭侯徙州来,今寿州也,后二十六年灭于楚。”
由上述的记载,有关蔡氏的来源便一目了然,清楚明白了。他们在得姓之初,主要是繁衍于现在河南省的上蔡县一带,传到蔡平侯的时候,其他被野心勃勃的楚国所夺,就随着平王东迁,被改封于现有的河南省新蔡县。到了昭侯之时,楚国“阴魂不散”又动脑筋到蔡国的头上,他们不得已,只好又迁徙到下蔡,也就是现在安徽省凤台县的地方。不过,他们对楚国一让再让,却仍然不能使楚国“感动”,最后还是难逃被强楚所灭的命运。于是,曾经在周朝初年一度掀起满天风云的蔡国,自此在历史上消失,而他们的后裔,却世代繁衍,同时表现卓越出色,终于成为了一个族大人众的著名姓氏。
蔡氏在历史上的表现,真当得上“杰出卓越”四个字而无愧。汉代的数百年间,蔡氏的表现更加不得了,造纸的蔡伦,至孝的蔡顺,以及定六经文字的蔡邕,都是在历史上闪耀着无比光华的名字。他们的大名,千百年来大家耳熟能详,他们的事迹,更早已深入民心。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蔡伦是东汉和帝时的一位宦官,由于有才学而深受皇帝的器重,后来并被汉安帝封为龙亭侯。他所发明的纸,被称为“蔡侯纸”,其制作方法依照《本草纲目》的记载,是这样的:“东汉和帝时,桂阳蔡伦始采树皮,故帛、鱼网、麻缯,煮烂造纸,天下乃通用之。”
蔡邕在当时名望的崇高,真可以说是如日之中天,《后汉书》还记载有他的另一段故事说,当董卓当了汉献帝的司空之后,为了树立自己的声望,曾经强迫他出来做官,并且“三日之间,周历三台”。董卓虽然不是好人,后来在王允诛董卓之后,他甚至被连累而冤枉死于狱中,但当时蔡邕的响亮声誉,却已足令后世子孙引以自豪自傲。
“文姬归汉“的女主角蔡文姬,则是蔡邕的女儿,她在离别胡夫及胡子时所作的《胡笳十八拍》,和她当着曹操的面诵忆所读四百余篇坟籍的故事,一样的有名。
曹姓黄帝后裔 源自山东南移
对于曹姓的姓源,《姓纂》是这样说的:“颛顼玄孙陆终第五子安为曹姓,周武王封之于邾,为楚所灭,遂复曹氏。周文王第13子振铎封曹,亦为曹氏,为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由此看来,曹姓,最初是颛顼嬴姓的后代,虽然也是黄帝一系的血统,但在宗系上却跟黄帝隔得远了些。后来由周文王的儿子振铎所创的曹氏,则是黄帝的姬姓嫡系后裔,跟黄帝的关系,算起来近得多,不过,殊途同归,天下曹姓都是发源于黄帝,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曹姓跟朱姓的关系,显然也十分密切,朱姓是发源于周代的邾国,邾国则是由曹姓之人所建立。根据《姓纂》的记载,当时的情形很可能是这样的;周武王把颛顼的玄孙陆终的第五个儿子安封在邾国,后来邾国为楚所灭,于是,安的子孙有的复姓为曹,有的则以国为氏,改姓了朱。如果真是如此,则姓曹的人当中,应该有一部分跟姓朱的人是同宗。
这两支曹姓的发源地,当然也有不同。传自颛顼嬴姓的一支,是发源于现在山东省邹县的东南一带;传自黄帝姬姓的一支,则是发源于现在山东省的定陶县一带。两支曹姓的发源之地虽然不同,却相距不远,都在山东省境内。所以,曹姓可以说最早全是来自山东。
三国以后,原本单纯的曹姓就被混乱了,不但被曹操冒姓,还有被康国之后冒姓的记录,这是根据《隋书》上所说的“康国支庶分王有曹国,即以曹为氏。”因此,现在姓曹的人要想追溯自己的宗系,恐怕得费一番功夫才能达成心愿。
曹姓的南迁,根据考证,是开始于唐朝末年的民族大迁移的时期。他们的祖先,为避当时的黄巢之乱,辗转入闽,定居于漳州,后来曹姓子孙逐渐繁衍于福建南部各地。
岑姓系承周渠 显赫汉唐两代
岑,是出现于周代初期的一个姓氏,算起来已经有了3000年的悠久历史。关于岑姓姓源,是见诸秦相吕不韦所著的那一部自称“有能增减一字者即以千金赏之”的《吕氏春秋》。
该书指出:“周文王封其异母弟耀之子渠为岑子,其地也,今梁国岑亭是也。”另外,《通志氏族略》也指出:“周武王封文王异母弟耀之子渠为岑子……。”
这两段考据文字,内容上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唯一的不同,是前者认为岑子是周文王所封,而后者认为是周武王所封。这一点差别,目前虽然无从弄清楚,好在不管是何人所封,得姓的年代都差不多,所以不妨认为无关宏旨,不必在这上面多加推敲。
3000年前,周朝的开国天子把同父异母的兄弟之子渠封为岑,子孙以国为氏,就产生了“岑”这个古老的姓氏。当时的岑邑,根据考证,是在今陕西省的韩城县境内,可见得后世姓岑的汉人,最初都是发源于这个地方。
另外,根据《姓氏考略》所记载的:“望出南阳,又,两越娌人多岑姓”,则南方,是有很多姓岑的外族的。现在,广西省苍梧县的西南有一县名为岑溪,贵州有一个叫做岑巩的地方,可能跟当地的众多岑姓,不无关系。不过,源自古公亶父的汉族岑姓,后来主要是繁衍于河南省的南阳一带,所以只要按着自己家族的播迁经过逐步推溯,今日岑姓的人士也不难找到自己的真正血统和来处。
在历史上,岑姓曾经是一个光彩而神气的姓氏,尤其是汉、唐两代,棘阳的岑家人材辈出,出将入相,显赫万分,他们的子弟备受朝廷的重视,岑家也俨然是当时的名门望族,汉代的棘里,就是现在河南省新野县的东北。
棘阳岑家的崭露头角,是开始于中兴汉室的光武帝之时,而头一个把这个家族引领上青云之途的,正是鼎鼎大名的光武帝大将岑彭。自岑彭之后,岑氏就扶摇直上,历经南北朝和唐朝,前后差不多1000年间,所享声誉始终不衰。
前清时代,最南方的广西省,又出了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那就是在中法越南之役中,以“地营法”大战法军的“开花炮”,把来势汹汹的法军大败于临洮,其他各省闻风纷纷起而响应的抗法名将岑毓英。中法之役后,他曾高官厚禄,当到清廷的太子太傅,显赫不可一世。
常姓历史悠久异常
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以常为氏的古人似乎相当不少,有一位
占月的常仪,还有一位曾经被任命为大司空的常先。因此,后世许多学
者都认为,我国的常姓应该是在5000年以前就有了的,历史悠久异常。
《姓氏考略》上就是这样说的:“黄帝使常仪占月,又有常先
为大司空,常姓当出此”。此外,唐代《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和《通志
氏族略》也指出:“黄帝臣常先之后。”可见得常姓的出现于古远黄帝
时代是被许多学者所普遍采认的。
被后世认为最正确的常氏出处,是《姓纂》和《通志氏族略》
二书所同时记载的:“卫康叔支孙封常邑,因氏焉。”卫是春秋时代的
一个诸侯,由周武王的少弟康叔所建,当时卫国所拥有的土地,是现在
沿着黄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带。跟周室的其他诸侯比较起来,卫国的
寿祚还特别的长,历经周朝春秋,战国的漫长八、九百年,眼看许多曾
经赫赫不可一世的诸侯纷纷被灭,而卫国仍然屹立不移,连那位号称统
一天下的秦始皇都没有能够动摇他们,一直到秦二世时,才被灭国亡。
在周代的封建制度之下,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又分封采邑,而
我国的常姓,正是当时卫国所封出去的一个采邑,其始祖则为卫康叔的
孙子。因此,推算起来,卫康叔既然是周武王的兄弟,则常姓自然也是
源自最为神气的周文王姬姓了。他们跟后世姓卫的人士,同时还应该是
同一血脉的人,因为卫康叔的后裔,后来在国亡之后也曾以国为氏而姓
卫。
卫国被秦二世所灭,是在大约2200年以前的事,则我国常姓的
出现,自也在这个时候。这个姓氏出现之后,很快地出人头地,在稍后
的汉朝初年,便已由一位叫作常惠的太原人士,光耀门庭。
常惠的成名,跟著名的持节牧羊的苏武一样是由于追随苏武出
使匈奴,被拘留10余年而始终持节不屈。他是在汉武帝时走的,获释返
国已经到了汉昭帝的朝代,就被拜为光禄大夫,荣耀异常。后来班固作
《汉书》,并且特别为他列传,指出:“惠,太原人,甘露中为右将军
”,名垂史册。
根据后世学者的考证,我国常姓主要有太原、平原两望族,太
原即今山西太原,平原为今山东一带,并且繁衍滋长为当地的望族。这
种情形,只要看历代常姓名人的出身地方,就不难了解了。
我国南方的闽、粤一带,在唐朝以前还算是一处荆蛮之地,人
烟不多,教化亦未行。到了大约1200年以前唐德宗建中年间,由于出了
一位叫作常衮的贤士,才把这种情况逐渐地改变了。在他的苦心教化之
下,“荆蛮”之人也慢慢地知书懂礼,全盘接受了中原的文化,闽、粤
之地,自此不再被人视为未开化的落后地区,而逐渐地有人愿意向南播
迁,造成了中华民族在南方的繁荣滋长。
另外,在宋代之时,还出现过一支新加入的常氏,那就是《通
志氏族略》所指的:“恒氏,避宋讳改为常。”恒氏,根据《世本》的
记载,是楚大夫恒惠公之后,这位恒惠公的后裔,不是姓恒,就是姓常
,而且主要繁衍于江苏的东海一带,所以有一部分常氏,跟恒氏实际上
是一家人,不宜联姻。
明代是常氏大露锋芒的时期,论起当代的常氏名人,仅仅一位
垂名千古的大将常遇春,便足以叫后世的子孙傲视人前了。
常遇春是安徽怀远人,是明太祖朱元璋麾下的大将,曾经从安
徽一路打到顺天,凭着这份彪炳的汗马功劳,后来常遇春在朝廷的显赫
,是不难想像的,他累任中书、右丞相,并被封为鄂国公,开平王,可
谓实至名归。这位赶走蒙古人,为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历史名将,据传生
平沉毅果敢,善抚士卒,不习书史,而用兵往往与古代的兵法相合。他
并自言能将10万众,横行天下,所以在军中又有“常十万”的尊号。
车姓系承田氏 望出鲁国等地
车氏,若论来源,最古是黄帝臣有车区,次则秦公族有子车氏后以车为氏。但在2000年前又有由田氏分出来的。
车氏的分自田氏,历来有关的古籍都记载得十分清楚。譬如,《姓纂》指出:“汉武帝时丞相田千秋,以年老,诏乘小车入省中,时号车丞相,子孙因为氏,望出鲁国,南平、淮南、河南”;《通志氏族略》也指出:“汉武帝丞相田千秋,以年老诏乘小车出入省中,时号车丞相,其子孙因以为氏”。
原来,依照正史的记载,汉武帝驾崩,戾太子继位为昭帝。由于当时田千秋的年事已高,每天步行朝见很不方便,所以汉昭帝才特准这位大恩人坐着小车出入宫殿,而赢得了“车丞相”的响亮名号。
在君主至尊至上的当时,能够坐着车子出入宫殿,是空前的殊荣,因此田千秋的子孙就此改以车为氏,使这份殊荣随着家族的繁衍而千秋万世传留下来。
追本溯源于山东,却发迹于陕西长陵的车氏子孙,后来又很快地往回走,而在老家山东,以及湖南、淮南、河南等地繁衍开来,成为这些地方的著名姓氏。一向被人所熟悉的“囊萤照读”故事的主人翁车胤,便是晋朝时的南平人,也就是现在的湖南蓝山人。
提起“囊萤照读”的故事,相信每一个人都耳熟能详,衷心敬佩,甚至连日本人,长久以来也经常拿这个可敬可佩的苦读故事,来教谕他们的子弟。
南北朝五胡乱华时期,从别处来中国定居的胡人之中,也有改以车为姓的。《魏书官氏志》所记载的:“车裩氏,车非氏,均改为车氏”,正是这个意思 。
如上所述,车氏家族,是由两支“人马”组织而成的。一支是汉代“车丞相”田千秋的后裔,一支则是南北朝时来华的胡人。不过,依照《世本》以及《姓氏考略》等书的记载,则车氏还有另支,那就是:“黄帝臣有车区,秦公族有子车氏”。如果此说属实,那么,车氏家族的历史,是更加的久远了。
妫完因故奔齐 创造早期陈姓
根据《姓纂》的记载,陈姓最早出自为妫姓,也就是大舜的后代。陈,最初是一个地方,本来是太昊之墟(画八卦之所)。周武王的时候,把这个地方封给了舜的后裔妫满,还把女儿太姬嫁给他,称为胡公。后来,他的十世孙妫完,因故奔齐,才开始以国为氏,创造了“陈”这个姓氏。
当时,胡公满所拥有的陈地,大致是现在河南开封以东,至安徽亳县以北,都城宛丘,即现在的河南淮阳县。这块地方应该是陈姓汉族的最早发源地。
奔齐之后首先以陈为氏的陈完,字敬仲,后来在齐国逐渐发达起来,食邑于田。这时,他又改姓为田,《史记》上有一段“田敬仲完世家”,记载的就是他的故事。因此,田姓应该是自陈姓分出去的,两姓在三千多年以前本来是一家人呢!
胡公满本支所繁衍的陈国,传了二十五世,到妫健的时候,被秦始皇所灭。妫健生了ㄙ、桓、轸三个儿子,在国亡之后,桓改姓王,轸则跑到楚国,后来还做了楚国的丞相,封为颍川侯,并且搬到河南的颍川地方,改姓为陈——这一支,被普遍认为是陈姓的共同祖先。
不过,陈姓的组成分子,也跟其他的大姓一样,并不仅仅为胡公满所传下来的这一支。《通志氏族略》上面有一段记载,把陈姓各种形成因素,说明得十分清楚。
“¤公二十四年,楚惠王使子西之子公孙朝伐陈而灭之,子孙以国为氏。又广陵之陈(在今江苏镇江东北),实刘氏,鲁相无子,以外孙刘矫嗣。《河南官氏志》云:侯莫陈之后,亦改为陈氏。又曰:白永贵隋初改为陈氏,是为万年之陈。”
陈姓,至少有来源不同的四群——舜帝的后裔,白永贵的后裔,刘矫的后裔,以及突厥族的侯莫陈氏的后裔。
这四支陈姓“人马”,经过数千年的繁衍,已经遍布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过,其中要以颍川、汝南(今河南省)、下邳、广陵(今江苏)、东海(今山东东南部与江苏交界处)等地的陈氏,最为族大支繁。
头一个以陈为姓,后来又改姓为田的那个陈完,也是头一个在历史上大出风头的陈氏。太史公在《史记》上面,对他有过详尽的叙述。据说,他在齐国改姓为田之后,子孙世代都是齐国的大官,传到田和的时候,进一步列为诸侯,他的儿子田平乾脆并掉齐国,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田齐”。
“成”姓的来源
在新加坡“成”姓是一个偏姓,姓“成”的人不多,如果有人自
我介绍姓“成”,对方自然而然想到他一定是姓“陈”或“程”,而
不会想到他姓“成”。当姓“成”的人向对方解释清楚是成功的“成”
之时,对方也许会很惊奇地问:“有这个姓吗?你们是不是蒙古大帝
成吉思汗的后裔?”(成吉思汗并不是姓“成”)。
其实,成氏的历史源远流长,成氏族人不是蒙古人,而是真正的
汉人,他们是周文王的儿子成伯的后裔,成伯字邝叔,封地在“成邑”
(地名),现在的河南省荣阳县汜水镇。成伯的子孙以封地为姓,这
就是“成”姓之始。
经过4000年的漫长岁月,汉民族的多次迁徙,成伯的后裔迁徙到
各省各县,其中一些成氏族人南下广东省与广西省。成氏宗亲会副会
长成立超说,根据设在怡保的新马成氏宗亲会的会员名册的记录,在
300多名会员当中,人数最多的是广东云浮县,其次是广西容县、广
东清远县、英德县、增城县、信宜县、潮安县、番禺县和连州县等。
成立超又说,新加坡的成氏宗亲当中则以潮州人居多,福建人和
广东人较少。在台湾的成氏宗亲以湖北、湖南、江苏和浙江人占多数,
其次是福建金门人。在香港西贡有一个成家村,那里的居民全是姓
“成”,他们是祖籍广东宝安县的的客家人。
姓“成”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历代都有杰出的名人。春秋时代
的成连是著名的琴师,他的高足之一就是人们熟悉的伯牙,伯牙跟随
成连学琴3年而成为天下妙手。
成氏族人武将辈出,其中以成得臣最负盛名。成得臣字子玉,他
是春秋时代楚国的名将,官拜令尹(相当于宰相),晋楚两国在城濮
交战时,晋文公闻其名而下令军队“退避三舍”。可惜他后来因战败
而拔佩剑自刎。成氏族人的另一名武将是成丹,他是汉朝的著名将领,
因战功显赫而受封为襄邑王。
在文学、医学等方面,成氏族人也有杰出的人才,如成公绥,他
是西晋的文学家,好音律,擅辞赋,著有《成子安集》。唐代的成玄
英是著名的道教学者,号“西华法师”,曾注《庄子》一书(即《南
华真经注疏》),另著有《道德经义疏》。宋代著名医学家成无己,
对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研究精深,著有《注解伤寒论》、《明理
论》等。
以近代而言,成氏族人的杰出人物有评剧鼻祖成兆才(1874—
1929)、著名报人成舍我和著名理论家成仿吾。
成兆才字捷三,艺名东来顺,河北省滦南县人。他在华北冀东地
区提倡评剧、河北梆子戏、京剧等。他对评剧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创作改编评剧脚本百余种,人们在他的家乡为他塑像,并建立成兆才
纪念馆。
成舍我曾任上海《大公报》编辑,主办过《世界日报》,后在台
北创立世界新闻专门学校,自任校长。成仿吾则是中共著名的理论家,
早期创造社的主将,与当时的郭沫若齐名。
程姓源流追溯 祝融氏重黎后
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程氏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曾经出任火官“祝融氏”的重黎,是最为道地的黄帝子孙。
关于程氏的来源,有关古籍的记载很多,包括《姓纂》所记载的:“颛顼重黎之后,程伯休父其后也”;《万姓统谱》所说的:“程伯休父入为大司马,封于程,后遂为氏,与司马氏同,望出广平、安定”;以及《广韵》上所记述的:“商封重黎之后于程,因以为氏”等等。
综合以上的文述,程氏的先祖应该是“祝融氏”重黎的后代子孙。由于在商朝时有一位程伯休父在朝廷上贵为大司马,并且被封食采于一个叫作程的地方而得姓。依此推算,程氏之得姓,大约已经有了4000年的历史,真可以说是一个既古老又光辉的大家族。
另外,根据《左传》的杜注,在春秋时代的晋国,除了上述源自重黎的程氏之外,还出现了第二支以程为姓的家族,那就是荀氏后裔的改以程为姓。《左传》的那段注解是这样说的:“晋荀氏支子食采于程,以邑为氏。”
春秋时代晋国的荀氏,是一个著名而尊贵的家族,世代都很显达。依照《姓纂》的记载,荀氏是“周文王第十七子郇侯之后以国为氏”,其后并分为旬氏、程氏、知氏、辅氏。换言之,出现于春秋时代的第二支程氏,应该也是周文王的后裔,而周文王则是黄帝的姬姓子孙,因此两支程氏的得姓尽管有先后之别,但认真的追溯起来,实际上根本都是一父所生,仅仅是殊途而同归罢了。
程氏老早便称盛于北方,还可以从历史上找到许多具体的证据,其中,最为明显的可以说莫过于秦始皇时创造隶书的程邈的现身说法。因为,这位对精美奥妙的中国文字有不朽贡献的历史人物,正是当时的下杜人,也就是现在陕西省长安县人。程邈的创造隶书,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之大,已经是有目共睹的。根据史载,当初他并没有十分响亮的地位和名气,仅仅是一名小小的县吏而已,而且,不久之后还因得罪人而被关在云阳的牢狱里,没想到漫漫无期的铁窗岁月,却给带来了傲视人寰的辉煌成就。他以10年时间构思,把大小篆蜕变而成隶书3000字。当时不但在秦始皇的激赏之下被赦出狱,还被封为御史的高官,而且使得中国文字自此定型,丰功伟迹堪称与日月同光。
池姓以居为氏 望出河南西平
池氏,是由于其祖先居住于池边,而得姓。《风俗通》所说的:“氏于地者,城、郭、园、池是也”,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记述的:“以居为姓也,汉有中牟令池瑗,魏有城门仲侯鱼”,即为明证。
这个一向显得族不繁人不多的姓氏,大致是出现距今2000多年以前秦、汉之际的河南陈留地方。据说,后来在同省的西平县,池姓的人家一直很多,这就是《姓氏考略》一书所说的:“陈留有池氏,秦丞相池子华是,望出西平。”
发源于中原地区的池氏,经过长时期的辗转播迁,到了明、清之际,大量出现于最南方的福建、广东、以及云南等地。
丁氏源自五支 炎帝后裔居多
丁氏,一直是一个阵容庞大的家族, 过去的两三千年来,参加这个大家族的组成份子,至少在五支以上。
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丁姓的始见,大致是在3100年以前的周武王伐纣之时。《姓氏考略》上所记载的:“太公金匮,武王伐纣,丁侯不朝,丁姓始此。”明白指出了当时就已经有以丁为姓的诸侯。不过,古籍中对于这位丁侯的来龙去脉,大多语焉不详,所以到目前为止,大家只能知道丁氏的具有悠久历史,却一直无从探知最原始的丁氏的家世源流。
第二支丁氏,就有详实的源流可考了。依照《姓纂》和《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书的记载,他们是姜太公的后裔,发源于现在的山东省境内,其家族渊源,还可以远远地追溯到上古的炎帝神农氏,是最为道地、最为光彩的黄炎子孙。三书都是这样认为的:“齐太公生─719.06.0及19.0,支孙以谥为姓”。这一支丁氏,实际上也是后世丁氏之族的中坚份子。汉代以后,虽然陆续有三批人马投入这个大家族的阵容,但千百年来的丁姓人,绝大多数都是来自这一支,算起来都是源自姜太公的炎帝后裔。
到了三国鼎立时期,位于江南的东吴,开始出现了第三支丁氏,那便是孙权之孙的被改姓为丁。这一段渊源,明载于《江表传》,是这样说的:“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换言之,后世的丁姓人之中,也有一部份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因为孙氏正是传自周文王的第八子康叔。
此后,丁氏的阵容越来越是庞大,先后加入了两支新的生力军:一支改自于氏,一支则由来华定居的西域人所改。关于这两支丁氏的加入,都是有具体的证据可为依凭的,包括《枫窗小牍》所记载的:“宋有无赖子于庆欲依丁谓,一老儒教其改姓丁,后果得意”,以及明载于《杨士奇东里文集》的:“丁鹤年,其先西域人,西域人多名丁,既入中原,因以为姓。”
由此看来,现在遍布于世界每一处地方的丁氏之族,至少是有五个系统的。第一支是丁侯之后,第二支是丁─719.06.0及19.0之后,第三支出自孙匡,第四支出于庆之后,第五支则为西域人的改姓。丁氏,真可以说是一个集英聚锐的姓氏。
从丁氏组织庞大和复杂的情形,还可以提示世人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同姓的男女,不一定就绝对不可通婚,而不同姓的人,也不一定就必然适宜彼此联姻。这一点,《中华姓府》指出:“礼,同姓不婚,莫不知之,而同姓可婚,异姓或不可婚,则知者少矣。以丁姓而言,于及西域人所改者,同可婚也;以孙姓而言,孙改之丁,孙丁虽异,则不可婚。是结婚者,宜究祖姓之源,免铸错误。”
如此说来,年轻男女在决定自己的终身大事时,还真得先行了解自己姓氏的来龙去脉,免得无意之间铸成错误,而贻患后代子孙呢!
丁氏自从在汉、晋之际大放异彩之后,这一份光辉,就此千百年传留了下来,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丁氏都是人材辈出,而于清代登峰造极。
清代的丁氏,出过传名千古的国家栋梁之才,更出过功在传统文化的了不起学者,丁宝桢、丁日昌、丁敬、丁申、丁丙、丁取忠,无一不是满缀着晶莹光华的名字。
丁日昌,在光绪年间更是大名鼎鼎,不但作到江苏巡抚的方面大臣,以所历皆有名绩而著称,而且,曾经辅佐曾国藩,仿造西洋的火器和船舶最力,对于中国的现代化,献力不少。
范姓始祖显赫 左右早期政治
这一个辉煌的钜族著姓,有一个比许多其他姓氏更特殊的地方,就是对于自己姓氏的来龙去脉,十分清楚。关于范姓的姓源,根据《姓纂》的记载是这样的:“帝尧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周宣王灭杜,杜伯之子温叔奔晋为士师,曾孙士会,食采于范,遂为范氏。”
由此可见,范氏的始祖,可以远远地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的圣君唐尧,尧的这一支子孙历经虞舜、夏、商诸代,都称为唐杜氏,入周被改封于杜,不久被周宣王所灭,当时杜伯的儿子就跑到晋国,被任为士师,并因官命氏改姓为士,传到他的曾孙士会的时候,做了晋国的上卿,食采于范,于是,士会的子孙也按照当时“以邑为氏”的习惯,统统姓了范,而一直繁衍到现在。
范氏的始祖,在得姓之初更已显赫万分,自士会以后,范武子、范文子、范宣子、以及范献子,世代都是晋国的上卿,可以说是曾经左右早期政治的世家钜族之一。
2000多年以前就发迹于晋国的范氏,后来是高平的望族,古时的高平,就是现在山西省的高平县,位置在晋城县的北面。换言之,以后各地的范姓人家,有很多都是发源于山西,跟山西的范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卧薪尝胆, 勾践复国”中的范蠡,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范蠡的更难能可贵之处,是他的懂得急流勇退。据传,勾践复国之后,把范蠡高封为上将军,可是他却认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并且深知勾践的为人是可与同患难,而难同安乐,所以毅然辞去高官厚俸,乘舟浮海以行,而且从此未返越国。
这位了不起的人物在功成身退之后,据说是改名换姓历游齐、陶等地,后来并操计然之术以治产,结果却变成了巨富,自号为陶朱公。他的一生,真可以说是“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了。
首个以樊为姓的是周文王的曾孙
对于樊姓的来源,唐朝学者所著的《姓纂》一书是这样认为的:“周
文王子虞仲之孙为周卿士,食采于樊,因邑命氏,今河南阳樊是也。周有
樊穆仲,字山甫,樊仲皮, 樊济,并其后也, 南阳。”
依照这项记载看来,头一个以樊为姓的,是周文王的曾孙,他由于担
任周天子的卿士,同时食采于樊,所以也跟当时许多拥有采邑的人一样,
“以邑命氏”而姓了樊。这样推算起来,周文王后裔之有人以樊为姓,至
少已经有3000年历史。
历史上,樊姓的知名人士很多,最著名的则有樊于期与樊哙。
樊于期本来是秦始皇麾下的大将,因故而避罪于燕国,受到太子丹的
礼遇,只是秦始皇却想尽办法要把他捉回去治罪。就在这时候,荆轲正好
准备到泰国去行刺,却苦于没有接近秦始皇的借口,于是就想到“愿得于
期首以献秦王”。在这种情形下,樊于期只好为了除去暴秦的壮举而牺牲
性命,自己刎颈而死,让荆轲提着他的首级去见秦王。荆轲刺秦,最后虽
然没有成功,但樊于期的大名却自此永垂青史。
楚、汉之争,樊哙在鸿门宴上勇救其主刘邦的故事,通过司马迁的一
支花妙笔,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樊哙的大名也因而无人不知。
费姓有三种读音
费在我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是经常用得到一个字,大家也知道,这个
字的读音是“敷畏切”,所以碰到性费的人,称呼起来也只有这样一种读音。
实际上,象这样不问青红皂白地把“费”字统统读成为“敷畏切”,
是大谬不然的。因为,这个字如果用以表示姓氏,就应该有三种不同的读音,
除了一般习惯所读的“敷畏切”之外,还有发音为“翡”的“附胃切”,以及
发音“●”的“彼肄切”。
费姓这三种读音上的分别,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三种不同的读音,
分别代表了费姓三种不同的来源,真可以说是攸关大体,不能混为一谈,以
下,便是这三支费姓的来龙去脉。
读作“敷畏切”的费氏,根据考证,是春秋时代鲁国的大夫费●父的
后裔,费●父食采于费,所以他的子孙也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地命氏”地姓
了费,当时的费邑,就在今山东省鱼台县的西南方,该地现在仍有一处“费亭
”,相传就是2000多年以前鲁国费邑的旧址,当然,也就是这支费姓的最早发
源地。
第二支读作“附胃切”,也就是发音为“翡”的费氏,根据《姓纂》
的记载,则是夏禹的姒姓后裔。该书是这样说的:“史记云,纣幸臣费仲,夏
禹之后,江夏。”
由此看来,这一支费氏的始祖,是可以远溯到4200年前的夏禹的,殷
商末代暴君纣王的宠臣费仲,就是以费为姓的夏禹后代,后来,这一支费姓主
要是繁衍于江夏一带,古时江夏,就是今湖北省武汉周围的一片地方,跟第一
支出自鲁大夫费●父的费氏,在时间和地点方面,都是颇有一段距离。
另外,根据汉代史游所编著《急就篇》的“姓字注,却认为这一支费
氏是楚大夫费无极的后代。春秋战国时的楚国,是颛顼的芈姓后裔所建,则推
溯起来关系更远了。
第三支读作“彼肄切”,亦那发音为“●”的费氏,也是发源于春秋
时的鲁国,由鲁桓公的儿子季友所传,算起来是周文王的姬姓后代。这一段姓
源考据,是见诸《姓氏考略》上所记载的“音●”,梁相费●碑,鲁桓公子孝
友为大夫,有功封费,因氏焉。”
这个季友受封的费邑,也称为“●”,或叫“●”,司马迁在《史记
》上,曾以一再提到这个地方,譬如“周公世家”上提到“伯禽伐淮夷徐戌于
●”,及“厘公以汶阳,鄱二邑封季友”等事。这个费邑,现在的位置是在山
东省县的西南,当然,这一支费氏也是发源在这里,不过,却与发源于同省鱼
台县的那一支费氏,来源有所不同。
根据以上的说明和分析,姓费的人士,当可对自己的来龙去脉,有了
进一步的认识。
在我国历史上,细数费氏的杰出人物,恐怕头一个就要数到东汉的大
学者费直,他所治的古文《易经》曾经被后世的学者推崇备至,更不晓得历来
有多少读书人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这部古文《易经》的研究上。
冯系承周文王 派别多脉络清
根据《姓纂》的记载,冯姓也是周文王之后,他们的老祖先,可以远远地追溯到周文王的第15个儿子毕公高。毕公高的后代毕万封在魏地,毕万有个孙子食采冯城,于是,这一支子孙就以采邑的名称为姓,以后统统都姓冯了。
在春秋战国时期,冯姓虽然有好几位深具才华的人见诸史书,但是跟其他同样出自周文王的大姓比较起来,在事功上还是多少有点逊色。至少,在当时熙熙攘攘的群雄并立局面中,姓冯的人就似乎未曾扮演过“独当一面”的重要角色。
然而,这个姓氏却繁衍得很快,到了汉唐时期,就从原来发源的陕西,繁衍到了河南、河北、山西、乃至福建等地。冯姓的子孙在迁到这些地方以后,竟然青出於蓝,纷纷有了十分优异的表现,为他们不甚得意的老祖先,大大地扬眉吐气。
现在,冯姓的派别相当多,根据《姓氏考略》的记载,大致如下:
出於颍川(河南省)的冯氏,是东汉光武帝的征西大将军冯异的后代。冯异就是著名的“大树将军”,曾经为光武帝平赤眉,击匈奴,军功彪炳,后来被封为阳夏侯,腾达非常。
上党(山西省)的冯氏,则系汉代左将军冯奉世的后代。冯奉世也是一位威震诸夷的大将,汉宣帝时,曾经出使西域各国,接连击败了莎车等国,后来又以破羌之功,被封为关内侯。
别外,福建长乐的冯姓,是宜都侯冯参的后代;京兆的冯氏,是燕王冯宏的后代;出自弘农(河南省)者,是西魏宁州刺史冯宁之后;出自河间(河北省)者,则为唐监察御史冯师古的后代。
像这样把族系的出处考据得清清楚楚,脉络分明,在姓氏当中还是很少有的,姓冯的人士真是比别姓的人幸运了。
历史上知名的冯姓人物中,有一位比较为人熟悉的冯道。他是五代那个乱糟糟的时代的人,曾经接连做了唐、晋、汉、周诸朝的首相,不能不算是显赫万分,然而,他那种不把丧君亡国之耻放在心上的行径,却为后人所鄙视。不过,如果仅从才华上来讲,冯道倒不失为一代能士。
符姓系承姬氏 苻姓源自蒲氏
在芸芸众姓之中,有竹字头的“符”氏,也有草字头的“苻”氏,这两个姓氏,貌如虎贲,经常被人混为一谈。
实际上,这两个姓氏是绝对不可混为一谈的,他们的来源不同,血脉各殊,必须加以考究的划分开来——符氏,根据《姓纂》所记载的:“鲁顷公孙公雅为秦符玺令,因为氏,琅邪”,应该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苻氏,依照《晋书苻洪载记》的记载,则是由蒲氏更改,算起来是夏禹姒姓后裔。前者,得姓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后者,则始见于距今约1600多年以前的南北朝时期。
符苻二氏都是 黄帝轩辕后代
符、苻二氏的源流和得姓时间虽然各殊,但是如果认真的再往上推溯,则他们根本全都是黄帝轩辕氏的后代子孙。因为,周文王的姬姓,固然是黄帝的嫡裔,而姒姓的始祖夏禹,也是颛顼帝的孙子,同样是黄帝的后裔呢!
符氏的家族大放光芒,是在五代末期。首先,是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东南)人符存审在后晋王朝上的飞黄腾达。根据史载,符存审是当时晋主李克用的义儿,曾经被赐姓为李,光采无比。而实际上,他也是一位富有机略的名将,在当时的兵荒马乱之中,从庄宗破梁军,赶走辽兵,大败刘酃,前后大小一百余战,从未有过败绩,与当时的另一大将周德威齐名。以百战百胜的辉煌功绩,此后符存审不但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了一辈子,而且,也为后世子孙打开了平步青云的大门,使得符氏的声誉,越来越是响亮。
一千年前表现得灿烂辉煌的符氏家族,是发祥于现在的河南省淮阳县一带。顶着这份无比光荣的传统,他们的子孙逐渐播迁到其他地方,而且,目前遍布于世界各地的符姓人家,一个个慎终追源,都未曾忘记他们的老家在河南呢!
草字头的苻氏,则是从蒲氏分支出来的。根据考证,他们的得姓,有一段饶富趣味的渊源。
原来,头一个以苻为姓的人,就是南北朝时期所谓五胡十六国之一的前秦之祖苻洪。苻洪是氐族人,本来姓蒲,世代都是西戎的酋长。永嘉之乱以后,四方兵起,群雄割据,他就被氐族推为盟主,称霸一方。据说,当时的谶文有“草付应王”之语,正巧其孙坚的背上,也生而有“草付”两个字,所以他就认为自己是顺天应命的真天子,立刻改姓为苻,并且进据长安,自称大将军、大单于、及三秦王。不过,终苻洪之一生,并没有真的当上了天子,一直到后来他被其将麻秋鸩死,他的儿子苻健才僭立为帝,创立了历史上的前秦皇朝。
商王求得圣人 拜相御赐傅姓
《史记殷本纪》指出:“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由此可见,这位上古贤相是被帝王赐姓名为“傅说”,至于他以前的姓名为何,可能由于他为相之后的声名太响亮了,所以没有人去注意,结果,史书上缺乏记载,而后世也就不得而知了。
傅说之为傅姓的始祖,是被历来的学者所共同采认的,从未有人表示过置疑,譬如《姓纂》上指出:“本自传说,出傅¤;因以为氏,出北地,清河二望”;《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也说:“殷相说之后筑于傅¤,因以为姓。”
以上诸书中所指的“傅¤”,亦即《史记》上所记载的傅说版筑之处,目前的位置,是在山西省平陆县之东,今名为“隐贤社”。换言之,傅姓人家最早的发源地就是在这里。
另外,根据《姓纂》的记载,傅姓后来主要是繁衍于北地和清河二处;北地,指的是今宁夏省及甘肃省的东北部地区;清河,指的则是今河北省的清河、枣强以及山东省的济平、高唐、临清、武城等县及其附近一带之地,可见得傅姓在北方的繁衍,是既速且广的。
汉晋之时 名人辈出
具有光耀史册的始祖的傅氏,在历史上,一直是表现优异,丝毫都没有辱没自己与生俱来的光采门楣,尤其汉晋之时。傅氏更是名人能士辈出,大放异彩。傅姓在汉晋,数百年间的大放异彩,是由2200年前的北地人傅宽开始的,傅宽是汉高祖的开国功臣,汉高祖得天下后曾定元功18人,傅宽被排在第9位,封为阳陵侯,显赫异常。
甘姓始于商周 甘盘甘罗为证
殷商中兴名主武丁,年轻的时候,曾就学于一位叫作甘盘的学者。后来继位,便礼聘甘盘为相。这位被后世推崇为贤相的甘盘,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便是甘氏的始祖。像《姓纂》、《姓谱》等书就异口同声地指出:“甘,武丁臣甘盘之后”。而甘盘之得姓,则夏有甘国是以国为姓的。可见甘姓人的源远流长。
不过,甘氏家族的组成,实际上不仅此一支,到了2100多年前周武王伐殷而有天下之时,姬姓的庞大家族之中,也有子孙由于被封为甘伯而改姓甘的。《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记载的:“周武王同姓,于畿内为诸侯,因氏焉,甘伯恒公是也,秦有甘茂、甘罗”,即为明证。
这一支源自姬姓的甘氏,最初的发祥之地是在周天子的王畿之内。当时所谓的王畿,是指现在以陕西长安为中心的四周之地。根据考证,现在陕西省鄠县的西南,当时就是以甘为名,因此,陕西鄠县一带,一向就认为是甘氏的发源地, 跟每一个甘姓人的关系,都极为深长。
陕西省长以西的地方,到了列强争霸,周天子有名无实的战国时期,已经是属于秦国的领域。当时,甘氏的先人也大多是秦国人。长久以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甘罗拜相的故事,便发生于秦国。
实际上,根据正史的记载,甘罗不但确有其人,而且确有拜相其事。他出身于当时秦国的名门,是秦武王左相甘茂的孙子,年12事秦相吕不韦,为秦国使于赵国,赵王不但躬亲郊迎,而且在甘罗的伶牙利齿之下,心甘情愿地割五城以事秦。结果,未费一兵一卒而净得五城。甘罗回到秦国之后,就被高拜为上卿,为后世留下了这么一 段充满著传奇意味的故事。
高氏源自山东 齐国最高上卿
高,是发源于山东的一个古老姓氏。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周代的齐国,有国、高二公,世代都是齐国地位最为崇高的上卿,他们的任命由周天子直接授予,凡是齐国的一切大小事务,都必须经过他们二人的最后决定。这就是《左传》注解上所说的:“国子、高子,天子所命,为齐守臣,皆上卿也。”
这个在两三千年前便已声名响亮的姓氏,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讨论到高姓的姓源,真是头绪众多,一言难尽,因为,过去五千年以来,组成这个大家族的分子,至少在四五支以上,堪称“姓源多歧而其族繁多”。
先谈周代在齐国神气非凡的那一支高氏,关于他们的姓氏来源,是见诸《广韵》所记载的:“齐太公之后,食采于高,因以为氏”;以及详载于《通志氏族略》的:“惠公之子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亦为高氏。”
高氏这个大家族的另外几支组成分子,就有确实的文献和资料可稽了,计有《北齐书》上所记载的:“文宣帝赐元暴安,元文遥皆为高氏;高隆之本姓徐,其父为高氏所养,因从其姓”以及明载于《魏书》的“后燕慕容云之祖和,自云高阳氏之后,故以高为氏”。
另有在不计其数的姓氏之中,以“高”字开头的两个字的复姓,为数也不少,譬如,高车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依照后世的考证,高车氏是“九姓回鹘种类入中国者,后魏有高车或如”;高堂氏是“齐卿高敬仲食采于高堂,因氏焉”;高阳氏大家都很熟悉,是上古颛顼帝的姓氏,其后亦有以高阳二字为姓者,《吕氏春秋》上即有一位古辩士高阳¤;高陵氏则为“秦昭王弟封高陵君,其后因以为氏”。这些复姓,长久以来十分少见。
长久以来百花似锦,满园芬芳的学界文坛,是人杰出智慧的最佳说明,其中,高姓园丁的耕耘血汗可真不少,譬如,汉代就有世传鲁诗的高嘉、高容、高诩祖孙三人;传《传礼书十七篇》,历数传而至戴德、戴圣,使后世言礼者多宗之的高堂生,以及著有《孝经解》,并注《战国策》、《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古籍的学者高诱等。
此外,像唐代的高适,不但历任淮南、剑南、西川节度使,显达异常,而且为诗骨力苍老,才思奇纵。高启,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北郭十友”之一,曾经参加《元史》的编纂工作,并以雄浑的诗名而著称;嘉靖年间的高武,在传统医学上,久享声誉,他所传的针灸之术,已成为医学上极其重要的一个部门;清代的高其佩,在传统画坛上的名气人人皆知。
从上面一连串闪耀着光芒的名单,任何人一望而知,过去数千年来,高氏的名气有多大,多响亮!
葛系承嬴氏
葛姓,《风俗通》记载说:“葛氏,古葛天氏之后。”如果葛天
氏确有其人,则我国的葛姓,跟其他的千百个姓氏相较,算起来资格
是够老的了。
现在就算把有关葛天氏的传说当作“姑妄言之”,但是葛姓却也
跟我国所有的其他姓氏一样,是有确实的姓源可查的——《通志氏族
略》上记载说:“夏诸侯有葛伯,子孙以国为氏。”
我国的古籍上,关于葛伯的记载相当不少,譬如《书经》的“仲
虺之诰“曾说到:“葛伯仇饷”。“孟子滕文公”也曾提到:“汤居
毫,与葛伯为邻”,其注则说:“葛,夏诸侯嬴姓之国。”由此可见,
“葛”的确是3000多年以前曾经独霸一方的一个诸侯,是由颛顼的嬴
姓后代所建立,他们跟后来灭夏桀而有天下的商汤是“芳邻”,拥有
今河南省蔡丘县东北的一片地方,后来,他们的子孙也“以国为氏”,
统统都姓了葛,并且一直繁衍到今天。
如此看来,葛氏的得姓是相当早的,比后来成为我国诸家姓氏主
流的周文王姬姓后代之得氏,最少要早到六、七百年。所以,尽管关
于葛氏源自上古葛天氏的说法不尽可靠,然而,葛姓在我国群姓之中
的“老资格”,却是无可疑的。
我国南方的葛姓,来源与北方不同,据《姓氏考略》的考证,是
出自东汉光武帝时的洪氏。关于江南葛姓的姓源,《姓氏考略》上的
记载十分详尽:“汉洪●祖子浦庐,一作葛庐,起丘佐光武有大功,
封下邳僮县侯,庐让封于弟文,南渡江,家于句容,为吴中葛氏所出,
望出梁国。”
由此可见,江南葛姓人士,是在1900多年以前的东汉初期,由洪
姓所分支出去的,洪氏是上古伏羲之后担任水官的共工氏的后代,所
以跟传自夏诸侯葛伯的北方葛氏,应该没有十分接近的关系。
在我国民间,为人所熟悉的葛姓名人相当不少,而其中似乎又以
“太极仙翁”葛玄以下的一系列“神仙人物”,最为老幼咸知。
除了上述位列仙班的人物,在我国历史上,葛姓也出了不少杰出
的人物,尤其是宋一代,更是人才辈出,葛泌、葛书思、及葛胜仲等,
都分别在各方面表现优异。
葛泌在宋光宗的绍熙年间拜相。葛书思是出名的孝子。葛胜仲则
是湖州治律极严的知府。
清朝道光年间的浙江山阴人士葛云飞,更是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
当时,鸦片战争初起,在英国人第二次攻陷定海的时候,葛云飞表现
了抵御外侮的大无畏精神。据说,当时来犯的英国船有29艘,英国兵
有20000多人,而葛云飞的手下只有200余人,可是却士气如虹,以大
刀对付他们的洋枪洋炮,结果是力战而殁,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却
已永垂不朽。
龚氏系承共氏 避难加龙为龚
关于龚氏的来源,所有古籍的记载都异口同声,看法一致。譬如,《古今姓氏书辨证》指出:“其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汉有龚遂”;《姓纂》则指出:“共工后有共、龚二氏”;《万姓统谱》也指出:“龚氏之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望出武陵。”一说,黄帝臣共工司水土,子句龙继其职,其后为龚氏。据此,龚氏是以祖先的官职及名的一字组成的。
龚氏源自上古共工氏,由上述的文献看来,是丝毫不容置疑的。同时,在过去漫长的好几千年时间里,也一直未曾发现他们有被外族或外姓所冒姓的记录。因此,龚氏可以说是一个一脉相传,血统单纯的大家族,所有姓龚的人,不管身处天南地北,统统都是不分彼此的一家人。当然,龚姓男女之间的论婚娶,也是一向不被允许的。
共工氏是上古时期一个几乎与黄帝的姬氏之族分庭抗礼的显赫家族。4000多年前,他们被列为所谓“四凶”之一,被圣君虞舜流放到现在的河北和辽宁一带,并且开始以单字的“共”为整个家族的姓氏。然后,经过了若干年代,他们为了避仇,又分别巧妙地改变了自己的姓氏,有的在原来姓氏“共”的左旁加上三点水,变成了洪氏;有的则在共字的上面加上一个龙字,成为了龚氏。两个姓氏尽管在外表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全都包括有“共”字在内,十足显示了他们的不忘本源,更明白表露了他们的所自来,真是妙不可言。
由此看来,长久以来在中国各地一直都是族大人众,很有名气的龚、洪二姓,实际上根本就是系出一源的同一家人,彼此间的关系亲密异常呢!
龚氏,正跟他们谊属兄弟的洪氏一样,过去的2000多年以来,一直是以较南方的苏、浙、皖、赣一带为繁衍中心,并且很早便播迁到了闽、粤之地。这一点,可以从历史上找到许多具体的证据。
“二龚”在历史上名气响亮,所有的读书人都知道,指的是汉代的两位著名高逸之士龚舍和龚胜,而这两位深受历来书生心仪的高士,正是距今大约2000年以前汉哀帝年间的江苏武原和彭城人士,由此可见龚氏在江苏的悠久渊源。
龚舍是一位精通鲁诗的学者,贤名远播。汉哀帝曾一再征召他出来作官,可是三番两次都被他所婉拒,甚至皇帝特别遣派使者亲自登门请他出来当泰山太守,他也当了不到几个月就“上书乞骸骨”。后来又拜他为地位崇高的光禄大夫,他也一样地不肯接受,视富贵如浮云,为后世读书人塑立了不朽典范。
龚胜,也一样是以好学明经与崇高名节而见称。他虽然曾于汉哀帝时应诏为光禄大夫,但于王莽秉政时即悄然隐退乡里。后来,王莽篡国称孤道寡,仰慕龚胜的高名,曾经奉印绥,安车驷马,恭恭敬敬地征拜他为上卿,可是,龚胜却在“吾受汉厚恩,岂以一身事二姓哉”的感叹声中,绝食而死,高洁志行,垂诵千古。
古氏系承姬氏 望出山西代郡
3100年前,周文王、周武王父子的丰功伟绩,每一个中国人老早就已经耳熟能详,然而周文王的祖父古公颤父,也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不朽人物。他的事迹,根据《史记周本纪》的记载,大致是这样的——初居豳,为戎狄所侵,国人欲战而王不忍杀,乃迁居于岐山之下,亶人皆从之,始定国号曰周。贬戎狄之俗,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乃武王有天下,追尊为太王。
这位以仁德而受千秋万世争诵的古公父,根据历来姓氏学者的考证,便是古姓家族的始祖。《风俗通》一书就曾明文指出:“古氏,古公亶父之后。”但古亶父,有的说是古皇氏之后,那古氏来源就更悠远了。古公亶父虽然是3000年前最为神气的姬姓家族的始祖,但是,他的后裔之中,也有一支以古为姓。因此,古氏跟多年来分自姬姓的许多姓氏,像周、柯、晋、魏、成、韩、何等,根本就是一父所出的兄弟姐妹。
不过,正跟大多数具有古老源流的姓氏一样,在过去漫长的两三千年间,古氏家族也增加了好几支新的组成份子,包括《潜夫论》所记载的:“古成氏为古氏”,以及《魏书官氏志》所说的:“吐奚氏改为古氏”等。由此可见,古姓是出于姬周的古公亶父之后,后来并有古成氏及吐奚氏等的改姓,共同组成了这个著名的家族。
这个家族,最初是发迹于代郡,所谓代郡,指的是现在山西省的代县,而这个地方古时候又称为新安郡。因此,长久以来古氏家族都世代共奉著“新安”的堂号,充份表现了慎终追远,数典不忘祖的崇高美德。
在早期历史上,古氏家族秉承著自始祖古公亶父一贯以下的光荣传统,表现得十分出色。譬如,东汉光武帝时的临湘人古初,是一位以“遭父丧,未葬,邻家失火,匍匐柩上,以身捍火,火为灭”,而被表荐于朝的大孝子;南北朝时的山西代郡人古铣,则以所著的“长生保要”一卷而传名;北魏太武帝时的名臣古弼,允文允武,高官厚禄,表现得更加可圈可点了。
关氏发源安邑 家世光彩荣耀
这个备受敬仰的姓氏,家世源流也光彩荣耀无比。他们的始祖,就是夏朝末年那位可敬的大臣关龙逢。这一点在《姓源》一书上记载得清清楚楚,是这样的:“夏臣关龙逢之后,望出陇西,东海。”
关氏的始祖关龙逢,熟悉历史的人必然都知道,是夏朝末年的著名贤臣。据说,当时的夏桀荒淫无道,像“作酒池槽丘,为长夜饮”等荒唐的行为,真是罄竹难书。这个时候在朝廷上毫无疑问的是奸169当道,忠良掩盖,而关逢龙却一片赤胆忠心,时常引黄图以谏,而且立而不去。可想而知,“忠言逆耳”是必然的后果。夏桀不但不听他的金玉良言,而且把黄图焚毁,还惨无人道地把关龙逢囚而杀之,留下了关龙逢的一片忠贞节烈照耀万古千秋。
夏桀的囚杀关龙逢,根据史载,是发生于公元前1767年的事。换言之,关氏家族不但是源自这样一位千古完美的人物,而且据有长达3740多年的悠久源流,实在最有资格在人前人后自豪自傲。
夏朝的版图,包括黄河、长江两流域及现在的辽宁省之地,国都设于安邑,亦即现在的山西省夏县北方。据说,关氏的始祖关龙逢,便是当时的安邑人。换言之,关氏家族的发源地也就在这里。
豢龙氏与关姓
不过,到了秦、汉天下一统之后,这个古老而光辉的家族,一方面在山西的老家继续繁荣滋长,像汉末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关羽,便是当时的山西解县人;另一方面,他们又在甘肃一带开创了一个新天地。所以,目前遍布于世界各地的关姓人家,有很多都相承相袭着“陇西”的堂名。
关氏系出夏末贤臣关龙逢,长久以来已经被公认不移。然而过去的姓氏学者中,也有人认为关氏的始祖应该是“豢龙逢”而不是关龙逢;这种情形真可说是一字之异,相差千里。因为,所谓“豢龙”氏应该是距今4200多年前的古人,如果关氏真的是豢龙氏的后裔,则他们的历史是更加的悠久了。
关尹与关姓
所谓“豢龙氏”,《左传》一书有详尽的介绍:“昔有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好龙,以服事帝舜,舜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
另外,据说古代守关的“关尹”之中,也曾有人“以官为氏”而姓了关。譬如,《风俗通》一书就记载说“关令尹喜之后。”所谓关尹,亦称关令,依照《国语》的记载,是先秦时期一种“敌国宾至,关尹以告”的官职。因此,这一支关氏的得姓,大致已有了2400年以上的历史,也十分的悠久,据说,这一支关氏主要是繁衍于山东、江苏的交界之处。所以关氏家族,另外还有“东海”一望。
继承始祖关龙逢的光荣传统,关氏家族在历史上的表现真是出色极了,大家所熟知的关帝爷关羽,便是其中最为出类拔萃的一位。
郭姓起源有二 后世源远流长
这个十分有名的姓氏,是从三千年前的周朝王室分支出来的,追本溯源,也是最为光彩的黄帝姬姓后裔。关于郭姓的来源,唐人所著的《姓纂》一书很明白地记载说:“周文王季弟虢叔,封于虢,或曰郭公,因以为氏。望出太原、华阴、冯翊。”另外,《公羊传》也指出:“虢,谓之郭,声之转也。”
郭隗 史上放光芒
然而,《姓氏考略》一书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郭氏的历史还要更早,同时指出他们是以郭字的字义为氏。该书是这样说的:“夏有郭支,见抱朴子,商有郭崇,见三一经,此郭氏之始。风俗通,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这么说来,郭姓是早在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的,而他们的得姓,是由于“氏天居者”,因为郭字原本是代表外城或四周及外部的意思,换言之,郭姓的始祖是由于居住于外城才会以郭为姓的。
以上两种对于郭姓姓源的考证,都是言之成理,所以都被历代的学者所同时采认,也就是说,大家一向认为郭姓至少有两种源流,较早的一支由于“氏于居者”而得姓,出现于周初的一支,则分自姬姓后裔太原郡的虢叔西虢,改号为郭,支子以郭为氏的郭。后世的郭姓人,不管是系出那一支,都可以当“源远流长”四个字而无愧。
头一位在历史上大放光芒的郭姓杰出人物是郭隗,他以让燕昭王“筑台而师之”,为燕国召来许多奇人异士,终于使得燕国富强的故事,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传诵不绝。
郭子仪 忠义好榜样
郭子仪三个字,多年来在民间更是童叟皆知,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的丰功传绩和八子七婿的显赫故事。
这位深受人们敬仰的盖世英雄,是唐代的华州郑人,崭露头角于唐玄宗之时,然后一手平定几乎倾覆唐室的安史之乱,又在唐代时奇迹般地以数十骑说退来犯的回纥数十万兵,身系唐室的安危20年,凭着他手里的兵权,大可“取而代之”,而他却始终忠心耿耿,为后世塑造了忠义大臣的好榜样。难怪人们一谈到“郭令公”或“郭汾阳”,都会如此必恭必敬了。
韩氏系承武子 望出颍川南阳
韩姓的始祖,正是3000年前周室诸侯之一的韩国。当时的位置,就是现在陕西的东部,以及河南的西北部。
根据《风俗通》的记载,韩姓本来是姬姓。春秋时代,周文王有一位住在晋国的后裔武子,因功被晋献公封于韩原,后来他的子孙也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地为氏,就此姓了韩。当时他们的封地韩原,就是现在陕西省韩城县南边的地方。
韩武子的子孙,以后世代都是晋国的大夫,权倾当朝,到了周威烈王的时候,干脆“三家分晋”,与赵、魏二氏同时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这时的韩国建都在平阳,亦即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县,可见得他们所拥有的土地已经比过去扩张了许多。
后来,传到韩景侯的时候,把国都从平阳迁到阳翟,即现在的河南省禹县;再传到韩哀侯,又迁都于新郑,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新郑县。由此可见,韩姓的繁衍,是从最初的陕西,然后扩展到山西、河南,最后才公布于全国各地的。
战国时代曾经显赫一时的韩国,后来被秦始皇所灭,其宗室继续以韩为姓,大多聚居在河南的颍川。到了西汉末年,韩骞为了躲避王莽之乱,举族移居南阳,并且日益繁荣茁壮成为当地的望族。因此,以后的韩姓,以河南颍川和南阳两地为最多,其他地方姓韩的人,也大多是从这两地方分支出去的。
韩姓,自始就是一个多采多姿,十分有名望姓氏。最早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就是“九流十家”中,法家的创始祖韩非,他所著的《韩非子》五十余篇,迄今仍为治法者的必攻经典。
秦皇统一天下 何自韩姓分出
何姓,是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才出现的,距离现在大约已经有了2200多年。
《姓纂》上说:“周成王弟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分散,江淮间音,以韩为何,遂为何氏。”
韩何发音接近
这么说来,何氏的得姓,是十分偶然的——何姓,本来是被周成王封在韩国的唐叔虞的后代,传到韩安的时候,被秦国所灭,于是子孙纷纷离开河南的老家而分散于各地,跑到长江和淮河流域一带的人,由于当地“韩”和“何”的发音十分接近,大家怀着亡国之痛也就将错就错,以何为姓。
因此,何姓应该是自韩姓分出来的,其祖先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周文王,是黄帝的后裔。同时,其发源地为江淮流域的江苏和安徽两地,所以这两个地方的何姓人家最多,在江苏的东海,以及安徽的庐江和合肥,何氏是当地望族。
这个“将错就错”而得姓的姓氏,在早期历史上,虽然由于“我生也晚”而显得有些没没无闻,但是,到了汉代以后,却一再被他姓和外族所冒姓,这真是多少有点始料未及。何姓被冒用的记录有:
《汉书五行志》:“何苗,本姓朱,冒姓何。”
《五代史》:“吐谷浑亦有何氏。”
何姓组织复杂
《兰州府志》:“元永吐蕃宣慰使锁南,其子铭入明为河州卫指挥同知,赐姓何。”
根据这些记录,何姓的组织情形就变得十分复杂了——首先,汉族的何氏,是源自周文王的姬姓,不过却是韩姓的讹音;其次,以种族而言,并非仅为汉族的后裔,还掺有其他外族的血统;最后,以姓氏而言,何姓也不单纯,汉代有朱姓混入,明代则有锁姓混入。
这种情形,使得何姓很快地茁壮庞大起来,几乎是后来居上,成了一个著名的姓氏。不过,话说回来,何姓这种一再增加新血轮的发展过程,也给后世的子孙带来不少困扰——姓何的人要想追溯自己的真正来处,恐怕得多费一番工夫。
何氏的南迁,为时甚早,据说,早在1700多年以前的东晋初年,就有何姓之人参加福建的开垦行列。不过,对于这个说法,一直都没有找到可靠的证据,福建和广东的何氏族谱也未曾提到这件事,所以何姓究竟是否早在东晋初年就已南迁入闽,迄今尚无法确定。
后来居上的何姓,在历史上的知名人物也不少,像东汉的大学者何休,就是历来备受敬仰的人物。何休的成就,是在六经的精辟研究上,他对于六经的造诣,当时的学者无人能及。他的著作,有《春秋公羊解诂》、《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等。据说,他晚年辞官不做,在北新城兴盖大批讲舍,聚生徒数百人,朝夕勤讲,使得一时教化大行。一二千年前,像这样大规模的聚徒教学的人,恐怕屈指可数。
贺姓是个年轻姓氏
在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当中,贺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姓氏
。他们得姓于东汉的安帝年间,算起来虽然只有1800多年的历史,自然
也不会跟我国那些古老的姓氏一样,是“以国为氏”或“因地命姓”。
那么他们的姓氏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关于这个问题,《通志氏族略》上
提供了十分详尽的答案说:“贺氏,即庆氏也,姜姓,齐恒公之支庶也
;汉时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另外,《姓氏考略》也指出:“后汉庆
纯,避安帝父孝德皇帝讳改为贺氏,望出会稽、河南”;《姓纂》则记
载说:“齐公族庆公之后。”
从以上这些考据资料,对于贺氏的来龙去脉,就一目了然了——贺
姓是从庆氏改过来的,改姓的缘故,是为了避帝王的名讳。而庆氏,原
来是周朝齐国的公族,是曾经称霸春秋的齐桓公的后代,而齐国的始祖
又是那位辅佐文王定天下有大功的姜子牙,则后世的贺姓人士,自然也
是姜太公的后裔了。
实际上,贺姓的渊源,尚不仅止于姜太公,还可以进一步追溯到比
黄帝更早的神农氏,因为姜太公是神农氏的后代,神农氏居于姜水,他
的后裔就以姜为姓,而《左传》上也说:“炎帝神农氏,姜姓之祖。”
象这样一步步地推溯上去,则贺氏的历史怎会年轻?他们不但不年轻,
而且悠久古老得很呢!
贺氏是东汉时从庆氏改过来的,是齐桓公支庶庆公的后代,那么,
这位贺氏的始祖庆公,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关于庆公这个人,相信只
要是读过《史记》的人士,必然都知道指的是春秋时代的大夫庆封,因
为在当时的齐国,庆封曾经是一位翻云覆雨的重要人物。
至于那位头一个把自己的姓氏改为“贺”的庆纯,根据史载,是东
汉安帝时的侍中,他既然在朝为官,就不得不对皇室的名号有所避讳,
而把自己原来的姓氏改掉了。这位贺纯也是当时十分有名望的人物,他
博极群书,曾经屡次向朝廷奏请数十事,多被接纳,后来并做到江夏太
守。
洪氏系承三支 共工宏氏弘氏
洪氏,源远流长,他们的来处可以远远地追溯到上古时期神气万分的“共工氏”。然后由共工氏而共氏,由共氏而洪氏。数千年的家世源流,源源本本,清楚明白。
关于这个问题,《姓纂》一书说明得最为明确。该书是这样说的:“共工氏之后,本姓共氏,因避仇改为洪氏。”
省略为一个共字
由此可见,上古时期神采飞扬的共工氏,于4200年前被虞舜流放到幽州以后,曾经把自己家族的姓氏省略为一个共字,后来,又为了避仇,才在原来姓氏的旁边加上三点水,子孙世代相传,终于形成了一个十分著名的姓氏。
隋、唐以后洪氏称盛于皖、赣一带。南北朝时由于五胡乱华而导致的民族大迁移,把过去繁衍于北方的洪氏带到了南方,固然是一个最大的因素。唐明皇时江西豫章(即南昌)宏氏的改姓为洪,应该也有很大的关系。《姓氏考略》上记载说:“豫章宏氏,避唐明皇讳改为洪。”一方面指出了洪氏家族的阵容扩大,另一方面也为江西的多洪氏,作了注脚。
另外,于唐德宗前后,现在江苏的武进一带,也出现了第三支以洪为姓的家族,那便是《姓纂》上记载的:“毗陵监察御史洪察,常州人,本姓弘也,避孝敬讳改姓洪氏,生子兴,起居舍人,生经纶,谏议大夫。”
三支‘人马’组合而成
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知道洪氏是由三支“人马”组合而成的——第一支源远流长,是传自好几千年以前的共工氏;第二支是唐明皇时改自江西南昌的宏氏;第三支则于唐德宗时分自江苏武进的弘氏。这项资料,当可作为洪氏人士探寻本身来龙去脉的线索。
分别来自三个不同方面的洪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便是他们长久以来,都是活跃于南方各地。北方的洪氏,虽然不是完全没有,但比较少见。
在历史上,洪氏的才华洋溢,杰出的人物不绝于历代的史书,其中,除了道光年间几乎以太平军倾覆了满清的洪秀全以外,宋朝时安徽宣城的洪皓,大概是人们所最熟悉的洪姓历史人物了。
洪皓,被后人比喻为“汉之苏武”,是一位以忠贞事迹照耀千古的不朽人物。根据《宋史》的记载,他少负奇节,有经略四方之志,在宋徽宗的宣和年间出任宁海簿摄令事,便已表现杰出。到了宋高宗南迁,他奉诏出使金国,被金人所拘留,强迫他出仕刘豫,却被他以一番“万里衔命不得奉两宫南归,恨力不能磔逆豫,忍事之耶?愿就鼎镬”的大义凛然的话,严予拒绝。后来,他被流放于冷山15年,艰苦备尝,却始终持节不变,所以赢得“汉之苏武”的美誉,千秋万世受人景仰。
侯氏遍布北方 传自姬姓后裔
根据考证,侯氏发源于3000年前由周文王的后裔所传的晋国。历来有关的古籍都纪载得清清楚楚。譬如,《姓纂》指出:“晋候缗之后适他国,以侯为氏,郑有侯宜多,侯多羽,鲁有侯叔下,侯妃,齐有侯朝,魏有侯嬴”;《唐书宰相世系表》也指出:“出自姬姓”。
从以上的文献,可以对侯氏的来龙去脉,获得两点认识。第一,他们是甫一出现便遍布于北方各地的,而且这个家族的人材辈出,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声誉卓著;第二,他们是直接传自黄帝轩辕氏的姬姓后裔,因为3000年前始建的晋国,是传自周成王的小弟唐叔虞,而侯氏是出身于晋国的公族,当然也是名正言顺最为光彩的黄帝子孙了。
正统黄帝子孙 
不过,过去的众多姓氏学者之中,也有人把侯氏的历史,推溯得更为久远。像《姓氏考略》一书就指出:“一云,出自姒姓,夏后氏之裔封于侯,子孙以为氏。”
姒姓,是古时候的几个基本姓氏之一,代表源自夏禹的庞大家族。根据史载,夏禹是上古颛顼帝高阳氏之孙,颛顼又是黄帝的孙子,则侯氏不管是出于夏代,或始见于周代,其为正统的黄帝子孙,却是毫无疑问的。如照系出史皇氏,仓帝史皇姬名冈,字颉,后为侯氏的说法。那侯姓的来源真是非常久远了。
发源于山西的侯氏,虽然很快便遍布北方各地,但是到了秦、汉天下一统之后,却在现在的河北中、西部一带,繁衍得最为旺盛,也表现得最为优异。因此,长久以来的侯姓人家都世代沿袭着“上谷”的堂号,因为现在河北的中部和西部之地,汉朝时正是上谷郡的所在地呢。
有汉一代,上谷侯氏的表现,的确是可圈可点的。楚、汉相争时的侯公,汉成帝时的侯芮,王莽篡汉时的侯刚,以及东汉初年的侯霸,可以说无一不是历史上响当当的名字。
魏、晋以迄于南北朝这段时期,对于侯氏家族而言,是相当重要的。一方面,他们有许多新的生力军加入,使整个家族自此庞大不少;另一方面,他们出了好几位在当时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使侯氏的名气越来越是响亮。
侯氏家族的庞大,详见于《路史》所记载的是“魏、侯奴氏、渴侯氏、古引氏、俟伏侯氏,并改为侯氏”。换言之,当时加入侯氏家族的生力军,至少也有四支。另外,依照《通志氏族》中,也有一支世居库斛真水的部落,于随魏南迁之后改姓了三个字的复姓“侯莫陈氏”。这三个字的复姓,现在根本已经看不到了。所以有很多学者判断,这是由于他们的后裔日渐被汉族同化之后,把自己的姓氏省略为单姓的侯氏的缘故。
由此看来,南北朝时加入侯氏家族阵容的外来血统,又不仅仅只有《路史》上所列举的四支了。侯氏,真可以说是一个集英聚锐的庞大家族。
胡氏后来居上 子孙满门书香
胡姓的最早来源,根据《姓纂》的考证,是这样的:“帝舜之后胡公封陈,子孙以谥为姓。”换言之,胡姓也跟陈姓一样,是上古圣君虞舜的妫姓后裔,他们的始祖,都可以追溯到3100年前被周武王封为陈侯的胡公满,血脉完全相同,只是一个以封邑的地名为氏,一个以老祖宗的谥号为姓罢了。
在早期历史上,胡姓的表现似乎比不上他们谊属兄弟的陈、田等姓,除了春秋时期有过一位以大义化解蒲邑之危的名士胡衍之外,名登史册的胡姓人物,并不多见。
秦汉天下一统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胡氏“后来居上”,表现得出色极了,就以汉朝的胡安和胡烈来说,他们的事迹,便足以光耀后人——胡安,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曾经在白鹿山聚徒授经,司马相如便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胡烈,则是一位出了名的好官,他在担任襄阳守的时候,筑堤灌园,曾被老百姓歌颂为“譬春之阳,如冬之日。”
以“光芒毕露”四个字来形容胡氏在宋朝300多年间的杰出表现,应该是最为恰当不过的了。这段时间,胡氏的才华横溢,满门书香,胡安国、胡瑗、胡三省等人,无一不是功在传统文化,名垂千秋万世的了不起学者。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宋朝在王安石施行新法的时候,曾经废弃先秦时期最为精辟的智慧结晶《春秋三传》,将之摒诸学宫的大门之外。其后,要不是有胡安国的矢志“抢救”,则今日呈现在后人面前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就很可能两样了。胡安国“抢救”了《春秋三传》,对于整个中华文化而言,真可以说是功高五岳,难怪他身后会被从祀于孔子庙,千秋万世供人瞻仰。
华姓系承华督 源起商丘武陵
关于华姓,有两个来源,一支出自夏禹的姒姓,一支则出自殷汤的子姓,似乎两者之间有所不同。
实际上,华姓虽然分别来自姒姓与子姓,但殊途同归,他们的祖先仍然是同一个人--4400多年以前的颛顼帝高阳氏。子姓,是颛顼的儿子契所建立的姓氏;姒姓,则是颛顼的孙子夏禹的后代所建立的姓氏。他们统统都是颛顼的后代,只是得姓的先后与途径有所不同罢了。
根据以上的分析,华姓人的始祖是可以远溯到黄帝轩辕氏的,因为颛顼正是黄帝的孙子。
源自姒姓的华姓,早在夏朝的第四个天子仲康之时,便已出现,当时,距离现在约为4100多年以前。这是根据《姓氏考略》的说法。
《姓氏考略》上说:“夏仲康封观于西岳,曰华氏。”换句话说,由于仲康在西岳封观,所谓西岳指的就是陕西境内的华山,所以仲康的子孙自就此以华为姓,而世代沿用下来。不过,也有人怀疑当时的华山是否已有西岳的封号,所以认为,是华氏之得姓在前,华山之得名则在后。究竟是谁在前谁在后,姑且不管,华姓与华山之有一段渊源,倒是没有人否认的。
源自子姓的一支华姓,则比较有具体的资料可考:《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面说:“宋戴公子考父说食采于华,因氏焉,华督、华元、华定、华亥,并为宋卿。”
这么说来,这一支华姓是因地得姓,而且他们在春秋时代的宋国还是一个显赫的家族,子孙历代都是宋国的公卿。这位正考父的儿子华督,就曾经害死孔子的祖先孔父嘉,逼得孔氏迁往鲁国的那个人。
华姓是出自3000年前的宋国,已经是多年来的不争之论,不过,究竟是哪一个人开始以华为姓,却曾有过不同的看法,《古今姓氏书辨证》就认为正考父的儿子华督,才是第一个以华为姓的人。该书的看法是这样的:“出自子姓,宋戴公孙督,字华父,相宋公,因自立为华氏。”这种说法,当然也有可资采信之处。
华姓的发源地宋国,是周武王封给商纣的后代微子,以奉汤祀的地方,殷汤是子姓,正考父和华督都是汤的后代,华姓自然也是源自子姓了。当时的宋国,大致拥有现在河南省商丘县以东,到江苏省铜山县以西的一片地方,因此华姓人的最早发源之处,应该也在这儿,后来才逐渐繁衍到其他的地方。
一提起姓华的人,相信一般人必然会头一个想起三国时的神医华佗,不但使所有华姓人士感到骄傲,更是全体中国人之光,因为,早在1800年以前,他就懂得“破腹背、湔肠胃”的现代外科手术,现在医学虽然不如外国,但由于曾经有一位华佗,倒也可以为中国在医学方面的才华,提出有力的证明。
至于曾经被管宁“割席绝交”的华歆,虽然在三国末期的曹魏时期曾经赫赫不可一世,曹丕篡汉,实际上是出自他的计谋,历来被骂为千古之罪人,所以华歆的名气虽大,却是华姓人的害群之马,华姓后人都不屑于提起他。
黄国遭楚灭亡 子孙以国为姓
关于黄氏的得姓渊源,历来的考证十分详尽,譬如《姓纂》上指出:“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为楚所灭,以国为氏”。《诸暨孝义黄氏族谱》的序文上也更详细地记述说:“黄为嬴姓十四氏之一,出于陆终氏,后受封于黄,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犹有黄国故城,黄既为楚所并,子孙散之四方,以国为氏。”
从以上的记载看来,陆终的这一支子孙,在三千年前周武王取得天下之时,曾被封于黄国也就是现在河南省潢川县之西的地方,列为当时周天子的诸侯之一。《左传》上所记载的:“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随不会”,指的正是这个黄国。后来,黄国终于被野心勃勃的强国所并,于是子孙四散,开始以国为氏。黄姓,正是这样来的。
另外,根据《黄氏族谱》的记述,则黄氏的姓源有多端,说法不一致。该谱是这样说的:“黄氏出自江夏(今江西弋阳县),或云颛顼曾孙陆终之后,受封于黄;或云伯益赐嬴姓,其后受封于黄;或云一世高公居古岳州,在商大戍时受封于黄。另有一说,十三世石公佐周有功,赐姓为黄,后因散乱,复聚武昌江夏,五十世歇公为楚相,开基于武昌府江夏。”这段记载,虽然对于黄氏姓源的考证不一,但仍不失为一项重要的参考资料。
发源于古时江夏的黄氏,是在唐代之时开始逐渐向全国各地播迁的,关于他们的播迁情形,前引的《黄姓族谱》上有极为详尽的记载:
其先四十三世南陆,居河南光州固始。六十八世珂郎仕晋,徙江西广信府。七十三世志,由和平迁福建邵武。七十七世祖剑,子二,分居晋江。七十九世礼恭,子二,分居莆田。八十八世肃,子四,分居福州,江西,南剑。峭(宋祥符元年进士),妻三,子嫡七,分居宜黄,九江,莆田,邵武,晋江;庶三,分居建宁,汀洲。九十五世久昌,子五,长居邵武;次居南海,支分东莞,崇安;再居剑州,支分龙岩,宁洋;四居清流,支分武平,宁都,抚州;五居建宁,支分福州。九十五世久茂,子五,长分兴化,仙游;次分惠安、安溪;三分晋江、同安;四居永福,支分惠来,揭阳、澄海。九十五世久盛,居汀洲,子三,长移宁化、邵武,支分潮之大埔、饶平;次居永定,支分饶平、平和。同世久美,子四,长居龙溪,浦城;次居太田,支分潮之澄海、揭阳、惠来、霞浦;三居长泰,支分潮之普宁;四居平和支分饶平、诏安、秀岭。同世久书,长居大浦县,次居梅州,支分镇平、平远、兴宁,河源、龙川、长乐,惠来、潮阳、广南。同世久安、久兴,支分嘉应、陆丰。
唐代以后,黄氏的表现更加出色,黄公望、黄庭坚、黄¤(gan)、黄道周,以及黄宗羲等等,都是备受后世景仰的了不起人物。
霍系承叔处
霍姓的来源,根据《姓纂》和《广韵》等书的记载,是这样的:
“周文王第六子叔处之后,今河东有霍邑,是其故都,子孙以国为
氏。”换言之,霍姓中国人是圣君周文王的第6房子孙;他们的始
祖霍叔处,于其兄周武王灭纣得国之后,被封于霍国,与管叔鲜与
蔡叔度共同监督当时被封于宋国的纣王之子武庚。后来周武王逝世
,年幼的成王继位,由周公旦辅政,引起了早期历史上著名的“管
、蔡”之乱,结果,霍叔处也受到连累,被周公降为庶人。不过霍
叔处虽然被降为庶人,不再具有贵族的身分,但是他所始封的霍国
,并没有因此而被灭,仍然继续存在,一直到春秋时代,才被曾经
一度称霸的晋国所并,而成为晋国的一部分。当时霍国的所在地,
根据考证,就在今山西省霍县的西南地方。换言之,这个地方也就
是霍姓中国人的最初发源地。所以霍姓是太原郡。
山西霍氏在我国早期历史上的称盛,从一代名将霍去病一家人
在汉朝的出人头地和飞黄腾达,便一目了然。这一家人,除了霍去
病的赫赫军功之外,霍去病的弟弟霍光,更是被刘家天子图形“麒
麟阁”的一代名臣。兄弟二人,一文一武,出将入相,相得益彰,
使得山西霍氏的声名,天下尽知。
最古老的“姬”姓
在华人的数以千计的姓氏当中,最古老的是“姬”姓。姬姓的族人
可以说是黄帝的嫡系后裔,这个姓氏具有将近5000年的悠久历史。
可是,全世界的华人都自称是“黄帝的子孙”或“炎黄(炎帝与黄
帝)子孙”,他们和姓姬的族人有什么分别呢!“真相”是这样的,在
中华民族繁衍与发展的过程中,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但是黄帝
的子孙很多,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他们分封在各地,多数以地名为姓
氏。
在中国的宗法制度下很注重长子嫡孙,也就是嫡系子孙,黄帝的嫡
系后裔长期以来保持着“姬”姓,其他的非嫡系子孙就不姓“姬”了。
根据《说文》的记载,起初黄帝居住在姬水,因而姓“姬”。
在远古时代,黄帝是轩辕氏部落的首领,他与炎帝都出自少典氏,这两
个部落经过一场坂泉之战(坂泉在今河北涿鹿东南,因此,又称涿鹿之
战),炎帝被打败,合并为炎黄部落。于是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
接着,黄帝领导的炎黄部落又打败了九黎族的首领蚩尤,黄帝率领
的炎黄部落都姓姬,他们是今天的炎黄子孙的远祖,也是姬氏族人的远
祖。
后来,黄帝的家族越来越大了,他的后裔陆续分封在各地,成为其
它的姓氏,构成中华民族的主流。然而黄帝嫡系子孙(长子、长孙……)
世世代代仍旧以姬姓相沿袭,直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父子,仍然继承
着祖传的姬姓,建立了中国最长的王朝,奠定了家庭及宗族之间伦常关
系以及封建制度。
中华 民族姓氏的变动,以先秦时期较多,到了汉代各个姓氏已渐趋
固定。不过,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在唐朝开元年间,有
一位世代居住在长安,官至水部郎中的姬居逊,由于避讳唐明皇的名字,
而改姓周(唐明皇即唐玄宗,姓李,名隆基。“姬”与“基”同音)。
这一来,分散了姬氏家族的力量。
不过,在较早的南北朝时期,本来以周为姓的人,也有改姓姬的,
根据《姓氏考略》记载:“梁(梁朝)周弘正,谄事王 伟,避侯景讳改
姓姬氏,周石珍亦改姓姬氏。”
和许多著名的姓氏一样,姬氏家族也很可能有其它民族的血统加入。
南北朝时,在北魏为桓、穆二帝效劳,征伐有功,官至信义将军,封为
楼顿侯,后来归顺晋朝的姬澹,据说便是当时的鲜卑人。
作为黄帝嫡系子孙的姬氏族人,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以及创
造文明的事业上贡献很大。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公姬旦以及召
公姬■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周公姬旦制定《周礼》,对缔造中
华文明,保持中华民族的素质方面的贡献很大。
如果把改姓周以后的周氏族人包括在内,姬氏族人的杰出人物就数
也数不清了。
简氏系承简伯 望出范阳涿郡
简氏是春秋时代晋国大夫续简伯的后裔,一向以河北的范阳和涿郡为繁衍中心。如果稍加留意,当可发现自己家族的堂名不是“范阳”,就是“涿郡”。
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传自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跟当时的周天子是同姓之国。简氏的始祖既然出身于晋国的公族,追本究源,他们当然也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孙,黄帝的苗裔了。家世源远,可以说是光采无比。
关于简氏的光荣源流,在历来的姓氏古籍上,可以说是证据凿然——《姓纂》指出:“左传晋大夫狐鞠居,食采续邑,因号续简伯,汉有简卿”;《范阳简氏家谱》指出:“晋大夫狐鞠居,食邑于续,谥曰简伯。子孙因以为氏焉。考狐氏之先,出自周武王之子,成王之弟唐叔也”。
另外,马仰溪所考的《简姓世学》则指出:“简姓为春秋时晋大夫续简伯之后,晋与周为姬姓,盖后稷之子孙,而黄帝之苗裔也。其后或在范阳,或在涿郡。”
不过,简氏也跟大多数著名姓氏一样,并非仅仅只有系出春秋时代晋国公族的一支。另外,依照《姓范》的考证,在这个家族的众多子孙之中,也有一小部分是过去从检氏改姓而来的。《姓范》是这样说的:“有检氏避讳改为简氏者。”
检氏,读音与简氏完全相同,其得姓的途径,据清代学者张澍的说法,是“当以检察得姓”,也就是他们的祖先由于曾经担任过“检察”的官,所以才“以官为氏”地姓了检。至于这个姓的改姓为简,则是汉朝时候的事。当时,有一位叫作检明的人,为了避讳而改姓了音同字异的简氏,并且自此世世代代相沿相袭下去,使得简氏家族的声势为之壮大不少。
关于2000多年以来简氏的播迁情形,由于这个家族的兴旺,也已经被考证得清清静楚楚。《简氏祖先考》曰:“在涿郡者,汉时有简卿,其在范阳者,三国时有简雍。及晋统一天下,简氏因离乱南迁,散居南海、靖安、新喻、东管、马平、四川等处。至会益公,宋时南渡,避乱于江西宁化,后游福建南剑州,建宁府。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年)迁上杭。三世祖迁太平里洪源村(先为洪源开基祖)。九世德润,于六至六六年(一二八○年)入赘南靖张家。是为张窖开基祖;子三、二世贵祯,自南靖移居广东,子孙分播朝阳、番禺等县。”
《简氏姓族考》曰:“三国时,简雍为中郎。时天下大乱,家人从之,有在邵阳,有在远安,有在江西新喻,靖安,蜀之巴县。五季后梁时,契丹寇北方,涿州无日不忧兵,其宗有宦游岭外者,乃留焉不归。若黎涌系一山,则自涿州逾河涉江,而先入粤者,后晋割北方十六州贿契丹,而涿在其中,简姓宗族因而至岭外者渐众,分居粤东诸邑。”
从这两项文献,可以知道简氏是在五代之前,就已经逐渐向南播迁的。他们有的直接徙入广东,有的由赣入闽,再分支至广东,后来就在广东繁衍成为一个大的家族。
江氏系承伯益 源起江陵济南
江姓,发源于地势极低,却又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江陵县。《姓纂》记载:“嬴姓,颛顼玄孙伯益之后,爵封于江,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以及《姓谱》所说的:“伯益之裔,封于江陵,子孙以国为氏”等等。
由此可见,江姓的人是颛顼帝的玄孙伯益的后代,由于其始祖被封于江陵,所以当江国于春秋时代被楚国所灭之后,子孙就“以国为氏”而姓了江。而当初江国的所在地江陵,后来并曾被楚国改名为郢都,在早期历史上也是大大有名。
江姓的来龙去脉,可以从大约3000年前周代的江国,一直推溯到伯益,甚至更早的颛顼帝和黄帝,他们的家世背景,真可以说是既悠久又荣彩,令人羡慕。
在历史上,著有声誉的江姓名人相当不少,除了汉代以及南北朝时期的江公、江翁、江革、江淹、江夷、江总等人之外,在前清的300年间,像康熙年间精研心经及三礼之学,又长于步算钟律声韵,著有《古韵标准》等书的江永。嘉庆年间精于《尚书》及《小学》,有所论列辄为前人所未及的江声;博学通经史,所纂《国朝汉学师承记》,使两汉儒林家法之承授,以及清代经学之源流厘然可考的江藩;以及光绪年间出任湖南学政,与梁启超创设“时务学堂”于长沙,以取士多一时英俊而见称的江标等等,都可以说是功用传统学术的大学者。
姜氏系承吕尚 源起岐水天水
中国人一向自命为“炎黄子孙”——“黄”就是黄帝,“炎”指的则是炎帝神农氏。神农氏被列为历史最古远的“三皇”之一,所以算起来炎帝的年代该早于黄帝。
姓姜的人,正是炎帝神农氏的后代。《姓纂》上面记载说:“炎帝生于姜水,因氏焉,生太公,封齐,为田和所灭,子孙分散,后为姜氏,因天水上廛县,汉初以豪族徙关中,遂居天水。”
由此看来,姜姓是由于炎帝的出生地而得姓的。姜水,根据《水经渭水注》的解释,是“岐水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也就是岐水的一部分称为姜水。至于岐水,则在今陕西省的岐山县西面。换句话说,几千年前炎帝是出生在这里,以后姓姜的人也发源在这里。
神农氏对中华民族的另一项卓越贡献,是他的尝百草以疗疾病,以及立市邽以通财货。换言之,早期的社会经济制度和医药之学,已经在他的手里塑立了最初的形态。拥有这样一位先知先觉的了不起祖先,姜姓的人真是比谁都要来得神气些。
实际上,神农氏的后代是组成中华民族的主要份子,所以当然不仅只姓姜的这一支,譬如《韵会》上记载说:“神农居姜水以为姓,其后为齐、甫、申、吕、纪、许、向、芮。”然而,姜姓为神农之嫡裔,却是历来民间所普遍采认的看法。所以,不管神农氏的时代有多么遥远,对于他的传说是怎样的缺少可靠的证据,姓姜的人,还是以这位光彩的始祖而自豪自傲。
春秋时代的齐国,被称为五霸之一,曾经威风不可一世,而齐国的创立者,就是神农氏的后裔姜太公。
提到姜太公,固然大家耳熟能详,但是,关于他究竟是姓姜还是姓吕,却常常叫人搞不清楚。其实这位辅佐周室得天下有大功的姜太公,由于从先人吕侯治四岳有功,被封于吕,所以他也从封姓,叫做吕尚,子牙则是他的字。《古史考》的说法是这样的:“吕尚,姓姜名牙,掌四岳有功,封之于吕,子孙从封姓。”
姜子牙以下,历史上的姜姓杰出人物,也相当不少,譬如,汉桓帝时的高士姜肱,及其弟仲海、季江,就曾为后世塑立了许多好榜样。
三国时代蜀汉的姜维,更是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他是诸葛亮死后,继续辅佐后主的大臣,虽然屡次伐魏无功,但他的大名,已为后人所熟知。
宋代的“白石道人”姜夔,名气更大。他满腹经纶,诗词音律俱佳,在当时应该是前程未可限量。可是,当时正是秦桧当权,姜夔唾弃秦桧的为人,干脆隐居不仕,朝夕与白石洞天为邻,结果著作等身,他的名字也一样的永垂千古。
蒋氏系承伯龄 望出河南蒋乡
《姓纂》:“周公第三子伯龄封蒋,好孙氏焉。国在汝南期思县,宋改为乐安。”
《左传》:“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由此可见,蒋姓的始祖,是周公的第三个儿子伯龄,他被封在蒋地,后来子孙也按照当时的习惯,拿封地的名称做为家族的姓氏,而千百年绵延不断地繁衍下来。当时的蒋地,现在的位置大致就是河南省固始县西北的蒋乡。
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姓,往往无法避免被人冒用的命运,蒋姓的人,在这方面远比他姓单纯;因为在历代史籍中,还没有发现过蒋姓被外族人冒用的纪录,这说明了天下蒋姓都具有相同的血统,都是3000年前周公的后代!姓蒋的人,真是光荣之至。
蒋诩是西汉末年的 州刺史,以廉直著名。王莽居摄,不肯委身事贼,于是以病免官归乡里,足不出户,以沉默表示了对新莽的反对。据说,蒋诩退隐之后,曾在舍前的竹下开三径,平时闭门谢客,轻易不肯见人,只有老朋友求仲和羊仲,才会被他接纳。既忠义又高逸,蒋氏有这样的一位远祖,是十分值得自傲自豪的。
金姓系承少昊 望出江苏彭城
金,是光辉灿烂人人珍爱的东西,而有“金”这个姓氏,正跟这个宝贝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
金姓,来源很多,但最主要的两支:源出少昊金天氏的一支,和源出匈奴休屠王子金日石单的一支,他们的得姓,却都跟金子有关系。
少昊,是黄帝的儿子,也是黄帝的继承人,曾经在位84年,建都于曲阜。据传,他是黄帝和螺祖所生的儿子,最先以金德王,订立了后世重视金子的制度,所以他又有金天氏的称号,他有一支子孙,后来也就以金为姓,世代沿用至今。这一支具有黄帝血统的金姓,后来自山东曲阜的老家逐渐向南繁衍,并且成为彭城的望族。彭城,就是现在江苏的徐州。
源自匈奴的一支金姓,得姓则晚得多。这一支金姓的始祖金日石单。本来是匈奴休屠王子的儿子,汉武帝初年,归顺于汉室,曾经侍帝数年,从未发生过失,所以甚受汉武帝的重视,武帝临死前,并且与霍光同受遗诏辅政,是功在汉室的辅国大臣。至于他的得姓,则是由于他曾铸作金人以祭天,所以黄帝就赐他姓金,从此他的子孙也统统姓了金。这一支金姓,后来是京兆一带,就是现在长安的望族。
以上这两支最主要的金姓,其最初得姓都跟金子有关,可见得所有的姓氏,都是渊源可考,而不是随随便便就有了的。这两支金姓的姓源,是见诸《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载的:“《姓纂》:彭城,少昊金天氏之后;见《风俗通》,京兆,汉木宅侯金日石单,匈奴休屠王子。”
此外,根据《姓氏考略》的考证,有关金姓,最少还有另外的四种来源。该书指出:“苻秦时羌酋有金姓,见前秦录。又,唐时新罗国王姓金,见《唐书》。又,吴越避钱嫌名改刘为金,见吴越备史。元金履祥,其先本刘氏,亦改金氏,见《元史儒学传》。”
由此可见,在历史上,曾经有许多被汉族所同化外族,后来都以金为姓。同时,还曾经两度有姓刘的人,由于各种外在因素,都改姓为金。这么一来,关于金姓姓源的头绪即如此之多,现在姓金的人士想要追溯自己的真正来处,恐怕就很不容易了。
历史上,姓金的名人也少,明代末年的金圣叹,更是经常被文人挂在口头上的一位奇才。他本来姓张名采,后来才改姓为金。据传,他为人狂傲而有奇气,博览多通,所作的文章更雅俗共赏。金圣叹最杰出的成就是他对于《水浒传》、《三国志演义》、以及《西厢记》等书的评论。据说,他对于这些名著的评论,立异标新,回出意表,被后世传诵不断。后来,在满清顺治年间,他以哭庙案坐斩,根据《柳南随笔》的记述,他在临死以前曾大叹:“绝头,至痛也;籍家,至惨也;而圣叹以不意得之,大奇!”并且一笑而受刑。像这样洒脱而透彻的话,恐怕也只有他这样的奇才,才能脱口而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