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警支队上班时间:齐城伟:归,不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36:24
有朋友是研究行为遗传学的,有一次来东京时酒桌上说:人的晕车晕船、梦游磨牙等行为都具有某种遗传性。我接上话茬、半开玩笑半当真地问:那我这背井离乡、浪迹天涯十几年的行为是否具有某种遗传?朋友笑起来、一口清酒下肚后不紧不慢地回答:您这是属于基因突变!众人不禁喷饭,前仰后合,这个遗传学问题也就在觥筹交错中不了了之了。

    一个人远离故土、飘洋过海到异国他乡求学、工作、过生活,当初必定都怀揣一个宝物---美好吉祥如护身符般,这就是“希望”。不知道这个“希望”是否属于天性中的遗传?反正我隐约觉得人离开家乡这件事跟祖辈、父辈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关。比方说:

    很多年前、老家河北昌黎时逢大旱,我爷爷举全家十几口老小逃荒谋生,投奔东北突泉县(今属内蒙)的远房亲戚。我在地图上简单比划了一下:好家伙!少说也有1000公里,离老家够远的!

    后来我父亲离开突泉去参军,转业后又从北京一路南下,最终落户江苏南京。这样从突泉到南京,又相隔2000公里,离家翻倍了;

    到了我这里,离开南京到日本东京,直线距离不下2500公里。

    细细算来,倒总结出这么几条规律:

    1•离家越来越远。从1000公里到2000公里再到2500公里,呈递增趋势;

    2•跨度越来越大。爷爷当年往北过长城;父亲则自北往南过了黄河与长江;我倒好,一跨就一条海、来到这塞外之地;

    3•每人都要有一关。爷爷经过山海关,我父走过南京下关,我也有一关:海关;

    4•都是离家不归的主。爷爷豁达,尝言:何处落地不生根,哪块黄土不埋人;父亲开朗,常唱:哪里艰苦哪里去,哪里需要哪安家;我就差多了,不过也还算得上乐天知命、随遇而安。

    可能是祖父辈的这些“遗传”吧,归与不归的问题在我离开家门时,心中早有定论。所以包括后来要不要加入外国国籍时,有朋友也来问:入,还是不入?我也很干脆:入之有方则入,否则不入。又问:何谓“入之有方”?我说:能够“换汤不换药”即是有方;若换汤又换药,即是无方。朋友急了:你们南方人怎么都是这么弯弯绕?!我于是直言相送:不入,做你堂堂的中国人;入,你还是堂堂的中国魂!朋友当下释然:大好一剂“换汤不换药”!

    从小到大,从学校再到社会,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做选择题。在学校做还比较容易,答案往往现成、有时死记硬背也管用。经过多次的反复练习,选择题已成为考试中最开头、最好做的那部分,我们对做选择题也越来越有信心。

    可是曾几何时,离开校园、踏上社会之后,却逐渐对人生、事业、生活的选择变得优柔寡断、患得患失起来。原因无他:现成的答案没了。出题的是自己、解题的也是自己,却没有个标准答案可循。换句话说:怎么选那是你的自由,只是这种自由的代价常常后果很严重:一个选择,就是一个无法回头的人生!有这样大的风险,当考虑归与不归的问题时,实在可以说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了。

    古人也曾有过这种困惑与无奈,解题的风格作略也是大为不同。比如莎士比亚时代的哈姆雷特王子就属于忧郁型、先问后答类:

    “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

    最后他选择了死亡,在他来说那是唯一的人生选择,在我们看来应可以有更好的选择,所以愈加扼腕痛惜。

    同样是情感问题的选择,到了中国藏地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这里就要洒脱多了:既缠绵悱恻,又智慧透脱,当属于浪漫型、自问自答类: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我们以史为鉴,对于归与不归,可以少些哈姆雷特般的悲壮,不妨多一些仓央嘉措式的洒脱。归也好,不归也好,心中思量计较的无非就是些:美好前程啦、幸福家庭啦、或者名望地位、财富权势之类,最好是应有尽有、全部拥有。可是自古以来鱼与熊掌就不可兼得,这个道理虽早已知道,为何事到临头又忘得干干净净了呢?

    生鱼片好吃却带腥,脾胃虚弱者不宜;熊掌大补却聚热,青壮年人忌食。归,如入渊捕鱼;不归,似森林狩猎,都不是轻松闲适的活,各有各的好处,也自有自的难处。若要我说,学捕鱼的不必在林子里下功夫狩猎,常钻老林的也不必临渊羡鱼、折腾闹心。不妨这么合计一下:

    1•先秤一秤自己的能耐究竟有几斤几两,这是最重要的。所谓第三只眼睛看自己,客观严格地审视自我好处多多,免得掺杂过多的水分;

    2•斤两够了还不行,还要进一步观察天时地利与人和,这些都与幸福感、成就感密切相连的;

    3•最后一点是做好备忘录:把自己最终决定归或不归的理由、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纪录下来,这叫不忘初心,也是对治后悔症的良药。

    比如:当初决定回国的理由是为了成就事业,报效国家。很好,写下来。那么日后果然功成名就,但出现一点不足:娶妻生子耽误了,至今仍孑然一身,于是不免后悔当初的归。这时候就把当年的备忘录拿出来,白纸黑字这么一对照:噢、当年回国的时候并没有这些儿女情长,所以才成就了一番事业,这就是自己的人生,本该如此。这样想来,也就不会怨天尤人了。以此类推。

    所以,归与不归看起来是地理方位的选择,其实还是我们内心对幸福的一种追求和诠释,希望地上的生活能如天堂般精彩美妙。但能否对自己的人生感到心满意足,则纯粹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事,而外在的荣耀、权势、地位、成就等,到了这里、也只能看作是幸福的一种点缀装饰而已了吧?

    所以圣经中会有这样的提醒:天国就在你们的心里!佛经中也反复强调: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归,取决于心;不归,亦取决于心。怎一个“心”字了得!

    心,有归? 心,无归? 心,当归? 心,未归?

    各位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