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决女神带什么装备:张子林书法 收藏 幼儿情感教育的德育心理学原理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34:54

幼儿情感教育的德育心理学原理

王纬虹  曾欣然

自从《谈谈对幼儿品德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的理解》一文在《学前教育研究》1992年第6期发表以后,不少幼教研究者和教师先后向我们提出了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有哪些心理规律的问题。本文拟从德育心理学的角度,谈谈我们的思考,供同行及广大幼教工作者共同研究、探索。

学习国内外情感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初步总结我国广大幼教工作者实施情感教育的丰富经验,我们认为在幼儿情感教育中,蕴含有八项德育心理学原理。

一、社会主体双向交往的原理

从本质上看,人是社会的主体〔1〕。因此,新生儿一旦出生、生活在人世间,从自我意识萌芽开始,在本质上就应把它视为社会的主体。从发展的观点看,新生儿以及婴幼儿和青少年都还只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体。由于幼儿的自我意识刚刚萌芽,幼儿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刚刚萌芽,因此他仅仅是刚刚起步的社会主体。客观上,幼儿尚未取得社会主体的主权地位,主观上,主体意识—社会主人翁意识在幼儿尚未萌芽.我们所以要在本质上把幼儿当作社会主体来对待,在发展上把幼儿当作刚刚起步的社会主体,就是为了从根本上确立科学的德育过程及师生关系,建立科学的情感教育观和正确的学生观。正是基于上述观点,在幼儿的情感教育中,既不能把幼儿视为活动着的“机器”,也不能把幼儿视为不谙人事的“动物”。当然也不能把幼儿当作“成熟的社会主体”,当作“成人”。从本质上来说,幼儿和教师具有平等的地位,都是社会主体;从教育者作用上看,无疑的,教师在幼儿情感教育中居于主导方面,起着激发、培育、引导、调控的主导作用.

由是,我们认为品德情感教育的基本模式应该是:教师通过与幼儿的相互交往,以德育人,育人之德,这是两个社会主体之间平等的双向交往的社会活动。德育是传递—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在此处主要是指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社会行为规范)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德育目标是品德情感教育的中心.在这个基本模式中,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幼儿为中心”,更不是以“长官意志”为中心,而只能以德育目标为中心。

二、幼儿社会活动是基础的原理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参与的社会活动主要有4类,即:游戏,学习,劳动和社会交往活动.幼儿正是通过参与这些社会活动,促进了身体发育,心智发展,品德形成,情感丰富,获得了社会化。在幼儿的这些社会活动中,游戏是主导性活动,历来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所重视。但是,社会交往活动则是情感教育的基本活动。

幼儿的社会交往活动有5个层次:亲缘性交往,即与家庭成员(主要是父母)的交往;学缘性交往或教育性交往,即与老师的交往;地缘性交往,主要是在住地与邻居同龄伙伴的交往;社会性交往,主要是与其他成人的交往;以及大众传播性交往。这些交往正是幼儿产生社会需要,产生情感的社会活动基础,提供了情感教育内容的客观源泉。

幼儿的社会交往活动有3个显著特点:1、纵向交往为主,顺从性、服从性特别突出。2、与成人交往的范围扩大,渴望成人的赞许和承认。幼儿同老师的情感交往多于同伙伴的情感交往.他们仍保持着对成人的情感依恋。3、与同龄伙伴的交往日益增多,渴望加入伙伴的活动,希望为同伴接纳承认。交往活动以一时性情趣为主,缺乏稳定性。

实施情感教育必须以幼儿日常社会生活为基础.在幼儿的社会交往活动中进行。这正是《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中所要求的:“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

三、社会活动幼儿化原理

朱智贤教授指出.学前儿童有三个特点:1、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需要跟经验及能力水平不足之间的矛盾;2、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和不随意性,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刚开始发展;3、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性[2]。

社会活动幼儿化原理就是要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组织、创设教育情境和社会活动.开展情感教育。

在这方面,我国广大幼教工作者创造、积累了大量的新鲜经验。比如,将教育内容化大为小,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德美结合对儿童进行爱父母、爱亲人、爱劳动者、爱祖国的教育。又比如,在精心创设的教育情境和社会活动中.让幼儿从被动旁观到主动参与.从间接了解到直接感知、亲身体验,激发、培养幼儿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

四、社会交往活动惰境化原理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雅科布松指出,进行情感教育的正确方法之一就是在情感教育过程中,根据教育计划,将受教育者置于能引起他的某种体验的情境之中,“引导”他去体验。他认为:“这种有意‘引导’人去感知一个激动人心的情境.以期使人克制一种情感.而激发另一种情感的做法.可以作为情感教育的手段”。[3],情境是人有意创设的教育环境.具有情感性、即时性、形象性、具体性和鲜明性等特点,更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在情境中开展情感教育.进行品德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具体、形象、直观地理解其中的道德关系,触动幼儿内心情感体验.丰富、巩固幼儿的道德情感.强化教育效果。因此,要把道德规范、品德要求,寓于情境化的社会交往活动中,进而“引导”幼儿去感知、体验、实践,发挥情境特有的教育功能。

应用社会交往活动情境化原理,在幼儿园中要强调师生共建教育情境,积极促进教师同幼儿的情感交流。教育情境要尽可能充分展示社会交往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道德意义,切不可见物不见人,或者重形式,轻内容,本末倒置。

五、育人情境典型化原理

情感教育主要是育人之情的教育。“情感教育间题,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改变人的个性,改变人对事物的态度和处事方针,改变主观世界的问题”〔4〕。为了在情感教育中实现育人目的,增强育人效果,在应用幼儿社会交往活动情境化原理时,还必须遵循育人情境典型化的原理。这其中包括情境自身的典型性,情感性和教育性。

典型性,就是说情境中的主要事件、人物、情节和主题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符合人们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以及以典型性和形象性为主要特征的美的规律。典型化的育人情境有助于幼儿理解、接受其中的道德因素,有助于幼儿道德认识的发展和道德情感的形成。

情感性.就是指育人情境要突出其中典型的情感因素,窝理于情,情理交融.要创造一种触境生情的教育氛围,进而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的情感教育效果。

教育性,主要指育人情境应有鲜明的育人性,客观的针对性和明确的目的性,遵循幼儿道德认识发展规律和美的规律,从情感教育入手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和个性教育。

六、文学艺术形象、艺术语言童心化原理

艺术形象、艺术语言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既影响人的认识.人的情感,又具有动力作用和榜样效应,是情感教育和美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和手段之一。

但是.并非所有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都为幼儿所理解、所接受。因此,在幼儿的情感教育中.要体现文学艺术形象、艺术语言童心化的原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文学艺术形象、艺术语言从形式到内容要反映、体现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其二,艺术形象、艺术语言要能为幼儿所理解,所接受。

要利用作品中生动直观的艺术形象和榜样人物,发挥拟人化和对比的暗示效应,以及情感的共鸣,以引导幼儿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判断。

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掘儿童文学艺术作品中具有教育性和童心化特点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在儿童画、儿童诗、儿童歌舞、童话、儿歌中有许多贴近幼儿生活,为幼儿喜闻乐见的、生动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在接触、理解、接受这些艺术形象和语言的时候,其中所蕴含的道德榜样、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情感就直接或间接地为幼儿所理解,所接受,激发起幼儿新的情感体验,产生强有力的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效果。

七、幼儿品德心理结构整体化的原理

关于个体品德心理成分的组成,国内比较流行的的说法主要有两种。一种叫“四要素说”,认为品德应由“知、情、意、行”组成。一种叫“五要素说”,认为品德应由“知、情、信(念)、意、行”组成。我们通过长期分析和研究,初步认为个体品德组成的基本心理成分有:品德认识、品德情感、品德动机、品德意志、品德行动、品德自我评价等六要素。简称个体品德由“认、情、动、意、行、评”六种基本心理成分组成〔5〕。并据此提出了:人的品德心理结构是人通过社会生活实践及社会交往活动,在人的智能器官中形成的以主体意义为核心,以社会行为规范为内容,以人与人的实际社会关系为基础.以智能活动的形态,以品德自我意识的发展为线索的完整的环状心理结构〔6〕。

个体品德心理成分六要素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但是.品德心理结构的构成、发展和功能的发挥则是整体的。

个体品德的萌芽时限,可以确定在3一4岁的幼儿初期〔7〕。从品德心理结构整体化的观点出发,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这一时期的品德教育应该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逐步实现以品德需要为中心,带动、促进幼儿品德心理结构整体的发展。这是实现以德育人,育人之德,奠定幼儿良好品德发展基础的关键环节。任何脱离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违背幼儿品德心理结构整体发展原理的教育观点和做法都是不科学、不恰当的。

八、培育幼儿品德需要、发展个性的原理

情感是个体人脑中对现实事物和内心需要之间关系的体验和反映。在幼儿品德教育、情感教育中,重要的是要触发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品德需要的发展。一方面,要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抑制不合理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激发、培养幼儿新的品德心理需要,满足他们新的情感体验。幼儿内心品德需要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和解决,是幼儿品德心理结构发展的主要动力,这是情感教育的实质.是提高情感教育效果的关键。

幼儿品德教育、情感教育就是要遵循幼儿品德发展的动力规律,全面实现教育目标,使幼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苗苗,好娃娃。

人的个性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不能一蹴而就。在人的不同发展阶段,个性发展的重点不完全相同。在幼儿期,个性发展主要是幼儿性格、兴趣和能力的发展。重点是培养幼儿稳定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由于“人的情感是他的个性最本质的表现。因此,个性的心理发展的任务与人的情感发展的任务是不可分的’,(8)所以,对幼儿的情感施以影响,培育幼儿的品德需要.通过鼓励扬长和补短训练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上述八项原理可能不全面、欠准确,但的确是幼儿情感教育中带规律性的原理。其中前六项是从教育者方面总结的,是对教育者的要求。后两项则是从受教育者的方面概括的,针对幼儿的发展方向提出来的。这八项原理是否能切实提高幼儿情感教育效果,促成《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的贯彻、落实,还有待广大幼教工作者和幼教理论研究者实践的检验、发展、丰富或改正。

注释:

〔l〕〔5〕〔6〕〔7〕曾欣然著《大学生品德心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7—9页.第41页,第55页,第65页

〔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40—141页

〔3〕〔4〕〔8〕稚科布松著,王玉琴等译《情感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07页.第328页.第299页,第331页

 

原载:《学前教育研究》1994年第6期(总第48期)