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乐华城88温泉乐园:没有围墙的学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6 01:45:41
徐富敏
《 人民日报 》( 2011年03月26日   08 版)
家住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邢台县浆水村农民常海路怎么都没有想到,已届不惑之年的他竟然成了邢台农业学校林果专业的正式在校学生,而且课堂就设在他家的苹果地里,和常海路一样幸运的还有浆水村70位村民。
2010年1月18日,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党支部、村委会代表全村169户619名村民,怀着对党的富民政策的感恩之情和对邢台农业学校的感激之情,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写了一封感谢信,1月31日,刘延东在感谢信上作出重要批示:“河北省‘送教下乡’的做法很好。职业教育就是要面向基层,面向企业、农村,适应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服务,才能体现价值,才能更有作为。”3月3日,报春的大雁飞过冀南的田野,山青了,树绿了,花开了,江水哗哗的响声变得格外清脆。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向媒体宣布:河北(邢台)的改革模式开启了全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路,“这就是我们今天改革的方向。”
邢台农校, 一个并不熟悉的校名,进入亿万中国人的视野。
“送教下乡”,一场声势浩大的壮举,把全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凝成一体。
没有路,脚踏实地走向前
多年前,关林柏在邢台电厂担任团委书记时,就多次深入到邢台县深山区扶贫解困。当上邢台农业学校校长之后,他更加强调开门办学,在服务“三农”,推广农技的社会实践中,他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农民占多数、农村占大头、农业占重要地位的邢台市,没有农民的知识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一句空话。农民素质提高得快慢,决定着农业现代化的快慢。只有加快速度,把农村党员培养成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型农民,才能带动更多的农民学文化、学科技、学管理,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进而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夜深了,田野静悄悄的,只有不远处溪流的淙淙声,打破了四周的寂静。烟头的红光一闪一闪,关林柏蹲在那里一动不动,如一块山岩,只听见风吹衣襟的猎猎声。他又想起在清河县担任副县长时,组织招商引资代表团到美国、荷兰考察中发现,美国农民人均种植5000亩土地,中国农民人均种植7亩土地;荷兰80%的农民都受过农业职业教育,而中国7000名农民中才有1名技术员……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啊!
为什么就不能为离不开家门的农民办学,尽快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让他们多得实惠、增产增收?为什么就不能变学生进城上学为学校送教下乡,创办没有围墙的学校呢?
教育要公平,农民要富裕,就必须尽快实施送教下乡。这是几代中国农民孜孜以求的夙愿,更是历史和时代赋予当代农校人的神圣使命。
很快,他的大胆设想,在全校上下取得共识。然而,要把学校办到农民家门口,事关教育部门、组织部门、农村工作部门,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开展送教下乡,这教学试点怎么选?适合农民的新教材怎么编?还有如何组织农民参加考试?如何给农民发放中职毕业证书?更重要的是,这中职毕业证书上级主管部门,特别是教育部能认可吗?一连串问题,好像一座座大山向他压来。但他没有动摇,没有惧怕。只要是他看准的事情,九头牛去拉也无济于事。
为了能尽快征得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关林柏和一班人深入到全市21个县市区调研摸底。这天,他们来到太行深处的邢台县浆水村,村民常海路拉住关林柏的手,双眼噙着泪花:“俺家里有50多亩苹果树,去年刚挂果,一年四季忙得不行,果树常闹毛病,虽然有时学校的老师也到村里来讲课,但讲完就走,讲的知识也不系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等到老师下次来,果树的病造成的损失已无可挽回,俺希望老师不走,但老师在学校还有课,只能抽空来;俺想去学校系统学一学林果知识,但又实在太忙,走不开。要是能在村里一边忙果园里的事,一边又能系统学习林果知识,那就好了!”
接着,关林柏他们又走进广宗县葫芦村,当地的村民心疼地说:“俺村原来种番茄的很多,但由于严重的筋腐病危害,现在种番茄的已经很少了……”
关林柏一班人流泪了。
夜半更深,办公室里的白炽灯却迟迟难灭,他正在起草一个关于实施送教下乡工作的可行性报告。经过深思熟虑,他们形成了这样一个构想:送教下乡招收对象为初、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专业户、复转军人和返乡农民等。培养形式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工学交替,并适当延长修业年限。采取集中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农闲时间集中上课,农忙时间兼顾学习和工作。课程设计以模块为主,以技能训练为主,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侧重学习当地产业发展急需的知识和技能。授课形式上,把专业课堂搬到乡镇和农场、养殖场,方便学员上学,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为尽快征得上级领导的支持,关林柏和一班人跑市委市政府、省教育厅,2009年7月,由河北省教育厅职成教处王处长带队,直奔教育部进行汇报。
职成教司张副巡视员拧着眉头,紧闭嘴唇,额上显出深深的皱纹,在悉心听取汇报后提出异议:“‘送教下乡’是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创新,但是课程设置仍需按教育部中职教育教学大纲进行,文化课中数学、化学、英语不能少,必须保证。”
这无疑是横在邢台农业学校面前的一道“长江天堑”。王处长慷慨陈词,力呈农民的适应能力和文化基础,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打动了对方。张巡视员最后说:“同意你们学校开展‘送教下乡’试点工作,文化课中的数学、化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可以结合农村实际,通俗易懂。”
汇报结束后,王处长当机立断:“兵分两路,一路由校长关林柏负责,立即组织邢台农业学校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按照教育部中职教育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结合农村实际,尽量将教材编得通俗易懂。如数学教材,可讲田地丈量;化学教材,可讲农药配比等;一路由我负责,立即向省教育厅汇报。”
很快,河北省委组织部、农村工作办公室、省教育厅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送教下乡”加快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意见》。
梦想照进现实
党的温暖,政府的支持,立即给邢台大地吹来了一缕缕和煦的绿风。邢台农业学校开始在首批17个教学试点组织招生报名。
“给我报个名。”“给我……”“给我……”
人们争先恐后,潮水似的涌来,把个临时招生教学试点办公桌围得水泄不通。
在邢台农业学校首批教学试点之一的隆尧县牛家桥乡,按规定只招两个果林班100名学生,前来报名的就达800多名农民。在邢台农业学校另一个首批教学试点之一的威县高公庄乡,按规定也只招两个蔬菜班100名学生,而前来报名的超过900名农民。
接着,关林柏和一班人又从邢台农业学校选拔了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并从科研单位、技术部门、生产第一线聘请本地化、专业化、技能化的教师。同时,为满足教学,农校还投资30多万元购置60台迷你型计算机、10台笔记本电脑和5台投影仪,装配两台流动教学车;为确保教学质量,学校投资15万元购置畜牧养殖、林果、种植专业必需的便携式教学仪器;为各教学点购置无线上网设备,可实现学校总部和各教学点的视频通话;为解决任课教师的交通问题,确保风雨无阻,按时上课,学校投资购置15部送教下乡专用车。
烈日下的乡间,处处有辛勤耕耘的身影。教师们常常风雨无阻,亲自到田间、果园、猪场、棉田上实践课,为农民当场解决了许多生产技术上的难题。
邢台农业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李克军,长期工作在教学、生产、科研第一线。这天,他去巨鹿县南花窝首批教学试点果林专业班上课,正赶上暴风骤雨。他担心天气不好,来上课的学生可能没有几个。可是当他到达上课地点,推开教室门时,发现学生早都到齐了,正坐在那儿等老师上课呢!看着他们踩的两脚黄泥和凳子下面的一摊积水,李克军感动得说不出话来。那一刻,他深切体会到农民对知识的渴望。他们有一次学习的机会是多么来之不易呀!
学生中有一位妇女,每次上课她早早就来了,坐在第一排,上课时一笔一划地记笔记。她的课本已经被翻得很旧了。她对李克军说,她最喜欢看农校发的书了,没事就翻翻。以前家里困难,没怎么上过学,送教下乡圆了她的读书梦。在这里,不但能学到科学技术,有了问题能随时向老师请教,还不耽误农活,真是一举三得。
全国职教名师、邢台农业学校高级讲师连进华,扎根沃土,奉献桑梓,推广日光温室西葫芦、黄瓜、番茄、茄子、辣椒等蔬菜生产技术,特别是温室茄子嫁接新技术、温室番茄三高配套新技术,累计面积达9800余亩。
这天,他走进南和县贾宋镇郄村首批教学试点蔬菜专业班。过去郄村由于种植技术落后,对拱棚蔬菜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蔬菜产量和质量上不去,打击了种植户的积极性。经过连进华的指导,郄村400亩连片无公害塑料拱棚蔬菜基地满目拥翠,生机盎然。年亩产收入从平均3000元一跃到15000元。种植户不仅还清了贷款,还有存款。村民刘海军在上农校之前,一直在外打工,全家4口人靠他一人的收入,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自从到蔬菜专业班学习后,他种起了大棚菜,每年收入4万元。
除了送教下乡,他们还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普及农业科技知识,走上电视台、广播电台,及时将农业新技术、新信息传送到千家万户,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近年来邢台农业学校农学专业引进玉米杂交新品种,在邢台市推广30余万亩,年增产1200余万公斤;该校高级讲师梁成功选育的“成功2号”小麦新品种,推广面积达10余万亩,年增产300万公斤,园艺专业服务的果园涉及21个县市区,年推广新品种8个;服务蔬菜大棚3000余座。
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富裕的源泉。关林柏和一班人为传统的中国农村带来了科技、财富、活力,也带来了方向……
永远在冲刺
正当送教下乡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之时,关林柏又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如何才能真正改变中国农民的命运?彻底打破中国农村几千年传统耕作的模式,让农民‘持证下田’,进一步深化和拓展送教下乡……”
2010年4月23日,彩旗飘扬,歌声嘹亮,鞭炮齐鸣,巨大的彩色气球开放在广场四周。邢台市农村党员“持证下田”培训工程启动仪式在内丘县岗底村隆重举行。
内丘县岗底村地处太行深山区,20年前,这里到处都是贫瘠而荒凉的光山秃岭,每人仅有二分“保命田”,人均收入不足50元。饥饿与贫穷像不散的云雾,终年笼罩被荒山围困的岗底村。出路在哪里?经过全村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该村将8000亩荒山建成了绿波滚浪的红富士苹果园。邢台农业学校教师来该村考察后,开始传授村民苹果种植技术。
按照岗底村与邢台农业学校签订的“持证下田”培训协议,邢台农业学校将用一年时间对岗底村的208名学员进行果树初、中级工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有果树育苗技术,果树建园与栽植技术,果树土、肥、水管理技术,果树整形修剪技术,果树花、果管理技术,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果品产地贮藏技术和果品市场营销实务等8个大项,共计198个学时。其他种植类、养殖类工种也有详尽的培训内容。
“持证下田”培训工程启动以来,热闹非凡,报名人数超过全村人口的1/3,夫妻同班学技术,父子同窗比技艺,岗底人学习技术的热情十分高涨。
村民王文广是党员班的班长,脸孔黧黑,眼睛明亮,笑时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这次他和妻子都在果林班报了名。“市农业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发达国家的农民80%都有大中专学历,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差距。作为一名党员,仔细想想,党性修养和创业能力太重要了。尤其是现在,如果不能成为有知识、懂管理、会经营的行家里手,就会落后时代,落后群众。参加这次培训,就是想实现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争做一名优秀共产党员。”
像王文广这样夫妻二人同班学习的,岗底村就有8对,杨立军、翟建英就是其中的一对。“特别怕落下课,因为老师讲的太有用了。”翟建英脸上泛起幸福的微笑说,就算农活比较忙,家里有特殊的事,两口子也得“出一个代表”听课,“晚上回到家,说说今天讲了啥,近期果树管理要注意啥,实在弄不懂的,记在本子上,下回上课问老师。”
到了苹果成熟的时候,一踏进那绿色海洋般的果树林,就闻到一股浓烈的苹果香气,那红艳艳的苹果挂满枝头,有的树梢都被压得垂到地面了。熏风徐来,果香扑鼻,是那样浓,那样叫人心醉。“持证下田”使岗底村普及128道苹果标准化生产工序,苹果从果园到餐桌实现全程绿化监控,还生产出驰名中外的有机苹果,每个苹果能卖到100元。2000年,该村仅苹果一项人均收入就达16155元。当年,邢台农业学校就为该村208名果农进行了初、中级果树工技能培训,191名果农通过资格考试,成为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
邢台农业学校越办越红火,其名声口口相传,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各类奖匾奖牌,辉耀着农校的办学业绩。近年来,该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校长关林柏也因贡献突出被全国职教学会授予全国职教系统“百名杰出校长”称号,并当选为河北职教学会副会长。
农校人笑了。在邢台蔚蓝的苍穹下,我国元代伟大的天文、水利科学家郭守敬曾创造过无数辉煌;如今,他的子孙们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谱写了一部大地与城市的交响诗,壮美的乐章奏响于天地之间,是那么雄浑,那么动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