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财政学院:《红楼梦》的话题:养生先养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18:28

《红楼梦》的话题:养生先养心

        明代名医张景岳说:“欲寿,惟其乐。”养心是长寿的基础,养心是养心态,是平衡心态,是主动自稳心态修行的过程。人的心态,心情会影响健康所导致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态不稳时易怒,血压心率不能控制,会导致脑溢血,中风,心肌梗塞。心情抑郁焦虑时还会导致胃肠病,甚至是癌症。研究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心理,精神因素密切相关。进而异常的胃肠的变化不适又加重心理的进一步变化,形成恶性循环,即使不变成癌症也会影响营养的吸收,造成气血的不足,影响了五脏的功能,生活质量大打折扣,长寿又从何谈起呢?因此要想长寿养生先要养心。

  仁德养心       孔子的人生使他领悟出人品的善恶与心身健康有关:仁者有寿。大德,必得其寿。名医孙思邈就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仁者,他更从医学的角度也总结出了品德与寿命的关系,他一生都遵循这个理念,把精湛的医术奉献给患者,他把帮助患者解除痛苦当做一种快乐,所以他活了100多岁。

      《红楼梦》中刘姥姥就是这样的一种品德的人。贾府被抄,凤姐去世,凤姐的女儿被她狠心的娘舅和堂哥卖给别人,得知贾府的情况别人都避之或远离,王夫人和平儿都急得直哭,不知怎么办。在危难之际,刘姥姥卖了房子地去寻找巧姐,并安排巧姐与板儿结了婚,刘姥姥所做的一切说明了她心地极仁厚善良,能在别人危难关头挺身而出,在他帮助别人同时自己的心身也是非常受益的,她是红楼长寿者之一。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王熙凤是“脂粉堆里的英雄”“男人万不及一”,贾府上下所有繁杂事等都要由她一人处理,劳心费力,从无消停之时。她又逞强好胜,仗着自己年轻,更不知保养,便得下了“下红之症”。“下红之症”乃是劳伤心脾,血不归经所致,她本应该避免操劳,静心养病,然而总是抓尖逞强,依然筹划计算“玩弄权术”,故使病程拖长,身体“亏虚下来”。她的精明才干没都用在正地方,在掌权的那几年,贪污,受贿,行贿,又写信又托人,走官府买通下人,“吃了原告吃被告,”处处抓利,时时敛钱。她毒设相思局贾瑞惨死;铁檻寺索贿害死一对有情男女;大观园逼尤二姐吞金自杀。表面上她嘴里说这些使她不得安宁恐惧,内心深处总有一个阴影“一家子大约也没个不背地里恨我的。”夜不得寐,做梦都是那些冤死鬼向她索命。心理压力非常大,下红之症不可能够静养好。“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竟折了她的寿,要了他的命。

  胸宽养心     人要长寿就要心情愉快,人要快乐养心必须胸怀宽阔,事事拿得起放得下,无论遇到任何困难,不是只着急而是积极地想办法。遇到矛盾不是火上添油,而是主动化解矛盾。知足包容是一种博大的心态,这种心态的人把聪明才智用到最有价值的地方,而不是把时间精力浪费在攀比,讥讽,嫉妒和争吵的“羡慕,嫉妒,恨”之中。不要时时处处只想自己,惟我独尊,这时如果能换位思考,在非原则问题上,退一步思考便把自己解脱出来了。这样的宽容对自己的心身,能保持安宁和平静,胸宽包容的过程就是一个养心的过程。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是曾有过幸福的童年,但长大之后种种不如意和家败的危机,使得小小年纪就比其他女孩子早熟,知道生活的艰难,懂得勤俭持家和宽厚待人。凤姐生病时,她和探春李纨共同理家提出了不少好的办法。宝钗生活在那样一个关系复杂,勾心斗角的大家庭里,能和各个层面的人物和睦相处,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喜爱,夸赞她宽容善解人意。面对林黛玉或明或暗的讥讽和不理解的嫉妒,总以实际行动化解误会不是微笑回之,就是委婉安慰。每每面对事和人宽容理解的过程就是修身养生的过程。红楼梦中宝钗扑蝶就体现了这种主动排除烦恼,自寻乐趣的情景。有宽容心胸的人快乐指数很高,心态就健康。

  感恩养心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情感,是一种善良的品德,也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人生不可能总一帆风顺,当在生活中遇到艰难,挫折,失败,无奈时,受到他人的帮助会得到心里的慰藉。感恩是慰藉之后良好品质延续的表现。

       感恩会使我们在失败中思考,找到差距,调整心态战胜困难,找到生活的勇气,增添人生的快乐感。感谢别人实际上是一种赞美别人,赞美生活的良好心态,进而理解别人,关心别人。促进了和谐关系。在和谐的环境中生活,自己会感到生活是幸福的。这对心身健康有很大帮助。感恩的方式有多种,语言的感谢,身体力行的陪伴的感恩,物质上的回报感恩,等等。

      《红楼梦》中刘姥姥感恩的心是大仁大义。因她一进荣国府时,曾经得到过凤姐二十两银子的接济,使得“过冬的衣食”有了着落,而且来年的一家人的生计有了保障。所以书中第三十九回,刘姥姥带着“枣子倭瓜并些野菜”二进荣国府,表示感谢和报答。当她见到平儿后说“姑娘好,家里都问好。早要来请姑奶奶的安看姑娘的,因为庄稼忙。好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富。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着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这个吃个野意儿,也算是个我们的穷心。”东西虽然不多,但都是自己辛劳种的,地地道道的头茬新鲜农产品。“没敢卖,留着尖儿。”东西值不了几个钱,但诚心诚意的感恩在话里说得朴实,本分到位。彰显了刘姥姥的品德良知,机敏善良。这种感恩的心态自然对自身健康也大有益处。

 年轻人养心,学习探春好榜样       林黛玉曾经对宝钗说:“我是孤身一人来的,又不是他们正经的主子,老太太多疼点宝玉和凤姐,他们都一个个说三挑四的,像我这样的不是他们正经主子的人,还不知道他们说出什么。”红楼梦第八十三回黛玉在病中,忽然外面一个人嚷道:“你这不成人的小蹄子!你是个什么东西,来这园子里混搅!“黛玉听了,大叫一声:“这里住不得了”……听见窗外老婆子这样骂着,在别人呢,一句是贴不上的,竟像专骂自己的。自思一个千金小姐,只因没了爹娘,不知何人指使这老婆子来这般辱骂,哪里委屈得来?因此,肝肠崩裂,哭了过去……探春又道:“你别心烦,我来看你,是姊妹应该的,你又少服侍。只要你安心肯吃药,心上把喜欢的事儿想想,能够一天一天的硬朗起来,大家依旧结社作诗,岂不好呢。”

       黛玉生性敏感多疑,自小失去父母又寄人篱下,心里总恐怕被人欺负。加上身体上的病痛这抑郁的情愫积郁成疾。探春的两个养心调节办法,一是亲自来看望黛玉,可使黛玉感到姊妹之间的亲情,二是劝慰她“心上把喜欢的事儿想想。”这两种办法暗合了中医黄帝内经中“忧伤肺,喜胜忧”的观点。根据人的情绪情志与五脏的关系存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让高兴快乐的情绪转移改变她忧伤的情绪。解开她恐惧的心结,缓解她的忧郁焦虑,使心态健康起来。

       黛玉心态刚刚好转,从贾母的丫鬟那里听到宝玉要和宝钗结婚的时候这心灵致命的打击再也无法转归,心身疾病加重五脏得病就更难恢复了。太医们也无能为力了。……她身子往前一栽,哇的一声大口的血直吐出来,应该说多种因素使黛玉不能养心,加速了她魂归离恨天。

 老年人的养心,贾母刘姥姥“惟其乐”     《红楼梦》中最会养生养心的老年人是贾母和刘姥姥。贾母和刘姥姥都是古稀老妪,曹雪芹有意写出了出身悬殊特点的老年人养生轨迹。一个是几代豪门巨富之女;一个是山野贫困终年劳作食不果腹的农家妇女。虽然都是快乐寿星,但一个是在富贵中仁德宽厚取乐,一个是耐得清贫勤俭劳作知足常乐。曹雪芹用赞美细腻的笔触写了这对老年人,但还是把重头描写倾向到了刘姥姥身上,可能他认为贫困人家比富贵人家艰难不幸更多些,能安贫知足长乐更难能可贵吧。刘姥姥是一个守寡多年的庄稼人,和女婿狗儿一起过,她认为“拿多大的碗吃多大的饭”并无一点盲目的自卑,她心胸开朗身处贫困并不怨天尤人,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当家计困难,连过冬的衣服被褥都没着落,更不用说来年的生计无指望的时候,她表现出来战胜困难的勇气比狗儿那样的男人都强。她认为有困难就得找办法,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心情自然会减轻压力。乐养心,宽增寿。刘姥姥的长乐还来自她忍耻之乐,和宽容之乐。她懂得“说说笑笑养身子”道理,乐在其中,不谄媚不自卑,虽然知道有人取笑她也不斤斤计较,反而话说的得体而且风趣幽默。有趣的是她说的玩笑话都与农家生活有关,“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她的话让“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她耳聪目明,待人接物应答自如与他心理素质稳定有很大关系。刘姥姥进大观园时,问她多大年纪了,她忙起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向众人道:“这麽大年纪了,身子还这麽硬朗。”她比贾母年纪还大仍然终年忙庄稼活。贾母寿终时83岁,十多年后板儿和巧姐成婚时,刘姥姥已百余岁,身子依旧硬朗。不要说在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几岁的清朝就是在现今时代也算长寿了。

       与刘姥姥的乐不同,贾母富贵中的宽心长乐,她喜欢“看着多多的人吃饭,最有趣。”喜欢年轻人在自己身边陪着自己说说笑笑。贾母说凤姐:“这猴惯了的不得了,只管拿我取笑,恨得我撕你那油嘴。”凤姐道:“回来吃螃蟹,恐积了冷在心里,讨老祖宗笑一笑开开心,一高兴多吃两个就无妨了。”贾母笑道:“明儿叫你日夜跟着我,我倒常笑笑觉的开心。”置身于年轻人之中可以暂时忘记自己的年龄,使心态年轻,和年轻人说笑时的交流本身就是一种脑的灵活性的锻炼,保持头脑灵活的方式不但要思考而且要择词组句要表达出来。这是抗衰老的一种最常用的方式。在贾母与年轻人的说笑中看得出她对答迅速流畅,非常开心,显示出她人老心态不老的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