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华丽的手机游戏:古丈五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56:43
         古丈县是湘省最小的一个县,地,仅一千平方公里;人,十二三万。县小,却有许多奇绝之处。人们谈起来,津津有味。                                      

                                广播站

    县小,山却特多,有“山之国”的称号。又有“有山皆绝壁,无水不悬流”的说法。全县难以找到一条笔直平坦的百米跑道。县城在山窝里,惟一的小街也要靠桥和洞来延伸。作为城,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小坪,但是还是让山又挤了进来。南来的山脉举了一座高峻的悬崖伸到了城中央,像大会主席台一样居高临下,把全城所有楼房当成了听众。广播站恰到好处地设在了那悬崖顶,将就崖上一棵高大的古树挂了一个大喇叭。一个喇叭,够了,全城都看得见,也都听得见。

    早上,广播站开始曲一响,城里便开始了忙碌。喇叭已成为小城人生活的一部分。套用诗人的一句话,喇叭一叫,生活又前进了一步。

    人们习惯了按喇叭作息,有一个时期规定城里不准安高音喇叭,大喇叭给拆除了,小城显得格外的清静,每天早晨按时送到家家窗口的乐曲没有了,好清静啊,连邻居掉一颗针也听得到。马上,大家都感觉到少了许多什么,于是大喇叭又给安上了。

                                 火车站

    倘若站在小城的街上,必须采取一种手搭凉篷仰视的姿态像望太阳望月亮一样,才能看得见火车站。

    从城里出发,一路上坡,嗯哼嗯哼爬了好半天,到了半山腰还才只到候车室,等你买到了票,又得爬一百多级的阶梯,才能到站台。那火车有趣得很,像害羞似的,把头藏在山洞里,把尾也藏在山洞里,只露了三两个车厢在外面供人们上下。

    很难看全一列完整的火车,却能时时看得见火车站,它如同一幅大型壁画,悬挂在小城的高处,每一趟过往的火车都能在小城人的心中带起一阵疾驶的风。

                                     

    早先,在县城的南门桥头,夜夜都有歌会。吃完晚饭,什么人都往这里凑,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有歌就行了。南门桥下浅浅的小溪经常断流,怕莫是被歌塞断的。

因此,县小,却出歌手。而且似乎规定每六万人中就得有一个全国闻名,要不,就不算。

    县里只有六万人的时候,一个何纪光,登高一曲,《挑担茶叶上北京》,下沅水,出洞庭,一路飘香,香遍了全中国。

    后来,县里人口达到了十二万,甜妹子宋祖英又出来了,把歌装满《小背篓》,从洞里上了火车,索性跑到北京和九洲外国唱歌去了。

    万山丛中的一个小县,能有这么个特殊贡献,音乐家协会应该为这里的人民请功才是。

新近听去过古丈的北京朋友说,县城里的卡拉OK水平极高。一个自称在国家某部唱得最好的去了那里,都觉得自己比不上县里任何一个歌者。而且县里是人人能唱,从县领导到一般员工,都唱得极好。

                                

    如今在全国的许多城市都可以看到有“古丈毛尖”卖了。

    “一个毛尖两片芽,情哥爱我我爱他。”这是小城的少女们采茶时随口哼哼的山歌。

春天的采茶季节,是少女们的节日,也是小城的节日。茶农和放了农忙假的学生、机关干部人人在茶山上染绿了自己的手指。

    县城周围的山坡都是茶山,县城周围的农舍都是住的茶农。茶坊开始炒茶的时候,满城一片香醇。街上,河边,桥洞中,楼房的每一扇窗户里,处处都是茶香的氤氲,浓厚浓厚的,带着茶山的绿意,春风吹也吹不散,春雨化也化不开,你抓一把空气捏紧放进茶杯里,用开水都有能冲出茶叶味来。

                                   

    小城有两大名产,一曰茶叶,二曰北泉。——这是清代人编的县志上说的。

    北泉在县城之北,过去很简陋,和湘西乡下所有的井一模一样。路边靠山一侧,几块大石板砌成,类似西方人的壁炉。从高头茶山上浸出的泉水清亮亮甜丝丝冰凉凉地在壁炉里“爽”着。炎热的夏日,一城人下河洗澡都提着暖水瓶。洗完,带回一身清凉的时候,顺路从北泉打水。大人提两瓶,小孩提一瓶,谁都不会空手。

    如今,北泉拥有了一座漂亮的亭子,像神一样被供起来了。然而阔气了的北泉依旧像过去栖息在路边一样,无私地流淌着它那纯净的歌。

人来了也饮,牛来了也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