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天佑儿童医院:大象无形——天人合一( 二)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0:58:28

 

文化必须有思想,没有思想的文化是没有头颅的。因此,每种文化的产生,都要有它强大的思想在支撑才可以长久。而思想是看不见的,都是要透过文化现象来探讨。

易学,是天人之学。“天人合一”的易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这种思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长期以来浸入血脉、成为主流,以至于整个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对易学都是非常有感情的。

   

“天人合一”,最早形成文字提出来的是庄子。后来到了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里将“天人合一”的思想汇总成为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建构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这种思想对整个后世的影响很大。

 

 

简要举例来说:

1、对史学的影响。司马迁是董仲舒的学生,那么《史记》中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这句著名的话,其思想内涵是来自于“天人相应”的思想。

2、对文学的影响。苏东坡在他的《水调歌头》写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就是天人相应的直接体现。同时也说明,这种思想一直在他的精神当中贯穿着。

此外,司马迁还记载:“天尚不全”。汉代的人最讲究“天人相应”,因此汉人在建房的时候屋顶故意要少铺三块瓦。这是他们建立在这种“天人合一”思想之下所产生的行为,也是社会现象。

3、对人格的影响。近代的曾国藩,将他的书斋命名为“求阙斋”。他认为天尚有虚亏,地不满东南,天地都这样,人怎么能全呢?缺,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他说,花一旦盛开马上就谢了,月一旦圆了,马上就要亏缺。因此,他认为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花看半开,教我们凡事留有余地。宽严相济,一半清醒一半醉。

4、对艺术思想的影响

《易经》中的许多卦,也富有美学的启发,对于后来艺术思想的发展很有影响。如:六朝的刘勰就从《易经》中获得了美学思想的启发,在《文心雕龙·情采篇》说:“是以衣锦襞衣,恶文太章,贲象穷白,贵乎反本。”又《征圣篇》说:“文章昭晰以象“离”。其中,“贲”和“离”都是《易经》中的卦名。

5、对哲学思想的影响

北宋五子的张载,著有《张子全书》,内有《西铭》、《正蒙》等。他在书中进一步阐述“阴阳就是气”和“天人合一”理论。他还是《四库全书》中记载的最早提及《葬书》中“风水”概念的人。他的横渠四句至今仍荡气回肠,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风向标。

朱熹是理学的大家,也因治易而名重后世。他的《周易本义》为科举必考之书。

6、对医学的影响:医易同源;

7、对科技的影响:张衡地动仪;

等等,不一而足,已经渗入到了各个领域中,并起到了引领作用。

历史上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因为下面要具体讲关于“象”的问题,我们在这里只作个简介。

 

易学的核心应用最高境界称之为“善为易者不占”(《荀子·大略》),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是来自于孔子,孔子说:“不占而已矣”(《论语·子路》),意思是说不用推算就知道了问题的答案了。那么,不用算是通过什么操作方式来获得结论的呢?就是通过“象”。这种“象”,并不是纸面上所看到的一个平面图像,后面我会具体谈到这个问题。

“善为易者不占”,就是说懂得了意义的机理之后,我不需要用一种直观的操作模式来推断一个事情的结果。只要了解这种“象”的结构就直接能判定这个结果,而不需要技术上的操作,它是通过“天人相应”而来的!

 

而问题到这里就变得玄妙了——“天人相应”的“相应”如何产生呢?

《易传》说:“天地感而生万物”,天人之所以能相应,依靠的完全是一个“感”字来实现!天地相感而后动,感而有情,情动了,才能进一步发展、交往、熟悉,这就是“感而生”!

“感”的结果就是能让人在激情当中找到内心当中相对确定的东西。

例如,在《易经》里,有一卦是“泽山咸卦”,上卦为“泽”是兑( )卦,在人物方面代表年轻的女子,即少女;下卦为“山”是艮( )卦,在人物方面所代表的是年轻男子,即少男。这个少女和少男综合在一起所组成的“咸”卦——喻指年轻男子和女子在一起两情相悦,谈朋友,生情。可见,古人所认知到的“情”的产生就是由“相感”而来的!    

咸卦的爻辞和彖辞内容很多都跟这个“感”有关。

无“感”不足以动,动而有变,变而有化,化而有果。“感”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