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艳谈完整版下载:一座建筑 让世界再一次聚焦苏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41:24

一座建筑 让世界再一次聚焦苏州

2009年5月18日13:41   

    【贝聿铭小传】

    贝聿铭,著名华人建筑师,1917年生于广州,17岁赴美求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毕业后在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任教,后随美国知名的都市改造营建商泽肯多夫工作。1955年创立贝聿铭建筑事务所,建筑设计广及世界各地。他的作品  波士顿肯尼迪图书馆被公认为美国建筑史上的最佳杰作之一;中银大厦成了香港的标志性建筑;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成了法国人的骄傲……海内外专家这样评价:“贝聿铭在材料运用方面的才能和技巧,达到了诗一般的境界,他设计的建筑反映了欧亚传统交融产生的新美学标准——永恒的石材和玻璃。”

    2006年10月6日,苏博新馆隆重开馆,一位九旬老人用一座凝聚自己一生勇气和智慧的建筑打动了世界。

    贝聿铭晚年再一次的激情喷涌,让这座古城再一次聚焦了所有关注的目光。他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更是一种深切的情感,他把深厚的家乡情结,寄托在了这座新馆上,寄托在了对这座古城、对传统文化的悉心呵护上……

    高福民:他把凝聚一生勇气和智慧的作品留在了故乡

    高福民,1995年12月至2008年1月,任市文化局局长、文广局局长,兼文物局局长,因苏博新馆建设与贝聿铭合作共事5年,现为政协苏州市委员会秘书长。

    一个春雨绵绵的下午,在位于双塔附近的家中,高福民感慨地告诉记者,苏博新馆开馆时,贝聿铭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说:“我离开中国73年了,但我的根还在中国、在苏州,我对家乡苏州有着很深的感情”,“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可以说也是我最末了的挑战”……

    “我成了贝大师的研究生”

    在合作共事的5年里,贝聿铭夫妇专程来苏州5次,我们先后赴美3次。

    贝聿铭认为,在苏州建造一座富有传统文化韵味的现代化博物馆,应该是在对周边名园古宅的一种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完美结合”,是一种相得益彰。他视忠王府、拙政园为有力的依托,更将其看做一种无声的挑战。回到美国后,他让我们邮寄了大量的苏州的资料,包括唐诗宋词、昆曲和园林、文物等,以及与新馆设计有关的大量图纸、照片和文字材料。他说,“我追求的不是建筑的时尚和式样,我希望通过充分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气候、自然和地理条件等等,真正地达到‘深入其境’。”用他的话说,就是“每前进一步,都要研究一下中国的文化和苏州的传统”。

    他的自信、博学,还有自加压力、自我挑战的创新求变精神,让人充满敬佩。我从没听他夸耀过过去,他只专注于现在。他从不循规蹈矩,他的创新充满了因地制宜的睿智,体现了对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把握和尊重。他设计的作品,每一件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挑战。有不少人问我跟贝聿铭学习的体会,我总结了16个字,即“国际视野、一流审美、创新精神、追求细节”。记得有一次,同济大学著名学者阮仪三教授应邀来苏参加新馆专家座谈会时,曾笑着对我说,“你跟了贝老5年,受益匪浅,等于读了他的研究生……”

    “他吃饭时都念叨石头、水和树”

    不少人问我,像贝聿铭这样的世界级大师,年纪这么大,对新馆无非是指点指点吧。我的回答是,他不仅担纲设计,还亲临指导,倾注了全部心血,他对建筑和园艺的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用“事必躬亲”来形容,再恰当不过。

    片石假山,是新馆设计上的一个创造,也是贝老最费心力的一笔。苏州古典园林的湖石假山已堆到极致,延续传统手法难有好的效果,怎么办?这时,他想到了北宋米芾的山水画,那种信笔作之、意似便已的意境正合他意。于是,我找了本米芾的山水画册给他。他一直随身带着,在车上、在饭桌边都会翻上一翻,还常自言自语,不停地念叨石头、水和树。渐渐地,他有了“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在庭院粉墙前以石片营造一幅山水画的构思。

    首先是选材。我们跑了山东、山西、福建等好多地方,一看到有候选希望的石头,就拍下照片寄给贝老,拍照时要让一个他熟悉的人站在边上比对,以便于确定比例。贝老就常常守在沙盘边,摆弄根据切割好的石片图样按比例制成的模型,堆砌他心中的“山水园”。

    开馆前后,贝老在苏停留了18天。抵苏次日,上午10点到晚上11点半,扣除就餐、休息时间,他在工地上呆了8个多小时,几乎每天如此,我和苏州博物馆张欣馆长几个晚辈都常常站得两腿发颤。有一次忙到凌晨,次日我们嗓音嘶哑,都有点失声。他笑着说“你我都是‘劳碌命’”。两天后到香港,他还专门来电问我嗓子好些没有。

    “他深爱这古城和这里的文化”

    贝老是苏州人,和这座古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旅居海外几十年,他始终称自己是苏州人。幼年在上海读书时,放假时他常回苏州平江路西花桥巷老家和狮子林叔叔家小住,他曾说,贝家花园(狮子林)中的湖石假山,当年是他和小朋友们捉迷藏的好地方,一直对那些稀奇古怪的石头十分感兴趣。他曾这样谈太湖石对自身的影响:

    要让自己设计的建筑与那里的流水相一致,并使之成为受欢迎的表现形式。我花了一段时间才明白这种设计特色——依照童年时代的那座园林的气韵去设计,你就会感觉到自己是多么微不足道。

    贝老从苏州园林感悟到,创意是人类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结晶。他从家乡留给自己的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印象中,感悟到生活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古城的传统风貌是他的挚爱,这种情感与文化的认同,成为了他从事设计的一个前提和固守原则。他把东方文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注入每一次创作中,引领人们在自己的建筑中,走向对时代、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在世界现代派建筑中确立了“中国影响”的独特地位。

    贝老曾经说,自己离开中国已经73年了,但根还在中国、在苏州,自己的家在苏州有600多年历史。在国外有人问他是哪里人,他总回答“我是苏州人”。他说,自己爱这座古城,爱到能在85岁高龄时重新出山,接受一生中最大一次挑战。

    除了看传统建筑、园林古迹,贝老每次来苏州,还要听听昆曲和评弹。他对我说,1921年办昆曲传习所时,叔叔贝晋眉就是一个发起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不可避免地融入了他的建筑设计中。

    张欣:他是用钢筋水泥在古城的土地上绣花

    张欣,曾任苏州图书馆馆长,2003年2月起调任苏州博物馆馆长至今,因苏博新馆建设与贝聿铭合作共事近4年。今年“五一”,苏博参观人数创历史新高。坐在2楼馆长办公室里,张欣指着斜坡屋顶告诉记者,看到的只是纸面石膏吊顶、“中国黑”屋面,其实中间还有保温层、防腐板、不锈钢板防水层。“苏州绣娘能将一根丝线劈作几十股,第一次亲历大师的设计工程,所有施工人员都说,做这个工程,就像用钢筋水泥在古城的土地上绣花一样”……

    “他才是真正的馆长”

    2003年5月,贝老带着新馆的概念设计方案第2次抵苏。一打开平面图就感到,他不仅仅是在设计,还始终站在馆长的角度考虑新馆的功能,关注建成后的布展和管理问题。新馆一开放即投入正常运行,使用起来得心应手,这是因为别人想到的,他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他也想到了。

    功能区域、参观线路、文物装卸等等,一整套展出、收藏的管理和流程,贝老考虑得十分周详,地下室贵宾观摩厅设在库房旁,打开库房门,文物通过升降机可直达展厅;各展区之间、新老馆之间设计有地下联系通道……观众一定难以想像,新馆在美丽的庭园、水池下,还有坚固的、迷宫一样的、功能齐全的地下构造。

    苏博现有出土文物、书画、瓷器、铜器、古代工艺藏品3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36件,二、三级文物超过1.4万件。设计新馆前,贝老一件件都看了,展品的展示空间、灯光照明,以至展柜的摆放,也一样样考虑到了。这些宝贝都不大,以明清工艺为主的展品更是小巧玲珑,不宜用大开间,而是巧妙分割,展柜则根据展厅、展品的特点“量身定做”。他设计过许多著名的博物馆,但细到为每一件展品都这样精心设计,还从来没有过。

    “我留了个谜语让他猜”

    开馆前,贝聿铭细细审视每一个细节。那天在山水园,他突然感觉水泥桥墩颜色偏深,有点“压”其他景观,说得想办法“变浅”,否则人们会只看到桥墩,而看不到别的。时间紧迫,怎么办?大伙想了个“巧点子”。次日,贝老看后很满意,问用的是什么办法。我一直没告诉他这个“秘密”,每次都让他去猜。

    起初,新馆中央大厅屋面用材是有争论的。有专家建议用“小青瓦”,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贝老,在这一点上坚持了自己的观点,他说“都21世纪了,不能老用青砖汉瓦,要有所变化”。他亲自指导做实验,用澄泥制成菱形青瓦,放入冰箱冷冻一周后,置于烈日下暴晒。结果发现,因制作密实度不高,出现了开裂并老化剥落,使用寿命不长。于是,他果断决定用其他材料。我们跑了不少地方,找了不少材料。备选的有一种产自泉州矿区的“654”。看了样品后,贝老说颜色偏淡,如采用会“减轻”整体建筑份量,最终确定用产自山西、内蒙古交界处,密度高、质地细腻的“中国黑”。“中国黑”黑中带灰,淋雨呈黑色,太阳一照呈深灰色,既继承小青瓦的特色,又不被传统束缚,这是大师深思熟虑的结果。

    紫藤架最早设计时绕屋檐一圈,有8米多高,贝老反复考虑后,决定降到3米多高。紫藤园大门原高2米,为让游客远远就能看到紫藤铺展舒陈的姿态,他将门檐抬高到了3米。他一再说过“我们费了大力气,但将来观众看到的,可能不是现在的大问题,而是小问题”。

    为做到对建设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心中有数”,贝老曾提出按一比一比例建地面建筑样板房。样板房模拟陈列时,他用手丈量橱窗玻璃结构和木框结构的厚度、比例,指出瓷器展品比较厚重,橱窗框架太粗的话,会显笨拙,秀气些才有对比,陈列效果会更好。展厅内部装修时,细到门把手的高度,抽屉拉手的位置,吊顶、墙饰、地板的颜色,他都会一一指点。

    追求完美、追求细节,是大师的一贯风格。工程施工2年多时间,大大小小的修改不计其数。B区展厅外一个封闭庭院紧临水池,游客到此须原路返回。发现问题后,贝老即决定将水池边的庭院墙壁打通,与曲桥相连,直达东部展馆。这堵门是“砸出来的”,这个口子一开,整个新馆的“气”就贯通了。(来源:姑苏晚报)
(责任编辑: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