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模拟器:江西省公安厅_人民网独家发布《全球核态势评估报告(2010/2011)摘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08:22
人民网独家发布《全球核态势评估报告(2010/2011)摘要》 稿源:人民网 日期:2011-03-14 11:16:00       

 2010年美国发表新版《核态势审议报告》、与俄罗斯达成新的《战略武器条约》、召开核安全峰会,国际核裁军似乎走上快车道。无核世界倡议和大国核裁军协议成为推进有核武器国家,特别是美俄两个核大国前行的动力。但在地区核问题上,国际社会的有效招数不多,伊核和朝核处于停滞状态。进人下半年后,国际核军控与裁军及核安全话题变得有些冷清,相反,美国进行亚临界核试验,而且宣称还要进行几次此类试验,朝鲜向国际社会展示其轻水反应堆建设和现代化的离心机。到年末,美国参议院通过了美俄新《战略武器条约》,这似乎给冷清的国际核裁军进程带来了一丝安慰。

  一、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组织依旧是讨论国际核裁军的重要舞台;非政府组织竭力强调国际核裁军与防扩散的重要性,成为推进国际核裁军的重要力量;知名机构也不断举办研讨活动,探索核裁军、防扩散和核安全的路径

  (一)联合国秘书长不断敦促各国推进核裁军进程,打击核恐怖,确保核安全

  1月8日,潘基文在联合国总部主持召开圆桌会议,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禁化武组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筹备委员会及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负责人,就如何推进防扩散和核裁军进行专题讨论。4月13日在参加核安全峰会时,他指出,核恐怖主义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这是他不断敦促裁军谈判会议立即就禁产条约和其他爆炸装置条约谈判的原因。他指出,尽管安全问题微妙,但必须解决。8月4日在参加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65周年之际,潘基文强调在他有生之年实现彻底废除核武器的决心。他呼吁年轻人放眼未来,为国际和平与安全做出积极努力。12月23日当听到美参议院通过新《战略武器条约》后,他表示欢迎这一举措,称这为支持不扩散和核裁军承诺“发出坚定而明确的信号”,条约有助于保持国际社会在不扩散与核裁军方面“来之不易的势头”。

  (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召开

  5月3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八次审议大会在联合国总部开幕,189个缔约国代表参加了此次为期3周的会议,大会围绕如何推动核裁军、防扩散及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等问题阐述各自立场。5月28日,大会通过《最后文件》后闭幕,就推进核裁军、防扩散以及和平利用核能和建立中东无核区等问题达成共识。

  (三)安理会通过1929号决议

  6月9日,安理会第6335次会议通过对伊核问题的第1929号决议。这是安理会自2006年以来通过的第四个对伊制裁决议。制裁包括:禁止其他国家向伊提供作战坦克、作战飞机、军舰、导弹等武器装备,禁止其他国家接受伊朗涉及核材料与核技术的投资,禁止伊朗进行任何涉及能够运载核武器的弹道导弹的活动等。决议通过后,中、美、俄、英、法、德六国外长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决议体现国际社会对伊核问题的担忧,声明六国“与伊朗接触的大门继续敞开着”。伊朗对1929号决议反应强烈,总统内贾德说,“安理会决议无任何实际意义,应把决议扔到废纸篓里。”

  (四)非政府组织和机构活跃

  “全球零核倡议”组织、澳大利亚和日木“防扩散与核裁军委员会”、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等非政府组织也活跃在推进国际军控与裁军的舞台之上。这些组织除举行大型会议外,还出版刊物和制作宣传片等,宣传各自核裁军主张,它们已成为该领域里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多家知名研究机构,如伦敦战略研究所、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美国斯坦福大学安全与合作研究中心、南亚和平与冲突研究所、中国的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也纷纷举办各种类型的研讨会,研讨核裁军、解决地区核问题以及确保核安全的措施与路径。

 二、有核武器大国尽管达成新的《战略武器条约》并承诺进行进一步核裁军,但其核现代化计划仍在继续,它们并未放弃威慑思想

  有核武器国家大都在继续调整核政策与核战略:一方面先后公布纲领性文件,指导本国核力量发展,确保核能力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除美俄就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达成一致外,其他有核武器国家也在加强国际合作。这些举措产生了双重结果:一是有核武器国家的核弹数量在减少;二是核武器现代化计划仍在继续。

  (一)核政策进一步调整

  1.美国。4月,奥巴马政府出台《核态势审议报告》。报告对美国核力量建设做出规划:在规模上力争精干有效,提出把战略核武器数量限制在1550枚和陆基战略武器单弹头化等目标。在威慑方式上,美国主张多元化和坚持“延伸威慑”,不但要保护美国本土、海外驻军,还要保护美国的盟国不受核武器攻击。同时,适度降低美国对核武器的依赖程度;威慑对象更加宽泛化,强调威慑时机的有限性,承诺不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打击那些遵守核不扩散义务、核不扩散条约组织成员。报告还提出,若十年内美国将把50亿美元国防部预算转拨到能源部,能源部2011财年预算增加27亿美元。奥巴马政府此举意在加强核基础设施建设。

  2.俄罗斯。2月5日,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俄历史上第三份《军事学说》。这份文件指出,北约东扩仍被视为对俄国家安全的威胁。《军事学说》重申核武器的使用条件,明确规定俄将对任何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俄及其盟国进行攻击的敌人使用核武器还击;同时,在敌人使用常规武器威胁到俄及盟友“主权和国家存在时”,首先使用核武器进行反击。《军事学说》还称,“避免核冲突”是俄罗斯军事思想的重要原则。梅德韦杰夫同时还签署了《2020年俄罗斯国家核政策纲要》。

  3.美俄达成新《战略武器条约》。4月,美俄签署新的《战略武器条约》,条约对双方战略核弹头数量和运载工具数量做出规定,为期10年。从奥巴马政府随后提交的方案看,该削减方案是可逆的,削减的武器可很快恢复核任务。新条约将单架战略轰炸机视作一个单弹头的计算方法也使削减规模大打折扣。但不论怎样,这些削减对推动核军控和核裁军都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美俄均将该条约作为其履行国际义务和减少核威胁的重大成果。12月22日,美参议院以67比28的投票结果通过该条约。奥巴马一直把限制战略武器谈判视为重建美俄关系的核心内容,该条约在建立两国友好关系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田纳西州参议员亚历山大表示,这项新条约会使美国“拥有足够核弹头来抵御任何国家的攻击,新条约的签订会使美国比以往更安全了”。

  4.核合作。11月,日美成立双边工作组,协调防止核恐怖主义的行动。这是日美第一个涉核保安的工作组,也是美国首次与外国就核安全问题正式成立的双边工作机构。工作组将制订操作手段,用于防止恐怖分子获得能用于制造核武器的材料。

  11月,法国总统萨科齐与英国首相卡梅伦在伦敦签署为期50年的全面军事合作协议。合作内容包括:英国160枚“三叉戟”战略核导弹送往法国维护和保养;协调两国核潜艇的战略巡航任务;两国将共同进行模拟核试验。法国专家认为,英法合作意味着双方将共享核秘密,标志着“英国在核研究领域打破与美国的特殊关系”。

  (二)核武器国家现代化在继续

  1.美国。奥巴马政府在向参议院递交《战略武器条约》时还附加一份“维持核武库投人规划”报告。美国在未来10年内投人1800亿美元用来升级美国核武库和投送系统,其中800亿美元用来升级核武库,1000亿美元用来发展新型战略投送系统。2011财年到2020财年,美国用于核武库经费不减反增,2011财年申请额为70亿美元,比2010年的64亿美元增长10%,2015年将达到77亿美元。此后连年攀升,2016年为84亿美元、2018年为90亿美元,到2020年则是88亿美元。2010年6月,国防部官员透露,奥巴马政府新“弹头翻新”方案主要是进行核弹头现代化改造,试验过的弹头部件可能首次与从未经过试验的部件组合在一起。这种混合搭配的方法如果能解决弹头老化问题的话,将涉及到把弹头初级部分与其他弹头次级部分重新组合。

  2.俄罗斯。1月,俄罗斯宣布,战略火箭兵年内将新增两个“白杨M”导弹团进人战斗值班,俄“白杨M”导弹团数量增加到9个。新增两个导弹团分别隶属俄萨拉托夫州塔季谢沃导弹师和伊万诺沃州捷伊科沃导弹师,分别装备井式和机动发射的“白杨M”导弹。改型导弹5月9日首次参加俄庆祝卫国战争胜利的阅兵式。俄战略火箭兵在本年度内开始“白杨M"及RS一24战略导弹等发射系统的全面换装工作。7月,俄部署首套RS - 24洲际导弹系统,该导弹为新型多弹头机动导弹系统,将与“白杨M”成为俄罗斯“战略火箭部队打击群的支柱”。目前,俄战略火箭兵有6种类型第4代和第5代导弹,其中4种是井式发射导弹,两种为机动发射导弹。井式发射导弹装置数量占到战略导弹发射装置的45%,而从拥有弹头数量来看,井式发射导弹占到总数的85%。除大范围换装第5代导弹之外,2016年前,俄罗斯将把老化的战略导弹在战略火箭兵导弹总数中所占的比率降至20%o

  俄海军重建太平洋舰队威尔尤欣斯基海军基地(位于堪察加)的部分设施,为接收“北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做好准备。“北风”级首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2011年将从北德文斯克转到太平洋舰队,俄海军对基地基础设施进行技术维护,装备先进的通信系统,训练中心升级了新模拟器。根据俄海军计划,“北风”级潜艇在2018年后构成俄海军战略力量的基础。届时,“阿库拉”(北约称为“台风”级)潜艇、D一Ⅲ级、D一Ⅳ级潜艇都将退役。

  3.英国。10月,英国出台《战略防务与安全审查》报告,首相卡梅伦透露预算削减对于政府战略防御和安全审查的影响。未来4年,国防预算将削减8%;这将使政府不得不推迟新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的设计与生产,为保证战略威慑的稳定性,英国必须延长现有“前卫”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寿命。外界估计延寿时间可能在5年以上。

  英国无大规模战略导弹武器现代化计划,其“三叉戟”导弹基本与美国“三叉戟Ⅱ一D5”导弹现代化保持一致。1998年的《战略国防评估报告》称,英国需要保留“三叉戟”力量“30年以上”。报道称,英国计划把潜艇服役期从30年延长到44年,把“三叉戟Ⅱ一D5”核弹头和再人飞行器的服役时间通过维护和改进使之能服役到2040年,整个战略核威慑力量能服役到2020年之后。由于“三叉戟”导弹的设计寿命到2024年,现有“三叉戟”导弹从决策到部署历时14年,因此如果保持未来核威慑能力不受损害,英国会很快开展对“三叉戟”后续导弹的论证。2009年3月,时任英国首相布朗曾表示,英下一代弹道导弹潜艇将装备12个导弹发射管,取代现役“前卫”级装备有16个导弹发射管的潜艇。专家推测,新战略潜艇可能具备“未来海下作战能力”,既可用来发射远程核导弹,也可发射传统的“战斧”巡航导弹,具有很强兼容性。2010年1月,通用公司开始为英国下一代“继承者”级和美国“俄亥俄”级的替代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开展工程和技术服务方案的论证。该公司将提供通用导弹部件设计、通用导弹部件概念研究、潜艇概念研究、工程及技术服务、全艇工程集成和概念研究的解决方案,以决定可能影响通用导弹部件设计的潜艇关键性指标。

  4.法国。2009年1月最后1艘“凯旋”级潜艇“可畏”号下水。当月,法国海军首次从“可畏”号潜艇上试射了1枚M51弹道导弹,并取得成功。此前,法国在2006年和2008年之间已经进行了3次陆基试射。法国准备为这4艘潜艇配装带核弹头的M51弹道导弹,全部部署于布雷斯特港。2010年9月,“可畏”号潜艇移交法国海军,随后参加作战巡航。“可畏”号是第1艘装备M51型洲际核导弹的“凯旋”级潜艇。M51导弹射程可达1万千米,携带6至10个独立分导式核弹头。该导弹刚投入使用,在提供作战灵活性的同时,在射程和精确度方面有明显改进。其他3艘“凯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将在2010年和2018年之间陆续进行改装,以装备M51型导弹。

  在空基核力量方面,法国正在用“阵风”F3型战机替换“幻影”2000N型和“超级军旗”舰载核攻击机。2010年,法国防部采办局与达索公司、MBDA公司和泰莱斯公司对“阵风”战机进行升级,整个工作2011年结束。升级工作包括:新一代“前向光电系统”装置、有源电子扫描阵雷达、新型导弹报警系统及增装的激光制导武器系统,并对“阵风”F3软件系统进行改进,使其支持ASMP-A核导弹。新型飞机与导弹将使法军在削减空基导弹数量的同时确保核打击能力不减。

  三、地区核问题仍备受国际社会关注,但伊核和朝核问题停滞不前,大国的消极战略及双重标准是其主要原因

  年内,伊朗核电站开装核燃料,计划2011年投产;朝鲜向美国人展示其轻水反应堆和铀浓缩离心机建设现场,伊朗和朝鲜的核能力又有了新发展。

  1.朝核问题。2009年12月,美国朝鲜问题特别代表博斯沃思在结束奥巴马政府与朝鲜的首次双边对话后表示,美国没有继续与朝鲜进行双边对话的打算,为打破朝核问题僵局,有关各方需要保持战略忍耐。国务卿希拉里发表谈话称,博斯沃思与朝鲜的探索性对话富有积极意义,但美国对朝政策是与六方会谈的盟友保持密切协调,对朝鲜保持战略忍耐。

  美国战略忍耐的含义有二:一是对美朝双边对话和六方会谈采取消极应对或有条件对话。在朝鲜拒绝就核问题做出实质性让步或在朝鲜未根本改变拥核立场前,美国不同朝鲜进行双边对话,也不急于重开六方会谈。奥巴马明确表示,美国不承认朝鲜的核国家地位,朝鲜必须以“可验证、不可逆转的”方式彻底放弃核武器及核计划;只有在朝鲜履行弃核承诺的前提下,美国才会与朝鲜实现关系正常化并签署和平条约。国务卿希拉里重申,只有朝鲜在核问题上做出可预见的让步后,美国才会与朝鲜接触。在“天安”号事件、浓缩铀离心机曝光甚至延坪岛炮击事件后,美国仍重申对朝战略忍耐,表示重要的不是朝鲜重返六方会谈,而是朝鲜必须表明其在弃核问题上的真诚态度。二是加强同盟协调。战略忍耐不意味奥巴马政府在朝核问题上放任自流和“不作为”。相反,美国将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对朝鲜进行经济制裁与孤立封锁,借助多边方式向朝鲜施压,以迫使朝鲜放弃拥核立场。奥巴马政府认为,20年来的博弈证明,单靠美国自身无法解决朝核问题,一味与朝对话只会削弱并损害美日、美韩同盟,进而危及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地位。在美国重返亚洲背景下,强化与日韩的政策协调,在打造对朝联合战线的同时,构筑处理朝核问题的地区框架。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声称,美国应摒弃六方会谈,将美日韩三边同盟打造成应对朝核问题乃至东北亚地区安全问题的核心框架。

  在此背景下,朝核问题进一步趋于复杂化。朝核问题各方如何权衡利弊、打破忍耐局面,不仅事关朝核问题无核化进程,还关系到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整体局势的和平与稳定。

  2.伊朗核问题。2009年10月,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关于伊核问题的“维也纳草案”,要求伊朗年底前把约1100千克低纯浓缩铀一次性运往俄罗斯,由俄罗斯把这些低浓缩铀提炼至20%左右的纯度,再由法国生产成伊朗研究用核反应堆所需核燃料棒。美国等西方国家要求伊朗全盘接受这一草案,否则就对伊朗施加制裁。

  伊朗政府拒绝接受这一期限,提出可直接向外国购买核燃料或分批使用伊朗生产的低浓缩铀换取所需核燃料,交换地点在伊朗境内或土耳其。2010年1月,伊朗外交部长穆塔基向西方国家发出“通牒”,要求1个月内接受伊朗提出的核燃料交换提议,否则伊朗将自行生产高浓缩铀。

  美国对伊实施“双轨”战略。奥巴马入主白宫后,多次表达改善美伊关系的愿望,试图通过“接触”说服伊朗放弃核计划并逐步实现美伊关系正常化。一年来奥巴马的对伊政策实践显示,“接触”政策收效甚微。伊朗未按照美国要求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核燃料交换提案,奥巴马政府威胁要对伊朗施加制裁。美国官员年初就开始频频与各方磋商。1月15日,美国副国务卿伯恩斯在马德里会见欧洲各国外交高层,商讨伊朗核问题。奥巴马政府加紧斡旋,推动在联合国框架内通过对伊朗实施制裁的新决议。

  在联合国制裁伊朗后,美国开始单独实施对伊朗制裁。6月16日,美国以参与或支持伊朗核计划和弹道导弹计划为由,宣布对伊朗邮政银行、伊斯兰革命卫队实体及个人、伊斯兰共和国船运公司实体等实施制裁。财政部长盖特纳宣布此次制裁“旨在阻止其他政府和外国金融机构因与这些实体(或个人)往来而对伊朗的违法活动构成支持”。24日,国会向总统奥巴马递交了对伊朗新能源和经济的严厉制裁法案,旨在促使伊朗停止疑为正在进行的核武项目。参议院和众议院分别以99对0票和408对8票通过这项制裁法案。美国的制裁举措涉及禁止伊朗获得精制石油产品,比如汽油和航空燃料,使伊朗孤立于国际金融系统。7月1日,奥巴马签署该法案。他表示,法案是美国及国际社会在阻止伊朗拥有核武器过程中迈出坚决的一步。他称,法案只针对伊朗核计划,不面向伊朗人民。伊朗政府还有选择,外交大门对他们依旧敞开。

  在美国单方面制裁伊朗之后不久,7月26日,欧盟和加拿大分别宣布对伊朗实施单方面制裁,主要措施包括禁止向伊朗出口可被用于研发和制造武器的敏感物资,禁止向伊朗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投资,禁止向伊朗出口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相关设备和技术,禁止向伊朗出口武器等,通过施压与接触并举策略,敦促伊朗领导人在核问题上选择合作与负责任而非对抗的道路。

  面对系列制裁,伊朗仍在发展自己的核能力。布什尔核电站原定2010年8月装燃料棒,10月底或11月初开始并网发电。9月29日,伊朗宣布推迟3个月启动布什尔核电站。此前伊朗承认布什尔核电站部分电脑感染病毒,但伊朗称,推迟启动与病毒爆发无关。10月26日,伊朗开始向布什尔核电站的核反应堆装载燃料棒。163根燃料棒装载完后,核电站将开始运营。伊朗称,布什尔核电站能在2011年2月并网发电。各国对伊朗启动核电站反应不一。

  四、核安全地位提升,在确保核设施、放射源安全、防止核恐怖袭击、防扩散上国际社会做出不懈的努力,特别有大国积极倡导,核安全问题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4月12-13日在华盛顿召开的首届核安全峰会为困境中的国际防扩散带来希望。包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内的47国领导人或代表及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欧盟等组织的负责人出席会议。与会代表签署《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公报》和《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工作计划》,就全球范围内加强核安全和应对核恐怖主义威胁达成了广泛共识,表达与会各国为维护和强化国际核不扩散体制而共同行动的意愿。

  1.核恐怖主义是最具挑战性的威胁。每个国家感受核恐怖主义威胁的程度有所不同,目前尚无足够证据发现有恐怖组织已获取核材料,不争的事实是,恐怖主义组织可更方便地从事跨越国界的地下活动,获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技术和材料的隐蔽性更强,而“能够在瞬时造成大规模毁伤后果的核武器对恐怖分子有特别的吸引力”,恐怖分子和跨国犯罪组织获取、非法贩运核材料,甚至制造核恐怖事件的风险已越来越大。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透露,1993年开始,该机构掌握核走私事件有800余起。分析认为,恐怖组织一旦掌握核武器,那将是人类的灾难。面对严峻形势,核安全峰会认为,如果不采取严格有效的防扩散措施,不需更长时间,非国家行为体和恐怖集团就可拥有核武装,“恐怖分子攫取核武器是独特且最为严重的核威胁”。

  与会各方就核恐怖主义威胁、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应对措施以及强化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作用等问题分别阐述各自主张,达成共识:核恐怖主义已不只是对个别国家的威胁,而是全球性威胁,对国际安全最具挑战性。中国同样面临着核恐怖主义威胁,希望并积极倡导通过更加紧密的国际合作来打造和平稳定的国际安全环境。《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公报》指出:强有力的核安全措施是防止恐怖分子、犯罪分子及其他非授权行为者获取核材料的最有效途径;呼吁国际社会采取强有力的安全措施,防止恐怖分子、犯罪分子及其他非授权行为者获取核材料,以确保在未来4年内所有易流失核材料的安全。

  2.对国家责任和国际行为做出相应规定。峰会形成另一重要成果和指导性文件,即《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工作计划》。计划明确规定在维护世界核安全中的国家责任和国际行为以及在相关国际组织框架下的合作。该工作计划呼吁和要求各国根据各自的国际义务,对维护各自核材料的储存、使用、运输和处理等各个方面的有效安全,以及对防止非国家行为者获取、恶意使用此类材料所需的信息或技术负起根本责任;规定各国必须建立健全各自国家核安全立法和监管框架。

  为使核安全行动更有效,与会各方支持将修改后的《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和《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等文件的目标作为全球核安全体系的基础,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鼓励各国在核探测、分析鉴定、执法和新技术开发等领域分享信息和加强合作。

  3.多个国家承诺消除高浓缩铀或削减武器级钚的存量。一些国家政府做出单方承诺和达成的具有实质意义的双边和多边协议。会议召开当天,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郑重承诺,2012年前清除境内所有高浓缩铀,并从2010年开始加快清除步伐。第二天,墨西哥、美国、加拿大三国达成协议,墨西哥将把高浓缩铀改为低浓缩铀,这使墨西哥境内不再存放高浓缩铀。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表示,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督下,此举将大大降低核材料遭非法贩运的危险。加拿大总理哈珀宣布,准备将取自美国的高浓缩铀运回美国,以免落入极端分子手中。当天下午,美俄签署削减武器级钚协议,同意分别将34吨武器级钚转化为民用反应堆所需燃料。据估计,34吨钚足以制造4000件核武器。

  总之,峰会向全球发起核安全的倡议,强调确保全球核和放射材料安全的国际义务,增加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应对核安全挑战的能力,对国际安全与和平利用核能具有重要意义。

 五、中国作为负责的有核武器国家,在国际核裁军和防扩散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过去一年,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核军控裁军进程,在多个场合宣示中国的立场和政策

  1.核裁军。中国政府重申:(1)核武器国家应切实履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六条规定的核裁军义务,并公开承诺不寻求永远拥有核武器。同时应切实维护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美俄作为拥有最庞大核武库的国家,应继续率先以可核查、不可逆的方式大幅度削减核武器。(2)核武器国家应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中的作用,放弃以首先使用核武器为基础的核威慑政策,切实减少核武器威胁。所有核武器国家应该明确承诺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并就此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同时,核武器国家之间应该谈判缔结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条约。(3)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积极推进多边核裁军进程。《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应早日生效。应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框架内,尽早启动“禁止生产核武器用裂变材料条约”谈判。有关地区国家在自行协商、自愿协议的基础上建立无核武器区的努力必须得到尊重和支持。(4)国际社会应适时制订切实可行的分阶段长远规划,包括缔结《全面禁止核武器公约》,在有效国际监督下,最终实现全面、彻底核裁军。

  2.核安全。核能开发利用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技成就之一,促进了人类社会进步,给广大民众带来了福社。为此,中国政府提出:(1)切实履行核安全的国家承诺和责任。各国应该更加重视核安全问题,履行相关国际义务,加强国内相关立法和监督管理机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本国核材料和核设施安全,培育核安全文化,强化出口管制,提高核安全能力。(2)切实巩固现有核安全国际法框架。推动《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修订案尽早生效,促进《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的普遍性。应该全面履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有效打击核材料非法贩运,防范非国家行为者获取核材料。(3)切实加强核安全国际合作。各国应该充分利用现有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和渠道,分享核安全经验,加强信息交流和执法合作。应该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核安全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机构平台,支持各国核安全努力。各国还可以探讨合作开发有助于降低安全风险的核技术。(4)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核安全能力。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发达国家应该尊重发展中国家意愿,根据其实际需要和现有条件,在经济、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加大援助力度,促进实现普遍核安全。(5)切实处理好核安全与和平利用核能的关系。核安全措施应该有利于为各国和平利用核能营造有利环境,促进该领域国际合作。

  3.防扩散。核武器国家应切实履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六条规定的核裁军义务,明确承诺不寻求永远拥有核武器。中国欢迎美国和俄罗斯最近签署新的双边核裁军条约。作为拥有最大核武库国家,两国继续以可核查、不可逆的方式大幅削减核武库,有助于为最终实现全面彻底核裁军创造条件。实现《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早日生效和尽快启动“禁产条约”谈判,对于推进核裁军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社会应继续为此做出更大的努力。条件成熟时,其他核武器国家也应加人多边核裁军谈判进程。国际社会还应适时制订一项切实可行的分阶段的长远规划,包括缔结《全面禁止核武器公约》。

  有效防止核武器扩散,是实现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必要条件,需要各方共同付诸行动。各国应努力营造一个合作与信任的国际安全环境,尊重彼此安全利益。应巩固和加强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强化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保障监督职能,促进全面保障监督协定及附加议定书的普遍性。实用主义和双重标准的做法必须予以摒弃。各国应严格履行防扩散义务,加强防扩散出口管制,并开展相关国际合作。各方应坚持通过对话与谈判和平解决地区核问题。

  建立无核武器区对推进国际核裁军进程、防止核武器扩散具有积极意义。核武器国家应大力支持各有关地区国家建立无核武器区的努力,并承担相应义务。中国一贯尊重和支持有关国家和地区建立无核武器区的努力,欢迎《非洲无核武器区条约》和《中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生效。呼吁有关各方共同努力,尽早建立中东无核武器区和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

  4.核裁军谈判。中方认为,为重振裁谈会工作,促进多边裁军进程,应把握以下三条重要原则:(1)保持和加强裁谈会的地位。作为唯一多边裁军谈判机构,裁谈会的权威地位是任何其他国际机制都无法替代的。(2)尊重和维护裁谈会“协商一致”的议事规则。以“协商一致”为核心的议事规则,确保了所有“利益攸关方”的平等参与,保证了每个成员国的安全关切得到充分反映,有助于从根本上确保有关谈判成果的权威性、有效性和普遍性。(3)重视和平等对待各国的正当安全关切。裁军与安全历来休戚相关。良好的国际和地区安全环境有助于国际裁军进程取得进展。裁军和军控的努力,也有助于增进各国的共同安全。裁谈会各成员国能够显示足够的政治意愿,互相照顾彼此关切,为裁谈会早日重启实质性工作而共同努力。

  中方一贯支持并积极参与裁谈会工作,始终认为裁谈会是谈判“禁产条约”的唯一和最佳场所。裁谈会在达成全面和平衡的工作计划基础上,尽早启动“禁产条约”谈判,符合各方共同利益。同时,裁谈会就防止外空军备竞赛、无核国家安全保证、核裁军等其他核心议题开展实质性工作也十分重要。所有这些将有助于促进国际核裁军与防扩散进程,也是履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最后文件的重要步骤。

  5.地区核问题。中方认为,伊朗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同时应履行相关国际义务。希望伊朗全面执行机构理事会和安理会有关决议,与机构加强合作,增进国际社会对伊朗核计划和平性质的信任。伊朗核问题复杂而敏感,对话与谈判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六国及欧盟与伊朗将于近期恢复对话,伊朗核问题外交解决进程面临新的机遇。有关各方应加大外交努力,进一步显示灵活,推动对话取得积极成效,并将对话进程延续下去。希望“维也纳小组”与伊朗尽快就解决德黑兰研究堆燃料供应问题举行磋商,争取早日达成一致。中国一贯不遗余力地劝和促谈,积极推动外交解决进程。中方愿与各方一道,从维护国际不扩散核武器体系和中东和平稳定的大局出发,继续为全面、长期、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

  当前,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形势仍然复杂敏感,六方会谈继续陷于停滞,最近又出现朝鲜铀浓缩问题,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中方已建议于12月上旬在北京举行六方会谈团长紧急磋商。中方认为,当前形势下,有关各方要着眼半岛无核武器化和东北亚和平稳定的大局,务必保持冷静克制,多做有利于缓和形势紧张、维护半岛和地区和平稳定的事情。六方会谈对缓和各方关系、推进半岛无核武器化进程、维护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当务之急是重启六方会谈,尽快让朝鲜半岛核问题重回对话协商轨道,这样做不仅可以控制事态发展,还可以在会谈的框架下寻求妥善解决各方关切的办法,谋求最终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中方将继续同有关各方和国际社会一道,为实现半岛无核武器化、为维护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江西省公安厅_人民网独家发布《全球核态势评估报告(2010/2011)摘要》 中国首部“全球核态势评估报告”在京发布 中国首部全球核态势评估报告在京发布 中国智库首次发布全球核态势评估报告 中国智库首次在京发布全球核态势评估报告 中国首次发布全球核态势报告 摆明中国立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最新报告称 全球经济呈“双轨”态势 全球财富报告发布 百万元户中国一年增26万_ 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报告首度发布 将推动政府改革 2010-2011年度房地产市场报告发布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评估报告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评估报告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评估报告 央行发布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今年信贷将呈合理均衡态势(热点评析) 去年新增贷款超过预期 但仍处于比较合理水平 中国工商银行2010年社会责任报告摘要 中国农业银行2010年社会责任报告摘要 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关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袁贵仁在热点问题形势报告会上的报告(摘要) 独家发布:中国367位可信任冠军分析师榜 报告样本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期评估政策报告|-国务院扶贫办 企业说明报告 评估 纳税评估案例报告 《2011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