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帛女装旗舰店:第一卷:虚或的世界 | 逻辑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8:53:07

第一卷:虚或的世界

由 小魔怪 于 周六, 2007/06/09 - 12:59 提交。

第一卷:虚或的世界
什么是美?
什么是主观?
什么是生命?
什么是精神?
什么是意识?
这些命题不是单一的,如果对精神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就不可能正确地回答。比如什么是美,美本身就是一个精神的问题,如果不知道什么是精神,那么如何能够正确地回答什么是美的问题呢?
在此,需要现代的哲学人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努力,披荆斩棘,流血前进。
第一章 站在黑格尔的肩膀上看风景

如果谈及哲学王国,黑格尔无疑是最牛B的人。他的丰功伟绩,在于用一个公式表达了哲学的全部内涵。
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
这句话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中国古代的思想上这种语句比比皆是,比如物极必反,阴阳相生,否极泰来,福祸相依等等。但他们都是直观经验的方式来表达,没有用一种逻辑的方式来表达。
黑格尔彻底摆脱了经验的束缚,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他采用了一种纯公式般的方式,使得他的思想和其他人的思想是如此的不同,使得人类的思想力达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境界。
俗话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最容易成功,那么如何站上黑格尔的肩膀呢?
要站在黑格尔的肩膀上,首先要找到他的肩膀在哪里。他的肩膀在哪里呢?
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是黑格尔的肩膀,要站上黑哥的肩膀,就一定要从这里找到突破。
黑格尔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一个公式嘛,俺们也来说一个!
首先来寻找一下这个公式的特点。
特点:*定之*定等于*定。
黑哥说: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
那么会不会有:什么定之什么定等于否定呢?
考察一下以前的数学知识,还真有样的说法。
根据数学的虚数公式,仿照黑格尔的公式,就有一个类似的公式:
“x定”之“x定”等于否定。
这个x到底是什么呢?在目前的字典中还无法找到这样的一个字,词海中没有,大不列颠词典中也没有。
还是借鉴一下中国古人仓吉造字的经验,俺们可以造一个字,或者从字典中借用一个字。如“汝”本是水名,借为第二人称代词。这种假借现象,当初大多是因为没有本字而暂借一个同音字替代,但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久借不还,鹊巢鸠占了。有的字本身的意义,倒是后来另找出路才有着落的。例如“然”,本是烧的意思,底下四点已经是火了,可是被“然否”借用后,只好自己在旁边再加一把火,变成“燃”字(形声)。
经过仔细的挑选,我决定借用一个“或”字。
或定之或定等于否定。
你可能会说,或定,那就是既不肯定又不否定啊!错,或定与肯否无关。之所以选或字,是因为这个字基本上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比如说也可以借虚字,虚定之虚定等于否定。这个借用字的选择主要是考虑不会给人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如果借用字的意义过于实在,则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思维定势的想法。这个借用字的意义越空洞,它发挥的空间也就越大。
或定这个词,只有一个歧义,就是或者的意思。不过大家可以发现,如果当作或者来解释,模糊一点也还理解得过去,那看你怎样去发挥了。这一点虽然是不足,但是它却可以增强这个词本身和其它词语的亲和力,增加这个词和人的思维理解的亲和力。但是为了避免产生混淆,这个虚数意义的或定可以叫做虚或,这样虚或的或和或者的或就可以区分开来了。
好,到这里,黑格尔的肩膀是站上去了,那么站在他的肩膀上能够看到些什么呢?你可能现在的感觉是两眼发黑哦。
那么你一定会问:或定(虚或),什么意思?不懂!
不懂就对了,如果谁说他知道了或定的意思,那么我可以说,他一定是不了解什么是或定,他是真正的不懂或定这个词语。
可以这样的说明,通过下面例子。
“的”字是什么意思?
有人会这样回答:它是一个字,一个助词。回答基本正确。
现在把的字撕成两半,那么半个“的”字是什么意思?
我相信现在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了。
有人会说:根本就不是一个字!
对了!你的回答完全正确。
“或”根本就不是一个正常的字,它是“否定”被逻辑炸弹炸开和肢解的产物(不是用手撕开),它是意义的碎片和粉末(不是文字的碎末)。
当你想问“或定”是什么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奇怪的词根本就无法回答,除了保持沉默之外,没有办法开口,不知所云,用这个词来形容或定是再合适不过了。
你还会发现,或定这个词无法象其它的词语一样纳入一个语句之中。文字,即使是“的”字这样的助词,都可以在语法或者语言中有意义,都可以组词造句,并被人理解,但是或定这个词,它目前还不能被纳入任何语法和语句之中,它除了是一个字,什么都不是。
这就奇怪了,字都有意义,组词造句,一个意义不详,而又无法组词造句的字,那叫什么字呀?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它总该有它的意思吧!
或定(虚或)的概念,是逻辑给出的,在这里不作深入的探讨,这是十分枯燥而且细致的工作,在这里只讲关于或定(虚或)理论的应用。
或定(虚或)是什么意思,其实我并不关心。现在我所关心的是,这个词是否和精神有着某种关系呢?事物除了固态、液态、气态外,是否还有一种虚或状态?是否精神就是事物的一种虚或状态呢?
这个猜想将被证明并不是胡思乱想。
在哲学上引进或定(虚或)这个词语,是一个哲学上的创举,通过这个词语,将可以揭示爱情、生命、美、价值、精神等的真正意义。
是吗?
行不行,看了才知道!

[注]数学的虚数公式。在数学里,如果有数平方是负数的话,那个数就是虚数了;所有的虚数都是复数。“虚数”这个名词是17世纪著名数学家笛卡尔创制,因为当时的观念认为这是真实不存在的数字。后来发现虚数可对应平面上的纵轴,与对应平面上横轴的实数同样真实。虚数轴和实数轴构成的平面称复平面,复平面上每一点对应着一个复数。
1777年瑞士数学家欧拉开始使用符号i=√(-1)表示叙述的单位。而后人将虚数和实数有机的结合起来,写成a+bi形式 (a、b为实数),称为复数。
由于虚数闯入数的领域时,人们对它的实际用处一无所知,在实际生活中似乎也没有用复数来表达的量,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虚数产生过种种怀疑和误解。卡迪尔称“虚数”的本意是指他是假的;莱布尼兹在公元18世纪初则认为:“虚数是美妙而奇异的神灵隐蔽所,它几乎是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两栖物。”欧拉尽管在许多地方用了虚数,但又说一切形如√(-1)、√(-2)的数学式都是不可能有的,纯属虚幻的。
欧拉之后,挪威的一个测量学家维塞尔,提出把复数a+bi用平面上的点(a,b)来表示。后来,高斯提出了复平面的概念,终于使复数有了立足之地,也为复数的应用开辟了道路。现在,复数一盘用来表示向量(有方向的数量),这在水力学、地图学、航空学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第二章 主观现象
什么是主观现象?
通常人们对主观现象的分析,实际上是对主观“现象”的分析,并不是对“主观现象”的分析。主观“现象”是人的主观产生的虚幻图景,“主观现象”作为整体才是主观本身。
“主观现象”实际上就是虚或现象。
虚或现象?什么意思呢?
美是虚或的,精神是虚或的,他们不是虚幻的,也不是实在的。
物质的世界是实在的世界,意识的世界是虚或的世界。虚或是主观的状态,是精神的状态。
主观虽然是虚或的,但并不是虚有,任何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是虚有的,不存在的。意识更不是虚有,情感,痛苦,爱都不能说是虚有。人生虽然如梦,但不是梦。主观、意识、生命具有虚有性,但是又具有血性,具有真实性。虚或,是主观的性质,既具有虚有的性质,又具有真实的本质。
主观也不是虚拟,虚拟是人通过技术手段将事物或想象模拟出来。虚拟不能叫做意识,也不能叫做生命。
生命是一个虚或的世界,主观是一个虚或的世界,意识是一个虚或的世界。人类的诗歌创作,艺术舞蹈,情感意识,主观、思维等现象都是虚或现象。
因此,认为精神是虚幻的和认为精神是实在的都是错误的,精神是虚或的。虚或不是实在的,但是又是从实在中产生的,具有实在根源,这一点可以由否定之否定等于或定证得。
虚或这个词已经将主观合理化为一种与客观相关的现象,这对于精神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美是什么?美是一种虚或的东西。
精神是什么?精神是一种虚或的东西。
当精神现象合理化为“虚或”的时候,它不再受人的主观牵制,它就是与人无关的绝对精神,虚或性就是精神性。
主观“现象”是虚幻现象,“主观现象”是虚或现象。虚幻现象对现实的模拟,则叫做虚拟现象。

第三章 主观侵染
世界艺术的远去。
艺术的世界,是一个主观侵染的世界。
艺术的世界,可以叫做“或”的世界(虚或的世界),具有主观、精神的烙印,而客观世界,可以叫做“是(实事求是)”的世界。
艺术创作的过程,是人以自己的主观侵染客观对象的过程。
诗歌、艺术在或定环境中才可以被正确的理解。因为或定为它们提供了一个精神的背景或语境。
或性就是灵性,就是灵感的能力。肯定和否定是理性思维,或定是感性思维,诗歌创作就需要感性思维。
世界是或定的世界,任何事物都是或定的。
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或定的世界是感性的世界,或定的对象,就是感性的对象。
诗歌、艺术作为虚或现象,是虚或现象区别于客观现象的最大区别。
客观现象:火是现象,下雨也是现象。
精神现象:诗歌,艺术,梦,情感等。

第四章 语言的秘密
如果我猜得没有错的话,你对或的概念依然是非常苍白,摸不着头脑。
给人的感觉,它还不能象其它的词语一样具有饱满而且具体的意义,还不具有可以直观的望词生义的可感可触的意义。
或在哪里?
好象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
反对者也许会说,这完全是你杜撰出来的东西,根本是胡乱编造的无稽之谈。
其实“或”离我们很近,就在我们的身边。
“或”在哪里呢?
告诉你一个秘密,“或”和“是”是亲戚。
在语言上,先有“或”,再有“是”。人类还在不能说话的时候,大脑里面全部都是用“或”来表达的,只有当或演变成为是的时候,语言才成为实用的东西。
是吗?!
“什么是什么?”在人类的大脑中,必须先形成“是”的概念,然后才能够形成语言。
当我们说:老鼠,其实是在说:是老鼠。当我们说:老虎,其实是在说:是老虎。
由于任何一个词,其实都包含了一个判断,所以都应该这样的表达:是人、是天、是地、是我……
当我们在骂人的时候,会说:你是猪!
大家可能是骂习惯了,不觉得奇怪,其实仔细分析一下,明明是人,怎么能说是猪呢?为什么这样的一句语法上有毛病的话,就代表骂人呢?
其实都是“(虚)或”在作怪。
“是”在头脑中原本应该是“或是”,据我个人研究,应该是这样的。
那么这句骂人的话就变成这样:你“或是”猪!
“或“在这里就是表示一种精神属性,就是蠢的意思。整个句子的意思就是:你蠢得象头猪。
只有当这句话从口中说出来的时候,它才被简化成为:你是猪!
当然也可以赞美她人:你是月中仙子!
她真的是月中仙子吗?不是的,这里的“是”,也带有精神属性,带有美的属性。整个句子的意思就是:她美得象月中仙子。
通过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是”本身就带有主观的精神属性,也就是带有虚或性。当这种虚或性成为一种真理一种常识的时候,“是”才成为真正的yes的“是”。
“是”乃是“或是”的简称,“或”就是头脑中原始的“是”,当它的主观属性消失的时候,或就变成了“是”。
“是”是一种判断,而“或”告诉我们,这种判断是主观的。任何判断首先是主观的,然后才逐渐演变成为大家所公认的客观判断。
即使是作为描述客观事实的是,同样依然带有虚或性,也就是说任何真理或事实的描述,不可能彻底的脱离人的主观影响。
主观本身没有对也没有错,不肯定也不否定,但是主观的变化则是对事物的一次否定。主观对某个事物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就是否定该事物,就是说该事物不是这样的。而否定的判断,由正及反的说,实际上就是肯定,而肯定就是“是”。
当我们说某个事物是什么的时候,实际上是经历了一次或定之或定等于否定的过程,又经历了一次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的过程。因此,这个脑力的付出还是比较复杂的,只是我们自己通常不怎么觉得。
主观就是或,或定之或定等于否定,意思就是主观的变化产生否定。而否定反过来就是肯定,肯定就是“是”。从或到是,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
这就是一个主观表达为“是”的过程,一个复杂的主观活动,最终投射为一个是的语句。
“是”以前是“或”,然后才是,然后才有语言。
这是一个语言的小秘密,不过即使是语言学家,也未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
到目前为止,可以知道的是,或这个词可以修饰具体的事物,也可以修饰“是”这样的判断词。或态,是事物的精神状态。或是,就是主观的是。或的具体词意,由被修饰的词决定,它可以是词语的主观色彩、事物的精神性、形式的美、艺术品的艺术性、诗词的意境等等。总而言之,它代表着这个被修饰词(事物)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精神)部分。

第五章 或定语境

在哲学上,或定提供的是一个环境,是一个包含了主观性、意识性等的一个大的环境。只有在这个环境中,主观和精神才得以被承认。那么可以把这个环境叫做一个主观环境,精神环境。
环境这个词,是从空这个概念化过来的。环境其实就是一个空,一个背景空间。或定当然也可以从空的角度来进行理解,或定是一个背景环境,是精神的背景。
在语言上,或定提供的是一个诗歌语境。对于科学语境来说,诗歌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在或定语境中,诗歌才具有意义,而这正是人性所追求的。有了或定的语境,或定承认主观,或定懂得主观的意思,并允许主观这个说法的存在。
在或定逻辑产生以前,逻辑所研究的对象只是主观“现象”,而或定逻辑研究的对象是“主观现象”。
“主观”在或定中有意义,或定是一切“意义”存在的条件。

第六章 我是故我在
事物是虚或的,意思是任何事物都是主观认识中的事物,都带有主观的色彩。
通常,你所认识的事物都是主观认识中的事物。假设你以一个细菌的角度来认识这个世界,或者以一只猫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事物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用一句话来说,事物本身什么都不是,一切都是人的主观通过自己的特定方式看到的物象而已。一只猪,你说是鹿,他说是马,我说是恐龙。猪自己说,我就是我,凭什么我就是猪,人类说我是猪,那我就是猪?我还是外星人呢?
一个事物,都是由人来认定它是什么,而不是由他自已认定他是什么。这是什么逻辑?
事物以它最本原的方式存在着,不依赖人的主观认识。事物是或定的,就是说事物以本原方式存在。我是故我在,无论我思还是不思,我都以自己本原的方式存在着。
从人的角度, 事物都是主观认识中的事物,也就是一切事物都是虚或的事物。从事物的本源来看,事物是或定的,意思是事物以自己本原的方式存在,既非肯定,也非否定,而是或定(待定)。显然这个或定的意义,和虚或有所不同,可以把作为一切事物根源的或定叫做实或。
实或是一切实在性的根源。从或定之或定等于否定这句话中就可以知道,或定是一个普遍性的根源,它就是万物之母。
从根的角度,或定就是否定的根,同样也是肯定的根。或定之或定等于否定,可以理解为,任何事物都有着自己的本原,这个本源被称为或定本原。
一切肯定和否定的显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事物,都是由或定本原来构成的。因此,在逻辑上,或定的意思就是说,我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根源,我的名字就叫做任何东西,叫万物之母。任何事物和东西,都应该由我或定这个根源来认定它是什么,而不是由你们人说了算。
现在,该是人类把话语权放归给事实本身的时候了!
那么,你现在肯定要问:有这样的东西吗?
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实或就如同道这个东西一样,这个万能的本原是不可说的,是系统默认的。
既然或定,就是“任何东西”,那么它当然可以指主观。任何东西都是或定的,它当然也可以指客观。任何东西都是或定的,可以说任何东西都带有主观性,同样可以说,任何东西都具有客观性,意思是一样。或定具有主客的双重身份,如果说主观和客观是统一的话,那么这个统一者就是或定(虚或+实或)。
世界是或定的世界,任何事物都是或定的。

第七章 主观中的客观
下面来说现实一点的问题。
我看到的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世界?
这个问题有得一争哦!
有人说主观是客观的,有人说客观是主观的。
其实是这样的:主观看到的都是客观的,主观生来就是用来看客观的,没有客观,主观看什么?如果主观看到的对象都是唯心的,那为什么还要一个叫主观,一个叫客观呢?
主观和客观,他们是不一样的,有区别的!
这不是废话吗?主观和客观当然不一样,当然有区别。
问题在于:主观在客观世界中,但是主观又不是客观,那么主观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有趣,绝对挑战思维!
这个问题看起来非常简单,你也可能会说,我已经知道如何证明了,但是我懒得写下来。
事实是,5000年过去了,没有人给出任何答案。我想在或定概念产生以前,这个问题是没有希望了。现在有了或定概念,会不会带来一些新的发现呢?
其实这个发现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漫长得超出你的想象,现在为了叙述的方便,我直接给出结果,可能给人的感觉是只用几分钟就想出来了(也许是我太笨了)。
首先来看看能不能从或定中找到关于主观是什么的线索。回顾一下前面,或定是事物具有的反映精神的一种属性,一种状态。或定并不是主观,而是主观性,主观属性。比如说:花儿很美,你或是猪!在这里或性都是主观属性。但是,主观属性还不是主观本身,必须先有主观再才会有主观属性。也就是说,或并不能代表主观背后的主观者。或作为主观性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主观本身是一个活生生的东西。所以或并不是主观本身,它依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反复的阅读这句话:主观在客观世界中,但是主观又不是客观,那么主观到底是什么?
答案就在这句话中。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熟读了这句话,才能够知道这句话本身意味着什么。
一个不属于客观世界的东西,却实实在在的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一个幽灵一样不属于客观的东西,却实实在在的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一束奇异的,和客观的物质完全不同的光芒,却实实在在的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一个不属于物质的东西,实实在在的在物质世界中躺着。那么,那么在这个物质第一性的世界中,有这种可能性吗?如果有这种可能性,又需要什么条件呢?除非,除非什么呢?
除非物质可灭!
这绝对不只是一个大胆的猜测!只有可灭物的存在,它才能够既属于物质,又不同于物质。可灭性的光芒,在物质世界中以一种异于物质的方式展现。只有这样才能够出现主观不属于客观,却在现实中存在这样的可能性。
这是唯一的逻辑答案。
第八章 生死为证
现在不是推开了一扇窗户,而是打破了一扇窗户。
这叫做破坏,说物质可灭,纯属破坏行为!
对于我的心灵来说,这样的自由才叫做彻底,爽!
事物为什么能够反映出精神?因为有人的存在,人有主观和意识。那么主观和意识本身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物质的变化最终走向灭亡,把这个变化成为e(erase)变化。而物质的可灭由正及反的进行思考,实际上就是生命的出现,因此有:e=生命。
凭什么说可灭物就是生命体呢?
因为整个精神的实质就是生!
生有两个含义,一个是生存,一个是生子繁衍。
爱,就是对生命的关怀。
也许你会说,未必!那些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人才是英雄,他们的精神是永恒的。
那么你知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舍生取义呢?为什么整个民族、种族的繁衍生存!说到底,还是一个生字,只不过是为了更多人的生。
生是最大的精神,没有精神能够逾越这个界限。
不灭物不存在生存问题,所以没有生命和精神,可灭物才存在生存问题,才有生命和精神。
e是一个精神的词汇,为了表示它的精神属性,把e叫做“e或”。
虚或是主观、精神属性,而“e或”就是生与死。
或定之或定等于否定,这对于“e或”来说同样适用,只是这里的否定来得更加彻底,不再是状态的改变,而是灭。
“e或”之“e或”等于灭。意思就是生命的变化最终走向灭亡。
虚或与虚幻的不同在于,虚或由生和死证实其真实性,而虚幻则如镜花水月,没有实在的性。因此,生死实际上是实证精神的实在性。
我知道,现在你脑海里最大的问号就是:可灭?可能吗?
对于基本原理,在这里不详细探究了,因为这个问题还要那么一点点悟性。我只说明一点,物质灭了,并不留下一个空间,而是物质和空间一起消失,就当你从来就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也不必思考这样的问题,或者就当这个世界是上帝创造出来的。
通常人会这样问:死亡不过是活体变成尸体,物质并没有消失呀!
人的死亡可能看不出可灭的踪迹,因为那难以觉察,大致上可以理解为灵魂消失。而灵魂消失,灵魂的质量是无法计算的,不过如果有灵魂的话,就一定有质量。
人死后有多少物质灭了,这很难说,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人的身体是由可灭创造出来的。

第九章 人言仙语
如果说否定之否定,是小虫变大虫的过程,而或定之或定则是蛹化蝶的过程,她带来的是一个美丽而仙幻的世界。
用或定(虚或)这个概念来占领精神,做出这样的一种猜想,是思想上的一种本能的努力。也就是说,客观逻辑试图将自己的触角深入到精神领域,将精神纳入到客观的逻辑环节中来。
客观之外无主观(主观在客观之内),精神必然是客观逻辑的发展出来的。这就说明,存在着一条从客观通向主观的道路。那么我们从客观逻辑中派一个词去占有精神,是有可能的,这个词极有可能就是或定。
将金属棒切割磁力线,就可以产生电流。在这以前,没有人能够用理论设计出这样的一个实验,虽然它如此的简单,是思想本能的努力产生的猜想,创造出了电流。那么是否可以通过客观的词语的这样切割的组合创造出精神,或定之或定等于否定,可能就是这样的一次切割的过程。把否定这个词逻辑的炸开,产生的可能就是精神。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或定完全可以完成对事物主观性、精神性占有的使命。而“e或”则是彻底的占领了精神和主观。
或定之或定,作为实或,是一切之根源,是万物之母。而作为虚或,则是代表着整个的主观世界。更简单的,在黑白世界中,它就是或者的意思,产生肯定和否定。
对主观的占领,这是一次思想的战争,而我本人呢,充其量只是战场,不幸的事情是,这次战争发生在我这个战场上,我是最大的牺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