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红十字医院咨询:“经典诵读活动”一路直行育新人,真抓实干创新路(转)--丁香儿的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36:11
(经多年实践,庆阳市探索出了以“诵、写、画、演、践行”为载体的经典诵读之路)

     几年前,王永锋在地处农村的什社中学当校长,工作之余读书是他唯一的爱好。在他的影响下,几位副校长和中层干部也以读书为乐。大家共同住校,晚上睡前常聚在一起谈读书、谈教育,体验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精神愉悦,书在这里成了师生心目中最好的礼物。农村学校藏书量有限,每一届学生毕业,学校倡导他们自愿捐款为母校购书,作为珍贵的留念。几年下来,学校的藏书已相当可观。每到节日,校长要向教师赠书,在书的扉页写上赠言,全校共读一本书。
    因为读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一年多以前,王永锋被提拔到区教育局任职,他原来的好几位副手也当上了校长。
    读书带来的“实惠”,还远不止这些。2009年,庆阳的一批校长到华东师大培训。从内地到上海,校长们无暇欣赏大都市的繁华,连双休日都泡在教室和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学习。每天一下课,他们都围在大学教授身边,有深度的问题一个接一个。这情景被一位学院院长看到了,惊奇地问:“这是哪里的教师?这么好学!”“西部的。”有人告诉他。“西部哪里的?”院长追问。得知他们来自甘肃庆阳,院长赞不绝口。培训结束,这位院长特意出席结业典礼,还主动提出,要把庆阳作为他们的实践基地,无偿为庆阳学校发展出谋划策。
    不久前,又有一批校长要送出去培训,卢化栋讲了这件事,意味深长地对校长们说:“这虽然是意外的收获,但前提是我们重视读书学习,才能被别人敬重。”

     校长带着教师读,让经典引领校园文化

    2010年夏天的一天,卢化栋从《人民日报》上看到作家王蒙的文章《呼唤经典》。王蒙指出,功利和浮躁带来了文化的泛漫化,也使这个时代“缺少力透纸背的经典力作,缺少振聋发聩的文艺高潮,缺少学术创新与文化发现”。这些话着实让卢化栋心有戚戚,他当即在《读书文摘》上推荐给全市的教育干部。在“推荐导言”中,他激切地寄语教师:“作为一个文化从业者,应该有自己的品位与追求,有自己的境界与底线,有自己的志向与抱负,有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信仰与责任。”
    几年来,从越来越多的应和声中,卢化栋越来越自信地感觉到,他们选择的方向是对的。特别是,走进庆阳各个学校,从校长到教师都自觉参与,以各有特色的创新实践,丰富着经典诵读的实践,也使经典像空气一样弥散在校园里,成为育人文化的一部分。

    ■被经典诵读改变了气质的农村学校
    校园是黄土地,教室是红砖瓦房,校门口就对着绿油油的田野,齐家楼初中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学校。
    2009年,因为布局调整需要,学校原有的46位教师中,一下子被抽调走了13位。骤然间的师资短缺,让学校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可谁也没想到,这一年,学校的成绩不仅没受影响,反倒大幅提升,跃居全市前列。秘诀在哪里?校长李建忠的话令人动容:“我们虽然是农村学校,冬天没暖气,夏天没空调,但我们的教师一点不土气,个个儒雅,我们的学生精神生活丰富,比城里孩子还幸福。”
    过去的齐家楼初中可不是这样,学生打架是家常便饭,哪天没有学生闹事,老师们都觉得奇怪。不用说,面对一群“野孩子”,教师哪有工作的劲头?那时候,全市近200所初中,这里的教学质量一直“稳居”150名之后。然而2010年,学校的中考成绩却是全市第14名。
    几年前,热爱读书的李建忠调到这里做校长。借助经典诵读,他从打造书香校园入手,一点一滴地改变着师生们的生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