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航空学院是在哪儿:著名画家张清智:用思想与画笔推动社会变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2:40:40
邵大箴
2011年01月31日09:11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留言 0 条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分享
推荐
微博

中国美协理事、中国华侨画院院长张清智在其作品前留影
推荐阅读更多
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靳之林对秦…报社大院美如画中日友好书画交流展在京举行2010书画拍卖关键字:“高”“…
张清智是一位有丰富生活阅历、才华出众的艺术家。曾在部队从事美术工作多年,积累了不少人生经验,也练就了全面的中国画造型功力、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能。1990年转业到中国侨联,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华侨画院院长、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副会长。多年来,他在艺术创作上硕果累累。不用说,他之所以取得骄人成绩,除了他有良好的个人资质外,背后有他长期坚韧不拔的艰苦努力。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张清智是一位很有社会责任感的画家,他不仅在绘画实践中思考和硏究艺术规律,而且把绘画的创造原理与社会历史联系起来思考,从中发现它们共同的哲学思想基础。他对儒道释思想的研究,使他对历史、对现实和未来有许多新的认识,这自然也赋予他的绘画创作以新的特色,那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当代事件反应的敏感,和用自己的画笔推动社会的变革。
出于自己的艺术理念与豪情,张清智爱创作巨幅长卷。他对某一题材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产生浓厚兴致时,便按捺不住自己的创作欲望与激情,用巨幅长卷的形式加以表现。就我所知,这几年他创作的大画有:《横断山》(高4米,长30米)、《吐鲁蕃的葡萄熟了》(高2米,长120米)、《2008·中国汶川》(高2米,长120米)、《惠安风情》(高2米,长120米)、《版纳风情》(高2米,长120米)、《玉树情·民族魂》(高2米,长120米)等。
张清智的巨幅长卷是在深入生活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例如,在葡萄成熟的季节,他怀着对新疆人民的美好感情来到吐鲁蕃,感受这里劳动人民的纯朴、勤劳、智慧和多才多艺,感受西部大开发给新疆带来的新气象。回北京后,他用28天的时间完成了这幅表现新疆人民幸福生活的百米长卷。又如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张清智日夜兼程从北京奔赴灾区。在北川、茂县、绵竹、绵阳、唐家山这些重灾区,随部队翻山越岭抢险救灾,亲自感受在大灾大难前人们的高尚精神面貌和闪耀着的人性光辉。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刻骨铭心的感受,用画笔生动地记录在《2008?中国汶川》这幅长卷上。画面上有满目疮痍的废墟,有悲痛、死亡和淚水,但更多的是人们高昂的斗志、可歌可泣的英雄主义和互助友爱精神。这幅激起人民爱国热情和振奋民族精神的杰作,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与好评。
张清智在人物画中注意形象的塑造,他画的多是处在活动中的人,在把握大的形似基础上,他注重人物动感和神情的表现。他关注画面的整体气氛,同时不忽略细节描写,具有协调两者的构思能力和表现技巧。如对惠安与吐鲁蕃地区风俗人情的刻画细致入微,充满生活气息。在人物之间以及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上,他处理得很有章法,疏密有致,张弛有度。线与块面造型的结合,使画面产生富有变化的节奏感。《2008?中国汶川》用黑白灰表现,气氛凝重肃穆,与主题相适应;《吐鲁蕃的葡萄熟了》、《惠安风情》等,墨与色交辉,呈现出轻松活泼的气氛......
张清智的山水画有写生基础,但不是对景写生的产物,而是借助写生发挥想象力的艺术构思。他爱画重叠的群山,画苍劲的树木,山水气象宏伟、开阔。有时他发思古之幽情,在画中点缀楼台庭阁,并有古装人物形象出现。他兼重丘壑与笔墨,讲究意境,并融入西画的体面造型与光影效果。
当前,摆在有多方面艺术才能和文化修养的张清智面前的现实课题,是在今后的创作如何取得更大的突破。他在思考、在探索,我们也在期待着他的成功。
附件一 著名画家张清智简介
张清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华侨画院院长,著名画家。1998年在中国美术馆以山水、花鸟、人物各一个厅举办了大型个展。出版有《张清智山水画集》、《张清智花鸟画集》、《张清智人物画集》、《艺术量化论》、《张清智书法集》、《新思想》、《新理论》等大型画册及艺术和理论著作。近年来,先后创作了《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惠安风情》、《版纳风情》、《2008.中国汶川》、《玉树情.民族魂》等多部百米长卷(每幅高2米,长100余米),其中《2008中国汶川》抗震救灾百米长卷,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的抗震救灾主题展览中展出,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等9名政治局常委观看了展览,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附件二  刘大为:《2008·中国汶川百米画卷展览》序
张清智在短短的25天内,创作出了高2米,长120米的抗震救灾巨幅长卷,令人震奋!这是常人无法达到的。清智在地震后迅速赶赴现场,冒着余震、不顾山石塌方翻山越岭,搬运救灾物资和搭建防震棚。他既是抗震救灾的亲历者,又是志愿者,深刻地体验感受了这一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场面。回京后,他废寝忘食,一气呵成,画出了由上千个人物组成的百米长卷。当这一气势磅礴、巍巍壮观的画卷在京展出时,在全国立刻引起轰动。
这次地震之突然,破坏之严重,是历史上少见的。当成千上万的艺术家还在悲痛中沉思,并想以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并纪念这一人类悲剧时,张清智已经完成了《2008·中国汶川》这一百米画卷。这不仅需要踏实的基本功和高超的艺术手段,更需要艺术家对国家、对民族的极大责任和巨大热情。在酝酿和创作,乃至作品完成之后,这里没有功利可言,完全是出于一个艺术家的良知和天性,他表示要将这一作品捐献给国家地震博物馆,以永久纪念人类面对灾难所表现出的巨大民族凝聚力和由此激发出的大爱精神。
清智的举动,绝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有其深刻的人生感悟和丰富的生活阅历。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军艺执教,清智当时是空军某杂志社的美编,虽没有在校学习,却是我画室里的常客。他虚心求教,学而不厌。其绘画技艺提高很快,作品频频入选全国展览并获奖。闲谈中,我了解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他从小生长在沂蒙山区。入伍后,倾注满腔热情积极向上。他无论在部队从排长到营长,还是在机关从参谋到编辑,是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成长起来的部队基层干部,曾多次立功受奖。他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与责任,我想是与他的这种经历及在部队所受的教育打下的坚实基础分不开的。
1990年,他转业到中国侨联后,仍笔耕不辍,创作热情不减,多次举办侨界书画大展,受到海内外华侨华人的赞誉。
艺术创作间隙,清智在对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哲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新思想》、《新理论》等书,他对东西方文化的溶合,有其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对传统文化儒释道的三个一,有了全新的解析。文艺报以整版的篇幅,对他的哲学观点进行了报道。他曾对胡主席的求真务实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从文化的深层次视角进行了探讨。由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主张。他认为,世界公认的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文学艺术要体现出大国的文化风范。美术也是一样,不可以修修补补,必须要把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写实与抽象等等的艺术手段全部调动起来,去塑造民族的辉煌成就,或全方位、多视角、大纵深地表现重大历史事件,从而为实现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做出相应的反映和较大的贡献。这幅作品就是他艺术主张的具体体现。
孔子说:“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清智为人诚实,同时也不乏睿智,他自然知道什么时候自己该怎样去做。所以,无论在部队立功受奖,还是在地方为老区济困助学等,都是必然的。通过多年的理论探索,他明白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明白了中国文化在民族崛起中的地位。无论是在歌舞升平时刻,还是在民族危难关头,他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他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的表现和他画出的《2008·中国汶川》及在此之前画出的《吐鲁蕃的葡萄熟了》、《惠安风情》等多幅百米长卷,既属自然,亦属必然。
张清智的这幅作品,应邀参加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举办的抗震救灾主题展览。这是我们美术界的光荣,对此仅表祝贺。
2008年9月于北京(刘大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解放军美术研究院院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2010年12月24日张清智院长接受人民网视频访谈

丰收舞

天山清音

泰山朝晖

太行秋韵
(责任编辑:黄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